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卖假银行卡卡?

网上公然买卖银行卡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南宁2月27日电(记者汪军)“银行卡出售中心有大量真实身份证办理的全国各地各大银行全新银行卡长期供应”“本站所办银行卡均为全新,无使用记录,有银行回执和开户人资料”……一些网站上,有着绝对私人秘密的银行卡被当成一种“商品”公开买卖。相关人士分析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指出,网上公然买卖的银行卡其“来路”和“去路”多种多样,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买卖,这些行为都违规违法。  银行卡被当成“商品”公开买卖  “我们出售的银行卡绝对全新无任何记录,并且承诺在银行柜台正规办理,客户无需提供身份证和任何资料、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就能购买到安全、正规的银行卡。”这是一家代办银行卡网站的服务“标语”,紧随其后的是QQ、手机号码之类的联系方式。  一些网站还配有“产品”展示,各式各样的银行卡滚动滑行,产品中心有、、、等银行卡展示。在一些网站侧栏或者网页显眼的地方,镶嵌着加粗或放大的联系方式,主要为QQ和手机号码。  记者根据一家网站留下的联系方式,联系上了一位卖卡的工作人员,他表示,工商银行卡普卡350元,只有一张银行卡,如果要购买全套,则需要620元,包含银行卡、身份证、网盾、手机卡、开户资料,里边留有密码,可以保证绝对安全。  在一些网站上,记者注意到,“友情链接”栏目上还有“银行卡购买”。在收购银行卡的网站上,类似“收购银行卡可长期合作”的标题非常显眼。网上一些商城、商品交易平台、博客都贴有“大量收购银行卡”的“广告”,且附有详细信息。  网上银行卡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网上公然买卖的银行卡从哪里来?经过网上倒卖之后又要到哪里去?  从事银行工作的殷远滔分析,网上卖银行卡的人获取银行卡的一种渠道是收购,通过买进的方式获得银行卡,将那些闲置不用的银行卡收集到一起,然后再在网上销售。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还有一种获得银行卡的途径,那就是批量购买被盗的个人信息和身份证件,然后办理银行卡。此外,一些卡贩子向记者介绍,他们用于销售的银行卡有人“专门开卡”。  资深律师张怀友说,在一些地区,所谓的出钱“借证办卡”,往往是这样一种行为:“卡贩子”们花钱向农民工借身份证,然后再到银行开户办卡,往往有一些管理不规范、执行不严格的银行,办理银行卡时只需要出示身份证复印件即可,这就为网上销售银行卡提供了便利。  那么,网上销售的银行卡会流向哪里?在一家银行工作的万军认为,有一些公司在其业务往来过程中,涉及到汇款、转账、消费、送礼等一些行为。而涉及到这些行为时,他们大多不愿意透露真实身份,因此就想到通过网上购买银行卡的方式来处理这些事情。  记者在一些网络社区、贴吧搜索看到,诸如“收购各大银行的银行卡用来刷淘宝信誉,有的果断加Q详谈”此类的字样也道出了网上公然销售的银行卡去向,为了刷淘宝信誉,一些人公开在网上收购。  买卖银行卡违法违规  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个人申领银行卡(储值卡除外),应当向发卡银行提供公安部门规定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经发卡银行审查合格后,为其开立记名账户;银行卡及其账户只限经发卡银行批准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  张怀友分析说,如果个人的卡被别人用来进行违法活动,那么持卡人要承担责任,银行卡储存了许多个人信息,如果在网上公开买卖,一些不法分子有可能破解并盗取个人信息,带来的后果无法想象。  借记卡只有储蓄功能,不存在透支功能,因此,一些人在处理闲置不用的银行卡时并不在意,如果公开销售给他人,那么有可能产生法律风险。北京鑫诺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蕾说,如果用购买来的银行卡来开展诈骗、洗钱或其他违法活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人士分析指出,网上公然买卖银行卡的行为很有可能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的秩序,这种行为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很有可能给国家经济运行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如果银行卡闲置,应该立即联系发卡行进行销卡处理,不能将其出售给收购银行卡的单位或个人。如果账户被用于开展一些非法活动,那么后果应由账户人承担。”从事银行工作的幸尧说。  作者:汪军点击进入参与讨论
(责任编辑:Newshoo)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新闻热线5广告热线5
您当前的位置 :
卖个人银行卡 小心摊上大事
南昌市西湖检方对一个倒卖银行卡犯罪团伙提起公诉
【字体:&nbsp &nbsp 】&& &&来源:&&编辑:舒晓露&&作者:陈F
