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杀进口边际倾向的上升人真的会自杀吗

如果你想自杀
如果你想自杀
  你有过自杀的想法吗?当你想自杀的时候是怎么控制住自己的?如果你想自杀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现在有自杀的倾向,请你先搁下这个念头,花几分钟读一下这篇文章。我不是要劝你不要感觉这么抑郁,我不是治疗师,我只是一个能痛苦是什么的人。
  我不知道你是谁,也不知道你为什么读这篇文章。我只知道,此时此刻你还愿意读它,这很好。我可以猜想你在这儿是因为你困扰无助、正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此时我可以在你身边,与你坐下来面对面、心连心的谈一谈。可是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只好藉著这篇文章来沟通。
  我认识一些想结束自己生命的人,所以我略为了解你现在的感受。我知道你现在大概没有心情来听长篇大论,所以我会长话短说。在我们在一起的这五分钟里,我想与你分享五个简单实用的想法。我不会与你争辩你应不应该自杀,可是我猜如果你想到要自杀,你一定是感觉很糟。
  你还在继续读下去,很好!请你跟著我读完这一页。我希望这表示在你的内心深处最少还有一点点不确定你是不是真的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常常人在最黑暗绝望的时候,对人世还会有一丝的留恋。不确定自己要不要死,这是很正常的。事实上,此刻你还活著,就表示你还有一点点不确定。这意味著尽管你现在想死,同时,某部份的你,还是想活下去。让我们抓住这个小小的想活下去的念头,再多谈几分钟。
  让我们先想想这句话:&自杀不是刻意的选择,当一个人的痛苦超越他能克服痛苦的凭藉时,自杀就可能会发生。&自杀的念头就是这样产生的。并不因为你有自杀的倾向,你就是一个坏人、疯子、弱者、或者是有缺陷的人。
  有自杀的念头甚至并不代表你真的想死
  只不过是表示目前你的痛苦超出你所能承担的限度。就好比如果我开始在你的肩头堆积重担,并且放得够重,不论你多么想保持站姿,你最後还是会崩溃。这跟意志力无关。如果你做得到的话,你当然会让自己快活起来。
  假如别人告诉你:&不值得为这个自杀&,你不必接受他这话。世界上有很多种痛苦会让人走上绝路。是否能够负荷一种痛苦,也因人而异。在别人能够承受的痛苦,也许不是你能够承受的。能不能承受这痛苦的关键在於你拥有哪些能克服痛苦的资源。每个人抵抗痛苦的能力有很大的差异。
  当痛苦超出能克服痛苦的凭藉时,就会产生想自杀的感觉。
  自杀无关於对错和道德,也不是人格的缺点。它仅仅是痛苦与克服凭藉之间的失衡。如果你能做下面的一项或者两项事情,就能够帮助你挣脱出自杀的倾向:一、找出方法减少你的痛苦,二、找出方法增加你克服痛苦的凭藉。这两项都是可能做到的。
  现在,让我告诉你下面这五件事,你可以好好想一想:
  一、你需要知道
  人真的能够走出想自杀的困境&&连那些曾经跟你现在感觉同样糟糕的人,也都走出来了。根据统计数字,你会活下去的机会很大。我希望这个资讯能带给你一点儿希望。
  二、给你自己一点时间。
  告诉你自己:&我要先等上二十四个钟头,再做任何决定。&甚至等上一个星期。记住,感觉和行动是两回事&&就算你想要自杀,并不就是说你就必须马上著手去做。放一些距离在你自杀的念头与行动之间,即使只是二十四个钟头。读到现在,你已经等了五分钟了,你可以再等五分钟,继续读完这一页。继续下去,你会发现,虽然你还是有想自杀的念头,可是此刻你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鼓励,希望对你也是如此。
  三、人们经常想到以自杀来寻求痛苦的解脱。
  要知道,解脱是一种感觉,你必须要活著才能体验它。如果你死了,你将不会感受到这个你拼命而得来的解脱。
  四、有些人对你自杀的念头会有很不好的反应
  或许是因为他们因此害怕、生气,不论他们的出发点,他们很可能会说出或做出欠考虑的事情,结果他们不但不能帮助你,反而会增加你的痛苦。你必须了解他们的坏反应完全是出於他们自己的恐惧,与你无关。
  重要的是,在这个糟糕透了的时候,还是有一些人愿意在你身边,他们不会批判你、生你的气、把你送进医院、或试著告诉你不要感觉这么沮丧。他们只是单纯地关爱你。现在,找一个这样的人,利用你的二十四个钟头或一个星期,告诉这个人你到底是怎么了。别犹疑,寻求帮助,是对的做法。你可以试著:
  写一封匿名的电邮给其他网站
  或者在电话簿里找求救专线
  或者打电话给心理医师
