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彭锋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所讲,大众时代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哪些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美学与美好人生(下)93分答案,美学与美好人生 下,美学与美好人生 上,美学与美好人生,智慧树美学与人生答案,美学与人生大作业答案,2016美学与人生答案,美学与人生答案,美学与人生考试答案,美学与人生期末答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美学与美好人生(下)93分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论大众审美文化的特征--《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论大众审美文化的特征
【摘要】:生活艺术化、产品市场化、复制标准化、平面快餐化和媚众媚俗化是现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的五个重要特征。在对其作认识价值判断的同时,本文还深入筒要地讨论了当前普遍流行的一些看法。
【作者单位】:
【分类号】:B83-0【正文快照】:
在没有进人正题之前,让我们先来对“大众审美文化”作一个简要的界说。按照我们的理解.大众审美文化是一种在现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工业生产为依托,具有一定的堆积性、冲击性。为普通的民众所广泛欢迎广泛接受的审美文化。这样的一种界说,自然不敢妄言非常科学。不过,考虑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雪丽;;[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8年03期
王桂云;;[J];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谭德生;[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佳;[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阎鹤;[D];苏州大学;2006年
朱媛娟;[D];云南大学;201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唐青才;朱德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孙显元;[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孙显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魏军;;[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李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邹颉;[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陶富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孙显元;[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孙显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孙道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邢荣;;[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卢立峰;李兆友;;[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张军;;[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庄汉;;[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周建超;;[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董务刚;;[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余谋昌;;[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曾永成;;[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樊为之;;[A];从《为人民服务》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林兴初;;[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新曦;[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尹维真;[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冯颜利;[D];苏州大学;2002年
彭志勇;[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王文滋;[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鲁卫群;[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蒲蕊;[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刘缉川;[D];浙江大学;2003年
周江;[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徐赟;[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宁;[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刘劲杨;[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吴秀霞;[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肖勇;[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代华英;[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吕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鲁礼新;[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曹永国;[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王英纳;[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杨卫军;[D];河南大学;2002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锋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周星;[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杨俊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童庆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1期
童庆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06期
聂振斌;[J];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02期
滕守尧;[J];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02期
张强,刘芭;[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朱立元;[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曾庆均;[J];重庆商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赖大仁;[N];文艺报;2003年
;[N];浙江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商晶;[D];南昌大学;2006年
曹振华;[D];苏州大学;2007年
侯伟;[D];四川大学;2007年
朱礼贤;[D];南昌大学;2007年
滕家峰;[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王莉蕾;[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张晓红;[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魏爽;[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晶晶;;[J];美术界;2011年12期
莫小不;;[J];美育学刊;2012年04期
朱青;;[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瞿德树;;[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雅;[D];北京大学;2007年
黄媛;[D];四川大学;2007年
