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和甲状腺囊腺瘤病因:腺是一种病吗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引言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甲减心)是由于合成、分泌不足或生物效应不足而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和外周减少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内分泌紊乱性。本症见于各年龄组人群,以成年人为多见,但老年人的相对发病率高于年轻组。老年甲减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有时发展到晚期,临床表现也不明显,仅少部分病人有特征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如、迟钝、抑郁、,便秘和皮肤干燥等。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流行病学
本症见于各年龄组人群,以成年人为多见,但老年人的相对发病率高于年
轻组,报道年龄>65岁的老年人中,临床甲减的为1%~5%,另有5%~15%的人群伴亚临床性甲减,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住院病人中患病率更高,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约为5∶1。国外统计,明显的甲减症在>65岁年龄组中为2%~5%,女性多于男性,而轻症或亚临床型甲减在>65岁年龄组中占5%~14%,可见本症在老年人中并非少见,加之起病多较缓慢,症状又不典型,易导致漏诊或误诊,应提高警惕。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致病机理
导致甲减的原因十分复杂,临床上根据其起源,将甲减分为3类(表1):因甲状腺本身疾病引起的功能减退称甲减或甲状腺性甲减,占甲减的90%~95%。缘于及下丘脑病变的甲减系中枢性甲减或与三发性甲减。由TSH或甲状腺激素抵抗所致者称为受体性或周围性甲减。在各型甲减中,成年型和幼年型甲减既可原发于甲状腺本身病变,也可继发于垂体或下病变。则主要属于原发性甲减。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病症诊断
符合下述4条者,可诊断为甲减性心脏病:
1.符合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标准。
2.增大,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的表现和异常。
3.除外其他原因的心脏病。
4.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明显好转甚至恢复。
由于老年人甲减起病缓慢表现不典型,许多症状往往归之于老年性改变而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
不加重视,的改变又酷似心脏病、或高心病,故甚易误诊。因此对老年人尤其是女性,伴有原因不明的心脏扩大,心包积液及心电图表现为QRS低而心率不快者,均应考虑有甲减性心脏病的可能,需做相应检查。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鉴别诊断
1.低甲状腺激素综合征的鉴别主要需与低于综合征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鉴别。
2.甲减病因的鉴别即区别原发性、中枢性和周围性甲减。
3.甲减与亚临床甲减的鉴别主要根据FT3、FT4和TSH检查结果确定。
4.甲减常见症状的鉴别主要包括、贫血、、浆膜腔积液和肝功能异常等。
5.与其他系统疾病鉴别如青春期延迟、垂体性侏儒、、冠心病和垂体瘤等。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病症治疗
1.常规治疗
(1)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目的是纠正甲状腺功能减退,改善代谢障碍,使心脏病变得以恢复,永久性甲减者需终身替代治疗。甲状腺激素制剂有干燥甲状腺粉(片)、左甲状腺素(L-T4)、左旋三碘甲腺原氨酸(L-T3)。国内常用的是干燥(片),源于家畜甲状腺,其标准是测定碘含量来确定,不能真实反映及T3的含量,故其T4及T3的含量差异较大,但其中主要以T4为主;最近已有进
口左甲状腺素(人工合成)供应,作用温和持久,是甲减替代治疗最理想的人工合成的L-T3,作用强,持续时间较短,因较大故较少应用。
(2)甲状腺粉(片):为国内最常用的制剂,宜从小剂量开始,以免增加心脏负担。每晨15~30mg,以后每2~3周缓慢递增15~30mg/d,直至奏效,通常剂量为90~120mg/d。一般先有、消肿,其次胃寒、乏力和等症状改善或消失。如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心动过速、、心绞痛、多汗和兴奋等现象,宜减量或暂停,待上述症状消失后,再行。甲状腺粉(片)的缺点是效价不稳定,肠道内吸收多少不一,作用发挥缓慢,优点是价廉易得,容易保存。
(3)左甲状腺素:剂型为50μg和100μg2种剂型,开始作用时间约4天,持续时间约10天。开始剂量为20~25μg,7~14天后增加25~50μg,其后每4周增加25~50μg,临床症状缓解后维持其剂量长期应用。维持剂量一般为每天100~200μg,,特别是作用长而稳定,尤适合于。
