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一下卓越我只想写完这本书6是众生没写完吗?为什么找不到?

第二类是优秀的人。任务只需布置一次,他就会认真地做好,不论有什么困难险阻,不需要任何人再讲第二次,而且下次再做同类事情就不需要别人耳提面命了。这种人仅次于自动自发的人,他们是优秀的执行者,是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罗文式人物,是社会急需的人才,他们永远不会失业,是社会上的白领,是公司里出色的部门经理。
第三类是非常普通的人。这类人,事情要别人布置两到三次,提供相应的条件,他才会相应地去做好事。且做事情的时候,总是磨磨蹭蹭的。这种人与荣誉和财富绝缘,他们只能做普通人,并且永远不会有出人头地的日子。
第四类是永远的'贫困者'。他们处于金字塔的最底层。这种人只有在饥寒交迫、山穷水尽的情况下才会奋斗一把,要背后有人踹他一脚才会出门找食。这种人似乎一辈子都在辛苦工作,却又怨天尤人,抱怨老天不公、运气不佳,而老板又如何压榨,却不知道反省自身的问题。只有当他们被贫穷压迫得没有出路时,才会去做事。但一旦有了钱,懒病又会发作。这类人只会遭到漠视,收入当然十分微薄。他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盼望幸运之神突然降临到自己身上。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以你现在的状态为基准,以此坐标系为参考,合上这本书,想像一下十年后的你,确认你的位置。然后问问你自己:我在为谁读书?
第2节:我这是怎么了?
这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夏日午后,少年杨略却开始追忆自己的童年。他站在窗口,像是坐在一列火车上,看窗外许多光阴迎面而来,又倏然而逝,似乎卷走了他,又似乎独独留下了他。
他惊讶了一下,眼前的景物忽然放慢脚步,让他看得分明。水泥马路上照例是焦干滚烫。汽车突突跑过,释放出更多的热量,空气里有种燃烧似的气息。路人很少,仅有的几个也是匆匆地走过,帽檐下眉头紧锁,像是被海浪冲击过的礁石。两边的行道树叶子晒得懒得动了,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蝉在枝叶间长鸣,将夏日的午后拉扯得格外焦灼漫长。
一成未变的景物。可是真的未变吗?每到夏天,无论何处,都能听见蝉的鸣叫,都能看到树叶的飘摆。如果不刻意去想,我们会以为一直都是它们,处处追随着我们。可事实上它们已经生死相继了若干次。正如我们每天醒来,身体的细胞已经新陈代谢,更换了许多。
那么我还是以前的我吗?
他仰起头,云片洁白蓬松,轮廓分明,悠闲地浮在苍蓝的天上。这让杨略想起童年仰浮在水面上看到的天空。那是在乡下的奶奶家,村口就是一条小河,岸上柳丝低垂,河里水草随着水流柔摆。农人们都在家里休憩,放任田里的西瓜静静躺着,麦子静静站着。他和伙伴们破坏了小河的宁静,童年肆无忌惮的叫声、笑声,在乡村的田野悠悠回旋。那时的他,一定不知道时隔数年,会被自己从记忆深处捞出,细心回味,品咂再三。那么,再过若干年,在另一个漫长的午后,那时的我,会不会追忆此刻的自己呢?
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这个午后的不同了。
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看看室内,沙发、茶几、电视机、地毯、壁灯都呆呆站着,一如寻常。只有时钟的声音,咔嚓咔嚓,像一把无形的剪刀将时间剪成碎片,又撒落在不知名处。太安静了。忽然隔壁厨房那边似乎有点响动,吱吱咯咯,他很疑心那里潜伏着一个人。一阵战栗,很多恐怖片的场景在脑中驰过。愣了半晌,他终于壮着胆子,悄然走过去。一无所有,只见窗外的树枝轻轻触着玻璃。从窗口往下望,可以看见一个花园,百花正开得萎靡。
他安了心,知道了自己还是一个人在家。这本是极平常的事情。爸爸是一家公司的老总,平时忙于业务,走南闯北,在家时间很少。妈妈是外科医生,突发手术很多,常常需要加班。他是独生子女,家境富裕,爸妈管得又少,难免会有些娇贵任性。而且,他与爸妈的缺乏交流,因此性格有些孤僻,眉宇间常常流露出一丝忧郁的神情。
他今年十六岁,下学期就是初三学生了,却没有感觉到升学的压力,一如既往地浑浑噩噩。他面容清秀,身材修长而略显单薄,生性顽皮,活泼好动,对篮球十分痴迷,腿上臂上都是打篮球留下的疤痕。爸爸常说,你要是能把打篮球的劲头用一半在学习上,那重点高中就手到擒来了。确实,他成绩不尽如人意,时好时坏,与他的认真程度成正比,是个典型的脑子聪明而不愿用功的孩子。
暑假里他每天呆在房间里,在空调下,每日除了玩电脑游戏,就是找同学玩耍,开始倒也悠闲,久了就觉无聊。课本已经束之高阁,很久没有去翻看,或许已经积了厚厚的灰尘了。今天自然也是一样。
他走回房间,打开电脑,播放了周杰伦的歌《七里香》,歌声放荡懒散,咬字不清,如同梦呓,似乎真诚,又似乎玩世不恭。配乐像一道河水,水波粼粼起伏,却无大浪涌起。歌手乘一叶扁舟,随波逐流,并不思虑前方的险阻,也并不陶醉于此刻的光阴。周杰伦的歌都是这样,不煽情,不愤青,既不满意于现在,也不希冀有更好的未来。这种歌声倒与杨略的心境有些相符,因此摇头晃脑地应和,顺便也驱赶一下刚才的怯意。
他又走到窗前,趴在窗口看风景,心潮逐渐平息,却觉得找不回刚才如梦似幻的感觉。窗外的景物在他的眼睛里,就像雁影偶尔印于湖水之中,浮光掠影,不留痕迹,再没有那种神魂飘荡的感觉。
我这是怎么了?
邮递员踩着墨绿的自行车过来了。他在楼下停住,取出一摞报纸信件。杨略心想,反正呆着也没事,去取份《体坛周报》看看也是好的。他和爸爸都喜欢篮球,《体坛周报》每期必看。而且,回想起来,看体育新闻似乎是他们父子交流的主要方式。父亲总是那样忙碌,回家也是神情严肃,不苟言笑,这让他有些害怕,所以常常躲着他。只有在看球时,一大一小坐在电视机旁,立即成了哥们,大呼小叫,常常忘情,关系异常亲密,分明能感觉到他们身上流着的是同一种鲜血,能够互相应和。不过球赛结束,则恢复了原状,开个玩笑也觉得尴尬。空气自是闷闷的。
有时上街看到别人父子散步时亲密无间的情景,他就觉得十分羡慕。不过他想不出办法来改变现状。
杨略匆匆跑下楼,打开信箱,将几份报纸取出,锁信箱的时候,从报纸间滑落出一封信,啪地落在地上。蓝色的信封,宽宽大大的。他捡起来一看,收信人一栏中,写着'蓝庭小区8幢三单元502杨略收',寄信人地址不明,只有一个陌生人的名字:倪甫清。从邮票上盖的邮戳看,是昨天从本市寄出的。
这让他十分意外,因为现在很少有人写信了。而他除了学校里定时寄来的成绩单和入学通知,几乎没有收到过任何信件。
他有些好奇,掂量了一下,鼓鼓囊囊的,里面似乎有一沓纸张。
该不会是宣传单吧?这年头,宣传单铺天盖地,他们家的信箱常常被塞满花里胡哨的印刷品。他不免有些泄气。
他上了楼,顺手把门带上。将身体往沙发上随意一扔,顿时深深陷下去,而后轻轻弹了一下。他把报纸放在一边的茶几上,撕开信封,取出信瓤,是电脑打印的信,足足有十来张。方格字体,整齐精美,还飘出一股油墨香味,似乎是刚打印出来不久。
信中的第一页字体很大,仅仅是几行字:
年轻人,你年方十六,正是初升的太阳,充满着希望。你是要去高远的天空中放射光芒,给人间以无限的温暖;还是仅仅在地平线上优游,不思进取,浪费时光?
他平静下来的心突然颤抖了一下,仿佛一道电流从手中穿过心脏。却又有种快意,似乎久等的物事忽然到来似的。
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我现在都做了些什么呢?他忽然又接上了那段童年的回忆。五六岁时,午后大家围坐树下乘凉,大人就问他长大要做什么。'科学家--'脆生生的童音,拖得老长老长。
'略略真乖。'大人爱抚着他的头,一脸笑意。
可现在呢?同学们似乎已经没有人讨论这个问题了。记得一次道德修养课上,老师询问同学们的理想。没有人主动举手回答,最后老师只能点名。点到名的十分腼腆,忸怩半天,挤出几个字,或者是'画家',或是'医生'。
第3节:理想是很老土的事情?
而旁边的同学挤眉弄眼,表示不信,似乎谈论理想是很老土的事情。
他的同学余振的回答最酷,他站起来说:'找一份好工作,娶一个爱我的老婆,了此残生。'满座哗然,余振也为自己卖弄了点文采而顾盼自雄,老师再三示意也不能止住。也许好多人真的是这种想法呢。
可是我们真的不需要理想了吗?我真的甘心一事无成,了此残生吗?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在世界上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杨略觉得自己从漫长的睡眠当中苏醒过来,观看身边的事物,突然觉得有些不同。尽管沙发还是原来的沙发,茶几、电视机、地毯、壁灯,也还都是原来的样子。但是他却觉得其中有个神秘的暗示,丝丝缕缕的,浮浮荡荡的,牵着他的心灵。他突然悔恨起自己浪费的许多光阴来,心中一阵茫然。只有时钟的声音,咔擦咔嚓,又将许多时间剪成碎片。
他突然想起了以前爸爸买给他的一本书--《苏菲的世界》。书中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里面有几个问题:'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某个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齐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思考的问题。她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她用少女的悟性和后天的知识,企图解开世界这个大谜团。
当时,他也是14岁,刚刚开始喜欢上看书。苏菲总是在花园中的一个密洞里看神秘的来信,而自己房前虽然也有花园,但草木稀疏,路人很多,根本没有灌木交缠的地方。但他有通往楼顶的钥匙。有一次他走到顶楼,看到是管理员一时疏忽,将钥匙留在门上。他兴冲冲地去配了一把,从此一有心情郁闷的时候,就独自来到楼顶。
楼顶覆着青瓦,呈人字形,与奶奶家老屋相似,据说这样可防雨水渗漏,而且通风凉爽。青瓦前面还有一带水泥平地,宽约两米,通往楼顶一侧的水塔。顺着铁梯爬上水塔,塔上是窄窄的平地,杨略常常在上面扶着栏杆,俯瞰脚下的城市,看市民如蝼蚁般往来奔波。有时也枕着手臂躺下,遥望远山,遥望蓝天,心中平静,却无端端会产生一些怅惘。
水塔下面也有遮阳处,风毫无阻拦地刮过来,即使夏天,也是个极清凉的去处,适合乘凉或看书。那天他坐在屋顶上,整整一个下午,他捧着那本书读得如饥似渴。尽管书中讲述的哲学内容,他未必都能全然明白,但却为苏菲的奇遇而神往不已。他现在还清晰地记得,看完一百页的时候,他略作休息,偶尔抬头,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沉了。晚风吹拂,天边的云朵一片醉红,或如奔马,或如雄狮,形态各异。他神情气爽,像是第一次看到世界。
想到这里,他心中漾起一阵兴奋:难道我也有这种奇遇啦?胸口有一种快乐爆炸开来,溅到四处,到处都是明晃晃的,新崭崭的。
他悄悄走到顶楼,躲在阴凉处取信来看。
亲爱的杨略:
见字如面。
收到这封信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很意外。其实你无须惊讶。因为世界每天都给我们无数的启示,而我的信或许也是其中之一。但是大多数人熟视无睹,匆匆地走自己的路,并且年纪越大,对这种启示越是麻木。等到年华老去,才发觉一事无成,于是后悔莫及。这是很值得悲哀的事情。
有位哲人说过:'音乐只对真正具有音乐耳朵的人开放。'而我的信也只对有悟性的心灵开放。你拥有这样的心灵吗?
