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农田贵妻里面晚上一直有一块区域比周围所有地方都要亮是什么原因?

404,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这些文字主要是自己的游记总结,有文有图,文字一般比图片多一些。文字中,有些是自己感兴趣的或以前未知的,搜集过来增点识见;有些是当时的所见所感,记下以留住印象,不至遗忘。能给大家提供的可能是这个地方怎么样,值不值得去,虽然这一点绝对因人而异,但可做参考,重在分享吧。此外,有关衣食住行、路线门票之类与旅途息息相关的重要信息相对较少,我会尽我所知,尽量多补充的,但最后还是不大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攻略贴,这些就请翻开锦囊和其他的攻略贴吧。从2013年3月,一直到6月,我们在UK生活四个月,所以就从这里开始写起吧。之前的,和以后的欧洲大陆,也开始整理,也慢慢写。——取名晃荡集,以记录这一年晃荡的时光。PS:欢迎关注,微博:-柳桥-这是第一次为了自己出去玩而主动租车的,之前W先生和S小姐他们来时有租过,这次在英国也是AVIS,伍斯特小城里居然有一个点,走路二十分钟,过桥到河对面就是。3天49镑,两个人用,租的小车,本来是大众POLO,到了没有,换的同样大小的西雅特。当时店员有问,加15镑可以换柴油的大众GOLF,想没有必要。但还是在德国租车爽,10天300欧租的奔驰c系,可以换同档次的宝马。而英国,其实是2天49镑,但因为其中有周末,所以和英国商场超市惯用的打折促销的方式类似,买2送1。英国左道,驾驶在右,换挡在左,这是需要适应的。还有车距的控制,习惯了以前的走手边还有一座的距离,这次侧有一座距离的右手边,也需要点时间。何况英国的停车很不规矩,一开到居民区附近就会担心擦到停着占了半个路的车子。英国的高速路也设计的有意思,有转盘和红绿灯,从好的方面想,一来省了建高架桥的钱,二来缓解驾驶疲劳,但德国的不限速又一通到底的高速路,的确让人想念。开的同样多的还有英国的乡间公路,两边风景很美,但弯道多,起伏多,路距窄,开始会有不习惯的,特别是H先生发现居然是在右边近距离接触对面车辆。总体来说,还是一切顺利,有过一次半拐错道的小小惊险,转个弯就不小心开到了右道,估计把对面来的车吓了一大跳,哪来的疯子。俩疯子本人也小出了一点冷汗。值得一提的还有停车。接受英国房东的观点:我从来不为停车花钱。所以这次的停车费比上次租车出去玩省了很多,只在斯特拉特福德停了2小时2镑,巴斯实在找不到停车位花了4.5镑三个小时。在牛津和奇平卡姆登停在了居民区,牛津的可免费3个小时,奇平卡姆登则不限时间,毕竟这里的小城都不大,停的距离市区略远,也还是在步行不用太累也能到达的范围里。而巨石阵、百老汇塔这些田野里的风景,都是免费的停车场。总之,可以直接找居民区,最好提前查好位置。此外,除了路边交费打票停车之外,其他时候不用停车时间表,租的车里也根本没用那个东西,用当地人的话说:警察巡视时看到了就给记下,规定时间过后又见到了,就会罚款。费用:租车49,油费57(400英里左右,汽油比柴油便宜),停车6.5。莎士比亚的故乡,且距离在英国的居住地伍斯特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没有理由不去。9点多出门,10点到达。车停在圣三一教堂旁边,那一片是教堂、墓地、河流和公园,林木葱葱,恰是春天的新绿,一片苍翠。这也确实是在这个小城见到的最美的地方,穿过教堂旁的墓地,站在河边看对面的公园,阳光灿烂的天气,正是春日融融暖意盎然的休憩时光,H先生在旁边长椅上一坐,说:咱今儿就在这儿,哪都别去了。沿河向市中心方向走,见了莎士比亚剧院,记得以前做英语阅读理解,有一篇关于这座小城的,说一群文艺青年在这里的河边徘徊,在剧院的台阶上闲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非周末,并且是上午,只见了一群跟团来的游客,其他无感。整座小城都和莎士比亚有关,他自己的出生地和居住地,他妻子的故居,他女儿的住所,全部和他捆绑在了一起。最大的感慨是,几百年前的小土屋居然还保存的这么好。但对于买票参观这种事儿,一向不觉得是多么必须。所以看看小城,知道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孕育了他,故居之类的,都没有进去。不过这座小城,总体来说还是挺普通的,与我所住的小城,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不同。最美的地方还是圣三一教堂附近的林木、草地和水,城郊的居民区也很安静。但远不到让人停下来就不想走的地步。莎士比亚和他的家人名人故居的维护鹅毛笔的书写在斯特拉特福德,看一段莎士比亚的风景大凡所有听过莎士比亚名字的人,去英国游玩,都不会想错过莎士比亚的故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德。大概,都会想探究一番,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才孕育出了莎士比亚这样的人物,而这一代文豪和这座小城,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联。小城不大,但完整的记录了莎士比亚的一生。1564年,莎士比亚在这里出生;1582年,莎士比亚与大他8岁的安妮&哈瑟维在这里结婚;1583年,女儿苏珊娜&莎士比亚出生;1585年,龙凤胎的儿子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和女儿朱迪思&莎士比亚出生。之后,莎士比亚居住并工作在伦敦,1592年有他出现在伦敦剧团的记录,他的大部分戏剧作品,也都创作于伦敦停留的二十多年中。即便是这缺席的二十年,他的妻子和儿女也一直生活在斯特拉特福德,1597年,他还在这里重置了庄园。1612年左右,莎士比亚最终回到故乡斯特拉特福德,直到1616年去世。莎士比亚的早年和晚年都在斯特拉特福德,而她的妻子儿女们一生未离开。所以整座小城,从中心位置的莎士比亚故居开始,所有的浏览点,都与莎士比亚有关。这是属于莎士比亚与他的家人的小城。从他出生地的小木屋出发,向西以及向北的郊外,是莎士比亚的妻子安妮&哈瑟维的小屋,以及母亲玛丽&阿登的农场,都是古老的木屋、农舍,是美丽的英国田园风光。城东沿埃文河一直向南,是皇家莎士比亚剧院,莎士比亚的剧作长年上演,外观看上去很新,而且外围是宽敞的现代广场,但从门口看过去,却是斑驳而华丽的古老的装饰。旁边不远是那什之家,这是莎士比亚的孙女居住地,相邻就是莎士比亚在伦敦积累了财富之后1597年在斯特拉特福德新购的房屋庄园,他也在这里去世。南端是霍尔庄园和圣三一教堂,霍尔庄园是莎士比亚的长女与她丈夫霍尔医生的所在地,而圣三一教堂则是莎士比亚受洗礼以及埋葬之地,这里林木葱葱,苍郁而安静,一代文豪的一生,在这里开始,又在这里结束,不可谓不圆满。莎士比亚的成就举世可见,但即便如此,身前身后,还是有着颇多争议。莎士比亚初期的伦敦剧坛,依旧为有着牛津、剑桥背景的&大学才子&所把持,所以普通人家出身且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莎士比亚,在伦敦刚刚开始有点知名度的时候,就收到了攻击,当时的剧作家罗伯特&格林写文章道:&&&那里有一只用我们的羽毛美化了傲慢自负的乌鸦,他的&表演者的外表里面裹着一颗老虎的心&,自以为有足够的能力象你们中间最优秀者一样善于衬垫出一行无韵诗;而且他是个什么都干的打杂工,自负地认为是全国唯一的摇&撼舞台者&。&其中,&表演者的外表里面裹着一颗老虎的心&模仿了莎士比亚《亨利六世第三部》的台词&女人的外表里面裹着一颗老虎的心&;&&摇撼舞台者&(Shake-scene)则是双关语,影射莎士比亚的名字:&摇动长矛者&(Shakespeare)。这毕竟是格林在取笑莎士比亚努力与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作家如克里斯托夫&马洛、托马斯&纳什和格林自己相提并论,取得高于自己应有的地位。此外,莎士比亚还有关于宗教信仰、性取向等备受后人猜测的问题。有些学者认为,莎士比亚的家庭信仰的是罗马天主教,而罗马天主教在当时是违法的,证据是莎士比亚的父亲曾签署了一份信仰罗马天主教的声明,并以因&恐惧面对自己的罪恶&而不参加&英国国教会&的宗教活动,而他的女儿苏珊娜的名字被列在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未能参加&复活节宗教活动&的名单中,这似乎是与莎士比亚的文学成就所不相称的一个污点。而性取向上,大家则津津乐道于莎士比亚的同性恋身份传闻,并找来漂亮英俊的南安普顿伯爵三世亨利&里奥谢思利作为他的同性恋男友。在莎士比亚的有生之年,他们两个确实相识,并关系交好。证据就是莎士比亚给伯爵的几次献诗,特别是还有莎士比亚代表作的十四行诗,据说,他的十四行诗都是写给他的同性爱人的。而伯爵确实还曾招待莎士比亚入住自己的寓所。此外,在莎士比亚逝世大概150年后,关于莎士比亚是不是其剧作原作者的质疑也开始出现,像弗兰西斯&培根、克里斯托夫&马洛和爱德华&德&维尔等都提出过这样的质疑,虽然普遍被否认,但大家至今依旧对这个话题很有兴趣。不知道,这对莎士比亚来说,是幸还是不幸。不管怎样,莎士比亚终究是幸运的。莎士比亚生前的名声,虽然远不及身后隆中,但获得的认可和得到的财富,足以撑起这一生的创作。他在伦敦写剧本,演剧本,入股剧院的经营,并最终一同创建了环球剧院,至今它还在同样的位置存活并备受瞻仰;他还申请到了&绅士&的称号和拥有纹章的权利,3次购置了客观的房地产;他所在的剧团也颇受王宫大臣的庇护,被称为&宫内大臣剧团&,在詹姆士一世即位后,他的剧团改名&国王供奉剧团&,他和团中演员都被任命为御前侍从,从此,除了经常的巡回演出外,也常常在宫廷中演出,于是,他的创作蜚声社会各界,得名又得利,多不容易。抛开这些光环,特别是在这座属于他的小城看过他的一生之后,也会觉得,他还是幸福的。他的出生和离世,都在这里,他的家人也一直环绕他的身边。不管他给过他的妻子多少的爱,至少,他一定是热爱他的家乡的,并且他没有被他的家乡和家人所羁绊。伦敦的二十年,他尽情展现了他的才华,创作了不朽的身前身后的名声,最后还有衣锦还乡的晚年,是回到原点的完满,这一点又不知要羡煞多少同道中人。