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言:正确的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怎样的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当前位置:&&>&&>&&>&&>&
卜宪群:正确的历史观当然是唯物史观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受访人:卜宪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并担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等职务。
  青阅读:作为《中国通史》的总策划、总撰稿,最初想做这样一本通史的初衷是什么?您想让大众看到一部什么样的通史?
  卜宪群:近年来,丰富的出土文物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素材,许多薄弱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史学工作者提出了不少新观点、新课题,补充或订正了以前的一些看法。这些优秀成果,许多还仅仅局限于在专业研究者内部传播,局限于在专业性非常强的刊物上刊登,普通大众既难以读到,也难以读懂。在这种情况下,编撰一部容纳最新科研成果、卷帙适中、科学严谨、文字优美、图文并茂的通史著作就成为我们的一个期望。现在问世的五卷本《中国通史》,我们就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是否能符合读者的期望,现在还不能下定论。
  这套书面向大众,有一定的可读性。对中华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我们有成功经验的总结,但不虚美,有失败教训的探讨,但不谩骂,更是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
  青阅读:社科院王伟光院长在书的序言中写道:“历史研究成果要真正能够服务于人民群众,必须在正确的历史观引导下,将科学的历史知识传播给大众。”今天我们谈的正确史观,应该是什么样的?
  卜宪群:正确的史观当然是指唯物史观。在唯物史观出现以前,历史学家写出了众多有价值的历史著作,他们为人类认识社会及其发展积累了有益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但是,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过程看作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其次,以往的历史理论从来忽视人民群众的活动。在他们的视野里,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等少数人物,而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最广大劳动群众则被边缘化,在历史上没有自己应有的地位。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在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编写的《当代史学主要趋势》(1980年版)一书中讲到:“1930年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广泛扩展,即使那些否定马克思主义历史解释的历史学家们,也不得不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考虑自己的观点。”我在这里还想强调,唯物史观不是剪裁历史事实的公式,不是替代一切具体的历史研究,它所指示的是科学研究历史的方向和方法。
  青阅读:要帮助大众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其实牵涉的是一个大众历史教育的问题,您怎么看待当下中国的历史教育现状?在您看来,理想的历史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卜宪群: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史。历史记载,为我们珍藏了既往的发展印记;历史教育,塑造了民族性格,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说,历史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前进道路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代哲学家任继愈说过:“史学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我也赞同这个判断。近年来,社会上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娱乐之风对历史教育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在历史观、历史知识上接受了不少错误的东西,亟待澄清。
  青阅读:历史研究必然带有现实的影子,《中国通史》这部书里,能感觉到加重笔墨的专题都在回应现实的热点问题,比如“两汉经学”、“丝绸之路”、“辽西夏金元”专卷等等与今天的儒学热、一带一路、多民族国家的多样性、复杂性都是对应的,您怎么看待这种回应?
