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词典组与现代复音词的意义与区别

400 Bad Request
Bad Request
Your browser sent a request that this server could not understand.
Additionally, a 400 Bad Request
error was encountered while trying to use an ErrorDocument to handle the request.
Apache/2.4.17 Server at mip.pinnenggd.cn Port 80古代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古代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为主
古汉语的单音词同现代汉语复音词的比较
换了完全不同的词
加上词头词尾(即词缀)
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新的复音词
换句话说:许多古代汉语的单音词作为词来看易经死去了,但他们作为词素仍然保留在了现代汉语里。
二、复音词(多数是双音词)(以下所列各类词均属复音词,但他们各自之间并非互补关系,也就是说,他们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划分出来的类,相互之间是互有交叉的。)
1.双音词的形成:大部分经过了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
证明:①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几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
②古人常常把这类词加以区别。
特点:也就是说,这类词的每一个词素,往往保存着一定的独立性。即它们在这个地方作为复音词的词素,在其他地方又可以独立为一个单词。
2.偏义复词(偏义复音词,与“副词”区别)
定义:即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的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为陪衬的复音词。
例子:①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根据下文中的桃李可以发现,园圃里只有种树的园是有意义的,而种菜的圃在这里没有意义,只起陪衬作用。)
②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刺客列传)
3.词组变来的固定组合,如果拆开来讲与整体的意义完全不同,也应看做复合词(而不应看做是单纯词,即非一个语素。)。如:足下、将军、天下、君子、先生。
4.单纯的复音词,多大多数是连绵字。
例子:倜傥、忸怩、造次、抑郁、徘徊、觳觫、逡巡、逍遥、须臾、披靡、辟易。
考察连绵字应注意的两点:①两个字是一个整体(即合起来是一个语素),所以不能拆开来看。②两个字只是代表两个音节,各自没有意义,所以不能从字形入手分析整个词的意义。
同义词参见郭锡良古代汉语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古汉语复音词研究综述-学路网-学习路上 有我相伴
古汉语复音词研究综述
来源:DOCIN &责任编辑:王小亮 &
古代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原因有哪些答:1、词汇量的迅猛增长.西周、春秋时期社会日新月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词汇必须极大地丰富起来.而一种语言的声韵系统再复杂,音节的数量毕竟有限,在词汇量激增的情况下,继续维持词汇的单音节体系显然是不可能的,汉语词汇向双音节、多音节的方...古代汉语的复音形容词的构成问:古代汉语的复音形容词的构成答:复音词语,分为复音词和复音结构(两个单音节词连用)两类。从构成复音词语的词的虚实着眼,复音词语,又可分为实词性复音词语和虚词性复音词语两类。虚词性复音词语,本来也有一个复音词和两个单音词(虚词性复音结构)的分别,这里从简,不作...现代汉语复音较多,古代汉语什么较多答:现代汉语词汇双音节占80%以上,古代汉语词汇单音节占80%以上。古汉语复音词研究综述(图2)古汉语复音词研究综述(图4)古汉语复音词研究综述(图9)古汉语复音词研究综述(图12)古汉语复音词研究综述(图14)古汉语复音词研究综述(图16)古代汉语之复音词问:看王力的古代汉语有这么一句话:《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答:文言文中一字一意,根本没有现在所说的词!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以下对应文字版==========古代汉语复音词有单纯词和合成词的区分,是怎样区分...答:单纯词往往是外来词、双声词、叠韵词等。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语言理论研究17 2006.08 复音词是汉语词汇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现代汉语 以复音词为主 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 整个词汇系统由以单 音节为主发展到以多音节为主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变化 这种 变化与语音 词汇 语法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 而且这种 变化对汉语内部各系统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 学术界很重 视对复音词的研究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 不少学人对汉 语复音词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研究 其研究情况可概述如下: 对于词和词组区别的研究界定词和词组 目前比较通用的方法就是 扩展法 陆志韦先生在 汉语的构词法 中广泛使用了这个办法 对后来的学者影响极大但是这个办法并不是万能的 比如 说它对 羊肉 之类的 离合词 就完全不适用 陆先生在 汉语的构词法 中也只好把它们笼统地定为词 偏正格 名词中 的格式普遍具有词的资格冯胜利先生根 据当代韵律构词法的理论 提出汉语的复合词必须首先是一 个韵律词 两个单音语素组合的结果既是韵律词又是复合 双音节形式是汉语韵律词 最基本的形式 生则对所谓的离合词 说法提出了怀疑 认为不能用能否 进行扩展作为界定这类结构是词还是词组的依据 他提出应 采取历时研究方法联系社会与人对它的产生和发展变 化进行具体考察 这样才能界定出词和词组 程湘清先生 则提出可以从语法结构 词汇意义 修辞特点 出现频率四 个方面来区分上古汉语双音词和双音词组 王宁先生提出了 界定现代汉语本源双音合成词的四种方法:非自由语素鉴定 非词源意义鉴定法非现行语法鉴定法 非语义搭配鉴 定法 注意了历史发展对汉语的影响 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非常便于操作 在对古代汉语中词和词组进行界定的时候 由于不可能 像现代汉语一样利用语音等辅助手段来进行判断 所以目前 学术界主要是把意义作为主要界定手段 马真提出了判别古 汉语复音词的五条标准 两个成分结合后构成新 各成分的原义融合在新的整体意义之中这样的复音组 两个同义或近义成分结合意义 互补 凝结成一个更概括的意义 这样的复音组合是词 两个成分结合后其中的一个消失了 留了一个成分的意义这样复音组合是词 不是词组 重迭的复音组合如果重复后不是原义的简单重复 而是在原义基础上增加某种附加意义 这样的重迭式是词 不是词组 两个结合的成分其中一个是没有具体的 词汇意义的附加成分 这样的复音组合是词 不是词组 张双棣认为 确立先秦汉语复音词 意义标准是至关重要 是决定性的即使判断结构上结合的紧密不紧密 也要 靠意义 周亚生认为 还是应把意义和形式结合起 看意义变化词一经 变化 总是有它的特定意义 绝不等于词素意义的简单相 看结合松紧词形成之后 一般说来构成词的成 分之间的结合总是比较紧的 看结构对比有些组合 形式 究竟是不是词 有时从上下文的结构对比中可以断定 出来 看结合关系词是有其语法特点的 在这个基 础上把词频 社会语用习惯 修辞手法等作为辅助手段 辞源汉语大词典 作为考虑的依据我们认为判定古汉语复音词应处理好三种关系 1.处理 好古汉语复音词标准与现代汉语复音词标准的关系 判别古 汉语的复音词没有活的语言环境 有一定难度 但随着研究 的深入 我们还是应该从材料出发来总结适合判断古汉语复 音词的标准 现代汉语中的一些方法可以借鉴 但必须管 好操作2.处理好意义标准和形式标准的关系 判别古 汉语复音词应把意义标准和形式标准结合起来 二者不可偏 讨论复音词的文章往往只注意语法复音词而忽略了词 汇复音词标准 汉语双音化的原因关于汉语双音化的原因 学者们提出了种种看法 目前 较流行的解释有 语音简化说认为复音化是语音系统简化的结果 王力先生在 汉语史稿 一书中提出 王力先生认为 音词的发展是对语音简化的一种平衡力量由于汉语语音系 统逐渐简单化 同音词逐渐增加 造成信息传达的障碍 音词增加了同音词就减少了 语音系统简化造成的损失 在词汇中得到了补偿 明确表义说这种观点认为复音化是为了更明确地 表达日益增多的新概念和节制一词多义现象 提高词汇表义 的准确性 明晰性 解决汉语词汇的表义功能与社会需要之 间的矛盾 马真 1980 认为 同音词过多 必然影响语 言的交际功能 为避免由于同音词过多而引起交际上的 混乱 就迫切要求词的复音化 张世禄严修 史志存都持这样的观点 1989提出 意义过多有时妨碍思想的交流 为了使语言表达的精确 复音词就应运而生 外来词影响说也是由王力先生在 汉语史稿 提出他把汉语复音化的原因总结为 一是语音的简化 二是外语的吸收 但他又说 当然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 展而发展 词汇必然越丰富越纷繁 即使语音不简化 吸收外来语汉语也会逐渐走上复音化的道路的 因为这是 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之一 不过 由于有了这两个重要因 由徐通锵先生在语言论 一书 中提出 他认为 先秦时期复音词的大量产生不一定与语音 简化有关 而与编码方式的调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象分离的一分为二 的语义结构代替类 合二为一结构的一种自然结果 审美观念说吕云生从词群的联想关系 语义的模 糊性质方面考察了并列复词的成因 杨琳在此基础上 汉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念出发把节奏的作用推向了极致 古汉语复音词研究综述 王宝珠 语言理论研究 18 2006.08 所谓汉语词汇的复音化 其实质是 汉民族自古以来在讲 话作文时惯于以两个音节为一拍 喜欢成对地使用词语 语言工作者在确定词的身份的时候也以双音作为十分重要的原则 客观使用与主观认同相结合 就有了汉语词汇复音化 的结果 韵律构词说伍宗文先生在 先秦汉语复音词研 句法结构词汇化董秀芳认为 句法结构是由语 法性成分与词汇性成分共同组成的句法单位 在汉语史上 一些句法结构由于其中的语法成分功能的衰退而变成了词 原来的可以自由运用的语法性成分往往变成了词缀 此后 董先生在 词汇化 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 一书第二章 中全面论述了各种合成词在词汇化过程中由词组变成词的种 种现象和规律 社会发展说骆晓平先生在 魏晋六朝汉语词汇双 音化倾向三题 中则认为人们认识能力的增强 社会生活内 容的更新和丰富 新生事物的大量出现及单音多义词的发展 给语言交际带来的影响等语言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才 是汉语双音化的原因 这方面的文章还有王宁先生的 论本源双音合成词凝结 的历史原因 皮鸿鸣先生的 汉语词汇双音化演变的性质 和意义 黄志强先生 杨剑桥先生的 论汉语双音节化的 原因 此外 一些专著 佛教词语的构造和汉语词汇的发展 葛本仪先生的 汉语词汇研究 对于双音词的构成方式的探讨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常常是对某一本专著的语言特点的分 或是对某个历史阶段汉语的特点进行断代描绘相结合从断代角度系统地研究古代汉语构词法始于詹秀惠的 世说新语 语法研究 1973 中的构词法部分 该文 采取了吕叔湘构词法体系把复音词分为衍声复词和合义复词 两类 有开创之功 但全文主要采取列举式 并没有从理论 上加以讨论 诗经里的复音词 1980 是第一篇对古 代汉语构词法进行大规模地断代研究的文章 作者运用现代 汉语构词法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诗经里的复音词进行 了详尽的定量和定性研究 确定了古汉语中复音词判别的标 意义和结构标准从向熹开始 以后的断代复音词研究大体走的是相同的 路子 首先定出确定复音词的标准从语义 语法 角度对复音词构词法进行尽量详尽的描写 进行精确的数 量统计 根据定量分析的结果 提出该时期构词法的特点 及音词构词法的发展趋势 主要的研究文章和专著有 西周金文语法研究 构词 管燮初 1981西周春秋时代汉语构词法概况 志强 1986诗经 双音词论稿 朱广祈 1987 先秦汉语复音词研究 伍宗文2001 先秦复音词初 马真 1980先秦汉语构词法的发展 1997先秦双音词研究 论衡 复音词研究 世说新语 复音词研究 变文复音词研究 复音词研究吴泽顺 1987 三国志 双音词研究 唐子恒 1998 复合词研究李新建 1992 抱朴子 复音词构词方 式初探 董玉芝 1994 建宇 2004景德传灯录 复音词研究 祖生利 2002 汉语复合词的词义构成 范新干1993 这些论文或专著大多采用了现代汉语中的构词方式来分析古汉语中的双音词 不免给人削足适履的感觉 确有它不 尽合理的方面 但是因为目前还没能够找到一种更加有效 更加合理的分析古汉语词汇的方法 这样做也可以说是一种 无奈之举 注释 [1]陆志韦.