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图片( ),( ),( )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浮的

&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知识点 & “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小敏同学从家...”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小敏同学从家中带来了一些物品,其中有①小铁钉、②软木塞、③蜡烛、④苹果、⑤塑料块、⑥小石块.(1)请你猜想:以上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可能会下沉的是&(只填序号),你的猜想主要是依据物体的 &(选填“体积”、“质量”和“密度”).(2)设计的实验方案之一如图所示,取一带盖的玻璃瓶装满水时重G1,放入水中(如图1)松手后瓶子沉入水底;将瓶内水倒去一部分,当瓶和水重为&G2时,放入水中松手后它悬浮于水中(如图2);再将瓶中水倒空,瓶重为G3,放入水中松手后,瓶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如图3),则:①图1中,因为 &,所以玻璃瓶沉入水底;②图2中,因为 &,所以玻璃瓶悬浮水中;③图3中,因为瓶浸没在水中时 &,所以玻璃瓶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3)对比图2和图3,不同点是他们排开水的体积不相等,相同点是 &.&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2-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潼江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
分析与解答
习题“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小敏同学从家中带来了一些物品,其中有①小铁钉、②软木塞、③蜡烛、④苹果、⑤塑料块、⑥小石块.(1)请你猜想:以上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可能会下沉的是____(只填序号),你的猜想主要是依据...”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实心物体可以通过比较物体和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得出其上浮还是下沉;(2)通过比较物体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时,物体会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上;小于其重力时,会下沉;等于其重力时,物体悬浮.(3)漂浮或悬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其自身的重力,只是悬浮在水中的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1)在给出的物体中,①小铁钉、⑥小石块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它们浸没在水中后可能会下沉;②软木塞、③蜡烛、④苹果、⑤塑料块的密度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所以它们浸没在水中后可能会漂浮或悬浮;(2)①图1中装满水的玻璃瓶沉入水底,是因为它受的浮力小于其重力;②图2中装一部分水的玻璃瓶悬浮在水中,是因为它受的浮力等于其重力;③图3中的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时,因为它受的浮力大于其重力,所以它会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3)对比图2和图3,不同点是他们排开水的体积不相等,相同点是它们受的浮力都等于其自身的重力.故答案为:(1)①⑥;密度;(2)①它受的浮力小于其重力;②它受的浮力等于其重力;③它受的浮力大于其重力;(3)浮力都等于其自身重力.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小敏同学从家中带来了一些物品,其中有①小铁钉、②软木塞、③蜡烛、④苹果、⑤塑料块、⑥小石块.(1)请你猜想:以上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可能会下沉的是____(只填序号),你的猜想...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小敏同学从家中带来了一些物品,其中有①小铁钉、②软木塞、③蜡烛、④苹果、⑤塑料块、⑥小石块.(1)请你猜想:以上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可能会下沉的是____(只填序号),你的猜想主要是依据...”主要考察你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上浮:F浮>G 悬浮:F浮=G
下沉:F浮<G 理解:研究物体的浮沉时,物体应浸没于液体中(V排=V物),然后比较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的平均密度可以知道,则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变成以下形式:①ρ物<ρ液,上浮 ②ρ物=ρ液,悬浮 ③ρ物>ρ液,下沉
浮沉条件的应用 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来实现浮沉的;热气球是通过改变自身的体积来实现浮沉的;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物体的漂浮条件,其刻度特点是上小下大,上疏下密;用硫酸铜溶液测血液的密度的原理是悬浮条件.此外,轮船、气球、飞艇等都是利用了沉浮条件的原理而设计的.【命题方向】主要以选择题、计算题的形式考查:物理的浮沉,如何控制物体的浮沉,怎样运用物体的浮沉原理解释问题等.【解题方法点拨】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与“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小敏同学从家中带来了一些物品,其中有①小铁钉、②软木塞、③蜡烛、④苹果、⑤塑料块、⑥小石块.(1)请你猜想:以上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可能会下沉的是____(只填序号),你的猜想主要是依据...”相似的题目:
[2014o厦门o中考]如图所示,苹果漂浮在水面,而梨子却沉到水底,这是因为(  )苹果受到的浮力较大苹果的体积较大梨子受到的重力较大梨子的密度较大
[2014o莆田o中考]如图所示,将苹果放在水中,静止后会漂浮在水面上.若将苹果露出水面的部分切掉,余下部分重新放入水中,则余下苹果将(  )漂浮悬浮下沉无法确定
[2014o梅州o中考]将重为3N的小球放入装有水的容器甲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则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为&&&&N.(g取10N/kg)
“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小敏同学从家...”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3o铁岭)放在水平桌面上完全相同的两个烧杯中装有深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和B两个实心小球分别一起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小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把密度为0.6×103kg/m3、重为12N的木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是(  )
