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九月底发射的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发射现在怎么样

版权所有 & 中国网·东海资讯 监督电话:025-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法律顾问: |
|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15年9月份世界航天发射情况统计_航天新闻_爱航天网
您当前位置: > 航天新闻
2015年9月份世界航天发射情况统计
浏览:1178 次
2015年9月份,世界共进行了12次航天发射(包括1次载人航天发射),全部成功。
其中,中国进行5次发射,俄罗斯进行3次发射,进行2次发射,美国进行1次发射,印度进行1次发射。
以下是9月份详细航天发射任务(按时间先后顺序):
联盟FG运载火箭
联盟TMA-18M飞船
MUOS-4通信卫星
欧洲航天局
第9、10颗伽利略导航卫星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一号
高分九号卫星
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
质子-K/DM组级运载火箭
Express-AM8通信卫星
开拓一号等20颗微小卫星
四颗军用卫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浦江一号、上科大二号等四星
Astrosat天文卫星和6颗小卫星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第20颗北斗导航卫星
欧洲航天局
圭亚那太空中心
阿丽亚娜5号运载火箭
Sky Muster与ARSAT-2通信卫星
图:2015年9月份世界航天发射统计
截止10月1日0点,全年世界共进行57次航天发射:俄罗斯17次发射(2次失败);美国14次发射(1次失败);中国9次发射;欧洲航天局9次发射;印度4次发射;日本3次发射;伊朗1次发射。
航天图片新闻
爱航天网(),致力于推动航天知识科普教育、传播航天精神。爱航天网,为中国航天加油,为中国航天喝彩!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请将#换成@),欢迎您提供航天新闻、发射任务、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
Copyright & 2015 &爱航天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长征五号9月前后发射 挑战中国火箭最高水平
长征五号的个头,比之前的长征火箭都要大
正在加载...
中新网3月5日消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梁小虹当天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称,目标于今年9月前后发射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挑战了中国火箭设计、制造、合练的最高水平。“长征五号”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大的一型火箭,起飞质量约869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的运载能力。如果“首飞”成功,长征五号将完成“质的飞跃”,把中国火箭送入包括美国和俄罗斯在内的世界主流火箭阵营。谈到长征五号攻克的一个个挑战,梁小虹还是从设计说起。他介绍说,长征五号是中国首次数字化设计的火箭,“设计量之大,达到了传统火箭的3.8倍”。在过去火箭数字化设计程度不高时,合练时经常出现机械接口、电机接口不匹配的问题,有时甚至到了真正发射时这样的问题仍能出现。去年9月起,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合练达到134天。“设计的机械接口和电机接口没有出现任何不匹配的问题。这为‘首飞’成功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我对火箭和发射场的匹配性上完全有把握”。再说制造。梁小虹表示,天津大火箭基地的兴建从焊接、锻压到生产、总装彻底解决了过去工艺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这为生产2.25米、3.35米、5米,乃至未来的重型火箭打下了基础,而且为未来组批生产和高密度发射创造了条件。按照设计,长征五号在芯级上使用的是YF-77液氢液氧发动机,助推器则使用的是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梁小虹说,这两款全新研制的火箭发动机是中国率先尝试无毒、无污染推进剂后结出的果实。“在国际公约尚未对推进剂作出环保规定时,中国率先选择对推进剂进行更换。这对火箭的研制是巨大的挑战,因为置换推进剂就要研制新的发动机。而这必然导致成本的提高,且造成可靠性的风险。不过,这是中国作为航天大国负责任的决定。”梁小虹说。梁小虹还向记者透露,在长征五号不久前完成的合练中,中国航天人不仅首次按照发射流程演练了推进剂加注,同时还演练了火箭在推迟发射情况下推进剂卸出的流程,覆盖了火箭“首飞”时的各种状态。