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和熊家长的故事”要放假了,家长又要头疼了,怎么办

天哪!熊孩子们些又要放假了!昆山的家长你们准备好了吗?|家有儿女 - 昆山论坛
查看完整版本: [--
天哪!熊孩子们些又要放假了!昆山的家长你们准备好了吗?
各位观众大家好,
今天是6月12日星期一,
距离小学生放暑假还有半个月时间
到时候,小学生们大概是这样↓
而家长们却是这样↓
最近,家长群里面已经开始讨论了,娃儿马上要放假了,好方……
感受一下家长们被“暑假”支配的恐惧
不是不想让娃儿耍,也不是家里没人陪,但是整整两个月,娃儿天天都在家,管吃管喝管作业,谁不陪得一肚子毛焦火辣?
更恼火的是,他(她)根本不服你管啊!你喊他做作业,他要耍会儿游戏;你喊她出去散步遛达一下,她嫌太阳大;你喊她早点睡,她说上学早点睡,凭什么放假还不能耍晚点?
总之,都不用预见,这放假的两个月,绝对肯定保证就是家有 “战火”的两个月,连楼上楼下窗子里飘出的呵斥声都会多好多!
反正以商妹儿多年的经验来看,刚放假那几天相安无事,一口一个“幺儿”叫得巴心巴肝的,不出一个星期:太阳都晒屁股了还不起来,考得西撇还不写作业,你看人家XXX……
家里没有大人陪
孩子就只有去培训班夏令营
安全,是每个家长在假期里第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家里没老人没保姆,孩子就只有去培训班托管班夏令营了。把未成年的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除非胆儿够大,说不担心谁信。
即使确定了要上培训班,纠结的事情也多——选哪家培训机构?怎么确保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在某种意义上,这比选什么课程让家长更焦心。
选定了培训班,你以为就完了么?还得纠结接送的问题……
家长草木:
即使我的孩子现在上初中了,培训班可以自己去自己回了,但是我每天坐在办公室里,一到那个时间点就开始纠结,怎么还没来电话报“平安到校(回家)”啊?要是这时候突然来一个培训学校的电话,接电话那一刻心都提得高高的,生怕里面传来的是:“××同学的家长,今天孩子怎么还没有到校呢?”
因为假期没人陪,原来,我家孩子小学阶段暑假只上一门国学,后来加了数学,现在又加了英语。说实在的,上的内容孩子几乎都会,就是图在里面有人照看。
这样一个半天,那样一个半天,加起来可以呆在培训机构一个月,还剩下一个月,大人们的年休假凑凑,一个暑假就勉强过去了。
纠结完了接送的问题,又开始纠结孩子吃饭的问题。让孩子自由选择的话,肯定是快餐居多。有的孩子,干脆就全去买零食了。两个月下来,那体重会不会噌噌噌往上涨啊?
据说全职妈妈比上班族妈妈更不易——确实,一天二十四小时对着青春期的孩子,那真是个大大的考验!
和一个逆反期的女孩呆两个月
一位13岁女孩的妈妈说,还没开始放假,她和老公就集体陷入了焦躁之中——两大两个月,天天和一个像冲天炮一样的13岁女孩呆在一起,咋过?!
“别说24小时了,就算现在只是放学晚上在家我都有点受不了——放了学,推开门,书包一丢,就头发蓬乱地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开始如饥似渴地掏出手机打游戏。”
家长心想:想到她天不亮就爬起来上学,上了一整天课,中午在课桌上趴着也不能好生睡觉,而且一整天除了上课,还有各种作业各种考试,所以,打会儿游戏就打会儿游戏吧。
家长为孩子考虑这么多,但是娃儿貌似体会不到这份苦心。
都打快一个小时了,你一催她写作业,她马上就炸,声音比你还大:
“催催催,催啥子嘛催!一天到晚就晓得喊我做作业,你们咋个不做?!”
于是,每天的战火就此点燃,双方都在气鼓鼓的状态中互相观察对方,稍不注意又要烽烟再起……
“当然有专家型家长要说了,你们催啥子嘛?让她自己安排噻。呵呵,说得好听,让她自己安排?晚上12点作业都没做完,凌晨1点钟可能都还没睡下,但早上最迟7点钟就要起床,这样的安排你能忍受不?”
“早上也是,明明闹钟定好了时间,但她就是半天没有动静。你轻轻敲下她的房门,她愤怒的声音如子弹穿墙:‘又催!一天到晚都在催,烦死了!’好吧,那么就来做个不那么焦虑的家长,就不催了嘛。可是人家还是生气:‘你为啥子今天早上不喊我!看嘛,要迟到了,怎么办?’然后要哭不哭的,让你鬼火起。”
还好,忍着一肚子的气赶快把她送到学校,至少这大大的一个白天家里还是清静的,而且不用考虑她的午饭。可是一放假,哪还有白天和夜晚之分,天天24小时在家里晃,怎么过?
