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在河南语地方语中是什么意思

粘土制瓦机江峰_江峰重工_粘土制瓦机
报价价格:
电询或面议
更新时间:
行业类别:
发布企业:
江峰重工粘土瓦机厂家的意义来说,怎样做才不会使该厂家更加设备精湛,设备独特技术超同行业加大研发自动化体现自身价值呢?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粘土制瓦机江峰品牌好,每当我们有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就会给自己来个定位,说是要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价值这个词拥有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不会仅仅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有切实的行动的。粘土瓦机厂家我会为了这样一个真实的粘土瓦机价值而做出付出,首先,我们的定位明确,比如说:我们的粘土瓦机就是针对厂家的要生产什么样的古砖古瓦而制作,粘土制瓦机,这就是目标明确,抓住一个点的去扩大。其次,我们深入到企业的管理内部,从粘土瓦机的质量到销售,再到设备的使用效果,一步一步创造出我们的有用价值。 粘土瓦机厂家一心想要用户在生产中能省时省力省心,让一台台的粘土制瓦机能够跟上您生产的步伐,我们不断地优化生产力, 粘土制瓦机江峰领先,改进生产流程工艺技术,完成设备的自动化生产,像我厂生产的自动切就是专为提升准确度和速度而的,让我们的粘土瓦机更受市场欢迎。我们都知道粘土机是生产粘土瓦等产品的专一设备,要知道粘土瓦产品经过高温烧制,质地坚硬、抗折抗压、耐急冷急热,真空粘土制瓦机,各项技术指标都在国家标准之上,利用优质的粘土生产出来的仿古建筑砖瓦有八十几个品种,一百多种规格。勾头、滴水、板瓦、筒瓦、S形瓦、罗马式瓦、威尼斯式瓦、挂瓦、、风砖、穿线砖等各种原料为粘土的砖瓦制品粘土瓦机都能生产。
粘土制瓦机江峰领先_江峰重工_粘土制瓦机由河南江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提供。河南江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www.hnjfjx.com/)为客户提供“粘土瓦机 粘土真空砖瓦机
彩瓦机 粘土制”等业务,公司拥有“江峰粘土瓦机 粘土真空砖瓦机 彩瓦机 水泥彩瓦机 粘土制砖机”等品牌。专注于建材生产械等行业,在河南 郑州 有较高知名度。欢迎来电垂询,联系人:付银聚。
&&&&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 联系电话:7,,欢迎您的来电咨询!
&&&& 本页网址:
缓存时间: 16:09:24
免责声明:“粘土制瓦机江峰_江峰重工_粘土制瓦机”信息由相关发布企业发布,云商网对此不对信息真伪提供担保。
风险防范建议:合作之前请先详细阅读本站。云商网保留删除上述展示信息的权利;我们欢迎您举报不实信息,共同建立诚信网上环境。
本站图片和信息均为用户自行发布,用户上传发布的图片或文章如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诚信公平网络环境!
Copyright & 2010
&公安机关备案号:<font color="#
缓存时间: 16:13:14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经验
李长春亲切看望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河南团代表
日13:49&&&来源:
【字号 】&&&&&
E-mail推荐:
<font color='#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亲切看望了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河南团代表。记者&郭&宇&李建峰&摄
  3月3日,首都北京春风拂面,暖意融融。上午10时30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专程来到河南大厦,亲切看望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河南团代表,带来深情关怀和殷切期望。  李长春在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省政协主席叶冬松等陪同下,走进代表们的房间,与大家亲切交谈,走廊里不时回荡着欢声笑语。河南是李长春长期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中原大地的风土人情、草木山川他都记忆犹新,看见代表们熟悉的面孔,他感到格外亲切。  李长春十分关心河南文化事业发展。“这几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都干劲十足,河南连续四年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连续六年获得‘十大精品工程奖’。”李金枝代表激动地向李长春报告喜讯。虎美玲代表说,我们郑州市豫剧院正在排练常香玉老师的经典戏《大祭桩》,这个戏过去已经演了一千多场,在基层特别在农村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李长春说,你们要学习常香玉当年大江南北闯市场的精神,在那个年代里,香玉剧社能够捐献战斗机,靠的就是市场。文艺院团只有建立跟市场接轨的体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咱们的戏曲早在宋代就进入市场了。现在,我们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听说河南的小皇后豫剧团发展得很好。希望你们大胆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经验!  李长春与凌解放(二月河)代表是老朋友了,一见面就和他开起了玩笑。得知凌解放刚在北京检查了身体,李长春关切地提醒他多锻炼,保持最好的状态。“请首长放心,我一定注意身体!”凌解放笑着做出保证。  见到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朱夏炎代表,李长春十分高兴,亲切地拍拍他的肩,为他整整领带。朱夏炎汇报说,这几年,报业集团新闻宣传和事业发展取得了双丰收,经营收入和固定资产都翻了一番。“主要靠什么翻番?”李长春感兴趣地问。“一方面是报刊和新媒体的经营收入都有很大提高,另一方面拉长文化产业链条。”朱夏炎介绍说,河南日报的发行量已增长到53万份,位居全国省级党报前列;大河报发行量达到100万,收入近6个亿。李长春听后高兴地说,“发展文化产业,真是大有可为啊!这几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舆论导向正确,新闻报道比较活,经济效益也不错,希望你们继续努力!”  薛景霞代表接过话茬说,您对河南文化事业发展一直十分关心关注。弘扬中原文化,是河南人民的责任和担当。