& & 本报讯 张宁江 谢丹丽 李书辉 记者陈F报道:日前,南昌市西湖区检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买卖身份证件罪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提起公诉,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对李某、周某某、黄某某提起公诉。
&&&&卖自己的银行卡赚钱
&&&&小明(化名)是南昌某高校的大学生,一日他在QQ群里看到一条办卡兼职的信息,上面写着“只要办一张银行卡,就能赚到300元……”正为零花钱而发愁的小明随时联系了发广告的网友,对方告诉小明只要去某银行办理一张储蓄卡,开通U盾并交给对方,就立即可以赚到300元钱。
&&&&小明心想储蓄卡不是信用卡,自己不需要承担什么风险,于是第二天就按要求办好了银行卡,连卡带U盾交给了对方,当晚对方就通过支付宝转给小明300元钱。
&&&&事后,有朋友提醒小明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感觉不安的小明随即前往银行咨询。银行工作人员经查询发现小明的储蓄卡内不仅有大量现金,而且交易流水频繁,金额巨大,怀疑涉及犯罪。小明随后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
&&&&牵出倒卖银行卡犯罪团伙
&&&&根据小明提供的线索,警方怀疑有不法人员涉嫌网上买卖银行卡。办案民警加入QQ群中,伪装成买家与卖家张某某取得联系,展开侦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排,警方发现一伙犯罪团伙专门潜伏到南昌各大高校,以招聘兼职的名义寻找大学生办理银行卡,并以每套几百元至1000元的价格进行收购,有时还要求出售人提供本人手机卡、网上支付的U盾或K宝等支付配件。像小明这种只卖银行卡的,就是300元一张,如果是手机卡、U盾、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全套出售则收购价在600-800元之间。
&&&&随后,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掌握到此人每次收购银行卡后,就以快递邮寄的方式转手以每套2000元的价格出售给网上购买人。为获取更多利益,张某某还发展了下线李某、周某某、黄某某从事银行卡收购业务,从中赚取差价。随后警方采取行动,将张某某发展的下线一锅端,并从该犯罪集团窝点查获大量银行卡。
&&&&切勿出卖个人银行卡
&&&&昨日,记者从南昌市西湖区检察院获悉,经过调查发现,贪图小利出售银行卡的除了高校学生外,还有不少外地人员,而购买银行卡的买家一般都出于非法目的,使用这些“实名不实人”的银行卡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洗钱等犯罪活动。
&&&&“天上不会掉馅饼,贪图眼前小利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因为收购、售卖他人银行卡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而出售自己的银行卡也很可能成为犯罪团伙的‘帮凶’。”对此,检察官提醒市民,切勿出卖个人银行卡。
*** 中国江西网推荐内容 ***
----------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font color="#、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font color="#、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font color="#、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font color="#、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备案号:
江西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互联网金融骗局:有人要花1000元买你银行卡?
今天喵叔和大家分享一个银行卡新骗局:如果有人说“给你几百块钱,想租用你的银行卡”,那么请一定要警惕了,一旦你就这么“租出去”了,可能会背上巨额债务哦!!!(消息整理自新京报)
现在有互联网金融公司大量租用他人银行卡,为借款人办理大额贷款业务。只要花数百元,就可以轻易从网上购得他人银行卡。这已经形成一条开卡、收购、出售、使用他人银行卡的“灰色产业链”。而持卡人出售名下银行卡或连带承担刑责。
规避平台贷款“不超20万”规定,催生租卡行业!
有互联网金融公司以500元甚至上千“好处费”的形式,大量租用他人银行卡,为借款人办理大额贷款业务,只为规避“同一人在同一网贷平台借款不超过20万”的国家规定。
然而,银行卡买卖的背后,指向多项不法行为,包括电信诈骗、洗钱、行贿、受贿等。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银行卡内存储了很多个人信息,如果贪图小便宜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有可能被收卡人用来从事非法活动,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甚至承担刑事责任。一旦所售银行卡出现信用问题,最终都会追溯到核心账户,会导致个人信用受损,甚至承担连带责任。 名为“兼职”、实为陷阱,套路很深!
