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骄傲而又余生伟大到自卑也是人的人,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

为什么一个极度自卑的人同时也会极度自傲?这到底是什么心理问题? - 知乎511被浏览88970分享邀请回答61.172.146.46/xlhp/Article/xljy/.html
233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0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 个回答被折叠()一个自卑者
点击:31022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一个人内心的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
乱荡不羁 | 14|
(6月25日摄于深圳一个国际摄影展。)
?全文约6500字,阅读时长20分钟。
有一次,我与朋友谈起我们多年的同学M。
每次谈到M,我都是大大地夸奖一番,比如长得好看、家教好、三观正直朴实、具备多项优良品质、心灵手巧,而且厨艺精通,有自己的品位……
他连连点头表示赞同,然后极不好意思地挤出一句话:
“可惜没读过什么书。”
M没有读大学。
当年高考,她考了400多分,只能上一所普通的大专,她没有去读。
所有的优点,似乎都敌不过一纸文凭。
我理解朋友的看法,也尊重他的选择。每个读过大学的男生,都不仅希望找一个贤惠善良、内外兼备的对象,更希望对象的知识水平和自己实力相当。而事实上,也确实有很多读过大学的女生,兼备M所拥有的优点,甚至更多。
一个人的贪心轻易能得到合理的满足时,其贪心便往往不被谴责。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个审视问题的思维:习惯以一个人的外在所有,来评价其内在,比如容貌、文凭、家境、地位等等。
所以,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虽然TA家里很有钱,但是TA自己很努力很上进。”而不是这样的话:“虽然TA家境一般,但是TA自己很努力很上进。”或者是“颜值高,又很有能力”,而不会说“颜值一般,又很有能力。”
换言之,一个有钱家庭孩子的努力和一个普通家庭孩子的努力,一个颜值高的人的能力和一个颜值低的人的能力,得到的目光与肯定是不一样的。
这种情况也有愈演愈烈的残酷现象,比如说,一个人的努力已经完全无法超越其出身或颜值而赢得别人的肯定。久而久之,内在的力量无法冲破外在的囚笼,个人的精神与追求往往会被外在的形式所紧紧扣住。
在《欢乐颂》里面,曲筱绡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刻薄而又骨感的话:“一个男人的金钱与地位,可以增加他的性魅力。”
金钱与地位,也是一个人的外在所有。有些人的金钱与地位,确实可以真实反映这个人优秀的内涵,比如出众的工作能力、过人的本事、坚强的毅力、出色的交际能力、聪明才智等等,但我们也清楚,并非所有有钱有地位的人,都是一个值得欣赏、值得信任、值得选择或者值得结交的人。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会偏向于对他们产生好感。这种好感并非指男女情愫,而是我们会认为他们很有能力很优秀,才能取得这样的地位。
这个结论同样可以套到其他后天的形式上。比如说学历与文凭。
一个国内985/211毕业的高材生,给人的第一印象便会是其所代表的、亦或者是世人根绝前人经验而得来的形象:学习勤奋刻苦,才智过人,品德优秀,积极上进等等。但同时,我们也很清楚,在当今全民疯狂沉迷网络与“信息共享”的时代,用心专研学业的大学生并不多,某些985/211的大学生也不例外。
尽管如此,500强企业招聘时,还是会优先选择他们。
这是现实。对于现实,我们无可臧否,也无从改变。用师兄的话说,就是:“我们这些小人物,是阻挡不了时代的潮流滴。”
且不论除去形式后的内容实质是否一样精彩,但在一开始的博弈中,不公平便是存在的了。打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艰难可想而知。要赢得比赛,绝非易事。
而更加残酷的事实是,这种不公平是由我们本身所造成的。我们既是这种不公平的缔造者,也是无从推脱责任的受害者。
说起来,我好些朋友都就读985/211。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谦虚,其中也有一些类似:“我读的就是985,但我感觉自己一无是处。”这句话其实是无数大学生的心声,包括我在内。
但偏偏写《世界500强企业招人标准曝光:非985毕业生,简历直接扔垃圾桶》的小编这么回复:“可能是你身边优秀的人太多了。”后来我仔细推敲那篇文章,为自己动怒而感到可笑不已。其实那篇文章的思想挺浅显狭隘的,不必计较。
现实归现实,情感归情感。
能认清现实,不代表情感上可以接受,所以才会有不公平的呼声。
即将升大四,也意味着要面临就业问题。
面对社会上风传大公司招聘首要看985/211大学生简历的现象,说实话,我没有意见。我既不因其某种程度的歧视而感到愤怒,也无意批评人家的做法,尽管我的心里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虽然我非985/211大学生,但我觉得我不一定不如他们。”
而跟我有类似想法的人,一定也有很多。
在高考这场战役中,无数考生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闯过名校大门的学生中不乏聪明者与幸运者,失足落水的也自然大有人在。我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很不爽那篇文章说的一句话:“考上985学校的学生,哪一个不是在高考时挑灯夜战过来的?”不是因为否定,而是不满其将高考时挑灯夜战作为500强企业选人标准合理和985毕业生优秀的辩词。
谁的青春不是苦过来的?