看到这里,如果你觉得枯燥无聊,那么请你把信扔到一边,我也不会怪你,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希望有个老师在耳边聒噪。
如果你觉得心灵受到了震撼,那么,请你接着往下读。
对于盲目的船来说,所有风向都是逆风
'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理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这是德国诗人歌德的名言,数十年前便印在我脑海之中,一直鞭策着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后生,逐渐成长为别人眼中的事业有成者。如今,我不经意间已经步入了中年,站在人生旅程的中途,重新来回味这句话,回首那些峥嵘岁月,不免有了更多的感触。
杨略,如果你不甘心一辈子碌碌无为,你希望明白自己究竟在为谁读书,并且希望出类拔萃,在各方面成为同龄人的榜样,在以后的工作中出人头地,那么,趁着年轻,树立你远大的理想吧,因为它能带领你走出平庸,走向辉煌。
赫伯脱说:'对于盲目的船来说,所有风向都是逆风。'可对许多人来说,比起选择随波逐流的游弋式生活,设定一个目标是一件痛苦的事,所以他们一直迷茫地走在没有目的地的道路上。因为迷茫,他们感到了空虚,于是他们利用所有的时间来追求享乐,参加对己对人都无益的活动,在嘻笑怒骂中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他们就像一群毛毛虫,不停地绕着同一个圈子,他们的结局并不比开初时好。
漫无目的的游弋或许就是一种消遣方式,但是只能占用几天的假期,而不能用来耗尽整个人生。我国正处于建设市场经济的过程之中,不少青年,不论是处于困境中的还是事业得到成功的,都感觉到前途渺茫,要追问人生的意义。
曾经在贾樟柯执导的影片《任逍遥》中,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位年方19岁的少年,瘦削苍白,未老先衰,他没有工作,每日只是在山西一个小城中无聊地游荡。一天他面无表情地对同伴说:'人活到30岁就够了,活那么长干吗?'他的话令我震惊不已:如此大好年华,居然说出这样绝望的话来。这当然与残酷的现实分不开,可是有那么多人从这样的小城中出人头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在生活中找不到方向,他迷失在人生的旅途中。上天永远庇佑那些自立的人。
由此可见,理想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是多么重要,而对于十六岁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你们是一艘艘稚嫩的小船,刚刚驶出父母温暖的港湾,船上的水手都是初次出海。大风大浪也许不能让你们惊惧,因为风浪的磨练能赋予他们铁黑的肌腱、坚强的性格,但若是没有理想,没有目标,那么,生命的小船只能在浩淼无边的瀚海上彷徨回旋,找不到出路,终不免缺水断粮,甚至触礁沉没。
可是在对一些初中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一半初一学生的理想还处于小学一年级的水平,有近30%的学生还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有20%的学生将考进重点高中作为自己的理想。但是没有一个学生对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有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规划。初二的学生中,把考入重点高中作为自己理想的人数明显增加了,但这时的学生更多的是流于语言,在行动上有所作为的只占40%左右。初三时,也正是绝大多数学生十六岁的时候,随着升学考试的临近,更多的学生开始为理想的学校努力。这是个很好的状况,但是我们悲哀地发现:真正有伟大志向的学生却是极个别的。当然,这是社会思潮决定的,可是我们的学生不应该自己引领潮流,做时代的弄潮儿吗?
请看毛泽东16岁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1910年,毛泽东刚好16岁,他的父亲毛顺生要他去做生意,毛泽东却立志走出韶山冲继续求学。经过自己的力争和亲友、老师们的一致劝说,父亲才答应他的要求。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毛泽东提笔写了一首《赠父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这就是: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在东山小学就读期间,先生令学生吟诗抒怀,毛泽东写了一首《咏蛙》诗
第4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独坐池塘为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首诗是大家所熟知的,诗中描绘了青蛙威武轩昂的形象,以蛙设喻,抒发毛泽东人小志大、藐视天下的气概和胆略,令人振奋。
由此可见,毛泽东成为一代伟人,正是因为他从小立下的志向,一直推动着他不甘心沉湎于庸俗。后来,他成功了。他的伟业永载史册。也许他的功过还要留给后人细细评说,但对于个人而言,他的人生是无比壮丽的。
也许你会说毛泽东这样的伟人天赋异禀,才能超群,我们这些凡人如何与他相比?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杰出的,我们的大脑中都有150亿至200亿个智能细胞,它们是无比巨大的宝藏,只要充分发挥这些脑细胞的功能,将它们的潜能汇聚在一起,那它们将会迸发出惊人的能量,我们的人生将会是多么辉煌。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妄自菲薄,因为我们的未来都无可限量。可是为什么芸芸众生之中,成功者仅仅是1%,甚至不到1%呢?原因是大多数人只是在人世中沉浮,得过且过,将原本壮丽的生命消耗在'东家长,西家短,三条腿的蛤蟆跳得远'这类繁琐小事之中。
王小波曾经说过:'生活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许多人为这句话而触动,满心愧疚却默默赞同。
但我却要像北岛那样大声疾呼:'我-不-相-信!'
我不相信生活是沼泽,我不相信生命旅途不能一路高歌!我不相信成长是堕落,我不相信双手握不紧执着的绳索!
是的,没有人愿意碌碌无为,大家都想摆脱庸俗。那么,让我们好好利用理想这个生命的罗盘,指引我们的生命之舟驶向辉煌的彼岸。
杨略,你还在看吗?也许你该休息一下了。
杨略看得心潮澎湃,哪里肯休息?他翻到了下面的一页: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杨略,通过上面的几页信纸,你应当认识到了理想的重要。可是这毕竟有些空泛,可能让你热血沸腾,觉得在自己的一生中,应该做些事情。可是等到冷静下来之后,却觉得无从下手,甚至不知道如何树立自己的理想。
那么别着急,我先给你讲个刘邦的故事。
不过在讲刘邦之前,我们不妨先说说陈涉。陈涉就是陈胜吴广起义里的陈胜。他从小就是个农民,天天面朝黄土北朝天。秦朝那会儿,地主们才有资格去当官,而农民除非去当兵,不然绝对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陈涉不大服气,觉得地主有许多草包,而贱民中自有俊杰。他胸中深藏着远大的抱负。
一次他受雇耕作,雇主催逼得很急。陈涉愤愤不平,休息时走到田塍上,对着一起劳作的兄弟们说:'如果我们当中有谁以后大富大贵,可不要把兄弟们忘记了!'
兄弟们都笑话他:'你不过是雇农而已,哪来的富贵?'
陈涉长叹一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是啊,鸿鹄志向在于蓝天,岂是那些在矮树低墙之间扑腾,每天只求温饱的麻雀们所能理解?后来陈涉在大泽乡揭竿而起,虽然有天时地利之便,但若是没有年少时候的壮志,想来也不敢挺身而出的。
当然,我最想说的还是汉高祖刘邦。为什么我要格外提他呢?因为陈涉做了楚王之后,目光短浅,没有什么更大的作为。而刘邦则不然,他少年时虽类似于一个无赖,后来当上亭长,官品低微,人品似乎也不为人所称道。可是随着理想的建立,他的思想境界日益提高。他人生理想的真正确立,是从他看到秦始皇出行的那一刻开始的。《史记》中记载:'高祖尝游咸阳,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刘邦的志向果然不小,他就是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而且在他的思想模式之中,'大丈夫'就等于是皇帝。这对于身为草芥小民的刘邦来说,的确可以说是惊人之语,狂妄之想了。但是,正是这个理想,让他不再满足于小小的亭长一职,他整个人焕然一新,开始了百折不挠的奋斗。'志高则品高,志下则品下。'在数十年艰苦卓绝的南征北战中,他充分运用了自己的人格魅力,麾下会集了一大帮谋士勇将,屡败屡战,终于灭秦平楚,为解救黎民于秦朝的酷刑苛政、秦亡后纷飞的战火立下汗马功劳。而他开创的大汉朝,对于国家的昌盛,人民的温饱,更是功勋卓越的。
他的创业途中还有这样一个小插曲。刘邦攻入咸阳后,在皇宫的温柔富贵乡之中陶然忘返。这时张良提醒他:'你的志向仅限于这些吗?'刘邦猛然惊醒:自己要是贪恋这里的富贵,那就很可能成为各路豪杰的众矢之的。于是他及时离开咸阳,驻军灞上,使自己脱离险境。这正验证了高尔基的一句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也就越有益。'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远大的理想,造就伟大的人物。试想当年刘邦若是继续满足于亭长的位置,每日除了按部就班地完成不多的公事,便是与贩夫走卒之徒吃酒赌钱,偶尔出公差还能去咸阳见识见识,回来给乡邻们炫耀一番自己的博大见闻。虽然这种生活未必不开心,很多人都是这样过一辈子的。但若是真的这样,他将和无数凡人一样被历史的车轮碾碎,又被历史的巨风吹散,不留半点痕迹了。
从刘邦身上,我们可以这样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将成为那样的人。因为你有了理想,就会不自觉地向实现这个愿望的方向靠近。瞎子心中的世界局限于他的触觉,局限于他每日摸索过的狭小的空间;文盲的世界局限于他的点滴知识,局限于他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对于一个伟人来说,他们的远见有多么卓越,他的世界就有多大。
同样,你的心胸有多开阔,你的理想有多宏伟,那么,你的天地就相应有多开阔。一个人拥有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要获得什么,用什么方法去获得。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体育课上跑步,当老师说今天测试800米。那么等我们跑出起点,开始时还觉得身轻如燕,等跑到700米的时候便觉得精疲力竭,下面一百米只能说是撑过去的。可今天若是1000米测试呢?我们的目光肯定是盯牢1000米的终点的,当我们跑过700米线的时候,肯定不会有精疲力竭的感觉,因为我们的目标不在这里,它在远处召唤着我们前往。
第5节:把你的精神集中
人都是有惰性的,只有远大的目标才能将这种惰性尽可能多地驱逐出我们的身体,让我们的潜能发挥出来。我很喜欢这句话:'如果你的目标是月球,那么你就不会羡慕雄鹰。'是的,雄鹰在普通人眼中是令人艳羡的,因为它能展翅高翔,俯瞰世界。可是,当我们的目标是遥远的月球时,我们还会羡慕雄鹰这么点高度吗?
