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肢体麻木瘫痪,未及时溶栓,能恢复吗

让静脉溶栓一路畅通
来源:健康报
  病例分享  患者男,45岁,外科医生。参加朋友聚会时他突然头晕恶心,走路几次跌倒,左侧肢体僵硬。发病两小时后被送到天津市环湖医院急诊科。  医生经初步检查,判断患者可能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立刻通知神经内科溶栓小组——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启动:溶栓小组医生为患者进行了体格检查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分),化验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头颅CT排除急性脑出血,符合溶栓入选标准。送患者到病房,告知家属溶栓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做静脉溶栓,注射rt-PA。此时距离病人发病仅过去了两小时35分钟,在医院只用了35分钟就为病人做了溶栓治疗。现在这名患者已完全恢复正常,又重新拿起了手术刀。  开通卒中急救绿色通道  天津市环湖医院院长王金环教授:静脉溶栓既能起到支架和颅内外血管搭桥的作用,又能及时挽救脑细胞死亡,目前是降低缺血性卒中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的最有效方法。但是,由于溶栓的时间窗短,很多病人都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今年2月发布的美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治指南》指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要在发病3~4.5小时用上溶栓药。从入院到用药,不能超过1小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检查、评估、术前签字等一系列工作,确实很困难。  为推动溶栓工作,2012年我院由医务处牵头,整合急诊科、放射科、检验科、神经内外科组成卒中急救单元,制订流程,开通绿色通道。病人来到急诊科,经初步判断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后,马上启动绿色通道,电话通知神经内科病区的溶栓小组。溶栓小组人员为了抓紧时间往往陪同家属交费、办理各种手续。病人化验、CT检查一路绿灯。工作人员甚至在检验窗口等待,一有结果立刻电话通知病房。有了这个绿色通道后,绝大多数病人自就诊至静脉溶栓能在45分钟内完成。医院同时还给出优惠政策,如病人多数因发病急,就诊时未带足钱款,医院总是先治疗后补交。  由于溶栓效果很好,到目前为止,接诊的近200名患者均没有出现逃账现象。医院还承诺,如果发生纠纷,医院愿意直接承担,但至今也从未发生一起医疗纠纷,患者和家属都被医护人员分秒必争的敬业精神所打动。&&从2012年6月到现在,张佩兰主任的溶栓小组共完成147例静脉溶栓治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例数,在国内都是少有的。经对2012年所做的86例溶栓病例随访3个月证实,日常能自理生活者78例(mRS评分<2分),占90.70%。  摸索技术细节要靠实战  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第七病区主任张佩兰:做前30例时最难熬,每一例都惊心动魄。为了抢时间,我们在做完CT检查后即溶栓,经验不足。随着例数的增加,心里才开始有底。现在病人来,经过初步评估,要不要溶栓能做到心中有数;即便在溶栓过程中遇到病情进展的患者,我们通过及时采取措施,病人也能获得良好的预后。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卒中大会上,我们介绍了溶栓经验。  1.静脉溶栓和血压的关系。高血压是导致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脑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应严格控制血压。监测血压的同时,不能忽视锁骨下动脉狭窄所致的患肢血压降低的可能,因而溶栓过程中要测双上肢的血压,降压要以锁骨下动脉狭窄侧上肢为准。  2.合并颅内动脉瘤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是否可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国外在7万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接受溶栓的患者中,没有一名出现因动脉瘤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静脉溶栓不会造成脑动脉瘤破裂,但可造成已破裂的动脉瘤出血增加。合并未破裂动脉瘤的患者接受rt-PA溶栓可能是安全的,其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关于动脉瘤的大小和位置方面。  3.颅内微出血患者如何进行静脉溶栓?我们治疗的两个病例在溶栓前均于MRI发现梯度回波点状低信号,考虑是微量出血。如果出血发生在脑叶,要注意小血管淀粉样变的可能,溶栓容易发生出血。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多发生在基底节区、丘脑、桥脑和小脑,如果微量出血发生在这些部位要考虑动脉硬化所致微量出血的可能。如微量出血小于5个,可以进行rt-PA溶栓,这样不易发生脑出血(Defuse研究)。  4.时间窗不确定及临床症状轻微能否溶栓?如头颅核磁DWI提示急性脑梗死,在T2像与FLAIR像病灶均显影,提示脑梗死时间超过6小时,溶栓会有脑出血的可能。对于临床症状轻微或者肢体瘫痪不重的患者,要进行多模式MRI评估。虽然患者临床症状不重,但影像学可能存在大面积梗死或低灌注的可能,如果不进行静脉溶栓,患者可能发展为进展性卒中,后果严重。  5.如何进行溶栓效果的评价?溶栓治疗是基于血管再通理论,使闭塞的动脉血管再次贯通。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则是指闭塞的动脉血流恢复。但血管再通仅是供血的重要条件,再灌注才能使闭塞的血管床或通过其供血的脑组织恢复供血。因此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脑血管再通和脑组织再灌注是判断临床疗效的可靠指标。  静脉溶栓技术确实让很多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受益。很多病人治疗后相互一比较,深刻体会到“时间窗”的重要意义,见证了静脉溶栓的神奇疗效。(本报记者吴卫红整理)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溶栓法治疗脑梗塞越早越好-(医药周刊)顺德新闻网_顺德权威网络媒体