汉语的构词法[M].科学出版社 1964年修订版 [2]冯胜利.论汉语的韵律词[J].中国社会科学 1996年第1 离合说析疑[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年第 [4]程湘清.试论上古汉语双音词和双音词组的区分标准[J].东岳论从 1981年第4期 [5]王  宁.现代汉语双音合成词的构词理据和古今汉语的沟 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建所45周年学术论文集[A].商务印书馆 1997年 [6]马真.先秦复音词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5期和 1981年第1期 吕氏春秋词汇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9年 世说新语中的复音词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 学学报 1982年第2期 [9]王力.汉语史稿[M].中华书局 [10]郭锡良.古代汉语[M].语文出版社1992年 [11]张世禄主编 严修副主编.古代汉语教程[M].复旦大学出 1991年[12]史志存.汉语词汇史纲要[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13]徐通锵.语言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4]吕云生.论汉语并列复音词形成的条件与原因[J].古汉语 研究 1990年第4期 [15]杨琳.汉语词汇复音化新论[J].烟台大学学报 1995年第 [16]伍宗文.先秦汉语复音词研究[M].巴蜀书社2001年 [17]董秀芬.论句法结构的词汇化[J].语言研究 2002年第3 [18]董秀芬.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四川民族 出版社 2002年 [19]骆晓平.魏晋六朝汉语词汇双音化倾向三题[J].古汉语研 1980年第4期[20]王宁.论本源双音合成词凝结的历史原因 古典文献与文 化论丛 第二辑 [A].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1]皮鸿鸣.汉语词汇双音化演变的性质和愈义[J].古汉语研 1992年第1期[22]黄志强 杨剑桥.论汉语双音节化的原因[J].复旦大学 (社科) 1990年第二期 [23]粱晓红.佛教词语的构造和汉语词汇的发展[M].北京语言 学院出版社 1994年4月 [24]葛本仪.汉语词汇研究[M].山东敏育出版社 1985年 王宝珠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古代汉语中的果然是两个单音词还是复音词呢?答:在古代汉语中,果然是两个单音词,意思是饱足的样子。例如:适莽苍者,三食而反,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古代汉语中,什么叫单音词复音词答: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比如:《愚公移山》中的山、方、高。复音词,指具有两个音节的词,比如:《桃花源记》中的芳草、缤纷、仿佛。古代汉语之复音词问:看王力的古代汉语有这么一句话:《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答:文言文中一字一意,根本没有现在所说的词!古代汉语复音词有单纯词和合成词的区分,是怎样区分...答:单纯词往往是外来词、双声词、叠韵词等。
- Copyright & 2017 www.xue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法有三种: 1、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的是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的几十年内,有按照注音字母排列的。 如杨树达《词诠》 。在古代,大多是按平水韵 106 韵排列。如阮元主编的《经籍纂诂》 。缺点:查字方便,但不明字音 或读音不准时,就难以找到要查找的字。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为序。同一部首的,笔画少的在前,笔画 多的在后。缺点:字归属哪一部,多少画,不容易确定。 3、按编码排列。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编出号码,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缺点:字角的归类要靠死记,如不常 用,容易忘记。 二、汉语字典辞书注音方法 1、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注音,如: “篙” ,音 “高” 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 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 h 和“报”的韵母 ao 声调(A)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读若:读音像,如Q,读若津;叶韵:通过临时改读字音,以求韵文和谐的注音方法。 叶同协,意思是和谐。如《诗经。周南。汉广》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朱熹: “方,叶甫妄反。) ” 二、常用字典辞书及其使用方法 名称 ★《康熙字典》 作者 张玉书、陈廷敬 时间 清(公元 1716) 特点部首排列法,214 部,收字 47035。 释字体例:先音后意。注音用反切,释义用文言。按部首笔画的多 少,把 214 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 支命名。《中华大字典》 《辞源》陆费逵,欧阳溥存部首排列法,收字 48000。注音采用《集韵》的反切,还加入注直 音。 部首排列法,214 部。 释字体例:先释单字字义,后释复音词或词组的意义和用法。专门 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辞海》舒新城,沈颐,张相1936部首排列法,214 部(旧)―250 部(新) 。以词语为主,兼顾百科 常识。 释字体例:先释单字字义,后释复音词或词组的意义和用法。先说 明词义或用法,再引书证或综述引文大意。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 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汉语大字典》徐中舒部首排列法,200 部。收字 54678。 单字条目下列有反映汉字演变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注 音不仅有现代注音,还有反切和上古韵部。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 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汉语大词典》罗竹风1986部首排列法,200 部。收词 37 万条。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 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 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 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 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 人。《新华字典》 《现代汉语词 典》 《读古汉语常用1 字字典》 《说文解字》 《经籍纂诂》 《经传释词》 阮元 王引之 1798(重点讲述) 按平水韵 106 韵分部,每 1 韵为 1 卷,共 106 卷。每字之下 罗列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对这个字的解释。清 嘉 庆 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共释虚词 24 年(公 160 个,编排次序是按照古声母顺序排列。 元 1819) 1928注音字母次序排列,收虚词 500 多个。收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 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 意义并引书证。《词诠》杨树达《诗词曲语辞汇 释》张相1953 年 由中华书 局出版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 537 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 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平水韵:唐宋以后人们写诗所用的诗韵。上平声 15 韵,下平声 15 韵,上声 29 韵,去声 30 韵,入声 17 韵,共 106 韵。 三、 《说文解字》的体例、价值和说文四家 《说文解字》的体例: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 540 部,开创了以部首统 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收字 9395 个,另有重文 1163 个。 《说文解字》的价值:1、确定了“六书”理论;2、按照“六书”原则,创立了汉字部首,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数的 体例;3、保留了小篆,便于从字形说明本意,并为释读甲金骨文提供了依据;4、保留了先秦词义和汉代训诂资料;5、 保留了古音资料;6、记载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 说文四家: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使用字典或辞书时注意:1,看序和出版年月;2、细读凡例;3、注意书后有没有勘误、附录之类的东西。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一、 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 1、 古今意义基本无变化的词,如:天、地、山、水等,复音词如:蟋蟀、仓庚、凤凰等。 2、 古今意义毫无关联的词,如“该”,古代是“完备”的意思,现代是“应该”的意思。另有古代意义已经消亡的词, 如“章甫”。由于词义所指的事物现在已经不存在,所以古意消亡。 3、 古今意义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词。如“再”在上古只有“两次”的意思,而现代汉语则表示“重复”等义。 (注: “再” 和“复”的区别:“再”表示动作的数量,它代替了“二”,“复”只表示行为的重复,不表示数量。现代汉语的 “再”相当于古代的“复”。) 二、 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1、 词义范围的变化:词义所概括的客观对象的外延的变化。 ⑴ 词义的扩大。如“菜”本来专指蔬菜,后兼指鸡鱼肉蛋等荤腥。“洗”本以为洗脚,后泛指洗涤,不拘于足。 ⑵ 词义的缩小。如“金”在先秦泛指各种金属,后来词义缩小,专指黄金。“宫”本指一切房屋,后专制帝王所居。 “瓦”本指一切陶器,后专指盖房顶所用的陶制建筑器材。 ⑶ 词义的转移。如:“闻”的本意为听见,后来转指用鼻子闻。“涕”的本意为眼泪,后转指鼻涕。“汤”本指热水, 后指米汤,菜汤。“脚”本指小腿,后指踝关节以下的部分。“府”本指藏文书财务的地方,后指官署。 2、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词义的感情色彩是词的附加意义,表现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喜恶即主观评价的好坏,以及 词义轻重程度的判断。 ⑴词义褒贬的变化。如“谤”在古代是个中性词,无所谓褒贬。《国语?周语》:“厉王虐,国人谤王”,是中性词; “贿”在上古指布帛之类的财务,中性词,后专指用钱财买通他人,贬义词;“爪牙”在先秦指武臣、国之猛将,也 泛指辅佐君王者,用于褒义。后来指坏人的帮凶、走狗,变成了贬义词。 ⑵词义轻重的变化。如“诛”本质言辞责备,词义较轻,后发展出杀戮之义,词义变重。又如“贼”本指杀人越货、 犯上作乱的人,词义很重,后指小偷,词义较轻。 三、怎样掌握词的古义:我们必须勤查有关的工具书与阅读古代作品相结合,对词义的古今义例反复参证比较,还可 以通过一些文字的和语言的手段帮助我们掌握词的古义。