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碱基有哪些如黄嘌呤,次黄嘌呤有什么重要生物意义与生

生化教案-核酸
您当前位置: &&
&& 生化教案-核酸
生化教案-核酸
10:58:47 来源:长沙医学院 浏览:348次
长 沙 医 学 院 教 案
医学生物化学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第二节 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所属系(部)
基础医学系
所属教研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日第6-7节
&&& 临床& 专业(本科√&&& 专科□)&& &&级&&&&&& 班
理论课√&&& 实验课□&&& 见习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它□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八版 查锡良、药立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教学目的要求:
1. 掌握:两类核酸(DNA、RNA)化学组成的异同;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酸一级结构的概念及连接键;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
2. 熟悉:核酸的功能;DNA超螺旋结构和功能;
3. 了解:多磷酸核苷酸的结构特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基本单位;DNA双螺旋结构要点;
难点:DNA双螺旋结构要点;核小体结构。
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讲授法 √& &&&&讨论法 □&&&&& 启发式 √&&&&& 自学辅导法 □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 &&&&&&&&&&
读书指导法 √ &&&&&&&PBL教学法 □ &&&&&&&&C B L教学法 □&&&&& 其他 □
教学手段(请打√选择):
板书 √ &&&&实物 □ &&&&&&标本 □ &&&&挂图 □ &&&&模型 √ &&&&&投影 □ &&&&&幻灯 □ &&&&&&&&
录像 □&&&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内容:
引入新课:
&& &遗传的基础是什么?如何发现的?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 核酸 (nucleic acid):
& &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生物大分子,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
* 核酸的分类及分布:
& &&&&脱氧核糖核酸(DNA):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携带遗传信息,决定细胞和个体的基因型。
&& &&&核糖核酸(RNA):存在于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参与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某些病毒RNA也可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
* 核酸的元素组成:C、H、O、N、P
一、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核酸水解产生核苷酸,核苷酸完全水解可释放出等量的碱基、戊糖和磷酸。因此核苷酸是由碱基、戊糖和磷酸3种成分连接而成。
1. 碱基――含氮的杂环化合物
&&&& ① 嘌呤: 腺嘌呤(A)&&&&&&&&&&&&&&& 鸟嘌呤(G)
② 嘧啶:胞嘧啶(C)&&& 尿嘧啶(U)&&&& 胸腺嘧啶(T)
(注:T只存在于DNA中,U只存在于RNA中。)
某些核酸中还含有一些不常见的稀有碱基,如黄嘌呤、次黄嘌呤、二氢尿嘧啶、甲基胞嘧啶等,主要存在于RNA中。
D-核糖存在于RNA中,D-2-脱氧核糖则存在于DNA中。
3. 核苷的形成
碱基和核糖(脱氧核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核苷(脱氧核苷)。糖苷键是由戊糖的C-1'的羟基和嘧啶的N-1或嘌呤的N-9的氢脱水缩合而成。
① 核苷:AR、GR、 UR、CR
② 脱氧核苷:dAR、dGR、dTR、dCR
4. 核苷酸的形成
核苷(脱氧核苷)和磷酸以磷酸酯键连接形成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① 核苷酸:AMP、 GMP、 UMP、CMP