2.心血管病变的治疗
(1):可用硝酸甘油及其长效制剂对症治疗。老年病人中有严重心绞痛而甲减又未纠正,是治疗上的难题。因为用甲状腺素替代疗法可加重心绞痛,而治疗心绞痛常用的β-受体阻滞药又可引起严重的。这些病人常可发现严重病变,现可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在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下作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可用足量的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而无再发心绞痛之虑。
(2)心力衰竭:可在应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同时加用洋地黄制剂。洋地黄在体内半衰期延长,加之心肌纤维黏液水肿,对洋地黄的反应改变,故往往不佳又易中毒,需小量慎用。
(3)心包积液:因临床症状不多明显,极少发生心包填塞症状,且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大多数能消退,故一般不需抽液。对填塞症状明显,或甲状腺功能已改善而心包积液仍多者,可行心包穿刺抽液或做心包切开引流术。
(4)高血压:开始治疗阶段慎用,据报道单用甲状腺素治疗可使1/3病人恢复正常。在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血压仍高者,才考虑使用降压药治疗。
未能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者,可以多年,最后可死于甲减性昏迷、感染或心脏。经有效治疗者,临床症状能明显改善,心脏病进步尤为显著。治疗1月后,心脏可明显缩小,心电图可在4~6周内恢复正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并发症
并发常见。少数经治疗后心肌耗氧呈增加,反而诱发心绞痛,等。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病症预后
老年甲减性心脏病,直接影响甲状腺激素应用,对预后不利。老年患者除有甲减表现外,还有低体温,昏迷甚至休克,病死率可达50%。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病症预防
1.一级预防通过对各种的预防从而避免甲减的发生,其中包括预防桥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
本甲状腺炎,避免缺碘或碘过多,Graves病的适量放射性碘治疗,避免抗甲状腺药物过量,及其他可致甲减的药物如对氨基水杨酸、、过氨酸钾、钴、锂及胺碘酮的长期过量应用。近年来,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颇为常见,胺碘酮对甲状腺功能有3方面作用:第一,是通过与内甲状腺受体结合以对抗甲状腺素作用;第二,是抑制外周T4转化为T3,故长期用药可致血清T3水平下降和一过性TSH升高;第三,是该药含碘35%(按重量算),在体内代谢时产生大量的无机碘,导致甲状腺有机碘化作用的抑制。服用该药的病人,可能发生甲减(多见),国内也屡有报道,故对长期服用的老年病人,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
2.二级预防即早发现,诊断患病老人,定期(半年至1年)体检十分重要,尤其对接受放射性碘治疗及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或服用对氨基水杨酸、保泰松、过氨酸钾、胺碘酮的高危老人,应定期行甲状腺功能测定(3个月至半年)。
3.三级预防对于诊断明确的老人,应予以甲状腺素,以减少病残率及甲减性,心脏并发症发生率。老年性甲减患者,如病程较长,则心脏表现甚为突出,发生率达70%~80%,除窦性心动过缓外,尚有心脏扩大,心包积液,遥远,血压增高,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等,往往酷似高血压、冠心病或心肌病,极易,而导致治疗不及时,有时危及生命,而一旦确诊和及时治疗,良好。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检查
1. 血脂,血糖。
2. 甲状腺功能检查,如吸碘率、甲状腺 激素测定。
3. 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相关词条
少毛症 全脑炎 弗尔提综合征巨核细胞性白血病小肠炎 席汉氏病脊髓囊肿小肠粘连小肠憩室肺高压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收录16421种疾病
关于心律失常并非都是病的专题
糖尿病属于慢性、终身性疾病,但是它也有可控制性。糖尿病的治疗重点就是如何尽快的将胰岛素降下来,帮助患者恢复自身的胰岛功能。控制...
心律失常并非都是病热门问答
最新疾病资讯
相关疾病资讯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北京市东城区东单北大街53号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北京市大兴区兴丰北大街1号有甲状腺毛病,小心心脏也跟着不好了!