动脉溶栓治急性脑梗死
来源:顺畅网—珠江商报  作者:   20:07:35
  深夜凌晨12点钟,正当人们沉醉在甜美的梦乡之中时,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分泌科的介入团队却正在医院的介入室忙碌着。经过1个小时的努力,成功地为一名右侧肢体瘫痪的患者实施了动脉溶栓手术,使患者的颅内血管得以再通,肢体力量得到恢复,重新站立起来,避免了面临残废的悲惨结局。
&#160;&#160;&#160;&#160;该患者姓冯,50岁男性,在入院1小时前出现右侧肢体瘫痪,并且不能言语,随即出现昏迷的意识改变,当时头部CT显示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急性左侧脑梗死明确。按照以前传统的治疗技术就是进行静脉溶栓,但静脉溶栓往往受限于到达梗死灶的血药浓度不高,因此治疗效果欠佳。神经内分泌科决定用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的新型治疗技术,让闭塞的血管再次通畅,挽救缺血的大脑组织,避免患者面临偏瘫等残废的悲惨结局。神经内分泌科主任根据病人的病情明确诊断了患者是急性左侧大脑半球脑梗死,而且确定是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目前最有效的抢救方法就是股动脉插管介入动脉溶栓。即用药物直接灌注到血管的血栓部位进行溶栓,恢复血管向大脑生命中枢的血供。
&#160;&#160;&#160;&#160;脑组织的缺血只要及时恢复血流,就可避免脑组织坏死,只不过神经组织比起树木和庄稼要娇气得多。动物实验的结果提示:脑组织缺血30秒钟,神经细胞的功能就发生异常;1分钟后,代谢改变,工作停止;5分钟后神经细胞开始死亡。当脑血流量下降至原有水平的30%时,神经细胞功能发生改变;下降至原有水平的13%左右,神经细胞就会死亡。神经细胞一旦死亡,再高明的医生和医疗器械也不可能起死回生。在神经内分泌介入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对患者抽血、化验、备皮及准备导管室等,在短短30分钟内就做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病人顺利躺在了导管床上准备进行手术。仅仅5分钟,DSA电视屏幕上的影像就印证了对患者的术前的分析诊断是正确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完全被血栓堵死。由于患者长期喝酒,导致血管太过迂曲。但医生还是凭借娴熟的手法,把专门的微导管轻柔、而又准确地插进了闭塞的左侧大脑中动脉血栓前面和血栓内部,直接将溶栓药物尿激酶50万单位灌入血栓。再次造影,闭塞的血管有了一线甘泉。当再次灌注50万单位尿激酶后,血管血流情况得到明显恢复,医生和护士们如释重负。第二天,该患者苏醒过来时,左侧肢体可抬起,能简单发音。第三天,患者的肢体力量完全恢复,言语清晰流畅。(梁勇前)
声明:未经珠江商报社授权或同意,不得转载本报新闻,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页
>>>>>>正文
东关分院神经内科率先开展rt-PA溶栓术
供稿:东关分院宣传科 高 伟&& 核稿:赵 洁& 发布日期:日
近日,东关分院神经内科在屈永才、薛艺东、高学军主任的领导下,联合CT诊断科、检验科率先在陕北地区成功开展了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
分院率先在陕北地区引进新的rt-PA溶栓药物,联合CT诊断科、检验科开通绿色通道,对3小时内入院的患者开展rt-PA溶栓疗法,取得了良好效果。67岁的乔先生和58岁的李先生突发急性脑梗死,言语不清,一侧肢体瘫痪,经详细的溶栓前评估,进行紧急静脉溶栓,24小时内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言语清楚,可正常行走,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降低致残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另有一名高龄患者牛女士,同时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头颅磁共振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突发意识丧失,不能言语,左侧肢体完全不能活动,生命危在旦夕。患者入院时间为发病后2小时,经过科室介入小组细致评估患者符合动脉溶栓适应症,刘强副主任和高亚军主治医师在麻醉科的配合下,在导管室内,利用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机实时进行动脉靶向溶栓治疗,经过紧张的术中溶栓,术后严密护理,患者在短时间内意识完全恢复清楚,肢体功能完全恢复,已达到临床痊愈。
rt-PA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全球公认有效的方法,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时局部血栓进行溶解,减少脑组织损伤,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分院神经内科在开展rt-PA静脉溶栓的同时,利用全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技术,实时开展局部靶向动脉溶栓,这标志着分院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再上一个台阶。
版权所有: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网络中心& 电话: 地址:延安市宝塔区北大街43号 邮编:7160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突发左侧肢体无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