程露;[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刘昀;[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龚敏;[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祖睿之;[D];山西大学;2009年
王鹤北;[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孙甜甜;[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梁富一;[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方春莲;[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元龙;白肖瑞;;[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郭洁;;[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
苏佈敦其其格;;[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吴兰兰;;[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任德发;;[J];海外英语;2011年06期
罗伟文;;[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年02期
林琳;;[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蔡诤诤;;[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卫欣玲;;[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张庆娜;;[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政科;;[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孙红霞;;[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兰云龙;王海龙;刘睿;;[A];水文泥沙研究新进展——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张建南;;[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张繁荣;;[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周贺玲;田晓飞;;[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严立冬;崔元锋;孟慧君;;[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滕怡群;;[A];学报编辑论丛(第二集)[C];1991年
胡玉玲;顾晶;康建鹏;何玉娟;;[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岳东阳;;[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汶成 ;[N];中国文化报;2005年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姚文放;[N];社会科学报;2011年
晗宁;[N];中国文化报;2008年
;[N];社会科学报;2009年
毕会娜;[N];文艺报;2008年
赵勇;[N];中国文化报;2009年
张玉能;[N];文艺报;2004年
张晶;[N];中国文化报;2009年
薛永武;[N];光明日报;2005年
陈静;[N];文艺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巧兰;[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解晓东;[D];吉林大学;2009年
彭里;[D];西南大学;2009年
胡志;[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詹川;[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谭德生;[D];山东大学;2007年
侯阿冰;[D];西南大学;2008年
闫国生;[D];吉林大学;2008年
买琳燕;[D];吉林大学;2008年
陈卫华;[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静;[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何蕾;[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刘水芬;[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靳雅茜;[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王晓波;[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游建荣;[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杨秀敏;[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黄晶晶;[D];厦门大学;2008年
康长春;[D];河南大学;2005年
李明;[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自由交流论坛——“新绘画及其边界”(二) | 文章 | ARTLINKART | 中国当代艺术数据库
自由交流论坛——“新绘画及其边界”(二)
王春辰:看了李青的作品以及广州的、杭州的艺术家的作品,都存在一个倾向,新绘画并不是说一个新的绘画出现了,而是在今天绘画语言的多元化中,如何用绘画去表达?去展示?艺术家在美术史的格局下的思考,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表达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在我们所处的当下,我们怎么看绘画?或者说怎么看艺术?这一系列一体的问题,从李青的绘画里面看出他不仅仅在思考绘画,他把绘画作为一种手段,甚至涉及到装置上面,打破绘画的界限,来表达他对现实的认识和理解,艺术家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和理论家是不一样的,平时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画的好不好,要看技法、看感觉,今天的问题是中国建立了怎样的一种绘画体系?绘画的脉络?艺术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在历史上肯定存在一个上下文的联系,艺术家有意识地采用绘画的手段去表达自身的理解,告诉我们看世界的角度,他借用了很多历史的图像。当绘画与边界联系起来时,是有一种颠覆的关系在里面,不仅仅是对画面的要求,画面的背后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杭春晓:我做一下补充,春辰兄的观点带有消解绘画的倾向。李青的作品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阐释和解读,那么他的作品是将绘画介入到装置中?还是把装置中的某些概念融入到绘画里?这是首先需要界定的问题。而在这个界定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区分哪一类的作品可以放在绘画的范畴中讨论?对于行为因素介入到绘画的过程,这种表达最终落入到绘画中,才是对绘画边界的探索,而这种探索对于新绘画可能更有一种价值。因为我们不能把新绘画换化新艺术的概念,新绘画还是要有架上、有绘画这样的承载系统,对于这个系统,最终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手段去拓展表达,并进而颠覆了我们习惯中对于绘画的理解,或许,只有这样,才能称的上是新的绘画,而不是新艺术。蓝庆伟:谢谢王老师和杭老师的精彩发言。下面发言的艺术家薛峰主要讨论的是对关键词的新形式的个人创作的思考。薛峰:我先讲一下我的创作方式。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自己以前的绘画和今天对绘画的新认识对应起来,在这个自由交流论坛上,我想与大家讨论我想的一些方案草图,这个作品名字叫《上海后园》,我是宁波人,主要来往穿梭于长江三角洲一带,从我对这里几十年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从中得出一个绘画表述的符号,“高速公路”是我进入到思考中的一个通道,它让我在两地之间发生物理关系,也因此在两点之间不断产生新的化学反应。我非常关注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新闻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新闻,以及对网站最后一栏的社会新闻,可以说明前者是宏观的背景框架,有它的时代特征,后者是微观的被引起注意的个体行为,我用这样一种想法去梳理今天的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我们谁都抓不住今天这个时代的特征,我选择用一些碎片的方式来进行组合,这种组合是随机发生的,它们里面的元素之间是没有必然的上下文联系的,但是我认为它们被组合了以后有他存在的理由,我也从中去寻找另一种绘画的阅读方式,你看到的作品方案由很多独幅作品并置而成的,其中的方式有拼贴、剪切、手绘等,其实我是像建立一个视觉数据库一样去构筑的。至于如何阅读,这一点恰好能说明我在之前和现在的对读画方式的区别,之前的一幅画集中了所有的信息,现在把这种“集中”打破,并消解绘画的主题性,重新展开更具体的分析和局部的叙事方式,当你阅读它的时候,不用从指定的那一幅开始,就从你眼前的这幅开始。为什么是“上海”,这是我小时候经常听到“上海”这个词,是个地名,是个高处,是个目的地,是个出发地都有可能,是个发生关联的词。