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SSnlp简快心理疗法pdf疗法“应急处理都包括什么?

Error Page
您访问的地址不存在,请确认您输入的URL地址NLP简快心理疗法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03年
NLP简快心理疗法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
【摘要】:目的:介绍NLP简快心理疗法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方法:本文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介绍了NLP简快心理疗法的理论要点及特点。并列举创造性地将简快疗法应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团体辅导、个别辅导、教师培训及家长辅导等方面的实例。结果: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学习困难,情绪障碍,与父母的关系问题。NLP特点和优势在于:对心理咨询与辅导理念的提升与转变;注重未来景象的动力作用;自我价值不足是很多人受困扰的实质原因;借助语言暗示及放松训练技术,使学生感受到自我成长与自我改变的巨大潜能;检定语言模式技巧的学习和应用,会更深刻地洞察受导者的内心状况和困扰;不问缘由,顺应受导者的需要。结论:将NLP简快心理疗法应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具有可借鉴的实践指导价值和创新意义。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4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康莉;[J];宁夏教育;2003年06期
杨忠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07期
曾忠民;;[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刘莉;;[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年12期
;[J];小学生(探索心理);2009年04期
;[J];浙江教育科学;2011年03期
廖一明,张学依;[J];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Z1期
姚本先;;[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05期
卢志海;;[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12期
姚本先;方双虎;;[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文君;;[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达文;;[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何成勇;;[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张改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宋晓东;马莹华;;[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叶一舵;;[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李凌青;;[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张春媛;;[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张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张佩珍;;[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陈振民;[N];联合时报;2002年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张大均;[N];中国教育报;2004年
时晓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孙刚;[N];天津日报;2004年
周润健;[N];中国改革报;2004年
吴祥柱 叶敏;[N];丽水日报;2005年
伍家岗区隆中路小学校
徐萍;[N];宜昌日报;2005年
本报记者 李小伟;[N];中国教育报;2003年
鲍东明;[N];中国教育报;2001年
