宝宝上火有哪些症状怎么办

3岁宝宝上火了怎么办
3岁宝宝上火了怎么办
基本信息:男&&3岁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儿子三岁,最近一直上火,吃药也不起作用,有没有清热去火的失误推荐些吧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丹东市长虹医院&&&全科
小孩子千万不要乱吃去火的药,凉茶(菊花茶之类)也尽量不要喝,平时多喝点白开水是最好的。3岁应该大多数的饭都能吃了,小孩子平时吃饭一定要清淡一点,盐,油之类的都不要放太多。最重要的就是要养成孩子平时多喝开水的好习惯,小孩子都爱喝各种饮料,那个不可以喝得太多哦!牛奶最好1天控制在1盒以内,多也不要超过2盒哦!有小孩子喝的菊花精,稍微喝一点也可以的,我家果果也有喝过,还不错。不过没有经常让她喝,她比较喜欢喝白开水,所以不容易上火,就是晚上爱踢被子,容易感冒。希望咱们家的宝宝都健康强壮哦~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三门峡市美容医院&&&全科
煮雪梨雪耳冰糖羹吧,里面加点有莲子芯的莲子一起煮,很好喝的呢,这个经常喝都很好的润肺又清火,或者给孩子喝点泡金银花的温开水,这个比较凉,偶偶喝喝还是可以的,不要给孩子吃那么多的零食,零食吃多了也容易上火的
有关的更多问题,
有关的健康经验
有关的更多经验,
疾病百科(别名:急性鼻咽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卡他性鼻炎,普通感冒,伤风)(别名:急性鼻咽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卡他性鼻炎,普通感冒,伤风)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总体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平常所说的都是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感冒大多在人们着凉后引起,开始有鼻咽...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总体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平常所说的都是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感冒大多在人们着凉后引起,开始有鼻咽部干、痒、灼热感,继而出现喷嚏、鼻塞、鼻流清涕、流眼泪等症状。1-2天后可伴有咽痛、咳嗽、或有发热、头
痛、全身酸痛、食欲减退,或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无合并症,5-7天可痊愈。不论年龄大小,一年四季都可以感冒,但在秋冬季节气温变化明显时发病较多。一般每人一年可感冒2-5次,小儿、老人和体质不好的人感冒的次数则会增加。就诊科室:呼吸内科典型症状: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一般体弱的人经常发病检查方法: 发病部位:鼻 咽喉疾病自测:常用药品:
医院医生: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内科_呼吸内科
南方医院&&&内科_呼吸内科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当前位置: >
宝宝上火有哪些症状?小孩上火了怎么办?
育儿知识  更新时间:    编辑:tpzj
娇嫩的我特别容易上火,吃奶粉、饮食或作息不规律、穿的多了等等都会让我上火,好难受啊!虽然我不会说话,但我会通过这六个表现告诉你,爸爸妈妈一定要及时发现我给你们的信号哦!
1、洗澡时看看我的小屁屁,好羞羞呀
爸妈在给我洗澡的时候,千万不要忽视我的屁屁,肛门的颜色是我上火与否的暗示标志呢。
如何判断:正常来讲,我的肛门应该是粉红色的,但是,当肠内有热时,肛门的颜色就会呈红色。如果颜色很深的话,妈妈要更加小心了,这说明我的体内火很大。  
灭火小贴士:如果妈妈发现我的肛门颜色发红,就多给我吃些祛火的蔬菜或者水果吧,比如西红柿、甘蔗汁,或是喝点淡竹叶水、淡藤茶之类的。一般可以用梨丝、白萝卜丝、藕丝滴上蜂蜜,沁出汁来给我喝,很有效哦。不过要注意,别给我吃太过寒凉的食物啊,我的小肠胃会受不了的。
2、妈妈,请注意我的眼角分泌物
如何判断:如果我的眼角有眼屎出现,妈妈要警惕呦,这可能说明我有肝火啦!往往这个时候我会脾气暴躁,不太听话会惹妈妈不开心,但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上火了不舒服。
灭火小贴士:这个时候,请给我吃生的嫩芹菜吧,也可以榨些芹菜汁,煮粥喝。芹菜味道好奇怪,我不喜欢,给我吃的时候能不能放点糖或者花生酱。另外,让我早点睡觉,休息的好我会恢复的快一些的。
3、妈妈,你看我的小舌头,可不可爱
如何判断:如果我的舌头、舌边发红了,说明我有心火了!我很可能会有白天很口渴、晚上爱折腾,睡觉也不安稳等等的表现。  
灭火小贴士:祛心火的食物还是很多的,比如鲜莲子、茭白、茄子等等。鲜莲子可以生吃,其他的最好是素炒、蒸,记得少放些油哇!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育儿知识
热点资讯阅读宝宝冬季上火该怎么办,专家有小妙招!