在人体的各大腺体中,有一个被誉为“身体的发动机”的小小的腺体,这就是甲状腺,可别小看这个小腺体,它产生一种较甲状腺激素的东西,甲状腺激素是人体重要的激素之一,作用于所有组织细胞,控制着人体的代谢活动,并影响到身体的每个部分。
在众多人体器官中,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它的重要性大家都不言而喻,而心脏同时也是甲状腺激素重要的作用靶器官,心脏不停工作的背后,就是因为有了甲状腺激素,它对心跳、脉搏、血液循环、心脏收缩和耗氧量都起着调节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甲状腺一出问题,心脏的正常工作必然也会收到牵连。
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心律失常、心脏增大
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心脏快速强力地收缩,容易发生心肌缺血缺氧。
心肌变厚,心腔扩大,心腔之间的「门窗」无法闭合,出现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房颤、早搏等)。
长此以往,心脏的负担越来越重,最终变成心力衰竭。
要知道,整个身体的正常运转都离不开心脏的支持,心脏衰竭了,整个人都不好了。
甲减引起心包积液、冠心病
甲减时,会有一种黏液蛋白沉积在全身各处,不仅会引起四肢、颜面部的水肿,也会引起心脏的水肿。
心肌肿胀,收缩力下降,心包(就是心脏的外衣)产生积液,限制心脏的跳动。
此外,甲减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引起心跳变慢、血脂升高,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冠心病。
甲状腺癌也有心脏病危险
TSH 可以引起甲状腺癌复发、转移,所以术后需要服用甲状腺素把 TSH 压制到很低的水平,相当于人为制造出甲亢。
临床上出现哪些症状要注意是否是甲状腺出问题了?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慌」,是一种心脏乱跳或跳得特别有力的感觉。心悸症状常见于由甲亢引起的心律失常等。
胸闷是一种胸口发闷、发堵、被压迫的感觉。胸闷症状常见于由甲减引起的心包积液,也常见于由甲亢 / 甲减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
胸痛是指左胸或胸骨后方的疼痛,可以是闷痛、绞痛、压迫样疼痛。胸痛症状常见于由甲亢引起的心律失常,或甲减引起的冠心病。
水肿通常出现在双腿和双脚,是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甲亢、甲减都可能引发心力衰竭。甲减本身也会引起水肿,不过由心脏病引起的水肿,压皮肤的时候可以看到凹下去的小窝,由甲减引起的水肿就压不出小窝。
5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一种呼吸很费力的状态,而且躺着的时候特别严重,坐起来会有所好转。呼吸困难也是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甲亢、甲减都可能引发心力衰竭。
临床实践表明,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心血管病变具有可逆性,在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患者心血管病变通常也会迅速改善。以甲减为例,只要坚持治疗,疗效就很确切,甲减是目前治疗效果最好的内分泌疾病。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不要忽视乏力、浮肿、皮肤粗糙等症状,不让甲状腺疾病对生活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甲状旁腺和甲亢是一回事吗?
甲状旁腺和甲亢是一回事吗?
健康咨询描述:
我的症状是挺复杂的,看了好多又都不是,现在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看,吃了药也不见好,以前查过甲亢,排除也不是,我想问一下这甲亢和甲状旁腺有什么区别.早在2006年就有此症状,一直到现在还没好.生完小孩以后,先是急躁,后胸闷,胸口一吸气不畅,后发展背部难过,脊柱,腰都不舒服,疼的睡不好.早上起床后活动一活动又好些,现在看了医生,吃了些药,好一点,但是没治彻底,胸口一吸气还是不畅,,最主要还有一点劲子向后仰就不舒服,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想不通,这到底是什么病烦人啊.会不会是甲状旁腺,甲亢我是查过了.要不然是什么呢,我现在看的医生配的药是如意珍宝丸,普兰片,参松养心胶囊.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万清辉 浦口区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擅长: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冠心病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建议您到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检查。经过医生的检查后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以免耽搁病情。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助您。看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 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普外科、肛肠科、泌尿男科疾病如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甲状腺是人体一个很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甲亢是指激素分泌过多,人体代谢加快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甲状旁腺则位于甲状腺的背面,它所分泌的激素的功能为调节钙的代谢,维持血钙平衡。&&&&&&指导意见:&&&&&&从你的症状及既往化验检查看,你的病情应该与甲亢及甲状旁腺疾病无关。很可能与你心情不好、精神焦虑有关,建议你保持开朗、平和的心态,遇到事情不要过于焦虑,放下包袱、多参加一些锻炼及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保证充足、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改善你的症状并完全消失的。&&&&&&关于你颈部的症状,你可以到医院骨科让医生为你检查一下,可以拍个颈椎双斜位的片子或者是颈椎核磁共振检查,以排除颈椎病变。平时不要保持一个姿势时间过久,夜间休息睡枕不要太高,多做颈部的活动及锻炼。