而且,四五百年之后,他在这座小城里生活过的所有痕迹,都被完整的保存下来。他的出生地依旧是个不起眼的小土屋,但这比刻意翻修的金碧辉煌要真实体贴的多,他就是从一个普通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小城里的林木河流养育了他,而放下所有的声名,他回到这座小城,依旧是一个最真实的人。作为一个人来说,不管自己拥有了多绚丽的风景,只要还有自己的故乡,哪怕这个故乡很普通,不够美,但他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而莎士比亚,自始至终都有自己的家,他从来没有离开太久,也没有离开太远,而这个家,也给了他足够的珍视&。&&这就是最好的风景吧。在牛津,又一次看到了英国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强国时期的浑厚实力。12点离开莎士比亚的故乡,1点多就到了牛津。停车在了居民区,距离市中心有1英里多,恰好也走路多看看。这里居民区的路很宽,小屋也是座座舒展而有秩序的坐落着,春天花开的季节,很多人家的院子里都有一树的樱花,或者一树玉兰,整个街道都很美。两条平行进入市中心的主干道,很相似,都是一样的开阔,且林荫疏朗。沿路走就渐渐见到了一栋栋小别墅前树立着的牛津大学某某系的名字,顿时又意外又羡慕,怎么会建的如同自家小院。继续走,开始见到牛津大学的公园,见到他们的博物馆、图书馆,然后,古老而宏大的建筑一栋接一栋出现,这就是某学院,某某学院了,一般是小小的门进去,然后是宽敞的草坪大中庭,四周围是浑实高大的建筑,此时就只剩感慨和各种羡慕嫉妒恨了。就是在街道上走着,也常常会有不知身在何处之感。牛津大美。可是也不乏小文艺小清新,年轻的学生很多,古老的建筑里就全是青春的气息荡漾。自行车,小花簇,时不时就觉得走在了某部电影里,还是文艺片。这样一座城该有多少故事!大概没有人到此刻不会梦想在这里渡过一两年的读书时光。但我们此生是不能指望了。没必要像狐狸一样,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大爱牛津,必须的!牛津城的建立和牛津的建筑牛津的学院设立牛津,小文艺小清新在牛津拍的电影牛津,从第一眼所见到最后离开刚刚进入牛津,这座小城就已经开始展现出自己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到达一个英国小镇,最先经过的是两边的住宅小楼夹着的街道,不规则的,而且狭窄,只容两车通过,有时还会有住家的车辆随意停靠在路边。可是,进入牛津,却是不同的景象,是宽敞规整的林荫路,四车道,中间有矮矮的灌木分割左右,两边是高大的树,树后是间距颇大的小房子,沿街道坐落,中间又匀称的分出差别不大的街道,然后是排列相对紧凑的房屋,小院中有高大的怒放的樱花、玉兰,有的花枝都悬在了路上。我们把车停在了一条这样略小的街道上,然后走路去市中心。对于牛津,并没有做太多的了解,只是,既然来了英国,牛津,剑桥,这两个在全世界都赫赫有名的大学,总得至少去看一个吧。于是,毫无印象,且毫无期待的过来,注定要被震撼到。走出小街,沿着大路向城中走去,大学的风貌第次展开。先是见到位于独栋小楼里的牛津大学的系所,我想我可以这样称呼。它们会在小院里树一个小小的牌子,写上自己的名字,院中会停放车辆和自行车,有学生直接骑自行车进来,就像进入自己的小院,然后抱着书和文件进到小屋里。我试着想象了一下老师在这里办公,学生在这里学习的场景,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开始羡慕了,把学习变得如同在自己家一样,这是什么感觉。想自己读书的时候,要去院里系里办点事儿,只能去某某办公楼某层某室,没有一点的自然柔和与妥帖。继续走,见到牛津大学的公园,长长的小路,宽阔的草坪,望不到头,于是忍不住想说一声,这学校也太大气。大气的还在后面。第次而见的是牛津的学院,图书馆,博物馆。这些,完全超出了我对一个学校的认识和想象。也不是没有见过校区与城市合二为一的学校,比如说海德堡,而且,这所学校也不算年轻,可是和牛津一比,立刻也显得小巧起来。国内的学校,就更不用说了,虽然也有修的还不错的,但终究太轻巧了,只能看到学生青春洋溢的一面,但从来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历史的积淀。而且,学生很清楚,这里只是读书学习的地方,三四年之后,一般都会彻底离开,殊无留恋。或者,会有不舍,不舍的也只是自己这几年的青春岁月,但与学校的实体无关。也不是没有见过恢弘的建筑,就半个月前刚去过的伦敦,几所大教堂、大宫殿、大博物馆在眼前一摆,也是立刻忏悔自己曾经看轻了它。但牛津,又难得在了它的规整和集中。第一个见到的是牛津的基布尔学院,巨大的红砖建筑体,单在路边看,就已经觉得气势非凡了,进到院落里,见到草坪,见到建筑的另一面,分明要在羡慕之后,再加一个嫉妒了。可是,这一个学院,在后来的查询中,才知道这在牛津,实则是很年轻也很朴素的一个学院。19世纪建立,非贵族,吸引的是中产阶级的学生,提倡的口号是&朴素生活,高尚思考&,而这一建筑在建立之初,还颇被蔑视,被评价为&固执的丑陋&只会让人想起伦敦贫困的郊区&。可是在我的眼里,作为在牛津见到的第一个学院,它已经够高贵华美了&&我是有多少见多怪!从这里开始,那些古老的,宏大的建筑,一座接一座出现,直到它们完全充塞了整个视线。博德利图书馆、青铜鼻学院、皇后学院、新学院,等等,此时,的确要说那句俗套的话:有一刻,已不知置身何处,身在何时。然后,就是觉得自己的大学简直白上了。看身边学生摸样穿梭的年轻人,觉得他们能在这样的地方读书,真是莫大的幸福。有一刻甚至也想,要不也努力一下,申请一下,也来这里读读书。虽然遥远,但也不是毫无可能。这样的想法,对于我这还没毕业就已经觉得再不想考博、再不想读书的人来说,太难得了。不过,细想想,应该也只是想想而已,再不会像多年以前凭着一刻的心动带来的向往,就投掷出自己的全部。难得的是,终于又有一个地方让我又动了进学校学习的念头。而且,再往深处想,觉得也不是非此处不可,这种没有执念,但又唤回了热情,更为难得吧。牛津的美,在大气恢弘之外,因为年轻学生的存在,也自有一种洋溢的青春充盈在古老的建筑中,小清新的气息十足。这里有大量的自行车,各种各样,包括中国的二八大杠都能见到,还有一些锈迹斑斑,可是只要能用,就不会被淘汰,最不济还可以在前筐摆满鲜花,一侧挂个木牌,写上自己店铺的名字地址,也是蛮有意思的广告。而且,车上的车筐还经常是巨大的木筐、草筐,给城市添了些乡土味,可是又觉得也很时尚靓丽。小碎花与青藤蔓也与古老的建筑相得益彰,给它们添了很多清新的活力。最有意思的是,有一个小广场中心的雕塑的铁围栏上挂了一圈的手工编织的毛线花,五颜六色,小清新的很。我也拿着相机各种拍,舍不得离开。话说,这历史建筑保存的如此完整,而且要恢弘有恢弘,要古老有古老,要文艺有文艺,要清新有清新,不来这里拍电影真的是可惜了。也确实很多有名的英国电影都在这里取过景,只是我最先见到满城年轻人和自行车的时候,最先想到的《一天》却是在爱丁堡取的景,但毕竟还是在英国。因为牛津,又一次对英国刮目相看。三个小时的时间确实有些短,可已经见了那么多,感受了那么多,转身离开的时候,也没有太多遗憾。毕竟,牛津的大美,已牢记心中。在本来的计划里,这一天要先去布里斯托尔去看海,然后去巴斯,最后巨石阵。但考虑到路程的远近,决定先去巨石阵,然后巴斯,如果再有时间再去布里斯托尔。去巴斯的路有些曲折,Navi全部带到了乡间小路上,而且是山区的路,高低起伏,左盘右绕,路上很是穿过了几个漂亮的小镇,后来才知道,那大概也是在赫赫有名的科茨沃尔德区之间的,当时应该停下来看一看。可惜总是时间有限。巨石阵在一片旷野里,当时直接输的地名,Navi干脆的带到了一个几乎没路的小镇的边缘,被害妄想症又差点冒出来。重新输入了邮编,才找到正确的地方。巨石阵远没有想象中的庞大和让人震撼,但无法否认,是个拍照的好地方。坐在同样为当时遗迹的远处的土丘上晒了会儿太阳,半干半青的长草像动物的毛皮,很舒服。巨石阵的渊源对于巨石阵的期盼,还是蛮高的,毕竟是史前文明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几大未解之谜之一。所以,想象里,它必然已是无比的巨大、庞大,让人一走到跟前就觉得渺小如蝼蚁,就感慨世界宇宙之伟大浩瀚,就把这一片石头赞叹成永恒。真是如此吗?其实去的路上的风景,也不输于巨石阵所在的那片原野。我们从家出发,一路向南,走了一串的乡间小路,时而是小村庄的宁静,时而是田野的空旷,时而是山丘中林荫小路的曲折幽深,我无数次想停下来看看这风景,却都觉得时间有限只能一路前行,直到终于见到巨石阵的时候才惋惜这一味的赶路让自己错过了多少风景。巨石阵当然也很美。广袤的田野上矗立的巨大石块,搭建规整,排列有序,走近观望,也确实要感叹一下这是神迹。只是,我对它们的期望太高了,见到的图片和描述赋予的想象太多了,再加上正午时分的惨白阳光,我只觉得,这石头和阵势真的不够庞大,衬不得这么高的名头;这一片田野也不够荒凉,无法看出从史前就有的亘古与永恒。而且,我还忍不住就拿国内出去时见到的风景来比拟,内蒙的草原荒漠,青藏的高原群山,那岂是这一片保养良好的田野所能比拟的。我还是苛求太多了。不管怎样,巨石阵的石头依旧还是优美的,尤其是从拍到的照片上去看,它们那经过打磨又经历几千年风化后的石身,那向上矗立又时而弯曲的弧度,搭在上面的石头横卧的姿态,看得久了,也会觉得它们是有生命的,会在月夜或者黎明的光线以及黄昏的落日里复活。不会让人发觉,只展示自己此刻已然矗立成永恒的模样。这么多年了,巨石阵的成因、作用,依旧是个迷,传说不断,猜测不断,林林总总,大家都对这未解之谜深感兴趣。这给专家们找来了事儿做,也丰富了人们的茶余饭后。在巨石阵现场的简介里,倾向于把这里作为一个宗教祭祀的场所,这堆石头与周围大大小小的十来个土丘,都是当时的埋葬与祭祀之地,毕竟这里挖掘出过人的骸骨,和弓箭、陶器、兽骨等称之为的陪葬品。想我们还在远处的土丘上坐了一会儿,春天没有全绿的茅草,浓密,舒展,如同动物的皮毛。其他的,天文观测台,因为&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另外,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史前朝圣者的康复中心,&人们当时怀着一种悲伤、绝望的心情来到巨石阵。