城市生活在线
《爸爸去哪儿》的热播不仅使5位明星大火了一把,而他们的5个萌宝贝也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甚至还引发了当代人结婚生子的热潮。孩子的超级萌,超级可爱,超级淘气,让人欲罢不能的同时,也让大家很担心小儿难养的问题,尤其是现在冬季天干物燥,很多宝宝会出现上火的情况。那么冬季小儿如何预防上火呢?近日,金领冠珍护专家服务平台,特别对新手爸妈们指出:饮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小儿上火的罪魁祸首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见到宝宝有便秘、尿黄、眼屎多、口舌生疮等症状产生,于是老人们会提醒父母,孩子“上火”了,要多吃清火的东西。先别急着问“宝宝上火怎么办”的问题,我们首先来确定一下究竟什么是“上火”呢?“上火”是中医和民间的说法,现代医学解释是炎症,多是由各种细菌、病毒侵袭机体,或是由于积食、排泄功能障碍所致。小儿脾胃功能还不健全,生长发育很快,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如果饮食不合理,再加上孩子皮肤发育也不完善,不能很好地锁住体内的水分,造成水分容易流失,所以易引起“上火”。而秋冬季节气候干燥,更是“上火”的高发期,宝宝体内水分流失较多,便秘、上火很多见,这与吃的食物成分有密切关系。母乳配方是关键那么宝宝上火该怎么办呢? 金领冠珍护专家告诉大家宝宝出生后最好母乳喂养并保证足够的母乳量,因为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既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又不会“上火”。但是在母乳喂养时,妈妈们的饮食也需要格外注意,不要吃容易上火的食物。如需人工喂养应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配方乳;母乳不足,建议选用接近母乳配方的奶粉,并多喂开水和水果汁,少喝饮料;补充钙、铁、锌及维生素(半岁以上的宝宝应该摄入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专家教你防“上火”贴士专家建议妈妈们不要只等着宝宝上火了才着急怎么办,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采用以下的方法进行预防:1、多补充水分:宝宝皮层薄,很容易丧失体内水分,尤其现在是冬天,水分的丧失更加严重。所以在两餐哺乳或正餐之间给宝宝多补充水分是预防上火的最简便的方法。宝宝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分,每次喂水量约为每顿奶量的一半。2、蔬菜水果不可少:蔬果中的粗纤维对预防宝宝便秘很有帮助。3、忌辛辣、油腻食物:控制宝宝的零食量,不要吃辛辣、油炸等易上火的食物。4、形成规律排便习惯:帮助宝宝养成有规律的排便习惯,可以让宝宝及时将体内的毒素排出来。5、断奶宝宝奶粉不可少:即便是断了奶的宝宝,奶粉也仍然是他们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所以应该给他们选择不上火的配方奶粉。金领冠珍护集结了以特级儿保专家刘纪平、围产专家沈月华为核心的专家团专家,倾心为为家长们解决育儿的问题,“宝宝上火怎么办”不再是妈妈们的难题,让小儿不再难养,让我们轻松实现《爸爸去哪儿》中的快乐体验。欢迎收听“腾讯健康”官方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腾讯健康”(英文ID:qq-health)。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红黑绿白四色食物助降血压】1.红色:每天可以喝少量红葡萄酒,但不能过量,以50~100毫升为宜;2.黑色:木耳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对降低血黏度、血胆固醇有良好效果。3.绿色:绿叶蔬菜,如菠菜、韭菜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4.白色:如燕麦片、牛奶等可抑制胆固醇.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第005期视频访谈PCbaby对话郑燕霞医生
  小儿体质跟成人不一样,孩子的生理特点是“三不足两有余”。父母常以为孩子容易上火、湿热,这正是孩子的生理特点所致。孩子的体质怎么形成,家长应如何针对孩子的体质,来进行调理?本期《健康公开课》专访广东省中医院儿科医生郑燕霞,敬请关注!