我们一定牢记您的指示精神,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努力打造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李长春始终关注着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见到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代表,李长春回忆说,那个时候咱们的口号是“脱裤子当袄,也要把郑大办好”。郑永扣说,当年就是在您的推动下,郑州大学进入了全国高校“211工程”,现在省委、省政府提出来要按“985工程”的标准建设郑州大学,我们正在努力。听说河南大学今年要迎来百年校庆,李长春对此表示祝贺,他还愉快地回忆起2007年6月在河南大学考察时,与大学生们共进午餐的场景,并请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代表转达他对全校师生的问候。李长春说,河南大学有悠久的历史,河南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在当代高等教育发展上,必须要有与这个历史文化地位相称的高等教育。  “你算是老典型了。”李长春拉住郑州市金水区宋砦村党总支书记宋丰年代表的手说。宋丰年这次来,专门给李长春准备了“礼物”:“俺村村民亲手写的两幅字,托俺给您捎来,一幅是赞扬黄河滩的‘浪淘沙’,是我填的词。”听到村支部书记也开始“填词”,李长春笑了。“卢书记说要打造文化强省,我作为农民,也要有文化啊!”宋丰年一本正经地说,“第二幅字是对农村工作的建议,主要建议如何搞好城镇化和新型社区的建设。”李长春愉快地收下了这份“礼物”。  李长春还非常关心一批“老典型”的情况。他向刘志华询问,“京华村现在还好吧?”刘志华代表激动地说:“很好,一切都很好!”李长春又转向巩义市竹林镇党委书记赵明恩代表:“竹林镇现在怎样?”“竹林正在按照居住环境、就业结构、公共服务和消费方式这四个方面都达到城市化的标准,建设新型城镇。”赵明恩说。李长春露出满意的笑容:“你们这些村,都曾是上世纪90年代河南新农村建设的十面红旗,河南是个出典型的地方,有典型引路,河南发展一定大有希望!”  看见李长春走到身边,黄玉清代表赶忙自我介绍:“我是周口的基层代表,14年前下岗后开始创业,现在开了70多个万果园连锁超市。”得知万果园超市主要分布在周口漯河两市,李长春风趣地鼓励她:“既然叫‘万果园’,起码要先发展成‘万市园’,发展到各个市,然后学沃尔玛,把超市开到世界各地。”  李长春十分惦念老区人民,看到信阳市市长郭瑞民代表,他关切地询问,现在淮滨、固始这些县还经常闹水灾吗?郭瑞民说,现在出山店水库已经开工建设,建成以后淮河上游就有了控制性水利工程,不再像过去那样上游有多少水就下来多少水,下游的防汛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李长春听后很是欣慰。  李长春很关心双汇集团的发展。万隆代表说:“现在双汇的生产经营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今年要迈上630亿元的新台阶。”李长春语重心长地说,要吸取教训啊,像双汇这样的大企业,要从每一个环节严格要求、杜绝隐患。你们积极地对待这个事件,现在实行了“头头检”,确保食品安全,这就很好。食品企业就是要带头讲诚信!万隆诚恳地表示,我们要把批评当做动力,努力把食品安全搞好。  听陈泽民代表介绍说郑州的速冻食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李长春说,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把粮食直接转化为最终产品,上到广大消费者的饭桌上,既发挥了农产品资源的优势,又找到了加快工业化的捷径,这个路子很好。李长春再三叮嘱,河南的农产品加工业在全国建立了很好的形象,一定要继续发扬光大,特别是质量,无论如何不能出任何问题,要把质量当做企业的生命线,紧抓不放。  李长春还专门看望了河南团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中的省级领导同志,关切询问大家的工作和身体情况,共忆河南往昔、共话美好未来。  卢展工说,长春同志是河南的老领导,大家对长春同志的感情很深。长春同志在河南工作时就提出了“团结奋进振兴河南”和“一高一低”发展战略,这些年来,我们一届接着一届干,在建设中原经济区过程中,正在持续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李长春称赞说,这条路子是在不断加强农业基础的情况下实现工业化,非常宝贵。  李长春希望河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期,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河南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  卢展工表示,我们要牢记长春同志对河南的嘱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指示精神,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依依话别时,代表们纷纷向李长春发出邀请:“河南人民欢迎您常回去看看!”郭建华代表说,“俺那儿的父老乡亲让带两句话,让老书记回河南看看农民的花生产量有多高,西瓜有多甜!”李长春表示,一定要多回去看看,看看正在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河南大地,看看他时常牵挂的父老乡亲。(记者平&萍&王&映&刘亚辉&张建新)
(责编:杨媚)赞助商链接
当前位置: >>
河南省2013年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3章 古诗文阅读课件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豫考命题探究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考纲展示 内容。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河 南 中 考 考 情考查点(分 值)2010年2011年2012年 《邹忌讽齐王纳谏》 《资治通鉴? 周纪一》 课内古今异义和词类 活用 课内? 一个倒装句《岳阳楼记》 《小石潭记》 《渑水燕谈录》 《游青溪记》 解释词语 (2分) 翻译句子 (2分) 课内两个古今异 课内古今异义和 义 词类活用 一个总 课内翻译;一个 课内翻译? 骈句,一个言外 结句 之意句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河 南 中 考 考 情理解内容, 提取重要信 息(2分)范仲淹“贤” 的表现柳宗元心情变 化的依据 柳宗元的心情 变化邹忌是怎样讽 谏齐王的理解作者的 范仲淹的忧国 观点或思想 忧民之心和远 感情(2―3分) 大抱负 主要艺术特 色和表现手 法(2分) 对比阅读 (3~4分) 景物描写作用/侧面描写/ 分条概括齐国 能够“战胜于 朝廷”“强于 天下”的原因。范仲淹“贤” 的表现两文写水的手 法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1.河南中考对课内文言文的考查以课标推荐的16篇为范 围,七年以来一直以课内外对比阅读的形式出现。命 题 规 律2.课外选段与课内语段内容或主旨或写法相关联。 3.解释词语,重点考查对实词的解释,尤其是古今异义 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七年来没有单独考查过虚词的 解释,也没有考查过断句。 