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找甘肃省博物馆的朱学霞

【圈·分享】 2017年甘肃省文理科三甲在这里!他们才是真正的学霸......
6月22日,我省高考成绩公布,
文、理科三甲也随之出炉。
兰州晨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这些莘莘学子,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全省理科第一名兰州一中肖智文
聪慧又用功 学习也能成享受
语文127,数学144,英语141,理综279,兰州一中的肖智文以691的总分成为全省理科第一名。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只是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考了第一,应该还是有运气在里面。”肖智文十分自谦。其实,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如无实力,能有运气?
从小学时候叠的纸飞机到如今制作的能飞的模型飞机,爱玩航模的肖智文也由此有志于航空航天,“不是说爱好是最大的老师吗?我就是把学习当做实现自己兴趣的途径。”肖智文说这个兴趣成为他学习的动力和目标,他踏踏实实走的每一步都是朝这个目标去的。
肖智文不偏科,他甚至建议学理科的同学也不要轻视文科的一些课程,在他看来那些人文性的课程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他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建议理科生一定要重视计算,包括数学的计算还有物理的。他说他就曾在计算上吃过亏,一道题前几个步骤都做对了,最后一步计算往往就因为急于求成而导致了粗心大意,以至于功亏一篑。
学理科离不了做题,肖智文的经验是做题就以老师布置的作业为准,没必要重复做习题。与其重复做题,不如根据能力适当地向课本之外拓展一下,他自己就做过一些竞赛拓展题,还了解过大学物理课程,“不要陷入刷题的死循环中。”
这一次,肖智文对于理综成绩没上290多少有些小遗憾,290左右应该是他的正常水准。他的生物学习方法是回归课本,以书本为准,在理解的基础上是需要“死记”,化学和物理则一定是要理解的,那就意味着要学懂,学透。至于英语,他建议多做阅读理解,做多了自然熟能生巧。
肖智文的老师们最怕下课,一下课肖智文就跑上讲台,而一上来全是问题。政治老师党纯仁说,肖智文是属于全面型的学生,他禀赋聪慧,但更踏实用功,最重要的是,在他身上,老师们都看到的是“学习是一种享受”。
文丨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雷媛
图丨兰州晨报记者 房毅
全省理科第二名会宁二中李博
遇难题百折不挠
6月22日下午2时,兰州晨报记者联系到李博时,他正在会宁县城的出租屋里和打工的父亲分享成功的喜悦。
李博总成绩688分,其中语文121分、数学143分、英语143分、理综281分。
“我觉得发挥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李博显得很自信,他说第一天考语文时有些紧张,导致语文分数有些低,不然还会考得更好一些。谈及自己的学习经验,李博说他爱思考、爱钻研,自主性强。每遇到难题,首先自己想办法解答,只有在尝试很多次失败后,才会向老师求教。“这样培养了我独立思维和解决事情的能力。”
李博的父亲李继柏是会宁县丁沟镇梁庄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常年在外打工供李博和姐姐上学,母亲在老家干农活操持家务。李博每到放假的时候都会回家帮母亲干农活,这次考完试后,第一时间便和父亲一起在工地上打工。李继柏告诉记者,女儿在三年前考上东北大学,这次儿子又考得很好,他也很欣慰。
文/图 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张鹏翔
全省理科第二名兰州一中宋柯楠
善学习举一反三
兰州一中宋柯楠以688分的总成绩成为全省理科第二名,其中语文124分、数学148分、英语142分、理综274分。
遗憾的是,高考成绩公布的当天,当一众媒体涌入兰州一中寻找宋柯楠采访时,才知道宋柯楠同学早在高考一结束就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无奈之下,媒体采访了宋柯楠的老师石磊,希望通过师者的讲述,将宋柯楠这样的学霸们的学习经验分享给更多莘莘学子。
“她最大的特点就是踏实,最大的优点就是懂得努力才能收获这一道理。”石磊老师这样总结自己的这位得意门生。
说到宋柯楠的学习方法和经验,石老师说,她的特点就是善于解决问题,并举一反三。遇到难题,她的做法就是千方百计找出解决渠道,然后吃透问题,最终拿下,并以此达到熟能生巧的目标。对于那些“题海战术”的学生来说,宋柯楠的学习经验值得借鉴。
文丨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雷媛
图丨兰州晨报记者 房毅
全省理科第三名陇西一中雷磊
看英语原声电影 是闲暇最大爱好
语文122分、数学145分、理综277分、英语143分,总成绩687分。比全省理科第一名少了4分,比第二名少了3分,屈居第三的雷磊来自陇西一中。
在他的数学老师、陇西一中副校长王耀文看来,雷磊数学没有考满分他觉得很遗憾。最终这个成绩比预估的660分还高了27分,雷磊本人觉得很满意。
“高中三年,每次考试雷磊的成绩基本上都稳定在670、680分左右,基本都在全校前三名。”王耀文说,这个孩子比较好学、爱钻研,而且精力比较旺盛,对于雷磊取得全省理科第三的好名次,王耀文觉得是预料之中的事,但数学没拿满分稍感遗憾。另据王耀文介绍,雷磊的同学任晓松以677分的总分位居全省理科第七名,其中,数学取得了147分的好成绩。
不过,在雷磊自己看来,能考到687分他已经很满意了。“高考结束后,我的预估分是660分,高考发挥和平时基本没有区别,660分的估分虽然保守,但符合自己的能力。”雷磊告诉记者。
2000年出生的雷磊是通渭县榜罗镇坪道村人,他初中来到陇西,一直租房上学。除了学习,爱看英语原声电影是他闲暇最大的消遣。雷磊说,原声英语电影除了能放松心情,还能培养英语语感,这也是雷磊英语能取得143分好成绩的一个诀窍。
分数公布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甘肃招生组的工作人员都联系了雷磊,但目前,雷磊对报哪所学校还没有作出具体打算。“成绩刚出来,我还在想哪个学校适合我,父母亲希望遵循我的个人意愿,接下来,会和老师商量,考虑自己的志愿填报。”