专家简介:2004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得中医学、针推学双专业学位。临床工作中主要擅长呼吸及消化道疾病的诊治,如过敏性咳嗽、鼻炎、肺炎、疳积、便秘、腹泻等。
孩子的“火”从“三不足两有余”来
01. 何谓“三不足两有余”?
  小儿的生理特点“三不足两有余”,即小儿的五脏三不足两有余。所谓“三不足”就是中医说的脾肺肾不足,“脾不足”临床多见面色萎黄、四肢痿软乏力等;“肺不足”表现在发病之时少气、短气,动则气促、乏力、自汗诸症,尤其是小儿哮喘,咳嗽及肺炎喘嗽等;“肾不足”在病理方面则多以肾精不足疾患为多一方面表现在先天之精不足所致的各种疾患如五迟五软、解颅等,另一方面由于脾胃精微不足,影响到先天之精而产生的各种疾患如佝偻病等。
  “两有余”指的是心肝有余。“心有余”中心经病变除了心火偏旺,睡觉比较烦躁,口舌长疮,或者舌质有点红等心火有余的实证之外,尚有心气不足,心神怯弱,易受惊吓的一面;“肝有余”中肝经的病变的是指孩子脾气比较大,容易烦躁,常见有手足搐搦,慢惊风证候。
02.如何调理“三不足两有余”
  小儿五脏的三不足和两有余中的不足和有余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孩子的“不足”是由于功能的发育还没有达到完善的阶段,所以脏器会不足,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体内功能不断的善,脏器功能充实了,就可以补充完整,到达成人的水平。因此小孩子的不足,我们是要去“托”这种不足,而不是大补。“补”跟“托”治疗的原则不一样,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所谓“有余”,并不是过多过旺。“有余”是相对于“不足”引起来的,意思是“相对的多”,但是不能削减“相对的多”,而是通过补充不足,把“有余”降下去。针对小孩子的生理特点看我们一直强调不能过补,也不能过分去削弱它,简单地说就是不要去补它,也不要去攻击它,顺应他的生理特点。
不要随便定义孩子“上火”
其实孩子没那么容易“上火”
  上火是一个中医的概念。真正的上火表现是眼睛干红、鼻腔胀满、咽部很痛、口腔有溃疡、口气很大、睡眠不好,包括小便很黄很刺很短,大便干,甚至有热和毒的表现,这才是真正的上火。在生活中真正的上火的表现很少集中在一个小孩的身上的,一般人判断的“上火”其实是孩子心有余和肝有余的一种表现。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不要随便定义孩子上火、湿热或者肠胃功能不好,孩子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不一样,要根据孩子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来用药。
盲目“下火”孩子很伤身
  小儿“上火”是因为“两有余”的相对旺盛引起的,如果把这种“火”按照大人降火用的很清热的药,例如牛黄解毒丸、清热消炎宁等,这些清热力度很强的药去攻小儿的“火”,他很快就脸色萎黄,整个人蔫了,胃口也不好,大便也不好,最终表现为虚,虚是因为小孩子正常的两种脏气被过度打击,连正常的抵抗力都没有,所以就表现为虚。而成人则不一样,成人上火吃清热的药剂,火气降下之后就感觉很舒服,很清爽。小儿的“火”跟成人的上火是不同的概念。
调理脾胃平衡那把“火”
PCbaby:有些老人家看到孩子脸色黄不精神就想给孩子补一步,这种做法对吗?