  或者打电话给一位能倾听的朋友或牧师
  但是,做这件事时,千万不要给自己额外的负担。就跟这个人说你是如何走到想自杀的地步,尽量纾解出大量的压力。这样做也许正好能增加你克服痛苦的凭藉,帮助你保持平衡。
  五、想自杀的这个念头本身就会带给自己伤害。
  当这个念头过去,你需要继续好好地关爱你自己。心理治疗是很好的方法,另外参加你住的社区或者网路上其他一些自我帮助的团体也很有效。
  好几分钟过去了,我很高兴你还在跟著我读这一页。既然你表现得这么好,你值得一个奖励。我想你应该给你自己一个礼物。你要给自己的礼物是帮助你克服痛苦的凭藉。还记得吧,先前我曾经说过关键是要让你所拥有的克服痛苦的资源能超出你的痛苦。所以,让我们再给你一个、两个、或十个能帮助你克服痛苦的凭藉,直到他们远远超过你痛苦的来源。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如果你想自杀相关推荐
[如果你想自杀]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535952" data-title="如果你想自杀" data-image="">让有自杀倾向的人看到生的希望
作者:徐雪霏
  感受讲述者  日上午10点,由中国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中心开设的全国第18个、本市首个为自杀者提供心理危机干预的全天候志愿服务热线――“希望24热线”400-161-9995正式开通。天津“希望24热线”由东立教育引进,是非营利、全方位的立体心理公益平台,现有具备资质的接线员79名、宣讲员89名。  来到天津东立教育的办公地点,不算大的地方分隔出三个独立的办公间,简单而不失温馨。面对记者的来访,天津“希望24热线”执行长华海利、接线团团长付俊琳、宣讲团副团长黄利英分别讲述了自己与天津“希望24热线”不期而遇的缘分,以及她们对这个公益组织的热爱。华海利说,他们的热线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由志愿者轮流值守,争取不漏掉一个求助来电。今后他们将举办更多的公益讲座与培训,让更多的人关注自杀人群。  华海利口述  每个人都该学会奉献  2015年4月的一天,东立教育的老学员、老朋友王为主动提出想分享一个关于危机干预的心理学讲座。我觉得很有意义,危机干预是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的技术,但想要熟练并恰当地运用这门技术也是很难的。而且,东立教育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我们的教学宗旨也正是希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局限于教材和取证,更重要的是将理论应用于现实中。所以,在去年5月的第一个周末,我们安排了一次分享会。  后来我了解到,这次分享的内容,正是王为在“希望24热线”志愿者培训时,作为宣讲员所学到的。他十分迫切地想把学到的理念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掌握危机干预知识。  那次分享让我受到很大触动。从事心理咨询培训这些年,我们非常努力地推动心理行业的发展,可也常有一种无力感。心理咨询是相对比较神秘的领域,许多人觉得遇到心理问题找心理咨询师比较奢侈,工薪族不太愿意花时间和金钱去和心理咨询师“聊天”。其实在西方国家,心理咨询师就业率相当高,而我们国家这个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不是普通人不需要心理疏导,相反,收入低、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更应该得到心理支持和关怀。  如何更好地支持需要心理帮助的人?如何让更多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会和应用简单的心理学知识?这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王为的宣讲十分接地气儿,他把比较难掌握的危机干预知识用十分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配合一系列动画、音乐和手势,听众很快能理解和掌握危机干预的知识。如果这种形式能普及到社区、学校和企业,让普通人能接触到心理学,那这项工作就有了更多的现实意义。  