崇轶;[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严星;[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刘以榕;[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丁睿;[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李菲;[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杨玲;[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刘殊芳;[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沈熊珠;[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吴成艳;[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张达红;[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佘丽珍;[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NLP简快疗法中的三种询问技巧
我的图书馆
NLP简快疗法中的三种询问技巧
上堆法、平行法和下切法是NLP简快疗法中的三种有效的询问技巧。“上堆平行下切法” 是NLP简快疗法语言模式中常用的语言技巧。目的是运用询问的技巧,引导来访者的思想上升至一个更具意义(上堆)、抽象、众人认同的层面,或者引导他看到同等意义的其他选择(平行),抑或下降到所说的话中更细致的部分(下切),从而把导致困扰的深层结构资料呈现出来, 帮助来访者有效思考,打破一些自设的局限性思想,发现过去忽略了的意义及方法,有效改变他以后的观念和行为,顺利解决问题,提高心理咨询的实效。一、上堆法&&&& 上堆法就是找出负面事情未来的正面意义,或正面事情的未来负面意义。&&&& 案例1:妈妈的唠叨&&&&& 小宁是初二学生,爸爸经常出差在外。她与妈妈的沟通交流越来越糟糕,严重影响情绪。烦躁的情绪已经泛化到她对待同学的态度上,好朋友说她最近有些不可理喻,脾气越来越大,为点儿小事就发火。&&&&&& 生: (愁苦的样子)老师,我在家里一点儿都不快乐。妈妈整天唠叨我,我快要精神崩溃了。&&&& & 师: 嗯。整天唠叨是让人不愉快,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妈妈都唠叨些什么?&&&&&& 生:穿衣、吃饭、学习、交友、叠被子、出门做事?? 没有她不唠叨的事,如果我反驳她几句,她就会责生:上周末,我去图书馆看书,中午就在外面买了一个面包吃了,然后继续去图书馆看书。下午回家,妈妈为此唠叨了好一阵。&&&&&&师:唠叨什么?&&&&& 生:她说我出门也不告诉她我去哪里,不回家吃饭也不知道打个电话。简直就是限制我的自南!&&&&& 师:妈妈为什么总唠叨你?(上堆, 使谈话内容的焦点放宽、放大,从信念、价值观的层面了解对方的深层意图)&&&&& 生:还不是总把我当作小孩子看。&&&&& 师:你“有小孩子气” 的行为吗?&&&&& 生:(不好意思地笑了)肯定有的。&&&&& 于是,我对她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自我探索的测试,让她了解自己有哪妈妈唠叨的原因有哪些。(引导来访者看到妈妈唠叨的正面意义和未来意义)&&&&& 生:担心我对吃、穿要求过高,虚荣心膨胀。&&&&& 师:嗯。&&&&& 生:担心我学习不认真,学业糟糕会影响我将来的前途。&&&&& 师:嗯,还有吗?&&&&& 生:担心我受不良同伴的影响,学坏了。&&&&&& 师:你去图书馆看书,妈妈担心什么?(带出事情的更多的意义)&&&&&& 生: (笑了)我出门那么久也没打电话,妈妈担心我的安全,担心我会饿着。&&&&&&&师:妈妈对别人唠叨这些吗?&&&&&&& 生:不唠叨。&&&&&& 师:说明什么?(再次找出妈妈唠叨的正面意义,化解其对妈妈的片面认识)&&&&&& 生:妈妈真的比任何人都爱我。我现在能更多理解妈妈了。不过,真的不喜欢她唠叨太多。&&&&&& 师:有什么办法能减少她的唠叨?&&&&& 生:如果我的行为上少些“小孩子气”,妈妈的唠叨就会少些。&&&&& 师: 当我们理解了我们的父母,其实原先觉得受不了的东西就会变得不再那么沉重,因为我们内心产生了新的力量, 这个力量就是宽恕和理解。对于父母的言语举动,我们要想一想有没有可能赋予一种新的诠释,可能是无心之过,也可能是出于善意但方法用错,总之,尽量用正向的方式解释它。&&&&& 生:经您这样开导,我能感受到我过去真的很少主动去理解父母,只要求他们理解我。父母也不容易,也有他们的难处,多为他们想想,改变自己的“孩子气”行为,再适当沟通,我想我和妈妈的关系会好起来的。发对方产生思考方向,使对方看的范围更大、更宽、更高,从而化解其‘绝对错误”、 ‘不可饶恕” 的片面认识, 自觉地寻找对策,以更正面、更被接受的行为去取代过去的行为。&&&&&& 二、平行法&&&&& 平行法就是在来访者已有行动基础之上,探讨其他的积极、健康、可行的方案,通常可用“除了? ?还有”句型。它是谈话过程中沟通受困时有力的解决方案。&案例2:一个不知所措的母亲:泽成今年上初一,近半学期以来沉迷网络,学习成绩江河日下。父母的责骂、训斥一天天升级,结果泽成不但没有从迷恋的网络中拔出,反而更加逆反。