郑燕霞:小孩子是纯阳之体,纯阳之体是欣欣向荣的状态,生长发育非常旺盛。小孩子生长发育过程就像小太阳一样,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时候需要一把小火慢慢燃烧,才能继续往上升。而这把小火就需要他脾胃功能正常。但是孩子有脾常不足的特点,如果饮食控制不好,就会进一步影响脾胃功能,营养不能滋养他的面目,所以就会脸色萎黄,皮肤没有光泽,气血不足。但是孩子脾不足并不是通过补来平衡,而是托,托得合适就会慢慢的就会恢复自己的能量,能够成长起来。因次不管用药还是调理都要尊重孩子的身体病理特点来进行。
PCbaby:孩子胃口不好,家长就担心孩子上火急于下火,这种做法对吗?
郑燕霞:首先孩子并不那么容易上火,“火”其实不一定要清,相反有可能是因为吃太多了,脾胃功能运化不好,就会有“火”积在里头。在治疗上并不是要清“火”,而是把饮食的量控制下来,加上适量的运动,多喝水,就可以解决问题,不一定要借助清火药物来降“火”。 有些人判断孩子“上火”给他喝七星茶、开奶茶等,这类东西有灯芯花、淡竹叶、钩藤等偏清凉的药。长期服用,病态的东西就会出现。我接触过大部分的小孩的家长都是孩子胃口不好,或者大便不好,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孩子的脾胃功能就受到影响。
PCbaby:孩子脾胃不足应该怎么平衡体内的“火”呢?
郑燕霞:对小孩子的调理主要是脾胃功能,推荐给孩子喝一些健脾的汤水。生完病之后,孩子处于脾虚的这种状态下,可以适当喝一些健脾的汤水,但不主张天天喝,一星期有一两次即可。建议喝一些淮山、云苓、芡实、扁豆这一类的健脾胃的药物的汤水。需要强调的是,汤水不能太过营养的。有些家长会在汤里放很多骨头、肉等等,他们觉得熬出来的那碗浓浓才够营养,其实没有必要。孩子脾胃运化功能还不完善,太过营养会增加孩子的负担。给孩子喝的汤水要清淡一点,再加上一些调理脾胃的药膳,作为一个辅助其实即可,饮食应以简单全面为主。
人的体质如何形成?
体质人体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的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那么人的体质是如何形成的呢?
如何辨别孩子的体质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辩证施治,人的体质是多种多样的、复杂多变的,那么通过哪些手段可以判断小儿的体质呢?
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的一个重要生理特点是三不足两有余,即为脾肺肾不足,心肝有余,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呢?
为什么孩子容易“上火”
小儿生理特点的“两有余”是指心常有余和肝常有余,但常被父母误以为是上火的症状,其实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上火”。
体质是指人体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的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构、功能和代谢上的个体质体特殊性,体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孩子的体质跟成人不一样,最显著的特点是“三不足,两有余”,只有把握好孩子的生理特点,才能做出合理的调整,培养良好的体质。
PCbaby:人的体质跟健康息息相关,那么人的体质是如何形成的?
【郑燕霞】体质从某种程度上是指一个人的气质,禀赋。体质是由先天和后天两个因素形成的。所谓的先天因素,主要子体从母体或者父体身上所遗传得到的东西。一方面,在受孕的过程,子体在母体里面所接受的各种营养成分,或者是一些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还有从父亲和母亲身上所遗传的特异的体质,比如说过敏性体质,它往往就是父体和母亲身上遗传下来的。另一个方面,主要是从后天的因素影响,后天的因素主要有环境的因素,生活习惯、心理、年龄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后天的体质的发展,所以体质是先天因素和后天的因素共同形成的。
PCbaby:人的体质跟环境因素有关系,有什么体现?