中国的大部分学生都是这样过来的。
名校生也许不一定都是佼佼者,但一定都是幸运者。
就我个人的例子,高考结果出来之前,我从幼儿园到高三,寒窗苦读十年,学习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也曾被许多老师寄予厚望。但是,我高考失败了,于是“高考前的所有排名,都变得毫无意义”。分数过了国本线,但没有选择一般的985学校,而是选择了没有任何title的深圳大学。
那一年进校时,我看到以前高中隔壁班一个和我有着同样命运的男生。不,他比我更惨。他原先比我高一届,据说分数一直在640分左右,排名靠年级前十,结果第一次高考失败,不甘心,复读了一年,还是一样不如意,发挥失常,最终也选择了深大。
尽管如此,不屈不挠的意志是超越外在环境的束缚的。他上了大学后,成绩一直是专业前三,奖学金拿到手软。大二时我们选择了同一门选修课,课前他拿出一本书在看,《南渡北归》。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可见他一直在不断努力。
希望他在校招时顺利拿到好offer。
如此的用人标准,除了对高考失败、上了一所普通大学但仍一直努力提升自己的优秀青年不公平之外,对另外一群在高考之后才懂得努力成就自己的大学生也不公平。
大体而言,名校生与普校生之间,在某些方面确实有高低之分。但就个别而论,有时候差距并不大。
我们中国目前的教育制度,有一个悲哀之处,就在于并没有给失败者更多的机会,也没有完善成年教育。教育体制过于单一,使得所有的中国学生只有一条路可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紧密相扣,杜绝了其他的人生可能性。
凡脱轨而出者,即被视为坏学生。在此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的中国学生对成功的定义只有一个:考上好大学。除此之外,沉重的应试教育还使得大部分的青少年,将成功与快乐捆绑,只要考不好,就不怎么快乐,哪怕快乐也是带有负罪感的。
下面讲两个古今中外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明朝。
明朝著名首辅张居正,天资聪颖,三岁即可识文断字,六岁即可通六经大义。读书刻苦,加之才智过人,因此很受老师的赞赏和喜爱。十二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年少意气风发,心智高傲,名气使他曾一度迷失自己,肆意沉浸在少年成名中。荒废诗书后,他第一次进京参加进士考试时,落榜了。后来,又经历了被地方亲王欺侮、亲人被害,方懂得人生的艰难。自此,张居正努力读书,二十三岁考上进士,之后宦海拼搏,成为一代明相。
如果古代科举只能考一次,估计张居正从此求学无门,到巷口买凉粉去了。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现代。
大学有个美国外教,小时候读书成绩并不好,没有读高中,自然也没有参加“高考”读大学。他一开始是去打工,在工厂、便利店、超市或公司都工作过。人生经历丰富后,他才慢慢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重回校园。在非正规的学校补修高中课程,考上了大学,又读了硕士,最后来到了中国,在深大当了一名副教授。
他的人生,即使有一个不算如意的开端,却能拥有二次追求的机会。
很多人因为家庭或自身的因素,一开始没能好好地专注于学业进步,但经历世事后,往往有重新提升自己的欲望。——对于这样的一群人,教育若宽容一点,能给予同等级的荣誉认可,我觉得更好。
估计能进国家级教育部的人都是一路努力、且努力得到顺利回报的人。这样的一群人,是很难懂得一个平凡而不幸的奋斗者的艰辛,自然也很少会想到给予帮助。
在这个社会上,有一个很滑稽的现象:只有受过不公待遇的人知道如何改变不公,但他们永远也没有掌握改变不公的权力;只有出身贫寒的人才能理解贫穷人生活的艰辛,但他们永远也无法成为能改变贫穷的人。
如果我有2000万,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支持教育,尤其是支持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地区。可是我没有2000万。而有2000万的人,不会有这样的情怀。
吃过苦的奋发者,比一直待在温室里的好学生,也许更有厚度。那么,为什么不能多花点时间看看他们的简历,给他们一个机会呢?