2 分三方面谈: 1、从字形上分析。如“劝”从“力”,可见本义是勉力、奋力。“醒”从酉,本义是酒醒。 2、从语境上分析。如“童子莫对,垂头而睡。”证明“睡”的本义是“打瞌睡”。 3、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治乱”。 4、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如“款待”中的“款”古义是诚恳。“捐躯”中的“捐”古义是舍弃。“呼天抢地”中的“抢” 古义是触、碰。“举世无双”中的“举”古义是“全”等。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一、古代单音词转化现代复音词的三种情况: (1) 换了完全不同的词。如克――战胜;弈――下棋;常――规律;师――军队 (2) 加上词头词尾。如杯――杯子;虎――老虎 (3) 两个反义词或同义词构成一个复音词。如儿子,人民,言语,道路。(许多古汉语的单音词,发展到现在已经 不成词了,但还作为语素留存在现代汉语里。如”虑”,在现代汉语中只保存在”考虑””深谋远虑”等几个词中,而 不能作为单独语素存在。) 二 、古汉语中的合成复音词的三种情况: (1) 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两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如“阻、隘、险”,“民 人”也叫“人民”。 (2) 对一类同义词,常常加以区分。如“婚姻”很早就是复音词,但也有所区分,如《说文》说:妇家为婚,婿家 为姻。又如,“饥馑”也是复音词,朱熹还说:“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 (3) 构成这类复音词的每一个语素,往往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在这个地方它是一个复音词,在其他地方又可以独 立成为一个单音词。如《战国策?齐策》:“齐王闻之,君臣恐惧。”《孟子?梁惠王下》:“吾甚恐。” 三、 古汉语中复合式合成词形成后,两个语素意义的变化情况: (1) 两个语素仍保持他们原有的意义。如“蓄积”的“蓄”是“积聚、贮藏”之意,“积”是“积蓄、积累”之意, 贾谊《论积贮疏》:“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蓄积”是“储粮积蓄”的意思。 (2) 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只有一个表示意义,另一个失去其意义,只是充当陪衬,这就是所谓“偏义复词” (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 其中一的词的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 另一个词素质是作为 陪衬),如得失,园圃,缓急等。 (3) 两个语素失去原义而产生一个新义。有些从词组变来的固定组合,拆开来讲和原来意思完全不同,如天下,布 衣,君子,小人等。 四、 古汉语中单纯复音词的类型 单纯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连绵字,通常有两个音节,但只表示一个语素。 (1) 连绵词。由两个音节连缀而成,是一个意义而不可分割的词,它只有一个语素。多数连绵词是双声词或叠韵词。 如倜傥、逍遥、忸怩、徘徊等。 (2) 叠音词。如昏昏、悠悠、斤斤等。《诗经?周颂?执竞》“斤斤其明”,毛传:“斤斤,明察也。” ★五、古汉语同义词的辨析 古汉语中许多同义词的的使用范围、使用条件、意义都不完全相同,可从四方面进行分析: (1)概念的不同。 1、概念的内涵不同。如”府”和”库”,”府”是收藏文书和财务的地方。《国语?越语》:府仓实。韦昭注:货财曰府,米 粟曰仓。”库”是收藏兵器和战车的地方。 2、概念的外延不同。如”人”和”民”,”人”指区别于动物的所有的人。”民”指人中比较愚昧者。 注意: ”泛指”和”特指”的不同。 段玉裁所说泛指即浑言, 特指即析言。 ”浑言”重在说明一对或一组同义词的共有的含义。 ” 析言”重在说明一对或一组同义词中每个词所特有的含义。 (2)程度轻重的不同。例如”饥”和”饿”,”饥”表示没有足够的食物吃,即吃不饱。《孟子。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 渴者易为饮。””饿”表示几天没有进食,已接近死亡的边缘。如《史记?伯夷列传》:”饿死于首阳山。” 3、感情色彩的不同。如”杀”和”弑”,”杀”是中性词,指一般的杀死;”弑”指下杀上,含有对杀人者的谴责,是贬义词。 《礼记?檀公下》:“臣弑君,凡在宫者杀无赦;子弑父,凡在官者杀无赦。”中,“杀”和“弑”的区别很明显。 4、使用条件不同。例如“能”和“得”,“能”一般用于主观上能力所及,《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得”则用于表示客观条件的容许,《论语?微子》:“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3 之言。”有些使用条件的不同则显示出语法的差异,例如“耻”和“辱”,二词用作名词时同义,用作动词时,“耻” 一般用于意动,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辱”则一般用于使动,《论语?子 路》:“始于四方,不辱君命。” ★六、“畏”和“惧”的辨析,以及“能”和“得”的辨析 1、“畏”和“惧”的区别 ①“畏”多用作及物动词,“惧”多用作不及物动词; ②“畏”字很少用使动用法,“惧”字用作及物动词时,往往是使动用法,(使??畏);③“畏”字有敬服的意思, “惧”则没有这个意思。 2、“能”和“得”的区别 ①”能”和”得”,古代都有表示”可能”的意思,都用作助动词,但它们的使用条件有所不同。 ②”能”表示能力所及,如:《论语? 》:夏礼,吾能言之;”得”则用于表示客观条件的容许,《论语?微子》:孔子 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古汉语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 本义: 词的本来意义, 也就是记录这个词的汉字结构上反映出来的, 并在古代文献用例中得到证明的含义。 “向” 如 的本义是向北的窗户。 二、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发展出来的意义,是词义演变的结果。 (从词义演变来看,在一个词的众多意义之间,并不是平等并列的关系,往往有源与流的关系,其中一个意义是最初 的,即本义;其他意义是在这个最初意义的基础上发展派生而来的,称为引申义。如“向”的本义是向北的窗户《诗 经?幽风?七月》: “塞向土景户。”由朝北这个本意,引申为朝着或对着。又如”道”字,本意是路。 《诗经?秦风?蒹 葭》:“道阻且长”引申为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又引申为正当的手段, 《论语?里仁》:“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应用:具体的字的本义、引申义的分析。 三、怎样分析词的本义: 主要凭借字形, 还要结合该词的语音形式和古代的文献资料。 这里说的字形, 主要是小篆以前的古文字形体。 “解” 如 , 《说文》:“判也,从刀判牛角。”这是本义。 四、怎样分析词的引申义: 引申义有远近之分,近引申义指直接引申义,远引申义指间接引申义。 1、直接引申义是由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如“好”本义指貌美,引申为一般事物的美好。 2、间接引申义是指由引申义再引申出来的意义, 有时不容易让人意识到, 如“朝” 由本义“早晨”辗转引申为 “朝代”, 长短的“长”辗转引申为“首长”的“长”。 两个不同的字在意义上可以发生关系,因为引申意义较远,一般人已经不能意识到它是一个意义的引申,为了要求区 别就另造了一个字来代替它。如“树”由“栽种”引申为“树立”,另造“竖”字来代替,“竖”就是“树”的引申 义。 五、假借义:由“本无其意。依声托字”而产生的,是因为音同被某字假借后所具有的与本义无关的意义。如“解” 字本义为“解牛”,《辞海》中所言“解”,又同“蟹”,同“獬”等,都是假借义。 六、分析本义和引申义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词义引申和词义更替的区别。 ①词义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意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思,如“脚”本意为小腿,变为“足”以后就不再指 小腿了。 ②词义的引申,指某词产生了新的意义后,并不排除原来的意义。如“道”虽然产生了“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正 当的手段”等新意,但本义“路”的意义一直保留下来。 2、 引申义和假借义的区别。 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假借义是由于“本无其意。依声托字”而产生的,是因为音同被某字假借后所具有的与 本义无关的意义。如“解”字,从本义解牛,直接引申为分解动物,在引申为解体、解脱、解结等,发展的线索很清 楚。而《辞海》中所言“解”,又同“蟹”,同“獬”等,都是假借义。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4 一、“六书”的含义。 关于汉字的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清代以后,一般采用许慎的名称和班固的次序。即:象形者,画成其物随 体诘 ,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查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郑湫攀且病P紊 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事,依声托字, 令、长是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 1、象形:以图画为基础,来表示一件东西或一件事情。大部分象形字是独体字,如日、月、山、川、人等,也有少数 象形字把相关的事物一起画出使意识更明晰,如瓜、果、眉、巢等(合体象形字) 2、指事:用象征性的符号指出事物特点以标示抽象概念的造字法。因为抽象的概念是画不出来的,所以有指事一类。 如上、下、本、末、亦、刀、寸、甘等。 3、会意:把相关的两个或多个字符按照表示某种意义的要求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字,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组合。如从、 林、武、信、安、秉等。 4、形声: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字,意符表示形声字本义所属的意义范围,声符表示形声字的读音类别。如“过、 征、举、叔”等。形声字结构形式有:1、左形右声 2、左声右形 3、上声下形 4、上形下声 5、内形外声 6、内声外形 7、省形(省去意符的部分笔画)如:亭,从高省,丁声。8、省声(省去声符的部分笔画)如:夜,从夕,亦省声。9、 亦声:(声符既表声又表意,即会意兼形声)如:娣,从女从弟,弟亦声。 5、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 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如:莫。 6、转注: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即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如:考、老。 二、形声字的一些问题 1、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形符和声符的位置): 6 种自然结构: (1)左形右声。如松、理、越。(2)右形左声。如雕、期、救。 (3)上形下声。如茅、空、简。(4)下形上声。如基、裳、姿。 (5)外形内声。如园、闾、街。(6)内形外声。如辩、闻、闽。 反常的情况:如: “视、祁、锦、钦、冯、和、蚀”是右形左声,“钊、到”是左形右声,“闷、问”是内形外声, “闺、阁”是外形内声,“孟”是上形下声,“笃、筑、竺”是下形上声。 形符和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 (1)形符偏于一隅:修、倏、腾、滕、裁、栽、颖、颍、佞、疆。 (2)声符偏于一隅:旗、施、徒、徙。(3)形符藏于声符中间:赢、羸、辩、辨、哀。(4)声符藏于形符中间:裹、 衷、戚。(5)互相穿插,分合离奇:随、游、赖。 省形:省去意符的部分笔画。必须补全才能起表意或表声作用。如:釜,从金省,父声。 省声:省去声符的部分笔画,必须补全才能起表意或表声作用。如:雷,从雨,田省声。 亦声:声符既表声又表意。如娣,《说文》:从女从弟,弟亦声。 2、形声字的意符: ①意符是表示形声字的本意所属的意义范畴的,因此和假借义无关,和引申义没有必然联系。 ②后起的形声字所谓的“意符”不一定表示本意所属的意义范畴。如“影”字,古书一般写作“景”,以“日”为意 符,而不是以后起的“影”字的偏旁为意符,“阴影”是引申义。 ③有些意符所表示的意义范畴关系密切,可以互相通用。如“言”和“心”有相通之处,所以“悖”又写作言旁。异 体字也可以是声符的替换。