“这是过去发射场合练从来没有进行过的,为确保长征五号‘首飞’成功提供了技术保障。”还有一点不得不提,梁小虹把长征五号称为中国航天一型“承上启下”的火箭。长征五号的直径从3.35米增至5米。不要以为只是一米多的变化,这要求承担火箭研发的中青年航天人在继承过去的设计思路、经验、方法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创新,因为传统火箭的设计准则、流程、方法、制度很多都不适合大火箭研制的需要,更要在“吃透”技术、状态、规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而在梁小虹眼中,这批航天人的成长比研制一型火箭更重要。“他们将成为未来研发重型火箭的主力军。这对中国航天的意义更加重大。”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honeyzhe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现在的位置: &
(乙未年八月初八)
长征六号火箭发射成功
 15-9-22
&&&&日 (农历八月初八),长征六号火箭发射成功
一箭20星。
,长征六号火箭在太原点火升空。
&&&&9月20日7时01分,中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点火发射并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家族再添新成员。长征6号一次性将20颗卫星送入距离地球524公里轨道,创亚洲之最。中国研制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也一道完成首次飞行试验,标志着长征系列火箭从发动机到商业应用实现质的飞跃。
中国一箭20星数量位居世界第三
&&&&一箭多星顾名思义就是用一枚运载火箭同时或先后将数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的发射技术。其发射方式优越,能充分利用火箭运载能力,降低卫星发射成本,使相关联的多颗卫星保持密切配合。
&&&&最早实现一箭多星的国家是。,美国首次用一枚火箭发射两颗卫星,实现一箭三星。随后,多次用一枚火箭发射8颗卫星,欧洲航天局也掌握了这种发射技术。中国在9月成功运用一枚&风暴一号&火箭将一组三颗&实践&二号卫星送入地球轨道,成为第四个独立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com)
&&&&200以前,一箭多星的&多&长期维持个位数记录,率先将其打破。0,印度成功发射一枚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这枚四级PSLV-C9型火箭搭载10颗卫星上天,总质量达824千克。印度一箭十星的成功发射轰动了世界,创造了当时世界航天史的新纪录。由此,印度也成为第五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lsjt.net)
&&&&,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弥诺陶洛斯&火箭从东海岸外的瓦勒普斯岛美国航天局基地点火升空,创纪录地同时把29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
&&&&两天后,打破了该记录。,俄罗斯用一枚&第聂伯&运载火箭顺利发射32颗卫星。成为迄今为止,一箭多星的数量记录保持者。
长征6号技术超美俄前景无量
&&&&一箭多星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单纯的航天科技。冷战期间,美苏在一箭多星发射领域激烈追赶,不断刷新卫星同时发射数量纪录与多轨道释放能力,向对方炫耀弹道导弹多弹头分导技术的最新进展。时至今日,美俄两国仍不时借一箭多星较量突防与反导拦截。
&&&&随着空间应用与民用需求的不断拓展,一箭多星因其优越的发射能力与高效率低成本等特征,在全球商业卫星发射领域备受欢迎。作为中国研制的新一代中小型运载火箭,长征6号从制造工艺到运输发射再到测控入轨,均代表了中国民用火箭技术的最高成就。技术水平与应用前景,超越美国&弥诺陶洛斯&火箭与俄罗斯&第聂伯&火箭,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设计制造上,长六火箭采用全箭数字化协同研发及一体化总装集成技术。首次采用大温差隔热复合材料夹层共底贮箱,将液氧与煤油两种温差大、正反压载荷不同的燃料&和谐共贮&,大幅减轻火箭自重。为满足多星发射需求,长六火箭在国内首次采用冯卡门复合材料全透波整流罩,使卫星整流罩具备了全向透波能力,改善全箭力学环境和卫星环境条件。
&&&&组装发射上,长六火箭首次采用中国最新研制的高压、大推力、无毒无污染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比之长二系列以及美俄同类型火箭使用的剧毒化学燃料发动机,更加安全环保宜于商业推广。另外,长六火箭颠覆了中国传统火箭分段运输、塔架组装再测试的发射模式,采用&三平&测发,火箭垂直伫立于发射车可一体化完成测试、燃料加注与地面运输,将发射准备周期由数天降低至几小时。
&&&&测控入轨上,长六火箭实现了箭上信息一体、供配电一体和地面测发控系统一体化,有效提高了火箭电气系统的先进性与可靠性。控制系统采用了&双八表捷联惯组导航&和&迭代制导&技术,利用地面测控网、导航星座和中继卫星,将天基和地基测控相结合,实现更高的导航精度,确保卫星入轨精度达到百米级,实现太空点对点的&上门投递&。