每次放假,我家最经典的画面是这样的:下班后的我一推开门,就看到女儿和她当老师的同样放假在家的爸如刚刚大战了几个回合的公鸡一样,同时向我扑来——
老公:“好,你妈回来了,你跟你妈说,你这样做对不对?”
女儿脑壳一昂:“他让我去游泳,我不去,他就生气。你说他是不是太过分了嘛?”最后还要来一句:“哼,还是老师,这点心理学都不懂!”气得她爸头发一年比一年白。
昨天吃饭时和女儿商量暑假到哪儿旅游的事,说着说着难免替她爸感叹几句,哪知女儿来了一句:“其实我也不想放假,上学还安逸些,至少跟同学在一起的时候还比较自在,不用随时被你们管到。”并且还主动申请:“要不暑假再给我报一个数学班,上两个?”
看来,这闷热而漫长的暑假,大人不想和娃儿呆,娃儿也并没有太想和大人呆啊。
在家长群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天不怕地不怕,
就怕“熊孩子”放暑假……
马上就要放暑假了,
你也有这种被“暑假”支配的恐惧吗?
来源于:成都商报
到是给支支招啊?
暑假生活开始
有没有一个暑假同学班,一起做作业,一起玩,又有家长轮流看,一暑假也是可以快乐的过的。不过,还是要家长们先安排好地方和时间,有难度。
我家上高中了,没有这些烦恼。放假我就轻松了,不用5点多就起床弄早饭,回家还可以吃现成的,做饭搞卫生这些家务活儿子都全包了
:我家上高中了,没有这些烦恼。放假我就轻松了,不用5点多就起床弄早饭,回家还可以吃现成的,做饭搞卫生这些家务活儿子都全包了[表情]&( 18:04)&你好幸福啊,有个懂事的孩子!
我们家早饭自己做,自己起床,自己骑自行车上学
可以送到我们辅导班的哦
查看完整版本: [--家有“熊孩子”家长该怎么办?|熊孩子|家长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家有“熊孩子”家长该怎么办?
  虽然现在很多父母都知道,从安全性来说,揍宝宝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从儿童心理发育来说,“揍”这种行为更可能会影响宝宝的身心健康。然而当孩子真的“熊”过了头,甚至以身涉险还屡教不改时,揍or不揍?这真是个大难题。
  首先,我们要坚持:不主张用暴力对待孩子!不主张用暴力对待孩子!不主张用暴力对待孩子!重要的话要说三遍。然后,我们再来理性探讨一下,“熊孩子”到底能不能揍,如果实在忍不住了又要怎么揍,以及除了揍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解决问题。
  真要揍?“打屁股”其实不安全
  首先,爸爸妈妈们一定要知道,无论何时,虐待、伤害、遗弃未成年人甚至残害婴儿,都是违法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们难免遇见一些左右为难的时候。比如宝宝就是不听话,甚至非要以身犯险,不让玩火却玩火,不让碰电非要摸电门……当苦口婆心说道理、紧密盯梢全方位都无法解决问题时,爸爸妈妈实在上火,难免忍不住给宝宝来个一下两下。
  爸爸妈妈如果一个没控制住要动手,最容易选择的还是宝宝的小屁股。因为屁股上脂肪相对较厚,通俗来说叫做“肉多”,屁股神经分布也比较少,所以爸爸妈妈觉得这样应该安全些。
  但事实上,这其实也不怎么安全。
  南医大二附院儿科医院的儿科专家龚晶说,虽然屁股上脂肪相对较厚,但如果肌肉和软组织受损,同样有可能会皮下出血,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引起急性肾功能损伤。另外,由于小屁股对痛觉相对不那么敏感,有时候反而会导致误判“打重了”,更进一步加大风险。
  看来看去,宝宝身上唯一勉强可“下手”的地方,就只有手心了。因为手心神经末梢丰富,对疼痛很敏感,轻轻一拍就够疼了,所以“小惩”即可,不至于带来严重伤害。当然,儿科医生们还是不建议家长随便上手的,毕竟“揍”从来都不是一个好方法。
  不妨做到“小错适度容忍”
  如果说,爸爸妈妈关注的是不同揍法的安全系数,专业医生们当然更注重的,还是这种惩罚方式对宝宝来说,到底是不是真的必要和有效。
  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的专家虞琳告诉记者,确实有些父母反映,自己也知道揍并不好,但有时候实在是所有方法都试了,宝宝还是不听话不说,更要做一些可能直接危及生命的行为。这种时候只能动手,因为打一下总比真的闹出人命来要好。
  虞琳说,这种情况一般集中在5岁以内的孩子身上,因为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通过探索周围的环境来接受信息、吸收知识,所以特别容易犯错,甚至可能涉险。