况且,崇高的志向除了指明方向,增大潜能之外,还有很多附带的好处。
第一,一个人的理想越是崇高,生活越是纯洁。初一看,这句话有些令人费解,可是仔细一琢磨,却觉得大有深意。因为当我们坚定了崇高的目标,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我们还会再为身边的烦琐小事情所困扰吗?我们还会对街头巷尾的传闻津津乐道?很多人走向堕落都是因为胸无大志,生活十分无聊,于是就去寻找刺激,最终慢慢步入歧途。
艺术家们往往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乱发不理,长须不剃。这是因为他们醉心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向着自己理想中的艺术境界奋力前进。可是偏有许多人认为乱发长须是艺术家的标志,于是东施效颦,不免贻笑大方了。因为他们只学了艺术家的形,而不知道艺术家的神--那颗崇高执著的心灵。同样在十六岁的年青人身上,他们往往对歌星、影星、球星等成功人士非常崇拜,但他们只是羡慕他们今日的成就,而并不了解这些成功人士的创业过程。如果让他们全面的了解一个成功人士的成长历程,特别是他崇拜的偶像,他们将会有很大的启发。
第二,有崇高理想的人永远不会孤独。有的时候,当你有崇高的理想,但别人不一定能理解你。这个人可能是你的至亲好友。他们认为你的理想一钱不值,你的努力也等于是白费。于是你会觉得众叛亲离、'曲高和寡'。但是此刻,你的理想在你的心中燃烧着熊熊烈火,温暖着你,照耀着你。你也许是孤单的,但你绝不是孤独的。即使独自伴着孤灯,窗外虫鸣凄清,你也会觉得充实温暖,你能从黑暗中看到曙光的降临。
苏秦游说秦国,结果提议不被采纳,一身破烂地回到家中。他的亲人们对他是那样的不屑一顾,认为他是个窝囊废,连他的妻子也鄙夷他。尽管尝到了世态炎凉,但苏秦并未丧失理想。做了短暂的休整,他重新踏上征程。这次,他的目标是六国。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将自己的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终于以连横之策得到了六国的重用,一个人挂了六国相印,名重一时。当他衣锦还乡,他的家人终于信服他是一个奇才。
第三,目标能赋予平常的生活更深远的意义。
我认识一个学生,他是学文学的,不过他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之外,还尝试着各种工作。我觉得奇怪,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不怕浪费时间吗?
他回答说:'我现在准备写一篇小说,主要是描写身边的现实。所以我必须四处收集资料,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这样一来,什么工作都让我觉得意趣盎然。当我帮爸爸下地锄草,以前我觉得头顶烈日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可现在我一边干活,一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记录内心真实的感受,我觉得特别充实。从事其它工作也是一样。'
我能理解他的感受,因为一个更远大的理想在吸引着他,所以他手头的工作也就显得更有意义。
虽然我们未必都想写小说,但如果你心中有了理想,你做的每件事情都在为自己的理想添砖加瓦。当你处在这样的状态当中,你难道不觉得自己的学习十分有趣,十分有意义吗?
杨略,也许你刚才没有休息。不过现在你一定要休息一下了,毕竟,对于励志而言,心潮澎湃确实是很重要的。这就像点燃一根蜡烛,必须用火柴一下子将温度达到蜡的燃烧点以上;不过要想让蜡烛持续燃烧,就要把火柴移开,不然蜡烛会迅速融化。同样,你现在也需要冷静下来,用上面的人物事迹对照一下自己,找出自己的缺漏,这样才能得到进步。
好了,你现在出去走走吧。到楼下的花园里去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顺便放松一下自己。要知道,持续激动,是很消耗体力的。
杨略心里觉得有些奇怪,他怎么知道我的楼下有花园?他到底是谁呢?不过无论他是谁,都是值得信任的。于是杨略将信仔细地折好,放进信封里,携带着它走到楼下。
这是两座楼之间的花园,四周是修剪整齐的黄杨树,像低矮的城墙一样护住一片草坪,中间有一条卵石小径蜿蜒地穿过。杨略沿着小径走进去,两边都是草地,一些不知名的花朵正在开放。草坪中央是个喷水池,边上有几株高大的雪松。池中有个小岛,上面有一座假山,栽着槭树和小松树,树与树之间流下洁白的泉水,淙淙地注入池中。池子里正开放着粉红的莲花,在碧绿的叶片间亭亭玉立。
他坐在池边的长椅上,在一棵雪松的浓荫下,他觉得心里逐渐平静下来。他又抽出信纸,接着往下看:
把你的精神集中在十分钟内的距离
杨略,欢迎回来。刚才我们谈到远大理想的好处,可是人生需要策略。光有一个远大理想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知道如何实现它。我们越来越务实了,这很好。毕竟,成长不能靠口号,更需要脚踏实地地前进。
歌德曾经说过:'向着某一天终能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我们需要有远大的理想,但也要量力而行,否则,太高的目标只能成为海市蜃楼。而且,真正远大的理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光远大的人应当把自己大理想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小理想。然后是通过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进,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进行自我激励,慢慢地走向成功。
有的学生在阅读名人传记中受了触动,觉得不能平庸地度过一生,立志要有所作为,要成为作家、医学家之类的。开始几天还觉得热血沸腾,斗志昂扬,可是努力一段日子后,却觉得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而理想依旧可望而不可即。然后就渐渐觉得疲惫,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我是那块材料吗?懈怠的心理随之而来,觉得身边的同学上课不用心,下课聊聊电视,侃侃明星,日子平平淡淡,倒也滋润得很,我活得那么累又是何苦呢?于是,理想被丢弃在脑后,沉湎于得过且过的状态。有时看别人成绩突飞猛进,左右逢源,心中也不免有些酸溜溜,但随即又自嘲:'我不是那块材料……'
第6节:他看出了自己的际遇
我们静下心来考虑一下,这些人并不缺乏崇高的理想,也为崇高的理想作出过努力。可他最后还是沉沦于庸俗了,并没有获得成功。问题出在哪里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他没有制定自己向理想迈进的步骤。如果把大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分阶段地逐一实现,我们可以尝到成大事者的喜悦,继而产生更大的动力去实现下一阶段的目标。我们的生命需要有经常的滋润,就像机器需要经常添加润滑剂一样,我们在向理想努力的过程中,要经常让自己笑一笑。每一个阶段都胜利完成了,最后远大的理想也就实现了。
小杨是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刚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理想远大,热情开朗,很得同事喜爱。可是他却不大注重平时的工作,每日只是空谈理想,抱怨自己手中的工作:'如此枯燥、单调的工作,与我的理想相去太远。'一心去成就实现自己的理想吧,又觉理想太大,没有什么把握。到后来,他渐渐丧失了锐气,不仅轻视自己的工作,甚至厌倦自己的生活。'什么理想啊,其实都是虚幻的。别人没有理想不也照样生活得滋润?'他这样想。于是每日不修边幅,工作上敷衍了事。
一天他在街上闲逛,碰到大学里的江老师。在学校里,江老师很欣赏小杨的个性,曾不断地鼓励他。看他生活清苦,还时常从工资中拿出部分钱来周济他。两人关系非常之好。
'很忙吗?'他问小杨。
'唔……'小杨含糊地回答了他。他想他看出了自己的际遇。
'今天是我的生日,跟我一同去我家好不好?'
'好的。我们坐什么车去?'
'走着去。'他笑着说。
'可从这里到你家坐车也要半个多小时啊。'
'哪里,只要十分钟就走到了。'
'……',小杨不解,难道老师搬家了。
'是的,我说的是建国路的工商银行。'
这话有些答非所问。但小杨还是顺从地跟着他走了。他信任江老师。
'现在,'到达工商银行时,江说,'只有十分钟了就到剧院了。那里海报做得十分漂亮。'
不多一会,他们到了市剧院。
'现在,只有十分钟就到动物园了。'
又走了二十分钟,他们在江老师家的楼前停了下来。奇怪得很,小杨虽然走了近一个小时,却并不觉得怎么疲惫。
江老师给他解释为什么不疲惫的原因。
'今天所走的路,你可以常常记在心里。这是生活艺术的一个教训。你与你的目标无论有多遥远的距离,都不要担心。把你的精神集中在十分钟内的距离,别让那遥远的未来令你烦闷。'
将'精神集中在十分钟内的距离',多么睿智的解释。然而这也是我们目前最缺乏的。我们往往将目标着眼于大处,而常常忽略了小的问题。一座建筑是由一砖一瓦砌成的,每一砖一瓦本身显得并不怎么重要。但是缺少了它们,高楼如何建起?同样的道理,成功者的一生都是由无数个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方面构成的。
著名作家埃里克说:'当我放弃我的工作而打算写一本25万字的书时,我从不让我过多地考虑整个写作计划涉及到的繁重劳动和巨大牺牲。我想的只是下一段,不是下一页,更不是下一章去如何写。整整6个月,我除了一段一段地开始外,我没有想过其他方法。结果,书写成了。'
是啊,达到任何目标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对于学生来说,要想提高成绩,每一篇课文,每一道习题,都是迈向成功的台阶。教师的每一节课,科学家的每一个试验,公司经理的每一个会议,都是向成功迈进的一个机会。
我们常常只看到很多明星的飞黄腾达,比如刘德华、梁朝伟等等,但是往往忽略他们成功途中的跋涉。仔细研究他们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他们都是扎扎实实走过来的,而绝不是一股盲目的热情所促成的。刘德华对事业的执著救能让每个认识他的人动容。当然,我们的社会中也会偶尔冒出几个平步青云的人,但是他们没有牢靠的基础,稍稍起些风浪,他们就会像以前轻易得到荣誉一样,轻易地失去手中的一切。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要想在这个时代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在理想的召唤下,制定近期与长期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向成功。
今天的信先写到这里。因为我自己的工作也比较忙,所以只能不定期地给你写信。不过我会尽量争取在每个月一号的下午,让你的信箱里出现我的信。希望我的信能对你的人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祝你学习进步。
你的大朋友倪甫清
杨略回到房间,又把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只觉全信热情洋溢,文字优美,似是智者站在他面前娓娓而谈,又像一位将军在阵前激励战士的士气。落款处的姓名'倪甫清',也透露出丰神飘洒、气度儒雅的韵味。
他向窗外望了望,外面的夕阳又在渐渐下沉,像两年前的那个下午一样,天边一片通红,城市的楼房、街道、汽车,都闪烁着红光。他的心里同样亮堂堂的。这封信似乎在他心灵中注入了一种东西,让他觉得满满的,就像一个在沼泽地带的树林里走了很久的人,突然眼前豁然开朗,一片林间空地在他面前展开。语言在此苍白无力,他只能满腔幸福地跑遍这片土地。
他听见热血涌动的潮汐般的声响,对身边的动静充耳不闻,以至于敲门声持续了好久,他才听见。
开门,妈妈站在外面。妈妈今年四十出头,不过保养得当,皮肤白净,穿着端庄,看上去只有三十岁。
'略略,你在里面干什么?'
