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斯库罗斯三部曲包括认为社会控制包括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您的位置: >
来源:  作者:徐徐;
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研究——以社会控制理论为视角  一、社会控制理论及其基本思想社会控制理论是社会学、犯罪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研究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理论。“社会控制”作为一个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在1896年首次提出。罗斯认为,迅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大规模的移民潮,使争端、犯罪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必须用社会控制这种新的机制来维护社会秩序。他指出社会控制的手段包括舆论、法律、信仰、社会暗示、教育、习惯、社会宗教、理想、礼仪、艺术、人格、启蒙、社会价值观等工具[1]。罗斯提出社会控制理论后,众多的社会学家、犯罪学家参与到社会控制理论的研究中。如美国犯罪学家沃尔特·雷克利斯的犯罪遏制理论、格雷沙姆·M.塞克斯和戴维·马茨阿的漂移理论,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控制理论。社会控制理论真正的集大成者是美国社会学家、犯罪学家特拉维斯·赫希,赫希在1969年出版的《少年犯罪原因》一书中系统论述了一种少年犯罪的社会控制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任何人都是潜在的犯罪人,个人与社会的联系可以阻止个人进行违反社会准则的越轨与犯罪,当这种联系薄弱时,个人就会无约束地随意进行犯罪,因此,犯罪就是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薄弱或受到削弱的结果[2]。社会联系是指个人与(本文共计5页)          
相关文章推荐
看看这些杂志对你有没有帮助...
单期定价:8.00元/期全年定价:6.40元/期 共76.80元
      欢迎您!||||||||||
最新贡献者
主贡献者:
阅读量:147
编辑次数:1次
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就是社会组织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使之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社会控制是建立在既定的社会规范之上的,并主要表现为外在力量的施加,但它并不排除个人内在约束力的发挥。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泛指对一切社会行为的控制;狭义的社会控制,特指对偏离行为或越轨行为的控制。
词条应用选股
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在1901年出版的《社会控制》一书中首次从社会学意义上使用社会控制一词。在他看来,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对人的动物本性的控制,限制人们发生不利于社会的行为。他认为,在人的天性中存在一种“自然秩序”,包括同情心、互助性和正义感3个组成部分。人性的这些“自然秩序”成分,使人类社会能处于自然秩序的状态,人人互相同情、互相帮助、互相约束,自行调节个人的行为,避免出现因人与人的争夺、战争引起的社会混乱。但是,罗斯为美国社会设想的这种“自然状态”被19世纪末20世纪初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大规模移民所否定。在现代的美国社会,初级群体和社区迅速解体,人们不得不生活在完全陌生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交往的“匿名度”大为提高,人性中的“自然秩序”难以再对人的行为起约束作用,离轨、犯罪等社会问题大量出现。所以,罗斯认为必须用社会控制这种新的机制来维持社会秩序,即社会对个人或集团的行为进行约束。他还认为,舆论、法律、信仰、社会暗示、宗教、个人理想、礼仪、艺术乃至社会评价等等,都是社会控制的手段,是达到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必要措施。60年代以前,罗斯的社会控制理论曾在美国风行一时。此后,社会控制的理论不断得到修正和充实。有的学者认为,把社会控制仅仅归结为控制人的动物本性,带有根本性的偏差,它否定了人的社会性,无法解释复杂的社会问题。
社会控制的基本特点主要有:①从社会控制的本质来看,它具有明显的集中性和超个人性。社会控制的集中性,是指社会控制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特定社会组织的利益和意志,不管它具有什么具体内容和采取什么具体手段,都服务于社会组织的总体利益和最高意志。超个人性,是指社会控制总是以某种社会名义,代表某个社会组织施行控制。正是这种凌驾于个人之上的超个人性,使它更有力地控制个人。②从社会控制的作用来看,它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和互动性。依赖性指社会控制只有依赖于社会实体才能起作用。这些实体包括社会组织、社会个人和传递社会规范内容的信息媒介。互动性是指社会控制通过社会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而起作用。③从社会控制发挥作用的过程来看,它具有多向性和交叉性。多向性指控制主体多方面地将各种信息发射出去,而作为中间环节的多种信息传递媒介,又把各种社会精神因素和众多的社会个体相互联系起来,从而使社会控制成为一个多向交叉和多层联结的复杂过程。