心理学这个圈子里其实有爱心的人很多,平时我们常去孤儿院、养老院或自闭症儿童学校做心理辅导,我也一直想做能够更多回馈社会的事情,“希望24热线”正好可以成为一个把有爱心的人凝聚起来的平台。王为告诉我,想做这个项目并不简单,因为这是一个公益组织,大家都是志愿者,没有任何报酬,而且风雨无阻24小时轮流接线,是很难实现的。另外还有接线室硬件投入的问题、志愿者服务热情的问题、志愿者的管理问题,等等,都需要考虑周全。  经过认真思考,我发现,我们在志愿者和专业性方面是有显著优势的。就这样,我心里埋下了“希望24热线”这颗种子,我开始上网搜索资料,越学习信心越大,因为我看到“希望24热线”整个体系的大爱、专业和严谨。这期间,很多学员也给我很多鼓励,愿意协助我一起努力。  2015年7月,武汉开通了“希望24热线”,我带着志愿者去考察学习。在武汉,我第一次见到“希望24热线”的创办人林昆辉老师,面对面聆听林老师的危机干预课程,我很震撼。林老师将危机干预剖析得如此透彻、如此专业,实在让人叹服!他对志愿者伦理的解读也让我明白了我们肩上的责任与使命――是的,我们每一个人除了照顾好自己、家人和工作以外,我们还可以为社会做些什么?还可以为陌生人做些什么?我们的心里装着多少人?我们的格局有多大?我们的“大我”有多大?这次考察,我心里的那颗种子开始发芽。  从武汉回到天津,我们立即开始招募和培训志愿者,准备办公场地。日上午10点,天津“希望24热线”开通。10点47分,我们接到第一通电话。截止到日,天津“希望24热线”开通4个月,接听求助电话1600多通,在线上全部救助成功。爱让我们凝聚在一起,是爱让我们坚守,我相信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为那些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困惑者提供援助,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传递生的希望。  黄利英口述  普及心理危机干预的知识  我成为宣讲团志愿者的原因,要从我儿子经历的一件事说起。我儿子上初中时,有一天回家特别晚,我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说一个同学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不敢回家,想自杀。我儿子特别担心,陪着同学在操场里一圈一圈地走,开导他,安慰他,直到把这个同学送回家。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因为一次考试失败就想自杀,就这么轻易放弃生命?我觉得,生命教育这堂课其实每个人都应该上,太多的人不懂得珍惜生命,太多的人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挫折。  当我看到“希望24热线”的宣讲,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宣讲的内容虽然是关于心理危机干预,但却通过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每个人都能很好地理解和领悟。我立刻报名参加宣讲团,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珍惜生命、珍爱自己。  根据目前接线的情况我们统计出一些数据。例如,打进热线的人年龄在20岁到39岁的,约占总数的46.15%;主要咨询的问题集中在情感、婚姻和事业方面;男性高于女性;“一级危机情况”占绝大多数,另外,春天打进热线的人比较多。这些数据其实用心理学都可以解释,但数据并不能反映出全部问题。例如,老年人打进热线的比例仅占2.88%,但老年人其实才是最容易采取极端措施的高危人群,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从心理学角度讲,人采取极端行为的关键因素,不是这个人的压力有多大,而是自身幸福的拉力有多大。以中年人为例,中年人自杀的比例并不高,即使要承受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但这两者同时也是中年人的幸福拉力,当他们承受巨大压力,有了轻生的念头,他们会想到家庭、工作,幸福的拉力大于压力,也就使其在无形中化解了轻生的念头。相反,老年人的幸福拉力就要小很多,儿女都已成家立业,老人无牵无挂,就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  我们宣讲团的任务就是将心理危机干预的知识普及出去,让每个人都懂得如何关爱自己,如何关爱身边的人,在出现潜在危机的时候能够及时化解。