“急招兼职,知名上市公司需要做过账业务,给辛苦费500元。兼职人员需要提前准备好银行卡,公司给卡里打钱再转出来即可。没有任何风险。纯粹白捡白给的钱。”
事实上,招“兼职人员”只是幌子,骗子盯上的是银行卡。
因为国家规定,个人在同一平台的借款不得超过20万元。所以互联网金融公司想要往外放出更大额度的贷款,需要用第三方的银行过账给实际借款人。
根据去年8月银监会、公安部等四部门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网络借贷金额应当以小额为主。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同一自然人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
当实际借款人所借款项大于20万限额时,超出部分就需要找其他人的银行卡来分摊。也就是把一个大额借款拆分成多份,每一份都需要一张银行卡。比如实际借款人要借200万元,公司就需要找另外9个人的银行卡,分别过账20万元,最后再把这9张卡里的钱,转到实际借款人手中。
签协议,还挺像那么回事,细节曝光!
一旦有人上钩,想出租自己的银行卡,也是要签协议的。
而签署协议的过程有工作人员指引。工作人员会说,
“这是为了防止银监会等相关部门查公司账目,只要这些书面性的文字在,就不会有事。”
所谓签协议,主要是规避“限额20万元”的国家政策。相当于银行卡是一个“中转”,“用你的卡存进去20万,然后再转出去。一进一出就合法了,钱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借给第三方。”
之后这些银行卡用于给实际借款人过账,“到时有钱会打到你们银行卡,很快会转走,你们不用管。”500元的费用则在转账成功后支付,另外待贷款转走后,会把银行卡和U盾退还给持卡人。 一个人1000多个QQ群,群发推广!
相比于上述金融公司花钱借用他人银行卡用于大额贷款业务,还有一种更为直接的买卖——售卖全套银行卡。
所谓“全套”是指银行卡、开卡的身份证原件、网银U盾、预留手机号及开户单,这也被他们称为“四件套”。
类似的行业术语还有“裸卡”——只有银行卡;“盾卡”——银行卡和网银U盾。
骗子们自称有1000多个QQ群,通过群发软件,将自己的业务以刷屏的方式推广出去。
除了持卡人主动将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卖出,也有一部分银行卡是通过遗失的身份证所办,持卡人对此并不知情。
在报价单里,不同银行的卡价格也不一样:中国银行、农行、建行、工行,四件套1300元;光大、平安、华夏银行,四件套900元。
买卖银行卡,其实在为别人洗钱!
很多卖家对客户买这些银行卡的用途心知肚明,但是交易时并不细问。
2014年底,广州天河区法院对一个“猜猜我是谁”电信诈骗团伙中的几名成员进行了一审宣判。该团伙分工明确,有专人拿着银行卡负责提取诈骗款项并转移至指定账户。几名被告人被公安机关控制时,发现有他人的银行卡1319张、他人的居民身份证395张。
除了电信诈骗,银行卡买卖的背后还指向洗钱、行贿、受贿、非法所得的财产转移等不法行为。
“这些卡卖到国外去,客户用一个月,到时候再消掉,对卖卡人没有危害。”他说,这其实就是帮别人洗钱。
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反腐案情中,一些官员在被查时,起获大量他人的银行卡。 受骗上当者有何危害:逃不掉的“刑责”!
针对银行卡买卖,央行有关负责人明确指出,买卖银行卡是违法违规行为。《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银行卡及其账户只限经发卡银行批准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同时,买卖银行卡行为过程中可能会伴随着非法持有大量银行卡、买卖居民身份证等违法行为,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买卖居民身份证罪。
近几年,多地均有买卖银行卡被判刑的报道,所犯罪名多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另外,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喵叔总结:事实上,在银行卡的买卖中,许多持卡人他们往往并不知道买卖银行卡对自己的影响。要知道银行卡属于实名制,卡内存储了很多个人信息,如果贪图小便宜出售自己名下的银行卡,有可能被收卡人用来从事非法活动,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网上公然买卖银行卡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_网易财经
网上公然买卖银行卡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华网南宁2月27日电(记者汪军)“出售中心有大量真实身份证办理的全国各地各大银行全新银行卡长期供应”“本站所办银行卡均为全新,无使用记录,有银行回执和开户人资料”……一些网站上,有着绝对私人秘密的银行卡被当成一种“商品”公开。相关人士分析指出,公然买卖的银行卡其“来路”和“去路”多种多样,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买卖,这些行为都违规违法。
银行卡被当成“商品”公开买卖
“我们出售的银行卡绝对全新无任何记录,并且承诺在银行柜台正规办理,客户无需提供身份证和任何资料、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就能购买到安全、正规的银行卡。”这是一家代办银行卡网站的服务“标语”,紧随其后的是QQ、手机号码之类的联系方式。
一些网站还配有“产品”展示,各式各样的银行卡滚动滑行,产品中心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卡展示。在一些网站侧栏或者网页显眼的地方,镶嵌着加粗或放大的联系方式,主要为QQ和手机号码。
记者根据一家网站留下的联系方式,联系上了一位卖卡的工作人员,他表示,工商银行卡普卡350元,只有一张银行卡,如果要购买全套,则需要620元,包含银行卡、身份证、网盾、手机卡、开户资料,里边留有密码,可以保证绝对安全。
在一些网站上,记者注意到,“友情链接”栏目上还有“银行卡购买”。在收购银行卡的网站上,类似“收购银行卡可长期合作”的标题非常显眼。网上一些商城、商品交易平台、博客都贴有“大量收购银行卡”的“广告”,且附有详细信息。
 网上银行卡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网上公然买卖的银行卡从哪里来?经过网上倒卖之后又要到哪里去?
