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u和hno3反应溶液,Mg[NO3]2溶液,Ba{NO3]2溶液,CU[NO3]2溶液,NaNO3溶液中哪些溶液是无色的??

向含Fe(NO3)3、Cu(NO3)2、HNO3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c(Fe2+)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0~1:Fe+NO3-+4H+=Fe3++NO↑+2H2O
B.1~2:Fe+2Fe3+=3Fe2+
C.2~3:Fe+Cu2+=Fe2++Cu
D.0~3:3Fe+2Fe3++2Cu2+=5Fe2++2Cu
Fe(NO3)3、Cu(NO3)2、HNO3的稀溶液氧化性为HNO3>Fe3+>Cu2+,金属铁先和氧化性强的离子反应.A、开始阶段是金属铁和硝酸之间的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当加入金属铁1mol是,生成三价铁离子是1mol,所以亚铁离子的浓度不变,故A正确;B、金属铁和硝酸反应结束后,生成1mol的三价铁离子,然后发生反应Fe+2Fe3+=3Fe2+,此时加入的1mol铁会和三价铁反应生成3mol亚铁离子,故B正确;C、反应的最后阶段为:Fe+Cu2+=Fe2++Cu,所有的离子均被还原,故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整个过程的反应为,开始阶段:4H++NO3-+3Fe+Fe3++Cu2+=4Fe2++Cu+NO↑+2H2O,故D错误.故选D.
魏源著《海国图志》印刷近千册不久被列入禁书;《瀛环志略》一书在作者徐继畲被罢官后也被查禁。造成其相同归宿的原因是
A.清朝沉醉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
B.书中作者的观点触怒清帝
C.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惨败
D.作者的罢官经历决定其归宿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一、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三个部门各自职责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①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2013o广州)某学习小组在如图所示的化学药品柜中发现一瓶标签模糊不清的无色溶液,已知这瓶溶液是以下5瓶溶液中的一种:HNO3溶液、Mg(NO3)2溶液、Ba(NO3)2溶液、Cu(NO3)2溶液、NaNO3溶液.(1)根据上述信息判断,该无色溶液不可能是HNO3HNO3溶液和Cu(NO3)2Cu(NO3)2溶液,只可能是其他3种溶液中的一种.(2)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是何种溶液,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限用试剂:稀H2SO4、NaOH溶液、Na2CO3溶液、酚酞溶液
预期现象与结论
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振荡,观察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振荡,观察
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为Mg(NO3)2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原溶液为Ba(NO3)2溶液或NaNO3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为Mg(NO3)2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原溶液为Ba(NO3)2溶液或NaNO3
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H2SO4,振荡,观察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H2SO4,振荡,观察
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为Ba(NO3)2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原溶液为NaNO3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为Ba(NO3)2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原溶液为NaNO3溶液
ceZM95OU84
(1)由题意及标签可知,溶液为无色的硝酸盐溶液,由于Cu(NO3)2溶液显蓝色,HNO3溶液属于酸.所以,该无色溶液不可能是HNO3溶液和Cu(NO3)2 溶液;(2)由于NaOH溶液能与Mg(NO3)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稀H2SO4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所以,设计实验如下:
预期现象和结论
(1)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振荡,观察
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为Mg(NO3)2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原溶液为Ba(NO3)2溶液或NaNO3
(2)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H2SO4,振荡,观察
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为Ba(NO3)2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原溶液为NaNO3溶液故答为:(1)HNO3,Cu(NO3)2,(2)见上表.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要检验某无色溶液是否含有SO42-,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A.加入Ba(NO3)2溶液后再加稀HNO3酸化B._百度知道
要检验某无色溶液是否含有SO42-,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A.加入Ba(NO3)2溶液后再加稀HNO3酸化B.
要检验某无色溶液是否含有SO42-,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A.加入Ba(NO3)2溶液后再加稀HNO3酸化B.加入BaCl2溶液后再加盐酸酸化C.加入稀HNO3(酸化)后再加Ba(NO3)2溶液D.加入盐酸酸化后再加BaCl2溶液
提问者采纳
所以此方法不合理;B,不能排除银离子的干扰,当不加稀硝酸时、加入BaCl2溶液后再加盐酸酸化,沉淀可能是由于Ba2+造成的BaCO3或者是BaSO4,或亚硫酸根离子形成的亚硫酸钡沉淀,再加入BaCl2溶液,可以排除银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等的干扰,故C错误,所以此方法不正确,由于后来又滴加了稀硝酸、先加稀盐酸,和Ba(NO3)2溶液反应生成沉淀,顾D正确,不能排除SO32-离子的干扰,沉淀不溶解,可能是亚硫酸钡被氧化为硫酸钡沉淀,亚硫酸根离子会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故B错误,所以该沉淀可能是BaSO4或BaSO3,故A错误、加入稀HNO3(酸化)后再加Ba(NO3)2溶液;C,所以此方法合理;D,产生的沉淀只能是硫酸钡A、向该溶液滴加Ba(NO3)2溶液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浓hno3与cu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