② 脱氧核苷酸:dAMP、 dGMP、dTMP、dCMP&&& &&&
小结:&&&&&&&&&&& DNA和RNA化学组成的比较
D-2-脱氧核糖
A、G、C、T
A、G、C、U
dAMP、dGMP、dCMP、dTMP
AMP、GMP、CMP、UMP
5. 重要的游离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① 多磷酸核苷酸:NMP、NDP、NTP
&&&&& &A-R-P~P~P (~表示高能键)
② 环化核苷酸:如cAMP,cGMP―第二信使
③ 含核苷酸的生物活性物质:
&&& &&&尼克酰胺腺嘌呤核苷二磷酸(NAD+,CoⅠ)
&&& &&&尼克酰胺腺嘌呤核苷二磷酸磷酸(NADP+,CoⅡ)
二、核酸中核苷酸的链接方式
连接键:3’,5’-磷酸二酯键(由前一个核苷酸的3’羟基与后一个核苷酸的5’磷酸基脱水形成的化学键)。
核苷酸之间以3’,5’-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多核苷酸链,即核酸。
本节课内容小结
三、核酸的一级结构
构成核酸的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从5’到3’末端的排列顺序,也称为碱基序列。
2.方向性:5& → 3&
3.书写方式:可只用碱基序列表示核酸序列。
注:在没有注明的情况下,默认左边为5’末端,右边为3’末端。
4.单位:用碱基数目或碱基对(bp)表示。
第二节 DNA的结构与功能
一、DNA的二级结构
1. 研究背景
1.1 Chargaff规则
① [A] = [T]、[G] = [C];
② 不同种属的生物碱基组成不同;
③ 同一个体的不同器官、不同组织的DNA碱基组成相同。
1.2 碱基的理化数据分析
A-T、G-C以氢键配对较合理,A、T间两个氢键,G、C间三个氢键。
1.3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表明DNA是螺旋性分子,并且以双链形式存在。
1953年,Watson、Crick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2.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
① 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以右手螺旋方式围绕同一中心轴盘绕;
② 脱氧核糖-磷酸位于螺旋外侧,碱基位于螺旋内侧。碱基平面垂直于中心轴,螺旋表面形成大沟和小沟;
③ 螺旋的直径为2.37nm,相邻碱基平面距离为0.34nm,一圈含10.5对碱基,螺距为3.54nm;
④ 碱基通过氢键配对,A-T间2个氢键,G-C间3个氢键。氢键维持双链横向稳定性,碱基堆积力维持双链纵向稳定性。
3. DNA双螺旋结构的多样性
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和相对湿度,双螺旋结构会发生改变:
B型-DNA:最常见,最稳定的类型,右手螺旋
A型-DNA:右手螺旋
Z型-DNA: 左手螺旋
二、DNA的高级结构
&& &DNA双螺旋进一步盘绕形成超螺旋结构。若盘绕方向与DNA双螺旋方向相同,则为正超螺旋;若相反,则是负超螺旋。
1. 原核生物
& &&环状DNA分子,以负超螺旋形式存在。
2. 真核生物
线性DNA分子,电镜下呈现出串珠样结构。
2.1基本单位
染色质的基本单位是核小体。
2.2 核小体的组成
DNA和组蛋白(H1、H2A、H2B、H3、H4)
由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分子组成八聚体,外面缠绕1.7个圈的DNA双螺旋结构,H1位于核小体的连接处―串珠样结构。
2.3折叠过程
双螺旋DNA(145bp)+组蛋白八聚体 → 核心颗粒 → 串珠样结构(压缩6倍)→ 30nm螺线管(压缩40倍)→ 300nm襻 → 染色体(压缩约10000倍)
三、DNA的功能
基因遗传、基因表达
是指DNA分子中的功能性片段,能编码有功能的蛋白质或合成RNA所必需的完整序列。
包含所有编码RNA和蛋白质的序列及所有的非编码序列,即生物体全部基因序列。
本节课内容小结
教学方法和
结合图片导入课程内容
图示解释如何证明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注意与蛋白质元素组成对比记忆
注意嘌呤环和嘧啶环的元素命名顺序
比较DNA、RNA化学组成的异同点。(由学生思考后回答)
NAD+、NADP+在结构中均含有AMP
动画演示3',5'-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为什么可用碱基序列来表示核酸序列?
习题指导核酸序列的方向性
结合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DNA结构讲解
提示学生利用记忆口诀进行快速简单记忆。
细胞核如何能容纳这么大的DNA分子?
