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旺加减乘除 英文是什么意思?

曾国藩:权位利禄戒惧慎_论事网
论事历史网 ― 专注中国历史_野史秘闻_历史人物_历史上的今天
当前位置:
曾国藩:权位利禄戒惧慎
导读:曾国藩闻知攻下天京的消息,所谓思前想后,喜惧悲欢,万端交集,其感触的五味瓶里,竟然还有一个惧字。何惧之有? 他的那篇日记里虽然没有明说,但我们完全可以揣知,惧遭功高震主之忌,落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下...
  闻知攻下天京的消息,所谓&思前想后,喜惧悲欢,万端交集&,其感触的五味瓶里,竟然还有一个&惧&字。何惧之有?
  他的那篇日记里虽然没有明说,但咱们完全可以揣知,惧遭功高震主之忌,落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下场。因为他这类心态并不是到这时候才萌发,在他出任两江总督兼节制数省军务之后就在心底滋生。
  &昔太无权,今太有权,天下事难得恰如题分也。&&&这是于咸丰十一年(1861)写给家人信中的话,和盘托出了他当时的微妙心态。盈满为惧是真实的,决不是得了廉价又卖乖的虚伪表示。
  也就是在写上述那封家书的时候,曾国藩接到廷寄的四种文件,其中有一件抄示的不知何人的奏片,言及怡亲王载垣等人明正典刑,人心欢悦云云。这可让曾国藩惊骇得非同小可。
   事所关涉的是朝廷内部的一场流血的权力之争,就是通常所说的辛酉政变。这年的七月间,因英法联军侵略而避难热河的死去,以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 华、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肃顺等襄赞政务王大臣为一派,以、慈安两太后和恭亲王奕B等人为一派,展开了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明争暗斗,最后以慈禧帮获胜,将 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其他有关政敌人物或革职,或遣戍。由此,慈禧太后开始了她长达将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实际女皇的政治生涯。
  这时候,曾国藩对朝廷发生的这场变故的详情还不了解,所以骇言:&怡亲王等俱正法,不知是何日事,又不知犯何罪戾,罹此大戮也。&亲王尚且有此不测,他曾国藩若冒犯了朝廷又有几个脑袋?由彼及此,深感自已权位的上升未必吉兆,不禁心头一阵战栗,在日记中写下这样的文字:
  权太重,位太高,虚望太隆,悚惶之至!
  余近浪得虚名,亦不知其所以然便获美差。古之得虚名而值时艰者,往往不克保其终。思此,不胜大惧!将具奏折辞谢大权,不敢节制四省,恐蹈覆q负端之咎也。
   曾国藩着实不止一次地上奏辞谢大权,又接二连三地与乃弟曾国荃共商有关事宜。同治二年(1863)三四月间,曾国荃接到补授浙江巡抚而仍在前敌统军的谕 旨,他一方面行使公文署用新授官衔,一方面又表示要辞谢巡抚之职。曾国藩知道乃弟热衷功名权位,开始不好代他力辞,而曾国荃表示还是辞去浙抚专意前敌军事 为好,这正合曾国藩的心意。于是,他上折为乃弟恳辞浙抚,有言:
  愧臣兄弟谬当重任,深恐上辜君恩,下负民望,遂陷于大戾而不自知。忧 灼之余,每思避位让贤,稍分责任,又不敢数数陈奏上渎宸聪。上年正月间,臣密陈金陵未克以前,不再加恩。臣家诚以功名之际,终之始难,消长之机,盈则必 缺,曾蒙寄谕嘉许,俯鉴愚忱。臣弟国荃旋擢藩司,己叨非分。今又特沛恩纶,授以开府之荣,专其治军之责。闻命而后,己阅兼旬。臣与臣弟两次函商,欲固辞, 则颇涉矫情,思立异于当世;欲受事,则不自量力,惧贻讥于方来。再四踌躇,诚恐治军无效,倾覆寻至。不如少安愚拙之分,徐图尺寸之功。惟有吁恳天恩收回成 命,俯准臣弟以开缺藩司效力行间,与臣随时熟筹战守,相机进取,或者以勤补拙,以恐致福,迅克坚城,殄除丑类,稍答高厚鸿慈于万一。
  与此同时,曾国藩又附一片,奏请将自已领数省之兵的钦差大骋淹总督二者分出一席,另简大员。他写信对曾国荃说:&吾兄弟常存此兢兢业业之心,将来遇有机缘,即便抽身引退,庶几善始善终,免蹈大戾乎?&
  要说,钦篆、督篆辞去其一,这还是曾国荃的建议呢。本来,曾国藩酝酿辞权的份额还要大的,曾国荃便提了两席辞一的折衷建议,曾国藩接受下来,不过还是忧虑权重致祸,他写信给弟弟说:
  疏辞两席一节,弟所说甚有道理。然处大位大权而兼享大名,自古曾有几人能善其末路者?总须设法将权位两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则节渐渐可以收场耳。
  当然,倒头来曾国藩还是两席兼领,曾国荃的巡抚之职也没有辞去。这时候,清廷还着实指望他们效力,予其位才干望之谋其政呀!