生病或受伤的古人来到那里,冀望&神石&能帮助他们康复&;史前时代的艺术博物馆,&通过激光扫描技术可发现巨型石块上雕刻着史前图案,其中包括71个青铜器时代斧头图案;这些巨型石块在阳光照射下可呈现出美妙的雕刻图案,证明巨石阵应该是青铜器时代早期的艺术博物馆&;甚至还有人认为是史前人对生命和生殖崇拜的象征,&巨石阵建成的时代恰恰是敬仰大地母亲与伟大太阳之父的新石器时代。巨石阵象征着大地母亲正在生育史前人类完全依赖的动物和植物&。巨石阵的建成,也同样是个迷。这些在300公里外的南威尔士普利赛力山脉中才有的蓝砂岩石头,怎样开采出来,运送过来;重达几顿到几十吨的石头又是怎样树立起来,甚至有的还搭放到其他石头之上。这在当时的人力物力条件下,真有些不可思议。可是古代人真的能做出这么神奇的事儿。其实,有时候我觉得这样的探寻并没有多少意义,也许它们的出现不过是一场游戏,一个玩笑;也许谜底根本无迹可寻,众说纷纭里反而早掩盖了真相。而且,既然它们已经矗立了这么久,那就让他们继续矗立下去好了,安安静静,亘古长存。巨石阵,你那矗立成永恒的摸样还是听听有关巨石阵的传说,轻松一点吧。从WIKI以及其他百科中摘出。一、神力传说。12世纪初期,英国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公元5世纪,亚瑟王的宫廷巫师墨林用神力从爱尔兰运来了巨石阵,而建造巨石阵的目的,是墨林准备用一座永恒的纪念碑来纪念亚瑟王的部下。二、巨人传说。传说中沙利斯伯利平原上原本住着一群善良的巨人,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便是手牵手围成圆圈唱歌跳舞,他们的喜悦神情与滑稽动作,为人们带来许多欢乐。然而,在有一天,毫无预警,巨人们突然僵化变成大石,手舞足蹈的动作也煞时间凝结,就此成为伫立平原上的巨石群。三、恶魔传说。相传恶魔向一名爱尔兰老妇买了这堆石头,运用魔法让这些石头飘洋过海,来到沙利斯伯利平原,堆栈出类似的模样。恶魔召集村民,要人们猜测石块的数量。当大伙议论纷纷毫无头绪、而恶魔因自己的聪明而沾沾自喜时,一名修士走出人群对着恶魔说:&That&is&more&than&thee&canst&tell.&(That&is&more&than&you&cantell.)&意为这些石头多得无法胜数。原来,这就是标准答案。当恶魔听到修士的回答后,发现人类竟然也有智慧而非常生气,顺手举起一颗大石朝修士丢去。没想到,修士非常强壮,丝毫不为大石所伤,反倒是撞到修士脚踝的大石,竟然凹了个小洞,恶魔因而愤然离去,留下巨石群,而巨石群就被当地人称为脚踝石。这三个小故事里,我最喜欢的是巨人传说这一个,你可以想象那时的欢快场景,而且可以期盼,既然会突然石化,大概有一天也会突然复活吧;如果,有一天,巨石阵在人们睡了一觉醒来前来参观的时候突然发现都不见了,那又会招来多少猜测,忙坏多少人!而神力和恶魔的传说中,我只是好奇,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让石头来自爱尔兰。有时候,重要的不是传说,而是传说背后隐藏的事实,那些有迹可循的历史、文化,与谜底的揭开一样有意思。巴斯最美处在于从山坡下到城中时的路上所见,俯瞰这座城市,庞大而规整的建筑,大美。进城走,这也是一座风情万种的城市。又一次感慨,不像是英国。可是,英国又该是怎么样子呢?伍斯特小城的红砖,伦敦、巴斯、牛津?英国风物之丰富,当时当刻看了那么多,但依旧不是当时就能预见的。以后还有科茨沃尔德区的童话小镇,湖区的宁静,西海岸的大气与柔美,苏格兰的寥阔&需要慢慢看。在巴斯又一次感受到,这走马观花的观看太暴殄天物。不过,大概是巴斯的人太多了,倒没有多少要在这里多停留的心了。终究还是倦了。罗马时期以及罗马建筑对英国的影响什么才算英国?有关简奥斯汀巴斯,一弯新月的闲散与辉煌巴斯很有名,几百年来都是人们热衷的游览地。这里有古罗马时代就留下的温泉浴场,有意大利风格的普尔特尼桥,有7世纪创建16世纪又重修的英格兰西部最大的垂直哥特式建筑之一的巴斯修道院,还有出于大小约翰父子之手的风格独特的圆形广场和皇家新月楼,而且,还有简奥斯汀的纪念馆,她的后期小说《诺桑觉寺》和《劝导》的故事背景地就是这里。我们第一眼见到巴斯的时候,是刚刚离开旷野里的巨石阵。从半山腰里突然见到这座四面环山、建筑沿山而下鳞次栉比又规整阔大的城市时,是有种特别的惊艳感的。几次三番想,停车我要下来看风景,却终究因为无处可停而直接到了上脚下的市中心。四月的下午阳光灿烂,是英国难得的好天气。从停车场出来去往浴场和修道院,走近河谷,没有见到水,先见到了下面的小公园,草坪上散坐着晒太阳的人,不远处还传来一阵阵的欢呼声,原来相邻就是一个体育场,恰有一场球赛,绿荫掩映中露出一角看台,坐满了激动了人。街道上也是人,来来往往的行人与游客,三五成群,络绎不绝;到了修道院与浴场相夹的广场,依旧是人,街头表演的艺人,宣传口号的小团体,停伫观看的游客,四月的暖风一吹,阳光一晒,熙熙攘攘,不像在英国。巴斯是热闹而懒散的,空气中都是这样的味道。沿路而上,走过人潮涌动的商业街,甚至有些人挤人的拥堵。转到旁边的小路,有漂亮的建筑,和小小的街心花园,花园里树了一个高高的纪念碑,有几树花开,草坪和座椅上就又是闲散的人。继续向上,见到圆形广场,感慨为什么会把建筑做的如此规整,三段长长的弧形建筑环拱出一个完整的圆,因为有预期,所以也没觉得太震撼,而下午的阳光洒了一地的阴影,覆盖了中心的半个圆,我还想了一下,万一住在了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永远只能见到对面和四围的阳光灿烂,这一家该有多么心里不平衡。从两个弧形相隔的街道走出,去看皇家新月楼,当初就是看到了一张它的照片,才觉得巴斯非去不可,真正见到时,也真是打心眼里的喜欢,喜欢的不独是这栋建筑,还要含上它门前的广场、草坪、花园,也必得它们相得益彰,才能显出此楼的美好。长长的一排楼,建在半山腰下,想下看,是平铺向下的草坪,开阔的很,上面也毫无例外的坐着晒太阳的人,有的是一家老小,有的是三五好友,甚至还有几个围成小圈踢足球的女孩子;草坪尽头是一排林荫大路,再向下就是林木覆盖的花园,顶部上郁郁葱葱;平视是远处的对面山坡,上面又是规整的房屋,掩映在绿树间。多好的所在,不必面朝大海,也天天是春暖花开。沿着新月的内弧走一圈,走到下面的林荫路,也在路边的长椅上坐了片刻,拍了一只松鼠在树枝间的晃荡。我们也继续晃荡在这座城,走那些游人不常去的小巷。果然是山城,有些平行的道路,中间都是高高的落差,要有窄窄的阶梯上上下下。爬梯上坎,乐此不疲,陡然想起国内的那座山城。时间不多的时候,才想起还有简奥斯汀的纪念馆,起身去找,才发现走的路上已错过不止一次。仗着对巴斯的路已有的印象,七拐八绕,居然没有多费一点路。小小的楼不起眼,但前面立了个奥斯汀的小像,穿着长裙,戴着小帽,十八十九世纪的女子装扮,但显然,她没有穿着同样年代衣服的在纪念馆里工作的看门胡子大叔招惹喜欢,亲眼见到三个叽叽喳喳的女孩子直接冲到披斗篷的胡子大叔身边要合影,完全无视端庄微笑的简奥斯汀。继续七拐八绕到河边去看有名的普尔特尼桥,高高的立在河上,胖而敦实,与一岸的建筑物紧紧相连,走在桥上,除了进店铺晃悠见到窗外的水流穿过,才会想起自己在河上。桥下的堤坝也很有名,但我的眼中,只有三道白色水弯的美丽。踩着时间点赶回停车场。恰是六点多下班的时候,见到原本在修道院门口涂成金色扮演公主的女孩背着背包提着金色大裙摆回家,见到在新月楼前开着酷酷的黑色三轮大摩托车的骑士男人开在我们前面的路上,夕阳的柔和光线打下了,没了一点商业的味道,尽是下班之后回家的温馨。一切刚刚好。再见,巴斯。每每提到科茨沃尔德,大家都爱引用一下林语堂那句流传甚广的话: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安装有美国的水电煤气等管子,有个中国厨子,有个日本太太,再有个法国的情妇。其中的英国乡村,大家都指向了位于英格兰中部的科茨沃尔德区。科茨沃尔德不是一个地方的名字,而是一片区域的统称,它涉及英格兰的六个郡,连接了斯特拉特福德与巴斯、格洛斯特与牛津间的大片区域,以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著称。科茨沃尔德本不在我们停留英国的这几个月的旅行计划中,但无意的相遇,反而也成了一个亮点。在开车前往巨石阵和巴斯的路途中,科茨沃尔德的美丽,已经有所领略,一再穿行在幽静的乡间小路上,途径美丽的村庄,见温柔起伏的丘陵草地。只是那时还不知道这就是有名的科茨沃尔德区,直到晚上回家翻看图册,才明白这里为何如此优美,隔天的行程也就成了探访科茨沃尔德的小村庄。第一次去的只是位于郊外的百老汇塔(Broadway&Tower)和随便选的奇平卡姆登(Chipping&Campden),一见倾心,意犹未尽;于是,相隔两个星期后的第二次租车,我们又去了一天,从百老汇(Broadway)及其周边的斯坦顿(Stanton)、斯坦韦(Stanway)、斯诺希尔(Snowshill),经斯托昂泽沃尔德(Stow-on-the-Wold),一直到水上波顿(Bourton-on-the-Water),把那蜂蜜色的石头房子看了个够,虽然还要很多小村庄没有见,但从此也不会再惦记了。科茨沃尔德,万物安然科茨沃尔德总还是值得看看的,特别是你想寻一点田园牧歌的古老宁静时,看着这些保持完好的小村落,毕竟会有种时光之外,有所留存的欣慰感。在这里,万物都静默安然的存在着,生长着,一如几百年来的模样。游人也许会打扰它们的平静,但最后却是它们把游人所征服,不着力度,只用自身安静的存在,便已足够。奇平卡姆登,作为我们拜访的第一个科茨沃尔德小村镇,是很惊艳的。在看了那么多小村庄几乎都审美疲劳之后,回忆起初见奇平卡姆登的情景,还是能感觉到欣喜,和心动。从百老汇塔所在的小山坡上,下山进村,村口的两栋房子就先折服了我们。第一栋房子,临街而立,覆盖着黑色厚实的茅草屋顶,从上到下占了房子高度的一半,一部分门窗都凹陷在茅草顶的圆弧里,门口有花,窗下有修建整齐的绿色灌木,窗间的墙壁上爬了青藤,然后细细的石板路在屋前铺过,再续一段草坪,就到了公路边。这就是我们先前见过图片并因此而选择奇平卡姆登的那栋小屋,亲眼所见,还是觉得美的古老优雅的不真实。第二栋房子,以其房子与花园和围墙的整体美而打动人。围墙全部由灌木组成,叶子满布,绿绿的,厚厚的,从里到外有着优美的弧度,外围也是高低起伏有着错落连绵的美,高的灌木还保持了顶端伞状的球形的圆弧;然后一个半人高的镂花小铁门嵌在绿墙中间,一条石路,几蹬石阶,就绕到了门前;门前有两个石头狗雕塑,路两边有砌的整整齐齐的石台,上面是大簇的紫色小花,蓬蓬勃勃,间有圆圆的绿色灌木,石台内是绿绿的草坪。