电镜图、模式图
核小体结构模式图
动画演示的DNA超螺旋结构的形成
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
1. DNA与RNA分子组成的异同点;
2. DNA双螺旋结构要点。
授课的创新点: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讲授此章节,利用口诀、模型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
1. 王镜岩主编. 生物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 张惠中主编. 临床生物化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3. 潘文干主编.《生物化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4. 宋贾鞅.《生物化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教研室意见:
教学重点突出,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教研室主任签章:&&&&&&&&&&&& 年  月  日
课后记(即通过收集教学督导专家、同行和学生的反馈信息,认真整理分析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 根据教学督导及学生课后反映,此堂课讲解细致,重难点突出,学生都能很好的掌握学习内容。不足之处在于板书字数太多,只需要板书其提纲即可。
长 沙 医 学 院 教 案
医学生物化学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RNA的结构和功能;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第五节 核酸酶)
所属系(部)
基础医学系
所属教研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临床& 专业(本科√&&& 专科□)&& &&级&&&&&& 班
理论课√&&& 实验课□&&& 见习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它□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八版 查锡良、药立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教学目的要求:
1. 掌握:mRNA、tRNA结构特点与功能;核酸变性、复性、溶解温度、增色效应的概念;
2. 熟悉:rRNA结构与功能;核酸分子杂交的概念和原理;核酶的概念;
3. 了解:其他小分子RNA的种类和功能;核酸酶的分类和功能。
重点与难点:
重点:mRNA、tRNA结构特点与功能;
难点:mRNA、tRNA结构特点与功能。
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讲授法 √& &&&&讨论法 □&&&&& 启发式 □&&&& 自学辅导法 √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 &&&&&&&&&&
读书指导法 □ &&&&&&&PBL教学法 □ &&&&&&&&C B L教学法 □&&&&& 其他 □
教学手段(请打√选择):
板书 √ &&&&实物 □ &&&&&&标本 □ &&&&挂图 □ &&&&模型 □ &&&&&投影 □ &&&&&幻灯 □ &&&&&&&&
录像 √&&&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内容:
&& 1. DNA、RNA分子组成的异同点;
&& 2.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
&& 3. 核小体的组成。
第三节 RNA的结构和功能
* 简单回顾RNA结构特点:
&& 1. 基本单位是四种核苷酸:AMP、GMP、CMP、UMP;
&& 2. RNA分子量较小,一般以单链存在;
&& 3.可回折形成局部短的双螺旋结构。
* RNA的种类、分布、功能:
&& 核蛋白体RNA(rRNA):组成核糖体;
信使RNA(mRNA):蛋白质合成模板;
转运RNA(tRNA):转运氨基酸;
核内不均一RNA(hnRNA):成熟mRNA的前体。
一、信使RNA
1. 前体:hnRNA
2. 真核生物mRNA结构特点
5&末端的帽子结构:7-甲基鸟苷(m7GpppN)
3&末端的尾巴结构:多聚腺苷酸(polyA),或称为多聚A尾
*帽子结构和多聚A尾的功能:
&& &① 协助mRNA从核内向胞质的转位;
&& &② 维持mRNA的稳定性,防止被酶水解;
& &&③ 参与翻译起始的调控。
依照自身的碱基顺序指导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合成。
二、转运RNA
1. tRNA一级结构
&& &含稀有碱基最多;&& 3&末端为-CCA;
5&末端大多为G;&&& 分子量最小。
2. tRNA二级结构――三叶草型
&& “四环一臂”:氨基酸臂、DHU环、反密码环、额外环、TψC环
3. tRNA三级结构――倒“L”型
关键部位:氨基酸臂、反密码环
破译遗传密码;活化、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翻译。
三、核蛋白体RNA