美国&弥诺陶洛斯&火箭与俄罗斯&第聂伯&火箭,均由改造而来。
一箭多星技术助力分导式弹道导弹
&&&&运载火箭与弹道导弹堪称一体双生。美国一箭29星所用&弥诺陶洛斯&火箭最早由和平卫士洲际导弹发展而来,属于5级运载火箭。而和平卫士洲际导弹早已于退役。无独有偶的是,俄罗斯所用的第聂伯号运载火箭则是由RS-20&撒旦&洲际导弹改造而成,属于4级运载火箭。
&&&&实现一箭多星,首先是要提高火箭运载能力,能够把数量更多、质量更大的卫星送入轨道。其次要掌握稳定可靠的星-箭分离技术,使卫星分离后进入预定轨道而非&一分了事&无端制造太空垃圾。它对火箭性能和航天测控有着极高的技术要求。
&&&&此外,火箭飞行实时控制与星箭分离后各卫星入轨姿态调整也是实现一箭多星必须解决的难题。因此,当前能够进行一箭多星发射的国家无一不是弹道导弹技术领先的国家。一箭多星技术水平的高低,也反映了不同国家弹道导弹的威慑力。显然,中国正逐渐与美俄比肩,进入第一梯队。而完成一箭10星发射的印度只能算是入门级水平。
&&&&一箭多星发射常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把多颗卫星一次送入相同或近似轨道,第二种是分次分批释放卫星,将不同种类不同需求的卫星同时送入近地轨道、同步轨道以及高轨道。而洲际导弹分导技术比一箭多星难度更高一筹,美俄为规避反导拦截提高突防能力,在核弹头小型化、真假弹头自主飞行等方面不所不用其极。 虽然印度烈火-5远程导弹发射成功,不过连核弹小型化都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其处于初始水平的一箭10星技术显然不能为其核威慑力提供太大帮助。()
&&&&不久之前,中国抗战高调展示的东风-5B洲际导弹无可置疑地表明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分导核弹头技术。今天,长征-6号一箭20星的成功发射则宣布,中国在民用航天领域亦世界领先。
延伸阅读:历史今天9月20日&&&&&&&&&&&&&&&&&&&&&&&&&&&&&&&&&&&&&&&&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d/.htm
㐷&李斯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想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大事件呢?
Copyright& 历史上的今天热门搜索:& & & & & & & & & &
&&&&&&&&&&当前位置:&&中国历史&&
日我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
发布日期:&&浏览次数:2
核心提示:在28年前的今天,日 (农历八月十七),我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日,我国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全部结束(9月14日开始)。这次试验的运载火箭,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核潜艇从水下发射
&&&&在28年前的今天,日 (农历八月十七),我核潜艇水下发射成功。
&&&&日,我国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全部结束(9月14日开始)。这次试验的运载火箭,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核潜艇从水下发射的,火箭准确溅落在预定海域,整个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日,《人民日报》刊登长篇通讯《中国核潜艇诞生记》,记述了这次发射和核潜艇研制情况。其中写到:
&&&&导弹核潜艇发射运载火箭成功,标志着我国的国防尖端技术又跃到一个新水平,我国政府早就宣告:中国永远不做超级大国,也无意去参加世界的军备竞赛。我们研制导弹核潜艇,为的是保卫和平。
&&&&50年代末,聂荣臻元帅就以战略家的勇气和预见力向党中央打报告,我国要研制核潜艇。当邓小平总书记把这个报告转给党中央主席和常委们的时候,我们的们手里仅有两张外国核潜艇形状的照片。然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长彭德怀立即批准了这个报告。当时,正值中国同有关国家最高领导人会谈,我方提出,请对方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对方一口拒绝了,认为我国的工业基础、技术力量以及科学水平都不具备起码的条件,根本搞不成。毛泽东主席不信邪,下了个决心:&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核潜艇的建造,把中国最优秀的人才汇聚到一起了。在这支科技队伍里,有物理学家、造船专家、核反应堆专家、火箭专家;有以庚子赔款送出去留学归来的清末学生;有国民党时期郁郁难展才智的学者;有刚脱下戎装,从速成学校培养出来的新型知识分子;有共和国最初几届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真是精英荟萃呵!