  不过,即使这个时候,清廷对曾氏兄弟在明里放权笼络的同时,也在暗中采取防范措施了。
  手段之一便是分化湘系内部,扶植湘系其他大员形成与曾氏兄弟分庭抗礼之局,打破其一家独专的局面,而特别留意利用原湘系中的非嫡系大员与曾氏的矛盾。很典型的一个事例就是对曾国藩与沈葆桢争饷事件的处理。
   沈葆祯是福建侯官人,道光进士,小曾国藩九岁。当曾国藩率湘军在江西的时候,沈葆祯在该省先后以知府和道员职随曾国藩管理营务,是曾国藩在艰难竭蹶的处 境中所遇到的一个难得的非湘人的知已,因而对其人颇为看重。正是在曾国藩的力荐下,咸丰十一年(1861)间沈葆祯出任江西巡抚。应该说,他的起家确实有 赖于曾国藩。但在他开府独立一方之后,与曾国藩双方都主要是从自身的军政利益考虑,因而出现相互争执的事情。
  曾国荃大营的饷需,本来 很大部分是来自江西地方。沈葆祯任巡抚后,不断扩充麾下军队,便以江西自需为由,将原供曾国荃部队的款项一笔笔截留下来。同治三年(1864)春间,沈葆 祯复又奏请截留江西厘金,统归本省支用。本来曾国荃部的饷项就颇困难,沈氏此举,无异于雪上加霜,曾国藩闻讯忧急万分,上疏力争江西厘金仍归他来征用。结 果,清廷有意偏袒沈氏,始则户部拿出允准沈葆祯所请的意见,在曾国藩以军饷奇缺,颠覆将及,自已要养病休假,借以远权避谤、引嫌谢事的表态之下,清廷才作 出江西厘金双方分半的裁定,而对沈葆祯的做法始终无一句责词。
  再就是借机给曾国藩兄弟难堪以示警告。譬如说,明明授予了曾国荃浙江巡抚一职,却又限制他按照惯例本可单衔奏事的权力,仍要他像以前那样,遇有军务要事由曾国藩转为奏报。这分明是节外生枝。
   曾氏湘军攻下天京之后,清廷自然要对有关&功臣&们进行表彰奖赏,曾氏兄弟自然也要在此首列。曾国藩封太子太保,授一等侯爵。曾国荃则封太子少保,一等 伯爵。二人皆赏穿黄马褂,戴双眼花翎。封侯的荣衔对于汉家大臣来说虽己属罕有,但这实际上达不到清廷的许诺值。据说,咸丰帝临终前有过&灭粤匪者王&的遗 嘱。有人说,清廷对曾氏兄弟是&大功不赏&,而曾国藩还是摆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对清廷表示千恩万谢,颂扬备至。表面上君臣关系亲密无间,但实际上清廷 对曾氏兄弟的疑忌和抑制有更大幅度的加码,甚至以隐含杀机的言词对曾氏兄弟进行警告,一次上谕中就这样说:
  曾国藩以儒臣从戎,历年最久,战功最多,自能慎终如始,永保勋名。惟所部诸将,自曾国荃以下,均应由该大臣随时申儆,勿使骤胜而骄,庶可长承恩眷。