其实我懂的,很多公司的人事主管也懂。这个社会中,既然有造成不公的人,就一定有维持不公的人;既然有狭隘的人,就一定有开明的人;既然有蠢人,就一定有智者;既然有名校生毕业的人事主管,就一定有非名校生毕业的人事主管。
所以还是那句话:我们只能做好自己。
用曾国藩的话说,即: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
听我读上面的这一段话,会不会觉得我很有文化?
但我必须说,形式灿烂,实质不一定如你所见。不要被这些外表形式类的东西所蒙骗。比如说,我能讲出上面这句话,可能只是我的记性好,但并不代表我读过整本的《曾国藩家书》,更不能代表我熟读古人诗书。
就像有英语证书、雅思考了7.5的人,英语不一定很厉害;社团经历丰富的人,组织能力与思维广度不一定成熟。甚至拿了奖学金的人,也未必比没拿奖学金的人优秀。
有一种可怕的现象是,有人手握证书,侃谈经历,看起来十分优秀。别人信了,久而久之,自己也信了。自己的学识有多少斤两,其实自己心里有数。证书并不一定能说明什么,排名也不能证明什么,文凭与学历自然也如此。
这个思考,我很想说得更明白一点,但我怕言语刻薄,伤害到某些人。
总之,就是自己不要被自己所骗到。
谈及那些用形式或外在附加物来看人的主动选择者之后,我想说说那些自动将形式套在自己身上、将局势引向劣势的现象。
很多人,把自己活在条条框框里。这一句话,并非仅仅只过分遵从规矩,在我看来,更是指主动用别人的标准来定义自己的意义,从而将自己活在一个十分局限的境地。
有句话经常被用来说:“不是每个人都和你有好的条件看世界。”这句话的背景往往是出自于家境相对不好的人口中。这句话单看十分有道理,但当它被用于辩解与维护某些品德缺陷或不妥当的行为时,就有点“你穷你有理”的滋味。亦或者,你穷,所以你自卑、你在有钱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是正常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次,闺蜜和我谈起她家的亲戚。她们家有一套旧公寓,借给她阿姨一家住。一开始,阿姨家的人很感恩,也很懂礼貌。住久了之后,阿姨一家突然提出:“要不把这套公寓让给我们了吧,反正你们家这么有钱!”虽然是套旧公寓,但也是位于市区,价格也是不便宜的。而即使是价格很低的东西,比如一辆摩托车,一个开瓶盖……再心仪也不好意思占人便宜吧?