文/图 兰州晨报记者 赵野
兰州市理科第三名朱程睿
学习常有计划 皇马铁杆球迷
就读于西北师大附中的朱程睿,以686分的总成绩(语文119分、数学144分、英语141分、理综282分),排名全省理科第四名、兰州市理科第三名。
对于这一成绩,朱程睿的感觉是“既开心又意外!”他说,高二去过一次清华大学后,清华大学就成了他追求的终极目标,目前已选定清华大学的电子信息专业,终于“如愿以偿”。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在朱程睿妈妈的手机里保存有一张图片,是朱程睿和他高中三年做过试卷的合影,高高的一摞试卷已接近屋顶,足足比人高马大的朱程睿高出几十厘米。也许父母都是会计师的原因,朱程睿的经验是完全的理科生思维——学习有计划,考试复习列出计划,连平时做作业都完全按照计划进行。“学习没有技巧,除了大量做题,还要善于总结。”朱程睿解释说,光刷题是不行的,做题一定要精,善于从中发现自己的知识薄弱点,这一点非常重要。和所有的学霸一样,朱程睿也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的不是错题,而是在做题中发现的各科容易搞错的知识点,每次考试前,他都会把小本子翻开进行重点复习。
在妈妈的眼里,朱程睿从小就是一个有规划、有目标的孩子,高二的假期被学校推荐参观过清华大学后,他在家里、学校的课桌上,贴满了清华大学的校徽来激励自己。朱程睿妈妈还向记者爆料,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朱程睿学习非常刻苦,高三时,他专门和父母约定好,每天督促他睡觉,否则学起习来就忘了时间。
朱程睿也有自己的爱好,他是个“球迷”,最喜欢的球队就是皇家马德里;除此之外,他还喜欢周杰伦、喜欢张学友,《中国好歌声》第四季就因为有周杰伦做导师,他几乎一路关注跟到底。这个假期,朱程睿最大的心愿就是学习吉他,因为他喜欢“男生弹吉他时帅帅的感觉”。
文丨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平丽艳
图丨兰州晨报记者 赵鑫远
全省文科第一名师大附中熊诗楠
真正励志哥 统配生照样夺头名
“今天中午查到自己的高考成绩后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就像做梦一样,也有点不太真实的感觉。”以654分荣膺2017年甘肃省高考文科第一名的师大附中高三应届毕业生熊诗楠受访时如是说。
语文124分,数学147分,英语141分,文综242分,这是这位大男孩今年高考交出的骄人答卷,也是他三年来大小考试发挥最好的一次。
“虽然今年高考我考了全省文科第一,但我绝对不是这一届文科学生中最好的,只能说心态比较好,发挥比别人好一些而已。”这是熊诗楠给自己的评价。
三年前的中考,初中毕业于兰州八十二中的熊诗楠以625分被师大附中录取,师大附中当年的统招录取线是636分。“我是被师大附中统配招生录取的,沾了统配生的光!”
熊诗楠说,他喜欢历史书籍,通读过《剑桥中国史》、《万历十五年》,但志愿选择则倾向于法律方面,因为,人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历史是他的兴趣爱好,法律或许是他将来从事的行业。北大、清华都是他心仪的学校,但目前还没有确定选报哪一所。
谈到学习方法时,熊诗楠说,高二有一次考试全年级170多名文科生,他排名第40;2017年兰州市高考“一诊”,他是兰州市文科第一名;而甘肃省高考“一诊”,他的成绩跌出了兰州市前10名。“我是全班发挥出了名的不稳定,但我不逃避失误,找出问题的原因才是关键,考试成绩并不代表一个人的真实水平,但通过总结考试失误,然后通过成绩找到真实水平,这是我经常琢磨的事。另外,除了老师布置的课外练习外,我很少买其他的练习册,课堂上完全消化老师讲的内容,课后与同学相互探讨就足够了。”
熊诗楠说:“我家在西固,上高一时主动提出住校,周末才回家,父母也支持,这也是为上大学独立生活事先做铺垫,因为,上大学后不可能有父母陪着。像我这样在琴棋书画方面没有什么特长,老实巴交的人,住校学习父母也很放心。”
文丨兰州晨报记者 武永明
图丨兰州晨报记者 赵鑫远
全省文科第二名 平川区中恒学校马浩云
好男儿“文武双全”
6月22日,当白银市平川区中恒学校全校都在为马浩云取得的好成绩欢呼时,他却还在杭州教别人打乒乓球。从去年开始,日常上学学习,假期打乒乓球成了他的基本生活程序。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他就这样边学习、边打乒乓球,就成为了全省文科第二名和国家一级乒乓球运动员。
650分的文科高考成绩,这是马浩云高中生活的最终成果。6月22日下午,当高考成绩下来得知自己获得了全省文科第二名的好成绩时,在杭州担任乒乓球教练的马浩云有点懵,接连不断的各大学招生电话让他有点不知所措。
“他平常学习不见得比别人刻苦,但是成绩却一直很好,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学习的。”对于马浩云最终取得的成绩,他的同学们并不意外,但对他的学习状态十分羡慕,尤其是在看到马浩云花了大量时间在乒乓球上,平时还热衷于旅游、打篮球、踢足球。
对此,马浩云表示,自己在学习上并没有什么诀窍,他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喜欢打乒乓球,运动锻炼了自己在做某一件事上的专注度。广泛的兴趣爱好,大大开拓了他的眼界。“我从来不上辅导班,但上课时也很少开小差,按时完成课堂听课、课下练习,我觉得在文化课学习方面这些足矣,因为生活不能只有文化课学习,还有其他许多美好的事情。”马浩云说。
马浩云的父亲是平川区一家青少年俱乐部的负责人之一,本身就是乒乓球方面的专家。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就爱上了乒乓球,从此一发不可收。去年暑假,马浩云顺利通过了国家一级乒乓球运动员的考核。
兰州晨报记者 薛长明
全省文科第三名兰化一中华钰炜
用一切时间学习 付出总会有回报
总分638分,语文124分,数学133分,英语147分,文综234分,这是兰化一中高三应届毕业生华钰炜给母校、自己、家长交出的一份完美高考答卷。
这位自称“什么特长也没有,只会琢磨学习”的女孩就是今年高考全省文科第三名。“志愿学校目前还没有选定,北大、清华、复旦都是备选目标,所学专业更倾向于经济类,因为我是文科生中数学相对有优势的一类。”