屋子也是蜜黄色的石头墙与黑色的茅草顶,屋脊上还描了波浪形的花边。总归,一切都被打点的精致整齐,从形状到色彩,有着我想象不出的童话般的和谐。我忍不住猜测,主人家是做什么的,怎么这么有心,为了这个庭院他花费了多少精力;同时还忍不住幻想了下,我要有所这样的庭院,一生将别无所求&&然后,自己又反问了自己一句,真的吗?有人的是村子的主街。主街由两边连绵的牌楼组成,蜿蜒,略有些弯度与坡度。路上人不多,但不冷清,从主街的格局,能看出这座村镇昔日的繁华。站在路边闭着眼睛想一下,那时熙熙攘攘的商贸场景,都能浮现出来。何况主街中心的广场上,还有一个方方正正的大亭子,事实上是当时的市集广场,建于1627年,现在虽然不再作为主要市场,但依旧有一个商人在厅里摆放各种皮毛制品,而临街的围栏上还悬挂了五张完整大牛皮,看过去,也是别有一番古朴的风味。此外,村边的教堂、田野也值得一看。关于奇平卡姆登我已写了太多,就此打住吧。这座小城叫Brodway,于是就翻译成了百老汇。英国还有很多诺顿。建在城边高地上的小塔,我也命名为百老汇塔吧。当时其实有想去大莫尔文爬山,既有前三天看城市看的疲倦,也有对这种旅行方式的疲倦,但这个轻易就能到达的地方,多少有些不情愿。恰好对门的房客Z把房东放她屋里的几本旅行书拿过来让我们做参考,于是就知道了美丽的Cotwolds区。在山顶上的百老汇塔基本上满足了看风景的需要,山顶,旷野,与羊群。OK。下一个小城镇是百老汇。百老汇的名字很响亮,但在英国,它只是科茨沃尔德的村镇之一,算是比较大,比较成规模的一个。与奇平卡姆登相比,更开阔,也更热闹,更商业一些。也许因为这一次是作为另一场自驾游的开始对之后的两天也充满期待,也许因为两个星期的时间里已经对科茨沃尔德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许是在奇平卡姆登已经挥霍了所有对于宁静村庄的热情,总归,再见科茨沃尔德,不管是热闹的百老汇、水上波顿,还是沿途那些名气不大但格外幽静的小小村庄,却再也找不到初见时的那强烈的惊喜与幸福感。自己只是过客,流连在与己无关的英国乡村看风景而已。百老汇在平原上,所以建的开阔敞亮,房屋也显得低了一些。主街也很繁华,商铺、旅店、咖啡馆、酒馆,一个接着一个,来此逛逛街,晒晒太阳喝喝咖啡,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店铺里卖的古董、小饰品、也有自己的别致之处。只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消磨在逛街上,而这里给我的感觉又太像国内被开发好的古镇,商品的喧嚣掩盖了它本身的古朴美。唯一特别的,大概还是郊外的百老汇塔。这座山顶上的小塔,是在去奇平卡姆登那次见到的,当时还有想爬山,所以看看小塔周围的丘陵、森林、草地与羊群,也算是得偿所愿了。1799年建的这座塔,是一个丈夫送给妻子的礼物,虽然塔没有多么大,但周围的风景都可以尽收眼底,也是大手笔的浪漫了。这里也是科茨沃尔德区的第二高点。在距百老汇十五分钟车程的范围里,有斯坦顿、斯坦韦和斯诺希尔三个小村子。在刚刚告别百老汇的热闹,刚到斯坦顿,突然有几分找回科茨沃尔德的宁静。路上开始遇见骑马的人,时不时就是慢悠悠的哒哒的马蹄声。村子不大,在一座小丘陵下,住户不多,但能够形成两条短短的街道,沿山坡向上,也有第次而建的人家。整个村庄,草木丰茂,触目皆是葱郁的妥帖,合心合意。斯坦韦则非常的小,只有一座教堂和一座庄园,和极分散的几家住户。庄园与教堂相邻,不大,三四个庭落里住着人家,外面是一个广场,三五棵大树,一个池塘,也有些意趣。从其建筑的相对高大与完整性上来说,也算难得了。庄园有高大的围墙,外面是草地和树林,遇见一只猫,蹲在阳光下的乡间小路上,彼此对望一下,斯坦韦也就记在心里了。斯诺希尔,该称之为下雪的山,它的地势也确实高一些,要开过一大片丘陵上的田野,才能见到孤零零的它。田间的路上又遇到了被撞死的野生小动物,也许该说是英国的生态环境太好,所以时常会见到它们在路边蜷缩的身影,可是多可怜,多悲伤。斯诺希尔格外有小山村的感觉,充满云外一声鸡、狗吠相与闻的乡土味。不过我们折个小弯过来,也只停留了匆匆片刻,因为连接见同摸样的石头房子,到此已没了新鲜感,我也没有用心的去找当初让我一眼就选定要来这里的那张图片上的风景。这也不重要了,记住它的美丽名字就是了。另外,据说《BJ单身日记1》是有来这里取外景的,这是离开之后才发现,细想想电影里的风景,还真有些像。水上伯顿是我们科茨沃尔德之旅的终点。中间有经过另一个有名的小村镇斯托昂泽沃尔德,从城中穿过,有规整漂亮的石头房子,看上去也是很繁华的样子,因为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所以决定放弃,回程的路上再次经过,当时还有时间,但还是没有停留,连看了四五个,足够了。水上伯顿,单从房屋建筑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有疾风河(Windrush&River)穿过,当地人又为河做了漂亮的规划,所以,水上伯顿也就成了这一区名声最大的一座小镇。我们在这里见到的游人最多,见到的华人也最多。这里大概也可以称之为商业化最重也最繁华的一个小镇。可是尽管如此,因为水太漂亮,我们也依旧觉得这里很美,值得一看。在见到之前,我从没想过一条河可以清浅若此。本来狭疾的水流,在来到这个小镇时,被突然拓宽的河道变得平缓起来,它们几乎是波澜不惊的流经六座拱桥。水很浅,没过脚踝不会很多,所以清澈见底四个地,是格外的名副其实,水底的石头也平缓的很,光脚下水走,不会有丝毫的不适应。也难怪这里会有水上足球的比赛,也确实有小朋友光脚下水喂鸭子,四月底的温度并不高,可他们都是三番五次下水,乐此不疲。河边有高高的树木,四月底的叶子还没有长全,阳光照射下,直接投影河底,枝干清晰,水静静的流着,影子去一动不动。难得有些地方还有高大的垂柳,长长的绿藤轻拂水面,带来几分熟悉的美丽。水上有大鸭子和小鸭子在嘻戏,小鸭子出生没多久,毛茸茸的一团可爱,偏偏又游的快,在水面上穿来穿去,引的游人手下牵的狗狗跃跃欲试。值得一提的还有水上的石桥。六座石桥低矮的跨在水面上,连接两岸。它们的形状高度几乎一模一样,除了宽窄不同,宽的可过汽车,窄的就供行人往来。石桥都有百年历史,与清浅的水流和岸边的树和建筑搭配的极和谐。水的一侧是店铺、咖啡馆,有桌椅摆着露天,可以临水喝酒喝茶;另一侧是大片的绿草坪,游人也是三五成群的围坐其上,草地、绿树、蓝天、白云和水,小镇格局不大,但有完美的休闲氛围。何况桥边还有买冰激凌的车子和店铺。河边柳下,清风拂面,绿荫满头,何等惬意。这就是水上伯顿虽然不宁静但依旧值得一游的理由。此外,模型村、汽车博物馆、香水制造厂,也为之填了点亮彩。租车旅行,一定是我们做的极明智的一个决定。唯一的反思是,为什么在德国的时候,从没这么想过?PS:斜体部分是当时记下来有想了解或有想写的东西。这次租车,给的是Ford&Festiva,看上去比上次的稍微大了点,也许只是多了两个门的效果。事实上开起来的感觉,远不及上次的西雅特。还在国内的时候,有次和H一起坐他的朋友L先生的车,L评价这个新买的国产车开起来跟个兔子似的,总是一蹦一蹦的;那么我们这次开的福特就跟慢牛似的,甚至可以称之为蜗牛,一脚油门踩下去,车速完全没反应。不知道是发动机出了问题,还是本身就不行。于是一路上,爬坡上山,常常担心会停下来甚至滑下去;而转弯环岛过后需要加速的时候,只能看着身后的车冲出,屡次被一骑绝尘。还好的是,虽然开起来颇多费力,但一路倒也顺利。我们开着它上了山,临了海,走了乡间小路,而且也几乎都在NAVI预算的时间里按时到达,也算是功不可没吧。在取车之前,其实并没有确定要去什么地方。凭着上次最后一日见到科茨沃尔德小村庄的恬静优美,最初的模糊概念居然是:三天就穿行在这些小村庄吧。这当然是不行的!科茨沃尔德的小村庄确实都很美,可是在没有再次去之前,就已经知道,走不了两个,我们就会审美疲劳的。也确实如此,一天时间,Broadway、Standon、Stanway、Snowshill、Burton-on-the-Water,前三个小镇走完,再见到我一开始就念念不忘的山上的Snowshill时,已经完全没有感觉了,幸好最后的Burton-on-the-Water有水添灵气,否则一个下午就会离开的。于是,第一天的上午远未过完之前,心里就已经跃跃欲试着要去威尔士看海了。在到达斯诺登山之前,我们先在还有一小时车程的一个小镇休息了一下。那是刚进威尔士境内,因为临近斯诺登山的缘故,山中小城的模样已经初步展现了。见惯了英格兰中部的平缓,科茨沃尔德乡村的恬静,待见到一座真正山环水绕的小镇,近有峭壁,远有群山时,眼前突然一亮,精神都振奋起来了,虽然那可能不过是一座普通的山里小城。下车走走,空气中透着纯净。城中有一条河流穿过,像是不知绕了多远的山上下来的水,一路拍打着石头,水声喧哗。我们还到临水的石滩上走了走,远望山水,一切还颇有些意境。于是不禁对斯诺登山又多了点期待。再次出发,就多是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了。H先生的开车技术在此得到了极好的锻炼,幸喜一路无事。而一再的山林中的盘旋,也让我以为,斯诺登山除了最高峰上怪石嶙峋,寸草不生,其他地方,就算不是鸟语花香,总也是林草丰茂吧。我有些想象中国的名山大川,直到一声悠长的汽笛声在山间响起,才又拉回到威尔士的风光中,汽笛声起处喷起了一团白雾,远远近近就听到了小火车的咣当咣当声,宛如回到工业革命的时代。全英境内的第二高山,刚刚一千米出头的斯诺登山,虽然当年英国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队就是在这里训练的,虽然也有看了些图片觉得风景蛮荒芜震撼,可是以前爬过的很多山都比它高,所以在亲眼见之前,还真没太把它放在心上。于是,真到了那片山区,突然觉得一切很意外,怎么刚从幽森山林里穿出,就突然变成了荒凉的西部公路片。远远近近都是雄浑大山,不高,不陡峭,但绵延甚广,而且山上只有石头和还没有返青的枯黄茅草,偶尔有羊在山上出现,但再不是大片牧草任其啃食的悠闲,而且有点散养天地自生自灭的独立与不易。车子行驶其中也仿佛被缩放成了小小甲壳虫,有一刻我想起了坐火车在青藏线上所见的山之雄大,这里虽然没有那份天地大美的气魄,但有追求大美气魄的野心。路上开始出现大大小小的湖,湖色明净。停车到路边,下车才发现风之大,温度之低,再加上阴沉欲雨的天色,灰色云层吞噬山峰,水意弥漫。