穷人自轻的现象太常见,而自轻之余丢弃做人最基本的品德、礼貌与修养,就必不可免地失去别人的尊重。人们常说,“穷人家的孩子没有教养。”这种说法的来由,有一部分是由穷人本身所造成的。
一个人的原生家庭确实会给一个人的成长与性格塑造产生很大的影响。成年之前的心理脆弱与因见识短浅而自卑尚可理解,某些行为不够大方得体也无碍,但我总希望一个人可以勇敢地突破自己的家庭限制,自己首先做到不受金钱的约束,用实质的知识使自己强大起来,勇敢地去尝试,去看世界,去选择自己的人生。
我也知道很难,但是可以做到。
说实话,我个人讨厌“炫穷”和讨厌“炫富”一样多。
比如说,一个出身农村的年轻人,要是经常说自己有多惨,说出类似“哪像你们有钱人”的话,甚至带着一点悲愤的情绪,其实他本身比别人更在乎他自己的出身,甚至比别人更看轻自己。
如果这个人仗着自己出身贫穷,就不懂得礼貌问好、尊重别人隐私、尊重自己的家庭等品行,我会忍不住轻视。这时候,我很难用那种“不是每个人都跟你一样有好的条件看世界的”的说来来理解他们。
我有个多年的好朋友Y。他们家在农村,家里有四个孩子,父母收入不高,但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小时候去Y家玩时,他们家是一栋一层的土瓦楼,里面光线很暗,没有铺瓷砖——我当时很惊讶。按照Y的话说,父母的钱都用来支持孩子读书了。那时Y近视,爸妈舍得花400块给她配了一副好的眼镜,也很舍得花钱让Y上数学补习班,所以,他们家直到Y上了大学后才建了新房子。
Y的家境比很多哭穷的孩子都要差,但是,她没有悲观,更不会埋怨自己的家庭,顾自努力,也不羡慕别人看起来光彩夺目的生活;她生活朴素,不会乱花钱,很体谅父母;虽然看的世界越宽,有钱有势的同学也越来越多,但她从来不去和别人攀比;思想品德更不用说了。她就这样成长着,赢自己所应得的,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所以,我很喜欢她。
不仅是Y,她的家人也一样不卑不亢,弟弟妹妹也都很用功读书,成绩优秀。Y的男朋友真是好福气。虽然Y看起来没有其他浮华的标签与闪耀的亮点,但其内在的优秀使我觉得,她比很多女孩子都更加值得珍惜。
本质的东西其实才是最强大的。也许它无法为你获得优渥的生活,但我始终相信,人生路漫漫,一个人最终能过好这一生的,绝对是那些古老而优秀的传统与品质。比如善良,比如坚强,比如勇敢,比如勤奋,比如正直等。
谈到家境,想起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叫做《恋爱中的贫富差距,真的不是上进心可以填补的。》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是说双方家庭差距大,成长环境不同,以至于生活方式与消费观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出去旅游男方想坐飞机、女生想省钱要买硬座火车,比如女生出去旅游要住五星级酒店、坐豪车、经常血拼买几万块的包包,男生负担不起等等。
这些我都能理解。但我认为,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想一想:当我们喜欢上一个家境差距大的人时,我们是喜欢他/她的什么?或者换另一个角度想:在一段感情里,我们更看重的是生活方式相同,还是更看重人格魅力?亦或者说,一个人的人格魅力里,金钱与成长方式占的比例有多少?
男生家境富裕,女生家境一般的恋爱关系,可以看看《杉杉来了》里的封腾和杉杉;女生家境富裕,男生家境一般的恋爱关系,可以看看《欢乐颂》里的赵启平和曲筱绡。你也许可以说,这些电视剧都是骗骗人的,但结局却是美好的。
而之所以有美好的结局,无外乎他们做到了以下几点:承认双方的差距,尊重对方的生活方式;做好自己,依然体谅与爱对方;愿意为对方去做改变,也愿意去抵抗别人的目光(说起来,其实别人谈个恋爱真不关咱们的事);有和对方一起走下去的坚定信心。
像曲筱绡告诉赵启平,说她妈给了她一个亿时,赵启平也就说了这么一句话:“一个亿?”仅此而已,不会说什么“筱绡,我们之间的差距更大了”,或者“筱绡,我担心我配不上你。”在他们后来稳定的关系里,金钱已经退居感情之后。
像封腾问杉杉:“我们之间的差距会一直存在,那你以后打算怎么办呢?继续这样自卑下去吗?”杉杉说了一句很朴实的话:“我可能没法成为最好的认,但我会成为最好的自己去配你。”
在这两段关系中,占据经济上层地位的曲筱绡和封腾都做到了很可贵的几点:不在乎赵启平/杉杉的生活方式与经济水平处于一般;不拿有钱人或其他优秀的标准去要求他们为自己改变,而是尊重他们本身的人生面貌。
一个人究竟是爱你,还是只爱你的钱,日久见人心。
我觉得,无论什么时候,人都是最重要的。如果两个人在一段感情里,共同努力、而且是十分努力后,仍然掰不过现实的安排,那时候的分开才是无悔的。而这一开始就计较这些的人,说白了,就是不够爱对方,或者更爱自己;更在乎生活品质,而非个人品质。不过这一点很难理清,更无对错。
这有错吗?一点都没错。这应该批评吗?即使是有这样想法与选择的人生,也同样值得尊重。受不了就分手吧,不合适就放过彼此,无需勉强对方。所有人都希望找一个与自己实力相当、又惺惺相惜的人,但理想与现实并非总能融合。
如果男朋友或女朋友真的是因为家境差距而与你疏远,那也不必太伤心。以前看咪蒙的一篇文章,里面谈到一个富二代的婚恋观,我觉得挺恶心的,恶心到我现在都还记得:“我们有钱人喜欢一个女生,睡她就好啦,怎么会蠢到和她结婚?”