   其弦外之音,曾氏兄弟不会听不出来。所以,攻下天京后曾国藩喜中有忧,喜中有惧,绝非庸人自扰。而对曾国荃当时表现出的忧惧之心缺陷而居功骄矜有余,乃 兄十分担心,生怕他惹出乱子。针对曾国荃把攻下天京功劳皆归于自已的气态,曾国藩曾告诫他说:&汝虽才干,亦须让一半与天。&
  这时候, 即使有的局外之人也为曾家捏一把汗。曾国藩的一位老友曾向他进言:&指攻下天京,灭亡太平天国,大功成矣,意中事也,而可喜也。顾所以善其后者,于国如 何,于民如何,于家如何,于身如何,必筹之己熟,图之己预矣。窃尝妄意:阁下所以为民者,欲以勤俭二字挽回风俗;所以为家为身者,欲以&退让&二字保存 节。此诚忧盛危明之定识,持盈保泰之定议也。&一个叫张集馨的官员说得更为明确和直接:
  楚省风气,近年极旺,自曾涤生领师后,概用楚 勇,遍用楚人&&曾涤生胞兄弟两人,各得五等之爵,亦二百余年中所未见。天下事不可太盛,日中则昃,月盈则蚀,五行告l,四序递迁,休旺乘除,天地阴阳, 一定之理,况国家乎?况一省乎?况一家乎?一门鼎盛,何德以堪,从古至今,未有数传而不灭者。吾为楚人惧,吾盖为曾氏惧也!
  这中间, 并没有罗列现实危险的具体事例,主要是基于古朴变易观的一种预感。而对这类哲理,也是曾国藩所深信的,成为他盈满为惧的一种隐深的思想基础。早年居京期 间,他就将其居所命名为&求阙斋&,并曾专门写过一篇《求阙斋记》,中心意思是说他读《周易》,对其中揭示的阳至则退而生阴,阴至则进而生阳,一损一益的 自然之理深有感触,社会人生也是如此,事情不可一味求盈,不可追求极端,盈则转阙,故以&求阙&来作为自已的座右铭。
  况且,这时候的情 况己不仅仅是个玄远的理念问题,而己是一种活生生的现实。他曾氏兄弟手下直接掌握着十几万湘军,单曾国荃所部就有五万人,再加上湘系其他分支军队,总共不 下三十来万。既然湘军能最终灭亡有过几十万大军与清朝对垒十几年的太平天国,那么,如果转而对大清王朝图谋不轨,不同样也是莫大的危险吗渝廷能容忍汉都 这类尾大不掉之患吗?
  也许有人说,他曾氏兄弟拼着老命地镇压太平天国,正是为了维护大清王朝呀,又怎样能够反叛朝廷呢,清廷的担心岂不是多余?
   其实,只要想一想,历代王朝皇室父子兄弟之间,为皇位的争逐相互谋害残杀的事情都层出不穷,何况是异族的君臣之间?再想想,历代王朝君主对臣下尾大不掉 的防范,像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己算是做得比较温文尔雅的,更多的则是借故甚至无端杀戮。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由多少冤洒的臣血凝结而成的警句!这对熟知历 史的曾国藩来说,岂不是&小儿科&的常识吗?