在爸爸不在家时,开始和妈妈对骂,无奈之下,伤心的妈妈来到学校求助。&&&&& 师:你不断地责骂孩子是想达到什么效果?&&&&& 母亲:我还不是想让他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不要沉迷网络游戏。&&&&& 师:你是想他有出息,对吗?&&&&& 母亲:对。&&&& &师:孩子沉迷网络游戏,除了责骂之外,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帮助他?(在找出她内心的行为动机后,引发她思考能够达到同样意义和目的的更多可能性,引导她找出其他更有效、更能为孩子接受的行为方法)&&&&&&母亲沉默不语,开始认真思考。我随后依然用“平行法”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以引导泽成的母亲有更深入的思考:&&&&&&&1.网络满足了他的哪些心理需求?现实生活中怎样做才能使他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2,孩子的自我控制力差,我们有什么办法解决?&&&&&& 3.如何让孩子避免产生不上网就没事做的感觉?&&&&&& 4.在与孩子沟通时, 怎样让他易一些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平行法是为了使学生家长看到同一问题的多种可能性,除了使他们陷入困境的一些无效消极的方法,还有更多的有效健康的方法。就类似画太阳。画一条光芒不像太阳,两条就像一点儿,三条四条就更像了。帮助学生和家长自己寻找做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用这种画太阳光芒的方法特别好。它能使受困的学生、家长的思想和行动更加丰富积极。平行法的关键做法就是放弃A,捡起B? ?条条大路通罗马。&&&&&& 三、下切法:下切法就是抓住来访者话语中的任一点深究追问,以便缩小问题,便于找到突破点,追问到问题的核心。案例3:班长的苦恼:丹丹那天一脸沮丧地来到咨询室。&&&&& 师:怎么了?老师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生:老师,身为班长,好多同学都反对我,我该怎么办?&&&&& 师:同学们是怎么反对你的,举个例子。(有困扰的人,说话中总有很多模糊概括的词语,下切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让其举例。这样,能迅速找出她要处理的事情)&&&&&&生:今天自习课我去班主任那里接领了一项任务。我在讲台上大声通知,结果招来了同学们的嘘声,我感觉自己在班级里似乎没什么威信,我对今后的工作也没有什么信心。&&&&&&&师:同学们?所有同学?(下切, 主词不明确,要澄清,检验其言语中是否有删减)&&&&&& 生:一些男生。&&&&& 师:哪些男生?几个?(下切,规定谈话的路径,缩小谈话范围,以便尽快接近问题的核心)&&&&&&生:三四个男生。&&&&& 师:班里共有多少同学?(逐渐引导她意识到自己“以偏概全” 的思维模式)&&&&&& 生:48个。&&&&&& 师:4比48是几分之几?&&&&& 生:十二分之一。&&&&& 师: 这个数据能说明同学们“都”反对你的工作吗?(及时反问,揭示她认知上的矛盾)&&&&& 生: (豁然开朗)是的,其实绝大多数人是支持我的工作的。&&&&&& 师:大多数人支持你的工作,你对工作还能没有信心吗?下切是为了弄清楚来访者内心的意思,在说过的内容里面调细焦点,把其中的某些部分放大,使之清晰,就像用一只小钳子,把内容不清晰的资料捡出鉴定。随时关注对方话语中偏执或片面的词语,及时反问,形成认知矛盾,从而迅速化解。继而引导学生、家长看到自己的概括化词语或感受背后的具体内容,从而进行客观判断,得出正确结论。&&&&&& 四、上堆、平行、下切法的综合&&&&&&&&&& 运用例解:从沟通角度看,上堆是让谈话的内容更加开阔与丰富;下切则是看到问题更细致的层面;平行则是找到更多选择,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从逻辑层次看,上堆是趋向精神、信念和价值观;下切是涉及能力、行为和环境的层次。在与来访者交流时,我们常会综合运用以上询问技巧。&&&&&&& 案例4: 一个赌气想放弃高考的男生&&&&&&&& 生:老师,我想放弃高考。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师:放弃高考?说说你的打算?(先跟后带,上堆,了解真实想法)&&&&&&&& 生:我想参加托福考试,到国外读书。&&&&&&&& 师:参加托福考试与参加高考有冲突吗?(上堆,了解事情的深层意义)&&&&&&&& 生:没有。但是参加高考就遂了父母的心愿。我不想让他们达到目的。&&&&&&& 师:他们想达到什么目的?&(下切,了解来访者感受背后的具体内容)&&&&&&&& 生:他们千方百计阻止我去国外读书、生活,想让我在国内读大学,他们太自私了。&&&&&&&& 师:他们怎样做才不自私?(下切,聚焦“自私”,引导其客观判断)&&&&&&&&&&生: (愣了一下,停顿一会)他们应该支持我出国读书。&&&&&&&&& 师:他们不支持你出国读书就是自私?(下切,抓住其思维的片面及时反问,形成认知矛盾,促其思考)&&&&&&&&& 生:但是他们有义务支持我实现梦想。