  对此,虞琳建议爸爸妈妈们坚持“三原则”:对小错适度容忍; 对危险直接抱开;用“忽视”取代“动手”。
  所谓“小错适度容忍”,就是当宝宝所犯的错误只是一些无伤大雅的过错时,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只要很“淡定”地正面引导就好。比如宝宝玩 水玩得遍地都是,妈妈就可以拿出抹布,和宝宝一起玩“擦地板”游戏,让孩子学习如何收拾;然后再带着宝宝一起玩,正确示范如何不把水弄出来。这样,就可能 把错误变成好事。
  至于真正的危险,比如玩火、摸电门这样的行为,爸爸妈妈不要絮絮叨叨,这样会让宝宝不当回事;更不要大发雷霆,因为这反而会让宝宝觉得爸爸妈妈 的反应很有趣,所以变本加厉。最好的方法是将宝宝抱走,带离危险环境,然后直视宝宝、态度严肃地说“不可以”,这会比大声怒斥更有效。
  “打完就哄”真的不如不打
  虞琳说,现在有些妈妈走入另外一个极端,对宝宝只奖不罚,这固然用心良苦,但也未必就好。对宝宝来说,适当的惩罚是需要的,但重点是选择惩罚的方式。比 如“揍”就是一个比较简单粗暴的方式,而对于宝宝来说,爸爸妈妈只要冷淡一点、忽视他一会儿,他就已经受到惩罚了。“爸爸妈妈只要让宝宝坐在椅子上,不许 随意离开、行动,然后其间家中所有人都不与他交谈、玩耍,让宝宝感受到自己因为犯错所以没人理睬。这样只要几分钟,就足够让宝宝感受到压力了。”当然,更 重要的是,在惩罚结束后,一定还要告诉宝宝自己为什么会受到惩罚,让他理解错误在哪里,而不是为罚而罚。
  如果爸爸妈妈真的一个没控制住,“胖揍”了宝宝一顿,那么也要注意,千万不要假模假式打两下,更不要揍娃后立刻就哄,否则还真不如不揍。
  虞琳说,有的妈妈会在宝宝手心轻轻打两下,做做样子,但这样会让宝宝视之为游戏,毫无意义。还有的爸爸妈妈一揍完,就会哄宝宝,又说笑话又买礼物,这样真的是“揍了也白揍”,白让宝宝吃顿苦头,却完全没有起到教育效果。
  “如果你不得已选择了胖揍一顿,那么结束后一定要严肃地向孩子说明,到底是什么错误行为导致的惩罚,并且让孩子复述牢记,这样才能真的杜绝这种 行为,这种揍才是有意义的。”虞琳说,此外,爸爸妈妈、尤其是妈妈,还可以同时拍打自己,和宝宝同时受罚、一起承担痛苦,这样宝宝就会认识到行为的严重 性,但也不会感觉受到了爸爸妈妈的压迫。□通讯员 徐晓蓉 何松明 金陵晚报记者 朱菁菁
  更多信息请访问:
(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42754人已测试
87824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放假了,各位家长尽量不要带熊孩子去别人家【滦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36,744贴子:
放假了,各位家长尽量不要带熊孩子去别人家收藏
有个同事号称对孩子特别严厉,不惯孩子,但她家孩子也只是怕她一个人,并不是从此就有礼貌乖乖听话了
比如她把孩子带到公司,在她面前,那孩子很听话,规规矩矩的,叫着叔叔阿姨,嘴挺甜,结果一离开她的视线,那孩子就跟猴子一样,抢别人电脑,要别人手机玩游戏,而且还乱充值,玩我的手机话费扣了10几块钱,玩另一个同事手机话费扣了30多,又不好意思跟家长说
 乱蹦乱跳就不用提了,抢别人东西吃那更是没办法的事
亚马逊AWS-云创计划.最高可达10万元免费云资源!
那有啥不好意思跟她妈说的,玩游戏扣话费,估计孩子都不知道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正文
放假了熊孩子总惹祸?看完这些熊家长们该自省了
熊孩子在家玩超人,结果,真的飞起来了
  上面这几个熊孩子,看起来是不是都萌萌哒?这只是因为,这些孩子的行为举止虽然危险,但好在没发生啥大的事故。
  但熊孩子并不都是来搞笑的,也不是每一个熊孩子都有好运气的!做出危险的举动,就很可能会付出代价!下面这些动图,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
责任编辑:董容语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和使用知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熊孩子放假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