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孩子是否误吐误吞纽扣电池后的症状

警惕小小的纽扣电池 孩子误吞后果很严重
患者服务/ menu
警惕小小的纽扣电池 孩子误吞后果很严重
发布时间: 10:30:00&&&&责任编辑:宣传科 刘冰
  10月7日,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紧张手术,儿科一病区的医护人员从一名三岁男童的食管中取出一枚严重锈蚀的纽扣电池。此前,这枚纽扣电池已经在孩子食管处整整卡了24个小时,食管周围已经出现了严重糜烂状况,如不及时将电池取出,孩子面临着食管穿孔、大出血及重金属中毒的危险。  纽扣电池很常见,无论是在孩子的玩具中,还是在其他小电器中,使用很频繁。可是如果家里有孩子,父母就要当心了,因为一旦孩子误吞,危害极大。  据丁丁的妈妈李女士回忆,10月6日晚上五、六点钟,丁丁在自家小商店里玩时吞下了一枚纽扣电池,当晚出现发烧、呕吐症状,第二天到当地医院做X线检查提示有异物可能,于7日下午赶到我中心。急诊科主任张永超接诊后,一听家长说孩子吞下了电池,马上安排患儿完善影像检查,确定孩子食管处有一圆形异物,立即与儿科一病区联系安排患儿入院,此时已是7日下午5:30,据孩子吞下纽扣电池已经整整24个小时了。  食道周围毗邻气管、大血管等,电池一旦破溃,化学物质大量泄露、渗出,孩子将面临食道穿孔、出血和重金属中毒等问题。一旦食道穿孔,则可能导致气管食管瘘,甚至造成致死性大出血。  儿科一病区副主任刘利明立即指挥科室医护人员组成抢救小组,进行术前准备,联系手术室,开通绿色通道。6:50,患儿进入手术室,7:00,麻醉师唐凯为患儿实施全身麻醉,刘利明在王志兰、王然然的配合下开始为患儿行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  儿科一病区接诊过众多的食道异物患儿,但这一次,刘利明心里清楚,事情没那么简单。  胃镜探查发现,一枚直径大约为2.2cm的纽扣样电池嵌顿在食道上段15cm处,已经被严重腐蚀发黑,因电池内碱性液体渗出腐蚀食道,形成了大面积的溃疡,加之异物表面还附着有食物残渣,遮挡视野,无形中又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为了不伤到患儿糜烂水肿的食道,刘利明小心翼翼,先一点一点钳取掉电池表面附着的食物残渣,寻找合适角度,尝试钳取异物,经过多次努力,终于将这块电池取出。这块纽扣电池直径略大于五角硬币,平常取一枚硬币也就是2~5分钟,这次的手术整整耗时50分钟。患儿还伴有重度食管溃疡、出血糜烂性胃炎等,需接受后续治疗。  五岁以下的小孩子,喜欢用嘴接触新鲜事物,什么东西都想尝一下,而这些小小的举动,往往造成伤害。有数据显示,误吞、误吸异物是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事件,约80%发生于3岁以下幼儿。  “如果怀疑孩子吞入、吸入异物,在不明确吃的是什么、异物滑落到什么位置时,别用喝香油、吃韭菜等‘土方法’,避免弄巧成拙,进一步损伤食道,加大异物取出的难度,应该尽快就医。”刘利明表示,希望父母们一定要加强对幼儿的看管,教育孩子有些东西不能吃,将一些容易被孩子吞食的物品,放到孩子触摸不到的地方,避免悲剧发生。  特别提醒  部分异物能够通过消化道,随着大便一起排出体外,不必要费劲取出。不过,如果孩子吞进的东西比较特殊,就要想办法取出来了,以下这几种情况,家长切记,一定要带孩子及时就医。  1、如果孩子吞进的是尖锐的异物(如针、铁丝),要立即到医院处理。  2、如果孩子吃了金属性异物(如硬币),要到医院做腹部透视,看看异物位于什么部位。如果异物直径大于2.5cm,或形状特殊(如有角、刺),就很难通过食道或胃肠道,有可能嵌顿在胃肠道的某一部位,而不能随大便排出,必要时要考虑用胃镜或手术方法取出。  3、若吞入电池等有毒、有害物品时,应尽早前往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取出。
 医院概况
 院区分布
版权所有: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地址:洛阳新区高铁龙门站对面 电话:3(联系电话) 0(急救热线)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并不作为疾病诊治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育儿快速导航
小心纽扣电池对孩子的危害
核心提示:纽扣电池在儿童玩具、相机和其他电器中越来越常见,可它对儿童安全的威胁很多人却不够重视。
专家提醒:
孩子吃得多、吃得好,就一定长得高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权威告诉你,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如果吃了过多这三种食物,不但不长个,还会伤身!孩子长高一定要避免的三种食物是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发送 长高 查询结果。
  据美国《底特律报》报道,在美国,一年内有3613枚纽扣电池被误食,其中大多数受害者是儿童。在过去三四个月里,加利福尼亚州就发生了3起这样的案例,其中1名儿童因此死亡。
  加利福尼亚儿童理查德指出,儿童喜欢把能拿到手的一切东西放进嘴里,而纽扣电池亮晶晶的外表对他们极具诱惑力。
  加利福尼亚医生罗伯特表示,电池被吞下后会对儿童的身体造成较大的损伤:卡在喉咙、食道里,泄露出腐蚀性酸性物质,几小时内就可把喉咙或食道烧出个洞来;陷进肺部,堵塞气道,就会引发窒息。如果进入胃部,会相对安全些,因为其酸性物质一般会与胃酸混在一起,使电池可以顺利通过消化系统。
  强调说,误吞电池最重要的是及时发现。由于电池不会立即给身体造成伤害,通常家长只需尽快将其送到医院即可。当然,如果有条件,父母也可自行给孩子催吐。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育儿观点PK台
婴儿洗衣液评测
育儿频道精彩热文
育儿 相关话题
人气38256/2人气7402/7人气64554/2人气19921/5人气41243/11人气39234/2
向在线育儿专家提问
宝宝喂养、发育儿科
新生儿、儿童常见病儿科
儿童营养、心理行为儿科
请详细描述您的疑问,有助医生快速帮您解答!