1、统治与制约在现实社会中,对于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的控制可能通过实施强制性的外力来实现,也可能通过社会成员之间相互约束来实现。这样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控制——统治与制约。(1)统治统治是建立在外在的强制力量基础上的控制方式,当社会秩序的维护者运用强制性手段迫使他人去遵守既定规范时就表现为统治。在阶级社会中,统治是以普遍的政治压迫为基础的。在对现代社会的政治学研究中,虽然阶级对立并不那么明显,但是政治社会学家仍然使用统治的概念来分析权力关系。(2)制约制约也称社会制约。它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由于人们认同某种规范而产生的、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控制方式。2、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根据规范形成的不同,可以把社会控制分为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1)正式控制正式控制也称形式化的社会控制,它是使用比较成型、比较正规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正式控制主要是用法律、条例、规章等来约束社会成员和组织成员。(2)非正式控制非正式控制是指使用不那么成型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一般地,非正式控制常常不是基于契约,而是基于人们的共同意识和认同感。在初级社会群体或非正式组织中非正式控制被普遍使用。3、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根据控制力的直接来源,社会控制可以分为内在控制和外在控制。(1)外在控制如果一个人感觉到是外在的社会环境对其行为产生了约束了压力,使其不敢违反社会规范,那么这种控制就是外在控制。外在控制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它要求行为者必须接受控制者提出的行为模式。(2)内在控制内在控制的直接控制力量来自于行动者本身。如果一个社会成员接受和内化了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规范,自觉地实践角色规范,这就实现了内在控制。因此,内在控制就是社会或组织成员用内化了的价值规范约束和指导自己行为的过程。4、积极的控制与消极的控制(1)积极的社会控制积极的社会控制是建立在积极的个人顺从动机之上的、以倡导、鼓励为特征的、防止违规行为发生的控制方式。积极的社会控制通过大力宣传社会的规范和价值,通过奖励模范行为而达到预防违规行为的效果,它是各方都愿意接受的控制方式。(2)消极的社会控制消极的社会控制是指运用惩罚手段来制裁某些违规行为的控制。它是违规行为已经发生,并产生了消极后果之后的控制,因此是消极的。
1、社会控制的正功能(1)维持社会秩序(2)维持正常生活(3)促进社会发展2、社会控制的反功能社会控制不但有维持秩序、促进发展的积极职能,也可能会对人与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种消极作用就是社会控制的反功能。(1)不合理的社会控制不能维护多数人的利益(2)僵硬而有力的社会控制不利于人们对合理目标的追求
在社会控制的实践及理论层面,常常会涉及社会控制的价值问题,即什么样的社会控制是合理的,什么程度的社会控制是应该的。应该说,对于并非以讨论价值为己任的社会学来说,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是有困难的。以下只是从几个侧面对这一问题做一初步说明。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的平衡。人类应该在公共秩序和个人自由之间实现二者的平衡。在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的关系上,合理的平衡方法可能是使社会规范建立在广泛共意即共同同意的基础之上。关于适度的社会控制。平衡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的关系是十分困难的。原因如下:第一,人们对自由与控制的重要性的看法不同;第二,利益的复杂性;第三,具体情况的复杂性。社会控制的价值标准。面对具体的社会情境,社会上都有一般的关于社会控制合理性和适度标准。
一、习俗、道德和宗教1、习俗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循的风俗和习惯。在生存条件未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习俗的改变也是十分缓慢的。习俗的社会控制作用:习俗的社会控制功能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指导和约束。2、道德道德也称道德规范,它是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是非、善恶、正义和非正义、正当与不正当进行评价的标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积累而成的。道德是一定社会用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是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的;任何社会,特别是社会的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应该指出,道德的约束作用也是有限的,因为道德具有阶级性、集团性。3、宗教宗教是一种和神圣物相联系的信仰和规范体系。在当今世界上,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宗教的社会控制作用:作为社会规范的宗教,主要表现为教规和宗教仪式。教规是宗教对其信徒行为的规定,它不仅涉及宗教活动,也涉及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宗教仪式是从事宗教活动的方式,其功能是增强信徒的宗教意识。通过教规和宗教仪式,宗教指导和约束着其信徒的行为,对其行为进行着控制。宗教真正能对其成员进行有效约束,要借助宗教信仰和宗教感情。宗教通过教育和制裁两种手段来约束和控制其信徒的活动。二、政权、法律和纪律1、政权政权是建立在某种合法性之上的、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权力,是国家一切权力的基础。