3(2013o鄂尔多斯)如图中所示是“辽宁号”航母搭载着“舰载机”试飞演习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体积为60L的救生圈,所受重力为50N,体重为450N 的林林同学在水中使用这个救生圈,当他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2利用废旧牙膏皮可以做很多小实验.小华同学把空的牙膏皮剪去尾部做成一个筒状,放入盛有水的脸盆中发现牙膏皮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在将此牙膏皮卷成小团状后放入水中,牙膏皮沉入水底.比较前后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小敏同学从家中带来了一些物品,其中有①小铁钉、②软木塞、③蜡烛、④苹果、⑤塑料块、⑥小石块.(1)请你猜想:以上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可能会下沉的是____(只填序号),你的猜想主要是依据物体的____(选填“体积”、“质量”和“密度”).(2)设计的实验方案之一如图所示,取一带盖的玻璃瓶装满水时重G1,放入水中(如图1)松手后瓶子沉入水底;将瓶内水倒去一部分,当瓶和水重为G2时,放入水中松手后它悬浮于水中(如图2);再将瓶中水倒空,瓶重为G3,放入水中松手后,瓶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如图3),则:①图1中,因为____,所以玻璃瓶沉入水底;②图2中,因为____,所以玻璃瓶悬浮水中;③图3中,因为瓶浸没在水中时____,所以玻璃瓶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3)对比图2和图3,不同点是他们排开水的体积不相等,相同点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小敏同学从家中带来了一些物品,其中有①小铁钉、②软木塞、③蜡烛、④苹果、⑤塑料块、⑥小石块.(1)请你猜想:以上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可能会下沉的是____(只填序号),你的猜想主要是依据物体的____(选填“体积”、“质量”和“密度”).(2)设计的实验方案之一如图所示,取一带盖的玻璃瓶装满水时重G1,放入水中(如图1)松手后瓶子沉入水底;将瓶内水倒去一部分,当瓶和水重为G2时,放入水中松手后它悬浮于水中(如图2);再将瓶中水倒空,瓶重为G3,放入水中松手后,瓶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如图3),则:①图1中,因为____,所以玻璃瓶沉入水底;②图2中,因为____,所以玻璃瓶悬浮水中;③图3中,因为瓶浸没在水中时____,所以玻璃瓶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3)对比图2和图3,不同点是他们排开水的体积不相等,相同点是____.”相似的习题。《沉浮的秘密》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反思
《沉浮的秘密》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反思
【www.ruiwen.com - 教学课件】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学期《沉浮的秘密》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反思  探究:  1、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是什么。  2、初步感知“大小一定的物体,比水轻的会浮,比水重的会沉”。  知识:  1、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2、有用简单器材做的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4、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情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重点:  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是什么。  教学难点:  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教学方法:  实验研究。  教学准备:  铁钉、气球、小玻璃杯、石子、灯泡、木棍、四个大小一样的塑料瓶、砂、盐、锯末、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两个大小不同的螺母、装有水的水槽、天平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教师提问:玩潜水艇时,我们发现潜水艇里水的多少决定潜水艇的沉浮,一般物体的沉浮又与什么有关呢?  2、推测我们准备的这些材料如铁钉、气球、石子等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  3、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把物体放入水中观察,看看有没有推测错的物体,把水中上浮的物体和水中下沉的物体分成两堆,并在教材上记录。  二、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  1、小组讨论:物体在水中浮与沉,可能与哪此因素有关?学生分小组讨论推测,并将推测结果记录在教材上。  2、教师出示并介绍本次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验器材及名称。  3、教师演示实验: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放入水中都浮了起来,两个重量不同的螺母放入水中都沉了下去。  教师提问:这和同学们的推测一样吗?有的同学说大的会浮、小的会沉,可是小木块也浮起来了;有的说重的会沉,轻的会浮,可轻的螺母也沉下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怎样来研究?  4、小组讨论并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教师引导各小组商讨,制定尽量完善、有效的观察、测量、记录方法。  5、各小组汇报研究计划,教师可以就学生制订的方案中的不足进行指导。  (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学生们不容易想到用剩下的一个塑料瓶装水来进行实验,不容易将“水的重量”作为物体沉浮的一个“界线。同时由于塑料瓶有一定重量的关系,有可能会影响实验效结果,在实际数学中,建议尽量用小塑料袋,减小同于容器重量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三、观察记录,总结交流.  1、各小组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进行一次物体沉浮的实验活动,并做好记录。  2、实验完成后可将实验情况记录通报全班。  3、联系实验中观察到现象,讨论物体沉浮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4、让学生汇报本课的研究与发现,并做好记录。同时让学生对自己此前的猜测,并进行分析、讨论、找出自己认知上的误区,修正自己的思维。  四、拓展与应用.  1、说一说潜水艇沉浮的道理。  2、在水中,铁块会下沉,可万吨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学生讨论、汇报,看看自己的答案有没有科学道理.  课题:自由研究  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求异思维,创建性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知识:拓展学生对物体在液体中沉浮规律的认识。  情感: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运用求异思维,创建性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物体在液体中沉浮规律的认识。  教学方法:  实验与观察。  