  摆在曾国藩面前的有两条路供选择:一是取而代清,夺坐天下;二是以自剪羽翼的实际行动向清廷表明自已决无异志,是个铁杆的忠臣,使其尽管放心。
   既定的事实是,曾国藩选择了笫二条路,这自有他的必定性。对他来说,沦肌浃髓的是纲常名教那套东西,他是要做个荩臣的。&反叛&可能是他压根儿不敢做也 不想做的事情。可话又说回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哪一家的天下不是夺的?胜者王侯败者贼,只要御座夺在屁股底下,就成了天经地义的新皇帝,到那时不表臣服 才是叛逆呢!而曾国藩可能并没有这样想,即使有这样的闪念,也许立时就被有悖&天理&的自责或不成功会九族诛灭的恐惧压回去了。
  可据说当时真的有不少人劝进,在这类事情上留下了诸多轶闻。虽说多属无可稽考的谈助,不能尽信,但恐怕也不都是空穴来风,起码能反映出,就力量而言当时曾家确有夺坐天下可能性的一种历史背景。
   有笔记材料说,湘籍文士王]运就曾力劝曾国藩自居帝位。这天,他以三寸不烂之舌,一个劲地大放厥词。曾国藩一边听着,一边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案上写着什 么,等到一个节骨眼上,他借故离座。王]运赶忙趋前探看,只见水迹笔画依稀可辨,全都是&荒谬&两字。王]运因说不动曾国藩,故有&我惭携短剑,真为看山 来&的牢骚,甚至詈骂&曾大不受抬举&。后来,他自已戏拟的挽联中亦有&纵横计不售,空留高咏满江山&句。寄寓着对曾国藩劝进不成的深深遗撼。
  还有笔记材料说,湘军夺下安庆之后,湘军名将彭玉麟曾呈曾国藩密函,写有&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的话语。曾国藩拆看后面色立变,赶紧说:&不成话,不成话,雪琴(彭玉麟字雪琴)还如此试我,可恶!可恶!&把这片纸撕了又团成一团,放到嘴里嚼咽。
   甚至还有笔记材料说,连胡林翼、左宗棠这般人物也有怂恿曾国藩做皇帝的举动。有一次,胡林翼见曾国藩,送去写有&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联语的条幅, 曾国藩大为赞赏,可胡林翼临走时,又悄悄留下了写有&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其有意乎&的小纸条。左宗棠则曾将写有&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 焉&的一副《题神鼎山》联语稿致胡转曾,胡林翼启视自明其意,一字未改加封转达。曾国藩看到后则将其中&似&字改为&未&字,递还胡林翼,胡林翼在笺尾批 道:&一似一未,我何词费?&
  如果说像胡林翼这样的有着与曾国藩类同思想境界的人物,不可能有这类心思,那么,下述事情就不无些合理之处了:
   湘军攻下天京后曾国藩前往视察,驻留期间的一个上,他刚刚亲自审问了李秀成回屋休息,忽有湘军将领僚佐三十来人来到曾国藩驻所前厅,说是求见曾国藩有 话要说,侍从人员觉得情况异常,便赶紧禀报了曾国藩。曾国藩问:&九帅(即曾国荃)一同来否?&侍从答曰未有。曾国藩慢慢起来,凛然凝立,对侍从说:&请 九帅!&正称病的曾国荃赶忙来了,曾国藩这才出来,让大家坐下。人们见曾国藩严肃之极,迥异平时,连正眼都不敢看他了,怎还敢坐。曾国藩也不说话,就这样 过了好一阵子,他突然呼人取纸笔来,见侍从拿来的是平常的簿书纸,便改令取来大红笺,挥笔写就一联,掷笔而去,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众人皇悚地屏息静气好一会儿,曾国荃才领头到案前探看,其他人随之。一看之下,有的人咋舌,有的人舒臆,有的人细细体味着连连点头,有的人叹息不止,有的 人热泪盈眶,有的人则木然呆立。而曾国荃开始似乎愤然,继而懔然,最后显出惶然,对众人说:&今天这事我曾某一人担当了,而后我看谁还敢再提这等事情!& 于是大家惘然而散。
  不难体察,这是由曾国荃导演的诸将集体劝进的一幕闹剧。曾国藩看破实情,一言不发地用联语表明了自已的态度,使得曾国荃和诸将们打消了原来的念头。那么,曾国藩写的又是怎么一则联语?其曰:
  倚天照海花无数,
  流水高山心自知。
   萧一山在《清代通史》中述及上述情事,并分析发生的背景和原因,对曾国藩的这类态度颇表称道:&盖其时国荃与攻城诸将,独揽大功,嫉之者多谓宝物尽在军 中,且有追抄之谣,诸将欲自保,遂有陈桥之变。而国藩斩钉截铁,以十四字示意,其襟怀之磊落,浩气之流转,跃然纸上。以无人无我之意态,见至高至明之哲 理,其感人至深,虽国荃亦不敢为赵匡义矣。&
  完全肯定这件事情的实有,固然还缺乏充分根据。不过,拿下天京后曾国荃和所部将领们恃功骄横,而对清廷的&大功不赏&之举严重不满,倒是事实。
   再有,罗尔纲的《一条关于李秀成学姜维的曾国藩后人的口碑》等文中,据曾国藩曾外孙女俞大缜的家传口碑,认定李秀成被俘后也曾劝曾国藩反清为帝,曾国藩 终未采纳。据说,陈寅恪抗战前曾见《李秀成自述》原稿,认为最后部分被撕毁,曾国藩当有&不可言之隐&。罗尔纲经考证,认为撕毁部分的内容便涉及李秀成劝 曾国藩为帝。
  无论如何,曾国藩实际没有并且也不会黄袍加身的,他是坚定不移地做大清的忠良臣子。历史上的王莽、曹操又该如何?那么,他所选择的自翦羽翼以释君疑的路是怎么走的呢?