“638分,全省文科第三名,这个成绩对我来说比较意外,这也是高中三年考得最好的一次,平时考试也就600分刚过。说实话,我不认为自己有多么聪明,只是付出可能比别人多一些而已。因为,我几乎用尽了能利用的一切时间来积累,即使是学校升旗、课间操,甚至上下楼梯的时间,我都在看书。要不是我的勤奋和努力,就凭我的这脑子是考不了这个成绩的!”华钰炜淡淡地说。
初中就读于兰化三中的华钰炜,三年前以637分的高分考入兰化一中,这个成绩当时在全校排名第四。她总结高中三年学习方法时这样说:“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把当天所学的主要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周末再把一周内学的知识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一遍。我这个人比较固执,认准的事绝不放弃。”
高一年级的学校考试每次从未出过年级前10名,高二、高三年级学校的重要考试次次年级第一,但这并不意味“学霸”没有经受过打击。“报了自主招生考试,但没有通过,想着名牌大学跟我就没有一点关系了。高考结束后我的估分还不到600分,忐忑了好几天。但我始终认定,只要付出了,总会得到回报的。”华钰炜语气坚定地说。
华钰炜说:“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但他们从未放弃学习,以提升自身的素质,他们的这种毅力让我终身受益。在班上同学们叫我华姐,我也自认为是他们的知心姐姐,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有同学向我倾诉时,我也会给他们一些指导意见。”
文丨兰州晨报记者 武永明
图丨兰州晨报记者 赵鑫远
兰州市文科第三名张紫云
阅读开阔思维 最爱三尺讲台
反戴棒球帽、黑色T恤……记者在西北师大附中第一眼看到的张紫云,颇有些“小俏皮”,她以628分的总成绩(语文120分、数学137分、文综234分、英语137分),坐定文科甘肃省第九名、兰州市第三名的座次。
对于这个成绩,张紫云说“有些意外”,因为在最后一次诊断考试中,她在全兰州市只排到40多名。张紫云很有主见,这个喜欢当老师的女孩,高考结束后就对自己的假期生活有了规划——去榆中姥姥家所在的农村办一个小辅导班,一来可以过把当老师的瘾,二来还可以赚点零花钱。
说起自己的学习经验,初中时作为兰州22中“学霸”的张紫云说,当时就没想到能考入西北师大附中,一进校她就感受到了浓浓的学习氛围,同学们的学习状态让她触动很大。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她养成了随时携带一个小本子的习惯,这个本子可不一般,上面记录着她平时搞不定的知识点,只要有时间就会拿出来浏览。作为文科生,张紫云的数学成绩很不错,当然这其中也有她自己的“小窍门”,“我会把数学的习题分为错题、难题、知识点复杂题型等不同类型,分门别类,逐项攻克。”
张紫云还喜欢阅读,“阅读,对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思维方式都影响很大。高一的时候,老师非常注重培养我们的阅读习惯。分到北辰班后,我们班搞了一个北辰讲坛,让每位同学进行读书推荐。”张紫云回忆说,她第一次上讲台非常紧张,几乎花了一个假期,对张爱玲的《小团圆》做推荐准备。这种锻炼,让她觉得登上讲台的感觉“很爽”。“学校的社团有支教社,我还在小西湖带过课。”她说:“高考成绩出来我更有底气了,父母非常支持我的决定。农村的师资力量薄弱,尤其是英语老师很缺乏,我想给农村的孩子多上几节英语课。”
对于心仪的大学,张紫云表示,她很喜欢北京,所学专业倾向于新闻和师范类,但是目前学校还没有选定。
文丨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平丽艳
图丨兰州晨报记者 赵鑫远
2017甘肃高考理科前100名
兰州晨报汽车周刊与您分享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河南一女工被冒名顶替23年_网易新闻
河南一女工被冒名顶替23年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3年前,河南固始县外贸塑料厂职工朱学霞身份被一名叫徐艳的女子冒用。前不久,朱学霞才发现身份被冒用后,立即报警。随即得到证实她的身份确实被他人冒用,并恢复其户口,但未恢复其职工身份。如今,51岁的朱学霞想办理退休和养老手续却因无职工身份而无法办理。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得知:朱学霞并没有单位。
职工身份被冒用23年
朱学霞是河南固始县外贸塑料厂的一名职工,去年7月她拿着身份证到人社局办理退休和养老手续,工作人员在电脑中查询后告诉她,她已经参保。得知此消息她很惊讶,于是要求工作人员再次仔细查看,找出几个与其同名人员的参保信息,发现其中一个与朱学霞同名且身份证同号的人,已在固始外贸塑料厂参保了。满腹疑问的她想到塑料厂询问是否为她办理了手续,却恰巧遇见自称叫朱学霞,并在固始塑料厂参保的女子,也来办理退休手续。这时她才明白自己的身份被人冒名顶替了。
自1990年,朱学霞因该塑料厂不景气下岗,一直待在家里,很少去过工厂,所以对徐艳冒名顶替的事一点儿都不知情。
报警后户口问题得到解决
朱学霞发现自己身份被冒名顶替之后,立即到户口所在地固始县东关派出所举报。民警通过人口系统进行查询,发现朱学霞户口确实被冒用了,身份证号与照片不符。
民警迅速展开调查,经查得知冒名顶替者真名徐艳,是固始县郭陆滩镇太平村人。日,朱学霞丈夫将朱学霞的非农户口以2700元的价格卖给了持有农业户口的徐艳。由于当时工厂要求只有非农户口的人才能成为职工,于是徐艳用冒名顶替的身份成为了固始外贸塑料厂正式职工。
朱学霞户口被人冒用被证实,并真相大白后,派出所根据相关法规,对此做出了处理:徐艳将冒用的户口退还给朱学霞本人,自己回原籍郭陆滩派出所补录户口。朱学霞的户口得以恢复。
仍无法办理退休和养老手续
朱学霞户口是恢复了,但是她的职工身份却无法恢复,也就无法办理退休和养老手续。于是她向固始县委、固始县人社局等反映情况。昨日,记者从固始县人社局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并没有单位,这些年,朱学霞都没有在工厂工作,而是自己干个体生意,她的工厂不认可她是工厂职工,所以不能给她恢复身份,更不可能办理退休和养老手续。”工作人员还表示,他们一直想帮助朱学霞,并一直劝阻其放弃参加社保,转入农保。因为当地规定,若是参加社保,朱学霞就需要交纳15年的社保费用,实在是不值的。
文/本报实习记者 罗怡
作者:罗怡
本文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河南顶替事件频发 件件奇葩