我们会接受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预约,定期进行宣讲,用容易接受的方式,将心理学的知识变为常识普及给大家。 付俊琳口述  我们是您最好的倾听者  我是五马路小学的心理辅导教师,下班后,我又成了天津“希望24热线”的志愿者。在我得知天津要引进“希望24热线”后,觉得非常有意义,这是将心理学贴近生活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我从事小学德育工作多年,很多家长和老师向我讨教如何解决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如何才能教育出好学生。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有些问题解决起来十分简单,只不过人通常会把问题想得太复杂,没经过心理学培训的人,很难做到将问题简化。  现代人群中有心理问题的并不少,但大部分人不知道通过何种方式解决问题,对于危机干预的了解不够。很多人需要倾诉,那我们就愿意做聆听者。我们有严格的保密制度,对于打进热线寻求帮助的人的信息要做到保密,不能随意向外界透露,对于接线团成员的个人信息同样要做到保密,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这样的保密制度,会让倾诉者对我们产生信任,愿意将心事说出来,我们也会尽最大的努力疏导他的心理问题。  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咨询其实是有区别的,虽然都是为有心理问题的人舒缓压力,使其恢复健康的生活态度,但“希望24热线”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地缓解咨询者的负面情绪,让他起码在放下电话时能感到轻松许多,暂时忘记心中的不愉快。  接线员谈话有很多技巧。例如,接起电话不要用“你好”“喂”开头,而是说“希望热线”,目的是让咨询者在接通电话的一瞬间快速地与接线员建立连接,充分信任接线员。在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的理论中,人的不良心理情绪分为七个等级,一级最轻,多数为有轻微的负面情绪;七级说明已到非常危险的程度,随时有可能轻生,那么接线员在了解情况后,要迅速判断对方的心理危机等级,有针对性地劝导化解,其实这也给接线员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我们天津“希望24热线”碰到过一起七级高危案例,一位六十多岁的阿姨,多年饱受家庭纠纷困扰,又身患重病,对未来失去了希望,打进热线向接线员倾诉后,扬言要实施极端行为。我们的接线员立刻运用危机干预技巧,希望能让阿姨的情绪稳定下来,但阿姨没容我们说话,就把电话挂断了。我们经过商议后,决定报警。四天后,终于传来了好消息,警方找到了这位阿姨,阿姨也表示不会再做傻事。后来,这位阿姨再次打进“希望24热线”向我们表示感谢,并愿意与我们进一步沟通,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现在我们在岗的接线员有79人,每天四个班次,保证24小时有接线员在线,不漏掉任何电话。我们也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一起关爱有心理压力的人群,回报社会。  这几年我从事小学德育工作,发现其实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不少。小学生思想简单,思维方式单一,如果与家长和老师缺乏沟通,有时就会用一些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针对小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希望24热线”也有一个特殊系统――小丸子剧团,主要任务是以心理剧的形式寓教于乐,将心理学的常识传递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看剧的同时,思考主人公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  5月19日,我们会在五马路小学举办天津小丸子剧团的第一次正式演出,我们会邀请孩子和家长一起来观看演出。大人和孩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希望家长在看完演出后能和我们一起讨论,找到与孩子沟通的最佳方式。