这个方案也是在挖掘自己的记忆做梳理。第一个方案是一个大背景的框架,延伸出信仰在物质发展中的衰退,教育在发挥社会功能中的滞后,环境的不可再生等。第二个方案是群体跟这个社会的联系,新的阶级矛盾在继续扩大。第三个方案是个人对身份的一种诉求,有关于自己的假象、想象和现实,通过我个人的感受把这种思考置身于多种环境中去说明。从社会状况到群体矛盾再到个体问题,通过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去表达我个人对绘画思考的一种线索。我以前想通过一个系列的油画把这些问题呈现出来,后来发现我根本做不到这一点,这组《上海后园》方案的出现,是我在创造过程中的更高的需求,那么这种转换会不会有效?会不会空洞?我想接下来需要去做一些感性的呈现。方志凌:薛峰是我在杭州的展览上认识的,油画画的非常好,现在对油画产生了怀疑,做了《上海后园》这一个方案。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情感的深度、思想的敏锐度和表达的强度的结合体,你现在陈述的只是一个方案,我不知道它们最终如何呈现?比如是不是在大的空间里面做一个复杂的装置?基于目前我对你的方案的了解,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把单张的放大出来,还能感受你要表达的东西,但像现在这样把所有的东西集中在一起,我就感受不出来,好像它们在相互抵消,这个问题是不是在你的作品呈现方式上有没有更细致的考虑?第二个是每一位艺术家都想对所处的时代有所描述和表达个人的理解,但是就我的理解,艺术家对时代的认识和感受应该体现为很强烈的情感刺激,不应该是过于理性化的理念说明,最后作品的呈现也应该是带有强烈的情感,你在进行了这么复杂的陈述之后,作品最后能不能够把情感体验很强烈地表现出来?而不是简单地述说?薛峰:我是一个多变的人,昨天的方案在今天会有变化,其实总是处在犹豫之中。今天在这里讲述的这些方案,也许明天就发生了变化,我现在所呈现的是一个平面的,在我认为没有结束之前,方案还在继续生长。“复杂”是我很喜欢的概念,在复杂当中去寻找新的可能性,我想用自己的方式来体现一种举重若轻,我在这里面找到线索,提炼出来,转换到自己的绘画语言系统中。自从在学校接受教育中所积累的认识和经验,在今天几乎是无效的,那么这种教育对我的影响是始终存在的,这也使我在新的是非新旧价值观中寻找一种判断。用过去的经验已经无法应对今天的需求了,就像艺术的今天也是这样。我把这部分认识当做理性情感。当然,现在的实验是在体现问题,在呈现方式上的考虑和情感的表达需要深入。蓝庆伟:在他们两人的作品中绘画起的作用是非常微妙的。我们所看到的这些搜集的文献、资料等一方面是绘画的起点,另一方面绘画又消解在这种原始资料里面。在他们的画面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抽象的因素,这种抽象躲在具象的物象后面,附于绘画巨大的文化容量。在作品《亚洲地图》对地域的开放性思考之后,陈彧君、陈彧凡收回了视线,从自己生存的空间挖掘更多的可能性。他们从平面之内发现了空间的错位与关联,并尝试在平面内部塑造无限深入的空间。在他们这一系列中,二人再次对从平面到空间、从个人具体生活到人类文化环境的转换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下面有请陈彧君介绍他们二人最近的工作!陈彧君:我想艺术家过多地阐述自己的作品,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观看作品之前。因为视觉的东西就是有它自己的表述方式,语言很难表达到位;一旦言过,极可能把视觉中所构架的逻辑关系简单化或一元化。所以还是先请大家看作品,之后再来交流。郭燕:刚看了你的工作室照片,感觉特别想一个梦工厂,我看到你的作品中有很多东南亚的元素在里面,那么你是怎么想表现家谱的渊源?陈彧君:其实很多年前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只是那时还没这么清晰,我们也是通过时间和实践来逐步明晰自己究竟要做什么。从个人角度看,中国当代艺术中与自己共鸣的东西不多,要真实来面对创作的话,我必须回到自己的生活资源中去寻找,于是就选择了家谱这一线索来做作品。另外,我们也想借这样一种向前追问的方式来反思自己当下的生活:我们从哪里来?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我们会形成今天这个观念?我想,追述这些问题可能是我们做这项创作最大的诱惑和意义。魏星:你谈到你的作品跟地理和历史时间的概念有很大的关系,家谱、族群文化生态,移居海外的历史等这些文献背景的线索。你的作品是和个人家族的经验、历史记忆有关系,那么你在一个美术馆、一个公共的空间展出作品,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去呈现,都有一个问题在里面:当你去展出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与观众的关系?因为当代的艺术作品在很多情况下只有当观众参与,与他们产生互动关系的时候才得以完成,观众有可能会认为这是个体的经验,与他们无关,那么你是怎么处理你的作品与观众之间的这种看与被看之间的联系的?它为什么会以这样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别的形式去呈现?怎样把一种个人和个体的叙事与经验经由作品的转化介入到一般人群的集体意识中?陈彧君:这个问题我把它理解为两个层面的话题,一个是关于艺术如何有效传递,另一个是衍生出的话题——艺术的社会功能问题。关于个人经验与他人解读的问题,其实之前也一直企图去解决,但最后还是放弃了。我还是觉得把自己内部功课做好是最重要的,如果能把自己所思考的东西都呈现出来的话,那其它的东西对我而言可以说是额外之事了。此外,我也是希望观众能从他们自己的角度寻找到自己的逻辑关系或判断,这也是有趣的。而关于艺术的意义问题,我有自己的看法。经常会有学生问我:“老师,你为什么还在画画?难道就是为了赚钱吗?”我觉得首先要搞清楚所谓的“艺术家”到底是什么一个概念?艺术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然后你才可能搞清楚为什么自己还在做这个事情。在这场次贷危机面前可以看到,所谓的文化其实是很微弱的,可能对其他人而言这是一种悲观的论调,但我就是这么认为:艺术所能解决的还是个人的问题。我甚至把自己的创作当做自我精神治疗的一种方式。所谓新的绘画,我没看到,就是因为有这么多悲观的情绪,我在现实中间找不到对应,也许是自我封闭造成的,但艺术对我来说就是自己对自己阐释一个共识,这个共识跟你自己的经历和判断有关,其它的都是额外的事了!杭春晓:我发现,你提出的问题是艺术到底有没有宏观价值?到底是个人性的,还是能够介入他人性的社会?如果,艺术没有一个宏观的价值,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做艺术?这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对这个话题,我想说的是,瓦萨里说过:“文艺复兴的艺术成就,是后世艺术家永远无法超越的”,意思是说文艺复兴因其艺术的精确追求影响到当时欧洲的数理发展,并进而引发了欧洲的工业革命。我想,这一点足以证明艺术应该具有一种他性的宏观价值。我想问,如果你认为艺术没有这样的价值,那么你为什么要做艺术?你说到艺术是对个人的一种疗伤,那么你的一件悬挂作品,由“点”构成的佛像图案,是怎么用这件作品疗伤的?陈彧君:其实我并不是在否认文化的意义,问题是今天中国当代艺术所提出的很多话题是伪话题,它的本质不是在解决任何文化问题而是经济效益的问题。那些悬挂的是陈彧凡的作品,我代他回答一下,他做这系列作品的本意并不是为了呈现一个图像,而是想通过烧香的方式把纸本摧毁,这种摧毁的过程也是他那个阶段自我排解的有效手段。所以,最后所呈现的图像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痕迹所记录的某种过程。郭赟:我想问杭春晓老师一个问题。您刚才谈的关于艺术的意义的问题,贡布里希说过:“艺术是一个不断释义的历史。”文艺复兴时的意识形态和当下的意识形态是两种不同的类型,当代艺术中的装置、影像这类,我们姑且称他们为艺术,那么又怎么界定它们的意义呢?杭春晓:每个时期的艺术呈现方式都有各自的解读和阐释方式,我所引用的瓦萨里的话,不是指艺术史内部的问题的自我阐释,而是指艺术与人的社会相关联的一个东西——它竟然能够触发欧洲英国批量化生产的产业革命!这样一个角度,也就说在这个时期艺术,绝不是我们所想的艺术史自身内部的意义,而是一个社会学的意义,一个宏观性的意义。而后来的艺术,不管它使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方式,只不过是在艺术史内部释意的问题,到二十世纪以后,乃至今天当代艺术的发展,我个人觉得它出现了上述意义的产生可能,因为当代的艺术更倾向于因为一种精神的直接反思而带来的一个社会学上的宏观意义。从这点上看,当代艺术还有很大的阐释空间和未来。郝青松:杭州的艺术家在整体上还是与其他地方的艺术家有所不同,我感受到一种对知识的探求,但是难道我们做的只是对知识的反映吗?我们还应该强调知识的意图是什么,不只是反映,而应该是反应,就是强调知识的主动性。刚才陈彧君谈到对艺术非常地悲观,以及艺术的无效性,认为艺术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但是我认为,在社会进程中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无奈的宿命,而艺术是与我们的生命相通的事业,我们的职业就是艺术,它应该有一种主动性,不能纵容这种悲观的情绪而无所作为。刘明亮: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说确实是个人的东西,每一个个人对生活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如果放在文化意义上来讲,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碎片,而这些碎片在历史的长河中必须整合,否则,其理解的意义就不大了,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恰恰是一条河流,是延续性的,每一个碎片组合到一起就形成一种普遍的概念,而不仅仅是个人的经验,而是一种普遍性的价值体现。蓝庆伟:我们看到了陈彧君对当代艺术的悲观,也看到了杭春晓老师对当代艺术的悲观。