我的图书馆
河南顶替事件频发 件件奇葩
河南“黑户教师”34年总工资不过万 资格遭顶替日04:40 华商网-华商报&“1970年农历正月十七开始当老师,当年我22岁”材料& & & & 对话人物& & & & 丁学玉,河南省鲁山县磙子营乡人,68岁,曾是一名从事教育工作34年的乡村教师。然而,由于民师指标莫名“丢失”,其从教资格始终无法得到正规确认,直到2003年底被迫离开讲台,仍被排除在现行教育体制外。在他被清退后偶然得知,自己早在1982年就被莫名“辞退”。从1970年初到2003年底,丁学玉教了34年书,一共只拿到9533元工资。& & & & 对话背景& & & & 2月23日,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百姓观察》栏目以《26年后才知被“辞退” 谁造就了“黑户”教师?》为题,对丁学玉被“辞退”一事进行报道。节目中,面对记者,鲁山县委群工部部长汤钦,一边擦着护肤品一边说:“我是当领导的,不可能每件事都知道具体,你要找各个部门。这件事毕竟这么多年了,我不是很清楚。”该言论引发争议。& & & & 25日晚,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政府网回应,平顶山市委市政府于24日召开联席会,成立了由市纪委、信访局、教育局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目前,工作组已入驻鲁山开展工作。& & & & 昨日,丁学玉接受了华商报记者的采访。& & & & 华商报: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当老师的?在哪里任教?& & & & 丁学玉:我从1970年农历正月十七开始当老师,当年我22岁。最早是在鲁山县张官营乡的初中教语文,教了两年后,我们乡,当时称鲁山县磙子营公社的两个村联办了初中叫大尹庄中学,我就被调回来教书。初中从开始的两年制改到后来的三年制,我一直都教毕业班语文。& & & & 华商报:能一直教毕业班,说明你的教学水平得到学校认可?& & & & 丁学玉:我的教学成果很好,每年我的学生毕业会考成绩总在前三名。我有6个学生考上名牌高等院校,有考上人大的,有上军校的,还有后来去德国、美国留学的。后来我教小学,学生在乡统考中成绩也很优异,我曾被评为县先进工作者,还在乡里得过小学四年级教学竞赛第一名。这些年我带过的学生不下1500个,他们很多人考上大学了还回来看我。& & & & 华商报:为什么后来去了小学?& & & & 丁学玉:1982年河南省进行民办教师整顿,所有老师都要参加民师资格考试。当时,磙子营乡几所中学联合成立了关西联中,公社决定把我调去当语文老师,新学期开学就去报到。但没想到开学前三天,关西联中校长通知我不用去报到了,仍留在原校,后来才知道别的学校有位老师顶替了我。我原来的大尹庄中学已经被撤销合并,改为大尹庄小学了,我就变成小学语文老师了。当年秋天,鲁山县发放中小学民师任(试)用证,考试合格的老师都有这个证,但我没有,既没有中学任用证,也没有小学任用证。& & & & 华商报:没有这个证意味着什么?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 & & 丁学玉:影响大得很,没有证就意味着我不是在册老师,是教育“黑户”,没有身份,只能算是代课的,没有民师指标,将来就无法转正。开始我还不知道有什么影响,后来发现和我一起参加考试的老师,拿到证的都陆续转正了,每个月能拿到一两百、两三百的工资,而我没有证,只能拿计划外教师的工资,每月只有18元(1982年),1992年后才涨到52月一个月。我教了34年书,一共才拿到9533元的工资,有工资条为证。(注:刚参加工作至1982年,工资较低,曾经历过每月3元,每月6元的时期。)& & & & “顶替我的人和家人都已经去美国了,再也没回来”& & & & 华商报:你一直没有证,一直无法转正,问过原因吗?& & & & 丁学玉:找过,公社教育办的领导说我没有通过考试,怕我不高兴就没告诉我。我也不知道我的成绩,因为当时全县民师资格考试是全封闭式管理,成绩不公布,也不让查。直到2008年,我看到了当年的原始档案——鲁山县纪检部门给了我一份《一九八二年鲁山县整顿民办教师录用呈批表》复印件,我发现我不但考上了,还是高分——语文成绩是55.3分,在被录用的5名中学语文民师中排名第一。并且档案显示我已被录用到关西联中,但在备考栏里,却又手写了“辞退”。顶替我的老师原本被安排在一所小学,但被更改为“转中学任用”。如果当时公社领导给我说实话,我当时就会想办法,也不会拖那么久,弄成现在的这样。& & & & 华商报:1982年的档案就显示你被“辞退”,你当时不知情吗?学校也没有告诉你这事?& & & & 丁学玉:这么多年来,我从未接到过任何辞退通知,我一直教书,学校也没让我下岗。当时被辞退的都是没通过考试的教师,会给他们发一笔辞退金,我也一直没拿到过这笔钱。我是直到2003年年底,河南省最后一批民师转正后,我没有转正,乡里也不再拨付计划外老师的工资,我迫于无奈离校。& & & & 华商报:你什么时候开始反映这些问题的?都找过哪些部门?有没有收到过回应?& & & & 丁学玉:发现我被顶替后我就开始找乡里,找县里,但都没什么结果。为了给自己讨个公道,我2001年开始上访,当时我还在学校教书,只有节假日有时间去县、市、省里反映情况。2003年底离开学校后,就成了“专业上访户”,光北京就去了不下20次,信访部门,教育部门都找过,也给纪检部门、组织部门写过信。信访部门和教育部门发函让县教育局解决我的问题,但到现在都没有解决,说没有政策。& & & & 华商报:你认识顶替你的老师吗?和他说过这事吗?& & & & 丁学玉:我认识他,我们都是一个学区的,相距二三里地,但我当初不确定是他顶替了我,后来我掌握证据时,他和家人都已经去美国了,再也没回来。我也不需要找他,当年的档案很清楚,是他找人暗箱操作顶替了我。& & & & “为我的事,老伴泪都要哭干了”& & & & 华商报:2003年底你被清退后靠什么生活?& & & & 丁学玉:我年龄大了,也没再找工作,家里还有五六亩地,夏季种麦子,秋季种玉米。我现在身体不好,半身不遂,走路得拄拐杖,也种不了地了。任教34年,现在每个月能拿到民师补贴340元,加上低保、老年补贴,一个月能有510元收入。我老伴比我小两岁,身体比我好一些,她有时给包地大户打打工,农忙时帮人收玉米,一天能挣三四十。两个孩子都在外打工。& & & & 华商报:家人怎么看你的事?& & & & 丁学玉:为我的事,我老伴泪都要哭干了。我受委屈很大,她受的委屈也不小,提起我的事就哭,心情很不好。& & & & 华商报:媒体报道后,相关部门有没有找过你?这事有什么进展吗?