统治阶级通过建立行政体系,设置各级政府和委任政府官员来实现对内的管理任务,并凭借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专政工具对破坏国家利益、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进行制裁。因此,政权是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控制手段。2、法律法律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由国家政权保证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则。包括法令、法案、条例、决议、命令等具体形式。在现代社会,法律是最权威、最严厉、最有效、最普遍的社会控制手段。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在于:第一,它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以国家政权作后盾,由完备的、强有力的司法机构保证实施;第二,它的严肃性;第三,法律具有普遍适用性。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来看,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在加强。法律的真正权威和效力并不在于制裁,而在于警示。3、纪律纪律是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为其成员规定的行为准则,是它们用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成员,促使其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纪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是现代社会的景象,因为它与社会组织的发达紧密相关。纪律的社会控制作用并不在于制裁,甚至制裁只是下策,重要的是使其成员自觉遵守纪律。三、社会舆论与群体意识1、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社会上众人关于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议论和意见,它包含了对于此一事件或现象的是非曲直之评价。社会舆论可分为民间舆论和权力者制造的舆论。(1)社会舆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点:第一,由现实问题引起;第二,集体互动的产物;第三,靠大众传播形成。(2)社会舆论的社会控制作用:社会舆论是大多数人对于某一事件的意见,它对人们的言行具有一定约束及社会控制作用。它发挥控制作用的机制是:社会舆论形成之后就在一定范围内占主导地位,它会对人们的行为发生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会对少数人的、与众不同的言行产生心理压力。人们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不自外于众人,就会使自己的言行与众人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于是社会控制作用发生。2、群体意识对社会群体来说,群体意识是重要的控制手段。群体意识是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的总和,它是成员为了维护群体的荣誉和利益对自己应该的行为的考虑。群体意识是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社会化形成的,个人加入群体成为群体的一员,群体会以提供精神寄托、良好的人际关系、安全感、成就条件及荣誉手段吸引群体成员,从而使群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群体意识是群体成员团结的基础,也对成员的行为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
& 2017 浙江核新同花顺 浙ICP备号
最近收藏问句()私力救济的性质(下) - 110法律咨询网
&&热门省份:
我的位置:
私力救济的性质(下)
发布日期:&&&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二、作为社会控制机制的私力救济
  作为社会控制机制的私力救济,意指从社会控制的角度来观察私力救济。实际上,私力救济是一种私人以威慑和制约为核心,高度分散、私人执法的社会控制机制,在社会控制体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一) 社会控制:概念与类型
  所谓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利用各种手段对社会成员实施约束使其遵守社会规范,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的过程。&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 的概念最早于1894 年引入社会学[38].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1896 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社会控制&的论文,1901 年推出有关社会控制的社会学论著[39].早期的社会学文献往往在极为宽泛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意指社会规制其自身以达到符合适度行为的价值和原则的能力。如罗斯就认为,社会控制指社会对人动物本性的控制。人天性中存在一种包括同情心、互助性和正义感的&自然秩序&,导致人们相互帮助、互相约束,自行调节个人行为,避免社会混乱。但在陌生人社会中,这种&自然秩序&难以约束行为,故须以法律、信仰、宗教、舆论、社会暗示、个人理想、礼仪、艺术、社会评价等社会控制机制来维持秩序。而狭义的社会控制,通常指施加于个人的、以使个人行为符合规范的强制过程。在越轨社会学中,社会控制则被界定为&对越轨的消除和遏制的行动或回应&[40].