但是作为人文科学的艺术史,我们可以通过追述往昔,来实现我们的夙愿,但是作为今天,我们今天看到了很好的个体,个体还是要往前冲,具体关于其他文化、领域的知识,我想是个体与个体之间形成的历史文脉的冲击。下面发言的是西安美术学院教师王风华,王老师用对城市的记录,来展现他心中的昨天与今天、往昔与未来、国内与国外的关于城市建设的思考。王风华:今天有幸来到这里与大家进行交流和碰撞,关于新绘画的概念,我很难用几句话把它概括出来,倒是自己有些学习经历和创作体会可以谈一谈。2000年以后,我陆续参加了一些国外的艺术家交流项目或展览,尤其在英国和德国的学习,拓展了我对绘画艺术的认知。至于什么是新绘画的命题,我想其实并不重要,当我看到Chris Ofili、Gary Hume、Neo Rauch、Daniel Richter、Peter Doig等这些人的作品时,我会想这些可能就是新绘画吧。因为他们改变了我对绘画的认识,也就是说他们颠覆了我对传统绘画的创作方法和观念。我为什么选择城市作为创作主题,是因为我曾经迷失在西方的艺术世界里,参观国外的艺术家工作室时,我非常困惑,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我的绘画?我要表达什么?说实话,在西方我真的没有想清楚,可是当从一个欧洲城市突然回到北京,这种东西方城市之间的反差,不论从视觉到心理都极为不同,那一刻我看到的中国城市大概才是最真实的,后来我开始留意曾经被我们漠视的生存环境。拍了大量的照片进行分析,我很难找出中国城市之间的独有个性,尤其二级城市更是很难区分,比如太原、石家庄、郑州或是西安等,除了标志性建筑之外,所有的小区、楼盘、街道都几乎相同地把上海和深圳作为发展的模式,这也暴露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大的问题。我们拆掉了非常多的旧房子,盖起了一幢幢相同的大楼。还有瓷砖这种廉价的建材充斥着所有大街小巷,也许是我最熟悉的和最能表达的。此后的几年间我一直在创作《城市系列》绘画作品,希望通过绘画和其他方式传达我对中国城市建设的态度。今天我展示的作品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绘画,另外还有一个影像作品《立杆见影》,影像主题选择了城市中的电线杆这一中国城市特有标志,也是城市和人的关系,这部片子拍的都是中国城市的细节,为什么叫《立杆见影》呢?画面中是有杆有影,延伸到成语“立竿见影”,也就是说我们的城市要立竿见影地步入现代化,还来不及把电线埋到地下,大家对电线杆都已经漠视地遗忘了,可是它实实在在的立在每个街头,从798门口就能看到头顶缠绕的电线和数不清的电杆。 下面我就西安的城市建设来分析一下中国城市的规划方向:这张照片是西安的大雁塔,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唐代建筑遗存,但是几年前在它旁边修建了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占地两万多平方米,每天晚上霓虹射灯和喷泉会吸引无数观众,看起来很炫,但破坏了建筑和寺院本来的古朴;这张是大唐芙蓉园,政府花了13亿人民币复原了唐代的皇家园林,占地一千亩,广告词是“国人震撼,世界惊奇”;这张照片是西安市政府投资140亿修建的大明宫遗址公园,号称是世界最大的主题公园;这张仿古一条街,是把老房子老街道拆掉,重修了很多仿古的建筑,又把高层公寓统一规划成假古董,我想把这些关注的问题通过艺术呈现出来。 现在大家看的是我几个阶段的绘画作品,这张《延安的1949》,主要表达新中国成立时红色首都被历史封尘的图景;这张《1979年南京的某区》,工厂、学校、住宅混杂在一起,这也是特殊历史阶段的城市特质;这张《1982年福州》,主要表现中国第一批改革开放城市刚刚苏醒,还保留着很多文革的气息;这张《1997年沈阳》,让我们看到中国北方城市非常普遍的会展中心和广场……。后来我的视点从城市的大场景和鸟瞰,进入到了城市的局部,转移到了自己周围最熟悉的住宅小区。从这张《昨夜有雨》中我们能看到大量雷同的路灯、相似的报栏以及杂乱停放的私家车。2007年以后我开始创作《立杆见影》系列,也是具体到了城市零件的表现,这系列作品中都出现了水泥电线杆和玻璃幕墙,目的是想强化城市中的视觉垃圾和光污染。李旭辉:您采用的照相写实手法,您把照片挪用到绘画,您想诠释一种中国城市的状态,艺术家面临这么多的图像,是怎么选择的?王风华:我曾在照相写实的概念中来回纠缠,后来我就开始回避这种提法,宁愿称之为冷具象绘画。作品的传达跟照片有非常大的区别,创作过程是经历多次反复的,也实验了多种手法来表现,其实在制作图片时为了强化画面的视觉感受,我加强了构成因素,采取多幅原始素材的拼接,而非单纯的还原照片。如果了解我的创作状态的话,就会明白我选择图像是为了如何去强化主体,如何能更好地说明我想提出的问题,如何表达我对城市建设的态度,这是我对图像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创作环节。刘明亮:今天一直在讨论新绘画的问题,从你的绘画出发,你是怎么实践这种新绘画的理念的?王风华:我理解的新绘画是相对与过去已经约定熟成的模式化的东西有所突破,新绘画不仅是个图式的问题,还有视觉、观念、材料、技巧、心理暗示或生理反应等等,传递出一种当代气息,比如我们从John Currin的作品中能看到丢勒的语言,但是传达出来的气息却是当代观念,这是我对新绘画的理解。在我的创作实践中也吸收了照相写实主义和超平面艺术,以及抽象绘画的语言和方法。所以我认为具有建设性的实验和视觉贡献,或是具有强烈时代气质的作品,都具有新绘画的特质。蓝庆伟:谢谢王风华老师,下面我们有请陈辉。陈辉:大家好,我主要介绍我两件摄影作品,一件是2007年的,另外一件是2006年。2007年作品的叫《33224》,是一组数字,拍摄地点在南京的明代建筑灵谷寺。它在民国时期设置为阵亡将士的纪念堂。所以它的墙壁上都刻满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死难将士的名字,一共是33224人,作为一个历史的纪念物,现在它的功能在逐步丧失,变成一个招揽旅游生意的场所。在最初的设计意图上面,门窗都开的话,所有的名字应该是能看见的,光照都是比较充足的,但是现在为了简化管理和方便游人流通,前后只各开了一个门,窗一般都不开,所以刚走进去大门的时候,接近门的地方是能看见名字的,到里面黑暗情况下字是看不见的,就变得越往里面越暗,有的地方是加了白炽灯,白炽灯有一个照明的现象,受光的地方名字是能看到的,离光越远的地方名字是渐渐暗下去的。这件作品从第一次拍到最后完成经历的时间蛮长的,因为一开始我觉得对它的观察和描述,不是非常准确,自己感情的进入我觉得显得粗糙一点,这个地方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参观过了,直到三十多岁的时候再看才感受到它的价值,所以一直准备把这个作品好好做做,但是一开始用了各种手法,闪灯或者打各种光,但是总觉得不理想,后来干脆就是尊重它现实的光线,感受它在现实当中的存在。为什么选择手卷这种呈现方式呢,是因为随着观众展开和收拢,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也可以提供一种细致而具体的触摸感,这是传统绘画经常选择的方式。手卷这种形式呢,我觉得是能够表达我心理状况和感受,就是从亮处开始慢慢随着观看地延展,渐渐向黑暗当中过渡,过渡到视觉的全黑状态。或者从全黑的地方开始,然后渐渐向光亮的地方过渡,渐渐过渡到名字全部呈现的状态。这在屏幕上大致可以演示一下看这件作品的感受。比如说这是手卷开始展开的时候,是视觉正常的部分,然后随着手卷慢慢展开,就会有光线渐渐变暗的过程。到最后越来越暗,越来越暗。它是图像和人消逝的过程。我一共拍了八条,因为许多碑和名单都处在黑暗当中根本拍不起来,如果可以全部拍下来,就都是一条条黑暗的长卷。我拍摄的时候碑上具体的名字常常会忽略,当在电脑中制作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和一些熟人相同的名字在上面,有一次我还发现自己的名字也刻在上面。《33224》是我2007年完成的作品。 另外一件作品《是谁》。2004年,我在为旅游观光而设的纪念馆中见到了一组蜡像,他们是中国努力由传统社会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变的代表人物,由于制作的随意粗劣和保管陈列的漫不经心,蜡像低劣、污损和残破,蜡像的领带和西服什么都是很低劣的那种,就是很便宜的那种产品,主要就是借一个纪念馆的名义收点门票之类的。最早我被蜡像荒诞的表情、动作和人物关系吸引,拍了些猎奇照片,接下来的两年,去了多次以后,就把它当自拍像来拍,一切只剩下架稳相机慢慢曝光了,作品的名字叫《是谁》但是还是可以把它的名字讲一下,这件是在日本投海的陈天华,背后还有富士山和樱花。这件是鲍罗廷,好像是共产国际的代表来帮助中国革命的,中国有事外国人也很忙。这个屡次失败的人叫黄兴。蔡元培,很像我熟识的一位半生辛劳的长者。几张照片都是当作自拍像,尤其宋教仁这幅感受最深。蓝庆伟:下面请大家提问。邱忠鸣:您好。您的这个作品,离不开那个手卷。其实那个里面我觉得信息量非常大,我个人的感受也非常地丰富。比如说像您这件作品里碑上刻的原本是辛亥革命阵亡将士的名单,是吗?陈辉:阵亡将士的名单来自北伐和抗战期间的淞沪会战,而且主要由几个地域组成,比如说安徽,浙江等这几个省。邱忠鸣:与战争的关系,就是把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的名字刻在石碑上,也是一个纪念碑性质的东西。其实事件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今天已经成为一种历史的记忆。以前的纪念碑,今天的旅游景点,而你作为艺术家用摄影装置的手法去处理这样一段历史记忆。我觉得本来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历史记忆与当下境遇、“革命先驱”与日常生活、民族国家与生存状态、阵亡将士与艺术家……交错纠结。另外一个,就是我记得你说好像在这个名单里面你还看到了熟人,甚至包括你自己的名字,这个也很有意思。让我想到一些终极问题:人到底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以前是什么,现在又是什么?我个人感受到有一种轮回的东西在里面。这种感受语言很难描述。包括你用自然光来拍摄这样一件作品,一开始光线比较强的时候可以看得比较清楚,然后中间看不太清楚,然后再到后面什么都看不见,直到最后又回到清楚。这种用光的手法也提示我好像有一种轮回的东西在里面。然后你选择手卷这种形式。我对你这个展示的方式比较感兴趣。