【郑燕霞】体质会受南北区域的影响,南方的区域特点是偏湿热,北方的区域特点是偏寒燥,因此南方的孩子和北方的孩子整体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肤色、面色、面容、身体状况、饮食结构、,其实都不一样。在临床上表现上,南方的孩子大部分面容是偏黄的,脸色不是特别有光泽,偏黄偏暗。南方的小孩子,整体来说看上去会瘦削一点,肌肉不是特别结实和丰厚。
PCbaby:人的体质是多种多样的,体质一般有哪些类型?
【郑燕霞】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将体质分为九种,分别是平和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但是体质在不同的状态下,可能会有一些交叉的。例如过敏性/特异性体质的人,它可能伴有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或者是湿热体质的一些特点,因此要辩证客观对待。平和体质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但是很难达到这种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体质是绝对不好,只要了解自己的体质特点,就可以在饮食、运动、作息各方面做一些调整。体质某种程度上会有交叉和变化,湿热体质并不一定永远都是湿热体质,在某个阶段可能是气虚。至于体质的辨别要根据整体的方方面面来判断。
PCbaby:通过哪些手段可以判断小儿的体质呢?
【郑燕霞】中医的精髓就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根据望闻问切所搜集到信息,例如小孩子面容、神气、唇色、肢体活动,饮食偏好、睡眠情况、大小便等等种种情况,以及结合中医的舌脉来综合判断,不同的病症所涉及的要点是不一样。
PCbaby:小儿体质较之于成人有何特点?
【郑燕霞】小孩子的体质跟成人不一样,成人是一个成长发育很完善的个体,但是小孩子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从某种程度来说,小孩子的体质是可以有一些很大的变化。小孩子的生理特点决定他的病理特点。
小儿的生理特点“三不足两有余”,所谓“三不足”就是我们中医说的脾肺肾不足,“两有余”指的是心肝有余,但是不足和有余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孩子的不足是由于功能的发育还没有达到完善的阶段,所以他会不足,随着小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体内不断的完善,他功能充实了,就可以补充完整,到达成人的水平。因此小孩子的不足,不是人们成常说的“虚”,我们是要去“托”这种不足,而不是大补。“补”跟“托”治疗的原则不一样,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所谓“有余”,并不是过多过旺。“有余”是相对于“不足”引起来的,意思是“相对的多”,但是不能削减“相对的多”,而是通过补充不足,把“有余”降下去。小孩子的生理特点跟成人的生理特点是完全不一样。人体是几个阶段,分别是少儿阶段、青年阶段、中年阶段、老年阶段。成人处于非常完善的阶段,而小儿是处于一个不足的阶段,到了青年和中年阶段,他的功能结实了,就会成长达到很完善的阶段,老年阶段是一个衰竭的阶段。所以治疗小儿的疾病,是要托一托,中年的话是要削一削,到晚年的话要补一补,所以不同的阶段,治疗的原则是不一样的。从体质特点来说,小孩,中年,老人是不同的体质特点,三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相互不同的特点。针对小孩子的生理特点看我们一直强调不能过补,也不能过分去削弱它,简单地说就是不要去补它,也不要去攻击它,顺应他的生理特点。
PCbaby:小儿有“三不足两有余”的特点,经常有人说小儿脾虚,是什么原因呢?
【郑燕霞】从整体结构来看,小孩子偏脾虚,原因首先是跟整体的环境气候有关,尤其是南方的孩子。岭南气候湿热,中医认为湿最容易困脾,导致脾的正常的运化功能达不到。而脾不运,水湿不能达到运化,所以湿会进一步困住人体,所以湿气会很重。另外,小孩子的家庭喂养情况也会影响脾的功能,比如过多肥甘厚腻 ,老火汤,过湿寒凉的东西。上述气候环境和饮食情况都会伤小儿的脾胃,对孩子脾胃运化是不好的。时间长了,再加上小孩子脾不足的特点,最终都会影响他脾胃的功能。如果小孩子脾胃受损,脾胃功能的达不到正常的状态,体质就会差。
PCbaby:小儿有脾虚会给他生长发育带来什么影响?
