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研究高能化学材料(也就是炸药)最权威的大学或者研究机构,最好是招收硕士研究生研究生的。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专业课核心资料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专业课核心资料
上传于||文档简介
&&对​清​华​大​学​的​考​研​者​有​帮​助​吧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6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2015年中山大学考研试题 材料化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2015年中山大学考研试题 材料化学
||暂无简介
高校政治教师|
总评分3.7|
浏览量210544
该文档仅有一页,您已阅读完毕,如需下载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国药科大学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药科大学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下)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国高能炸药合成第一人-于永忠
这里我们向您介绍一位默默战斗在我国“两弹一星”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高能炸药研究领域的老科学家于永忠教授
。年间,他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长春大学学习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专业学习。
在原中顾委CW、国务委员张劲夫同志的回忆文章《请历史记住他们》中,首次披露了为我国“两弹一星”研制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的英雄群像,文中提到的高能炸药研制的开拓者就是北京理工大学于永忠教授。他带领研究组攻克了用于核武器引爆的高能炸药研制难关,而这正是张劲夫同志所说的“两弹一星”研制中需要重大攻克的“三大技术难关”之一。40年来,于永忠教授一直致力于高能炸药的研究,被国外同行称为“中国高能炸药合成研究的第一号人物”。 
矢志不渝研究高能炸药
1949年,于永忠开始从事石油化学领域中润滑材料的研究。他对原油的分析评价报告为建国初期石油工业的恢复生产及建厂提供了依据;他完成的“过热汽缸油研究项目”获国家发明三等奖。经过10年的开拓性研究,他已是这一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作为国家第一个12年科学规划“润滑的化学和物理小组”成员,他参与了润滑材料科学规划的制定。就在他继续进行润滑材料的探索研究时,国家把研制原子弹起爆炸药的任务交到了甘肃某地的研究所。当时于永忠是业务骨干。领导非常赞赏他的科研能力,把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于永忠,并任命为该所高能炸药研制领导小组的第一副组长。高能炸药研究对于于永忠来说是陌生的,舍弃已取得成绩的研究方向,犹如父亲失去了一个他心爱的孩子。但是,于永忠为了国家的利益,没有过多考虑自己的得失,毅然放弃原有专业,服从组织调动,并立即开始了研制工作。
由于前苏联撕毁合同,专家撤走后,我国高能炸药的研究只能从头开始。当时时间紧、任务重,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然而,扎实的知识功底,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勤奋的工作态度,给了他开启崭新科研领域的钥匙。于永忠带领研究究人员急国家之所急,连续奋战。一年多后,他与合作单位按期完成了高能炸药的合成任务。紧接着,他最早提出开展塑料粘结炸药研究这一重要技术路线,组织实施并完成了塑料粘结炸药的研制,该炸药成功地用于氢弹的引爆试验,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其后,他负责研究10#炸药连续化生产工艺,与805厂合作,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为解决“两弹结合”用的新一代核武器用高能炸药提供了技术基础,并再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始终站在科学前沿
于永忠教授是一位造诣很深的高能炸药研究专家。在他近半个世纪的科学生涯中,始终站在不同时期科学发展的前沿和生长点,表现出极其敏锐的洞察力。他总能及时抓住高能炸药发展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在他所涉猎的研究领域中处处可以看到他那高人一筹的思想火花。
60年代中期,为进一步提高核武器引爆药的能量和密度,于永忠又开拓了高能炸药合成的新方向。他率先提出了高爆速高密度炸药必须遵循近零氧平衡、环状及硝基均匀分布的原则,创造性地解决了多硝基笨胺的氧化问题,于1964年合成出我国第一个爆速最高的炸药六硝基苯,而美国在十余年后才合成出同一个化合物。在于永忠学术思想及研究成果的影响和推动下,我国率先研究出多种新炸药,从而使我国的高能炸药合成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高能炸药几乎用于所有的战略武器系统和战术武器系统,它的性能每经改进和提高,都会深刻地影响武器系统的发展。导弹和核武器的发展需要,更突出了高能炸药发展的重要地位。多年来,奥克托金炸药以它在密度、爆速、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方面的综合优势占据着高能炸药的“王牌”地位。为寻求更高能量的单质炸药,提高导弹射程和核装置效能,并使其小型化,在70年代,国内外对新的高能炸药研究进行了广泛的探索。虽然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然而却没有一种炸药能突破“王牌”炸药奥克托金,于是在70年代末,国际国内对新型高能炸药的探索颇感渺茫,高能炸药的合成也陷入低谷。