  卜宪群:每个关心自己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人,都会关心今天如何来,明天如何去,想要了解何以今天会是这个样子,许多问题是怎样形成的,有没有历史的经验或教训可以借鉴。因此,书中“两汉经学”“丝绸之路”等等专题,可以说是对现实问题的一种回应。
  历史学者的现实关怀,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是社会对史学工作者的敬遵。但任何一种历史研究的成果,如果仅仅满足于过程叙述和细节的探讨,而缺少了作者本身眼光独到的深邃思考与现实关怀,不会把读者吸引到自己一边来。 而从作者选择题材的角度看,每一个时代的历史学家,都注定会有其自身的价值判断和对时代精神的理解。只有立足于对现实的透彻和独到的观察,历史学家才有可能找到那些能够对现实社会具有重要借鉴和启迪作用的题材。
  但是,在强调历史研究现实关怀的同时,还要注意另外一种倾向,并不是所有的现实问题都能在历史上找到与它相对应的答案,那是历史循环论;历史也不是为现实提供注脚,而是立足现实实践,在总结前人智慧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用专业的眼光进行现实关怀。 采写/本报记者 刘净植
网站编辑:穆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心言:列宁并非唯物主义者
我的图书馆
心言:列宁并非唯物主义者
心言:列宁并非唯物主义者
  大概是因为恩格斯在他的《费尔巴哈论》中,把哲学家们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又被归属于唯物主义,所以,在他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往往都拥护唯物主义而反对唯心主义。多少年来马克思主义者们反对唯心主义的斗争就像是唐吉科德与风车搏斗一样,其实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仅不理解唯心论所说的“精神”是什么,也同样不知道自己所说的“物质”是什么。
  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与唯心主义搏斗的一部经典著作,虽然该书旨在批判马赫主义,但也颇费了一番笔墨来描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立场,而偏偏正是这本书使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列宁,至少还应该包括恩格斯,并不懂得什么是唯物主义。
  那么什么是唯物主义呢?唯物主义是一种极端的哲学观点,认为存在着的一切都是物质。与唯物主义相反的极端哲学则是唯心主义,认为存在着的一切都是精神。那么什么是精神,什么又是物质呢?唯心主义者们认为,精神是一种够感觉、记忆、认知、思维和创造的存在。其中有些唯心主义者认为,精神不同于人的自我,他们的哲学被称为客观唯心主义,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黑格尔;另外一些则认为,精神与人的自我是同一的,被称为主观唯心主义,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贝克莱和中国的王守仁。那么对于马克思主义者们,特别是对于列宁来说,物质又是什么呢?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第二章第四节中,他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英文译文是:“Matter is a philosophical category denoting the objective reality which is given to mall by his sensations, and which is copied, photographed and reflected by our sensations, while existing independently of them”,中文译文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其实这也就是说,物质,作为一个概念,代表了一种独立于主观存在之外的客观存在。根据这个定义,我们至少可以说,列宁对物质的认识,从其起点上就具有一种二元论的性质。唯物主义是一种一元论哲学,而列宁的这一定义虽然承认了客观实在是物质的,但同时也悄悄地承认了主观实在是非物质的,因此是二元论而不是唯物主义。仔细想一想就能理解,物质与存在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就决定了物质是不可能单独存在的,它只可能相对与精神或者其它什么非物质的东西而共同存在。尽管《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的本意是要宣扬物质的一元存在,但事与愿违,只要承认了物质也就承认了精神的存在,只要承认了物质的客观存在也就同时承认了精神的主观存在,辩证法就在这里与唯物论作对,使信奉辩证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们陷入了一种左右为难的窘境。
  也许有人会争辩说,其实列宁的本意是说,物质与精神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一切都是物质,因而精神也同样是物质。如果真的是这样,结果又如何呢?对唯物主义者们来说,其结果只会更糟糕,因为,既然物质与精神是同一的,那么说“世界是物质的”或者说“世界是精神的”也就没有什么不同了,说“物质决定精神”也就讲不通了;那么就必须承认,不仅物质可以产生精神,精神也可以产生物质;那么就无法排除精神产生和存在于人的心灵和人体以外的可能性;那么就无法否认物质起源于精神的可能性;那么,随着唯心主义被否定,唯物主义也就否定了它自己。列宁显然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因为在随后的第三章第一节中他写道:“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一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英文译文是:“Of course, even the antithesis of matter and mind has absolute significance only within the bounds of a very limited field—in this case exclusively within the bounds of the fundamental epistemological problem of what is to be regarded as primary and what as secondary. Beyond these bounds the relative character of this antithesis is indubitable”。很多读过该书的人都注意到了这句话的重要性,因为,既然仅仅只在哲学认识论中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物质而在本体论中没有,那么在哲学本体论中也就没有了唯物主义存在的基础。
  如果在本体论上列宁是一位二元论者,那么在认识论上他是不是可以成为唯物主义者呢?当然不可能!在上面摘录的这段话中,列宁已经说得很清楚:在“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物质和精神是绝对相反又相互对立的,这种说法毫无疑问就是一种二元论,至少也是一种认识二元论。他在该书第一章第一节中还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恩格斯主张第一条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路线。马赫主张第二条路线,即唯心主义的路线。”可是,既然在本体论上感觉和思想与物质之间并没有绝对的不同,心就是物,物也就是心,那么,为什么偏偏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就一定是唯物主义的而相反的就一定是唯心主义的呢?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即便是合理的,但称其为唯物主义却依然没有根据、没有道理,难道不是吗?