'没干什么。'他觉得应该保守自己的秘密,这样才有意思。
妈妈眼睛往房间里扫了一眼,电脑关着,床上也很整齐,与平时不大一样,眼睛中就流露出淡淡的疑惑。
他怕自己的秘密被发现,就推着妈妈出去,口中说道:'妈妈,今天有什么好吃的?我都饿了。'最后一句倒是实情。
第7节:每周学习计划表
妈妈今天晚上没有加班,格外去菜市场买了些菜,准备给儿子做些好吃的。吃饭的时候,妈妈好像突然想了什么事,离开餐桌,从包里取出一件东西。
'略略,这里还有一封你的信。'妈妈手中拿着一个白色的大信封。
杨略觉得奇怪,今天不是已经收到一封了吗?怎么还有?
他接过信封,落款处也是'倪甫清'。心中一阵激动:他不是说一个月给我一封信的吗?
妈妈问:'这个倪甫清是谁?'
杨略回答:'是我的老师。'他确实把倪甫清当作老师了。
妈妈没有多问什么,她向来给儿子足够的自由。
晚上他顾不上看电视,洗完澡就到自己房间里去了。打开橘黄的台灯,于是温暖的光亮就充盈了整个房间。
打开信封,里面有许多方框。
我们又见面了。如果不出意外,你应该看完我给你的信了,如果你现在还觉得十分激动,这非常好。不过我们必须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初看时热血沸腾,事后一切平静如故。所以,我格外设计了一下几道训练题,让你巩固以上所学。
趣味测试魔鬼训练之理想篇
[训练题一]人生要有目标:理想要崇高,目标要远大
一: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困难、挫折、痛苦、沮丧……这些都是人生的障碍,这时候,我们就会很茫然,对生活失去信心。
二:如果心中有理想有目标,哪怕遇到障碍,也不会迷失人生的方向,你才会鼓起勇气,越过障碍,去达到你的理想和目标。
三:心中想得着目标与眼睛看得见目标给你的动力是不一样的。目标越清晰,给我们的动力越大,如果你的理想足够远大,那么,哪怕障碍再大,也不会磨灭你心中的向往。
你该如何看待你的人生,如何确立你的理想和人生目标呢?
1、你的人生目标是______________
2、你想象得到的障碍是________________
3、你克服障碍的对策是________________
[训练题二]目标计划行动表:有了目标,请把它细分。
每日学习计划表
姓名:年月日
学习项目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6小时7小时备注
每周学习计划表
姓名:年月日
大项学习项目明细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备注
另外,你也可以相应地制定月份计划,还有学期计划,年度计划,将你的理想划分为细节,然后一步步付诸实践。
好了,杨略,你完成以上的训练题了吗?如果完成了,你接下来就付诸实践吧,愿望再完美,不履行就等于是空谈。我知道你是个有理想的孩子,你也会用自己的行动去接近它,对吗?
愿你有个充实愉快的暑假。我们九月再见。
你的大朋友倪甫清
他在人生理想一栏中填上了'作家'二字。在他心目中,名垂千古的作家,都有一颗纯净善良的心,他们滋润了一代代人的心灵,比如李白的诗歌至今让人神采飞扬,陶醉不已;杜甫的诗歌中流露出的博大的心胸,至今让人为之动容。文学永远是最高尚的事业,比政治、军事都要伟大,因为后两者往往被一些心怀不轨者利用,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前方的困难很多,但是那些大作家不都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吗?他相信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
杨略填完训练题,觉得有些累了。于是躺倒在床上,内心觉得十分充实。窗外透进淡淡的月光。他关上了台灯,这才发现月光如此明亮,像水一般铺在房间里。树枝的疏影在其中柔柔波动,像是微风乍起,吹皱了一池春水。沿着月光往上看,一轮明镜般的满月挂在空中,空中青碧如一片海,略有些浮云,而满月像一只洁白的天鹅,在海水中静静游弋。
这轮明月,应该照过历史长河中的无数英豪,它一定还记得他们的名字。苏秦在月下寒窗中,不顾旁人讥讽,一味苦读;刘邦在月光中面迎长风,壮怀激烈;岳飞在月夜中,独自上了翠微山,表达爱国情怀;辛弃疾在月下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李白看着床前的月光,想起了遥远的故土……
以后,这轮满月会记得我的名字吗?后人对着同样的明月,会想起从前有个叫杨略的人吗?
九月一日,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杨略到了学校,时间还很早,他独自在校园里逛逛。这是一个明媚清新的早晨,细小的云片在浅蓝明净的天空里泛起小小的白浪,朝日还没有在上面抹上红光。学校后面的小山蒙着淡淡的白雾。校园里树木林立,草地如茵,晶莹的露珠从草茎和树叶上露出脑袋。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科学楼在随着朝阳的升起,逐渐醒过来,瓷砖反射着晨晖,光彩夺目。
他似乎第一次发现校园是如此美丽,以前他光把学校当成囚笼,而自己成了'囚团'了。关于'囚团'这个词,还有一个有趣的典故。他们学校的教学楼有三幢,每幢之间有一块草坪,设计师在草坪中铺了卵石小径,纵横交错,各构成'人'、'才'两个字。一天,杨略趴在窗口往下看,突然眼前一亮:草坪的周围是水泥路,将两个字围在中间,'人''才'岂不成了'囚''团'?囚团,囚犯集团军,不正是自己目前的处境吗?杨略立刻大呼小叫,引得同学们纷纷侧目,一听都有同感,嬉笑怒骂了一遍。
可是如今回想起来,却觉得有些可笑。自己为什么对学校深恶痛绝?还不是因为自己的成绩不好,每次考试都让自己抬不起头来吗?还不是因为抬不起头,所以对学习缺乏信心吗?还不知因为没有信心,而致自暴自弃,光阴虚度吗?这样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倒皆倒。想起小学时,每次考试前都乐不可支,上学路上会情不自禁地蹦蹦跳跳。因为那时成绩总是全班第一的,老师赞扬,同学羡慕,爸妈夸奖,真是春风得意。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能不喜欢上考试呢?
关键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第8节:尊重认真学习的人
回到教室时,同学们已经到了将近一半,其他同学也陆续从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涌到这里。教室随着阳光的逐渐强烈而热闹了起来。
与同学几个月没见,话题自然很多,两人一组,三人一群,谈笑风生。暑假看了什么电影,去哪个风景区游玩了,或者是交流游戏心得,一时聊得不可开交。教室里充满了活泼的空气。
不过繁华之极,终归于平淡,同学们把该说的说得差不多时,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横亘在面前。
余振率先哀叹:'光顾着玩了,作业才写了一半呢。'他暑假去舟山海边外婆家住了两个月,皮肤原本就黝黑,这下更是黑滑发亮得像条墨鱼。他外号大头,现在他把大大的脑袋晃荡得像个拨浪鼓,显得颇为滑稽。
凌霄借口说:'你还写了一半,老孙是一字未动呢。'他个子矮小,被余振取了外号'灵猴',起初他竭力反对,后来流传开了,他也妥协了,只是将之篡改为'悟空',说话动不动就自称'老孙'。他身材虽小,说话倒是声如洪钟,语气斩钉截铁,似乎一字没写倒给他添了许多光彩。
其他同学也纷纷倾诉自己的不幸,也都是说得越惨越觉得有面子。这似乎有阿Q精神的影子,人家状元是第一,我把自己批判得最体无完肤,也能算是第一。
余振脸上泛起一层亮色。有这么多难兄难弟,老师总不至于责罚得过于严厉,法不责众嘛。
于是他也安了心。
不过他无意中余光一扫,突然发现旁边的杨略一语未发,面露得色。可在以往,杨阳的嗓门肯定是最为撕心裂肺,响遏行云的。而且,杨略总是喊得最有创意。比如一次课代表来催交作业时,杨略摧胸喊道:'作业,作孽啊……'用的是农妇哭丧的腔调,蜿蜒曲折,百转千回,一时让同学们捧腹大笑,引为经典。
今天他是怎么了?
余振问:'杨驴,你的情况怎么样?不会没了草料,连作业本都嚼下去了吧?'同学们一阵哄笑。余振不仅自己有外号,还喜欢给别人起。班上半数同学的外号都是出自他的大脑瓜。什么猩猩、大象、河马之类的,初三(2)班倒像个动物园。
杨略气定神闲,缓缓地从书包里取出作业本,然后又缓缓打开成扇形。他以自己为圆心,以手臂为半径,用作业本在空气中画了一个圆,让同学们看到里面清晰齐整的字迹。
伙伴们个个目瞪口呆,上下打量他,似乎是看到了外星人。
余振亲昵地拍拍他的脑袋。他比杨略高了半个头,因此这个动作得心应手,还颇有领导关心下属的气派:'小子,做得不错,改邪归正了。'
凌霄更是夸张,掏出小刀,在距离眼睛几厘米的地方虚晃几下,表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杨略站在中间,有些腼腆地笑了。原来是他看了那封信后,全身起了许多变化。在暑假后一个月里,他不仅把暑期作业全部完成,为了锻炼写作能力,还额外地多写了几篇周记。他第一次感觉到,原来认真学习的感觉如此之好。这种成就感,比以往自己掏钱,给兄弟们买零食时换来的或真或假的感激要美妙得多。虽然伙伴们叫嚣着自己作业没有做完,似乎因为叛逆而觉得自己很伟大。其实在每个人内心里,还是尊重认真学习的人的。
回家时杨略独自骑着单车,穿行在大街小巷里,脚蹬得飞快,仿佛骑着彪悍的烈马,驰骋在茫茫的大草原,内心乐不可支,单手握着把手,另一只手解放出来,伴着口中不成调的旋律,在空气中用力舞动。
他想起刚才班长葛怡在下课后,私下里问他:'你暑假里是不是有什么秘诀,或者是受了高人指点,透露一下吧?'