就是在这样的困惑状态下,于永忠教授仍然坚持高能炸药的研究。他密切注意着各领域的动态,在总结了国内外数十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独具慧眼地提出多硝基笼形化合物是高能炸药研究的新方向,1979年,他合成出一个极具特色的笼形硝基化合物797#,它具有高密度、高稳定性等特点。但这个化合物还不能达到更高的爆速,于永忠教授提出了它的改进结构,即由氮硝基取代其中的氧原子,明确指出这种新型的笼形硝基化合物事实上会超过奥克托金。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未能进行合成方法的研究。后来得知,1987年美国合成的最新型高能炸药CL-20,其结构和他1979年提出的炸药分子结构完全相同。
1984年,于永忠教授来到北京理工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并继续致力于高能炸药的合成研究,在美国对CL-20合成方法保密的情况下,于永忠教授带领博士生于1994年成功的合成出了CL-20,其研究成果达到了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有能力合成CL-20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为此,他荣获863计划“八五”先进工作者和国家科委二等奖。
鉴于国内外合成CL-20的成本都很高,阻碍其广泛应用,于永忠教授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合成方法,用廉价易得的化工原料合成,这一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将使CL-20的生产成本有较大的降低,并使我国在CL-20的合成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
于永忠教授的这种既有敏锐的科学思想,在科学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都能洞察和抓住发展前沿,同时又能从实际出发,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始终坚持在高能炸药合成的第一线,几年来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科学研究成果。他和他的研究组以及博士生们合成了或是爆速达9000米/秒以上的,或是性能有特色的,以及全新多硝基笼形化合物等多种在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新炸药,他是“六五”、“七五”到“八五”历次五年计划的科技先进工作者。同时,于永忠教授这些精湛的科学思想和工作精神通过身体力行传授给了所有和他工作过的同事和师从于他的博士生们,他培养的助手和博士生有的成为著名的炸药专家和专业研究所的领导人,有的在核武器用炸药的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现在,年过七旬的于永忠教授仍然壮志不已,继续工作在实验室,对高能炸药研究的发展方向又提出了新的设想,并致力于倡导超级高能量密度材料氮原子簇、聚核氮的研究。
补一篇更详细一点的
历史不会忘记--记高能炸药合成专家于永忠校友
日是中国核工业创建50周年纪念日,50年前的今天,中共中央召开书记处扩大会议,作出了创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伟大战略决策,由此,揭开了我国核工业发展的历史篇章。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谨以此文献给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40周年和中国核工业创建50周年&&&
日《科学时报》用三个整版刊登了老领导张劲夫同志的回忆文章《请历史记住他们》,首次披露了中国科学院在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的故事。那些尘封于历史、为祖国的国防事业默默奉献了一生的老科学家们终于为世人所知。这里我们将要向您介绍的就是其中一位英雄—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我国高能炸药合成专家于永忠教授。 
服从祖国需要,涉足高能炸药
日,于永忠出生在黑龙江齐哈尔一个普通的家庭。年间,他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长春大学学习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专业,毕业后在长春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和大连化物所从事石油化学的研究。10年的踏实肯干、勤奋钻研使他很快成长为这一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
他关于原油的分析评价报告为建国初期恢复石油工业生产及建厂提供了依据;他完成的“过热气缸油研究项目”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他还作为国家第一个十二年科学规划“润滑的化学和物理小组”成员,参与了润滑材料科学规划的规定。正是于永忠在润滑材料研究领域如鱼得水的时候,国家把研制原子弹起爆药的艰巨任务交给了西北某地一研究所。于永忠当时作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其科研作风及能力颇受领导赞赏,因此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便落在了他的肩上,并被任命为高能炸药研究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时年38岁的于永忠颇感肩上的担子沉重,因为高能炸药领域对他来说是陌生的,已经熟悉的研究方向更是让人难以割舍。
时隔40多年,于教授忆起当年依然充满了眷恋之情。然而,为了国家的利益,于永忠置个人名利得失于度外,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来到大漠连天的西北,开始从事难为人知的炸药合成。于先生平静地说:“我不后悔”! 