  社会控制的类型可以从多方面分析。根据规范的来源和性质,社会控制可分为正式社会控制和非正式社会控制。根据控制主体间的关系,社会控制可分为向上、向下和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控制。根据控制主体及其控制力的性质,结合本文研讨的私力救济主题,社会控制可分为: (1) 公力对私力的控制。即国家对私力救济的控制,主要通过设定私力救济的要件、程序、责任等来实现,可分为积极控制(规定许可私力救济的条件) 和消极控制(规定禁止实施私力救济的情形) ,强制性控制(利用法律、政策等强制手段) 和非强制性控制(利用社会舆论、风俗习惯、道德、宗教、信念等非强制手段) ,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随着公权力日益强大,法律介入越来越多的私人领域,许多情形下的私力救济为法律所禁止,有的则纳入了法律的框架,成为法定的私力救济。(2) 私力对私力的控制。拖欠债务是一种私人行动,自行或聘请收债人追债构成对欠债不还行为的制约,而债务人反抗又制约着收债人的私力救济行动。在公权力较弱的社会中,秩序维持主要靠私人的相互制约;而即便在公权力强化的社会,国家也没有必要或可能包揽一切,在许多事项上社会通过私人自治实现相互制约是一种更高明的治理术。(3) 私力对公力的控制。对公权力除以公力本身控制外,还可用私力来制约,私人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构成公权滥用的有效约束。
  布莱克将社会控制的主要样式(类型) 分为四种: 刑罚、赔偿、治疗、和解。&刑罚性控制禁止某种行为, 并以惩罚保证禁令的实现。??赔偿性控制则是由受害方提起诉讼, 他指控某人未履行义务, 是他的债务人, 并要求对方偿付。??治疗性控制和和解性控制是补救型控制,是社会的补救和维持的方法? .&[41]四种不同的社会控制样式的特征见表1 .在上述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霍维兹在《社会控制的逻辑》一书中也提出了一个分析模型(表2) .
  按照社会控制的不同实施主体(控制者) ,社会控制可分为第一方控制、第二方控制和第三方控制(表3) .与之相应,实施社会控制的主体分别为行动者本人、对方当事人、社会力量、非政府组织和国家(包括政府和法院) .埃里克森把不同的控制者实施的制裁分为:自我制裁、个人自助、替代自助、(非政府) 组织执法、国家执法。第一种情况为第一方控制,第二种情形为第二方控制,第三、四、五种情况属于第三方控制。在埃里克森的基础上,结合纠纷解决机制的类型,以及私人执法与公共执法的划分,我概括了表3.
  表3  社会控制体系的构成要素[42]
  (二) 作为社会控制机制的私力救济
  1. 控制者
  私力救济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的控制。不过,作为私力救济控制者的私人并不必定为自然人,私力救济也往往涉及团体和组织的参与,比如,组织罢工的工会,进攻伊拉克的美国,攻击美国的恐怖组织。私力救济虽然多为个人之间的&单打独斗&,但也可能涉及的人数众多,例如,古代的血族复仇、血亲复仇,现代中国乡村的宗族械斗,城市街区黑手党的枪战。国家之间的自助,例如反报、报复、封锁、干涉直至战争,以国家为主体,此时国家的角色类似于私人。私力救济给人的印象通常是一方对他方的攻击,而我把它理解为一种互动行为,具有双向性,当然这种互动存在先后、主次、攻防的分别。因此,私力救济的主体虽然一般指首先实施私力救济的行为者,但许多情形下也可延伸至相对人。与此相应,私力救济的被控制者与控制者的情形基本类似。
  2. 控制手段
  私力救济的控制手段可分为两类:一类针对人身,如搜查、拘禁、侵入住宅、恐吓和胁迫行为;一类针对财产,如留置、窃取、骗取、劫取、抢夺和毁损行为。人身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一般不允许对人身实行私力救济,尤其是禁止私刑,但情节显著轻微的除外。私力救济既可能针对他人,还有可能针对自己,自损型私力救济[43]就是这样。例如,自杀可能被归罪于某人,仿佛被归罪者就是谋杀者,自杀者因此维护了自身的利益[44].马林诺夫斯基曾细致描述了一个自杀的案例[45].在现代社会中,声称自杀也构成一种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比如民工爬塔吊讨薪[46].从控制手段的行为样式来看,私力救济既包括事前性、防卫性、被动性的私力救济,也包括事后性、攻击性、主动性的私力救济,前者属广义私力救济的范畴,后者为狭义的私力救济。事前的私力救济包括预防性自卫行为,例如葡萄牙最高法院1970年11 月18 日的判决认定,给玉米种子下毒以保护播种地免受鸡啄食而致后者死亡的行为构成合法自助。
  3. 控制规则
  私力救济所赖以实施的主要规则是实力对比或者合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私力救济无需遵循任何规范。私力救济在形式上具有非规范性,但就实质而言,它在不同程度上需遵循各种规范,不仅包括非正式规范,包括法律规范在内的正式规范。与之相应,私力救济多属于非正式社会控制,法律禁止、法律未规定亦未禁止的情形便属此类,但正当防卫、自助行为等法律允许的少数私力救济形式则属于正式社会控制。
  私力救济通常被看作一种法律外的行为,但它绝非纯粹、孤立的私人行动,与法律毫无关联。私力救济是当事人不通过法律程序而依靠私人的力量解决纠纷,但在寻求私力救济时,人们可能会诉诸各种规范,包括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则,会有意无意地借助法律的力量。乔纳森。海、安德鲁。施莱佛提出,甚至黑社会也会选择执行国家制定的法律,因为国家法传播广泛,且长期执行一种公认的规则有助于增加知名度,确立其声誉,因此黑社会愿意选择执行国家制定的法律[47].可以说,私力救济和私人执法有运用国家法的激励。法律为个人行为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标准,在许多场合下,当事人是基于法律的背景知识而实行私力救济的。我所调查的民间收债人陈鸿强,在收债时除凭借实力和虚张声势之外,还会运用各种正统性资源,比如,通过诉诸有关欠债还钱的法律规定(尽管不知哪部法律、哪条哪款如此规定,但肯定有这样的条款) 而强化自身的力量,最终实现权利救济之目的。可见,法律不只是抑制私力救济,也被作为一种知识运用于私力救济之中。法律规则影响着人们的行动,私力救济总是在法律阴影之下的救济[48].