1. 结构特点:多茎环结构
&&& 参与组成核蛋白体的大、小亚基,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原核生物:5S rRNA、23S rRNA、16S rRNA
真核生物:5S rRNA、28S rRNA、5.8S rRNA、18S rRNA
四、其他RNA
&&& *核酶 (ribozyme):
&& 某些小RNA分子具有催化特定RNA降解的活性,这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小RNA被称为核酶或催化性RNA。
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一、核酸的紫外吸收性
核酸在波长260nm处有强烈的吸收,是由碱基的共轭双键决定的。OD260的应用:
1. DNA或RNA的定量
& &&&OD260=1.0相当于:50μg/ml 双链DNA
40μg/ml 单链DNA(或RNA)
&&&&&&&&&&&&&&&&&&&&&& 20μg/ml 寡核苷酸
2. 判断核酸样品的纯度
&&&& DNA纯品: OD260/OD280 = 1.8
RNA纯品: OD260/OD280 = 2.0
二、DNA的变性和复性&&&&&&&&&&&
1. DNA的变性
&&& 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
&&& 过量酸、碱,加热,变性试剂如尿素、酰胺以及某些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1.3 理化性质变化
&& &紫外吸收值增大,粘度下降,比旋光度下降,生物活性降低或丧失。
增色效应――DNA变性时其溶液OD260增高的现象。
双链间氢键的断裂
1.5 解链温度(Tm)
&& &解链过程中,紫外吸光度的变化达到最大变化值的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G+C 含量越高,解链温度就越高。
2. DNA的复性
在适当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链可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一现象称为复性。
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的复性过程称为退火。
三、分子杂交与探针技术
是指不同来源的单链核酸之间,只要存在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关系,就可能形成双螺旋结构杂化双链。如DNA-DNA,RNA-RNA,DNA-RNA。
&&& 研究DNA分子中某一基因的位置;
确定核酸分子间的序列相似性等;
测定基因突变和用以遗传病的诊断。
第五节 核酸酶
1. 核酸酶―可水解核酸的酶
& &① 依据底物不同可分为:DNA酶、RNA酶
& &② 依据切割位点不同可分为:核酸外切酶、核酸内切酶
2. 核酸酶的功能
① 参与DNA的合成、修复以及RNA的剪接;
② 清除多余的、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核酸,以及侵入细胞的外源性核酸;
③ 降解食物中的核酸;
④ 体外重组DNA技术中的重要工具酶;
*核酸内切酶是体内重组DNA技术中重要的工具酶。
本节课内容小结
教学方法和
重点掌握三种主要的RN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以卵清蛋白mRNA成熟为例进行讲解
注:原核生物无特殊首尾结构
结合tRNA二级结构图示讲解
其余内容自学
举2-3个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应用。
提问:为什么Tm与GC含量成正比?
举例说明GC含量在判断Tm值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核酸内切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以核酸内切酶为例说明
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
1. RNA主要有几种?每种RNA的结构特点及有何功用?
2. 何为Tm值?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3. DNA变性的指标有哪些?引起变性的因素是什么?
授课的创新点:
&& &此次课除了介绍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外,还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科学前沿引入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在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思考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
1. 王镜岩主编. 生物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 张惠中主编. 临床生物化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3. 高国全主编. 生物化学(第3版),人卫出版社,2012年。