(责任编辑: HN666)
05/10 00:2205/09 06:5605/07 12:4705/07 07:4205/05 09:1505/05 05:2805/04 10:3305/04 07:39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张涛心理咨询师工作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焦作市
曾经有过自杀倾向的人心理健全吗90后咨询2次浏览164次第1次咨询前不久认识了一个男人,他27了,似乎很早不上学打工了,现在跟别人合伙开了一家店。刚见他的时候觉得他很成熟,但是他的亲戚都说其实他一点都不成熟,脾气急,经常跟老婆吵架。她跟他老婆是经人介绍的,很快就结婚了。他老婆脾气也急,店里的员工说有的时候他看他老婆眼神里都带着嫌弃,他有个四岁的孩子,有的时候见他对孩子很好,但是有的时候也会突然变脸呵斥孩子。孩子在幼儿园表现不好,他就会生气的说孩子不愿学习就滚,过了一会气消了他就把孩子搂过来问想吃什么,就给买。他说他以前想过自杀,我问他那他有试过吗?他就有点不太高兴的说你试过吗?我问他说你想自杀是因为在学校里得不到老师的关心吗?他说老师不管他更好,他出去打球就没人管了。后来再跟他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好像有些大男子主义,跟别人表面上说说笑笑的,但是很难敞开心扉跟别人交流,好像也很抵触,老说他很忙,很累。我想问问老师,他这样正常吗?为什么老感觉他很难敞开心扉?应该怎么做,才能走进他的内心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我好奇的是你为什么会有走进他内心的想法呢?有这种想法到现在有多长时间了?此次回复获来访者评价:满意,送鲜花第2次咨询我想跟他做朋友啊,朋友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的生活什么的不是很正常吗?若是想和他做朋友的话是急不得的,先慢慢的相处,等他认可你,时机成熟时,你就会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了此次回复获来访者评价:满意,送鲜花本案例最近访客数据加载中...
525心理网微信服务平台
您可能感兴趣的案例已获1次专业解答已获2次专业解答已获1次专业解答已获2次专业解答已获1次专业解答
大家在看什么案例热门城市:有问题 @ 爱问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内容合作:027-
广告热线:027-
客服热线:027-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整容的人都有自杀倾向?自杀率是正常人45倍
●躯体变形障碍患者过分注意自己的“缺陷”,可能反复进行整形●不堪身体“缺陷”,患者变得孤僻、抑郁,死于自杀的风险极高为什么有的人明明外貌不差,却反反复复整容?在旁人眼里,他们长得不差;在自己眼里,他们觉得身材、脸蛋都是“变形”的。原来,这些人患有一种名为“躯 体变形障碍”的精神疾病,其特点就是对自己的形象进行疯狂的妖魔化,其自杀风险可能是正常人的45倍。因此,当你怀疑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可能有躯体变形障碍 时,应尽快寻求专业的诊治。名词解释:何为“躯体变形障碍”?躯体变形障碍并非变形金刚,变不成汽车、飞机,而是一种精神疾病。患者过度关注自己躯体形象上的“缺陷”,觉得镜子中的自己十分丑陋,引发巨大心理压力,出现抑郁和焦虑。然而所谓“缺陷”其实并不严重,甚至只是想象的产物,有的患者外貌甚至还挺漂亮。病例爱美女生减肥变成“皮包骨”广州一名初三女生有一次在同学聚会上听到别人说“你胖了”,就很往心里去,回家之后照镜子,越看越觉得自己很胖,就开始节食减肥,对主食、肉类等严格限 制。尽管家人跟她说“你胖瘦适中”,但她根本不信,坚持节食10个月,后来什么都不想吃,节食变成了绝食,搞得自己像“皮包骨”&#8212;&#8212;皮下脂肪消失,肌肉萎 缩,关节突出,消瘦程度相当于晚期癌症患者的“恶液质”。原来,她在疯狂减肥后已经控制不住自己,饥饿感彻底消失,一接触食物就想吐。最后她被家人送到暨 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明确为“躯体变形障碍”引发的“神经性厌食症”。经过3个月的心理加药物治疗后,她的体重才恢复到接近正常。