,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不义不浚窠馈! 孔郑钌啤段难∽芬鳌瓣恰薄 三、文字的演变阶段: ①古代文字:商金文、甲骨文。周金文。战国西方周秦的“籀文”属大篆文字。东方六国系统的文字是“古文”。秦小篆、 秦隶。②今文字:汉隶、章草、行书、魏晋真书(楷书)。 四、简要说明什么是隶变? 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隶变彻底摆脱了篆书中遗留的图画意味,使汉字完全革除象形性,成为由笔画写成 的文字。当今汉字的笔画系统在隶书中已经形成。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 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有三: 1、部首形体的变化:如“人”变为“亻”,“心”变为“忄”。5 2、简省或讹变。如“春”,从艹从日,屯声,(上部讹变)。“更”,从攴丙声(整体讹变)。3、混同,是讹变的后果。 有些原先不相同的偏旁,隶变后就混同了。如“服”小篆从舟而不从月,“脍”从肉而不从月。现在楷书的许多偏旁,与它 独立成字时写法不一样,也是隶变造成的。如手旁写作 ,网头写作 ,衣旁写作 ,等等。 五、《说文》和梅膺祚《字汇》部首各有多少?它们的部首编排的性质有何不同? 许慎按照六书原则,把篆文的形体结构加以分析和归类,概括出 540 个偏旁作为部首,凡一偏旁的字都归属其下,如 “桃李松桂”都在“木”部。许慎又把形体相似或意义相近的部首排在一起,形成系统性的部首体系。《说文》的部 首是文字学原则(依六书体系)的部首,部首就标示着该字的本意所属的意义范畴。 梅膺祚《字汇》把部首减为 214 部,具体字的归部有了很大出入,变成了检字法的部首。检字比较方便,但有些地方 难免丧失《说文》部首原有的作用。研究文字学的人,根据的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而不是检字法的部首。(注:后 代的《康熙字典》《辞海》都依据《字汇》的部首归字。)古汉语通论(六)古今字 异体字 繁简字一、古今字 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是意同而形不同 的一组字。如“莫→暮”“责→债”“说→悦”等。 二、异体字 异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 1、异体字的四种情况: ①会意字和形声字之差。如“泪”是会意字, 是形声字。岩是会意字, 是形声字。 ②改换意符相近的意符。 ③改换声符相近的声符。 ④变换各成分的位置。有的改变了声符和意符的位置,如 有的改变了声符或意符的写法, 如 。 ⑤有些异体字最初是完全同义的,后来有了分工。如2、不能认为是异体字的三种情况: ①意义相近,现代读音也相同的一些字,不能当做是异体字。如置和 ,就放置这一意思说,二者相通,可置还有一 些意思是 没有的,况且二字古音也不一样,所以不是异体字。 ②关系交错复杂,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的一些字,也不能当做是异体字。例如③有些通用的字是有条件的,不能看作异体字。如”沽”和”酤”,在买酒和卖酒这一意义上是相通的,但”酤”的对象只能 是酒,”沽”的对象可以是酒,也可以是玉,也可以是别的东西,也不能算作异体字。 三、繁简字 繁简字:简化字与被简化的繁体字合称为繁简字。简化字:特指 1956 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的简化 字,不一定笔画少就是简体字。 繁简字和简化字之间的三种关系: ①繁简之间的对应关系。繁简字大多是一对一的关系,只需记住繁体字即可。如: 也有少数一对二,一对三,或一对四的关系,如 。 ②繁简字的同音代替关系。繁简之间词义本来不同,仅仅因为音近或音同而采用了其中笔画较简的,这样古书中原本 有分别的一组字就有分别了。如: ③繁简之间意义相通的归并关系。有些简化字是可以在古书中找出根据来的,其中有些是本字,有些是异体字或通用 字。如 。6 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 也字★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六种形式: 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是不用系词“是”的,而是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 ①“主 ,谓+也”,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如:虢,虞之表也。《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② “主+者,谓+也”,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判断。如: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 游》 ③“主+者,谓”,主语后用语气词“者”,谓语后面不用“也”字。如: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传》 ④“主 ,谓”,者字、也字都不用,如:贾生,洛阳之少年。(苏轼《贾谊论》) ⑤“主+副+谓+(也)” 如:“身非木石。”“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⑥“主+为+宾”,如:“余为伯倏。” 判断句的否定形式:在判断句谓语的前面加上副词“非”,如: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公上》;固王之不王,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这种“非”字虽然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它并不是否定性的判断词,不是“不”和“是”的结合体,而是 否定副词。“非”是对整个谓语的判断进行否定。 二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古代汉语判断句有两种基本表达功能,主谓语除了在句法上构成判断外,在逻辑上也构成判断关系: ①表示类属关系。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表示等同关系。如:梁父即楚将项燕。 另外,有些判断句主谓语在逻辑上并不构成判断关系,而是: ①表比喻。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②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如:夫战,勇气也。 ③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如: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二、“是”的词性 1)“是” 字是一个指示代词,常常用来复指前文。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古代汉语里“是”可当形容词,词义是“对的”、“正确的”,意思是“认为…对”、“认为…正确”。出现在“名词+是+名词” 的组合中。可单独作谓语,也可带宾语。 3)我们讲古代汉语不用“是”,是指文言文说的,至于白话,是用系词“是”的,先秦文献极少用系词“是” ,汉代后有所 增加。 三、“乃”、“为”在句子中的词性和作用 ①副词“乃”在判断句谓语前加强肯定。如:是乃仁术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②“为”在判断句中作动词而非判断词。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这里的“为”是“算 作”的意思。另外,用“也”字煞尾的判断句一般不能用“为”字,如:虢,虞之表也。不能说成“虢为虞之表也。” (通论八继续讨论。) ★四、判断句的活用 判断句的基本作用是谓语对主语进行解释和分类,典型的判断句主语和谓语所指的应该是同义事物或同一类别, 但在语言实践中,某些判断句主谓的关系不能按照形式逻辑的要求来加以分析,这就是判断句的活用,主要有三种情 况: ①用判断句形式表示比喻,如: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用豺虎作隐喻构成判断句,是说曹操好比豺虎。 ②用判断句形式表示比较复杂的内容,如:百乘,显使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其主语谓语不是同一类事物,而表示一种比较复杂的内容,是一种内容被压缩了的判断句,表示:带着百辆车子的使 者是显赫的使者。 ③用判断句形式表示因果,如: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用带也的判断句作为后一分句来说明原因。 ★五、“也”字的用法 1、煞句的也字:一般用在判断句的句尾来帮助判断,这是也的基本用法。其引申用法有以下四种:7 ①用在因果句的句尾,如:媪之送燕后也,执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由果溯因,说明 真相;古之人与民皆乐,故能乐。《孟子?梁惠王上》由因及果,进行推理,都用“也”字煞句。 ②用在陈述句的句尾。表示对所说事情的真实性深信不疑,是表示肯定的语气。 如: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③用在命令句的句尾。如: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其中命令或祈使的意思是由否定代词“无”来表示的,加上“也”字,则不单纯表示祈使,而是带上了肯定的语气。 ④用在疑问句的句尾。如:孟尝君怪之:“此谁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此句中的疑问语气是由疑问代词“谁”来表示的,“也”字在疑问句中,也带了疑问语气。有人认为这种“也”字等 于“邪”,二者的不同在于:1、“也”字本身不表示疑问,“邪”字本身表示疑问。2、“也”字虽然用在疑问句中, 但仍然带有一点确定语气,所以“也”字后面容许再用语气词。 2、句中的也字:语气词“也”字有时用在单句或复句中表示顿宕。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用在单句的主语之后。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论语?季氏》用在一般主语之后。 ②用在时间副词或表示时间的词组之后。 如: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许行》;今也则亡。 《论语?雍也》 ③用在复句的第一个分句之后,这个分句往往是表示时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如: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古汉语通论(八)叙述句 矣字 焉字叙述句主要是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的行为变化的,主要有四个问题(双宾语、宾语的位置、表示行为数量的句 法,被动句) ★一、双宾语的几种情况 ①表示“赠、告”义的动词带双宾语 双宾语是指某些及物动词有时可以带两个宾语,其一为“人”,是行为动作的间接承受者,称为间接宾语,因靠动词 近,又称近宾语;其二为“事”或“物”,是行为动作的直接承受者,称为直接宾语,因离动词远,又称为远宾语。 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往往是表示赠与、接受、告诫等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的,如赐、予、遗语、告等,如:公赐之食。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赐是动词,食是直接宾语,之指颖考叔。 ②一般及物动词带双宾语 上古能带双宾语的词并不局限于表示“赠、告”等有交换关系的动词,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如:天生民 而立之君,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孟子?万章下》,“闭之门”是双宾结构,“门”是直接宾语,“之”指贤人, 是间接宾语。 一般及物动词中,值得注意的是“为”字,“为”在古代含义广泛,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可把它理解为作、做、造、 制、处理、安排等。用为作动词的句子常带有双宾语,如:重为之礼而归之。《左传?楚归晋知 》。“为之礼”是 双宾结构,礼是直接宾语,之是间接宾语。为在这里作“举行”的意思。 二、宾语的位置 主要有三种情况:①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往往前置 ②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宾语前置③叙述句中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 ★叙述句中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有三种情况: ⑴为强调宾语,把宾语提前,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实”或“之”复指。