& & & & 丁学玉:昨天(25日)乡里通知我,平顶山市已经成立了调查组,要解决我的问题,让我这两天不要出门,等待调查。今天(26日)早上,调查组来了5个人到我家了解情况,我把我知道的情况和掌握的证据也都给他们看了,他们在我家从8点待到12点,下午又去县教育局了解情况了。& & & & 华商报:你有什么打算?& & & & 丁学玉:就看调查组的处理结果吧,其实我没啥大的要求,就是依法解决吧,希望事情查清楚后,能把从1982年到现在欠我的工资补上,当初和我一起参加并通过考试的老师们也都退休了,他们一个月能拿几千元退休金,我希望也能同等标准对待我,该多少就多少,让我有养老钱。(来源:华商报)
& & & &&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作者:刘苗
责任编辑:黄达_NN5311河南一女工被冒名顶替23年 退休及养老仍未解决&来源:&&日03:20 &周口女孩被冒名上大学 顶替者花5000元买指标  原标题:当事学校:若属实将追回毕业证  京华时报讯(记者聂辉)高考结束了12年,才发现,自己当年并非落榜,另一名女孩顶替她到周口职业技术学院读书,并顺利毕业。顶替者父亲称自己花5000元买的大学“指标”,愿意出8万元和解,遭到王娜娜拒绝。此事经曝光引发关注,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布成立专项调查组,并向有关院系等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当年的相关当事人协助调查。  12年后发现被顶替  王娜娜今年33岁。她介绍,参加过2003年高考后,她一直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以为自己落榜便外出打工,之后结婚生子。去年5月,她按照高中学历申请大额信用卡,银行工作人员审查时发现王娜娜的学历为大专学历,并按照“个人信息不实”将其拒绝。随后,她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发现,2003年9月,王娜娜到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并在2006年7月获得大专学历毕业。网站显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都是王娜娜本人,而照片却是另外一个女孩。王娜娜怀疑自己遭人顶替上了大学。  去年10月起,王娜娜多次去周口市教育局了解情况。周口市教育局信访办的负责人曾表示,通过她本人提供的相关证明和学信网上的资料,“应该确定是顶替”。周口市招生办负责人表示,王娜娜的一系列招考信息都是真实的,新生报到的情况应由学校核查。  昨天下午,记者多次联系周口市教育招生办和信访办,但对方电话始终占线。  对方曾欲8万元和解  王娜娜通过同乡朋友辗转找到了顶替自己上大学的“王娜娜”,发现对方毕业后在淮阳县做了一名教师。对方回复王娜娜称,“你就算当年上了那个学校,也不一定当得上老师”“折腾到联合国我们也不怕”。随后,对方更换了手机号码,顶替者的父亲曾与王娜娜联系称,愿意赔付8万元,希望她不再追究,遭到了拒绝。  王娜娜提供的录音显示,王娜娜质疑顶替者的父亲是如何拿到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时,对方称,自己看分数时发现女儿没有考上大学,便花了5000元由中介安排女儿进入大学读书。昨天下午,记者多次拨打顶替者父亲的手机号,但对方始终不肯接听电话。  当事学校展开调查  前天晚上,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紧急通知称,据学籍档案显示,该院往届毕业生王娜娜2003年8月被该院现代农艺专业录取,后调整至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习,2006年7月毕业。由于此事发生于13年前的学院合并之初,历经院系调整和人事变化,为便于调查组尽快掌握情况,要求负责招生、学生报到、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有关当事人查找资料、回忆情况,并写出证言。  通知称,学院以党委副书记赵振然为组长成立专题调查组进行调查。如果查证属实,坚决按程序注销虚假学历信息,追回毕业证书。如果学院工作人员有徇私舞弊行为,坚决依法依纪追究责任,绝不姑息。日14:59 环球网&&周口女孩被冒名上大学 顶替者花5000元买指标
  原标题:周口女孩被冒名上大学 顶替者花5000元买指标
  前情提要
  当年,被冒名上大学的罗彩霞曾轰动全国,如今,沈丘县33岁的王娜娜说也遭遇同样命运。王娜娜生于沈丘县新安集镇新西行政村。2003年高考后,因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以为落榜便外出打工,之后结婚生子。2015年,她发现自己当年并非落榜,而是考上了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但被人顶替读了。找到顶替者后,对方愿付钱和解,但被王娜娜拒绝。
  第一篇章
  我的大学 被别人冒名顶替上了
  口述:王娜娜 文字整理:东方今报记者 董小博
  我做梦也没想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用我的身份证号,上了我考上的大学,一直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在同一个省份生活着。
  [事发]批不下来的贷款和信用卡
  其实我早该发现的。
  2014年,申请小额贷款,但同等条件的申请人中,仅有我没有被批准。
  为啥被拒?我没在意。2015年5月,我申请交通银行大额信用卡,再次被拒。一直合作的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我,被拒原因是“个人信息不实”,银行在审查时查出我是大专学历,而我的资料上填的却是高中。银行工作人员说我是不是忘了曾上过大专。
  我蒙了,自己的资料怎能忘记?
  小时家穷,父母让三个弟弟妹妹辍学供我上学。为了学费,母亲还跑到郑州卖菜,日夜辛苦。
  2002年我在沈丘三高参加高考,因家里地方偏远,10月份才得知没考上,又选在沈丘二高复读。
  2003年,高考估分后就杳无音信,我至今还记得迟迟等不到录取通知书的心痛,和面对父母、弟弟妹妹的愧疚。这事哪能忘?
  我猜测,自己的身份和教育信息,可能被盗用了。
  [核实]学信网上的“王娜娜”不是我
  我随即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查询,结果,证实了我的猜测。
  “王娜娜”,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大专学历,2003年9月入校,2006年7月毕业。身份证号是我的,姓名是我的,出生年月是我的,照片不是我的。
  这个转变了我人生轨迹的人到底是谁?2015年10月起,我和母亲踏上了找寻“王娜娜”的道路。两个月间,我们多次去了沈丘县教体局、周口市教育局以及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沈丘县教体局答复:由于沈丘县招生办数据只能查到2007年,在周口市招生办的协助下,查找到王娜娜在2003年高考的考号、报名序号、高考分数、填报志愿,以及被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的结果。至于如何发放录取通知书,学生有无报到、如何审查等,都建议从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查询。
  我们又来到周口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一名赵姓负责人表示,学校各部门领导已换了两批,无从查起了。
  我不甘心!随后,同乡的老朋友传来信息,说自己与“王娜娜”是大学同学!“入学前我还以为是你呢,开学一看不是,我想着是重名。”老友抄我7名大学同学的电话,在一个个打电话询问中,我找到了“王娜娜”。
   [回应]顶替者:“上了学你也当不了老师”
  “王娜娜”的QQ空间里,有她的近照。这十几年间,她也结了婚,当了母亲。根据QQ留言可以看出,现在的她是一名教师。
  当一名教师,是我曾经的梦想。三尺讲台的教书育人,稳定踏实的工作环境。对比现在的我,顶着高中学历,没日没夜地接业务。如果当初我上了大学,人生会不一样吧?
  如果“王娜娜”顶替我的事情查清了,她的学历不保,她的教师工作还能保得住吗?
  抱着纠结的心情,我打通了“王娜娜”的电话,没想到对方这样回复!
  “你这样折腾有啥用?”、“你就算当年上了那个学校,你也不一定当得上老师”、“折腾到联合国我们也不怕”!然后,她换了手机号码。她的态度深深刺激了我。
   [协商] 对方提出8万元和解
  后来的日子里,一直是“王娜娜”的父亲跟我联系。他的态度很不稳定,一会儿说“你折腾也没用”,一会儿又说“我可以赔偿你一笔钱”。他说,可以给我8万元,只要我不再追究。为此,我们还见面谈过。
  8万元,能弥补人生错位的遗憾吗?因为学历不符,我连小额贷款都申请不下来,天知道以后还会有多少麻烦事!