近观的湖水也是一波接一波的拍打岸边,冷气逼人。突然有些沮丧,那是面对原始自然时的无力感,也有对自己准备不足就贸然边前来的一点点遗憾和不满。天色不好,到达的也有些晚,山还与自己想象中的差别很大,但既然来了,怎么也要走走看。等了很久等到停车位,看到一条人来人往的通向山上的路就走了过去。事实证明,那是我本来想避免走的一条路。在简单查攻略的时候,我选的是走山顶的路,路程短且可看全貌,如果有时间,再从这条山下过湖边的路返回。但既然踏上了,也就没有必要更改了,以可以近观湖水为名安慰自己。一路走的,心境尽是荒凉。全是石头和荒草的山,再说壮美,看多了,也会觉得枯燥;再加上满天乌云满布的架势,只觉得我们这个点还来爬山的人太悲壮。好容易到了湖边,真的是山中湖泊的宁静,可是在这样荒凉的山上与黑云压顶的天气中,在这湖这水里,见不到一点生命的迹象。看久了,脑海中浮现的全是诡异恐怖的传说与小说中荒山恶水、怪物出没的场景。而现实中,有些路段经过的上方,是满壁的碎石,我一直担心在我们经过的瞬间它们会滑落下来。风依旧很大,有些地方要伏低身子才行,而看那些在路边走的人,我真担心他们会被吹下去。要怎样战胜这无处不在的荒凉感与暗藏的恐惧,那大概,只有登上山顶了。只是,我们走了一多半的时候,还是因为时间所限,选择了返回,返回的路上,基本没再见到上山的人。唯一欣喜的是,下山时的天色稍微好了一些,有时能见到蓝天,阳光穿透云层的次数也多且持久起来,群山也变了些面貌,不再尽是狰狞冷漠,但此时,也并无留恋,至于没有登上顶峰的遗憾,也没有多少弥补的心。PS:1、我不喜,但并不代表这山不好;喜欢的人大概依旧会非常喜欢。我也不知道以后如果见多了这样的山,是不是也能很接受;2、周边的城市有到多个登山口的公交车,红色双层大巴,数量不少;还可以从兰贝里斯Llanberis坐小火车直达山顶,火车很古老,也是不错的体验。3、我们是停车在Pen-y-Pass处的停车场,收费是4小时内5镑,4小时外10镑。停车场处有两个进山口,分别引向不同路线看不同的风景,到时看好;走的快一些,4小时可以打个来回,虽然进口处路牌上的建议是需要6个小时。斯诺登山,唯剩一丝浑厚于此广漠荒凉之地我一直是喜欢山的,但斯诺登山,大概是第一个让我觉得不喜欢的山,我实在不喜欢那荒凉感,虽然一路见到的爬山的人不少,但这片山水本身的荒凉,是我无论怎样都热爱不起来了。大概是从小到大接触到的现实里的,文字里的,中国的山水太美,意境太美,所以爬三千米的峨眉山,纵然满身疲累,却一直满心欢喜,而这一千米的斯诺登,还没走到觉得累就已经想离开,并再不会来。文化的差异,居然是在这几乎纯自然的环境里,最强烈的展现了出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确实如此。至此,我开始狠狠的想念国内的山山水水。当然,这之前就存有想法。看过威尔士的海边图片,就已经动了心思。但图片上的美景在何处,要去的是威尔士南还是北,这一切,在出发前的那个晚上都过去一多半时间之后才最终定下来。并贪心的想在两天的时间里,把北威尔士的山、海、岛屿和城堡、小镇一网打尽。但是,定的如此仓促,且恰是英国假期的日子里,第二天晚上的落脚点,要找位置与价格都合适的,到半夜临睡前都没有着落。莫非这一次还去不成?睡的晚,第二天也起的颇晚,终究还是惦记着,起床的第一件事儿还是上网找住宿。浏览了N多网页搜索无效,几乎都要放弃的时候,又打开Booking看了一下,居然发现原本连张床位都没有的康威(Conwy)小镇的青旅居然有个折后的双床间,大喜,简直觉得这就是为我们而留的。可是,好事向来多磨。订下之后,原本的两人间,订单显示只容一人居住,打电话去确认,被告知完全没有空房,不知道我们怎么就订上了。乌龙。但经此一折,反而坚定了要去的心,继续搜索,最后找到了一间在安格里西岛上的旅店,直接电话确认。出发时,已是十点过半。三个小时的车程。中间在进威尔士山区之前的小镇兰戈伦Llangollen休息了一个小时,看从山上流下穿过整个小镇的河流,看拉着长笛的蒸汽小火车在此经过,也算是惬意的一站。之前还经过了一个小镇,临水而建,依山而上,层叠房屋掩映在绿树之间,中间有方顶大教堂和高耸的蓝色圆顶教堂,当时天气不算好,但恰是掩映在阴暗中的小镇,哥特风味十足,一见倾心,后来查到,此地叫做布里奇诺斯Bridgnorth,也算是旅途的一个亮点。到达山上停车场已是下午两点半。进山的路上有被震撼到。苍茫而雄浑的大山,很有点去青藏路上见到的辽阔苍凉。且是大风,低温。很久没有见过的景象,很久没有感受过的苍茫。可是大概也就是是这第一眼的被打动吧,等到真爬山的时候,也就不觉得有多无可奈何了,风景似乎也没有山脚下的美。这真让人为难。计划里的北威尔士之行,是绝不会最终概括成一座山与一座岛的。还该有四个海边的小镇:卡那封Caernarfon、班戈Bangor、康维Conwy以及有着漂亮海滩的兰迪德诺Llandudno。但半天的时间怎么来得及,最后便只留下了一个安格尔西岛。下山后在卡那封Caernarfon看了城堡,和海湾,蜻蜓点水。晚上七点半到达岛上住处,在楼下的酒吧餐厅里吃饭,尝了威尔士的啤酒和苹果酒,味道很淡。周围都是口音浓重的英语,或者一些听不懂的语言,很有点身处异域的感觉。早上一大早赶到岛的另一端南斯塔克South&Stack去看海、悬崖和灯塔。一直到离开,太阳也一直没有跳出云层,于是留下的印象只有阴冷,大风,悬崖峭壁,冷涛拍岸。惊心动魄。其实说的夸张了些,主要还是冻的。另外,到那里的时候,收到的是爱尔兰的手机信号。返回英国大陆,途经有着长长地名的小镇,转到岛的东北方向的小镇看城堡和海,车过海峡大桥再看一眼春夏之交葱葱嫩绿的两岸与中间蔚蓝的海水,有想去班戈Bangor短暂停留,终究因为时间问题直接去了康威Canwy,围着城堡转了三个圈,踏上回家的路程。戛然而止的有些快,幸好还有长长一段的沿海公路,从而没有因为后面的仓促而太过遗憾。从山上下来,是下午五点多。继续走弯弯曲曲的山路。这一次,主要是走在山那一侧,不见路边的悬崖,多少心安一些,但很近的贴着山的岩石,也偶尔会有担心。幸好,越向下,路越宽,也逐渐有了人家、村镇,斯诺登山上的荒凉感,到此时才慢慢消散。途经兰贝里斯附近,见到了两个漂亮的湖,虽然一侧仍是高山,但毕竟另一侧是公路和村镇,所以湖上都是颇有人气的休闲氛围,有在水面供人玩耍乘坐的船,有码头,有沿湖散步的栈道,午后的温暖阳光打在水面,波光荡漾。我们没有停留,但觉得,游玩北威尔士,在兰贝里斯住一晚,也是不错的选择,何况这里还有直达山顶的小火车。到达卡那封,直奔海边而去,虽然这里的海,只不过是一片海峡,远远的能够看到对面的安格尔西岛。但是,水是湛湛的蓝,有微微的海风,有大大小小的港口里停了有着高高桅杆的船,有伸向海中的小小半岛上的在夕阳的余晖中疏疏落落的海边才有的树的剪影,所以,也就做是看到了一个平静优美的海吧。因为到达的时间所有的商铺都已关门,所以卡那封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干干净净又安安静静的海边小城。城中的很多房子,都漆成了非常嫩的颜色,浅蓝、淡粉、葱绿、鸭黄,让人觉得这小城晶莹剔透,不忍触碰;有时又偏用一些大胆的不常用的色彩,比如说鲜亮的紫,但也不会觉得太突兀,反而要说,用的真好。而海边的卡那封城堡偏偏就矗立在了这些小梦幻的房子中,斑驳的石头墙,但依旧保持了高大宏伟的姿态,俨然是一个历经风霜的勇士,一如既往在守卫着这座小城的纯净。城堡很大,有高大的城墙,身临其下,我也会想一下冷兵器的时代,这样的城堡怎样才能攻克。城堡有自身的主体,同时还有一个用同样高大城墙围就的小城,里面就是那些梦幻的小屋,如今多数店铺、餐厅、宾馆,其实是一个小小的商业区。当年大概也是城中的小城与城堡主体互为依托的吧。这类的城堡大概也都不是一个孤立的所在。至于卡那封城堡的渊源及地位,这里就不多说了,几百年近千年的历史,局势紧张时经历刀火战争,局势平缓时却常常闲置一边,任其朽坏,到如今这种维护起来,供人游览,没准反是它最安逸舒服的时候,虽然这却失了一个城堡本身的作用。不管怎样,城堡的意义,在这个时代,也就只剩观赏和忆古思今了,看一看城堡上的那些塔楼,多少也能想象出它兴盛时的模样,虽然如今的鹰塔上,只有海鸥和鸽子在盘旋、停伫。这是我们见的第一座城堡,那时还不知道,这也是我们此行唯一细细观赏过的城堡。安格尔西岛以情侣天堂之名著称,岛上设有两个情人节,此外,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在这岛上的隐居,也为之提升了很多名气。我也想不清楚当时是为什么非要来此岛一看,是因为这名气,还是因为看到的岛上的照片太美,大概,无非只因为,这是一座岛,一座被海四围的岛。经梅奈海峡上的跨海大桥上岛,是难得的宽阔公路,因此,也越发显出了岛的特点,路两边不再是在英国大陆上常见的打理精致的优美田园风,而多了些杂乱。草木葱葱,偶尔有齐整的牧场,尽头也多是乱蓬蓬的树木。一路人烟稀少,只见荒地,不见屋舍。直到到达我们住的地方,才见到稀稀落落的几处房屋。停车到屋后,旁边就是旷野,一蓬蓬的小黄花开的正浓。旅店里却正是热闹,一楼是吧台、餐厅和活动室,楼上才是客房。安排好房间下楼吃饭,餐厅里坐了很多人,吃饭的喝酒的,和屋外的荒凉颇不相称;满耳朵都是听不太清楚的英语或者非英语,连吧台的服务员也都是口音浓重的英语,突然有点身处异国他乡的感觉。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外面正对着威尔士陆地那片,近处是大片的田地,远处有淡淡的山影,和薄暮时分的云天融而为一,想着我们就是从那个地方过来的,看天色渐渐暗下。安格尔西岛的这一夜,远离涛声,但这落脚之地,倒也让人觉得安然。到灯塔去,伍尔夫小说的名字,在小说中,其实没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但这几个字却让人过目难忘。这一天的早晨,早餐之后,我们也直奔灯塔而去。一路向西,直到安格尔西岛最西端的霍利岛Holy&island上,过一条看不见两边风景的跨海大桥,无知无觉中,已经到了另一个小小的岛上,Navi又把我们引向了一条很有意思的路,只容一辆车通过的、坑坑洼洼的荒野里的小路,四野望去,依旧见不到海,只见起伏的荒草和不知名的半人高的植物开满黄色的小花,有时那浓烈的黄色都蔓延成一片,整整腾腾的,但依旧显得这里如同荒蛮之地。再加上来的太早,东边的好天气迟迟不抵达海边,所以四野阴沉。终于找到目的地附近的停车场,没有精心打理过的模样与四周的风景倒是相得益彰,有三五辆车停在那里,我不确定是有人比我们到的早,还是昨晚就住在这里,虽然觉得这里应该荒无人烟才对。