  如果列宁所说的认识路线并不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那么什么又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在彻底的唯物主义中,“认识”是不存在的。如果真的如唯物主义所说,一切都是物质,发生在所谓的认识过程中的无非只是一个物质的实体与其它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物体内部状态的变化,是可以用现代物理学来描述的那些作用和变化,哪里还有什么“认识”可言呢?难道在物体之间有什么可以被称之为“认识”的物理作用吗?难道在物体内部有什么可以被称之为“认识”的物理变化吗?难道有什么基本粒子或能量是作为“认识”而存在着吗?难道有什么物理定律能够使一个实体对另外一个实体的作用,转化为对作用来源的实体本身的认识吗?如果说物理学中的道理是普遍和永恒的,而“认识”又是一种物理变化,那么“认识”就必然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和永恒的属性,“认识”不仅可以发生在心灵中也同样可以发生在其它任何非心的物体之中,这样一来唯物主义就变成了一种泛心论,而在泛心论看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只是术语上的差异,并没有什么根本上的不同。
  本图为意大利心理学家Gaetano Kanizsa 1955年发表于Rivista di Psicologia 49 (1): 7–30
  列宁对唯物主义的理解,在本体论上是一种二元论,在认识论上依然是二元论,而他所谓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则是对英国经验主义者洛克的心灵白板论的因袭。洛克的白板论是把现象或者“意识中的感觉内容”当作是一种“真”,一种与心灵本身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活动毫无关系的,纯粹的客观对主观的作用。难道我们的感觉真的是纯粹的客观作用吗?让我们来看看上面这张图片,从中你可以看到两个等边三角形,其中前面一个比后面的更明亮,是不是这样呢?而实际上图中既没有画出任何三角形也没有什么亮度的区别。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在意识中的东西并非纯粹是客观存在的镜像。
  唯物主义只承认物质实体的存在,唯心主义只承认精神实体的存在,两者都不理解,构成认识过程每一个环节的都是心与物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都是心与物的共同存在。既然认识过程每一个环节的都是心与物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互依赖和相互存在,那么就不能说“物质是第一性而精神是第二性的”,而应该承认在认识过程中精神和物质是结合在一起的,缺一而不可,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既不是第一性的也不是第二性的,或者,两者都是第一性的也都是第二性的。
  《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所批判的是以马赫和阿芬那留斯为代表的经验主义,但这并不是唯物主义对主观唯心主义的批判,而是二元论对一元论的批判。列宁在该书中指责说:“... ... 一个明显的无可争辩的事实:马赫关于物即感觉的复合的学说,是主观唯心主义,是贝克莱主义的简单重复。” “在我们所考察的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学说中,除了重弹主观唯心主义的老调外,没有任何别的东西。”这是列宁的一个误解,其实这两种哲学根本不同。主观唯心主义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感觉是纯心灵的,不被感觉到的或者不能被感觉到的也就不存在;而经验主义却认为,并不存在人们所谓的“自我”,因而也没有什么“被感知”,感觉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存在,既不是纯心灵的也不是纯物理的,不仅可以存在于心灵中也可以在其之外。例如,贝克莱会认为,只有被看见或者能够被看见时,一束明亮的阳光才存在,而马赫却会坚持说,任何一道阳光,无论是在被看见之前或之后,无论是在哪个人的心里,或者是在心灵以外的任何空间或时间中,都是同样的,是一种基本和独立的存在。关键的不同之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感觉的存在是以灵魂或者具有感知能力的自我的存在为基础,而经验主义的感觉的存在却不需要那样一个基础。而且,也正是因为如此,经验主义并不会像主观唯心主义那样,导致荒谬的唯我论。列宁之所以无法看出马赫与贝克莱之间的根本不同,原因就在于他其实是一个二元论者。
  额外说一句,虽然马克思的那些被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理论是人类智慧的伟大成果之一,然而马克思主义者们将其在哲学上归属为唯物论却不一定正确。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归结为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也同样不正确,因为生产力并不是纯物质的,上层建筑也不是纯精神的。我们都知道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影响,邓小平甚至直截了当地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科学或者技术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呢?那么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物质是第一生产力,还是说,精神是第一生产力呢?那么现代人类生活与其它地球生物生活的巨大不同,到底是物质产生精神还是精神产生物质的结果呢?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经过社会主义而最终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即使马克思的这一理论能够完满地解释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段历史的发展,但这并不能确保其逻辑和结论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依然正确。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一样,都是以人类拥有无限可利用的能源、资源和废物排放空间为基础,然而,至少现在看来我们并不具有这样一个无限的基础。很有可能的是,任何特定能源、资源和废物排放空间都仅仅只相对于一个特定的生存空间中的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而存在,因此,在它们的基础之上的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只可能是相对的。人类社会并非不可能持续发展,但这种发展的持续却不一定能够仅仅以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为基础,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也同样可以导致社会的退步,在有的时候,主动地降低生产力反而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对整体人类来说,至少现在,更重要的不是发展生产力,而是主动节制生育,节制消费和节制生产力的发展,更紧密地组合人的社会活动,使人类与环境相互适应,共同存在。这当然既不符合资本主义的本性也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但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如果全人类一起来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促使生产力向极度发展,那么要不了多久,我们迎来的不仅不会是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到很可能是巨大的自然灾难,世界大战,人口和生产力的大毁灭和历史的大倒退,甚至可能是人类本身的灭亡。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曾经有自己狂飙猛进的年代而现在则处于低潮。马列主义为什么能够成功?又为什么又会失败呢?依我看,无论是它的成功还是失败都与它本身的正确与否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与人性有关,与人心灵的特性有关。构成人性的不仅有习性而且还有本性,因为人的心灵不仅由获得记忆而且由遗传记忆构成,习性是获得性记忆的功能表现而本性则是遗传记忆的功能表现,习性是可变的,但本性却不可能改变。这实在是一个悲剧但也是事实:人类,这群地球生物中最具理智的生物,从整体上来看,与其它动物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都在围绕着同样一种动物的本性而生存和活动着。马列主义成也在此,败也在此,成败都在于人民大众本性的守恒不变。马列主义成功时也就是它符合人民大众的本性之时,失败则是它与人们的这种本性相互冲突的后果。其实这并不是仅仅只是马列主义的命运,而是所有社会理论的共同命运,甚至可能是所有理论的共同命运。