只要填资料就能免费领取巧虎早教课程...
宝宝需额外补DHA?专家说吃这些就够了....
如何预防春季咳嗽
39育儿频道
扫描关注智慧妈妈微信
在老家,有些食物太坚硬或者难嚼,很多家长都会直接嚼碎了喂给小孩,小时候看觉得没什么,很普遍,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现在才知道,这种喂法危害多多。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何祖蕙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孩子误吞了纽扣电池怎么办?
孩子误吞了纽扣电池怎么办?
很多玩具里都有纽扣电池,所以孩子吃纽扣电池的现象时有发生。纽扣电池内含有腐蚀性的酸性或碱性物质,孩子如果误服了纽扣电池,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拍X光片检查,以确定硬币停留在消化道的什么位置。 & & 如果电池卡在食道或喉咙里,需紧急进行内镜治疗。因为一旦电池外壳破损会泄露腐蚀性物质,可以造成食道严重灼伤、透壁性糜烂、瘘管形成等,后期可以引起食管瘢痕狭窄。如果电池的位置在食管以下,除非有胃肠道受损的症状和体征,或反复X线检查显示较大的电池(直径大于20mm)停留在胃中超过48小时,否则没有必要取出。电池一旦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85%会在72小时以内通过幽门,这种情况下,每3-4天进行一次X线检查是适当的。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23:50
何祖蕙大夫的信息
何祖蕙大夫电话咨询
何祖蕙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何祖蕙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何祖蕙大夫提问
何祖蕙的咨询范围:
(网上咨询仅限江苏、上海、安徽地区或我的门诊患者,请详述病情或补充检查资料;电话咨询不限地区)。小儿消化系统疾病(胃肠病、食物不耐受及过敏、消化不良、厌食、便秘)及感染性疾病。
何祖蕙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消化内科好评科室
消化内科分类问答想必家里有宝宝的家长都和慢妈一样,看到有关小宝宝受到意外伤害的新闻,心里会无比难过,次次戳中泪点&&最近,2岁小女孩乘电梯坠楼事件、河北3岁女童校车内死亡事件&&无一不灼伤着我们脆弱的神经!宝宝的安全大于天!
三岁以下的宝宝平时呆在家里的时间更长,家庭安全的细节更要引起家长重视啊!特别是小的宝宝什么都爱往嘴里鼻子里塞,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下面这3样东西,一定不能让宝宝玩,快让它们滚出宝宝的视线吧!1.纽扣电池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让我惊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不久前我家小宝就差那么一点点,险些把这个东西吃到肚里去!在英国,一个2岁的小女孩在爸妈没注意的情况下,吞食了一颗纽扣电池,电池的腐蚀性酸性物质灼烧了她的食道和动脉,导致她内部出血,最终丧命。事件回放:2016年5月的一天,年仅2岁的Francesca在爸爸妈妈没注意时,误吞下家里一颗纽扣电池。所以没能及时想办法取出电池。
可爱的Francesca由于电池腐蚀性酸性物质灼烧了Francesca的食道和动脉,导致内部出血,虽然送往医院抢救,但为时已晚。这个还没来得及绽放的可爱生命,就这样快速的凋零了。
随处可见的纽扣电池Francesca的爸爸痛苦地回忆到:这是家里3D眼镜的备用电池,放在抽屉里的一个盒子里,不知什么时候被宝宝拿到了&&
看到这里,我才知道这种家里常见的小电池,竟有这么大的“威力”!而在不久前我还无知的认为,“这么小的东西,万一被宝宝吃下去了,等第二天拉出来不就行了嘛。”这不禁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惊出一身冷汗!因为就在上个月,我家2岁小宝也玩过这东西,还放进嘴里一个!那天小宝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会亮的挖耳勺,开开关关玩得不亦乐乎。出于好奇,后来竟然打开手柄部分,取出了3颗小小的纽扣电池。不让他玩不依不饶,好吧,我只好提高警惕一直盯着他,并叮嘱不能往嘴里放。即便这样,这家伙还是冷不防地放嘴里一枚!我赶紧给他扣了出来,总算有惊无险。现在想想当时宝宝如果吞了下去,我在完全不知道它存在这么大风险的情况下,有可能会等第二天,看他会不会拉出来?天哪,那后果会是怎样的不堪设想&&我现在都想啪啪打自己脸啊!生活中,这种电池无处不在。