正像你一开始说的,你觉得手卷在观看的时候是展开看一段,然后再卷一段,然后再展开、再卷,不断展开与卷起的这样一个过程。手卷观看的过程当然像你说的伴随着一个时间流动的问题。这个过程和西方艺术的表达手段很不一样,观看方式也不一样,反映出来的实际上是两种看世界的方式。除了提示时间的流动外,手卷还应该有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手卷,在以前文人们观看的时候,很多情况都是三五知己雅集在文人的书斋里,大家在观看的时候,用刚才这样一种不断展开不断卷起的方式,然后观看的距离可能就是一个手臂的距离。其展示的空间也是一个封闭性的私密空间。这里我就是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你用手卷这种方式在这个作品展示的时候,展示方式上有一个转换,将以前文人雅集的私密空间转换成一个和许多观众交流的公共空间。你当时展示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你是怎样处理作品和作品展示的方式与空间的关系的?因为最终一件作品是要和观众对话的。这是我的问题,谢谢。陈辉:首先直接回答一下问题,展示的时候,观众是可以随意翻阅的,据我所看到的情况是一部分观众很熟悉手卷的阅读,一部分观众开始有点生疏,慢慢也能摸索出一种观看的方式。然后我再想讲为什么选择手卷这种方式,手卷说老实话是一种太有雅玩性质的东西,尤其到了明清时期。但是它能提供的那种时间地流动和情绪变化的功能,我关注这个。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具体的人名和他们的来源,我刚才讲的是具体的战争啊什么的,其实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人被组织在大的叙事当中,只是赋予了单一的军中职务,其余的都是被忽视的。当我制作的图片的时候几乎每个名字都会看到,每个人都被重新感受到,名字还原为人,还原为所有的人,我就会发现他们是不是逝去在某次战争显得不是非常重要了。杭春晓: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你刚才说你拍那个蜡像的时候,是当做一个自画像来拍,那么,具体怎么展开的呢?还有,你也画画,你做摄影和画画有没有一种关联?陈辉: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把《是谁》当作自拍像,一开始我在几年前第一次拍这组作品的时候,完全把它当作一个被取笑的粗糙蜡像,完全被它一些新奇的、低劣的、滑稽荒诞的东西所吸引,就是后来去的多了,慢慢地相互之间有了一种沟通,慢慢地觉得这种污垢残破,粗糙低劣都是自己经受过的,感受过的,也就能够体会到他们内心的那种东西。对于我来讲,拍到最后它们已经变成鲜活的人物,甚至是有一种镜像的关系。虽然五官可能是不一样。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摄影和绘画的关系,我一直想寻求一种现实和历史内在的张力。但这种张力我很难表述,绘画中一直没找让自己很爽的者一种表达。现在我转移一下阵地,挪到照片这块来,来表达一下,说老实话关于画画,我失败的作品比较多。郝青松:对于第一件作品我很感兴趣。让我想到最近媒体上不断披露关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人在缅甸征战真相的事情,也包括有相关剧情的电视剧,这一切的目的似乎都是在恢复历史的真相,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军队做出的真正的努力。我还想到张大力最近的作品,他把在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发现的一些老照片,和我们在公共场合看到的这些照片做了一个对比,揭示出这些照片是怎样被篡改的,他的意图就是直指掩盖真相者的目的。这样的作品具有很深刻的意义,也很有力度。我感觉你的第一件作品就具有这样的力量。我的疑问是,你第一件作品里面的光源的处理,有一幅是光源从侧面开始慢慢的减弱,这样的形式和作品中意图的吻合非常好,但是另外一幅画面中出现在中间的光源,据你的解释是因为一种偶然性,而这个时候可能就会有削弱作品意义的可能性,不能达到上一幅中形式和意图的吻合程度。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当创作方法只是一种惯性的沿用时,是值得怀疑的。我想到上午发言的艺术家孙芙蓉的作品,她用剪刀剪中山装,那是她曾经经历过的那个时期的服装,是时代的符号,我们都会理解,但是当把这种方式继续用在西装和迷彩服上,就是当这种创作方法盲目地惯性延用时,事实上它所针对的问题已经出现了一种转移,或者说已经有一种模糊性。那么你的第二件作品,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模糊性。作品的名字《是谁》,但是你针对的是什么呢?因为这些蜡像本身是一种在技术上不太成熟的可以说拙劣的模仿,那么你又像第一件作品那样来模仿它,这就真的是个问题了,你最后的意图就会很模糊。陈辉:第一个问题我理解的不是太清晰,我就以我不太清晰的理解来回答。你举例的光线偶然性的问题,它确实存在的。它的初衷确实是想把名单全部照出来,只是敷衍了,随便放的,才形成了这种明暗效应。真实就是在没有光的当中,在消失中,而不是在被照出的部分,被我们看到和识别的当中,第二个问题就是我觉得如果蜡像做的非常精细我把它拍下来就变成是一个真和假的问题。它的拙劣和粗糙,荒诞和滑稽,反而更像我的写照。我认为,如果它做的非常精美,那我也就不可能来拍了。蓝庆伟:谢谢陈辉老师,下面我们有请包忠老师。包忠老师那个是根据自己的创作来谈他所理解的新绘画以及新艺术的边界问题。包忠:对于新绘画及其边界的问题其实之前没有太多的考虑,但是知道绘画或者说艺术要寻求突破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而“突破”就需要探索那个“边界”在哪里。传统绘画的确有深远的历史和无穷的魅力,而对于他们发生的当时来讲它们都是当代的,对于传统的延承我更愿意从精神的和世界观的层面去学习而不仅仅是技法和图式,而在当代,绘画早已不是表达精神的唯一方式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就落后了,相反它更自由了。绘画对于我来讲从一开始去寻求一些在语言上的突破就选择了这种黑颜色的底色,当时觉得黑色是一个极致的颜色,也是比较极端的一个颜色。画面里面的图像大都放置在画面的中间,从这个形式上来讲,就是有点特别不像传统意义上的那种绘画形式,而只是在造物,在一个极致的幽静而理性的空间里造物,希望这些物象本身或者物象之间所形成的修辞能够对应出某种心理现实,我说的这个心理现实大概指的是现实表象之下在人的心理层面所沉淀下来的某种东西。这张是比较早的一张作品,画的是一个记事本的载体,我想记事本就是一个承载时空的东西,可以承载很多东西,关于时间和记忆的,在看上去冷漠的画面背后其实也许是某种巨大的情感。这个是封存系列,画的是密封袋,密封袋其实也是一件容器,也是希望留住一些记忆的痕迹。这后面有一些感叹的东西,因为意识到存在的不可靠,存在就意味着即将消逝,存在都只是些飘渺的瞬间。
这个画面上的形象我不太刻意一定要去画确定的人物或者动物,只是特别强调它是某种有确定意义的东西,一个形象就好,我想这样对于表达来讲可以更自由一些。这个看的不太清楚,因为下面有一个很细的圆形轨道,我想用它象征某种人的心灵的轮回,这样两个形象在这个轨道上相遇,这件作品的名字就叫相遇,而相遇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要说到跨学科领域对绘画作品的影响,这个系列的作品是在做这方面的尝试,画的是某种动物或者莫名生物的骨头。这些图像的来源是一些生物学或者考古学研究意义上的图像,我想我制作这种画面的过程有点像模仿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做研究的那种工作姿态。艺术家的表达方式有点类似于科学家去探索世界,去阐释世界的工作,只是认知的角度不太一样。这个是科学对我的影响,画的是一个很小的翅膀,希望自己像一个科学家那样去研究事物剖析真相。在图像上面我也不太愿意把自己固定在纯黑底色。比如说这些画的就是纪念碑系列的东西。但不只是纪念碑这样一个模式,我觉得不是纯黑的底色对于我来讲带有一种情绪化的东西在里面。纯黑色是比较纯净而冷静,比较极端的,有些色彩和空间在里面可能会造成相对比较温和的画面感觉。但是它还是一个容器,就是纪念碑对我来讲它也是一个容器,相对于纯黑底色的作品来说,作品内在所关注的东西是一致的。图像和图像之间有一些并置所产生的对应或者矛盾的东西,就像两个词语的并置也会让一个句子含有某种意义。
这张画的是一个交织在一起的圈套,这个图像的想法来自于一张夜晚的立交桥的照片,立交桥上有川流不息的汽车。但是我把它重新演绎了一下,让它看上去四通八达,但实际上是一个封闭的圈套,没有起点和终点,循环往复。这种感觉有点荒诞,有点像卡夫卡的《城堡》给我的感觉。同时在图像上也受了埃舍尔的版画的影响。我觉得他的画特别有意思。水明明是从高处一直往下流,却很自然的回到了起点。还有那张在城堡上排成一排的僧侣一直往上走,看着是一直往上走,却又走回到了起点,这个有一定的寓意在里面,埃舍尔的作品肯定不只是一个视觉错误的作品,它应该有一定的哲学上的涵义。