表现最不顺眼的是皮肤尽管别人不认为难看,但躯体变形障碍患者们就是把自己看“变形”了。如果因身体的确存在明显缺陷而产生了困扰,就不符合躯体变形障碍&#8212;&#8212;人类判断相貌和身材时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在审美上喜欢对称、符合人群平均比例的外貌。英国布朗大学精神病学教授凯瑟琳&#183;菲利普斯调查了500名患者后发现,最常见的“变形”部位依次是皮肤(占73%)、头发(占56%)、鼻子(占37%)、肚腩(占22%)等。其中,患者对自己皮肤上的青春痘最为介怀。有的患者反复照镜子或者看门窗上的光滑反射面,有的人则避开一切镜子,连自己的照片也不敢看。为了改善“变形”的外表,很多人不仅经常化妆,还去做整形 手术,但整完之后总是对效果不满意,就反复整下去。更有甚者自己给自己做抽脂等整形操作,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心理行为科主任王 德民称,整形上瘾的患者整得最多的是鼻子、眼睛和嘴巴。这些患者长期感到自卑和羞耻,害怕被人取笑,就用帽子和宽大的衣服把身体裹得严 严实实,或者穿戴奢华的服饰和首饰来转移别人的注意力。他们不敢和别人打交道,影响了工作和感情生活,内心强烈的不安全感让他们变得孤僻,行为上鬼鬼祟 祟。极端者整天宅在家里,成了一个隐士。也有的患者在生活上严重依赖配偶、朋友或家人,但会无缘无故对人发飙。据《美国家庭医生》杂志报道,躯体变形障碍患者有自杀想法的比例高达80%。2006年美国有调查发现,这类患者发生自杀死亡的机会是普通人的45倍,远高于抑郁症。做过整容手术的人自杀率高于普通人,有学者就怀疑其中有不少人有躯体变形障碍,但未诊断出来。病因自我形象出现分裂过去人们以为,女性才会有躯体变形障碍,但调查发现男女患此病的风险大致相当。德国的一项研究显示,此病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1%~2%,此外还有更多的人有比较轻的“变形”症状。不同的患者可以有不同的病因。有的是在精神或身体上受过虐待,包括情感遭到父母忽视。目前研究认为这种疾病可能与强迫症、贪食症、社交恐惧、神经性厌食 症等有关。王德民认为,严重的躯体变形障碍患者看到自己和别人身体的大小、长短变得古怪,五官发生扭曲,可能是酒精中毒、精神分裂或者癫痫引起的。患者多在青少年阶段起病。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开始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对自己的看法分裂为“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如果受到媒体宣扬的审 美观影响,父母又过分强调外貌,一些人就可能被诱发出病来。研究发现,内向、敏感、害羞、神经质、完美主义等人格类型者容易出现躯体变形障碍。王德民称, 患者的性格多有缺陷,往往比较古板,以自我为中心,处处爱表现自己。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可治愈躯体 变形障碍的患者一般不会主动求助或者就诊,就算承认自己的心理有问题,也觉得是“缺陷”造成的,而整容是“唯一出路”。很多人整来整去都不满意,最后才不 得不接受治疗。王德民认为,一味回避这个问题是没有用的,建议患者到精神专科进行心理评估,包括做一些量表检查,以明确诊断。躯体变形障碍可以进行心理治疗。据美国《咨询与临床心理学杂志》报道,认知行为疗法的有效率达到七八成,大多能做到长期不复发。患者也可进行自我肯定,让自己明白到所谓“缺陷”并不是问题,就有可能克服这个障碍,但是这种努力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在药物治疗上,王德民介绍说,一些抗抑郁药、抗焦虑和抗强迫的药物也有一定疗效。 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微信,享受大楚新折扣。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
[责任编辑:wyjessieyuan]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精彩推荐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献给你的施虐倾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