   最紧要、最关键的当然是裁减湘军,特别是他曾家的嫡系部队,即由曾国荃直接统带攻取天京的那大约五万人的队伍。曾国藩忍痛割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即 分批把该军裁撤殆尽。并且,又让因骄而贪成为众矢之的曾国荃称病开缺回籍。这当然是曾国荃所不情愿的。据说,当乃兄把两江总督衙门正式由安庆迁至金陵时, 业己解浙江巡抚职的曾国荃当着众多宾客的面大发牢骚,以至于弄得曾国藩颇为难堪。事后,曾国藩对乃弟多番开导,在他41岁生日时,又寄诗数首进行宽解劝 慰,其中有云:
  九载艰难下百城,漫天箕口复纵横。
  今朝一酌黄花酒,始与阿连庆更生。
  山河策命冠时髦,鲁卫同封异数叨。
  刮骨箭瘢天鉴否?可怜叔子独贤劳。
  据说,当曾国荃读到最后两句时,竟禁不住放声大哭。他当时的心情一定复杂得很。不过,如果乃兄真的写过&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那副联语的话,他这个为弟的在这个时候一定会回味得最为深刻。对他来说,也是&流水高山心自知&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投资秘笈,大道至简。——内心简单只做一个操作计划的坚定执行者................. 81774_ 股票博文世界
投资秘笈,大道至简。——内心简单只做一个操作计划的坚定执行者................. 81774_ 股票博文世界
投资秘笈,大道至简。——内心简单只做一个操作计划的坚定执行者................. 81774_ 股票博文世界
hwjhwj的:
积分:--分
访问:--次
排名:--名
投资秘笈,大道至简。
投资股市有没有绝招秘笈之类的东西;还真有那就是; 眼光 耐心=财富。
眼光多数人都有;耐心多数人都没有;眼光可以教;可以学;耐心只可自修;自悟。
日中则昃;月盈则蚀;五行生克;四序递迁;休旺乘除;天地阴阳;一定之理;况股市乎;大道至简;看股市就简单了;投资的秘密——眼光 耐心 运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转载)
投资的秘密往往是秘而不宣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公开讨论投资的秘密。在对这个问题的公开讨论中,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没有带共性性质的成功的秘密呢?据我十多年的股票投资经验,答案是有,而且我还认为还可以把投资成功的秘密简单地概括为四个字——眼光 耐心。当然,或许这只是占九成。也许还有一层,那就是运气。
在西方的记载史中,最早因有眼光而赚得大钱的恐怕首先要数古希腊的哲学家泰勒斯。据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载,泰勒斯因为精通天象,有年冬天发现来年橄榄要丰收,就订租了许多榨橄榄油的榨油器,来年又租出去,赚了一大笔钱。“泰勒斯眼光”也因此而名垂青史。
或许可以这样说,眼光就是对事物变化的洞见。
在股票世界中,我常常把眼光定义为“发现自己能把握的将会上涨的股票”。人们用很多种方法发现去“将会上涨的股票”,其中有基本分析方面的,也有技术分析方面的,还有市场分析方面的。比如,认为股价低于每股股东权益,且愈低愈好。这里,每股股东价权益=每股净资产 每股资本公积金 每股未分配利润。也就是说“两高一低”(两高:高净资产、高未分配利润;一低:低市价)的股票,具有投资价值。又如,股票总市值低于股票内在价值,且愈低愈好。还如,年投资收益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个股,且愈高愈好。每年的分红除以股价即可得到年投资收益率。这主要考察公司的分红记录后作出今后分红的预测。以上都是有可能上涨的股票。显然,懂一点财会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那些将会上涨的股票。在技术分析、市场分析中也还有很多种方法。