这个是我比较早的时侯做过的一个图片作品,拍的是一个化学用的量筒,装了一半的水,这两张图片实际上拍的是同一个量筒。然而却得出来两个不同的结论,一半是空的,一半是满的。这个作品我想讨论的是人们对待相同事物的是非观的问题,根据不同的角度对相同事物加以判断,如果一定要有结论的话,可能得到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矛盾的。这件作品其实我自己也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判断它,你可以说它有一半水,但是如果一定要对它到底一半是空的还是满的进行判断,好像真的是得不到结论。我想这个作品是因为很久以前看了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罗生门》也是这样一个关于真相判断的命题,同样一个偶发的事件在每一个供述者的口中都因为个人的利益和情感而变得不同。人证显得那么的不可靠,而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答案永远的被淹没了。《罗生门》问题在我们身边是无处不在的,这样的感受让我似乎变成了一个怀疑主义者。这些图片作品在内容上其实也呼应了我绘画作品背后的一些思考。蓝庆伟:好,下面请大家提问。谢谢包忠。黄一山:包老师你好,之前就听说过你的作品,但今天是第一次看到,你刚才带来的作品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的,我对你那件心灵的作品感觉比较有兴趣,因为你在这里面提出一个跨学科的态度和工作手法,然后跨学科应该更确切说的是模仿另外一个学科的口吻来做艺术。但是我想问的一个问题是,你在模仿的生物学家的做标本的时候,这两件作品你没有做任何的改装,这使得我没有办法从你的这两件作品看出你在说的一个什么样的问题,那我就想请你说一下关于你那个模仿学科口吻的那两件作品中你是在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包忠:我想模仿这个用词也许我用的不是太恰当,因为我并不是真的在模仿,其实是想跨越所谓艺术家既有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我想我们既可以向纵向的美术史学习,也可以在横向的学科里得到启迪。谈到跨学科,还是应该着眼于突破所谓艺术的既定概念,语境开放了,姿态也应该开放。我们不一定只是站在所谓艺术的角度去思考和工作,科学是我非常尊敬的领域,因为科学家在做一些实际的工作去解说这个世界探索未知世界,需要绝对的理性和逻辑,而艺术家的工作其实也是在精神层面上去阐释世界表达情感,这个情感也可以通过冷静而理性地剖析来表达。蓝庆伟:张小涛为大家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代替陈卫闽老师讲解他的创作;另一部分是讲他自己的新作。张小涛:今天介绍一位我的老师陈卫闽,我有必要纠正一个概念,大家都觉得四川绘画很商业、很符号化,其实在四川有很多实验的艺术家,比如陈卫闽、朱小禾、陈秋林、李华生、李一凡等。在四川艺术家群体中,陈卫闽是一位远离于潮流之外的艺术家,从艺多年坚持自己的精神诉求和语言实验,他以社会学调查研究的方法,通过收集和整理转换成独特的绘画语言,以图像写作来建立自己的视觉“档案馆”,他在今天的新绘画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意义。陈卫闽也是被商业或者是主流学术所屏蔽的一位艺术家,我写了这篇《县城经验——陈卫闽的城乡结合部“档案馆”》文章在网上有,写文章不是我的专长,但是我又有写作的冲动,因为这种被屏蔽的历史是不会被市场、体制和批评家系统所关注的。2000年,陈卫闽选择了作为修辞的叙事,进入了“微观叙事”,远离了符号化倾向的“宏大叙事”,用社会学图像的“显微镜”去剖析社会的细胞,通过档案的收集和整理,与先前的表现主义美学拉开距离。他早年是学舞台美术的,在四川南充市歌舞团里当美工,其实他2000年之后的绘画有点回到舞台美术,早期在南充生活的经历也许有莫兰迪类似的体验和心境,他果断把反思历史的“宏大叙事”方法摒弃了,运用了全新的“微观叙事”修辞,从符号化的绘画转向不确定的图像方法,作品具有不可预知性,这与2000年以来新绘画的实践中的图像方法类似,从网络、大众流行文化、艺术史的图像中找到了新的资源,画面是关于乡土广告、符号、标语,凡是在乡村里看到的所有信息在他绘画里都有呈现,当时还没有谈社会学转向,年批评家在谈社会学转向的时候,更多谈的是政治化、符号化的东西。档案也是艺术,这是视觉档案,我想这种积累并建立起谱系是非常有价值的。陈卫闽的绘画语言中有一种乡村的波普,从艺术史的角度来讲,他在绘画语言上是有建树的,并不是随便的来呈现一个东西,关键是观念、课题找到了,艺术语言就会在艺术史上留给大家一个讨论和深入研究的空间。后来,他的画面更像是一个舞台,画面建筑上的广告、标语成为一种背景,天空成为舞台的背景,有一种舞台化的倾向,他后来把舞台后面的墙作为一个载体,他在这种图饰里面尽可能的找到语言的变化,当你找到一种课题时,就应该不断通过语言的挖掘,使得绘画最后还是回到直觉上来,而不是说教。这其实是考证之后,通过视觉的感染力转换出打动人的图像。也许今天的黄桷坪被陈卫闽的绘画不幸言中,满街的涂鸦更加强化了这种郊区的特征,铺天盖地的广告涂鸦比陈卫闽的绘画还要让人恐惧和头晕目眩,今天的黄桷坪是一个巨大的县城,美院的高雅学术殿堂、电厂的工业化痕迹、黄桷坪的市井生活、望江、交通茶馆的信息流通等构成了这里丰富而充满生机的“乡镇生活”,脏乱差的街道和彪悍的民风,与今日的满街涂鸦真正的“和谐”了。陈卫闽最近带学生去贵阳写生,精神病发作,现在还住在贵阳的精神病医院,他对艺术的虔诚有点像早期现代主义的画家,把自己的一生献给艺术,这种“真”是特别值得感悟的。在今天的当代艺术的环境下我们怎样来看叙事?当市场和权力系统控制着绘画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考虑今天这些做实验艺术家们的位置在哪里?学术支点和思想在哪里?这是我们今天讨论会对话的一个缘由。陈卫闽现在的绘画符号越来越多,这种农村的广告并不是艳俗,是表现主义的波普。他们当时所做的那些实验是对四川的这些艺术家产生深远影响的。四川跟中国美院不一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美院的体系、学派、艺术史的背景都很强,四川的艺术家多半重视体验和生活,慢慢的把生活提炼成一种艺术语言,更多的像是一种长出来的东西,她不具有艺术史的宏观分析的能力,因为刚才我看陈彧君他们的作品有一个体会,他们有一点偏离中国美院,虽然他们作品的样式是中国美院出来的,比较讲究语言的逻辑化,但是他们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有乡土,有乡愁,有自己的经验,谈到亚洲概念就会涉及到地缘政治,家族基因以及社会学的东西,我想这跟他们个人的历程是有关系的,这也是中国经历变革之后每一个人的追问。我是从县城长大的,我很了解县城对传统文脉和记忆的摧毁,追问现代性背后的心灵史,包括我们每一个人微观的生命的意义。所以记录这种农转非等消失的传统或是我们在抵抗全球化,用我们地域里面天然有一种现代性或是国际性。我文章里举了三部电影,贾樟柯的《小武》是90年代比较早的表现县城里面人的心灵史,尤其是文艺青年的心理状态。李一凡的《淹没》是在中国做记录片的里面是表达城市剧烈变化的生命和抗争非常有力度的作品,他不是简单的政治性的反抗制度,还有一种平静的东西,通过戏剧化的矛盾,把这种批判隐含在不动声色的记录之中。陈卫闽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对我有深远的影响,这种记录对后来做绘画和研究的人有参考意义。下面开始介绍我的作品,08年我开始把我四年前的一个草图找出来放大,这种图片来自网络论坛,我用这种图片的时候总是要花长时间来思考它与我的关系。我喜欢这种变态的、伤害的、偷窥的东西,它有一种心理的刺痛。论坛里的偷拍照片往往都是劣质像素图片,这种粗糙感是传统绘画中最为忌讳的图片资料不清楚,不好处理画面,一旦放任图片的模糊就有类似里希特“虚”画法的危险,这正是我一直不敢碰这组图片的症结所在,况且传统绘画的观念在这里是失效的,网络上的图片冷酷得多,没有那么的温暖,后来我索性冲洗放大了这组低像素图片,更大的粗颗粒很吸引眼球,长时间的思考和观察,让我有画点彩的冲动,放弃了用传统精绘填图的方法。.可以从印刷的痕迹来重新阅读这些低像素的图片,也许今天的绘画不是观念的简单插图。符号化的复制、绘画性的放纵、图像修辞的篡改和挪用让今天的绘画困难重重,绘画也许在网络中可以寻找到新的视觉元素和新的图像资源?新绘画可以吸收其他媒介的视觉元素和新的美学特征,其语法正在延伸出新的观念和方法,让绘画脱离原有的语义和语境,在新的边界中去寻找自由的表达空间。当我们在网上遇到图片来把它作为我们的资料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符号的谱系的话,这个图像很可能是乱的,我们都面临着这个问题。绘画的边界非常开,至少在网络里面,他打开了我们很多未知的东西,网络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方式,这里也是第二现场。尤其是那些大众把图片传到网上之后,我们梳理出一种逻辑出来,我想这是一个当代艺术家所做出的一个判断。这是我今年要画的一个新的题材,午夜街头的性工作者打架的图片,特别刺激,就是一个午夜剧场,这非常当代,我可以把它做成我的一种方式的作品并梳理出来。她有一种连环画的感觉,这也是我这几年做动画对我的影响,我觉得这跟绘画可能是相辅相成的。这个是精神病医院的护士把病人给打死了,这个可能是当代社会在网络上所呈现出来的病态的极端性,我想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把这种病态把他梳理到艺术家已有的链条里面,因为这种偷窥、网络化、暴力的网络虚拟特征融进创作中。这个是网上流传的捐献精子的图片,我不是炫耀刺激性,主要是一种道德伦理的崩溃。捐精子是一件好事,但是当变态成为常态,大家习惯这些变态之后它会带来一种疯狂感,人在其中的焦虑和困惑是我感兴趣的。下面播放我今年做的一个新的动画《痕》,这个是既去年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微观叙事》展览之后做的新动画。我所理解的没有新旧媒介之分,只有人的思想有新旧,动画是我把我会话中的理解和分析做成了另外一种绘画的观看方式,也表达我的一种观点,因为动画里面还是关心着伤痕、痕迹和一种心灵的修复。我可以变换方式,但是我关注的概念和语言是很难改变的,我想这是我一贯的东西。蓝庆伟:下面请大家提问。杭春晓:这些作品,和我们已经印象中小涛的作品不一样,在我看来,你以前的作品更带有一种哲学化的思辨,同时也是带有一种终极性问题:比如生命、死亡、苍老、消亡等。而这批新的网络化题材的作品,明显是一种回归现实。你是怎么理解你画这样一批现实的呈现或者再现,甚至放弃了以前主观创作的方式,转而采用一种直接嫁接、转义,并对绘画语言进行改造?而这种的方式与你以前所进行的创作,有没有内在逻辑?张小涛:这个问题提的很尖锐。我选择图片进行创作一般都要经过两、三年的时间说服我自己,艺术家善于制造陷阱,有各自的编码,而只有懂得编码的人才知道你的编码是不是错的或者是编乱了,春晓刚才提到的正是我们值得追问的东西。我不太感兴趣图像表面的变化,每个人生命的记忆是抹不掉的,我感兴趣的是今天这个时代由于心理变态导致的崩溃感,偷窥其实是人在社会里面的精神遭遇。这次我去浙江天台山拜访粱绍基老师,他用蚕吐丝来做作品,有人说蚕象征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生命,其实艺术家设置有多重的线索,单向度的解读是有问题的。艺术家肯定也要解决内在的编码问题,如果这个编码经不起推敲那他一定不是好的艺术家。