教学准备:  教学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死海的故事与事实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不少物体沉浮的秘密。现在有一个问题请大家帮助老师想办法解决。  2、有一个新鲜的马铃薯沉入清水中,想一想,用哪些办法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二、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  1、演示:把一个新鲜的马铃薯沉入清水中,想一想,用哪些办法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2、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并且要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寻找与他人不一样的办法。  三、观察记录,总结交流。  1、各小组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进行实验活动,并做好记录。  2、实验完成后可将实验情况记录通报全班。  3、联系实验中观察到现象,讨论: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不用工具,不改变马铃薯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4、启发思考,为什么人可以躺在死海中看书看报?  四、拓展于应用。  1、说一说马铃薯沉浮的道理。  2、在水中,铁块会下沉,可万吨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学生讨论、汇报,看看自己的答案有没有科学道理。  五、总结交流。
[《沉浮的秘密》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反思]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N,物体的体积是m3(g取10N/kg);若向水中加盐,则物体受到的浮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专题:计算题;简答题;浮力.分析:(1)知道物体重力,根据漂浮条件求物体受到的浮力;(2)求出了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排开水的体积(木块浸入水的体积),从而求出物体的体积;(3)若向水中加盐,水的密度变大,但物体仍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条件可知浮力的变化.解答:解:(1)已知物体重力G=12N,∵静止时有四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即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12N;(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排开水的体积V排=浮ρ水g=3kg/m3×10N/kg=1.2×10-3m3,所以物体的体积为V=排1-14=-3m334=1.6×10-3m3;(3)若向水中加盐,导致盐水的密度变大,但物体仍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条件可知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而物体的重力不变,所以浮力大小不变.故答案为:12;1.6×10-3;不变.
来源试卷:
考点分析:
答案解析:
《》其他试题
您感兴趣的《》试卷
Copyright ? jiaoy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7教育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教科版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沉和浮》测试题(1)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6页
1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沉和浮》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一、我会填:
1. 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我们把物体往水中压,手能感觉到水对物体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
)。物体在液体中是沉还是浮,与物体的(
)有关,还和液体的(
)有关。在日常生活中,(
)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浮的,(
)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沉的。一个物体在水中,它都会受到(
)这两个力。
2. 上浮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会受到(
)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
)的存在,也可以用(
)测出它的大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和(
)有关。浮力的方向是(
)的。浮力的方向和重力的方向(
3.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
)。物体在液体中,重力大于浮力就(
),浮力大于重力就(
),重力等于浮力就(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
)越大。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是(
)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4. 潜水艇是改变自身的(
)来改变在水中的沉浮。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
)原理。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
二、我会选:
1. 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一铁块沉入水底,原因是(
A 、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铁块受到的浮力
B、木块受到浮力,铁块没有受到浮力
C 、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铁块的重力
2. 把下面三个瓶子放在水中可能会出现悬浮的是(
A 、装满沙的瓶子
B、装有半瓶水的瓶子
3. 要使浮在液面的马铃薯下沉,可在液体中(
A 、加清水
4. 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
A 、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B、轻的容易沉,重的容易浮
C、大的容易沉,小的容易浮
5. 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A 、浮力<重力
B、浮力=重力
C、浮力>重力
6. 我们会想出一些办法让潜水艇在航行中沉浮自如,这与(
A 、改变轻重
B、改变高低
C、改变大小
7.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A 、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8. 测得一物体在空气中重19牛,在水中弹簧秤的读数是13牛,这物体在水中是(
C、停在水中任何深度的地方
第1页/共6页
寻找更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活中的圆柱物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