  我想注销学历,停止“王娜娜”对我身份信息的盗用。
  2015年底,在周口市教育局信访办的协调下,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同意让我与“王娜娜”到学校对证。我当时心想,只要对上身份证号,就能在学校领导面前证明“王娜娜”的假冒身份。
  来到学校的是“王娜娜”的父亲,他带着一张“王娜娜”的临时身份证,号码已成为412701开头的周口市民身份证号码,与当时她冒名上大学就读时,用我的412728开头的身份证号已然不同。
  更重要的是,这张临时身份证的有效期是“-”,对比时间,正是在我开始寻找“王娜娜”之后!
  而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查到的2006年毕业生档案中,“王娜娜”确实是我的身份证号。
  学校领导无奈地说:“你们自己协商吧。”
  [无奈]因事情复杂放弃维权吗?
  这张临时身份证是真的吗?
  我又回到了周口,在周口市公安局太昊路派出所,按照“王娜娜”临时身份证上的号码,警察帮我查到了她的常住人口基本信息,包括曾用名、出生日期等,她比我小了2岁。
  如果“王娜娜”已用了不同的身份证号,她为啥还能用我的学籍信息继续工作?她侵犯了我的什么权利,我又该如何维权?身边已有人劝我放弃,说这种事这么复杂,折腾到最后也不会有结果。也有人劝我说,既然人家愿意给你钱,你就收着吧,反正时间也回不去了。
  那么,这场人生错位,就该以我的“放弃维权”而了结吗?
  第二篇章
  顶替者父亲承认 5000块钱买的指标
  王娜娜学历被“顶替”的遭遇是否属实?如果属实,“变身”又出在哪一个环节?日起,东方今报记者先后多次与周口市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并于2月22日来到周口市教育局和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分别进行了核实。
  周口市教育局信访办:“应该确定是顶替”
  周口市教育局信访办的刘姓主任是王娜娜信访案件的经手人之一。2月18日下午,记者第一次电话联系他时,他就表示,通过王娜娜本人提供的相关证明和学信网上的资料,“应该确定是顶替”。
  在前期采访中,王娜娜称,周口市教育局信访办的领导曾陪她一起去过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查学籍。2月22日,东方今报记者来到周口市教育局核实了这一信息。
  刘主任表示,周口市职业技术学院是归属周口市政府管的副厅级单位,“我们只能交涉”。他说,基本确定当时学校管学籍的人和“顶替方”联系过,双方确实见过面。“我中间跟王娜娜联系过好几次,我们积极地帮她去做这些工作”。
  周口市招生办:招录环节没问题
  那么,王娜娜当初报考时,档案是否经过周口市教育局?2月22日上午,记者见到周口市招生办公室分管高招信息的樊主任。他向记者证实当初王娜娜的档案确实曾经过教育局。
  樊主任还进一步解释说,考生档案一般是由县招办整理好全部送交市招办,接着由市招办统一送到省招办,再由录取学校到省招办提取录取考生档案。
  也就是说,如今在招生办,已没有王娜娜的档案,只有报考及招录信息。樊主任解释说,考生自报名起,报名时的个人身份信息,包括准考证上采集的照片、高考分数、报考学校及是否录取,“这一系列信息都是真实的”。
  既然如此,换照片的事是否可能出现在县招办?“不会。”樊主任立刻回答。
  “如果(在县里)换的话,那市里和省里就都对不上了。”樊主任说,招办负责的是组织考试及协助省招办的招录工作,招录环节一结束,考生如何报到就跟招办没关系了。“关键还在学校。”樊主任及刘主任都建议记者到学校核查新生报到时的情况。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真真假假难以确定
  经过与周口市招生办公室及王娜娜本人的核实,2003年高考招录时,录取通知书已采用高校直接邮寄给考生本人的形式。按照常规新生报到情况,新生在入学时,需携带录取通知书、准考证等证件。王娜娜虽从未见过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可如今,她还持有当年高考时的准考证。
  那么,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在新生入学报到时的身份核查是如何做的?学校如今保存的学生档案里的“王娜娜”又是真的王娜娜吗?早在2月18日下午,记者就曾电话联系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纪检处多位负责人,得知当日是该校行政人员新学期上班第一天,也是学校领导班子调整后名单公布的第一天。原来分管学生处工作的领导均调了岗,一时间竟也找不到人回应此事。
  当日,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门的负责人“高书记”表示,碰巧见过王娜娜及“顶替者”的父亲,“(他们)双方也见面了,没谈拢吗?个人诉求满足不了。”他说,双方见面交涉,学校没有参与。
  那么,学校对此事查到哪一步了?高书记说,周口市教育局信访办的同志曾和王娜娜一起来过学校,查过学籍。
  “王娜娜觉得不是她本人。”高书记说。
  “不是有照片吗?”记者问。
  “有照片,可这都十来年了,特别是女生,我们不敢确定的。”
  对于如今王娜娜注销学籍的诉求,高书记说,假如真是顶替的,学校也没权力注销,只能递交报告给省教育厅,等待进一步核查信息。
  “由谁来核实是否顶替的呢?”记者问。
  “得教育厅吧,或者市教育局。”
  “可我看教育局信访意见里写的,是让上访者来学校核查呀。”
  “俺们查了啊,查了就是学籍那情况。她(王娜娜)一直没递交材料,真正的诉求也没沟通清。”
  进展:递交书面材料学校启动“注销程序”
  2月22日下午,记者陪同王娜娜来到周口职业技术学院递交材料。见到高书记后,他仍告诉记者,因为调岗,学校分管学生处的领导暂无法回应关于新生报到及核查学生信息的问题,也无法让记者查询王娜娜的学籍信息。
  当日,按照高书记的要求,王娜娜手写一份书面材料说清诉求,留在其办公室。高书记表示,递交了书面材料,学校就将开始启动“注销程序”,逐一核查信息。
  2月23日早上,高书记致电记者,称王娜娜给的材料已递交学校相应部门。
  顶替者父亲:花5000元买的大学“指标”
  直到截稿,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仍没有回应关于新生报到时的核查问题。
  那么“顶替”如果属实,是如何完成的呢?