葛怡在学校里很有名望,她是班长,又是学生会的干部,成绩优秀不说,还时常参加辩论赛、演讲比赛。凌霄时常取笑她,瘪着嘴学老太婆的发音,说:'这丫头老喜欢抛头露面,嘴皮子又厉害,以后对象可不大好找哦。'这自然是笑话,葛怡是全班男生平时讨论最多的女生。她个子纤长苗条,皮肤白净透亮,眼如墨玉,睫毛曲长。平时喜欢扎一条马尾辫,黑亮利索,走路时就在脑后一甩一甩,活泼健康。如果若干年后,杨略回忆起此时的葛怡,或许会说:那时的她,长得非常童话,干净得像一支洁白的羽毛,在风中轻灵飘逸,自信而超然。
面对那张令他十分心仪的清纯脸蛋,杨略一阵冲动,很想把真相告诉她,可是想起信中的嘱咐,于是及时堵住了嘴,神秘地一笑,说:'秘--密。'
葛怡一脸错愕,似乎没有料到杨略会拒绝回答。她一直相信自己的魅力。
杨略做了个鬼脸,在班长目光的护送下,跑到地下车库去了。他确实有些着急,因为今天是九月一号,他应该能收到第二封神秘来信。
很快到家了。他把单车随意一靠,冲向信箱。果然又有一封厚实的信。他跑到楼顶,时值黄昏,气温有些清凉,他坐在青瓦上也不觉得炎热。小心地拆开信封,起先是躺着,纸张在天光下,变得纤薄透明,而文字就更为分明,如自古以来就铭刻于浩瀚的天际。后来渐渐激动,热血奔涌。于是坐起来,将信纸铺在膝盖上,认真地往下看。
晚风吹拂,杨略感觉这风像从辽阔的宇宙吹来,浩浩荡荡,将自己的心胸吹得透明。都市的喧嚣寂然不见,他似乎听到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天籁。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味。
不知道这种香味是来自花园,还是来自信件,或者是来自他此刻温暖的内心。
杨略觉得心旷神怡。
信中的内容是这样的:
见字如面。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在你的身上,我欣喜地看到了许多奇妙的变化,我甚至能想象到你现在自信充实的微笑。其实这些变化不是我的信赐予你的,而是你内心的需求促使了这种变化的发生。这正像一棵豆芽在密封的酒坛中长得瘦弱发黄,而一旦有谁把封口揭开,让阳光射进酒坛之中,那么豆芽将茁壮成长,全身会变得翠绿鲜嫩。
第9节:把磨难当成一种祝福
我起的作用,也不过是揭开了你心灵的封口。
好了,闲话不多说,我们开始今天的课程吧。
你是不是经常在学校里听到这样的声音:
'这题目太难了,凭我是不可能做出来的。'
'小阳又拿了一等奖学金,真是个天才。我的脑子……,呵呵,就算了吧。咱不是那块材料,想了也是白想。'
这似乎是表示谦虚,其实他们真正的意思是:'我不是那样的人,所以犯不着那么辛苦。'这些人意志不够坚定,对自己也缺乏信心。更让人失望的是,他们还在为自己的懦弱找理由,换取个心安理得,最终导致灵魂麻木。他们相信有些人从来就是命运的宠儿,他们在人生与事业上无往不胜。而自己不是这种人,所以注定不能成功的,自己何必去自找没趣?
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任何一个成功者,走过的都是不平路。人不可能常常处在顺境,有时候在学习中,我们可能连续几天、几周,甚至几年都不顺心。没有毅力的人垂头丧气;而一个有志之士却会矢志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无论前方是阴森的沼泽还是黑暗的森林。因为他知道,这是唯一的途径。
坚持不懈不是永远守着一件事情不放,而是全心全意做好眼前的事,向自己的理想逐步靠近。先求耕耘,再问收获。从零碎的小事做起,每天比别人早起床,比别人多作些题目,随时寻求提高效率的方法。天才不一定能成功,最聪明的人也未必就能得到幸福。但只有勤奋学习,坚持不懈,在困境面前心志不移,在顺境面前也不放松的人,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把磨难当成一种祝福
爱默生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识,就是他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不管环境变化到何种程度,他的初衷和希望,仍然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至克服障碍,达到所企望的目的。'那何为'坚韧不拔'呢?在我看来,它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坚定',二是'坚忍'。
'坚定'指的是意志要像泰山一样巍然屹立,任它kuangfengbaoyu,还是糖衣炮弹,我自岿然不动。
'坚忍'指的是在战略上要韬光养晦,积蓄力量,待机而动。在《洪湖赤卫队》中,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一名游击队员求胜心切,打了个小胜仗,他就热血沸腾地要乘胜追击。队长韩英对他说:'你的拳头,是伸着打出去有力,还是先收回来,再打出去有力?'一句话,就让队员们清醒过来。是啊,要想获得成功,我们就要像藤条一样,要有韧性的战斗力。不像《三国》里的许禇只知道蛮干,杀得兴起连盔甲也不要了,最后只能落得身负箭伤,落荒而逃。
那么,我年轻的朋友,如何才能养成这种坚韧的精神呢?它绝不会平白无故地降临到一个人的身上。温室里的花朵,一移到室外,经受不了风雨立刻香消玉殒。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磨练,需要的是经受苦难。先辈们告诉我们,艰难的际遇、失望的境地、贫穷的状况,虽然会打垮无数人,但也造就了无数伟人。如果拿破仑年轻时候没有遇到过困苦、窘迫、绝望,那么他决不会那么足智多谋,在战场上那么镇定果敢。因为这些苦难,赐予了伟人们百折不回的坚韧性格--这是成功者生命的脊梁。
人生旅途中,虽有风和日丽、清溪流泉的佳景,却也不免会有风吹雨打、雷电交加的磨难。许多人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甚至怨天尤人,觉得上天是多么不公。其实他们只是被外象迷惑了而已。
因为所谓艰难困苦,都只是戴了面具的幸运之神。曾国藩也相似地说过:'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翻译成现代语就是'困难逆境,正是凡人磨练成英雄,上天让我们成就大业的最好时机。'
由此可见,上天给予我们苦难,正标志着我们是幸运儿。因为他从芸芸众生中选择了我们,让我们去成就伟大的事业。而在成功之前,他还要再次删选,将我们置于熔炉和砧板上磨练,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伟人之所以伟大,关键就在这里:思想懦弱的人,常被灾难屈服;思想伟大的人,则往往趁机兴起。
苦难是最好的大学,磨难是命运的试金石。当我们把磨难当成一种祝福,我们将无往而不胜。遇到苦难时,切勿浪费时间去算遭受了多少损失,而是应该计算一下我们从苦难中,能得到多少收获。当我们拥有了这种乐观的心态,当我们超越了苦难,拨云见日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得到的远比失去的要多。
在法国里昂的一次宴会上,人们对一幅不知是表现古希腊神话还是历史的油画发生了争论。主人眼看着争论越来越激烈,就转身找他的一个仆人来解释这张画。客人们一开始还觉得奇耻大辱,但碍于主人面子,不好发作,只能耐着性子,等着仆人出丑。可是让他们大为惊讶的是,这仆人的说明是那样清晰明了,那样深具说服力。客人们恍然大悟,辩论马上平息了下来。
'先生,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一位客人很尊敬地问。'我在很多学校学习过,先生,'这年轻人回答,'但是,我学的时间最长,收益也最大的学校,是我所经历过的苦难。'他为这苦难的课程付出的学费十分有益的,尽管他当时只是一个贫穷低微的仆人,但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不久以后,他终于以自己的智慧震惊了全欧洲。他,就是那个时代法国最伟大的天才--哲学家和作家卢梭。
霍兰先生说得好:'在肥沃的土地上,盛开着美丽的花朵;而那些枝拂天堂的参天大树,却长在岩石缝中。'养尊处优的环境是不可能培养出伟大的人物的,甚至可以说,处在优越环境中的人往往日趋堕落。因为他们衣食无忧,今天即使不奋斗,明天依旧有牛奶和面包。可是一成不变的生活会渐渐显得暗淡无光,空虚无聊,于是就开始追寻另外的刺激,比如酒精,比如毒品。而险恶的环境,却让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启发我们内在的力量。众所周知,人类有些潜能,平日里一直潜伏着,除非遭到巨大的打击和刺激,不然是不会显露出来的。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下做出的。
第10节:在绝望的时候再等一下
杨略看到这里,不免有些失望。原来坚强的意志要在苦难中才能锻炼出来的。可自己呢?自出生以来,家境就非常富裕,从小就没有为衣食担心过,玩具也是要什么爸妈就买什么,玩了两天就抛到一边,好像爸妈也并不责备。上了初中,自己的零花钱比别人都多,抽屉里常常一堆零食,自己吃不完,就分给要好的同学。渐渐的他的身边就多了一群哥们儿,天天围着他转,表面上看关系要多铁有多铁。
关于未来,似乎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用外婆的话说:'略略,你是最快活的。要什么就有什么。等你长大了,工作也不用愁,上个大学,接过你爸爸的班就行了。'在这种温床里,父母早就把前面的路铺垫好了,自己只需要安心地长大,顺其自然就可以活得滋润,真是事事顺心,时时得意,哪里还有什么风浪?
杨略靠在屋顶上,双手交叠托着后脑勺,目光平视前方,一群鸽子飞过城市的上空,自由地盘旋。鸽哨清脆而悠长的声音,让人浑身舒坦。他的目光跟随鸽子下移,落在楼下的大树上,风中树枝不住摇晃,树叶也扑扑地动着,似乎也想学鸽子那样自由飞翔。
杨略看着这棵树,突然觉得它其实也是一只大鸟,遍体的叶子都是羽毛,独腿深深扎在泥土里面,为了追求稳定,却失去了飞翔的能力。也许它也很难过,一阵风过,每一片羽毛都在不安地扑腾,做着翱翔于天际的大梦。可是它们总是失望,直到秋天树叶凋零的时候,叶子才有机会做短暂的滑翔。它们是那样珍惜这次机会,一个半圆,又一个半圆,缓缓的,无比陶醉的,最后落在宽阔的土地上,而后死亡,干枯,腐烂。
而我是做一只追求理想的鸟,历尽艰辛,练就矫健的身姿,还是做一棵树,平平安安,益寿延年,然而一生一世挪不了窝?
杨略觉得,自己应该选择前者。特别是他的理想乃是成为一个作家,就更需要丰富的阅历,躲在温室里,哪能写出波澜起伏、感人至深的文学作品来?
他忽然周身都如烧着猛火,火舌舔到了脑门,嗡嗡地响,眼睛仿佛闪出火星来,拳头重重锤在膝盖上。
许久他才收回心思,继续看下面的信。
在绝望的时候再等一下
杨略,在我们开始下一个命题之前,先来看个小故事吧。我不想让我的课程充满太多的说教味道,不过有时候我也没有办法,可能是太爱你们这一代人了,恨铁不成钢,所以语气上常常显得颐指气使。其实我自己也是非常痛恨这种语气的。因为我觉得,一个人只有自己有甄别是非的能力,才能真正提升自己。而你在看故事的时候,自己会从中悟出道理来。而我会稍微点拨一下,或许会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关键在于你自己。
废话不多说了,我们来看这个故事:
一个老婆婆在屋子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秋天到了,玉米地里一片金黄。一个颗粒饱满的玉米说道:'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
可是收获那天,老婆婆并没有把它摘走。
'明天,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饱满的玉米这样自我安慰。
第二天,老婆婆又收走了其它一些玉米,可唯独没有摘这个玉米。
'明天,老婆婆一定会把我摘走!'它仍然自我安慰着。
可是……从此以后,老婆婆再也没有来过。
直到有一天,玉米绝望了,原来饱满的颗粒变得干瘪坚硬。
可是就在这时,老婆婆来了,一边摘下它,一边说:'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用它作种子,明年肯定能种出更棒的玉米!'