【郑燕霞】脾涉及到人体的正常的饮食结构是运化的功能,所有食物要通过脾胃运化才能转化成营养,才能被吸收。如果吃进去的东西,不能得到正常的运转和吸收,人体肯定得不到完好的发展。肌肉的发育都跟脾胃有关的,肌肉是靠营养物质来滋养的,当脾胃功能不好,达不到正常的营养状态,那么表现出来形体就比较瘦,面色会萎黄。体内营养不够就不能营养小孩子的头面,四肢,所以看上去肤色、光泽不好。小孩子最根本特点就是脾胃的虚弱,至于怎样才能达到很好的平衡状态,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顺从他的生理特点,刚才我强调一点就是他的不足你不要去补而是托,有余要削弱,而是通过补一补不足的地方而达到一个平衡。
PCbaby:小儿脾虚会给其他器官带来影响,那么应该如何调理小儿脾胃呢?
【郑燕霞】治疗的原则就是要用平和方法去促进脾胃的运化,让脾胃功能恢复正常,那么其他脏气的功能自然也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就像中轴线的问题,中轴做好了,那么其他轮也能够转起来。
所以在调理上,强调的是脾胃的运化,孩子是一个虚寒体质。虚寒体质跟脾常不足的问题是相关的,虚寒是脾不足的进一步的病态的状态,是脾胃功能长期受累了的结果。小孩子是纯阳之体,纯阳之体是欣欣向荣的状态,生长发育非常旺盛。小孩子生长发育过程就像小太阳一样,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时候需要一把小火慢慢燃烧,继续往上升。而这把小火就需要他脾胃功能正常。当脾肺功能达不到,这个上升的状态就会差,时间长了,这把火就削弱了,没有这么小火,相对来说是个寒症。所以有些病人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除了蕴之外,还会用一些温性的药物去补一补,这时候我们就要补了,是针对达到一定程度虚寒的小孩子,我们就用一点点补的药物去托一托这把小火,但也只是托一托,而不是大补,这跟老人家衰竭的需要大补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老人家已经没有自身完善的功能,他已经衰竭了,完全需要外界的东西补给他。但小孩子不同,只要托得合适,自己慢慢的就会恢复自己的能量,能够成长起来。小孩子的体质跟大人不一样,不管用药还是调理都要尊重小孩子身体病理特点来进行。
PCbaby:小儿脾虚不宜大补,那么小孩子可以喝老火汤吗?
【郑燕霞】要看老火汤的成分。老一代觉得小孩子整天有气无力的,脸色不好,容易生病,就会判断小孩气虚要补,经常给孩子煲丹参、太子参、西洋参等东西,他们就觉得参就是补气的,可以增强抵抗力。但是这种老火汤对小孩子不好,因为这种老火汤对孩子的脾胃功能有影响。
但并不是所有的老火汤都不能喝,要看成分,对小孩子的调理主要是脾胃功能,我们推荐小孩子喝一些健脾的汤水。生完病之后,小孩子处于脾虚的这种状态下,可以适当喝一些健脾的汤水,但不主张天天喝,一星期有一两次即可。建议喝一些淮山、云苓啊、芡实、扁豆这一类的健脾胃的药物的汤水。
需要强调的是,汤水不能太过营养的。有些家长会在汤里放很多骨头、肉等等,他们觉得熬出来的那碗浓浓才够营养,实际上没有必要。给孩子喝的汤水要清淡一点,再加上一些调理脾胃的药膳,作为一个辅助其实即可,饮食应以简单全面为主。
PCbaby:很多人家长或者老一辈看到小孩大便干小便黄,就会判断说上火了,其实这样的判断是否正确?小孩子的“火”从哪里来?