  总而言之,不论是在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在历史唯物主义中,都存在着对唯物主义的误解,而对唯物主义的这种误解归根结底又都来自对人心灵的本质和原理的误解。
  参考文献
  1.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摘录),列宁选集,第二卷,pp 12-254,人民出版社,北京,1965
  2.Lening V.I.: Materialism and Empirio-Criticism, 1908, Marxists Internet Archive, 1999, www.marxists.org/archive/lenin/works/1908/mec/index.htm
| 来源日期: | 责任编辑:王梦瑶
馆藏&13265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唯物史观与党的群众路线
唯物史观与党的群众路线
学习啦【解读】 编辑:若木
  内容提要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一大法宝。党的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只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唯物史观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才能更加自觉坚定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我们党的党章规定:&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创立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的根本工作路线,是贯穿我们党90多年奋斗历程的生命线。理论上的成熟是上坚定的基础。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唯物史观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唯物史观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了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
  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根本动力的观点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具有内在统一性。只有坚持发展生产力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统一,才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一方面,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从生产力视角全面审视社会体系中经济、政治、、社会、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机理,强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人类解放,这是唯物史观真理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唯物史观强调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这是唯物史观的价值取向。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一步指出,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运动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经济社会条件越来越向着符合人类本性的状态改进,直至人不再听命于形形色色异化力量的支配,得到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即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可见,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必然会实现;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就必须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揭示、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高价值的追求,要求我们党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摆在第一位。&一切为了群众&与党的根本宗旨和最高价值追求是高度统一的。人的发展是最根本的,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权益归根到底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我们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说到底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彰显了我们党对人的发展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更好地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坚持群众路线必须正确把握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新变化,不仅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经济权益的实现,也要着眼于人民群众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权益的实现;不仅要通过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也要重视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以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观点,决定了必须&一切依靠群众&