不知道你看完这个故事以后有什么感觉,我当时是心里受到很大的触动。是啊,也许你一直都很相信自己,但你是否有耐心在绝望的时候再等一下!偶尔的挫败乃是人之常情,健全而快乐的人洞悉世情,知道抱怨自己的际遇毫无用处。他们要做的,就是乐观地坚持自己的事业。竞技场上的法则是,谁是勇敢者,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成功不是轻易能得到的,我们难免会有失败,但是不要灰心,成功往往是躲在拐角后头,只需要你再坚持一会。
百折不挠的毅力就是:当别人都放弃的时候,你仍然坚持不懈。
坚持就是胜利,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可是人们常常在浅显的道理面前迷惑。成功是一个长期艰苦的积累的过程。法国大文豪、政治家卢梭说:'成功的秘决,在永不改变既定目的。'其实,成功就像金字塔的顶点,只有锲而不舍地努力攀爬,才可能最终达到这光辉的顶点。
在漫漫岁月中,有许多名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宋代司马光编《资治通鉴》,耗尽了十九年的光阴,定稿以后,已是老眼昏花,两鬓斑白,不久就去世了;明代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踏遍名山大川,收集上万药方,用了一万零九百五十天,也就是整整三十年;居里夫人深知'我们应当恒心',几十年如一日,终生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元素,成为驰名全球的女科学家;德国大诗人歌德,耗费六十年的心血,才完成他的长诗《浮士德》,直到临终前,这个八十四岁的老人,还伏案书写……这一切不正说明只有持之以恒,呕心沥血,竭尽毕生,水滴石穿,绳锯树断,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吗?
为什么只有恒心,贡献出毕生的精力,才能成就一项事业呢?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都有着它的客观规律,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人们只有反复实践、观察和探索,并加以总结和归纳,才能发现和认识客观规律,这个过程的花费几十年乃至一生的时间。即使是像蠕虫这样的小东西,它的生理结构也并不简单,聂弗梅瓦基若不花费几十年心血,又怎能获得较完整而准确的研究成果呢?
可见恒心是开启成功的钥匙。
历史伟人的杰出成就令人敬慕不已,而他们以毕生心血从事一项事业的恒心对我们来说更有意义,更有启迪。当然,你会觉得伟人高不可攀,不过我们不应该有做伟人的理想吗?话虽如此,我们不妨来听听同龄人的故事,这样你可能会感到更亲切:
第11节:网络游戏?电子竞技?
有这样一位学生,非常喜欢数学,初一时参加数学竞赛就得了个三等奖,不过成绩只有59分,而第一名的同学成绩是95分,两个人的分数刚好倒了个,差距可谓大矣。不过这位同学经过了一年的努力,第二次参加竞赛,成绩一下跃居到第一名。其中还因身体不适在家静休了三个月,其间没有任何家教辅导。后来老师让他传授经验,他说:'在第一次失败之后,我在一年里自学完了初一到初三的全部数学课程,后来又超前学习了高中的数学,并且每天坚持多做数学难题。因为我知道,自己不是最聪明的人,但是我力争成为最勤奋的人。'
杨略,你注意到了吗?他说的是每天坚持!这是他成功的先决条件。但与此相反,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却意志薄弱,都企图今天努力,明天就会成功。这显然是十分幼稚的想法,因为它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其结果注定是失败。
据我所知,杨略,你现在的意志力还不够坚定,比如你做作业的时候,常常一遇到难题,心里就敲起了退堂鼓,久而久之,难题越积越多,你都懒得去理会了,对学习也产生了恐惧。你现在成绩不容乐观,很大程度出于这个原因,对吗?我还想到一件事情,记得你刚刚喜欢上集邮的时候,到处收集邮票,还到阁楼里把爷爷和爸爸的旧信件都翻找出来,掸掉灰尘,将信封浸泡在水里,然后仔细地揭下,晾干,再夹进集邮册中。那种热情和执着很让人激动,可是才过了个把月,你就失去兴趣了,集邮册也锁进了抽屉。这很让人担心。
如果你现在觉得懊悔,你可以开始有意识地培养恒心。比如你想学好英语,每天早上坚持背30个单词,努力坚持做二十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一到早上,你会不由自主地抽出英语书。一天不背,心里还空落落的,茫然若失。这说明,背单词已经成为你的习惯了。要是你能把你想做的事情都变成你的习惯,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完成呢?坚持吧,我相信你能成功的。因为你一直以来都是好孩子,尽管你自己不知道。
网络游戏?电子竞技?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只有抗拒诱惑,你才有更多的的机会做出高尚的行为来。'
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许多不良诱惑面前,许多人不能分清自己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往往因一时的诱惑,错失时机,致使终生遗憾。特别是处在十六岁的少年们,心智发育还不成熟、自制较差,面对这个精彩的世界,他们还不能认清自己最需要做什么?轻者:游戏机、网吧、打闹嬉戏;重者:赌博、毒品、黄色读物,它会浪费青春年华、毁坏大好前程,后果非常可怕。
种种诱惑其本质都是相似的,而抵制诱惑的方法也是相同的。如果你正确的树立了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如果你的意志坚强并能战胜自己,如果你修练完了以上信件的内容,那么你就一定能够成功地扺御各种不良的诱惑。
由于诱惑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仅从网络游戏来谈这个问题,网络游戏是最近几年才普及的,属于新鲜事物,对中学生的诱惑力也特别大。说起网络游戏,很多家长、老师都深恶痛绝,因为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学生有着太大的诱惑,使得一些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以致于有的学生因此荒废了学业,有的学生更因此误入歧途。有一个大学生这样说:'我们买电脑的时候,确实是想用来学习的。听听音乐,学学英语,上网查查资料。可是过不了多久,电脑就会改装成游戏机。各种游戏纷至沓来,让人玩都来不及,哪里还有时间学习?于是逃课现象渐渐多起来,晚自修更是不可能去了。有的人甚至通宵玩电脑游戏,吃饭也不认真吃,往往是让别人带盒饭,然后一边盯着电脑屏幕,一边胡乱划几口饭,草草了事。于是身体也逐渐消瘦下去。'这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例子。
以下是北京一所名牌大学一名现在在班里排名倒数第一的一位班干部的检讨。
'当我爸爸看到那张可怕的成绩单时,他只是轻轻地对我说:'我的心现在就像被刀绞一样。'我知道这句话的分量。全班倒数第一名的成绩是我从来没有想到的。但事实证明,在残酷的竞争中,堕落+放纵=毁灭。上学期是在'逍遥'中度过的,逍遥的代价就是对学习的彻底放弃。除了玩(网络游戏)的经验,我没有得到任何东西。
'高中的第一和现在的'第一'确实让我苦涩不已,这是我自找的。我们这些差生都被另一类毒品所侵蚀--就是网络游戏。我被这个毒瘤侵害的几个月中,一有时间便去奋战,上课无心听讲,脑中想到的只是游戏中的片段,而不可能有丝毫的空间来容纳题目、公式。'
看来网络游戏对一个被称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影响尚且如此,何况对正处于心理逆反期的青少年学生呢?
但如今,网络游戏摇身一变,披上了电子竞技的时尚外衣,成了名正言顺的一种体育运动,这无疑会让教育者进一步审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看待学生倾心网络游戏。如果你跟他说,玩网络游戏既浪费了大好时光,影响学习,又有害身体健康,他此时或许会振振有词地说,网络游戏现在是一种体育运动,国家都承认了,我为何不能玩?他才不会管你网络游戏与电子竞技到底有没有区别。
其实,说起游戏,人人都爱玩,或许这是一种天性。20世纪70年代的学生玩的是跳皮筋、弹玻璃球,到了80年代,游戏机席卷了无数学生,现如今,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众多学生又被网罗到电子游戏的营盘。无论游戏形式如何变化,游戏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无非是网络游戏的诞生使成百上千、甚至成千上万的人一同参与游戏成为了现实。
2004年1月份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玩网络游戏者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占88.8%)和锻炼智力(占31.6%)。而他们对于玩网络游戏对其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的看法是:32.3%的人认为没有影响,16.0%的人认为有较大的负面影响,6.7%的人认为有较大的正面影响。而对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却不能让在第一线工作的初中教师信服,也不能让长期家长信服。在这些教师家长看来,玩网络游戏的同学,几乎每一位学生的成绩与原来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甚至下降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最终在初三面对毕业与升学的双重压力时,教师给家长无奈但也是最有效的建议便是让家长把电脑网络暂停。一个连成人都难以把握的控制的游戏,怎能希冀一个未成年人来有效控制与自律呢?
第12节:有目标才会有追求
玩物丧志要解决,无非是两条路,不玩物,要立志。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六岁的人不学习能知道什么呢,又能干什么呢?在上文中,我曾经引用伏尼契的话:'一个人的理想越是崇高,生活越是纯洁。'当我们坚定了崇高的目标,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我们还会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游戏之中吗?还会再为身边的烦琐小事情所困扰吗?很多人走向堕落都是因为胸无大志,生活十分无聊,于是就去寻找刺激,最终慢慢步入歧途。
十六岁是人生第一次分流,很多人鱼跃龙门,走向更加广阔的天空;有的人从此走了下坡路,一辈子无法振作。理想不是空想,它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
著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的学说中,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充分开拓和利用自己的潜能,并完全实现自己理想与抱负的需要。
莎士比亚说:上帝把亚当贬落到人间,所制定的第一条戒命就是'用自己的血汗去换面包!'。人活在世上,应当有尊严及体面的生活,体面即你的成就,包括社会成就、经济成就和学术成就等。想想含辛茹苦的父母,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企盼之情是如此强烈,对他们而言,最高兴的事就是孩子成才,最伤心掉泪的事莫过于孩子没有出息。憧憬一下我们的未来吧!我们可能在重点大学的神圣殿堂中学习,也可能在大洋彼岸世界著名学府的实验室中研究,天上飞的可能是我们亲手设计的飞机,地上跑的也可能是我们参与制造的汽车,数学难题等待我们去攻克,最新的时装等待我们去设计,科学院院士的名册中会有我们的大名……
有目标才会有追求,有理想才会去奋斗。生命就像是一篇文章,结尾处有些人用的是句号,有的人用的是惊叹号,也有些人以问号来结束。当你有了目标,你还会把自己有限的时间浪费在电脑游戏之中吗?