&&&&&&&&&& 师:什么义务?(下切,快速了解来访者烦恼的真实原因)&&&&&&&&& 生:为我准备出国的所有费用。&&&&&&&&& 师:对于已经18岁的你,他们有这样的义务吗?(上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自私,引导他校正自己的价值观)&&&&&&&&&& 生:?? (无语)&&&&&&&&&& 师:你出国念书的目的是什么?&&&&&&&&& 生: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将来有高质量的生活。&&&&&&&&& 师: 这样的生活, 除了出国念书,还有别的途径可以达到吗?(平行法,帮助来访者寻找更加切合实际,更加体谅父母苦衷的有效方法)&&&&&&&&&&生: (沉默了一会儿)途径应该很多,关键看我自己的努力? ?&&&&&&&&&& 师:对,美丽的梦想要靠自己去完成, 而不是依赖辛苦抚养你的父母。只要不断奋斗,就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峰。&&&&&&& 案例5:打架证明清白的男生&&&&&&&&&& 生:老师,他冤枉我,还不讲理,所以我打了他。&&&&&&&&&& 师:我能理解被冤枉的滋味。你打他想得到什么结果?(上堆,找出错误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 生:我知道打人不对,可是,他冤枉我, 还不认错。我只想得到尊重,证明自己的清白。&&&&&&&&&& 师:得到尊重,证明清白,你的想法很正确。但打了一架后,你的清白得到证明了吗?(上堆,针对方法问题再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从这次错误中真正学到方法,提高认识)&&&&&&&&&& 生:没有。而且还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赢得尊重,证明清白?(平行法, 引导他找出更多的能被人接受的行为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实践证明,NLP简快疗法中的上堆、平行或下切的询问技巧,能提高我们更好驾驭语言的能力:不被语言所困惑,不误以为来访者的情绪或者语言就代表真实,而能够去探索来访者受到日扰的真正原因。上堆、平行、下切的语言检定模式,能显露出来访者对事情的看法里被忽略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便是使得来访者过去受困的原因。&&&&&&&&&&& 上堆、平行或下切的询问技巧在快速有效地为咨询教师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还能够帮助来访者扩展思路,跳出问题看问题,学会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能避免心理辅导者把心理辅导变成思想教育,替来访者拿主意,出点子。当一个人对情况不满意时,一个恰当的询问就能够把他的认知状态带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能真正意义上促进来访者思考、辨析,从而发掘自己的潜能,达到“助人自助” 的心理辅导效果。&&&&& 感谢本文作者:杨芳上堆法是为了使来访者看到当前事情的未来意义或背后的深层意义,目的是引发对方产生思考方向,使对方看的范围更大、更宽、更高,从而化解其“绝对错误”、“不可饶恕”的片面认识,自觉地寻找对策,以更正面、更被接受的行为去取代过去的行为。平行法就是在来访者已有行动基础之上,探讨其他的积极、健康、可行的方案,通常可用“除了……还有”句型。它是谈话过程中沟通受困时有力的解决方案。为了使来访者看到同一问题的多种可能性,除了使他们陷入困境的一些无效消极的方法,还有更多的有效健康的方法。下切法就是抓住来访者话语中的任一点深究追问,以便缩小问题,便于找到突破点,追问到问题的核心。为了弄清楚来访者内心的意思,在说过的内容里面调细焦点,把其中的某些部分放大,使之清晰,就像用一只小钳子,把内容不清晰的资料捡出鉴定。随时关注对方话语中偏执或片面的词语,及时反问,形成认知矛盾,从而迅速化解。继而引导来访者看到自己的概括化词语或感受背后的具体内容,从而进行客观判断,得出正确结论。从沟通角度看,上堆是让谈话的内容更加开阔与丰富;下切则是看到问题更细致的层面;平行则是找到更多选择,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从逻辑层次看,上堆是趋向精神、信念和价值观;下切是涉及能力、行为和环境的层次。在与来访者交流时,我们常会综合运用以上询问技巧。下面是上堆、平行、下切法的综合运用例解。&案例1:一个赌气想放弃高考的男客  客:老师,我想放弃高考。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咨:放弃高考?说说你的打算?&  (先跟后带,上堆,了解真实想法)&  客:我想参加托福考试,到国外读书。&  咨:参加托福考试与参加高考有冲突吗?&  (上堆,了解事情的深层意义)&  客:没有。但是参加高考就遂了父母的心愿。我不想让他们达到目的。&  咨:他们想达到什么目的?