停车场旁边有指向海边的小木牌,依旧简陋,让我无法同之前见到的漂亮图片想联系起来。直到沿着那条被人走出的小路一路前行,才终于见到了海边的崖壁和期待中的灯塔。可是,天气太糟了,依旧是那副阴阴沉沉没有睡醒的模样,风也大了,冷冷飕飕;我们来的季节也太早了些,满地枯草。所以,我期待中的阳光明媚下,有着湛蓝的或者碧蓝的海水,还有披着一层绿衣的悬崖,纵然陡峭骇人,但依旧让我情不自禁的欣赏赞叹的那种风景,陡然变成了,阴风怒号,满目枯草,悬崖峭壁,触目惊心,转眼有回到了荒凉的斯诺登山上的感觉,而且还多了大海的捉摸不定,又而且,我们居然收到了爱尔兰的手机信号。北威尔士,不要让我觉得尽是荒凉和诡异呀。不管怎样,依旧沿着崖边,走向了灯塔。南斯塔克灯塔在崖下的一个小小的岛上,白色的塔身,遗世独立的模样,除了灯光一闪一闪如同眼睛,否则就觉得它也是这岩石的一部分。灯塔高出水面不算太多,它日日夜夜聆听着潮起潮落的声音,我觉得大风大浪的日子里,海水大概都能扑打到它的身上,但此刻,它只是安然的站在那里,但灯光却吸引着我们走进。有石阶沿着悬崖曲折向下通向它,看过去比较陡,而且下面就是惨白的拍打到岩石上的浪花。犹豫了下,还是走了下去,中间的时候突然有很大的风,都想就到这儿吧,H先生说,有老奶奶都下去了呢。只好装着淡定向下走。中间经过三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家,他们停在半路的一个转角处,拿着望远镜在观察崖壁上的鸟儿,有了一份热爱,大概什么都无所畏惧的吧。我们到了连接灯塔小岛的铁桥处,桥头有小门拦挡,我们停了片刻,开始往上爬,依旧是大风,但此时已觉得,那风,也不算什么了。看过了悬崖和灯塔,准备离开,天冷,没什么好留恋的,只是,还是有些遗憾,来得太早,没有见到它最美丽的时刻,比如傍晚时分在这里看落日,一定很美。回到停车场,遇到一只乖巧的狗狗,主动向我走来,我就不由自主的伸出右手手摸了摸它的头,想起早晨出发时,遇见过一只猫咪,围着裤脚转圈撒娇,左手摸过它的头,顿时觉得很圆满。而在开车出去没多久,停车路边说再看一眼风景的时候,远处吃草的四匹马一见到我就远远走来,然后站在栏别齐齐看我,我一激动,伸手,挨个摸了摸它们的眉心,一开始它们还有躲闪,但很快就是温顺信任的模样,我顿时觉得心里暖暖的,幸福感爆棚。所以,荒凉的安格尔西岛的这一端,因为这些小动物们,想起来的时候,也有一抹暖色。回程的路上,要去兰韦尔&PG。这是安格尔西岛上一个小镇的名字的缩写,也常被写作兰韦尔普、兰韦尔,其全称是兰韦尔普尔古因吉尔戈格里惠尔恩德罗布尔兰蒂西利奥戈Llanfair&pwllgwyngyll&gogerychwyrndrobwll&llantysiliogogogoch,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湍急漩涡附近白榛树林山谷中的圣马利亚教堂和红岩洞附近的圣田西路教堂&,这是是全英最长地名,也是欧洲最长地名。这个名字是1860年造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大不列颠最长火车站名的荣誉,显然,目前来说还算成功,因为慕名而去的人络绎不绝,小小的火车站也打造的蛮有特色,有漂亮的小房子和安静的站台,除了这个极长的地名看上去有些囧,其它也都是一个小镇的恬静。不过,旁边有个同样挂着这样长地名的小商场,里面卖的都是威尔士的旅游纪念品,短暂停留的期间还见到了旅游大巴车带团过来,看来这里的旅游业打造的还颇有规模。在一侧的游客信息中心,买了两张安格尔西岛上的灯塔的明信片,一张是朝霞满天,一张是晚霞绚烂,以弥补没有遇上好天气的遗憾。顺便插一句,威尔士人对于旅游业的打造,实在是费劲心机。同样威尔士北的圭内斯郡Gwynedd的巴茅斯Barmouth附近,在一个叫做费尔伯恩(Fairboume)铁路车站的地方,其站主为之设计了一个67个字母组成的站名,Gorsafaddachaidraigddanheddogleddollonpenrhyna-refrdraethceredigion,比兰韦尔&PG还要长,但能不能被公认,还需要时间。同样在威尔士,最小房子,最小邮局,最小电影院等等都是一个又一个吸引人前去旅游的大小噱头,打造极致,不管多搞笑,他们也都津津乐道。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地方。安格尔西岛沿海峡处的博马里斯Beaumaris,本是可去可不去的,不过见到了被水环绕的城堡图片,也就决定了,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不妨杀过去看一看。沿海公路的曲折程度不亚于山上,但沿路的风景也很美,海峡不宽,两边的葱葱绿树倾相呼应,还时时有漂亮的滩涂和小小岛。这边的天气已经暖和起来,阳光暖暖的照着,开始有了所期待中的海边该有的惬意。穿过博马里斯小城,一直开到城堡北端的牧场处。这个城堡的特别在于身处优美的田园风光中。本身也略显圆润些,有童话的弧度。这座城堡正面是海与小城,背面则是大片的牧场,是修剪规整的,绿草如茵的那种,有很多牛在城堡下的牧地上悠闲吃草,有暖风轻拂,日光微耀,顿时觉得,这地方真不错。回到城中,找地方停车。走到海边,去看船看海看山,远处有对面大陆上的山,与再远处无尽的海,近处有海上的干净小船,有石质粗糙的沙滩,有白色的栈桥通向海中,走到尽头,回看这座小城建在山上的层叠的房屋,簇拥在绿树中。这是第二座停下来看了看的海边小城,正午时分,天气又好,有种暖洋洋的热闹,和傍晚时分卡那封的清净截然不同。不过在这里的心境却和在卡那封时很不一样,其实没有放松的去看美景,心中一直惦记着过海峡之后沿海的班戈Bangor和康威Conwy,而康威也该是这趟旅程的一个重头戏,眼看空留的时间越来越少。时间真的不多了,五点多要还车,回去需要三个小时,而且这是假期结束的一天,下午路上的车多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还要预留一点时间。于是,离开博马里斯往回返的时候,就开始觉得在这个小城停留的时间太长了,虽然只不过半个小时。预定的下一站是班戈Bangor,虽然直到现在我还是不太清楚班戈可以看什么。当时输了不太有名的班戈城堡的邮编,但开在路上的时候见到提醒说A5路关闭,而去城堡要从那里下去,想了下时间,不管是不是真的,还是直接去康威吧。康威小城很热闹,康威城堡也很壮观,可是围着城堡转了两个圈,在城堡前的跨海大桥上打了两个来回,却没有找到合适的停车点,一路却又被前后的车推着停不下来,于是转到第三个圈的时候,我们决定了,就这样吧,准备回家,本来时间也有限,再远一点的兰迪德诺Llandudno就直接忽略吧。于是,就这样,还没准备好说再见,北威尔士的山与海就开始闪在了身后。离开的路上有颇多不甘心,没有在海边住一晚,没有在这些安静的海边小城悠闲的散散步逛逛街,还没有把海看够呢。幸好,回去的路上,沿着海边走了很长一段,在以为已经远离的时候,又再次见到,再次陪伴了一段路程,让这离开结束的不至太过仓促;又幸好,不多久还会有苏格兰的山与海,每个晚上都可以在海边。1、还是要提前做好计划,这样在时间和费用上都可以相对充裕一些。2、如果没有提前做好计划,也不用太担心,只要决定去了,什么都可以解决,有时,最后一天的房价也不会太贵,相反可能会因抛售而拿到一点折扣,但是要看运气;要提一下,中午的时候康威青旅给电话来说,确实是有人退订了一间房,问我们还要不要,只能总结说,booking还是很可信的。3、青年旅舍依旧可选择。来欧洲后出去玩基本上没再住过青旅,但从这次病急乱投医四处找住宿开始,从青旅的网站找住宿,依旧是我觉得最省心的,而且,青旅的位置太特别了,山巅、海角,也许条件不会很好,但一定能有很特别的体验;4、不要太贪心,一天去两到三个地方就足够了,都可以好好看一看;像最后一天,只有半天的时间我却一下子安排了五个地方,注定只能草草收场,其他地方也不能看的太充分。总归,租车自驾,依旧是很合适的游览英国的方式,回欧洲大陆之后,在合适的地方可以继续。威尔士北部,也依旧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值得一去。因为在伦敦的时候,把所有的时间都贡献给了那座大城,所以只好再另找一次时间,多绕很多路去剑桥。必须要去一次的理由是:既然牛津都去了,剑桥怎么可以错过。于是,一路火车加汽车,单程四个小时,长路漫漫,我们去剑桥。PS,还有些话要说:1、剑桥的攻略做的略多了些,这大概反而成了这次旅行的一个失误,没了意外的惊喜,只剩按图索骥如同完成任务一般的行走,至少这样的方式不适合我。基本的知识要有,但攻略上知道大概的行情就行,旅行是自己的,要自己主动去发现;2、千万不要拿牛津比剑桥,或者剑桥比牛津,虽然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至少满大街的自行车会让人觉得是同一个地方,但差别也是很大的。我想在剑桥寻找牛津的古老庄严肃穆,注定要失败,何况是在周末游人格外多的环境里。幸好剑桥还有自身的秀美。而就个人而言,尽管徐志摩的诗写的那么美,我还是喜欢牛津多一点;3、天气很重要;4、翁美玲的墓就在剑桥,有兴趣的可以去找一下;我上车离开时才突然想起来,这也是太关注别人的攻略而忘记了自己想要的,于是,就干干脆脆的错过了。记一笔,以为戒。剑桥,给那些未遇见的美丽路上果然见到了期待中的大片的油菜花开。英国的季节越来越让我摸不清了,不知该说是春天格外漫长,还是冬天和夏天的衔接格外急促,明明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会突然有一场风雪降临;明明天气暖和的都要穿着夏天的小裙在街上摇曳了,转个弯却见到一片林木苍翠如新生。花,似乎也是变着频率在开放,记忆里的应时应景的全被打乱了,见了好几次樱花的绽放,玉兰的盛开,旱水仙的季节大概是过去了,然后在印象里油菜花都不知结子多久之后,却有了广阔田地里的油菜花开。每一场花期都没有错过,但又与所认识的四时节气格格不入,于是,在这个五月中下旬的季节,在剑桥,又见了一城的春。三个小时的大巴,晃晃悠悠,在快到达的时候,H先生突然意识到一件事:康桥原来就是剑桥,再别康桥的意思,不是说要告别一座桥,而是再别剑桥,要告别的是一座城。彼此莞尔。然后我们就到达了大巴车们停靠的一大片草坪旁。穿过草坪去城区,眼中所见,依旧是一座普通小城的模样,除了骤然多起的年轻人与自行车。终于见到一个学院,却又觉得规模好小,跟在牛津的所见不成比例,于是,牛津在前,对剑桥的印象就成了处处不及。