擅长: 结石痔疮普外科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甲亢是一种疾病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简称 &&&&&&指导意见:&&&&&&而甲状旁腺是在甲状腺后方的一个器官组织
起作用是调节体内钙磷的代谢
当期出现病变会使体内钙磷代谢紊乱引起相应症状
所以是完全不同的疾病
这个需要进一步检查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功能 还有彩超&&&&&&以上是对“甲状旁腺和甲亢是一回事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您好,甲亢是一种疾病的名字,而甲状旁腺是人体的组织,一个腺体,它不是病名。&&&&&&指导意见:&&&&&&如果您一切都检查了,医院诊断是没有什么疾病的话,建议去心理医院做个催眠治疗。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甲亢时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造成多食、多汗、易怒等症状&&&&&&指导意见:&&&&&&而甲状旁腺是位于甲状腺旁的一种分泌腺,目前发生在此的疾病比较少见,我认为您这不算什么严重疾病&&&&&&医生询问:&&&&&&祝您早日康复!
疾病百科| 甲亢
挂号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温馨提示:沿海地区应注意膳食中含碘食物,建议勿用高碘饮食,防止碘甲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好发人群:20-40岁
常见症状:突眼、怕热、多汗、皮肤潮湿、易饿多食、消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介入栓塞治疗、中医治疗
参考价格:39
参考价格:27
参考价格:16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育阴潜阳,豁痰散结,降逆和中。用于瘿病(...
参考价格:¥36
抗甲状腺药物。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参考价格:¥19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科普视频来源:
2.79万时长01:38
心律失常如何分类?
2.04万时长02:00
心律失常可以治好吗?
4.22万时长01:30
心律失常有什么症状?
3.8万时长01:39
心律失常吃什么药?
2.13万时长02:10
心悸怎么办?
4.6万时长02:16
什么是地高辛?
3.46万时长01:09
什么是西地兰?
4.1万时长02:18
心律失常吃什么药?
2.99万时长01:55
心律失常能治好吗?
4.3万时长01:52
心律失常可以运动吗?
3.97万时长02:00
心律失常的症状有哪些?
2.54万时长01:24
心律失常是怎么引起的?
4.24万时长03:45
心律失常的症状
2.09万时长02:51
心律失常能治愈吗?
3.4万时长02:27
什么是心律失常?
简介/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且发病率极高,心律失常的出现,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心律失常是由于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衰竭。
类型/心律失常
1.根据发作频率分类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室率,可将心律失常大致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前者见于各种心动过速、扑动和颤动,后者见于各种心脏停搏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 2.根据起源部位分类根据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可将心律失常分为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这种分类方法常用于对早搏和心动过速的分类上。3.根据性质分类根据心律失常的临床危险性程度,可将心律失常分为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三类。良性心律失常通常指无器质性心脏病发作后无明显症状,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很小,预后良好的心律失常;恶性心律失常又称为致死性心律失常,其特点为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发作后症状明显,对动力学影响严重,预后差,治疗效果不好。潜在恶性心律失常则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其特点为在各种分级或积分方法上具有较高危险性,发作后容易恶化或转变为恶性心律失常,预后较差。4.根据持续时间分类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持续时间,可分为持续性、阵发性和间歇性心律失常。持续性心律失常指连续发作时间超过30s,阵发性心律失常指连续发作时间不到30s,间歇性心律失常指正常心律与心律失常交替出现。5.根据发作方式分类根据心律失常的发作方式,可分为自发性、诱发性和医源性三种。自发性心律失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变;诱发性心律失常见于各种电生理检查和药物试验;医源性心律失常则见于各种操作过程中和药物治疗过程中。6.根据心脏病病因和诱因分类根据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发病因和诱因,可分为原发性心律失常和继发性心律失常。前者通常指发生于正常心脏的原发性异常;后者则指由于器质性心脏病变而引起的心律失常。7.根据起病时间分类根据心律失常的起病时间,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心律失常。前者指伴随出生即存在的心律失常;后者指出生后由于各种心脏病变而引起的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甚至猝死。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