教研室意见:
教学重点突出,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教研室主任签章:&&&&&&&&&&&& 年  月  日
课后记(即通过收集教学督导专家、同行和学生的反馈信息,认真整理分析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湘ICP备号 湘教QS3-030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长沙医学院网络中心.154.DNA复制和RNA的合成都需要(RNA聚合)酶,在DNA复制中该酶的作用是(合
成RNA引物)。
155.DNA聚合酶III的(3′→5′ 核酸外切酶)活性使之具有(校对)功能,极大地提高了
DNA复制的保真度。
156.DNA聚合酶I是一个多功能酶,其主要的功能是(RNA引物的消除),(缺口的填补)
和(DNA修复)作用。
157.染色体中参与复制的活性区呈Y型结构,称为(复制叉)。
158.在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连接DNA螺旋上切口的酶称为(DNA连接)酶。
159.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五)种DNA聚合酶。DNA修复时需要DNA聚合酶(I、II、
160.对高等动物来说,代谢调节在四个相互联系、彼此协调的层面上进行,即(酶水平的
调节)、(细胞区域化的调节)、(能荷对代谢的调节)和(整体水平的调节)。
161.核苷激酶、核苷酸激酶和核苷二磷酸激酶的底物分别是核苷、核苷酸和核苷二磷酸,
反应产物分别是(核苷酸)、(核苷二磷酸)和(核苷三磷酸)。
162.生物体有一些核苷酸衍生物可作为辅酶而起作用,如(NAD+)、(FMN)和(辅酶A)
163.(核苷酸切除修复)途径可以切去任何造成DNA双螺旋大片段改变的DNA损伤。 164.大肠杆菌中DNA指导下的RNA聚合酶全酶的亚基组成为(α2ββ′σω),去掉(σ)因子
的部分称为核心酶,这个因子使全酶能辩认DNA上的(启动子)位点。
165.原核生物中各种RNA是(RNA聚合酶)催化生成的,而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分别由
(三)种RNA聚合酶催化。
166.真核细胞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多为(断裂基因)。编码的序列还被保留在成熟mRNA
中的是(外显子),编码的序列在前体分子转录后加工中被切除的是(内含子)。
167.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tRNA前体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前者含有(内含子)。
168.帮助DNA解旋的(单链结合蛋白)与单链DNA结合,使碱基仍可参与模板反应。 169.DNA滞后链合成的起始要一段短的(RNA引物),它是由(引发酶)以核糖核苷酸为
底物合成的。
170.真核生物染色体DNA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有(核小体)和(多个复制起点)。
171.当细菌处于氨基酸饥饿时,rRNA合成受到(ppGpp或pppGpp)的调节,合成这一调
节因子的信号分子是(未负载tRNA)。
172.乳糖操纵子由结构基因及有关调控元件构成,其排列是(启动子)、(操纵基因)、(lacZ)、
(lacY)、(lacA)。
173.产生单个碱基变化的突变叫(点)突变,如果碱基的改变产生一个并不改变氨基酸残
基编码的(同义密码子),并且不会造成什么影响,这就是(沉默)突变。
174.无义突变是将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转变成(终止)密码子,结果使蛋白质链(缩
175.真核生物的mRNA加工过程中,5′端加上(帽子结构),在3′端加上(多聚腺苷酸尾
巴),后者由(多聚腺苷酸聚合酶)催化。
176.如果被转录基因是不连续的,那么,(内含子)一定要被切除,并通过(剪接)过程将
(外显子)连接在一起。
177.一个转录单位一般应包括(启动子)序列、(编码)序列和(终止子)序列。
178.中心法则是(Crick)于(1958)年提出的,其内容可概括为(遗传信息从DNA传到
RNA,再传到蛋白质)。
179.表示酶量的多少常用酶的(活力)表示。
180.乳酸脱氢酶由(四)个亚基组成,其亚基可分为(肌)型和(心)型。
181.能催化多种底物进行化学反应的酶有(多)个Km值,该酶最适底物的Km值最(小)。 182.酶所催化的反应叫(酶促反应),参加反应的物质叫(底物),生成的物质叫(产物)。 183.蛋白质的降解是指在酶的作用下,(蛋白质)发生水解生成氨基酸的过程。
184.氨肽酶从(氨基)端逐个地将肽链水解成氨基酸。
185.溶酶体系统主要水解长寿命蛋白和(细胞外的蛋白质)。
186.(谷氨酸脱氢酶)是催化氧化脱氨基作用的最重要的脱氢酶。
187.转氨酶的辅助因子是(磷酸吡哆醛)。
188.在人体中,氨的主要去路是合成(尿素)并随尿液排出体外。
189.固氮酶复合物由(还原)酶和(固氮)酶两部分组成。
190.在植物体中,氨同化的主要方式是先合成(谷氨酰胺),再合成谷氨酸。
191.许多氨基酸都可以作为氨基供体,其中最重要的是(谷氨酸)。
192.谷氨酸、谷氨酰胺、脯氨酸和精氨酸属于(α-酮戊二酸)族氨基酸。
193.催化肽键水解的酶类很多,可以分为肽链(内切)酶和肽链(外切)酶。