如: 岂不b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齐桓公伐楚》“是”复指前置宾语“不b”; 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实””是”分别复指前置宾语”人”、”德”;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两个”之”复指前置宾语”异”、”由与求”。 ⑵用“惟(唯)??是??”“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前置的宾语,如: 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左传?宫之奇谏假道》“惟德是辅”即“惟辅德”; 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荀子?王霸》“唯利之求” 即“惟求利”; 现代汉语的唯利是图、为你是问就是这种语法的残留。 ⑶如果被提前的宾语是代词,一般只用“之”复指。如: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其是(斯)之谓”即“其谓是(斯)”; 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Y梁传?僖公二年》8 ⑷不用复指代词的宾语前置情况,直接把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只限于“是”,其他不多见,如: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寡人是问”就是“寡人问是” ⑸介词“以”的宾语往往可以无条件前置,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现代汉语中,“夜以继日”结构同此。 ★三、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 ①常规句式: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而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如: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晋灵公不君》 现代汉语中的千变万化、百发百中、一劳永逸等也是这种用法。 ②变化句式:把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尾,并在这个数词前面用“者”字复指,“??者+数词”,者字前的词语就充 当了全句的主语,移到句尾的数词就成了全局的谓语。如: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i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三”在句中作谓语而不是补语 四、被动句 被动句指的是主语是谓语动词的被动者、受事者。按有没有特定的形式标志分为两大类: ①意念上的被动句:没有专门用来表示被动的词,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从主语和动词之间的关系来看,“蔓草”是“被”除的,从意义上构成被动句。 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四种形式标志: ⑴“于”字句:动词后面用“于”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S克伤于失,流血及履,未绝鼓音。《左传?郑伯克段于鄢》。“S克”被“失”所伤,动词后用“于”引进行为的 主动者“失”。 ⑵“为”字句: 1、为+行为主动者,如:卒为天下笑。《战国策?赵策三》介词”为”引进行为主动者”天下” 2、“为??所”式,如:夫直义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为??所”式比单用“为”字被动意 义更加明确。 ⑶“见”字句:用“见”字表示被动 1、见+动词 盆成括见杀。《孟子?尽心下》,“见”是表示被动的助动词,不能直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2、“见??于”句式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见”字表示被动,“于”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见??于”句式所表示的 被动句式更加明显。 ⑷“被”字句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助词“被”是帮助表被动。 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回。(蔡 《被收时表》),介词“被”字引进了行为的主动者。 五、矣字:表示动态的语气词,相当于“了”,意味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基本用法是把事物发展的新阶段作为新的情况 告诉别人。 ①用于叙述句句尾,”矣”字总用来报道一种新情况。如:余病矣。《左传?齐晋之战》 1)前面已用时间副词“已”“既”“尝”表情况已经如此或曾有某情况,“矣”字是说话人把它当做新情况来报道。 如: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2)预料某一情况会出现,”矣”字把它当新情况来报道。如:虞不腊矣。《左传?蹇叔哭师》 3)偏正复句的偏句表假设,正句表结果,如: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 4)表示一种可能性,当做新情况来报道。如: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②用于描写句句尾,如: 1)用形容词作谓语的描写句,“矣”字把事物的状态当做一种新情况来报道。如;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2)有时候描写句的谓语部分提前,后面用“也”字煞句,就增加了夸张的语气,但“矣”字本身并不表示夸张语气。 如: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③用于祈使句句尾,说话人希望对方实现某种行为或停止某种行为。如:9 先生休矣。《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其祈使语气是由全句的语调和词语的全部内涵来实现的。“矣”字帮助把祈使 的内容当做新情况来陈述。 ④用于疑问句句尾,如: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全句的疑问语气并非由“矣”字表示,仍然保持原来的语法意义,不过也帮助表示疑问语气。 六、焉字 ①”焉”字是一个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它不仅用来代某一范围或某一方面,还经常用在叙述句的句尾表示提示语气。 ②”焉”字代表的某一范围或某一方面,常与处所或人物有关,如: 余收尔骨焉《左传?蹇叔哭师》,含义相当于“于是”或“于是间”, ③如果”焉”字前面是形容词,就代指比较的对象,如: 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莫强焉:没有哪个国家比它强大。 “之”“焉”和的区别 ①在和动词结合时,”之”用在及物动词后面,”焉”用在不及物动词后面,如: 非曰能之,愿学焉。《论语?先进》”能”在古代是及物动词,”学”在古代是不及物动词。 ②同一动词,加”之”和”焉”字词义不同,如: 虢叔死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死”是不及物动词,“死焉”即死在那里。 提弥明死之。《左传?晋灵公不君》死是及物动词,指提弥明为保护赵盾而死。 ★焉字的活用法: ①“焉”和“于”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 “焉”和”于”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焉”字的代词性就冲淡了,语气词性质就更为突出了。如: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寡人之于国》“焉”和“于国”同时出现,代词性很弱,语气词性突出。 ②“焉”字作纯粹的语气词,此时“焉”字带有指点引人注意的语气。如: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国语?晋语四》上文用”矣”,下文用“焉”,下文正是说话人要 重点强调的。 焉用在疑问句的句尾,句中有疑问代/副词,“焉”字不仅做兼词,同时也带上了疑问语气。如: 既富矣,又何加焉?《论语?子路》 焉用于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用法并不常见。如: 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墨子?兼爱上》古汉语通论(九)否定句 否定词一、否定句 1、否定句的构成: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做否定句。否定句中必须有否定词,否定词可以是副词,如“不、弗、毋、勿、 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也可以是代词,如“莫”。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一般需前置,这类宾语前置包括两类条件: 1)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必须有否定词;如: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2)宾语必须是代词,代词宾语一般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有两点值得注意: ①用“不、毋、未、莫”的否定句,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前。如: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不吾知”就是”不知吾”。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礼记?礼运》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晋灵公不君》 ②用“弗、毋、非、无”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就不能用上述结构。因为“弗、毋”所限制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 “非” 是否定整句谓语的,而“无”本身就是动词。若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这种结构。如:虽不得鱼,无后 灾。《孟子?梁惠王上》 二、否定词 1、不、弗:都表示一般的否定,词汇意义相同,语法意义有两点差别: ①“不”字后面的动词可以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既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弗”字后面的动词一 般是及物动词,动词后往往不带宾语。如:10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荀子?劝学》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礼记?学记》 前两例用“不”,后两例用“弗”,区别明显。“弗”后带宾语的情况非常少见,如: 《孟子?告子上》: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②“不”和“弗”都不能否定名词。“不”后面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弗”字后面的名词则用如及物动词。如: 晋灵公不君。《左传?晋灵公不君》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福”用如及物动词,“弗福”等于说“弗福之”,前面用了“弗”,后 面就不用宾语。 2、毋、勿:词汇意义相同,通常都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在语法意义上, “毋”和“不”相当, “勿”和“弗” 相当。 ①“毋”字后面的动词一般带宾语,“勿”字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如: 毋妄言,族矣!《史记?项羽本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但”勿”后不带宾语的规则在先秦后并不严格,如:百亩之地,勿夺其时《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毋、勿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如: 毋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友即交友 非礼也,勿籍。