历尽千辛万苦,依然矢志不渝
这一去就是40年,从一个黑发如墨的青年到一位银丝闪闪的老者。于教授回忆说:从1961年承接第一个炸药合成任务开始,从此与高能炸药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与一直从事炸药研究的北京理工大学结下不解之缘。
60年代初,我国的高能炸药研究进入最困难的时期。但是,于永忠没有退缩,他们搞论证、定方案、做实验,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终于按期完成了某武器用高能炸药的研究任务,解决了国家的燃眉之急。其中的一些产品还获得了1978年颁发的全国科学大会奖。第一步的成功使于永忠再次体会到了胜利的喜悦,为此所付出的辛苦早已抛至脑后,在我们的再三追问下于教授才回忆起:“当年正是我国的困难时期,吃不上新鲜蔬菜,几乎忘记了鸡鸭鱼肉的滋味,直到有一次到杭州出差,才品尝到了鲜鱼的美味。”
兴奋之余,于永忠更加潜心钻研,及时提出开展塑料粘结炸药研究这一重要技术路线,并组织研制成了1105号塑料粘结炸药,该炸药成功地用于氢弹引爆实验,后来也获得了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奖。在此基础上,于永忠再接再厉,攻克了10号炸药的连续化生产工艺,与某厂合作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此举奠定了我国核武器炸药的技术基础,解决了“两弹结合”用高能炸药的难题,并为新一代核武器用高能炸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开端。60年代中期,于永忠教授又提出高爆速高密度炸药必须遵循近零氧平衡、环状及硝基均匀分布的原则,并于1964年率先合成出当时爆速最高的炸药六硝基苯。同时也使我国高能炸药合成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正当事业蒸蒸日上、成果不断涌现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研究工作不得不中断,“学术权威”于永忠也免不了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只因认识几个中科院应化所留用的日本人而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特务”。聊起这段历史,于教授对于自已以及家人为此所受的委屈从来闭口不谈,而一提起1971年恢复工作,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二话没说再次回到了高能炸药研究领域。
然而,中断了近10年的工作再恢复谈何容易,队伍散了,实验室荒废,人心涣散,氛围没了……研究所在分分合合的调整中飘摇不定,国际上高能炸药的研究也处于低潮,何去何从,前途渺茫。由于种种原因,有的专家转行了,有的同事沉默了,而于永忠却边坚持工作边寻找重新攀登高能炸药合成的机会。
1984年,已经60岁的他被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聘请为博士生导师,虽然由于户口问题历经波折,但于教授说:能够开展研究工作,可以培养年轻一代,自己已经很满足了。他加倍珍惜这不多的时间,一干又是15年。 
敏锐洞察学科发展,始终站在学科前沿
在他的科学生涯中,于永忠教授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始终站在高能炸药研究的前沿,成为我国高能炸药合成领域的开拓者和杰出代表之一。
60年代,他提出了高能炸药的研究方向,早于美国10多年合成了爆速最高的六硝基苯,同时,在他的带动下,同行们也不断研制出一个个高能量的新炸药,使我国高能炸药合成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70年代,在比较困难的环境下,他带领研究组率先开展了由硝基衍生物出生合成的高能炸药研究,并于1976年合成出能量更高、感度较低的新炸药。
80年代,他独巨慧眼地提出一种化合物是高能炸药研究的新方向。其实,早在1979年,于教授就合成出一个极具特色的化合物,它具有高密度、高稳定性等特点,但爆速还不够高。经过分析,于教授提出了它的改进结构,其性能一定会超过当时国际上的王牌高能炸药奥克托金。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未能合成。他的预言却被美国人于1987年实现了,他们合成的最新型高能炸药CL-20,其分子结构与于教授1979年提出的完全相同。
90年代,CL-20标志着当今国际合成炸药的最高成就。在美国对其合成方法完全保密的情况下,于教授带领博士生于1994年成功合成了CL-20,使我国成为国际上有能力合成该炸药的几个国家之一。为此,于教授还获得了863计划“八五”先进工作者、国家科委二等奖。为了降低合成CL-20的成本,于教授还尝试开辟了全新的氧化合成方法。他的工作又一次把我国的炸药合成研究推向国际前沿。