  在王娜娜提供的录音记录里,记者发现,当王娜娜质疑“顶替者”的父亲是如何拿到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时,“顶替者”的父亲曾这样回答:“我那时候是5000块钱,听人家说能上学,对不对,那是求学心切啊……那是中介,俺在那看分呢,一看,没有(考上)。(中介)就过来问我说,你想上学不想啊,我说想上学啊,不想上学还考啥。他说,我管叫你上学,但你得出点钱。”
  事实当真如此吗?自2月17日至今,记者就多次电话、短信联系“顶替者”的父亲,除第一次电话接通后被匆忙挂断外,之后再也没有接通过。记者曾在2月22日请周口职业技术学院联系“顶替者”的父亲,该校表示也曾联系到人,但当事人仍是不愿接受采访。
  第三篇章
  比起挖出“王娜娜” 是谁 什么才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
  □东方今报记者董小博/文 张晓冬/图
  王娜娜的遭遇不是个例。近些年,有关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对于王娜娜事件中所出现的问题,东方今报记者逐个进行梳理,并试图在采访中寻找答案。
  [追问]
  王娜娜为何要坚持注销学籍
  王娜娜说,自她2003年高考结束至今,用了很多次身份证,却一直没用到学历,直到银行审查资格才发现真相。如果不注销学籍,王娜娜她的生活将受到极大影响。
  原因就在这身份信息与照片不符的大专学历上。
  王娜娜说,在申请银行贷款时,银行要核查个人信息。
  王娜娜如果在学历项填“高中”,则会与学信网上的“大专”不符;如果填“大专”,则银行在调取第一学历毕业照片时,又会发现照片跟王娜娜本人不符。
  如果不注销学籍,她这一辈子都没法贷款买房、车,没法办任何银行信贷业务。
  拿着身份证和户口本咋还证明不了自己?
  日,公安部通过“打黑除四害官方微博”,发布了18
个不该由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时,就曾在“持有身份证和户口本等合法证件,要求派出所出具身份信息证明的”一项中,明确提出:“身份证和户口本是公安机关为公民发放的法定身份证件,派出所无需再出具其他身份信息证明。”
  而在王娜娜四处奔波的过程中,她一直随身携带4个证件。一个是自己在周口老家时办的,尚未过有效期的二代身份证件;一个是自己嫁到洛阳后,在洛阳当地用当地地址办的二代身份证,(两证地址不同,号码相同)。还有两个户口本,一个迁户口前,在娘家户口本上的个人户口记录;一个是迁户口后,婆家的户口本。
  即使这么多身份证件,王娜娜说,在维权时,她还是无法得到“王娜娜就是王娜娜”的身份证实。
  两人可同用一个身份证号吗?
  记者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发现,“ 顶替者”在2006年7月毕业时,毕业证书上还是王娜娜的身份证号。而在王娜娜与“
顶替人”的父亲对峙时,其父出示的身份证信息,已发生改变。是更换了身份证号,还是除了入学及毕业时,一直都未曾使用过王娜娜的身份证号?
两人难道可以同时使用同一个身份证号码吗?
  2月22日,周口市公安局太昊路派出所户籍处的工作人员说,身份证号绝不能两人共用。当日,记者也查询了王娜娜的身份证号码,系统中,只有王娜娜一人的信息。
  “顶替者”是谁?
  王娜娜说,“顶替者”是一名教师,是否属实呢?2月22日下午,记者曾与王娜娜一起,到周口市公安局太昊路派出所查询“王娜娜”父亲在学校出示的临时身份证号码信息。经查,“王娜娜”412701开头的周口市民身份证号码信息属实,且是指纹录入办理。
  记者又请周口市教育局用此身份证号码查询,2月23日下午,记者从周口市教育局获得查询结果,持此身份证号码者目前在淮阳县一公办学校工作。记者随后致电淮阳县教育局办公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注销学籍会给顶替者带来什么影响
  “如果是在岗教师,肯定开除公职。”2月22日,在周口市教育局,招生办公室的樊主任表示,不管如今身份证号是否相同,“高校毕业证书上的身份证号是不会改变的。”
  “注销学籍的话,会通知到当事人所在单位吗?”记者问。
  “不清楚,但当老师靠的就是学历,教师晋职称啥的也会审查学历。学信网上一查学历没有了,估计也该解聘了。”信访办刘主任说。
  顶替如果属实 王娜娜咋维权
  河南春屹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少春律师分析,冒名顶替上大学的行为违法,且有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首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冒名顶替上大学即假冒他人的姓名。因此,对方冒名顶替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叫做人格尊严权。
  其次,如果对方在冒名顶替过程中存在伪造国家机关公文或印章的行为,有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张少春律师建议,王娜娜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维权。
  记者手记
  谁促成了这场“变身”
  “王娜娜”和她的父亲还是不愿接我的电话。
  写这篇稿子时,我曾反复纠结,事件的曝光,会给洛阳、周口两边的家庭带来什么“后遗症”?  还记得“罗彩霞事件”留下的结果是,顶替者王佳俊离家出走,他的学籍、党籍、户籍被注销,工作被开除,他的父亲入狱。可以看出,最后为之付出代价的,是顶替者及其家长。而引起该事件的相关利益链条中那些模糊的东西却在调解中悄然隐身。
  如果王娜娜事件中,事实正如“顶替者”的父亲在录音中所说,花5000块从中介买的指标,他和自己的女儿,是否也要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
  是谁促成了这场“变身”? 招录环节是否“无辜”?这种现象如今是否已能杜绝?比起挖出“王娜娜”是谁,这些更应得到我们的关注吧。
  新华网曾在“罗彩霞事件”火热期间,发表过这样的话:
  高考的干净度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社会的良心,关乎社会各阶层公平流动的可能。时至今日,我们不想看到像王娜娜一样,被“偷去”合法身份的人们,在如何维权中无奈彷徨。也不想看到“顶替者”再成为唯一为这个“错误”付出代价的人。
  来源:东方今报河南一高校被证实发生多起冒名顶替事件baifabaizhong & 7:56:41&&中国青年报5月7日报道 在“商丘科技职业学院2006年高职数据排序3323人录取名单”中,第N列被命名为“标记”。其中,左下方的说明显示:“t”表示“调专业”,“k”表示“空没用”。记者发现,还有部分考生信息中有“丁华英专用”的字样(灰色底色部分)。4月23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毕业季再现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河南一民办高校被指集体作弊》的报道。4月26日上午,被指集体作弊、助学生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河南商丘科技职业学院有关领导来到湖北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向被冒名顶替的王帅当面表示歉意,并向本报通报了对涉及该事件的有关人员的处分决定。对于是否还存在类似冒名顶替情况,商丘科技职业学院负责人当时表示将在近期进行详查,并通报有关结果。5月1日,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行电告本报记者:学校进行了调查,没有发现类似的冒名顶替事件。但在4月28日,中国青年报社特别报道部接到一封署名为“良知”的举报信,信中透露:每年高考前学校招生人员都要下到各地去招生,走前学校为他们编好各种宣传用语,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忽悠学生和教师。“这些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无论报没报本校志愿,无论分数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分数线),都无所谓,先招来再说,进来之后有各种办法来摆平学生。”“现在想起来真是感觉自己良心备受谴责。”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进一步调查,证实了多起发生在商丘科技职业学院的冒名顶替事件。