《左传?成公二年》籍即记载于史籍。 ③毋、勿用于陈述句,意义和“不”差不多,不再表示禁止了。如: 以我为君子,君子安得毋敬也。《韩非子?说林下》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古书上,“毋”常写作“无”。) 3、 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没有”,如: 宣子未出山而复。《左传?晋灵公不君》 ①“未”和“未尝”的区别 未尝:是一个凝固结构,表示不曾或者“没有??过”,只是简单地否定过去。 未:着重在和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对比,或者和已经实现的事情对比。如: 臣未之闻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未之闻”表没有听说,表没有实现但有实现的可能性。 臣未尝闻也。《战国策?魏策四》“未尝闻”表示没有听说过,只是简单地否定过去。 ②“未”字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此时和“不”的意思差不多。如: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4、否 ①“否”字和作为应答之词的“然”字是对立的,常用于单词句,等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或“不是的”。如: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孟子?许行》 ②“否”又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表示否定的一面。如: 吾得见与否,在此岁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5、非 ①“非”字用于判断句,否定谓语和主语的关系。如: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公上》 “非”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副词,它所否定的是整个谓语。 ②“非”用于叙述句或描写句,否定行为或性质,表示对某一事实的否定。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有撇开的作用。如: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③“非”字用于假设,等于说“若非”或“若无”,如: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古书上,“非”又写作“匪”) 6、无 ①“无”是“有”的反面,它否定的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这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是“无”字的宾语,如:位尊而无功, 奉厚而无劳。《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②“无”可以说成“无有”或“不有”,意思差不多。如: 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传?齐晋之战》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左传?晋灵公不君》用在否定词后面表示双重否定。11 ③“不”和“无”的语法分工。“不”是副词,否定的是形容词和动词,“不”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或形容词;“无” 是动词,否定的是名词,“无”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用如名词。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谄、骄”用作名词。 客无好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好”用作名词。 7、莫 ①否定性的无定代词,可译为“没有谁”、“没有哪一件东西(事情)”,如: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晋灵公不君》,“莫”前的“善”是它所指定的范围。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晋灵公不君》,”莫”前未出现所代替的名词,表广泛否定。 ②上古的“莫”字有时也作否定副词,相当于“不”,如:小子何莫学乎诗?《论语?阳货》 ③汉代以后,“莫”字常用于祈使句,当“勿”字讲,表禁止,如: 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史记?商君列传》古汉语通论(十)疑问句 疑问词一、疑问句 疑问句一般需有疑问词,有时用疑问代词,有时用疑问语气词,有时二者都用。如: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1、疑问代词作宾语必须前置。 ①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前面。如: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孟子?告子上》比较”谁敬”和”敬兄”的词序可知: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 动词前面,名词作宾语放在动词后面。 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左传?楚归晋知》动词前有助动词就放在助动词前面。 ②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必须放在介词前。规则严格,几乎没有例外。如: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楚归晋知》 ★2、表示疑问的凝固形式 ①何如、如何:意为“怎么样”、“怎样”或“怎么办”。如: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战国策?江乙对荆宣王》 ②若何、何若、奈何:含义与”何如、如何”相同,意为”怎么样、怎样或怎么办”,如: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美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二十章》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注:没有说成“何奈”的) ③如??何,若??何,奈??何:当中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为:把(对)??怎么样(怎么办),如: 年饥,用不足,如之何?《论语?颜渊》 国不堪二,君将若之何?《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④如之何,若之何: 有时用在动词前面表反问,译成”怎么”,如: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左传?子产不毁乡校》 有时用在询问句末尾,译成“怎么样”,如:艺麻如之何?衡从其田。《诗经?齐风?南山》 二、疑问词 1、疑问代词 ①谁、孰、何 ⑴“谁”是指人的疑问代词,如: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左传?齐桓公伐楚》 ⑵“孰”常表示选择,可指人也可以指物,如: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 ⑶“孰”字指人时,也有不表示选择的,此时和“谁”没有分别。相反,“何”字偶尔也可以表示选择。如:四体不 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于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 ⑷ “孰与”二字连用,以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如:12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一》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战国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⑸“何”是指物的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如: 孟尝君问:”客何好?”《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门人问曰:“何谓也?”《论语?里仁》 ⑹ “何”字又可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的意思。如: 吾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先生坐,何至于此?《战国策?魏策四》 “何”作状语时,被修饰的不一定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如: 吾何快於是?《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⑺“谁”“何”都可以用作定语,“孰”不能,但“谁”后面一般用“之”字,“何”字后面不能用“之”字。如: 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齐桓公伐楚》 ②安、恶、焉、胡、奚、曷 这六个词只可以作宾语和状语。作状语要比作宾语常见。 ⑴作宾语时,“安、恶”指代处所,译成“哪里”;“胡、曷、奚”和“何”字相当,译成 “什么”;“恶”只用于 “恶在、恶乎”,很少用在其他介词和动词前面。如: 梁客辛垣衍安在?《战国策?赵策三》;”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父归之,其子 焉往?《孟子?离娄上》;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途之 人可以为禹”,曷谓也?《荀子?性恶》 ⑵作状语时,“安、恶、焉”一般表反问,译成“哪里、怎么”;“胡、奚、曷”一般表示原因,译成“为什么”, 如: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孟子?梁惠王上》 姜式欲之,焉辟害?《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⑶“曷”作状语时,和“盍”字相通,表“何不”的意思。 2、疑问语气词 ①乎、诸 ⑴“乎”字表示纯粹的疑问,在是非句里,疑问的人把一件有疑问的事说出来,要求对方做肯定或否定的答复,译成 “吗”,在选择问句和特指问句里译成“呢”。如: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一位楚国n祥乎?”《战国策?庄辛说楚 襄王》(选择问);轸不之楚,何归乎?《史记?陈轸列传》(特指问) ⑵先秦时代, 已经用过疑问代词的特指句, 极少用 “乎” 字, 秦汉以后, 特指句用 “乎” 字才渐渐多起来。 多译成 “呢” 。 如:轸不之楚,何归乎?《史记?陈轸列传》 ⑶“乎”字还可以表示反问语气,但前面必须有疑问代词、否定词或“岂”字、“宁”字相呼应。跟疑问代词相呼应 的“乎”字译成“呢”,其余的译成“吗”,如: 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战国策?江乙对荆宣王》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⑷ “乎”有时不表疑问,而表感叹。如: 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天乎!吾无罪!《史记?秦始皇本纪》 ⑸“乎”字跟“其”、“无乃”(恐怕是)、“得无”等词组相呼应时,表委婉语气,略等于现代汉语里的“吧”, 如:其是之谓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日饮食得无衰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⑹“诸”是“之乎”的合音,用于句尾时可以用“之乎”去解释,但是只表示疑问或反问。如:文王之囿,方七十里, 有诸?《孟子?文王之囿》 ②与(欤),邪(耶) ⑴作为语气词的“与”和“邪”字语法作用相同。 ⑵ 除了有疑问代词或在选择问句以外,“与”一般不表示纯粹的疑问,疑问语气没有“乎”那么强,只是说话人猜想 大约是这样,但还不能深信不疑,要求对方加以证实。这是与“乎”的主要区别,如:是鲁孔丘与?《论语?微子》;13 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风赋》) ⑶在选择问句或有疑问代词的句子里,“与”和“邪”的作用基本和“乎”相同,疑问语气较强。如:求之与?抑与 之与?《论语?学而》;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秋水》 ⑷“与”和“邪”也都能用于反问。