近两年(年),于永忠教授又在分析国际动向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氮原子簇、聚合氮是探索超级高能量密度材料的新的研究方向,并于1998年发表了论文“开展超级能量密度材料研究的必要性及其途径的探讨”,引起总装备部的特别关注,在研讨会上称之为“最年长的学者提出了一个最年轻的问题”,其论文也被授予优秀论文特别奖。恰在一年之后,美国也发布了“合成氮五分子-盐粒炸药”的消息。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通过北约袭击南斯拉夫、轰炸我驻南使馆事件,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强大的祖国”。作为从事国防科研的于永忠教授来说,更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沉重。1999年已经75岁高龄的他总觉时间紧迫,所以每天依然来去匆匆地奔忙在实验室之间,思考着中国高能炸药的发展方向,培养着高能炸药研究的继承人。自1984年任博士生导师以来,他先后指导了13名博士和一些硕士,而在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经他培养的青年人更是无从统计。
见过于永忠教授的人,大都会被他那炯炯的目光和奕奕的神采所吸引、所感染。也正是由于他的充满活力,在1991年申报863项目的评审会上,专家们被他感动,特地打破了对项目负责人55岁的年龄限制,批准了已经67岁的于教授担任CL?/FONT&20合成项目的负责人。
对于这样一位老科学家,历史怎会忘记!对于像他这样一批老科学家,历史也不会忘记。学化学的女生考哪个专业的研究生比较好呢(化学,高分子,无机,毒性,学历) - 有机|无机化学 - 生物秀
标题: 学化学的女生考哪个专业的研究生比较好呢(化学,高分子,无机,毒性,学历)
摘要: :tuzi30:亲们,我是湘潭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女生),现在大三了,正在纠结要不要考研,希望各位过来人给我指点迷津啊,第一就是要不要考研;第二就是是跨专业考研还是化学类的研究生(我貌似对金融学有点兴趣);第三就是考研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好呢,各位哥哥姐姐们不要吝啬你们的好建议啊!网友回复 引用内容::tuzi30:亲们,我是湘潭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女生),现在大三了……
:tuzi30:亲们,我是湘潭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女生),现在大三了,正在纠结要不要考研,希望各位过来人给我指点迷津啊,第一就是要不要考研;第二就是是跨专业考研还是化学类的研究生(我貌似对金融学有点兴趣);第三就是考研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好呢,各位哥哥姐姐们不要吝啬你们的好建议啊!网友回复 引用内容:
:tuzi30:亲们,我是湘潭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女生),现在大三了,正在纠结要不要考研,希望各位过来人给我指点迷津啊,第一就是要不要考研;第二就是是跨专业考研还是化学类的研究生(我貌似对金 ... 直接工作去吧 。作为过来人的意见网友回复我现在研究生里有个湖北湘潭大学考过来的同学,估计是你学姐,也是学化学工艺的,到我们这转成无机非金属材料了。以前也经常沟通的,她的想法就是对化学和无机材料都没有兴趣,但学历不可无。毕竟化工就业工资不高,女生除非从事化妆品研究,造造精油或弄弄食品啥的,不然搞纯化学,有点难哟。你若想考本专业,可以考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生,全国排名前3的化工实力,但是比天津大学容易考些。不建议你考金融,时间不够了,除非你大二就开始复习,文科这东西,考研分数高的要命,找的人还很少,上海财经每年报录比都在1000:1以上吧,刷人太恐怖了。你不是211,985高校,比较难。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吧网友回复你是高分子专业的?厄,我看成化工专业了,sorry。那好办,我也是高分子的。高分子专业应该蛮需要学识的,本科工作的,转业的多。本专业工资比较低啊,不好混,特别是女孩子,毒性也大,伤不起。如果你打算将来在高校就职,就得考研了。还是建议你考本专业,像浙大,华南理工,华东理工,大连理工的高分子都不错,川大也很好。上海交大的难度大了些,招的人太少。假如你对本专业完全没有兴趣的,那就工作吧,我以前去宝洁实习过,作市场部的,月薪6000左右。周围也有同学去西门子等外企做技术服务,待遇嘛,每月5000+,不从事本专业的话就业面很广,需要提升的就是你的英语水平,像口译啊,托业是基础,然后嘛,适当的考考托福ibt,锻炼口语表达。外企比较看重个人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也喜欢本科生,因为可塑性强。希望对你有帮助哦网友回复女生学化学!