承认自己的偏颇,却越发觉得这偏见的理直气壮。街道杂乱,建筑矮小,游客太多,再加上明显的阴天,还有好巧不巧的赶上了考试月,所有学院一律关门闭客,于是,见到国王学院的如宫殿般的恢弘建筑和三一学院的古老时,心里也觉得,不过尔尔,依旧还对自己几经曲折来到这里表示疑问。幸好,还有一条康河(卡姆河)。见到康河的时候,我们便放弃了计划中的路线。沿着康河北走,另一侧是一排房屋,房屋与河之间有窄窄的通道,穿过这一段,眼前突然开朗,见到一片绿色的草坪,阴天,但依旧有学生游人散坐,这依稀有了些期待中的剑桥的样子。草坪非常大,中间被几条笔直的林荫路分割,每条路的树还不一样,有一个远远看去,树上像是长了白色的长须,蒙蒙一片,走近细看,才发现原来都是一穗一穗的白色小花,花型端正,是远观完全想不到的。草坪一畔的康河,水色幽绿,岸边的垂柳下散排了木筏,是徐志摩当年的所乘吧,可惜见不到水底招摇的青荇。林荫路的尽头,是静静流淌的康河,是桥,是草坪,是古老的建筑;河上小船如织,每个船尾都有一位帅哥,手持长篙,满载一船游人,在岸边游人的打量中,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天,一不小心就解构了,真对不住徐志摩的诗。其实,人没有那么多,风景也还是很美的,只是,当想沿河而行的时候,又被一道一道的门、栅栏、水流拦住,这真让人恼火,顿时觉得剑桥就像一个大笼子,学生在里面,游人在外面,彼此都被阻拦,不通达,不敞亮,不自由。于是,好容易升起的好感,又被打了些折扣。纵然可以理解声名在外的负累,但外人进学校要交钱,学生进学校要出示证件,剑桥好忙。这一片的河还不算很美,想来也不是徐志摩的诗作之地。离开住这一片,沿公路主干道继续走,一路是普通的房屋,直到见到圣约翰学院的草坪与国王学院的后院。其实,短短几步之隔,这一片已经不像是市区了,草色丰茂,林木秀美,一派自然,这大概是剑桥的特别处。惊艳点在见到国王学院后院的后门处,雕花的铁门框,后面是一条笔直的路,两边是笔直高大的树,叶子新生不久,一片葱葱的绿,顿时就爱上了这里,并明白了略经历点小辛苦来这里的意义,就是为了让我们再看一眼春天吧。在门口紧拍两张,很担心又会有人出来说此处不让进。还好,这一片是开放的。走在林荫路上,两边还各种了一排开花的树,花树与绿树之间,长了膝盖高的草,蒙蒙的嫩绿,如烟似雾,草之间散落着如同野生的大朵红花,偶尔还有白色的雏菊和蒲公英,生机盎然,春天的气息继续扑面而来。临别前,不小心穿了一条小巷,反而成了剑桥不多了一处亮点,弯弯的小巷,是一排同样格局的小屋,灰色的屋顶和墙,白色的门和窗,屋顶烟囱的高度和间距也一摸一样,每一家的窗下都种满了花花草草,单看这一条街,不输于科茨沃尔德的恬静,而尽头处的小屋,种了一棵大大的紫藤,紫色的花串覆盖了半个屋顶,如童话般。所以,剑桥还是美的吧,盛名之外的那些地方,会有意外的惊喜。于是,在挥一挥衣袖、不想带走一片云彩的离开剑桥的那一刻,多少也生了一点留恋,为那些未遇见的美丽。莫尔山与山脚下的莫尔文(Great&Malvern)小镇,都不是多么有名的地方,但既然身在伍斯特,10英里外的莫尔文还是不该错过的。一直在找合适的天气和时间,要天气晴朗,要周末,要那一天刚好没有安排其他的事情,还想出去走走。这是多么的可遇不可求,分明是距离太近给的怠慢。最终也没有找到完美的时间,但并不妨碍有完美的相遇。莫尔文小镇的美,在我的意料之外,只此一点就足够了。沿山而上的小城,有丰茂的草木和花朵,房屋层层而上,但并不显得逼仄,每一家的花园都有些坡度,但里面都修的干净整齐,外墙和篱笆上披挂着绿色的藤蔓和五颜六色的花儿。不大不小的山城,在周日很是安静。我们找了一条小路,开始爬山。莫尔文山的山腰之下,有高大的林木,所以可以给人一些山林的遐想。在山脚下的花园里,我还见到了两棵盛开的杜鹃,色彩浓重,有些开残的迹象,但并不妨碍我见到它们时的惊喜,上一次相见,是这个季节时的峨眉山顶,还以为今年会错过,没想还是见到了它们的招展。莫尔文山一点都不高,不过三四百米的海拔,路也开阔平缓,于是,走走停停,也不过几十分钟,就到了山顶,误打误撞选中的山头居然刚好还是莫尔文山的最高峰。看四野的风景,一侧的莫尔文小镇,格局尽显,密密麻麻的小房屋,中间时被绿树穿插,远处有草场,农田与油菜花开;另一侧,则以自然风景为主打,有一块块的森林,有被一排排的林木分割的草地,有散落的农舍,有小小的池塘。被绿草覆盖的山脊,也起伏绵延向远方。莫尔文山,远眺家园这山不荒芜,四周也一派丰沃。看着看着,却想到了家乡,在家乡的山上,见到的是丰茂的林木农田,还是裸露的山石?我想不太起来,想起的是北方家乡的很多小山都被采石场劈割的肢体不全;南方的山要好一些,有些地方的风景也不输于此,想在小小的阳朔兴坪老寨山上见到的自然清气与田园风光,比这里还美。H先生说,我们也要建设成这个样子才对,我们破坏了50年,至少也要用50年的时间才能建设回来。我觉得这50年之期也太乐观了,破坏远比重建来得容易,何况此时破坏尚未想收手,重建只能保持在幻想阶段。这多半年在外面,见了很多欧洲小镇的恬静美好,处处都是田园牧歌式的安然;而一想到国内,这几个月来脑海中最先冒出来的词,已经固定成了,阳光、空气和水。最简单最基本的东西,却成了最大的难题。我不知道我那离北京两百多公里的家乡,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的阳光、空气和水,夏天可以不再酷热,冬天可以告别雾霾。一路沿着溪流下山,到小镇里,看看一千年的大教堂,和几百年的小城镇。家家户户依旧很美,可是在莫尔文山上,属于我们自己的、远眺处的家园梦想,何时才能实现。也许因为一到英国就身居小城,满眼尽是红砖小屋,仅有的一座千年主教座堂,看过去也是简单朴素的底子;而临近的唯一一座大城市,也因为二战被炮轰殆尽,触目皆是现代的建筑与嘈杂的街景。所以连带也不觉伦敦有多了不起,甚至忘记了它与纽约、巴黎一样的国际大都市身份。带着这样的心情去伦敦,初见之印象,那就只剩一次又一次的惊叹了。车进伦敦,要先绕海德公园半周,然后再到维多利亚汽车站。这一段,倒也不觉怎样,只不过是大城市的宽敞。待从车站出来,见到对面的维多利亚火车站,开始觉得有点不太对劲,长而阔的建筑,依稀显示出昔日的影子,但鉴于道路不宽,建筑不高,也算是尚在自己可接受的范围中。转个弯,一堆玻璃闪闪的现代建筑,像是北京,旁边还有一片黄土裸露的施工工地,顿时又觉,不过尔尔。却不知,伦敦正在用着欲扬先抑的手法,等待着在展现自己的真面目前,让我这等游客大吃一惊,转而歉然:请原谅我曾经看轻你!也许因为一到英国就身居小城,满眼尽是红砖小屋,仅有的一座千年主教座堂,看过去也是简单朴素的底子;而临近的唯一一座大城市,也因为二战被炮轰殆尽,触目皆是现代的建筑与嘈杂的街景。所以连带也不觉伦敦有多了不起,甚至忘记了它与纽约、巴黎一样的国际大都市身份。带着这样的心情去伦敦,初见之印象,那就只剩一次又一次的惊叹了。车进伦敦,要先绕海德公园半周,然后再到维多利亚汽车站。这一段,倒也不觉怎样,只不过是大城市的宽敞。待从车站出来,见到对面的维多利亚火车站,开始觉得有点不太对劲,长而阔的建筑,依稀显示出昔日的影子,但鉴于道路不宽,建筑不高,也算是尚在自己可接受的范围中。转个弯,一堆玻璃闪闪的现代建筑,像是北京,旁边还有一片黄土裸露的施工工地,顿时又觉,不过尔尔。却不知,伦敦正在用着欲扬先抑的手法,等待着在展现自己的真面目前,让我这等游客大吃一惊,转而歉然:请原谅我曾经看轻你!帝国范儿的伦敦印象目的地是威斯敏斯特教堂(西敏寺)和大本钟,但去的路上偏有一座威斯敏斯特主座教堂跳出来混淆视听。当见到隐在一堆现代建筑和居民楼群之中的这座红砖教堂,除了感叹一下教堂右侧的红砖塔楼确实不低,和坐南朝北恰近中午时逆光看去太阳真好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进去看一下,里面的规模倒是不小的,壁画也很华丽,但难免空旷了些,有些未完工的感觉,但因为这一天恰是复活节前的星期五,穿着红衣白衣的教职人员在前方端坐,唱诗班的歌声回荡大厅,虔诚的教徒以及游客静坐或站立聆听,宗教氛围浓重。惦记着十一点半的白金汉宫换岗,并未多做停留。出来继续往泰晤士河方向前行,终于见到赫赫有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只看正面,尚不觉有多少特别之处,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的样子,但似乎小了些,门前广场也不够敞亮,东南方向的太阳一照,一地阴影。真正的精彩,要等绕个弯过去才能见到,从教堂一侧的草地走过,看到它庞大的主体,有阔大的石块垒成的高耸尖顶,也有哥特式建筑常见的细碎装饰,整座教堂的占地面积很大,只见了不到一半,就已经想赞叹了。更想赞叹的是,走到路口,见到的教堂对面的威斯敏斯特宫(国会大厦)和大本钟。大本钟,名声在外,任何一个学过哪怕一丁点英语的人,大概都不会错过Big&Ben这个词,这个恐怕也是一想到伦敦,最先想到的一个地标。可是,与身后庞大华丽的威斯敏斯特宫相比,与伦敦日益崛起的各种现代建筑比,它真的不够大,只有&钟&这个字,名副其实,它本身也是威斯敏斯特宫的钟塔,只因高耸高耸而起,定点钟响,所以名声在外,所以在未见过它的人心中孤立成了一座孤零的建筑。精彩的是威斯敏斯特宫,依旧是哥特式的建筑,但不以高耸为主,只两端分别以大本钟和维多利亚塔做标志,以及前方的圣斯蒂芬塔、北端的议长塔、南端的大臣塔等诸多小型塔楼做点缀,主体方正坚实,没有太多细碎的装饰,但外围全是细密而有垂直感的柱条,再合以对称的格局,颇显庄严肃穆。整个威斯敏斯特宫最合适的观赏地点,当是经过大本钟临侧的威斯敏斯特桥,到泰晤士河对岸观看,如果恰是阳光灿烂的天气,金色的阳光打在金色的外墙,辉煌至极。大本钟斜对面,就是伦敦眼,这座为迎接新千年而建的大型摩天轮,本是一座临时性的建筑,只有五年的寿命,但建成就备受欢迎,不仅是游客,还有英国当地人,所以政府干脆决定把它留存下来,所以,这座崭崭新的现代建筑,也和它对面的那一堆老建筑一起成为了伦敦的标志之一。这也是伦敦的可爱吧,一座老城,历经沧桑,在缺少规划的情况下,城中又建的新旧参差,光怪陆离,那就一并留存下来好了,反正已经是这副面貌了,自己都认可了,别人也就没什么好挑剔的,久而久之,这也成了伦敦的特色。离开这片区域,沿Birdcage&walk往白金汉宫方向走,这一条路没有Mall有名,但天气好,风景就都不错,路遇一只小松鼠,彼此还对望了两眼,当真不怕人。