【郑燕霞】上火是一个中医的概念。真正的上火表现是眼睛干红、鼻腔胀满、咽部很痛、口腔有溃疡、口气很大、睡眠不好,包括小便很黄很刺很短,大便干,甚至有热和毒的表现,这才是真正的上火。
但是生活中,很少有小孩真正表现成上述那样,所以家长判断的“上火”,一般都不是很恰当。我们中医说小孩子“两有余”,就是心有余,肝有余。心有余,可能就是心火偏旺,小孩子睡得不好,晚上睡得有点烦躁,口舌长疮,或者舌质有点红。肝有余就是脾气比较大,比较烦躁,就动不动就打人、咬人,表现得比较烦躁,但是我刚才所说的真正的上火的表现很少集中在一个小孩的身上的,一般人判断的“上火”其实是孩子心有余和肝有余的一种表现。
PCbaby:如果家长以为孩子“上火”用成人的清热解毒的药物会不会有不良反应?
【郑燕霞】小儿“上火”是因为“两有余”的相对旺盛引起的,如果把这种“火”按照大人降火用的很清热的药,例如牛黄解毒丸、清热消炎宁等,这些清热力度很强的药去攻小儿的“火”,他很快就脸色萎黄,整个人蔫了,胃口也不好,大便也不好,最终表现为虚,虚是因为小孩子正常的两种脏气被过度打击,连正常的抵抗力都没有,所以就表现为虚。而成人则不一样,成人上火吃清热的药剂,火气降下之后就感觉很舒服,很清爽。小儿的“火”跟成人的上火是不同的概念。因此我们不轻易说小孩子上火。
但是在民间,有人经常判断孩子“上火”给他喝七星茶、开奶茶等这一类东西,其实都不是很适合。虽然这些药物没有成人用的清热解毒的药物的药性强,但始终还有灯芯花、淡竹叶、钩藤等偏清凉的药。如果短期内吃一点,2-3天,把虚火清一清问题不大。但问题是很多家长把七星茶等药物当成日常保健品或者饮料给小孩子喝,也许他们觉得小孩子喜欢经常给孩子喝。其实时间长了,病态的东西就会出现。所以大部分广东小孩子看上去面色黄黄的,不是特别朝气蓬勃。我接触过大部分的小孩的家长都是孩子胃口不好,或者大便不好,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孩子的脾胃功能就受到影响。
PCbaby:很多家长常以为小儿“上火”,其实并不一定是意义上的上火,那么小儿有“上火”的表现是否不需要治疗?如果没有把握孩子是否真的上火,应该如何处理?
【郑燕霞】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胃口不好、口气大、睡眠不好、大便不好的情况,确实会容易紧张,但治疗要找对切入点。小儿的“火”并不一定要清,相反有可能是因为吃太多了,脾胃运化功能不好,就会有“火”积在里头。在治疗上并不是要清“火”,而是要减少进食,把饮食的量控制下来,不要给孩子吃太多高营养的食物,加上适量的运动,多喝水,其实就可以解决问题,不一定要借助清火药物来降“火”。
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不要随便定义孩子上火、湿热或者肠胃功能不好,孩子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不一样,要根据孩子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来用药。不能认定小孩子是个热底的体质就一直给他用寒凉的东西。在用药之前一定要有正确的判断,如果无法判断一定要寻求专科的医生的帮助。在无法准确判断之前,不要随便地给孩子用药,是药三分毒,用得不恰当,反过来会损伤孩子的身体。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环境
准备就绪的摄像机
郑燕霞医生接受采访
郑燕霞医生听编辑提问
郑燕霞医生认真解释问题
  健康公开课栏目依托太平洋亲子网健康库平台,关注母婴健康话题。我们每期诚邀专业儿科、妇产科医生、或母婴行业经验人士等,通过视频访谈的形式让大家了解更多母婴生活健康,母婴生理健康与母婴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内容。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栏目,为更多备孕的的女性提供有效的建议,让将为人母的孕妈妈健康度过孕期生活,让更多年轻的父母知道健康的育儿方法。我们希望通过专家坐堂的形式,能够真正做到健康护航,让健康公开课成为大家健康的守护神。愿我们为大家过上健康生活的初衷能都实现,我们会为这个目标不断奋斗,为大家呈上最精彩的内容。
策划/采访:林秋兰
视频摄制:曾祥兵
专题设计:黄蓉
专题制作:张婉琴
电话:020-1
如何护理过敏的孩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宝上火吃什么降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