人生虽然漫长,但真正遇到相爱的人的机会其实也就那么几次,不珍惜,就要承担不珍惜的后果。
想想《倚天屠龙记》里赵敏的那句话,其实蛮很感动:“叫你坐马车你偏不听,非要走路!”明明她可以坐马车,可是她满心欢喜、心甘情愿地随他走路。
不仅是恋爱关系,其实朋友情谊也是一样的。
一段关系里,富者与贫者皆应学会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适当的时候共同协商,寻找合适彼此的相处方案,并因为对彼此的在乎与珍惜作出适度的改变与迁就。富者不因其金钱丰厚而自傲,贫者不因其金钱寡薄而自轻,懂得为对方着想,也不必顾忌坦白自己——我认为这是一种修养。
其实何止是恋爱关系中的贫富差距无法用上进心弥补,任何一种差距都无法用上进心弥补,即使加上聪明、努力、善良、幸运等等因素,都不一定能弥补。所以,不必忧心那么多。
请记住:人与人能相遇,是缘分。
又说回学历。学历而已,如果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它的阻碍一定是短暂的。
我有一个表姐,大学读的是湛江师范,520分左右的二本,非985/211。毕业后去了北京工作,然后回到广东深圳。个子不高,容貌端正,家境一般。目前在深圳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当一名经理,月薪过万,与丈夫在深圳买了一套二手房,有一辆自己的车,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生活是幸福的。
前阵子读到一篇文章,《参加完同学聚会发现的五条规律:决胜千里以及美好的人生究竟靠什么》。作者约莫四十岁左右。她参加了同学聚会后发现,虽然当年大家都来自一个小县城,高考时分数可能差几十分,毕业后一开始从事的工作收入也有一定的差距,但二十多年后,成功与幸福的人生差距已不大:有自己的家庭,在事业上有了一定的成就,生活水平也差不多,即使有差别也不过是一万块的包包和两千块的包包,心理的幸福感是差不了多少的。
所以,终上而言,我认为一纸文凭不能代表一个人最终的人生,进不了500强企业就去其他企业。人才市场其实很缺人才。
以前我是学霸时,很骄傲,可以说目中无人,对自己总是信心满满,看不起很多现象。直到后来,我成为一名所谓的“学渣”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并不是一个厉害的人。我竟然是一个普通人。——心理落差肯定是有的,但之后的看法改变却使我受益良多。也才惊觉,原来我以前的行为有多讨人厌。以为自己数学考个140分、排名年级前十名就多厉害,后来才发现,我被那些荣誉证书和分数排名骗得有多惨。
站在被不公平的角落时,虽然会有痛苦,但其磨练也是同样值得庆贺的。而这样的转变,一直被幸运眷顾的人不会懂得。
我自己没想过要进500强企业,能进就进,不能进就不进。对于其他的东西也一样,富贵就富贵,不富贵就不富贵。如果我一直为突破自己而努力,一直往更好的自己发展,但命运一直不眷顾我,那么就既来之则安之。
对于那些两眼只看到标签的人,如果与之相遇,TA以学历、容貌、家境、收入、地位等对我评头论足,我只有一句话相送:
“闭嘴!我是个很酷的人。”
然后扬长而去。这,也是我所理解的自由的一面:敢于对恶势力发起反抗。
最后,我想起Damon师兄曾跟我说过的一句话。
我很认同,也送给你们,并且希望与你们共勉:
“一个人只有内心的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
我认为低调谦虚的人更有魅力,
但写文章必须大胆发言。
所以我暂时高调了几分钟。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我是个骄傲又自卑的人… 以前的自己是个成绩不好的小孩,处在一个常常被拿来比较的社会,不自觉的自卑了_百度宝宝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卑的人怎么提高自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