194.在蛋白质降解的泛肽途径中,被多泛肽化标记的底物蛋白由(蛋白水解酶体)降解成
为小肽段。
195.催化转氨基作用的酶中,最重要的两种酶是(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 196.联合脱氨基作用是将(转氨基)作用和(氧化脱氨基)作用偶联进行的。
197.氨基酸经脱羧基作用后生成(CO2)和(胺)。
198.根据氨基酸碳骨架的代谢合成,可将氨基酸分为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199.生物体通过(谷氨酸脱氢)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催化氨同化反应。
200.在生物体中许多氨基酸都可以作为氨基供体,其中最重要的是(谷氨酸)。
201.氨基酸生物合成中的α-酮酸主要来自(柠檬酸循环)。
202.组氨酸合成的碳骨架主要来源于戊糖磷酸途径中的(5-磷酸核糖)。
203.若按作用肽链末端分类,肽链外切酶可分为(氨肽)酶和(羧肽)酶。
204.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被水解后,以(氨基酸)和(寡肽)的形式被人体吸收。 205.泛肽通过与底物蛋白形成(异肽)键连接在一起,从而完成对底物蛋白的标记。
206.磷酸吡哆醛可以接受氨基变成(磷酸吡哆胺),然后再将氨基转移给α-酮酸生成新的
氨基酸,从而完成传递氨基的过程。
207.尿素循环中所需要的两个氨基一个来自(氨),另一个来自(天冬氨酸)。
208.氨基酸降解产生的各种酮酸要彻底分解需要进入(柠檬酸循环)。
209.固氮酶复合物中的还原酶为固氮酶提供(电子)进行固氮。
210.生物体通过谷氨酸脱氢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催化氨同化反应。
211.氨基酸生物合成中的氨基直接来自(谷氨酸)。
212.脯氨酸合成的碳骨架来源于(α-酮戊二酸)。
三、判断题
1.核苷中碱基和戊糖的连接一般为C?C糖苷键。(×)
2.在DNA变性过程中总是G?C对丰富区先熔解分开。(×)
3.RNA的局部螺旋区中,两条链之间的方向也是反向平行的。(√)
4.不同来源DNA单链,在一定条件下能进行分子杂交是由于它们具有共同的碱基组成。(×)
5.核酸变性对紫外吸收值明显增加。(√)
6.Tm值高的DNA,(A+T)百分含量也高。(×)
7.双链DNA中,嘌呤碱基含量总是等于嘧啶碱基含量。(√)
8.无论DNA或RNA,分子中的G和C含量愈高,其熔点(Tm)愈大。(√)
9.RNA是基因表达的第一产物。(√)
10.黄嘌呤氧化酶的底物是黄嘌呤,也可以是次黄嘌呤。(√)
11.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过程相同,即先合成碱基再与磷酸核糖连接生成核
苷酸。(×)
12.当dUMP转变为dTMP时,其甲基供体是N5,N10-亚甲基THFA。(√)
13.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核外没有(×)
14.一个细胞只有一条双链DNA,人的一个染色体含有46个双链DNA。(×)
15.RNA不携带遗传信息。(×)
16.核酸中的修饰成分(也叫稀有成分)大部分是在tRNA分子中发现的。(√)
17.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能识别数对(一般4~6对)特定核苷酸序列的DNA水解酶。(√)
18.核小体是构成染色体的基本单位。(√)
19.所有的tRNA都具有三叶草型的二级结构。(√)
20.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都是蛋白质。(×)
21.细菌中限制性核内切酶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是为基因工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工具酶。(×)
22.真核生物mRNA的两端都有3′-OH。(√)
23.核苷酸酶是一类特异性的磷酸单酯酶。(√)
24.真核细胞中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25.在体内存在的DNA都是以Watson-Crick指出的双螺旋结构形式存在的。(×)
26.在一个生物个体不同组织中的DNA,其碱基组成不同。(×)
27.原核细胞DNA是环状的,真核细胞中的DNA全是线状的。(×)
28.真核mRNA分子5′末端有一个PolyA结构。(×)
29.DNA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稀有碱基。(×)
30.tRNA分子中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
31.mRNA是人体细胞RNA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因为它与遗传有关。(×)
32.DNA只存在于细胞(真核与原核)中,病毒体内无DNA。(×)
33.线粒体中也存在一定量的DNA。(√)
34.碱基配对发生在嘧啶碱与嘌呤碱之间。(√)
35.DNA双螺旋结构中,由氢键连接的碱基对形成一种近似平面的结构。(√)
36.DNA双螺旋的两条链方向一定是相反的。(√)
37.RNA的分子组成中,通常A不等于U,G不等于C。(√)
38.天然氨基酸都具有一个不对称的α-碳原子。(×)