  对谁是人类社会发展决定性力量的回答,是检验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试金石。唯心史观认为,英雄创造历史,天才人物对历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而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创造着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着社会变革和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最主要的推动者,一切社会发展都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一切社会变革也都需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完成。我们还应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是自发实现的,而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我们党执政,实质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与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观点,要求我们党必须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以更好地领导人民发挥创造历史的作用。党的群众路线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始终是围绕人民创造历史来推进和展开的。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是党的事业的根本保证。回顾历史,无论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紧要关头还是在&风景这边独好&的顺利发展时期,我们党总是通过贯彻群众路线来汇聚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历史前进。今天,我国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好地把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与发挥人民群众历史主体作用统一起来,就要把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既确保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又确保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人翁地位。要通过贯彻群众路线,给人民群众指明前进方向,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创造主体、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主体、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推动主体,使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积极因素竞相迸发,一切有利于造福社会和人民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唯物史观关于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决定了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赋予的,但不是一劳永逸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自始至终接受人民的监督。对于执政党来说,人心向背是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如果人民不拥护、不支持,无论掌握多么强大的国家机器,最终都会被人民抛弃、失去执政地位。纵观历史,&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表面上反映的是不断重复的政权兴替,实质上是人民群众不断选择新的利益代表和政治代表的历史现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和领导方法,才能保持自己的性质、宗旨和本色,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正是基于唯物史观对这一历史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我们党始终强调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保持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最大政治优势、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就必须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微观层面看,是&将群众的(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 的领导实践过程;从宏观层面和长时段看,则是党践行对人民群众的承诺,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作出正确决策,实现人民利益,防止被人民群众抛弃的政治实践过程。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在国家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增加了因脱离群众而变质的危险。还应特别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自身出现许多新特点,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明显增强。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不断创造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群众路线新形式,深入探索新形势下密切联系群众的新特点新规律,深入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汲取人民群众的丰富智慧,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与人民群众肩并肩、心贴心,使党的执政实践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唯物史观关于执政党的执政实践只能由人民群众评判的观点,决定了必须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既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一切执政实践都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 这就要求我们办事情、做工作始终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的衡量尺度,坚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党员干部在工作上必须对上级负责、对党负责。但应看到,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一切工作必须对人民群众负责,成败得失必然要由人民群众来检验。所以,对党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是高度一致的,对党负责归根到底是对人民群众负责。人民群众的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最能衡量我们工作的优劣,党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满意来展开。
  唯物史观关于执政党的执政实践只能由人民群众评判的观点,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像舟和水、鱼和水、公仆和主人、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当主人、视人民群众为亲人,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真正贯彻好群众路线;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成就了我们党的伟大事业,必须把自觉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基本政治要求;深刻认识人民群众的力量最强大,对人民群众必须心怀敬畏,经常用人民群众这面镜子对照检查自己,做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只有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赵周贤 刘光明)
[唯物史观与党的群众路线]相关的文章
【解读】图文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