  4. 执法性质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执法权究竟属于国家抑或社会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何种执法模式符合最大化原则。因此,法律执行可分为公共执法和私人执法。公共执法指通过公共代理人(如警察、检察官、税务检查员) 发现和制裁违法者。除公共执法外,私人在法律执行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如为公共机关提供信息,提起诉讼尤其是侵权诉讼,公司和其他私人组织实施内部规章,公共机关委托私人执法等。私力救济是一种以威慑和制约为核心的私人执法,具有威慑、制裁、导向等社会功能。而且,这种私人执法往往效率较高。调查和分析表明,私力救济的威慑会激励相互间的合作行为,导致债务人更多地选择合作,从而导向自发的和平、规范与秩序[49].因此,私力救济者可视为私人执法者。
  例如,民间收债人就是一位典型的私人执法者。基于违约或侵权行为,受害者不诉请法院解决,而是自愿提供报酬雇佣私人执法者,请求民间收债人强制执行。在私人执法的过程中,收债人扮演了裁判者和强制执行者的双重角色。
  5. 非中心化
  与控制者等方面的特征相关,私力救济是一种非中心化、高度分散、私人自行实施的社会控制模式。在许多场合,直接卷入纠纷的人们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除此之外别无他人。而在另一些场合,虽然一方或双方当事人都可以向一个由家人、朋友或甚至是情境性的熟人、旁观者组成的网络寻求帮助[50],但这与具备指挥中心、命令链和法院的正式法律组织仍然区别甚大[51].而公力救济是一种法律和国家中心的社会控制模式,甚至在刑事案件中,直接由国家这样的中心化组织进行调查和提出控告。
  6. 作用
  私力救济在社会控制体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这一点可以通过上述社会控制及其类型分析而明确私力救济的定位,也可以通过法律与其他社会控制的关系加以说明。法律并非社会控制的唯一手段,甚至不一定是主要手段。纠纷解决和权利保障不仅可利用公力救济等正式制度,也可利用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机制,如声誉、忠告、议论、嘲弄、斗殴、弥补(如道歉、送礼物) 、调解等。布莱克提出,法律变化与其他社会控制成反比:其他社会控制较弱处,法律相对强大;反之,法律相对弱小[52].同样,公力救济相对较弱之处,私力救济便盛行。法律会随着不同社会、同一社会的不同社区、不同场合而变化[53],甚至同一天不同时刻的法律也不同[54].私人之间的社会控制甚至会禁止法律本身[55],正如私力救济的运用往往会抑制对公力救济的需求。私力救济对公力救济的替代可能会导致无需法律的秩序。法律是一种历史现象,而无需(正式) 法律/ 政府的状态几乎见于所有社会。霍布斯式的理论认为秩序的构建是利维坦的工作,这显然夸大了政府和法律的作用。无数证据表明,法律并非维持社会秩序之核心,无需法律的社会不仅普遍存在且运行良好[56].(来源:《河北法学》)
  注释:
  [38] A. W. Small & G. E. Vicent , A n Int 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Society , (New York ,1894) ,p. 328 ,参见A.B. Hillingshead ,&The Concept of Social Control ,&A merican Sociology Review vol. 6 no. 2 (1941) ,pp. 217 - 224. 此外,如下文献详尽回顾了社会控制概念的演化:MorrosJanowitz ,&Sociological Theory and Social Control ,&A 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81 (1975) ,pp. 82 - 108.