帮助我们发现将会上涨的股票,远远不等于就能发现将会上涨的股票。甚至于可以这样说,即使你把以上关于帮助我们发现将会上涨的股票的所有知识,即基本分析、技术分析、市场分析的理论倒背如流,你可能发现的将会是长期盘整或者是下跌的股票,而不是将会上涨的股票。在我看来,发现将会上涨的股票更多的是靠个人的直觉。这种直觉不是偶尔心血来潮的结果,而是长期实战经验积累后对市场的悟性或灵性。这里,“长期”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五年、十年甚至是十多年。除非是超级天才,我想至少得需要五、六年以上。也就是说,一个人至少得需要五、六年时间,才有可能培养起自己对股票的直觉。不怕露丑,我对股票产生直觉起码在十年以上,这还不包括我先前有二、三十多年学习和钻研财经的时间。当然,这可能是因为自己头脑太笨的缘故。
另一方面,在将会上涨的股票中,可以说很多都不是某个个人自己“能把握的”。在很多情况下,即使我们发现了那些将会上涨的股票,甚至重仓或满仓买进了会上涨的股票,但在它上涨前或刚刚上涨时,我们就卖掉了它。这些都是不属于自己“能把握的”。我曾经有篇标题叫《黑马似梦》的文章,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如果世界上真有缘分存在的话,那么这些股票都是属于那种有缘无分的股票。
椐我的经验,那种自己能把握的将会上涨的股票或者说有缘有分的股票,少得可怜。如果说,在所有的股票中,将会上涨的股票只占20%的话,那么,自己能把握的将会上涨的股票又只占你所发现的将会上涨的股票总数中的20%左右,甚至于还不足20%。
为什么呢?因为要发现“自己能把握的”股票,需要认识自己,特别是战胜自己,而这是很难的事情。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我发现,在这个世界上,真有自知之明的人,是很少的,正因为少所以“贵”,即很珍贵的,很宝贵。人有自知之明就很贵,那就更别说有“自胜之明”了。
我觉得,“将会上涨的股票”,对于一位理性的投资者来说,是不难发现的。因此,在这个定义中,后者比前者重要得多,也困难得多。换句话说,在发现“自己能把握的”与发现“将会上涨的股票”中,我觉得最难的是“自己能把握的”。
在一个营销报告会现场的舞台的正中央的位置上,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舞台上放了几种大小不同的铁锤。一位老者介绍了用铁锤把大铁球敲打得荡起来的规则。很快就有两位年轻人抡起大铁锤砸向大铁球。但大铁球却无动于衷。没敲几下,两位年轻人就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当人们认为再怎样敲打也无济于事时,那位老者拿起一把小铁锤,对准大铁球敲打起来。敲一下,停一下,敲敲停停,很有节奏。人们觉得奇怪,用铁锤尚不能把大铁球敲打得荡起来,难道用小铁锤能把大铁球敲打得荡起来?时间慢慢地过去,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台下的人们开始失去耐性,躁动起来,还有不少人开始离场。但那位老者却仍在那里一锤又一锤地敲打铁球,全神贯注的态度依然如旧。大概四十分钟后,一位前排的观众突然大叫起来——— “球动了!”人们果真发现在小锤的不断敲打下,大铁球开始摆动起来,而且摆动的幅度不小,连吊球的架子都发出了声响。这声响虽然不大,但却震撼了看众们的心灵。
最后老者开口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有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降临?如果不能,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了。
  我觉得,生活需要耐心,股市更需要耐心。在股市中,每年都有80%以上的人像舞台上的那些年轻人抡起几大锤之后便告放弃一样,这些人都只是股市中的匆匆过客。像那位老者那样简单而不失耐心地敲打的股民,也就是说能够打动股市这只“铁球”的股民,实在不多。
这里,有必要把恒心从耐心中分离出来。一般而言,恒心是指那种时间持续得长一些的耐心。据我的经验,别说发展,就是我们要在在股市中生存下来,似乎更需要恒心。