从事银行工作的殷远滔分析,网上卖银行卡的人获取银行卡的一种渠道是收购,通过买进的方式获得银行卡,将那些闲置不用的银行卡收集到一起,然后再在网上销售。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还有一种获得银行卡的途径,那就是批量购买被盗的个人信息和身份证件,然后办理银行卡。此外,一些卡贩子向记者介绍,他们用于销售的银行卡有人“专门开卡”。
资深律师张怀友说,在一些地区,所谓的出钱“借证办卡”,往往是这样一种行为:“卡贩子”们花钱向农民工借身份证,然后再到银行开户办卡,往往有一些管理不规范、执行不严格的银行,办理银行卡时只需要出示身份证复印件即可,这就为网上销售银行卡提供了便利。
那么,网上销售的银行卡会流向哪里?在一家银行工作的万军认为,有一些公司在其业务往来过程中,涉及到汇款、转账、消费、送礼等一些行为。而涉及到这些行为时,他们大多不愿意透露真实身份,因此就想到通过网上购买银行卡的方式来处理这些事情。
记者在一些网络社区、贴吧搜索看到,诸如“收购各大银行的银行卡用来刷淘宝信誉,有的果断加Q详谈”此类的字样也道出了网上公然销售的银行卡去向,为了刷淘宝信誉,一些人公开在网上收购。
  买卖银行卡违法违规
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个人申领银行卡(储值卡除外),应当向发卡银行提供公安部门规定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经发卡银行审查合格后,为其开立记名账户;银行卡及其账户只限经发卡银行批准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
张怀友分析说,如果个人的卡被别人用来进行违法活动,那么持卡人要承担责任,银行卡储存了许多个人信息,如果在网上公开买卖,一些不法分子有可能破解并盗取个人信息,带来的后果无法想象。
借记卡只有储蓄功能,不存在透支功能,因此,一些人在处理闲置不用的银行卡时并不在意,如果公开销售给他人,那么有可能产生法律风险。北京鑫诺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蕾说,如果用购买来的银行卡来开展诈骗、洗钱或其他违法活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人士分析指出,网上公然买卖银行卡的行为很有可能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的秩序,这种行为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很有可能给国家经济运行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如果银行卡闲置,应该立即联系发卡行进行销卡处理,不能将其出售给收购银行卡的单位或个人。如果账户被用于开展一些非法活动,那么后果应由账户人承担。”从事银行工作的幸尧说。
(原标题:网上公然买卖银行卡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遗失身份证配套银行卡最高卖三千 幕后黑手广州落网
  深夜,一群“90后”的账户里,巨额资金总是频繁进出,这一异常引起了滁州市中心支行的注意。经调查,在短短2个多月时间里,共有3亿多元资金出入。
  接到报警后,(安徽)滁州南谯警方当即成立专案组,一起特大贩卖身份证案浮出水面,其利益链及神秘内幕也随之揭晓。
  资金进账即被划走
  “短短2个多月时间里,累计共有3亿多元的资金频繁从这些账户上出入,而且这些资金根本不作停留,刚刚进账就被划走了!”南谯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冯学兵大队长告诉记者,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民警调查发现,11张卡存在异常。其中8张是去年8月份开户,去年10月份启用;另3张卡是今年1月才办理。
  民警发现11个户主分布在全国各地,都是“90后”,每笔交易额不等,多的有数百万元,尤其令人奇怪的是,绝大多数交易都发生在深夜。
  难道这些外地人在滁州做生意?调查结果令民警疑窦丛生,这些户主不仅没有来过滁州,他们对这些账户和交易的事也全然不知。