是的,你会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尽管我们不提倡题海战术,但是趁着记忆力旺盛的时候,多学点东西,一辈子受益无穷。一个人成就有大有小,水平有高有低,决定这一切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学习。学习是不能偷工减料的,一靠积累,二靠思考。综合起来,才有了创新,但是第一步是积累,积累说白了就是抓紧时间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让自己的大脑活跃起来。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可惜人生太短,以80岁计,仅有29200天,一个人一生无法体验所有的人生经验,惟有读书,从间接经验中了解人生,用前人的经验来充实自己,先学习前人,而后发展前人,最后才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学习使人变得充实,学习可以改变人生。
学海无涯勤作舟,云程有路志是梯。天下成大器者,无一不是刻苦努力的结果,刻苦与否也是对你意志的考验。要合理安排好你的每一分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是很辛苦的,但是苦中也能获得许多乐趣。钱钟书说过:读书是人生永远的快乐。要将学习当成一种事业,当成至高无上的享受。在浩瀚的学海中,只有勇于逆水行舟的强者,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抵制诱惑,重点永远在于你自己的身上。'君子务本,本正而道生',这是孔子的话,意思是:'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工作,只要基础的东西建立了,道也就由此而产生了。'武侠小说中亦有功力深厚而百毒不侵之说,所以我们只有意志坚强,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充实,这样,一切不良的诱惑才会被拒之门外,我们才能得以健康地成长。
好了,写到这里,我的窗外已经一片黑夜的宁静,自己也有些困倦了。今天我们的课程先到这里吧。我尽量用平和的语气来写这封信,不知道我做到了吗?我又看了一遍这封信,觉得比上一封要好一些,你觉得呢?
祝你学习进步。
你的大朋友倪甫清
杨略看到这里,突然觉得奇怪,这个倪甫清怎么对自己的情况如此了解?甚至于自己集邮的事情他也知道。
想起邮票,那是初一时候的事情了。偶尔一次去办公室,看到英语老师正在翻开一个大册子,硬封面,花花绿绿的,似乎是相册。不过老师却用放大镜在仔细地看。这让杨略觉得奇怪。
这好像是警匪片里的场景:警察从现场照片中,用放大镜查看案件的蛛丝马迹。
杨略一时来了兴趣,蹑手蹑脚地走过去,从老师的肩膀后面偷偷地看。原来是各色各样的邮票,色彩斑斓,很是好看。
'张老师!'杨略出其不意地喊了一声。
张老师吓了一跳,手中的邮册差点掉到地上。他猛然回头,一脸愠色,一看是杨略,怒气消了,只是骂了一句:'干什么,小鬼头。'伸手慈爱地抚摸他的头。
当时杨略英语成绩很好,常常得到张老师的赞扬,因此两个人关系很好,平时都是无拘无束的。
'张老师,你怎么有这么多邮票?寄信吗?'
'傻孩子,这叫集邮,和人家收集字画是一样的。你看,这套三国演义邮票,一共四枚,'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凤仪亭',还有'煮酒论英雄',设计得多漂亮,不仅有收藏价值,还能陶冶情操,增长古典文学知识呢。还有这些是纪念邮票,通过它们,你能够知道伟人的生平肖像,哪年召开了什么运动会……多有意思……'
杨略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渐渐为邮票所吸引,手中托着邮集,爱不释手,赞不绝口。张老师看他来了兴趣,临走时就送了他一套三国演义邮票,并笑着说:'这套邮票给你做种子,愿你很快拥有自己的邮集。'
杨略欢天喜地,一迭感谢,回家以后的事情,在信中也都写到了。
往事历历在目,杨略沉浸于当中,突然心里一动,莫非这个'倪甫清'就是张老师?不然他怎么会知道自己喜欢过集邮?况且信中还谈到英语的学习呢,这会不会是他三句不离本行,无意中透露了消息呢?
第13节:意志力的自我测试
仔细想起来,自从杨略的成绩逐渐下降以后,他就很少去找张老师了,主要是觉得惭愧。平时在路上远远看到,他能躲则躲;没办法碰到了,也只是打个招呼就匆匆走开。而他分明能看到张老师眼中流露出来的遗憾和关怀。
或许真的是他吧,平时很少有交流的机会,他就用这种方式来关心自己的成长。杨略心里一阵感激。
晚上爸爸也在家,并且亲自下厨。妈妈给他当下手,里里外外地穿梭,不多时就摆了一桌的山山水水。在他们家,一家三口聚在一起吃饭,又如此笑脸盈盈,和和美美,其实是挺难得的。
爸爸开的是一家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用爸爸自己的话说,他们公司就是企业的医生,哪家企业生病了,比如运营不善,资金周转不灵,就得请他们去诊断。不过妈妈戏称他们是乡村郎中,时常是摇个铃铛,东村西村的晃荡,混到后来有了点名气,别人生病只需一个电话,他们还得随叫随到,哪里有正规医生那么气派,只要坐镇医院,病人自然慕名而来。
妈妈说的虽是笑话,但还是挺有道理的。这不,爸爸的公司刚和一家酒类公司洽谈好业务,准备过几天就远赴甘肃,真的是随叫随到呢。爸爸不能常常在家陪伴妻儿,心里也是愧疚的,所以今天下厨,算是一种报偿。
杨略学过地理学,知道那块地方临近沙漠,气候干燥,风沙漫天,早晚温差很大。爸爸在温润的江南住惯了,突然到那里去,肯定很不习惯,而工作的辛劳就更不用说了。
在餐桌上,杨略看着爸爸。他很少这样注视爸爸,今天仔细一看,心里顿时感到心酸。爸爸这几年来工作繁忙,东奔西走,外表变化挺大。脸上的皱纹日益明显,笑起来脸颊上有深深的刻痕。眼睛下面凸出眼袋,还略略有黑眼圈,这显然是熬夜所致;头发虽然还是黑的,看上去却少了光泽,不像以前那样发亮;握着筷子的手也是青筋突出,盘根错节。
爸爸是为事业为家庭走南闯北,才劳累成这样的,而自己偏偏又不争气,平时花销那么大还觉得不满意……杨略看着爸爸,眼眶里湿湿的,有很多话想和他说,却又堵在喉咙里说不出来。他太不习惯于向爸爸表露感情。
这时爸爸偶尔看了他一眼,他赶紧低下头,往嘴巴里划饭,有眼泪扑簌地落进碗中。
晚饭后他找了个借口出去散步,顺便去信箱里取了那封白色的信,在花园里借着路灯看信。灯柱上缠绕着紫藤,枝繁叶茂,还挂着累累的豆荚,灯光也带着浅浅的绿色。
这次的信很薄,打开一看只有两页:
见字如面。
最近我的工作确实挺忙的,每天抽空给你写一段信,写完时已经是30日晚上。为了确保1号能让你看到我的信,下面的训练题是今天早上醒来时整理的。我又急着上班,所以活儿肯定比较粗糙,但是我相信,你只要认真地做,这些题目对于巩固还是会有升华的作用的。
趣味测试魔鬼训练之意志篇
[训练题一]材料作文。
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品格对于成功是多么的重要,看看MBA的全国入学考试题就知道。这是一道2001年全国MBA入学考试语文试题,你虽然还只有16岁,相信你也能做得好。
根据所给的材料,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1831年瑞典化学家萨弗斯特朗发现了元素钒。对这一重大发现,后来他在给他朋友化学家维勒的信中这样写道:'在宇宙的极光角,住着一位漂亮可爱的女神。一天,有人敲响了她的门。女神懒得动,在等第二次敲门。谁知这位来宾敲过后就走了。她急忙起身打开窗户张望:'是哪个冒失鬼?啊,一定是维勒!'过了几天又有人来敲门,一次敲不开,但是他没有放弃,继续敲门。女神开了门,是萨弗斯特朗。他们相晤了,钒便应运而生!'
可能写这样的文章,你肯定觉得很累,不过尝试着写一下,你会觉得受益匪浅。因为我知道,你现在肯定有很多感慨,现在我给你一个发挥的渠道,将你的感悟写出来加以升华。
写完了吗?那我们来做几道简单轻松的测验题吧。
[训练题二]意志力的自我测试
下面是一些选择题,每一题你可以在ABCDE中选择其中一项,然后按照题目下面的评分标准进行积分。
A、很符合自己的情况
B、比较符合自己的情况
C、难以回答
D、比较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E、很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1、当我决定做一件事时,就马上动手,决不拖延。
2、我给自己订的计划常常不能如期完成。
3、我能长时间地做一件枯燥的,但却重要的事情。
4、在练长跑时我常常不能坚持跑到终点。
5、我没有睡懒觉的不良习惯,即使冬天也按时起床。
6、如果我对某件事不感兴趣,我就不会努力去做。
7、我喜欢长跑、登山等可以考验自己毅力的运动。
8、在遇到困难时,只要有可能,我就立即请求别人帮我。
9、读书期间,没做完功课我就不会去玩。
10、面对复杂的情况,我常常优柔寡断,举棋不定。
11、只要学习需要,没有人强迫我,我也可以自觉坚持一个月不看电影和电视。
12、我有时决心从第二天开始就做某件事,但到了第二天我的劲头就消失了。
13、我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不会食言。
14、如果我借到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我会忍不住在上课时拿出来偷看。
15、我敢在冬天用冷水淋浴。
16、在我遇到问题举棋不定时,就希望别人来帮助我做决定。
17、我感到订计划应有一定余地,免得完不成时太被动。
18、在与人争吵时,尽管明知自己不对,我也会忍不住说一些使对方感到难受的话。
19、读书期间,我决不拖延应交的作业,常常做到很晚。
20、我比一般人更怕痛。
第14节:开始训练自己的毅力
题号为单数的题目记分标准为:A记5分、B记4分、C记3分、D记2分,E记1分。题号为双数的题目计分标准为:A记1分、B记2分,C记3分、D记4分、E记5分。
你把20道题目的得分全部加起来,查下面这张评价表,就可以知道你是否是个意志坚强的人。
总分意志力
20-35很薄弱
36-51较薄弱
69-84较坚强
85-100很坚强
要是通过测试,发现自己的意志力不够坚强,那么,你可以再次阅读这封信。
杨略,说实在的,我打字速度很慢,所以上面这些文字已经用掉了我一个小时的时间,现在距离上班只有半小时了,我早饭还没吃呢。虽然广告里姜文说:'胃痛,光荣。忙工作累的。'不过身体不适,毕竟不是好事。我且吃早饭去,就此搁笔。
另:也许你现在正猜测我是谁。其实你无须多想。我就是那些关心你的人中的一个。如果你要感激,请感激所有关心爱护你的人,包括你的爸妈、老师、同学……
祝你学习进步。
你的大朋友倪甫清
看完信,他上了楼,走过客厅时,看到爸爸妈妈正坐上沙发上小声说话,一看到他就停下来,脸上都浮现出微笑的神情。
爸爸问他:'略略,爸爸明天就去甘肃了。要不要给你带点东西?'