有必要讲一件真人真事。很久以前,在荷兰的一个小镇上来了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青年农民,他的差事是替镇政府看守大门。这个青年业余时间不下棋打牌,也不喝酒聊天,而是选择了打磨镜片的爱好。虽然磨镜片又费时又费工,可他却乐此不疲。就这样他磨呀磨,在枯燥和乏味中一磨就是60年!在这60年中,他一直是做门卫,一直是磨镜片,甚至从没有出过这个小镇,然而正是他的专心和锲而不舍,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竟然超过了当地专业的技师。凭借自己磨研的镜片,他发明了显微镜,揭开了当时科技尚未知晓的微生物世界的面纱。结果他名声大震,被授予巴黎科学院院士头衔。英国女王访问荷兰时,还专程到小镇去拜访过他。他就是荷兰的著名科学家列文虎克。
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列文虎克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道理很简单,就是选择了自己的方向以后,用自己的耐心和毅力几十年如一日地走下去。其实股市投资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假如你有足够的耐心并能够持之以恒,你同样可以取得成功。
巴菲特讲过的几句话值得投资人永远记住:“钱在这里从活跃的投资者流向有耐心的投资者。许多精力旺盛的有进取心的投资人的财富渐渐消失。”他还这样描述过他的长期持有理念:“如果你没有持有一种股票10年的准备,那么连10分钟都不要持有这种股票。”“巴菲特购买一种股票绝不在意来年就能赚多少钱,而是在意它未来5至10年能赚多少钱。”他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是:“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个星期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
事实上,很多股民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上涨的时间不是下个星期,而是明天,甚至于上午买进,期待它下午就能上涨。这种没有耐心或者缺少耐心的想法,几乎注定了一个人投资的失败生涯。
耐心:在熊市中筑就股市涅槃
耐心,我认为是在熊市中筑就的股市涅槃。
牛市是令人快乐的,这种快乐不仅不会给人带来耐心,往往会膨胀人的野心。也就是说,熊市才是股市涅槃的土壤,才是耐心存在的条件。
在股市的熊市中,股价一个劲地直朝下垮,人心会咋样?人心都是肉长的,我想开始都会很心痛。这有点象歌利王用刀割释迦牟尼佛或忍辱仙人那样。只不过忍辱仙人被割的是肉,而股民此时被割的是心。在这个时候,忍辱仙人不生瞋恨,而我们往往会生瞋恨,比如会骂天、骂地、骂人。这是一种经历,是一种体验,其实也是一种修炼,甚至可以说更是一种修炼。
据记载,释迦牟尼佛曾说:“我前生为忍辱仙人。那个时候歌利王出来打猎,带了不少宫娥彩女。他打猎之后睡了个午觉。这些宫娥彩女没有事就出来转转玩。只见有一个青年男子在那里打座,很庄严很清净。有人过去问他在做什么,他就回答说打座。问他为啥要打座,他说了点道理。大家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便请教他,他也给大家解释。这样一来,人越听越多,很多人都围过来,听他说法。歌利王睡醒觉后一看,宫娥彩女都不在了,唉!大吃一惊,于是去找,发现都围着一个青年男子,坐在那听他说法。这时,歌利王作为男人的那种嫉妒心就燃起来了。
“你是干什么的?什么妖鬼?你敢调戏引诱我的妇女。”
“我哪里是引诱,是她们自己来找我,听我讲话的……”
“你是干什么的?”
“我在修忍辱,我是忍辱仙人。”
“你修忍辱?那我拉你一刀你忍不忍?”
“你拉我一刀,我,无我相无人相,不生瞋恨。”
于是歌利王给他一刀,拉下一块肉:“你恨不恨?”
“不恨!”歌利王再拉一刀,“不恨!”于是就开始了节节肢解……?