39.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旋光性。(×)
40.构型的改变必须有共价键的破坏。(√)
41.酶的专一性是指酶对底物具有严格的选择性。(√)
42.所有的酶都遵循米氏方程,其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的曲线均是双曲线。(×)
43.一般酶和底物的大小差不多。(×)
44.同工酶指功能相同,结构相同的一类酶。(×)
45.酶蛋白和辅因子,只要其中之一,就有催化活性。(×)
46.多数鱼类和两栖类的嘌呤碱分解排泄物是尿素,而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是尿囊素。(×)
47.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症,因为该酶可以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尿酸生成。(√)
48.氨基酸的等电点可以由其分子上解离基团的解离常数来确定。(√)
49.GSH(谷胱甘肽)分子中含有-SH基,故能参与体内一些氧化还原反应。(√)
50.L-氨基酸之间的肽键具双键性质,因而不能自由旋转。(√)
51.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功能都是运输氧。(×)
52.在某一种蛋白质的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排列顺序都是一定的,而不是随机的。(√)
53.蛋白质分子变性后,其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54.维系蛋白质三级结构最重要的作用力是氢键。(×)
55.变性蛋白质易形成沉淀,而沉淀蛋白质都发生了变性。(×)
56.酶促反应的米氏常数与所作用的底物无关。(×)
57.极低底物浓度时,酶促反应初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
58.对于酶的催化活性来说,酶蛋白的一级结构是必需的,而与酶蛋白的构象关系不大。(×)
59.竟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是Km值变小,Vmax也变小。(×)
60.辅酶与辅基的区别仅在于其与蛋白质结合的方式不同。(√)
61.在酶已被饱和的情况下,底物浓度的增加,使酶促反应速度加快。(×)
62.酶原激活作用是不可逆的。(√)
63.辅酶或辅基对于酶蛋白的专一性是非常重要的。(×)
64.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构象。(√)
65.脯氨酸是α-螺旋的破坏者。因此,在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多肽链中,每一个脯氨酸
残基处都产生一个转角。(√)
66.蛋白质的亚基(或称亚单位)和肽链是同义词。(×)
67.蛋白质沉淀作用的实质是蛋白质发生了聚集,形成了直径大于100 nm的大颗粒。(√)
68.酶原激活过程实际就是酶活性中心形成和暴露的过程。(√)
69.酶的最适pH值是保证酶的活性部位和底物的解离程度处于最佳状态。(√)
70.腺嘌呤和鸟嘌呤脱去氨基后,分别生成次黄嘌呤和黄嘌呤。(√)
71.嘌呤核苷酸的脱氨过程主要由嘌呤脱氨酶催化嘌呤碱脱氨。(×)
72.在所有病毒中,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既含有RNA又含有DNA的病毒。(√)
73.mRNA是细胞内种类最多、含量最丰富的RNA。(×)
74.燃料分子大部分有用的能量是在TCA中释放出来的。(√)
75.糖酵解过程在有氧存在情况下不能进行。(×)
76.在糖酵解过程的调节中,最重要的酶为磷酸果糖激酶。(√)
77.激酶催化的反应都需要ATP分子的参与。(×)
78.葡萄糖在生物体内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不等于其在空气中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79.底物水平磷酸化能直接生成ATP分子。(√)
80.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功能是供能。(×)
81.淀粉的磷酸解需要水分子参加才能完成反应。(×)
82.游离葡萄糖进入酵解途径较从淀粉磷酸解进入酵解要多消耗一个ATP分子。(√)
83.淀粉酶催化水解淀粉都是从非还原端开始的。(√)
84.糖异生是糖酵解的逆反应过程。(×)
85.糖异生的意义是可使糖与其它代谢联系起来。(√)
86.在植物体内,蔗糖的合成主要通过蔗糖磷酸化酶催化而进行的。(×)
87.细胞中存在足够的氧能使糖酵解过程中生成的NADH氧化时,即使有乳酸脱氢酶存在,
乳酸发酵也不能进行。(√)
88.乙醛酸循环是脂转变为糖的枢纽。(√)
89.苹果酸合成酶和异柠檬酸裂解酶不存在于动物细胞,因而不存在乙醛酸循环。(√)
90.三羧酸循环产生的能量均直接转移至ATP分子。(×)
91.酶催化丙酮酸脱羧时,不需要CoA作为辅助因子。(√)
92.硫辛酸要经过分子修饰后才能充当辅酶发挥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稀有碱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