&&&&他们开始了艰难的征程。最简陋的条件和最尖端的科技融为一体,联结这两点的正是科技人员所特有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在漫长的岁月里,环境的艰苦,创业的艰辛,风云的变幻,都不能动摇他们为研制核潜艇而献身的初衷。
&&&&中国核潜艇,不仅凝聚着千百个科学家、千百个造船工人、千百个水兵为它所付出的心血,也凝聚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2000多个工厂、研究所付出的代价。
&&&&一位专家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感人的事:有20多个来自祖国各地的科研人员汇集在一起,承担起核潜艇导弹发射装置的研制任务。他们历尽千辛万苦、风风雨雨,终于搞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导弹发射装置。在核潜艇研制中究竟有多少像特殊燃料研制者这样的有名和无名的人们,谁也无法统计。我们只知道,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数千家科研单位、工厂参加了研制工作;还知道,几乎每个研制单位都要遇到质量要求高,生产数量少,盈利甚微,甚至无利可图以至亏本的问题,但没有谁因此拒绝。在动乱年代,许多工厂停工停厂,但一张核潜艇工程任务书却能把工人唤回车间&&
&&&&核潜艇激发了我们民族的聚合力,民族聚合力诞生了核潜艇!
&&&&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准确溅落的喜讯迅速传回指挥所大厅。大厅内一位双鬓飞霜的科技工作者,被这喜讯激动得不能自已。人们走上前来将他团团围住,热烈向他祝贺&&
&&&&他叫黄旭华,是我国核潜艇的总设计师。黄总今年62岁,他的后半生与我国核潜艇研制紧密联在一起,为它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60年代初,他被任命担任核潜艇总体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以来,研制中巨大的工作量压在他肩上。协作攻关会议他要主持;设计方案的论证他要最后拍板;尖端课题遇到困难他要去&解围&&&在研制工作的紧要关头,他曾连续在外奔波,整年不登家门,被同事们称为&飞翔着的人&。
&&&&作为总设计师,黄旭华在解决研制疑难问题上有着非凡的胆识和智慧,在人们被疑难困扰时,他总能把大家从&山重水复&引入&柳暗花明&。
&&&&核潜艇这样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极缜密的调度,那时,工程上得急,不少项目是边设计边施工,总体最后设计,一计算,艇的重量逐渐膨胀,对艇的均衡产生不利影响。人们绞尽脑汁。黄旭华在广泛听取大家意见基础上,作出决策,使核潜艇顺利地下水潜航了。
&&&&有人称总设计师是中国的&核潜艇之父&,但他却矢口否认:&在核潜艇的研制中,我只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力做了应该做的事。&说着,他用手指指身旁的彭仕禄、赵仁恺、黄纬禄、陈德仁等科学家和研究设计人员说:&要说中国的核潜艇之父,他们都称得上。&
&&&&是的,那些为中国核潜艇诞生而呕心沥血的科技工作者,才是中国的核潜艇之父。中国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大批科技工作者,才能在尖端技术领域跨入世界先进之列。我们为有这样一大批科技工作者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延伸阅读:历史今天9月27日
&&&&1949年 《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
&&&&1953年 《开国大典》巨型油画发表
【中国历史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中国历史网站网站的所有信息,版权均属中国中国历史网站网站所有,他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链接、转贴、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和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历史网站网站&,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历史网站网站
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自互联网,处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禁止篡改为来源为中国历史网站网站,否则本网将依法进行追究责任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作者著作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
&&推荐图文
&&推荐中国历史
&&点击排行
--foo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征7号运载火箭发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