白金汉宫没有特别多的感觉,记得的是人多,里三层外三层的架势,还以为女王要出巡,其实不过是在换岗,看了个尾巴,军乐队吹吹打打走过,人群也就随之散了,深刻的体会了下围观和等待的艺术,并好奇,这样的戏码每天或者隔天上演,每次还配以多个警察维护秩序,是否也是件劳民伤财的事情,为何大家还都乐此不疲。但答案并不是应该废止,而是这依旧是必要的,这一项仪式性与表演性皆有的活动,分明是伦敦乃至英国的标志,从传统仪式的角度来说,要延续,从游客喜欢的角度来说,也要保存。在这里也近距离的接触了下英国的警察,很随和,边维持秩序边时不时和路边的游客聊聊天指指路,热情的很。经过哈罗德百货去自然历史博物馆,拿着一个不够清晰的地图,一度以为走错了地方,却先遇到了不在计划中的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一不小心走了进去,就逛了很长时间才出来。这一家博物馆以收集工艺美术、装置及应用艺术为主,有一条长长的走廊,居然展的全部都是铁门和栅栏。在这里,也第一次见到了英国博物馆里的中国馆,这里展出的是中国的家具、书画、笔墨纸砚等,东西不多,也没有特别珍贵,展厅空间也不算大,但有中国味,也就觉得很亲切。维多利亚与亚伯特博物馆的隔壁,就是自然历史博物馆,这一座博物馆的外观,让我深深的惊叹了。是的,是惊叹,不是惊艳,对于伦敦,我不想用惊艳两个字,太浅太轻了些,伦敦所见,那些叫得上名字的老地标,都是实打实的大建筑,要么华丽坚实,要么朴实厚重,每一栋都能看出当年大英帝国称霸世界的风范,帝国气象都过去那么多年了,依旧难以遮掩。同样难以遮掩的,是当年罗马帝国的影响,如果不是一开始就树立了宏大的典范,也就不会有此刻厚重的伦敦。如果,以后去了意大利,亲临罗马,我是不是就只能用震撼这个词了。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建筑,很有英国的味道,黄墙,金边,蓝色砖纹,一派雍容典雅。但展品似乎没有预期的精彩,主要还是因为人多吧,走了几个小厅,就不想再多看了,难得一见的恐龙化石,也就见了大厅正中间的那尊,下面还密密麻麻全是人,都是排队等着进恐龙馆的,我不想排队,在高处看了会儿人,离开去下一站。海德公园,本来是期待的,但穿过的时候,我一心想念的是西湖,颐和园里的昆明湖也行,正是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我想念中国园林的情致温婉;牛津街热热闹闹,是大城市的繁华,光鲜亮丽与藏污纳垢,像极了北京;穿过查令十字街见到特拉法特广场,见到国家艺术馆和周边的大小剧院大小建筑,才觉得又回到了伦敦帝国;等到夜色下见到圣保罗大教堂,我再惊叹一次。壮丽的白色圆顶建筑,灯光打的一片圣洁。只是这一天见了太多超出预期的大建筑,见到圣保罗大教堂时,惊叹来的不够强烈,真正赞叹要等第二天晚上在泰特现代艺术馆外面,隔河相看,大圆顶傲然独立,此时才觉得,戴安娜果然是该把婚礼选在这里的。伦敦塔与伦敦塔桥安排在第二天,从英格兰银行附近的规整厚实的老建筑里钻出来,见到城堡一样的伦敦塔,还是会想惊叹,一条河边,居然有如此庞大的一座建筑,有一点不可思议;而且它看上去是如此牢不可破,我实在想不出,如果攻打,从那个角度可以进入,这确实不枉后来做了那么多年的监狱。伦敦塔隔壁就是伦敦塔桥,这里一片阳光灿烂,也同样没有失却自己的帝国气象,而且,真的是漂亮,巍巍然,又不失疏朗秀美。走上桥去,置身于蓝白钢架之下,又有了点童话的色彩。英国人真是可爱,诸多反差在他们手中相配,居然也就成了和谐。几乎一直是抬着头看着塔体走到了中间,站到塔桥正中两板衔接处,缝隙之中,可以见到泰晤士河水悠悠流淌。这么多年来,它完完整整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衰,如何不可一世,如何几番重建,它无言,那就交给两岸的建筑来说吧,昔日的帝国气象,今日的繁华现代,伦敦,一如既往的,恢弘大气。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里也都有一个伦敦。我念念不忘的伦敦,是查令十字街84号。这源起于一部电影,一本书。故事是纽约的女作家海莲和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马克书店的店主弗兰克之间的故事,也是所有爱书人心中的故事。一切源起于一则报纸上的有关古旧书的广告,纽约的海莲求善本珍本书,开着古旧书店的伦敦的弗兰克刚好可以提供,两个人因此开始了长达20年的买书卖书和与之相关的书信往来。他们分享读书心得,交流文学观点,评述名家作品,间或也提及一下平淡生活中的平淡琐事。偶尔也真实的渗入彼此的生活中,在英国事物配给制的艰难时期,海莲给书店寄来火腿鸡蛋,店主和店员们也回送版本绝美的诗集和手工编织的桌巾以做感激。但仅止于此。海莲与店主和这家书店,终其一生没有见面,等海莲终于有机会踏足英伦的时候,弗兰克已经去世,这家查令十字街84号的古旧书店,也被拆迁,书去楼空。我被这个故事打动过,看电影到最后有随着海莲环顾四壁一空的书店而潸然泪下,看书时也时时有欣慰之感,时时为他们那简短的书信文字莞尔一笑,仿佛也是他们的朋友。我也实在是喜欢书和电影里从营造出的那种情深意重但不涉风月、平淡如水又蕴藉如酒的感觉,何况这一切又和书有关。自认也是一个爱书人,虽然近几年来很少完整的读完一本书。如今,在看过电影六年之后,读过书信四年之后,在电影里的情节,书籍中的文字,都有些记不太清只剩一个查令十字街84号如同一个情结萦绕心间的时候,我居然真的来到了这条以前从未想过能够到达的街道。查令十字街至今仍以书店街闻名,但是与想象中林荫满布、鸟语花香、幽静绵长的书店街不同的是,这是我在伦敦见过的最嘈杂热闹拥挤喧嚣的一条街道。每个店铺似乎都没有特别用心的打理,每个十字路口几乎都会人车挤成一团,而最拥堵的也正是84号所在的那个十字路口。事实上,我居然没有找到84号。一路循着街牌找来,正在数字越发接近而心跳不已的时候,眼睁睁的看着数字从90多号跳到了82号,中间隔着一条最混乱的十字路口,特意折返回去寻找过,依旧无果。于是,路口伫立片刻,心说,好吧,反正已经来过了书店所在的那条街道,虽然发生了我就站在它面前却没有把它认出以及它也没有认出我的悲剧,但不必亲眼面对你变成一家餐厅的事实,也算是恩赐吧。查令十字街84号与国王十字站9又3/4月台另一个要寻访的地方,是国王十字街火车站中哈利波特的9又3/4站台。在此之前,我们先去了贝克街的福尔摩斯故居。称之为故居,其实颇不贴切,但与纪念馆博物馆之类的名字相比,故居,要亲切的多;何况,至今还有许多信件寄往贝克街221B,故居二字,也更合读者之期盼。从地铁贝克街一站出来,叼着烟斗的福尔摩斯的形象就随处可见了,贝克街上的很多餐馆甚至就以此头像的剪影为招牌。没有刻意寻找,本身毫不起眼的221B就出现了,因为福尔摩斯迷太多了,节日期间想来参观的人也太多了,看路对面长长队伍的尽头,就知道在哪里了。我也真的只在路对面看了看排队的人流,福尔摩斯的小小的门面,没再想排队等待,进去参观,好像只要知道了福尔摩斯住在哪里就足够了。沿街回返,坐地铁去国王十字火车站的9又3/4站台。算不得一个哈利波特迷,因为书只读过前四册,电影更是没有完整的看完过哪怕一部,但无法否认的是,在课堂上偷偷读哈利波特的那两个星期和之后的几个月里,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还真让我好好惦记了一把,并时时幻想着也在那个9又3/4站台完成穿越。所以,虽然当初的幻想已过去了十几年,但既然来到了哈利波特的国度,有些近在咫尺的地方,能去还是要去一下的;而且,看前两天来伦敦玩的朋友发的站台照片,明知不是个大地方,还是有点小羡慕的。到达国王十字火车站时,明亮现代的顶棚和内部,没有丝毫魔法世界的影子;往站台方向走的时候,还有担心要进站台是不是还需要火车票,果然。在检票口外向站台里张望,看不到想象里的拥挤人群,倒是在一个扭头,看到了检票口旁的哈利波特商店,顿时觉得,倒也没有来错地方。进去看一下,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们的招牌衣服和用品,魔法世界里的魔杖圣杯,以及作为纪念品的水杯钥匙扣,等等,应有尽有,大部分的东西,我都忘记了它们的用途和出现的时间地点,但看到哈利波特们的蓝毛衫和红围巾的时候,心里一阵亲切。从魔法商店出来,又是一个不小心,看到了一群人在围观,看到了一个像哈利波特一样的小男孩在推着小车往墙里冲,并且已进去了一半。一个恍惚,还以为他真的出现了,在表演给大家看。然后,小男孩退场,老爷爷上场,同样围着哈利波特的围巾,一个身穿黑色礼服顶着黑色礼帽的男人帮他拉起围巾,然后,老爷爷推车,跳起,礼帽男人手一扬,围巾飘起,我耳边咔嚓一声,一个定格,转头一看,才发现有一个同样黑礼服黑礼帽的男人在我旁边拍照。然后他说:需要照片,可以去旁边的哈利波特商店去取。原来如此!英国是个很有趣的国家,所有的虚构似乎都能在现实里留下痕迹,仿佛它们都真实的存在过。前一阵子热播的电视剧《唐顿庄园》,自是让影视拍摄地伦敦西面汉普郡的海克利尔城堡(Highclere&Castle)重生过来,英国人本身也对此热爱的很,相关的书籍层出不穷,从影视花絮,到真实的城堡主人,从人物衣着到餐桌上的美食,当然,更不乏相关旅游路线的推介。我在英国的房东,前一阵子还和她的朋友们举办了一个有关《唐顿庄园》的主题聚会,大家去古旧商店淘那个年代的衣服、首饰,蕾丝花边和男从女仆的装束都成了最爱,然后在摆着银烛台和鲜花的餐桌上,身穿老式的礼服,盘起老式的发髻,优雅的扮演淑女绅士。这两天,住我们对面的房客,也有跟我提起过一部正播的电视剧,讲一个现代的女人到了《傲慢与偏见》的时代,找到自己的达西先生,上演自己的爱情故事。她的结论是,英国人也爱玩穿越;还有女主角太丑了,看不下去。但毫无疑问,简奥斯汀和她的小说中的人物故事,都成了实实在在的存在。就是英国的景点也常常打出一个虚构角色的招牌,比如在英国湖区,你也许会遇见彼得兔;再比如前面已提到的被热捧的福尔摩斯、哈利波特,等等。至于对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的重视,那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德,整个一座小城,几百年来,都在为莎士比亚忙碌着,几百年后也会依然如此;中部的湖区,依旧有华兹华斯的吟唱;南部的巴斯、查顿,也总能找到简奥斯汀的身影。流行是一件烈火烹油的事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