我的作品,包括以前的和现在的,还是关心时间的东西,关心那一刻我们在现场的焦虑感和毁灭感,这是我一贯的课题,可能我有“剧场”的概念,我在几年前的手记里谈的是“梦幻剧场”,北京的现场激发了对现场的一种直觉,四川绘画里面有一种关注现实的传统,这种传统有一种镜像感,我希望我现在所做的工作是偏离了我已经形成的系统,这样才不单一,关于阐释,说与不说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为什么你要说?为什么你不说?我不怕犯错误,这种新的实验可能是毁灭性的,但也可能会给我带来一种新的空间。关键是我们如何来选择我们创作的支点,如何面对过去、现在和未来?魏星:不好意思,刚才在播放动画作品的时候我有点事情离开了,所以对这件新的动画作品没有看全。但是小涛做第一个动画的过程我是一直见证的,绘画的语言问题,中国的艺术家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在画面中想要阐述的东西太多,这是一个误区。比如说培根的画,他的画面很简单,没有很多的不同元素和符号的堆积,但是这种单一却很深刻,它具有直击人心的效果。小涛的绘画给我的感觉也是多了一点,但现在来看新的动画,语言已经更加精粹了,也就是加法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要做减法了,剥离了很多不需要的东西,说与不说其实用画面的语言来表示就可以了,越是单纯的东西越具有力量,所以我希望你以后的作品更加的精炼。张小涛:这需要时间,我现在采了很多矿,但是要把这些矿提炼出来需要一个过程。现在更多青年艺术家的一个状态是他们的工作量多,更加复杂,我想这是有针对性的,还是有些人做的太少,我们可能赋予一种观念和思想,一种含金量高密度的东西,希望这种工作做得更严密,拜访完粱绍基老师我才体会到禅宗也不是一天两天能修成的,要二十年才能做到信手拈来,我从那刻才决定慢下来,一个人慢慢的和生活相容。我的经验还不够,多与少之间的平衡与提炼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蓝庆伟:下面有请中国艺术研究院杭春晓博士为本次论坛作总结。杭春晓:作今天这样一场交流的总结,感觉特别难,因为今天的这场讨论,说的更多的是艺术家各自的艺术经验,而不是关于新绘画的讨论。而将这样的讨论放在新绘画这样一个话题下总结,有着很大的难度。它的难度来源于,第一,艺术家是强调个体经验的,他不喜欢别人给他阐释,那么,也许艺术史的最终书写永远是对已死去的艺术家展开阐释的逻辑结果,而对当代艺术家的描绘,似乎更应该尊重艺术家,倾向于艺术家的个体经验。但是,我们头上的标题却加上了一个概念——新绘画。新绘画肯定不是描绘个体经验的,新绘画肯定是在一个历史的逻辑中阐释的一个画家群体的概念,那么这时候,我们必然就会对画家的个体经验进行一定程度的消解,然后在这个消解中试图去寻找一个逻辑的指向,那么,这从理论方法上讲,这就是很难的。第二个难度是,我不懂新绘画,因为,这可能是一个新的话题。就概念本身而言,只要在历史时间上出现新的面貌的绘画,都可以叫新绘画。但我想我们在这里讲的新绘画,应该是作为一个特定的逻辑特定的一个指向。而在西方艺术史中,有过类似的这样的一个概念,在我的记忆中,在国内应该是吕澎先生最先提出的,这个概念的提出,在当时似乎是以绘画性的绘画来作为反九零年代初过于图像化、图形化的创作而提出的概念。而这个概念,是不是我们今天说的这个概念?我不知道,就我今天一天听的报告所呈现的探索方向来说,与我前面讲的这种新绘画的概念是有所出入的。而这启发我思考了几个问题。我想,这个总结,或者不叫总结,是我听完报告后想提出的一些问题吧。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在今天的讨论中出现大量的非架上绘画的个体经验?我们为什么需要把这样一个个体经验放到新绘画这样一个概念下讨论?这是我上午问主持人的问题,结果主持人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我自己。那么,我只能从自己的角度试着回答一下。如果传统绘画是在一种叙事性的建设方式下前进的,它的语汇形式与表达体系在古典艺术状态下,是一种叙事性的或者是一种抒情性的叙事性的话,那么二十世纪给我们带来的不断颠覆的艺术史经验,以及颠覆架上绘画体系的非架上艺术史经验给我们带来了艺术在表达诉求上的一种思辨,就是我们可以抛离掉艺术的简单叙事,直接把艺术作为一个思想武器和工具直接呈现。它的思辨力以及这种思辨力带来的结果和思考的成果,正是非架上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如果我们把看到小便器的视觉震撼,或者视觉体验,等同于看到比如《富春山居图》这样的视觉体验的话,它们在视觉经验以及这种经验的表达效果具有某种共性的个人体验的话,那么它们就具有对于今天绘画发展相类似的影响力,虽然这种影响力在个体身上会因为视觉敏感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我们今天在讨论新绘画不同于以前绘画的时候,我们就有必要去讨论二十世纪或者今天仍然丰富、繁杂的非架上艺术经验和艺术体验,它们能够带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思考方式、思考结果,或者一些思考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如果在今天这样一种艺术氛围下探讨我们搞什么样的新绘画的话,那么去谈一些非架上绘画、非绘画的表现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这是我早上给自己挖的一个坑,想了一天最后来回答大家的。我们所说的新绘画如果说是有新绘画的话,它绝对不应该是简单的针对一个图形化的艺术时代的反叛,强调一种绘画性的绘画就可以称为新绘画。或者是我们习惯于简单的潮流对立下的艺术史演进,所以前一个潮流是非绘画性的,我现在提倡绘画性的,就可以叫新绘画。但经过今天的讨论,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新绘画概念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有了这样的思考,就带来了我的第二个问题:我们今天还有没有必要谈新绘画?如果一定要谈,我们应该怎么提?对于这个问题,今天的一些艺术家的个体体验给我带来很多启示,比如说,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李青的作品。我记得我当时在对春辰兄发言时曾提出的一个追问,我的这种追问意思是,对于李青的这样一种探索,他的作品需要二分的,其中一类是他把绘画的这种材质或者媒体作为装置艺术品的内容,就是绘画这时候并不重要,绘画是装置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这样一类东西是否可以放在我们新绘画里来看,是可以进行商榷和提问的。但是,他有一类是把一些行为方式、把一些装置方式注入到绘画,或者在绘画的最后呈现上可以呈现出这样一种表达,而且这种表达还没有破坏最终的绘画形式,他是不是已经触摸到不同于我们以往的绘画经验?这种绘画和外延空间的拓展增添或者增厚了绘画的表达能力,呈现给我们的不再是传统的、叙事的、抒情的一类的概念中的绘画,而是一种思辨的直接表达,直接作为思想承载体的一种绘画。我们是否能够将此类的探索作为新绘画的概念诉求?也即对绘画边界的打破与重建?这是需要继续讨论的话题,更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决定了我们是不是能够恰当地提出一个新绘画的概念。除此之外,今天还有很多的艺术家都给我留下了较深印象。比如陈氏兄弟,我还专门在听讲的间隙,出去看了一下现场展出的作品。当然艺术家自己在阐述作品时是依照自己经验,这没有错,但我们却不能过分放大这种经验。因为你自己的阐释系统如果要放到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中,或者放到一个历史的、传播学过程中的时候,它一定存在着一个被读的结果,一定会产生不同于你自己的东西。对此,我想艺术家也没有必要较真,一味强调排他性的阐释。比如,我在看作品的时候,由于好在想着什么是新绘画,所以就关注到他们的作品实际上有着一种行为的注入,并因此而拓展了绘画的表达能力,并挑战了传统绘画的边界。在这一点上,他们与李青是有着某种共性的。那么,我们今天是否能将这种共性解读为一种新绘画在绘画边界上所进行的拓展?我想,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而应该是所有人的问题。在这样一种方向下,绘画不再是单独一个时间静止状态下的视觉呈现,它的意义的表达还关系了这个静止时空之外的行为、装置以及其它作为观念表述的手段,于是绘画成为一种新的思辨表达的结果,而不再是描述的结果。如果这样,我想在逻辑上,新绘画是可以成立的。但对此,我个人认为也会带来一些危险,这个危险是当分寸控制不好的时候,你就瓦解或者消解了绘画作为绘画存在的概念。除此之外,还有着一层危险,如果我们只是从理性的阐述方式上试图去进行对新绘画展开讨论,强调一种方法论背后的理性表达,也即一种目的述求的表现,那么它在绘画最终的意义表述上与前一波图像化创作有着怎样的区别?也就是说,它们也有着自己带有思辨的理论表述,并以此反映他们所关心的关于社会、关于人自身的存在问题。而我们采用新的手段,也只为了以一种表述目的,而非绘画自身的感官性,那么这样的尝试在理论上与前一波创作又有着怎样本质的区别?尤其是在绘画表达思想这一核心问题上,因为前一波的图像化创作也有他的理性化的阐释系统啊,也有他理性化的阐释逻辑。那么,他们的图像化呈现出来的东西是一个社会学的阐释逻辑,而我们与他们又有什么区别?什么差异?我想,这种反思或许是我们提出新的新绘画概念之前,需要慎重而严密思考的问题。而如果能够很好地反思这些危险,它将会对我们以后关于新绘画的建设起到扎实的推进作用。说了半天,其实我并没有回答什么是新绘画,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今天没有办法回答的,我真的还没有能力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想,我只能从我的角度谈一些关于新绘画的问题以及看法,并希望这些东西能够对大家关于新绘画的思考起到一点启发的作用,如果这些问题能够有助于未来关于新绘画的讨论的话,我想,我们今天的这个讨论就是圆满的、成功的。谢谢大家!蓝庆伟:下面我们请圣之空间执行董事陈美伶女士致辞。陈美伶:各位好,很荣幸第一届自由交流论坛能够在圣之空间举行,让诸多优秀的青年批评家、艺术家在这里交流和碰撞,尤其大家都是自费从全国各地来参加这个活动,让我非常感动和欣慰。看见你们对艺术真诚的态度我们看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和希望,最重要的是你们让我们感受到艺术本体再一次激活的心情,圣之空间作为这次论坛的主办方,在这里要特别感谢这次活动的发起人优秀艺术家张小涛先生以及助手在前期做了一系列的策划工作,使此次论坛顺利的进行,同时我们也要感谢本次活动经费的赞助人蒲果毅先生,对这次活动的无偿支持,圣之空间是为有思想和探索精神的艺术家、批评家以及艺术爱好者提供的一个开放、公正、活跃的交流空间和艺术平台,所以我们欢迎你们随时参与,真诚的感谢每一位参与者。