&  (下切,了解来访者感受背后的具体内容)&  客:他们千方百计阻止我去国外读书、生活,想让我在国内读大学,他们太自私了。&  咨:他们怎样做才不自私?&  (下切,聚焦“自私”,引导其客观判断)&  客:(愣了一下,停顿一会)他们应该支持我出国读书。&  咨:他们不支持你出国读书就是自私?&  (下切,抓住其思维的片面及时反问,形成认知矛盾,促其思考)&  客:但是他们有义务支持我实现梦想。&  咨:什么义务?&  (下切,快速了解来访者烦恼的真实原因)&  客:为我准备出国的所有费用。&  咨:对于已经18岁的你,他们有这样的义务吗?&  (上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自私,引导他校正自己的价值观)&  客:……(无语)&  咨:你出国念书的目的是什么?&  客: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将来有高质量的生活。&  咨:这样的生活,除了出国念书,还有别的途径可以达到吗?&  (平行法,帮助来访者寻找更加切合实际,更加体谅父母苦衷的有效方法)&  客:(沉默了一会儿)途径应该很多,关键看我自己的努力……  咨:对,美丽的梦想要靠自己去完成,而不是依赖辛苦抚养你的父母。只要不断奋斗,就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峰。&  案例2:打架证明清白的男客&  客:老咨,他冤枉我,还不讲理,所以我打了他。&  咨:我能理解被冤枉的滋味。你打他想得到什么结果?&  (上堆,找出错误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  客:我知道打人不对,可是,他冤枉我,还不认错。我只想得到尊重,证明自己的清白。&  咨:得到尊重,证明清白,你的想法很正确。但打了一架后,你的清白得到证明了吗?&  (上堆,针对方法问题再进行讨论。让学客在自我反思中,从这次错误中真正学到方法,提高认识)&  客:没有。而且还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咨: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赢得尊重,证明清白?&  (平行法,引导他找出更多的能被人接受的行为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实践证明,NLP简快疗法中的上堆、平行或下切的询问技巧,能提高我们更好驾驭语言的能力:不被语言所困惑,不误以为来访者的情绪或者语言就代表真实,而能够去探索来访者受到困扰的真正原因。上堆、平行、下切的语言检定模式,能显露出来访者对事情的看法里被忽略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便是使得来访者过去受困的原因。&  上堆、平行或下切的询问技巧在快速有效地为咨询教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还能够帮助来访者扩展思路,跳出问题看问题,学会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能避免心理辅导者把心理辅导变成思想教育,替来访者拿主意,出点子。当一个人对情况不满意时,一个恰当的询问就能够把他的认知状态带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能真正意义上促进来访者思考、辨析,从而发掘自己的潜能,达到“助人自助”的心理辅导效果。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MARC状态:已编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2 
题名/责任者:
.下/李中莹著
出版发行项:
北&#x4:世界&#x56书&#x51版公司北&#x4公司,2012.01
ISBN及定价:
978-7-5100-4230-0/CNY29.00
载体形态项:
204页;23cm
个人责任者:
-通俗&#x8物
中图法分类号:
提要文摘附注:
本书主要内容包&#x62: 简&#x5&#x8心&#x79极疗法关于辅&#x5的&#x57本要求 &#x003b; 辅&#x5第一阶段“状态调控”的剖析 &#x003b; &#x7验掣的掌握等。
全部MARC细节信息>>
校区—馆藏地
B84-49/3032:2
小营校区—小营五层书库
B84-49/3032:2
小营校区—小营四层书库
B84-49/3032:2
小营校区—小营四层书库
B84-49/3032:2
健翔桥校区—健翔桥书库
B84-49/3032:2
健翔桥校区—健翔桥书库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您可能感兴趣的图书(点击查看)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请输入下面显示的内容
送 书 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挑抖疗法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