当心下一代的安全啊!网友回复3-4楼说的很不错的 偶也是学高分子的 做研发 就是毒性大...网友回复我也是学高分子的。当初大学同学的女生除了考研的。无一例外都换行了。到制造业里面做产品改性吧,环境很不好。到实验室做研发吧,毒性很大。反正都不是很适合女孩做。最好的就是到一些事业单位类的检测机构的。一个同学到无锡的检测纺织品的一个检测机构,工作还比较好。一天上6个小时。接触化学品也不是特别多。福利待遇也好。刚过去本科毕业大概有6000多左右吧。这个是本科同学找的性价比最高的工作了。
考研考金融的话,比较难。
如果考本专业的研究生的话,东华,北化,川大,华理,上交大,西工大,浙大都还可以的。看你想选的方向了。网友回复呵呵 校友同专业 呵呵
不知道你平时基础啥样 基础好的话考化学所吧 呵呵 不过就业之后要做研发太毒,如果做教师混日子还可以 看你自己的事业心了
如果基础不好 考研无望 就考个自己爱好的金融的吧 个人认为这个是有发展前途的
建议现在不要就业 呵呵
建议不要考非211 非985的大学的高分子专业 建议考中科院:D网友回复我也是高分子,我觉得高分子这一行,如果你想继续的从事下去,最好读研,不读研将来工作相当不好找,我同学本科高分子毕业,985,,211的,工资也就2000多点,有去南车得也不好。如果能换行,也不错,我以前一个师姐就去搞房地产去了。考研的话,得看看性价比,如果单纯为了找工作,建议考虑一下一些2年毕业的学校,如哈工大之类的。网友回复 引用内容:
我现在研究生里有个湖北湘潭大学考过来的同学,估计是你学姐,也是学化学工艺的,到我们这转成无机非金属材料了。以前也经常沟通的,她的想法就是对化学和无机材料都没有兴趣,但学历不可无。毕竟化工就业工资不高 ... 抗议一下 湘潭大学是湖南的网友回复其实化学也挺好的,兰州大学就挺好,不要学有机啊,分析好,学分析吧网友回复对金融感兴趣?直接去考个证券行业资格证,做业务去呗!网友回复我已经是无机方面的硕士生,觉得前途挺渺茫的,因为他的学术性太强了,对以后的就业并没有多大的帮助。除非你进高校,接着搞这方面的才可以,而且女生在化学方面毒性挺大的,建议转行吧网友回复每个学科要学好都要有悟性。如果你自己专业都学不好的话,就不用去学金融了。网友回复我也是学化学一类的,个人觉得真要是想考就考个毒性小点的专业吧,女孩子当老师是很好的选择。网友回复同是学化学的女生,表示尽量转行吧,化学又毒又累,出去不好找工作,工资还很低,很是悲催网友回复郎咸平说不能为了逃避工作而考研,不能为了考研而考研,学化学的女孩还是建议直接工作吧,最好不要从事有机类的行业。网友回复我也是学化学的,假如你不愿意对身体伤害的话,可以跨专业。不过听别人说考分析的还好点网友回复我是吉大化学院的。我建议女生考分析,一是毒性小,对身体伤害少;二是现在分析好找工作;三是分析实验量不是很大,女生做不是很累。综上,我建议你考分析。不知有帮助没。
相关热词:
生物秀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门户网站之一,致力于IT技术和BT的跨界融合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和成功商业模式的传播。为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专业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会议会展、电子商务和求职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官方微信号:shengwuxiu
电话:0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招收硕士研究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