招生人员要学生改名顶替“死档”“良知”在信中表示,自己是商丘科技职业学院的一名招生人员。看到中国青年报关于该校冒名顶替事件的报道,他说:“这些报道都是属实的,而且对学校这种将一切责任推卸给我们招生人员的行为感到愤慨。”“良知”认为,这些都是学校的行为,并非像学校有关人员声称的“民办学校人员流动性大,当时的招生人员已经离开学校了”。我们这些招生人员自始至终都在,且流动性很小。其实,我们这些在一线的招生人员是最辛苦的,学校给的提成也很少。“良知”透露:对于非正常渠道招来的学生,可以忽悠他们上本校的其他非国家统招性质的专业。但大部分学生不愿意这么做,因为在报到之初学校就承诺他们是正式的学籍。这就需要做下面的工作:在大二时,由我们这些招他们来的招生人员去做工作,要他们回家改名字,改完后来学校顶替那些报了名没来上学的死档,这样的话该学生的正常毕业时间就是顶替档案学生的毕业时间。如某学生是2005年招来的,正常应该在2008年毕业,若他顶替的是2004年的学生的档案,那他就在2007年毕业,学校一切按正常走,2007年教育部毕业证下发后先扣留一年,待2008年再发给学生。这么做一是因为担心提前发给学生会起事端,二是还可再收一年学费。“良知”还透露:虽然通过上面第二种方法暂时解决了学生毕业证的表面问题,但最基础的事情没办法解决。就是虽然名字甚至姓氏可以通过花钱活动更改,但身份证号码却无法更改,因为身份证号码是跟随一个人一辈子的。每到这个时候我们招生人员都在抢大表(即招生录取名单——编者注)上的“死档”,为自己招来的学生顶替,因为学校有规定:谁招的人谁负责到底!由于缺乏沟通,这时往往会出现几个招生人员同时用一个“死档”的问题,好多学生都是改过名字了才发现和别人的改名冲突了。在信中,“良知”提供了一份该校2006级招生录取名单,这份名单的特别之处在于很多学生都标注了“k”或“t”。“k”代表没来学校报到上学的空档,也就是信中提到的“死档”。“t”则代表“调专业”。记者发现,在名单的某几位被标注“k”的考生信息中,还有“丁华英专用”的字样。丁华英是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学籍科的负责人。证实多起“冒名顶替”,部分冒名顶替者学籍已被取消按照“良知”提供的2006级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录取名单,中国青年报记者进行了仔细的调查。例如,名单上共有两个名叫“赵淑萍”的学生,其中一人被标注为“k”,来自甘肃省定西市,被录取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该赵淑萍告诉记者,自己当年确实收到商丘科技职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专业是电子方面的”。打算复读的她没有去学校报到,而是选择了复读。记者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发现,“赵淑萍”在日进入商丘科技职业学院普通全日制三年专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籍状态为“已毕业”。学历信息部分完整,并附有一张照片。复读一年后成绩依然不理想,目前在家待业的赵淑萍表示,自己将来不太可能再,不太介意别人冒名顶替自己上大学。她否认有人出钱购买自己的学籍档案等。同样被标注为“k”的何吉庆来自甘肃省古浪县,现在就读林北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接到记者调查电话后,他当即注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发现自己的名字之下果然有一个商丘科技职业学院的专科学籍,其信息显示2006年9月他入学该校经贸系会计电算化专业,但学籍状态为“取消学籍”。何吉庆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发现自己被冒名顶替,更没有举报过冒名顶替者,他很惊讶冒名顶替者的学籍信息被“主动”取消了。据他回忆,2006年,他曾接到一位自称商丘科技职业学院老师的男士电话,问他来不来上学;不来的话,有人出元买他的学籍档案。何吉庆当即表示不可能,后来再也没有接到这位男士的电话。同样被“主动”取消学籍的还有宋晓艳。宋晓艳来自甘肃省秦安县,2006年高考后接到商丘科技职业学院的通知书,没有到校报到,而是选择了复读,之后被甘肃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专业录取,目前是在读最后一年。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宋晓艳”的名字之下有两个学籍信息,一个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注册学籍”,一个是商丘科技职业学院的“取消学籍”。来自河北保定满城县的曹柳也有两个专科的学籍信息,一个是2006年入学的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一个是2007年入学的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不同的是前者状态为“取消学籍”,后者为“注册学籍”。记者的调查还发现,该校录取名单上的贾存江、周长钦均有两个学籍。但来自甘肃靖远县的贾存江的妹妹证实,哥哥没有去商丘科技职业学院上学,而是就读于甘肃的一所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来自河北衡水枣强县的周长钦的家人证实,周长钦就读于山东济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到商丘科技职业学院上学。到底还有多少冒名顶替者据“良知”介绍,“t”是指该学生需要调剂,而“k”就是所谓的“死档”,也就是拿假学生往上顶的学生信息。“2006年如此,其他年份也就不必多说了。”看到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处理相关责任人并向该名学生道歉的追踪报道,“良知”表示:“其实处理的这些人只是替罪羊而已,整个造假事件的主题(原文如此,应为“主体”——记者注)是学校。”记者统计后发现,整份名单共3323人,其中标注“k”的有528人,标注“t”的有881人。前期报道中提及的被冒名顶替的王帅也在名单内,其标注的是“t”。名单显示其录取专业为建筑工程技术,之后转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据王帅回忆,当年他所接到的通知书上的专业的确是建筑类的。他同样被冒名顶替了。对该事件表示关注的湖北教育报刊社副社长、高考咨询专家张才生分析,包括独立学院、新创办高职院校在内的部分院校为了生存,出现一些违纪违规行为。让学生冒名顶替已被录取、而又没有来报到的学生学籍、身份等只是其中一种形式。其他形式还包括“先上车、后买票”,先把学生招进校,然后逼迫教育行政部门来解决学生学籍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就转为自考或成教学籍等。张才生认为,国家应该出台专门的教育考试法,通过法律建立完备的监督体系,光靠新闻监督或者曝光一起处理一起的方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他还建议,随着近年来高中生源的减少以及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质量的提高,应该建立退出机制,一部分在招生、教学质量、就业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校应该被淘汰,或者转轨为非学历教育的培训机构。5月6日,中国青年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行。行表示,目前学校没有查出其他类似“王帅事件”的冒名顶替被录取、未报到学生的事件,对于学校被指存在帮助没有正常学籍的学生修改姓名、身份等个人信息,顶替那些被录取而没有来校报到的“集体作弊”情况,苏进行以“绝对没有”予以否认。他表示,2006年,学校对于没有来报到的学生统一进行了退档,之后在9月底进行了补录,不存在让其他学生顶替这部分学生学籍、档案、身份的情况。(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来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肃省博物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