病因/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和风湿性心脏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诊断/心律失常
本病通过心电图检查一般可以确诊,临床上最主要的是对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进行鉴别,颈动脉窦按摩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有助于鉴别诊断心律失常的性质。为避免发生低血压、心脏停搏等意外,应使患者在平卧位有心电图监测下进行,老年人慎用,有脑血管病变者禁用。每次按摩一侧颈动脉窦,一次按摩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可使心房扑动的室率成倍下降,还可使室上性心动过速立即转为窦性心律。心律失常性质的确诊大多要靠心电图,但相当一部分病人可根据病史和体征作出初步诊断。详细追问发作时心率、节律(规则与否、漏搏感等),发作起止与持续时间。发作时有无低血压、昏厥或近乎昏厥、抽搐、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等表现,以及既往发作的诱因、频率和治疗经过,有助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
治疗/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治疗应包括发作时治疗与预防发作。除病因治疗外,尚可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方面。病因治疗包括纠正心脏病理改变、调整异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脉动态狭窄、泵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等),以及去除导致心律失常发作的其他诱因(如失调、不良副作用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一般选用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如药、迷走神经抑制药物或碱化剂。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则选用减慢传导和延长不应期的药物,如迷走神经兴奋剂、拟交感神经药间接兴奋迷走神经或抗心律失常药物。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机械方法兴奋迷走神经,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电消融,射频消融和冷冻或消融以及手术治疗。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有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摒住气等。心脏起搏器多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以低能量按预定频率有规律地刺激心房或心室,维持心脏活动;亦用于治疗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心室颤动,通过程序控制的单个或连续快速电刺激中止折返形成。 直流电复律和电除颤分别用于终止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和心室颤动,用高压直流电短暂经胸壁作用或直接作用于心脏,使正常和异常起搏点同时除极,恢复窦房结的最高起搏点。为了保证安全,利用患者心电图上的R波触发放电,避免易惹期除极发生心室颤动的可能,称为同步直流电复律,适用于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转复。治疗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时则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电除颤和电复律疗效迅速、可靠而安全,是快速终止上述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并无预防发作的作用。
相关病例/心律失常
2013年冬天,一名51岁女子因经常出现胸闷到医院检查,被确诊得了心律失常。经分析,该女子心律失常与其经常穿着貂皮大衣,产生大量有关。医生表示,冬季很多人都会产生静电,但老年人相对更容易一些,因为老年人的皮肤相对比较干燥。静电对健康是有负面影响的。皮肤静电干扰可以改变人体体表的正常电位差,影响心肌正常的电生理过程及心电在无干扰下的正常传导。这种静电能使病人加重病情或诱发早搏等,持久的静电还会使血液的碱性升高,更会导致皮肤瘙痒、色素沉着,影响人的机体生理平衡,干扰人的情绪等。&心肌细胞的再生有助于改善心律失常一位美国的科学家,在2009年4月出版的美国《发育细胞》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如果对心脏施以必要的刺激,就可能“唤醒”心肌的自我更新机制,从而使心脏变成一部“永动机”。州立大学的心脏研究专家查理·莫瑞也说:我们一直将“心肌细胞定义为不可再生细胞,直到现在医学院的教材里仍然如此,今天我们终于可以为这一争论已久的话题画上句号了。”瑞典医学家费瑞森也说,心肌细胞可以再生,这一新发现让人们看到心脏病治疗的新希望——即通过加速心肌细胞更新,来替代受损的心肌组织。所以说,掌握了心肌细胞修复法,就等于抓住了心脏传导阻滞治疗的关键环节,就等于唤醒了心脏的自我更新机制,就等于使心脏恢复正常功能的理想变成了现实。而中医疗法恰恰掌握了心肌细胞修复这张王牌,它延用了中医朴素的自然疗法,直接从自然、从人的身上研究出了认识生命、攻克疾病的真理,具有极大的现实应用价值。
显示方式: |
共有25个词条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临床儿科杂志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什么是心律失常?来源:
编辑次数:64次
参与编辑人数:38位
最近更新时间: 10:43:35
扫码免费获得此书, 新用户手机专享特权。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状旁腺疾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