关于纽扣电池我们需要知道的是:1.误吞电池后,如果没有及时取出,1-2小时后电池就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因为胃液中的酸性成分会腐蚀电池的表层,于是电池中含有的腐蚀性酸性物质会流出,灼伤喉咙、食道,导致胃出血,到这种时候已经几乎抢救无望了。2.吞食电池本身也可能会导致窒息。3.吞食电池后可能会出现的症状有:没胃口、呕吐、腹痛、恶心、发烧。因此,电池一定要放好!一旦被宝宝误食,一定要立即就医!2.干燥剂很常见,一看到就要及时扔掉不少零食中都装有干燥剂,起到防止食品受潮、发霉等作用。曾有一条关于干燥剂遇水会爆炸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上被频繁转发。据报道,江西一男孩因干燥剂爆炸导致眼部灼伤。目前常见的干燥剂有两种:一种是生石灰干燥剂,呈白色块状,受潮后变成粉末,这种干燥剂遇水会发生爆炸;如果孩子在玩生石灰干燥剂时弄破了包装袋,还接触到了水,那是分分钟爆炸的节奏,小孩子玩干燥剂弄瞎眼睛的事件发生的频率不低。
另一种是硅胶干燥剂,呈无色透明的小球,有些是彩色的小球,看起来像是糖果,会让孩子以为可以吃。很多家长非常关注,孩子误食了干燥剂又该怎么办?如果真的发现孩子误食生石灰干燥剂,爸妈先立即给孩子喝一些水或是牛奶,然后立即送医;若是误食了硅胶干燥剂,硅胶不会被消化和吸收,可经由粪便排出,但为了保险起见最好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3.警惕“水精灵”这是一款市面上很容易买到的、小学生非常青睐的一款既便宜又好看好玩的小玩具。把它放进水里不到两个小时,原本小米粒大小的"水精灵"开始膨胀,逐渐变透明,体积不断变大。约四个小时后,"水精灵"就能变成玻璃珠大小了。拿孩子们的话说就是“会不断长大”。
上个学期我家大宝还买来几袋放瓶子里玩呢!因为孩子大了,知道她不会吃或往鼻子里塞,所以我就没在意,后来放到了窗台上渐渐被遗忘了。前些天,我家二宝注意到窗台上瓶子里的水精灵,非要让我给他拿下来玩,我怎么敢让他玩呢?就赶快扔掉了。因为身边就发生过一起“水精灵致儿童死亡”事件呢。
水精灵以花花绿绿的外观吸引着孩子们的视线几年前,我们附近学前班里一个5岁的孩子,周末在家买了一包“水晶灵”玩,后来不知怎么塞进鼻孔里一粒,回去也没给家长说,竟然在鼻腔里膨胀后被揉碎了,等出现不适后被家长送到医院取出一部分,但还有一部分微小颗粒进入了气管需要手术!可这个经济困难家庭的二货家长,竟然因为拿不起几千块的手术费,带着侥幸心理回家了。两三天后可怜的孩子说没就没了&&认识一下“水精灵”:成分:水精灵遇水膨胀,是一种有强吸水能力的树脂,一般用淀粉混合丙烯晴和和丙烯酸酯构成,后两种物质有一定毒性。危险:进入呼吸道后吸水膨胀,可能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若是进入消化道后吸水膨胀,还可能会导致肠梗阻、肠管扩张,继而引发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甚至会造成肠穿孔、肠坏死;另外,有伤害案例表明,儿童在玩耍"水精灵"时,"水精灵"的碎片黏附在手指上,用手揉眼睛,碎片会划伤眼球,导致晶体感染,可能引起失明。提醒家长:不要再让孩子买"水精灵"来玩了!特别是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大宝买来二宝也玩就很危险了!如果发现宝宝误吞或吸入鼻腔,或出现突发性的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或鼻子不通畅、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送医救治。孩子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需要我们家长细心再细心地监管,时刻关注宝宝的一举一动,为宝宝手里玩的东西把好关,最稳妥的方法就是把存在安全隐患的“小东西”彻底清除掉。把我知道的这些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引起更多家长的重视!祝愿我们每个家庭的孩子都能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9ROjG3dxwaxPSoKGVKQ4IRD0NJyypybxBNeSMJwGOcB=T8.jp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误吞纽扣电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