如: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此非以贱为本邪?《老子》 ③哉:作用有二:表感叹;表反问 ⑴“哉”的基本作用是表示感叹,而且是比较强烈的感叹,略等于现在的“啊”字。如: 管仲之器小哉!《论语?八 》 ⑵ “哉”字和他前面的形容词可以提到句首,构成倒装句,表强烈的感叹语气。如: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⑶“哉”字用于反问句,一般要有疑问代词或”岂”字跟它呼应。略等于现代的“吗”字,如: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 遥游》;其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⑷“乎哉”表示纯粹的疑问。如: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乎哉”也可以表示反问,如: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孙丑下》。表示疑问和反问的主要是“乎”,“哉”主要用 来加强“乎”的语气。 ★3、几种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 ①不亦??乎,是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②何以??为,是表反问的一种说法。意思是“用??做什么”,如: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这种说法其实是“为”的疑问代词宾语“何”放在作状语的介词结构前,”为”字意义已虚化。 另外,“何以??为”中的“何”字可以用“奚、恶、安”来替代;“以”字可以用“用”字来替换,如: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恶用是 者为哉?《孟子?滕文公下》 古代的介词“以”常常可以省去,因而“何以??为”也可以说成是“何??为”,如: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③“何??之有”,如: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意思是”有什么??”,”之”是复指之前的宾语”何厌”。 4、疑问语气词的连用 疑问语气词不仅可以和疑问语气词连用(如”乎哉”),且可以和直陈语气词连用构成疑问句或反问句,连用的语气词都 分别分担了表达语气的任务,但重点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如: 唯求其非邦也与?《论语?先进》;岂非计长久,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战国策?赵策四》 斯谓之君子已乎?《论语?颜渊》;女为周南召南矣乎?《论语?阳货》古汉语通论(十一)词类的活用词类活用,指的是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如“从 左右,皆肘之”。句中的“肘”是名词,在此临时用作动词,意为“用肘撞”。 5 个问题:1、名词用如动词 2、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3、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4、名词用作状语 5、动 词用作状语 词类的活用与词的兼类:词类的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是不同的,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活用作别类词,而词的兼类 是指某些词可以兼属两类或三类,词义会有明显的变化,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 一、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1、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可分为两类:普通名词用如动词和方位名词用如动词。 从左右,皆肘之,《左传?齐晋之战》,普通名词用如动词。 秦师遂东。《左传?蹇叔哭师》,方位名词用如动词。 2、如何鉴别名词用作如动词 鉴别某一名词是否用如动词,需从整个句子的意思来考察,以及其在句中的地位,以及与之组合的词类,跟它构成什 么样的句法关系。有以下五种鉴别方法: ①代词前面的名词用作如动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如“肘之”。 ②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用作如动词,如“不君”、“遂东”。14 ③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用作如动词,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④名词用“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因为“而”一般只连接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组,如“衣冠而见之”、“过荥 阳而西” ⑤两个名词连用,如不是并列关系或偏正关系,就有可能活用为动词,如“脯鄂侯”《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动词 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1、动词的使动用法 ⑴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当它以使动用法出现在句中时,就能带宾语了。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 作或行为。如: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2)有时候不及物动词后面虽然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来看,仍是使动用法。如: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 “来”是“使远人来”的意思 ⑵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1)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就可带宾语,在形式上和用作使动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使动的宾语不是 动作的接受者,而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使它具有这种动作。如: 晋侯饮赵盾酒。《左传?晋灵公不君》 “饮赵盾酒”是“让赵盾饮酒”的意思。 2)一些及物动词如“食”“饮”“见”等用于使动时,中古以后改变了读音,通常念去声,就与及物动词的其他用法 区别开来了。 但并不是所有的及物动词用于使动时都改变读音, 如: 欲辟土地, 朝秦楚,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孟子? 齐 桓晋文之事》中的”朝”就没有改变读音。 ⑶动词的使动用法造成的特殊现象 一些特殊现象,如“胜之”和“败之”意义相同,就是因为“胜之”被用为一般的及物动词,而“败之”则是用作使 动。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它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君子正其衣冠《论语?尧曰》 有时候,用于使动的形容词后面的宾语省略了,并不改变使动的性质。如: 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能贫”是“能使之贫”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情况已讨论,名词也偶然用作如使动,较罕见。) 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 如: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国异姓”指“使异姓立国”。 有时候,用于使动的名词后面的宾语省略了,并不改变使动的性质。如: 何以至今不业也?《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不业”相当于”不业之”,后面的宾语省略了。 三、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强调主观上的看法。如《孟子?尽心上》:“孔 子登东山而小鲁。”“小”是“觉得小”的意思。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左右以君贱之,食以草具。《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贱之”即“认为他贱”的意思。 2、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 友风而子雨《荀子?赋》“友风而子雨”意为“把风看成朋友,把雨看成儿子” 3、形容词是否用如动(包括使动和意动)的判断 ⑴形容词后如果有名词或者代词作宾语,那么这个形容词一定用作动词。如: 左右以君贱之,食以草具。《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⑵形容词前面有“能”、“足”、“可”等能愿动词或者辅助性代词“所”,这个形容词也活用作动词。如:赵孟之 所贵,赵孟能贱之。《孟子?告子上》“贵”前有“所”,活用为一般动词,意为看重;”贱”前有”能”,活用为使动, 意为“使??变得卑贱”。 ⑶同一个形容词是用作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的判断,常常靠上下文来分辨。如“左右以君贱之也”,“贱”字用如 意动;“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中的“贱”字则用如使动。15 4、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 1、范围区别:名、形、动词都可以用作使动;而只有名、形可以有意动用法,动词无意动。 2、意义区别:使动是使宾语“做什么、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 的看法、意念。如:“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两句很相似,但从 上下文意的分析中可知前句是客观行为,是使动,后句是主观看法,是意动。 四、名词作状语 ★①名词作状语的作用 ⑴表示比喻,以作状语的名词的特征来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方式或状态,译为“像??一样的”,如:嫂蛇行匍伏, 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秦策一》”蛇行”意为” 像蛇一样的爬行”。 ⑵表示对人的态度,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人当作用做状语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译为“像对待??一样” , 如: 彼秦者??虏使其民。《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虏使其民”意为”把人民当做俘虏来使用” ⑶表示处所或方向,如: 舜勤民事而野死。《国语?鲁语上》“野死”表示在苍梧之野死去,“野”表示处所。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海外北经》“北”是指到北方去,表示方位。 ⑷表示工具或依据,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箕畚”表示行为的工具;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法”表示依据 ⑸时间名词作状语,表修饰时间,如:夜缒而出。《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⑹有些名词性词组在句中的作用,与单个名词用作状语相当。如:乐岁终身饱。《孟子?梁惠王上》 ★②名词作状语和名词作主语的辨别 名词作状语和名词作主语的形式相同,位置都在动词(谓语)前面,正能根据上下文意来辨别。一般情况说来: ⑴动词(谓语)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用作主语的,就应当认为是用作状语。 ⑵作状语的名词前往往另有主语,如“嫂蛇形”已有“嫂”作主语,“蛇”就只能是状语了。 ③“岁”、“月”、“日”用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 “岁”、”月”、”日”用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平时意义有所不同,已非单纯的时间修饰。 ⑴表示行动的频数和经常:“岁”、“月”、“日”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面,表示“岁岁”(每年)、“月月” (每月)、“日日”(每天)的意思,如: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庖丁解牛》 今吾日记之而不足,岁记之而有余。《庄子?庚桑楚》 ⑵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日”字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当“一天天地”讲。如: 事日急,诸公莫敢复明言于上。《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⑶表示追溯过去:“日”字用在句首主语的前面,当“往日”讲,如: 日君以骊姬为夫人。《国语?晋语一》 五、动词用作状语: ①动词直接用作状语的情况较罕见,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如: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②动词用作状语后+而+动词,情况多见。如:夜追而出。《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③动宾词组作状语,情况多见。多表行为方式或时间,有时加“而”有时不加。如:挟太山以超北海。《孟子?梁惠 王上》;有牵牛以过堂下者。《孟子?梁惠王上》;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既。(杨 :报孙会宗书) ④动词作状语,在词序上类似连动式,一先一后不分主次,但动词或动词宾语用作状语是修饰动词谓语的,有主有次, 如:咏而归。《论语?先进》唱着歌归去的意思。 六、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 1、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宾语前置。 2、宾语前置的种类: ⑴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需前置。 ⑵作动词的宾语前置。如:吾谁欺,欺天乎? ⑶在介宾结构中,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⑷否定句中,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如:“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臣未之闻也。”。⑸用代词复指的宾语16 前置。古代汉语叙述句的宾语都可以置于动词之前,但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宾语必须用代词复指,常用于复指宾语的 代词有“之”和“是”。如: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 另外,宾语前置有两种特殊情况: ⑴ “惟(唯)+ 宾语+ 是(之)+ 动词”,这种格式使宾语表达的事物得到进一步的强调,如:“惟余马首是瞻。”意思 是“惟瞻余马首”。 这类前置宾语也可以由代词充任,用以复指宾语的代词只用“之”。如“其斯之谓与?” ⑵ “此(是)之谓……”是一种固定格式,意思是“叫这作…”或“是说这个吧”。代词“是”作宾语有时不需要复指就可以置 于动词之前。如:“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3、宾语不能前置的情况: ⑴个别用“为”字的句子,疑问代词作宾语不前置,如“子为谁?” ⑵ “如何”是“如之何”的紧缩,意思是“对之怎么样”,“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受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规律的制约。 ⑶ “何如”语义同“如何”,译为“怎么样”,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结构。 ⑷ “奈何”“若何”情况同“如何”一样,”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前置。 ⑸宾语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性成分,则不能前置。如“吾不能早用子。” ⑹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其中的代词宾语一般不前置。如:莫弗称之。 ★4、谓语前置:古代汉语的一些句子,谓语在主语之前,称之为谓语前置。有两种句子里谓语前置的现象比较多见。 ⑴表示疑问的句子。如:何哉,尔所谓达者? ⑵表示感叹的句子。如:贤哉,回也! ★5、动量成分的位置:古代汉语一般只用单个数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量,数词可以处在两种语法位置上。如: ⑴在动词前作状语。如“三战三北”。 ⑵在动词性成分后加上代词“者”,后面再加上数词,让数词作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量。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 i以示之者三。” 6、成分的省略情况: ①、主语的省略: ⑴承上省略:在复句中第一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就可以 省略。如: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 ⑵蒙下省略:前几个分句的主语蒙最后一分句的主语而省。如: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②、宾语的省略:这在古代汉语里是常见的。有: ⑴宾语表达的事物在前文已经谈到,宾语就可以省略。如: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⑵介词的宾语也可以省略。如:(项伯)欲呼张良与()俱去。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者字 所字一、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等,如: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启予足,启予手。《论语?泰伯》 ①我、予(余)都可作主、宾、定语。 ②“吾”可以作主语、定语,但一般不作宾语。如:今者吾哀我。《庄子?齐物论》 ③ “吾”一般只在否定句里作前置宾语,如: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④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宾语。 ⑤“朕”先秦时意同“我”,秦朝后,是皇帝自称。 2、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如: 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左传?齐桓公伐楚》;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吾语若。《庄 子?人间世》;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论语?微子》;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 《汉书?项 藉传》 ①它们可作主、定、宾语。 ② “而、乃”只作定语,一般也不用作主语,且绝不用作宾语。17 3、第三人称代词:其、之,“其”字一般用作定语,“之”字一般用作宾语,第三人称不用做主语,如: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庄子?逍遥游》;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4、其和之的四点区别:(“其”字的特点) ①在上古汉语,“其”字不能作主语,在很多地方,“其”字很像主语,其实不是,“其”作代词时代替的不是简单 的名词,而是名词加“之”字,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吾见师之出而不见 其入也。《左传?蹇叔哭师》 “其”只能译成“它”或“他”,而不能译成“它的”或“他的”。从语法结构看,“其”字是定语而非主语,因为 这种“其”字只能和后面的成分合成词组作整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②有时候“其”不能译成“它的”“她的”“他 的”,只能译成“那”、“那样的”,此时是指示代词。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 语?里仁》 ③“其”和“之”可以灵活用作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一人称代词。如: 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你)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我)” 《左传?晋灵公不君》;天子发政于天 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你们的)上。”《墨子?尚同上》 ④上古第三人称代词不作主语,在这种情况下,或重复前面的名词作主语,或省略主语,如: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子罕弗收。《左传?襄公十五年》“子罕”重复出现作主语;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趋而避之”的主语是“接舆”,“不得与之言”的主 语是“孔子”,都省略了。 5、与人称代词相关的两个注意点 ①上古汉语里,人称代词是单复同形的。我们仍用“吾”“我”表示,你们仍用“女”“而”表示,他们的仍用“其” 表示,他们仍用“之”表示,不像后代用“汝等”“彼等”等,如: 周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吾”指“我们”。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论语?先进》尔指你们。 第一、二人称代词或部分尊称、谦称后,加” 侪、等、属、曹”表复数,相当于“这些人”等。但这些字并不是表复数 的形态,和”我们”” 你们”不但结构不同,意义也有差异。如: 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也?《左传?昭公元年》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欲使汝曹不忘之耳。《后汉书?马援传》;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②古代汉语常用谦称代替第一人称,尊称代替第二人称。 尊称和谦称都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受代词规律的限制,但它们在词义上又代表了“我”或“你”,如: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寡人谦称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老臣谦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战国策?齐策一》君、公尊称 辛垣衍曰:“先生助之奈何?”《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先生尊称 此外,自称其名也是一种谦称,称人之字也是尊称。如: 平原君曰:“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 《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平原君自称其名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司马迁《报任安书》)少卿为司马迁称呼任安的字。 6、古代人称代词用的少原因有:1、古代省略主要的地方多,第三人称不作主语;2、谦称和尊称代替了人称代词。 二、指示代词 1、是、此、斯、兹:都表示近指,表示“这”、“这个”、“这里”等,例如: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逍遥游》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寡人之於国也》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 ①是、此、斯、兹都可以用作主语、定语、宾语 ②“是”和现代汉语的“是”不同,和“此”是同义词,常可互换。今其人在是;其人在此。 ③“是”“此”可以指人,略等于“这人”“那人”。 ④“是”字用作宾语时可放在动词前面。如:无以缩酒,寡人是徵。《左传?齐桓公伐楚》 ⑤“是”可以单独做判断句的谓语。如:终而复始,日月是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汉语词典在线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