  重要人物浮出水面
  根据银行提供的相关线索,南谯警方对大量信息进行研判。很快,明光人孙某进入警方视线。民警发现,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近来出手阔绰,身边常有马仔陪同出入。
  4月2日,孙某带个4名马仔驾车来到蚌埠市一家银行申办银行卡,孙某不出面,他让4名马仔前往办理。令他想不到的是,早已埋伏在暗处的民警当场将他与马仔们控制住,并从其轿车上搜出21张银行卡,100余张身份证和8部手机。
  孙某向警方交代,4名马仔是他雇佣来的,根据“上线”发来的身份证办理银行卡,再快递回去,上线则根据其办理的银行卡等级和数量给予相应报酬。“普通卡每张200~300元,带网银或U盾的给500~600元。”落网后孙某向办案民警交代,刚开始他都是自己办,后来发现既慢又有风险,便开始雇佣他人来办,由1人发展到4人。
  幕后黑手广州落网
  根据孙某及其马仔等人的交代,4月4日,专案民警在昆山一快递点设计将官某抓获。4月14日,专案民警赴广州,在机场将正欲乘飞机到市“开辟市场”的官某的同族兄弟官某某抓获归案,当场缴获160张身份证和14张银行卡。
  落网后官某某向民警交代,贩卖身份证利润极大,他们兄弟已经将此视作“产业”发展。“嫌疑人有专门的QQ群和微信群,有固定的朋友圈专门来进行身份证和银行卡交易!”冯学兵告诉记者,警方随后发现官氏兄弟“产业”做得很大,其“下线”遍及10余省份。
  据官某交代,他们手中的身份证都是从广州的宋某手里以80元一张买来的,然后通过快递分发给“下线”申办银行卡。
  民警赶到广州市,5月22日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将犯罪嫌疑人宋某抓获。当场从其身上搜出73张银行卡。随后,警方从其住处搜出11台电脑,10多部手机,3500余张身份证和700余张银行卡。“这些身份证有的已经打包好,正准备发往外地,有的正在整理!”冯学兵说,收集来身份证后,嫌疑人会根据年龄或籍贯进行分类整理,这样便于根据交易情况出售。
  宋某向警方交代,这些真实的身份证都是他通过各种渠道从市场上收集来的,交易时他们从不使用自己真实身份信息,也不互相打听。
  遗失身份证成“金矿”
  一张居民身份证若被盗或不慎遗失,便很有可能流入地下交易市场,通过层层加价转卖,从最初10元涨至80元甚至百元。如果一张身份证成功申办带U盾和开通网银的银行卡,这一套证卡“身价”就会飙升至3000元。“通过核实,这些身份证绝大多数都是被盗抢或遗失后,流入地下交易市场的!”冯学兵说,广州、深圳、东莞都是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身份证遗失现象比较多。此外,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盗抢后,大多将身份证件扔掉,有的被拾荒者捡到,流入身份证地下交易市场。
  办案民警分析,这些身份证最初也就卖10元一张,被当地小摊贩收购后加价至20~30元,随后像宋某这样的不法分子前来收购,再加价至50~80元对外出售。一条利益链形成之后,身份证也成了“明码标价”的货物。
  采访中记者发现,即使身份证再涨价,也远不如申办银行卡的利润空间大。“一张银行卡少则卖数百元,多则上千元。”民警说。
  据办案民警介绍,利用这些真实的身份证每办一张普通银行卡可以卖200元~300元,而如果成功申办到带U盾和开通网上银行的银行卡,这些银行卡配套身份证一起出售给买家,一般能卖到2000元~3000元。“不同银行的银行卡,其价位也有区别。”冯学兵说。
  冯学兵说,这些盗用的身份证和银行卡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可能会被用于洗钱或者违法交易等等,社会危害极大。(新安晚报)
(责任编辑:HN666)
06/01 10:0606/10 11:1406/10 08:1706/10 04:0506/10 03:1906/09 10:4006/08 03:3406/05 17:46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卖自己银行卡是什么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