共7,890篇评论文章Z (819)
廖上飞 朱朱 (2010) 张大力 (2006) 高岭 (2005) 姜长城 何桂彦 佚名 王焜生 (2008) 程美信 张冰 (2009) 段正渠 (2002) 洪米貞 汤光明 (2001) 鲍栋 (2010) 冯博一 林公翔 邱志杰 顾丞峰 丁乙 邓大非 叶梦 郑慧华 佚名 吴永强 (2008) 吴永强 (2008) 邹跃进 曹庆晖 陈履生 徐唯辛 钝之 佚名 李建群 梅墨生 徐琛 吴梦
(2007) 黄笃 李小山 柴中建 李雪萍 应歧 (2005)
林木 (2013)
彭锋 顾维洁 方志凌 (2015) 张晓凌 易英 郎绍君 吴味 (2006) 严善錞 (2000) 佚名 佚名 陈默 (2007) 王林 (2007) 吴味 (2007) Marie Terrieux (2009) 高士明 陈家刚 (2006) 顾铮 郑娜 王宏建 (2005) 沈揆一 邱志杰 吴味 顾铮 (2005) 老贾 刘彧宽 李振华 晋永权
Karen Smith 王林 (2006) 杨小彦 天乙 王林 王林 (2009) 邹跃进 (2009) 佚名 展望
殷双喜 (2010) 梁江 (2011) 吴味 (2005) 韩浩月 王林 崔灿灿 李军 郭海平、黄药 (2008) 赵子龙 (2012) 吴味 (2007)
(2010) 钱绍武、杨辛 高千惠 大明 禤光毅 佚名 张平杰 (2011) 佚名 段君 (2013) 佚名
黄专 郝青松 吴梦
(2010) 龚云表 鲍昆 (2009) 杨时 高鸿 佚名 林亚伟 王丽丽 (2006) 吴梦 宋唯原 (2006) 佚名 长风 崔健 张广先 严长元 (2008) 佚名 张海涛 (2012) 张海涛 (2007) 张海涛 (2008) 张海涛 (2010) 邱志杰 (2006) 杨琳 陈履生 佚名 林木 冯博一 冯远 车飞 刘骁纯、汪民安、王明贤 张黎 王宝明 晏旭 刘洵 张颂仁 张颂仁 张颂仁 杨吟 (2008) 邓箭今 (2007)
叶浅予 贾树 佚名 沈嘉禄 张晓刚 原弓 (2007)
(2006) 高岭 赵娟 (2009)
史幼波、张颖川 苑文越 王澈 (2012) 张宇凌 张在波
李原、袁晓舫 蔡敏、何岸
杨飞云 李勇 b.1974 孙振华 (2007)
李丹丹 佚名 巫鸿 (2008) 刘淳 (2007)
(2008) 黄冰莉 (2008) 高岭 王康 (2010) 戴冰 佚名 佚名 (2005) 殷嫣 (2006) 舒阳 (2011) 段炼 王垒 (2008) 赵力 赵力 刘晓丹 顾铮 顾铮 方蕾 (2011) 吴亮 (2008) 赵树林 (2005) 邱志杰 彭德 佚名 周翊 武小锋 易英 吴梦 (2008) 佚名 马俊 佚名 彭锋
(2010) 徐家玲
洪晓辉 宋永进 马一平 许德民 刘春 张晓 杨琳 白云飞 吴亮 (2001) 天乙 赖小凤 (2011) 佚名 夏可君 (2006)
(2008) 高岭 (1996) 佚名 郑娜 蒋志 郑欣淼 孙国胜 何蕴琪 吕澎 (2010) 何桂彦 Jun Duan (2007) 黄专、巫鸿 佚名 (2006) 程美信 江铭 李明 赵力
展望 邵大箴 殷双喜 邵大箴 徐敏 杨维民 晓昱 Henry Perier 鲁明军 陈丹青 孙振华 成笑容 陈建中 (2009) 梁婷 彭锋 胡西林 范迪安 (2003) 彭捷 范迪安 杨冕 岛子 顾维洁 华秋 俞可 (2010) 魏祥奇 (2015) 向京 栗宪庭 黄岩 夏彦国 (2010) 石建邦 潘光午 廖上飞 (2012) 李瀛 邱家和 程大利 李振华 (2007) 岛子 李振华 (2008) 赵力 杨小彦 冷林 杨小彦 崔自默
(2009) 殷双喜 陈俊宇 何桂彦 廖上飞 (2008) 佚名 (2006) 陈默 (2008) 易英 陈履生 李振华 (2008) 程美信 罗颖 佚名 (2007) 鲍栋 王晴 顾铮 丁书哲 徐静 程美信
易英 易英 吴梦 佚名 邱家和、杨琳、于晓芹 毕武英 王雯淼 (2008)
卢缓 李江 雷成 李向阳 刘礼宾
何桂彦 (2010) 曾玉兰 (2007) 杨时旸 (2007) 盛葳 佚名 刘晓乐 佚名 陈向兵 何桂彦 (2011) 黄专 佚名 朱诚静 Jun Duan (2010) 岛子 冯远 王端廷 段炼 (2008) 程美信 张新建
(2011) 张海涛 (2004) 祝帅 许江 (2008) 郭艳
(2010) 高岭 (2006) 李振华 (2006) 杨凯 b.) 佚名 陈晓峰 余丁 艾未未 (2002) 陈晓峰 廖上飞 彭德 (2011) 佚名 卢缓 尹吉男 吕澎 杜曦云 周裕妩 张桂森 邱家和 杨时旸 (2008) 王宝菊 佚名 郑宏彬 鬼鬼 滕宇宁 (2008) 于千 夏彦国 蔡青 (2007) 廖上飞 晓园 陈健强 段君 (2012) 朱其 (2009) 姜长城 艺宝 佚名 佚名 一君 佚名 陈晓峰 陈丹青 王凯 b.) 何桂彦 王南溟 王端廷 朱琦 李述鸿 (2007) 魏淑凌 (2008) 陈晓峰 郭海平 (2008) 佚名 毕武英 程美信 李峰b.1959 佚名 佚名 林梦达 佚名 王林 巫鸿 郭小惜 佚名 程美信 朱青生 (2007) 刘晓丹 朱朱 佚名 邱家和 王春辰 高岭 (1991) 栗宪庭 李振华 (2008) 孙振华 王麟
邱志杰 邱志杰 刘连枢 方月 西沐 (2008) 程美信 周盛平 李万康 林逸鹏 程大利 彭德 (2006) 佚名 顾绍骅 (2011) 鲁宝元 西沐 李小山 冯斌 刘喜鹏
刘为 康学儒 石守谦 (2008) 佚名 佚名 佚名
(2010) 贺佳庆 李峰b.1959 文良 (2008) 陈孝信 (2009) 苏坤阳 徐红梅 彭德 吕品田 佚名 程美信 杨列 彭德 彭德 屈菡、张晶晶 彭德 (2006) 戴卓群 黎琼 佚名 (2009) 廖雯 赵音 李心沫
(2011) 邱志杰 (2003) 何桂彦 何桂彦 (2007) 李小山 杨琳 佚名 陈映芳 程大利 羽良 赵力 Diana Huang 李小山 刘树勇 佚名 张海涛 (2008) 王通伟 李振华 (2006) 佚名 佚名
鲁裔 刘晓林 胡亮 王宝明 (2008) 佚名 程美信 夏可君 邱家和 吴味 (2008) 廖上飞 (2008) 彭德 程美信 程美信 程美信 杨时 戴章伦 黄燎原 黄燎原
崔庆国 郑娜 李振华 (2005) 尚玉荣 李力加 邱志杰 舒勇 (2008)
佟玉洁 黄河清 佚名 朱小钧 Iliyana Nedkova 佚名 卢缓 马继东 (2008) 于娜 赵力 尧小锋 佚名 赵力 郑毓秀 西沐 张孟琳 周依奇 佚名 半山阳 (2003) 佚名 赵力 李静 李静 佚名 张硕 王镛 (2012) 张新建 高名潞 邵大箴 朝戈 李亚俐 刘洋 王春辰 翁菱 蒋采苹 高岭 (2000) 王宝明 (2010) 戴卓群
Tereza 胡赳赳 孙玉洁 叶滢 王林 彭锋 (2012) 郎绍君 张琴 何桂彦 (2006) 佚名 马俊 陈丹青 车建全 (2008) 顾维洁 彭锋 王家成
彭德 沈其斌 佚名 姜长城 张离 (2010) 沈语冰 刘礼宾 刘大为 仲颜 (2008) 余丁 邱志杰 顾德新 吕澎 梅十方 (2012) 何桂彦 (2007) 王冠 (2012) 彭锋 廖上飞 夏可君 (2012) 夏彦国 (2009) 栗宪庭 (2006) 施力仁 佚名 (2006) 张大力 (2003) 张大力 (2004) 佚名
佚名 佚名 王娅蕾 (2008) 王镛 栗宪庭 高岭 周韶华 吴梦 吕澎 邱家和 朱其 杨荔 杨荔 杨羽 陶咏白 (2007) 陶咏白 佚名 王南溟 栗宪庭 高岭 查常平 郑良超 冯博一 佚名 王婷 (2007) 佚名 邱家和 佚名 廖君 杨琳 佚名 (2008) 顾振清 佚名 王南溟 俞可 费大为 张欣宇 佚名 杨卫 佚名 (2007) 廖上飞 佚名 顾振清 (2009) 佚名 (2006) 李建群 王小箭 (2006) 顾铮 丛匀 王璜生
许江 (2009) 孙振华 靳尚谊 孙晓晨 张建林 鲁虹 (2011) 刘雪杉 范迪安 (2009) 张坚 吴味 (2006) 苏滨 佚名 Aida Makoto
王春辰 (2015) 朱青生 (2012) 朱青生 朱其 (2009) 邱家和 朱其 朱其 (2008) 朱其 朱其 (2009) 朱其 (2008) 朱日坤 黄亚纪
(2006) 王舒怀 朱小禾 (2004) 黄启贤 朱叶青 朱叶青 彭德 佚名 佚名 (2007) 朱朱 (2008) 海杰 (2010) 王南溟 王南溟 廖上飞 (2008) 傅京生 吕澎 张海涛 (2007) 高远 Hiromi Nomoto 朱青生 陆晓逊 王宝明 (2007) 冉冰 廖上飞 章润娟 付晓东 (2006) 易英 高岭 (2012) 岛子 (2007) 彭锋 佚名 朱其 (2011) 易英 彭锋 张海涛 (2010) 张海涛 (2010) 彭锋 王南溟 郭小川 夏炎 周金华 (2005) 李公明 廖上飞 杜曦云 Raúl Zamudio
(2010) 姚玳玫 王璜生 朱青生 汪民安 赵少若 (2009) 郭晓彦 (2007) 陈丹青 杜卡 曹跻圣 (2010) 顾振清 翟永明 殷双喜 (2006) 邱志杰 (1996) 佚名 佚名 曹恺 宋歌 (2008) 熊新君 (2010) 殷双喜 顾振清 王璜生 (2010)
赵松 (2011) 彭锋 王健 (2004) 吴味 (2008) 孙振华 王田田 刘军平 郝青松 李峰b.1959 钟刚 陈默 (2007) 彭锋 邱家和 姚森
佚名 程大利 (2004) 天洋 王婷 胡月明 佚名 黄燎原 夏可君 (2006) 盛葳 马志明 鲁虹 (2009) 杨卫 (2006) 水天中 侯瀚如 (2008) 孙振华 邱家和 高岭 余丁 常敬峰 (2002) 尚辉 (2008) 郑也夫 Yoshihiko Wada 高鸿
赵建平 (2001) 徐唯辛 佚名
杭春晓 (2010) 晋永权 姜长城
薛霓 李涵 刘小东 苏坚 李继凯 杭春晓 (2010)
懒儿 邢维东
何桂彦 陈默 (2007) 皮力 蒋奇谷 易英 顾铮 张颐武 刘骁纯 高岭 殷双喜 彭锋 夏开丰 张敢 王南溟 鲍栋 吴亮 顾铮 卢缓 (2007) 夏可君 王新友
& ARTLINKART 2017 - 沪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讲师到副教授需要几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