'不用了,我的东西足够多了。爸爸你自己在那边要注意身体。'
他很乖巧地笑了笑,心知这种回答不是他以前的风格。可爸爸却没有流露出意外的神情,倒是一脸满意的微笑。有的时候,父子的沟通就是这么简单。
'明天你还要上课,早点睡吧。'
杨略答应着,回房间认真地完成了题目。第一题写得轻松,自己也颇觉满意,因为他原本就有很多感触的。而做第二题时,他参照自己的情况如实填写,发现只有42分,属于'较薄弱'行列。看来倪甫清在信中的判断还是正确的,自己意志确实不够坚定,要走的路还很长。
江南的九月虽然算是入秋,但是很难看出秋的迹象。窗外的树叶在灯光里依旧青翠,只是颜色略为深沉厚重了些,这应该算是一种成熟。中午的气温虽然依旧炎热,晚上顿觉凉爽,迎面吹来的风也是清爽温柔,让人感觉到秋高气爽的旷达,这也应该算是一种成熟,不像夏天那样任性炽烈。
而杨略觉得自己也成熟起来了,能够考虑一些比较严肃的话题,不像以前那样没心没肺的只是玩。
毕竟已经十六岁的,据说爷爷就在这个岁数结婚的,奶奶比他大了三岁,还说什么女大三,抱金砖呢。想到这个,杨略不禁想发笑:结婚,距离我太远了吧。倒是要想在以后成就一番事业,现在是时间认真考虑了。周瑜17岁便带兵打仗,东征西讨,何其威风。甘罗、骆宾王、王勃也都是少年时便闻名当世。相比他们,自己确实不算小了。
从明天开始,我开始训练自己的毅力吧。
忽然又腾然跃起,在床上做了二十个俯卧撑,这是他空想很久而没有付诸实践的事情。一遍说,口中念到:'不行……要做……就现在开始做……十一,十二……'由于缺少锻炼,开始还算轻松,做了十几个就觉吃力。艰难地完成最后一个,他仰躺在床上,喘着粗气,却感到神清气爽,挥舞一下手臂,肌肉似乎立竿见影地鼓起来了。心里有些得意:我明天要接着做,后天、大后天也一定要坚持,让俯卧撑成为我的习惯。
倦意逐渐覆盖过来,他很快沉入睡乡。
光阴似箭,转眼便是十月。国庆节有七天长假,若在往年,杨略肯定高兴得忘乎所以,可以随爸妈去名山大川开开眼界。可现在他已经是初三学生了,马上面临中考,而按照自己目前的成绩,进入重点高中还很困难,所以不得不抓紧时间学习。
不过他心里还有疑惑,特别最近看了韩寒的小说《三重门》,并且了解他的事迹之后,突然问自己:我这么辛苦地学数理化做什么呢?为什么不直接学习写作,就像激光那样,把所有的热能全都聚集在一点上,这样成功的把握不是更大吗?
不过一想到离开学校,总觉得孤独无依,况且不上大学,不是与父母的期待背道而驰了吗?
这些念头像乌云一般在杨略的脑海中盘旋交缠,一旦碰撞,就划过一道闪电,而后惊雷就在脑中炸响。这让他颇觉痛苦。而且一个月来没有收到神秘来信,他突然觉得有些茫然无助。
一天在教室里,杨略突然想:为什么不去找张老师呢,难道非得被动地等着他写信过来吗?顺便也可以探一探口风,看看信到底是不是他写的。
主意一定,在放假前的一天,他来到张老师的办公室。
张老师坐在那里,静静地喝茶,脸像杯中的绿茶一样,滋润舒展,一脸陶然自乐的样子,似乎茶香中自有无限意境。窗外就是校园,刚好是午休时间,同学们活蹦乱跳,谈笑喧嚣。张老师的办公室身处其中,就像是大海风涛中一只悠然的小舟,从从容容。
杨略坐在旁边,觉得有些奇怪。'张老师,你为什么喜欢喝茶呢?'
张老师觉得他问得蹊跷,就反问:'那你觉得我应该喜欢什么呢?'
'喝咖啡啊。我发现其他英语老师都喝咖啡。我还有一个表哥,大学读的是英语,才读了一年,也喝上咖啡了。和他说话时候,他嘴里老掉出英语来,我听都听不懂。'
'哈哈,其实你是把不正常的情况当正常了。一句谎言宣传了一百遍,也就成了真理。一种不正常的情况,你看得习惯了,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了。'
杨略尽管听得不是很懂,不过'习惯成自然'这句话倒很像神秘来信中的口吻。
张老师接着说:'其实我一直喜欢中国文化,大学里读了英语,接触了西方文化之后,反而让我更加喜欢中国文化。茶文化属于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神韵呢。'
第15节:除了解渴,能有什么文化
杨略觉得新鲜:一杯茶,一口就喝尽了,除了解渴,能有什么文化?
张老师悠悠地说:'中国艺术讲究的是画外之境,言外之意。像这杯茶,绿茶本来并没有什么好看的,可是它有一股无影无形的清香浮动,沁人心脾。这才是茶的灵魂,也正是中国艺术的灵魂,在空气中轻灵飘荡。不懂艺术的人只是牛饮,什么茶叶到他嘴里都是一样,真是暴殄天物。只有懂得了中国文化的神韵,才能细细品味其中的意境。'
杨略听得有些痴迷,注视着杯中舒展腰身的茶叶,渐渐觉得身心俱宁,许久才回过神来,想起自己来访的初衷。
'您对中国文化这么痴迷,那么对科举制度怎么看呢?我觉得现在我们的考试和他们的科举也差不多,都是应试教育为主。'
'是啊,现在的中学教育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虽然现在大家都提倡素质教育,可是'分数唯上'还是教育的主流。中考高考当中,缺一分就不能被录取,你要想读,可以,拿钱来垫,少一分一万元块。这种情况由来已久,积重难返,造成了恶劣的后果:评价一个学生,不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自己,都把标准放在考分上,结果大都学生也养成了为分数而学习的不良习惯。其实仅为分数而学习的学生是很难得到高分,即使暂时得到高分,但以后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因为这是为老师学,为家长学,为应付考试而学,不是为自己学。这样的学习很难激发真正的学习兴趣,被动学习的效果,绝对没有主动学习好。'
张老师有感而发,一改刚才的儒雅,倒有点愤青的样子。杨略听了如沐春风,几乎要高喊:'理解万岁。'确实,在学校里,能这样说话的老师总能得到学生的爱戴。
张老师接着引经据典,说:'曾国藩是虽然是科举出身,但是对科举还是很反感。他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就说:幸亏我年轻时就中了进士,不然大好年华就浪费在无用的八股文之中,绝没有闲暇可以容他读有用之书,储备知识,以备他日后救国家于危难。'
杨略觉得是时候说出自己的疑惑了,他说:'既然这样,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忍受考试的折磨呢?为什么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多给我们一点时间娱乐呢?为什么要剥夺我们快乐的童年呢?像韩寒那样自由写作不是很好吗?'
张老师一怔,知道这才是杨略此来的主要问题。于是他思考许久,才说:'其实我们接受的教育是生存教育,而不是快乐教育。因为只有进了有限的几所名牌大学,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生存。而没有生存,哪里谈得上快乐呢?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你刚才提到的韩寒,我也看过他的书,确实是才华横溢,不过看上去总觉得没有什么内涵,缺少文化修养。况且,他最近在新浪网上宣称:他现在已经不看书了。我可以判定,他的文学前途堪忧。同是少年才子,我更欣赏郭敬明,他不仅文字好,而且成绩也好,现在是上海大学的学生,刚出版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文字远比《幻城》要成熟。而且,他的未来不可限量。
'所以抱怨考试是没有用的,目前的教育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短期内是绝对不会改变的。你确实需要进入大学深造,接受大学里氛围的熏陶,成为有用的人才。而前提是,你必须经受中考和高考的磨练。'
杨略有些泄气:说来说去,又绕回去了。不过张老师说的话句句在理,他心里也有些服气。他问道:'那么,张老师,你有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呢?'
张老师说:'学习方法其实没有正确错误之分,每一个人都是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不过我觉得,学习态度其实是最重要的。所以你首先要树立一个观念:不要为分数而学习。
'就像我刚才谈到的茶一样,精髓都在于淡淡的茶香之中。如果你只是把眼睛盯在茶叶上,你怎么能知道形之外的神呢?学习也是一样,如果你只是把眼光锁定在分数上,你怎么能体会学习的快乐呢?
'我当年学语文的时候,因为有兴趣,我是背完一本《新华字典》,一本《成语词典》,还有《唐诗三百首》之类的。那时候基础打得扎实,因此语文成绩一直挺好。'
杨略有些吃惊,看着张老师的脸,心里还略略有些怀疑:'这样要花很多时间的,划算吗?'
'划算?学习又不是做生意,很多时候知识的提高都是潜移默化的。它需要有量的逐渐积累,然后才会有质的飞跃,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从前有个渔夫,他每天都在海滩上钓鱼,可是收获往往寥寥无几。一天,他突然发现身边的两块石头挺好玩的,便捡了放在口袋里。第二天醒来,他发现口袋里放射出夺目的光辉,取出一看,原来时候已经变成了璀璨的宝石。这时,他才后悔当时没有多捡一些。'
杨略似乎有所触动,眼睛看着窗外的飞鸟,沉思不语。
张老师顿了一顿,轻轻喝了一口茶,闭上眼睛细细回味了会,才接着说,'如果他当时一门心思只在钓鱼上,旁边的事情一概不管。他能得到比鱼还珍贵万倍的宝石吗?其实学习也是一样,如果你只把眼光盯在分数上,那么很多更珍贵的东西反而错过了。而这些东西,恰恰最能提高成绩,只是它们不会马上见效。我在背唐诗的时候,心里并没有想到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成绩,只是觉得心里喜欢得很。后来我逐渐发现,它们确实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成绩提高了,而且我也没有成为考试的机器。'
张略抬起头,眼里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张老师看了心里也高兴,继续开导:
'前几年浙江大学校长提出一个著名的口号,说浙江大学要培养'不伦不类'的大学生。你不要笑,所谓'不伦不类',就是让文科生多学点数学物理,而让理科生多接触文学艺术之类的。表面上看,文学对理科生的实验没什么帮助,而数学对文科生的写作用处也不大。这就像你刚才觉得背字典是个笨方法,对提高成绩帮助不大一样。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任何学科都有它的特点。数学物理讲究思维严谨、逻辑性强,这恰好能弥补文科生神游物外的轻浮个性;而文学艺术讲究的是突破前者,开拓创新。比如绘画,前人的油画讲究写实,而后来的艺术家比如梵高就不步人后尘,他们讲究印象,开出一条新路子。而这种精神,偏偏又是理科生所欠缺的。他们习惯于循规蹈矩,沿着老师指定的实验步骤做实验。所以,培养'不伦不类'的大学生,就是让文理科知识相辅相成,造就复合型人才。而未来的社会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一些专才就要被淘汰了。'
第16节:收到美女的情书了?
杨略插嘴说:'可我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就要参加中考了。这点时间我能做那么多事吗?'
这才是他的心结所在!张老师回答:'其实作业是做不完的,关键是要向作业要效率。在这个学期里,你一方面要把课本吃透。因为这是基础的基础。基础掌握好了,再做少量题目加以巩固,并及时加以总结,这样才有效果。比如化学中白色沉淀物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生西游之猴霸万界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