  [39]& [美]爱德华&罗斯。 秦志勇,毛永政译。 社会控制[M] .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0]& [美]唐纳德&布莱克。 唐越,苏力译。 法律的运作行为[M] .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 ,5 ,6 ,149 、151 - 152.
  [41]& [美]唐纳德&布莱克。 唐越,苏力译。 法律的运作行为[M] .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 ,5 ,6 ,149 、151 - 152.
  [42]本表部分地参考,Robert C. Ellickson , Order without L aw : How Neighbors Settle Disputes ,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p. 131. 当然,任何抽象的类型化都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导向片面和误解,如国家之外的社会控制也可能遵循法律的规则。
  [43]参见Jonathan R. Hay & Andrei Shleifer, &Private Enforcement of Public Laws : A Theory of Legal Reform,&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8 no. 2(1998) ,pp. 398 - 403. 当然,他们针对俄罗斯黑社会盛行的状况,提出公共法律可交由黑社会执法的方案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黑社会之间的竞争会导致资源浪费和暴力充斥,但却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即法律可成为非正式机制所执行的规则。
  [44]& [美]唐纳德&布莱克。 唐越,苏力译。 法律的运作行为[M] .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 ,5 ,6 ,149 、151 - 152.
  [45]& [英]马林诺夫斯基。 原江译。 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M] .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46]徐昕。 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J ] . 二十一世纪(香港) ,2006 , (4) .
  [47]自损行为有一定的危害性,法律不提倡,但除危害社会公益或他人利益(如战时自伤、以自损诈骗保险金、在公共场合爆炸、纵火等) 外,法律通常也不予干涉,因为制裁对这种行为不起作用。如见王政勋:《正当行为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年版,第413 - 435 页。
  [48]徐昕。 论私力救济[M] .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61 - 63 ,298 - 303 ,64 - 67.
  [49]同徐昕:《论私力救济》,第四章。
  [50]这些人虽更可能依附于一方当事人,但在纠纷过程中也往往会扮演了一种规范性的中间人角色。
  [51] Donald Black & M. P. Baumgartner ,&On self2help in modern society ,&in Donald Black ed. , The Manners and Customs of the Police , (NewYork :Academic Press ,1980) ,pp. 193 - 208.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组织结构中心化程度最高的地方,其社会控制就最具刑罚性和严厉性,而组织结构中心化程度最低的地方,其社会控制就最不具备刑罚性和严厉性。参见(美国) 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唐越、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100 - 108 、115 - 116 、118 - 121 页。
  [52]这解释了为什么成人法一般要比青少年法更严厉,因为对青少年的社会控制更多。(美国) 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唐越、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8 页。在墨西哥农村,家庭控制更多的社区,婚姻纠纷很少上法庭;几乎所有社会的家庭控制都多于其他关系,故一般家庭纠纷较少诉诸法律。同上书,第125 - 126 页。又如,私人场合的社会控制多于公共场合,法律少于公共场合。有自己保卫系统的组织以及朋友之间,法律也较少。同上书,第129 页。
  [53]参见布莱克:《法律的动作行为》,第125 - 128 页。&在任何人们密切关注他人的行为并随时批评和惩罚不轨者的场合中,法律都不太重要。&如在威尔士农村,亲属和邻居们不断互相评价,成群年轻人以用稻草堵烟囱、朝窗户里扔死鸟、朝身上掷牛粪或其他恶作剧来骚扰违犯者。在拉拉加的居民中,社会控制几乎等于法律。
  [54]比如,当人们入睡时,大多数社会控制松懈,法律则增加。同布莱克:《法律的动作行为》,第129 页。
  [55]参见布莱克:《法律的动作行为》,第124 页。如南非的佩迪人认为到白人法院打官司是&最大的背叛&,乌干达殖民地布尼奥罗人认为任何诉讼都&不友好&,现代美国商人们认为:&一个人不能急忙找律师? .因为他必须举止体面。&报警甚至与警察合作都可能是不轨行为。
  [56]徐昕。 论私力救济[M] .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61 - 63 ,298 - 303 ,64 - 67.
  西南政法大学&徐昕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相关法律问题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问题,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无锡推荐律师
相关法律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控制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