《金刚经》里谈到了这个具体的事例。节节肢解之后,歌利王看这个忍辱仙人始终不生瞋恨,才明白佛真的是这样的大慈大悲。
怎样才不会生瞋恨呢?当我们经历过多次熊市后,也就是说经过多次修炼的我们,可能会与以往有些不同,比如说再也不会那样心痛了,这时我们也就不大瞋恨了。有句股谚叫“新股民怕跌,老股民怕涨”,言下之意老股民是不大怕跌的。到这时,老股民就真的有点象忍辱仙人或释迦牟尼佛了。
为啥呢?我觉得是因为我们修成了股市涅槃。涅槃是佛学术语,大意就是彼岸,它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涅槃分为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有余涅槃是罗汉境界,不彻底;无余涅槃是佛境界,是非常彻底的。在股市中,我们就是修成了不彻底的有余涅槃也很不错。
我认识一位刘姓股民,我估计他已经修成了股市涅槃。他在“网易”上市后不久满仓购买了网易股票,买价大概是15美元左右。买后网易股价就一路下跌,用他的话叫“一江春水向东流”,不时还来点暴跌,他叫“飞流直下三千尺”,最低的时候网易股价还跌到过0.60美元,但刘姓股民还是哈哈连天,用他的话说叫“早就习惯了”。今年网易股价狂涨到70多美元时,刘姓股民还是哈哈连天,无动于衷。这不是股市涅槃又能是啥呢?
筑就了股市涅槃的人多半是一个寂寞、孤独的人。或者说,一个有耐心的人,肯定是一个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孤独的人。“自古圣贤皆寂寞”,“从来高人多孤独”。与多数人害怕或恐惧寂寞、孤独不同,《乌合之众》一书讲到要如何体会孤独的快乐。其实,我也觉得孤独是一种特殊的力量。如果你体会到了孤独感并且体会到了孤独感是快乐的,那么恭喜你,你的心灵是一定是强大的。在股市这个嘈杂的市场里,是最应该自守孤独的地方。请记住: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否可以这样说,一个成功的投资人必须是一个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孤独的人。”
眼光和耐心谁更重要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似乎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在我的眼里,眼光和耐心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眼光中的自己“能把握的” 含义中,实际上已经隐含了耐心这一前提。自己不能把握,怎么可能会握有耐心呢?而耐心似乎又必须以眼光为条件。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鼠目寸光,他只会看重眼前的利益,这样的人会具有耐心么?
如果硬要将眼光和耐心区别开来,那么我认为两者比较起来,耐心是最重要的。甚至于可以这样说,与眼光比较起来,耐心要占到七、八分以上,有时甚至要占到九分以上。也就是说,投资的成败与否,主要取决于一个人是否具有耐心。
还是在2001年,我在发现大盘见顶的同时,很容易地发现了上海机场的投资价值,并以此在“上海热线”网上发表过《买只股票跳舞去,管它冬夏与春秋》(上海热线日),在《新证券》报纸和《金融市场》杂志上发表了《我的半次操作》,在我的《股市野狐禅》专著等书或文章中,都公开说过自己满仓买进了机场转债,可以毫不谦虚地说,这是有眼光的。不过,只赚了百分之十左右,我就陆续卖光了它。但至今上证指数下跌了近千点,上海机场却翻了一倍多。显然,这是缺少耐心的缘故。在我的股民经历中,我发现了不少牛股,但真有耐心持有者,很少很少。观察我身边的股民及股友,有眼光的不少,但有耐心的却很少,有恒心者那就少得可怜了。这就是说,有十年以上股龄的股民,只是凤毛麟角的了。
如果你想投资,永远得记住这个公式:眼光 耐心。你当然得训练眼光,但更得筑就耐心。至于运气,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您的发言信息按有关规定都会存档,您须为所发表言论的后果负责,请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为了更好地给网友提供一个合法、有序的交流平台,禁止在东方财富网博客、股吧中招收会员。举报电话:021-
当前字数: 0/1000字
发言用户同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对其发言内容负责。任何用户在此发表的内容,均表明该用户主动将该发言信息的著作财产权无偿独家转让给东方财富网所有,并授权东方财富网自行维护权利。
查看对话×
不知道啊啊发生地方撒旦阿飞岁的
不知道啊啊发生地方撒旦阿飞岁的
,欢迎留言&退出
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面版权所有:
苏ICP备号-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减乘除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