4.翻译句子一直考查对课内语句的翻译,所选句子为本 课内容或主旨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句中的采分点较 多,大都涉及特殊句式、重点实词(含词类活用、古今异 义、一词多义)、文言虚词这三个方面的两个角度。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1.文言文阅读采用课内外对比的形式。 2.课外语段作为链接材料,一般不考查字词句的解释,只考查与课内 有关联的问题。命 题 趋 势3.在2013年的中考文言文复习中,实词解释题要把古今异义词、多义 词、通假字等常见实词作为复习重点。翻译句子题备考要注意:重 点词要翻译准确、理解文言特殊句式、尽量直译、多关注名句翻译。 内容理解题备考要注意:理解文段的基本意思、理解作品所抒发的 感情、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写作意图、正确分析句 子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等。对比阅读题要从 探求作品内容、写法或作者思想的异同方面备考。4.特别提醒:近3年来考查过的课内文言文七年来没有重复考查。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豫考真题体验一、2012? 河南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题目。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 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 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 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 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乙】 齐威王召阿①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 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②,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③,子 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 日,烹④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⑤, 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节选自《资治通鉴? 周纪一》) [注] ①阿:古地名。②辟:开垦。③鄄(juàn):古地名。 ④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⑤饰诈:掩饰,欺诈。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今齐地方千里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之蔽甚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土地方圆。(2)受蒙蔽。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 到上等奖赏。(意思对即可)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3.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生活小事推至治国大事。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4.根据语段甲、乙的内容,分条概括齐国能够“战胜于 朝廷”“强于天下”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有善于进谏的谋臣;②齐威王虚心纳谏;③齐威王不偏 听,重实情;④齐威王对“饰诈”者惩治有力。(意思对即可)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齐威王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自从你镇守阿(地), 称赞你的好话每天都有传来。我派人察看阿(地),只见田地荒 芜,百姓贫困饥饿。以前赵国攻打鄄地,你不去救援;卫国夺 取薛陵,你不知道。这是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来替你说好 话啊!”当天,齐威王下令把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 臣烹死了。因此,齐国上下官员都受到震动,恐惧不已,谁都 不敢再像阿(地)大夫那样买通威王的亲信搞欺上瞒下,掩饰过 失的事情,人人都尽其所能地为国家做事。齐国得到很好的治 理,在当时成了天下最强的国家。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二、2011? 河南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 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摇G嗍鞔渎 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 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乙】 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 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 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①;比之舍烟 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③;至 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 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③纨: 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5.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大约。(2)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久留,记下这里的景致后 就离开了。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7.在语段甲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 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乐到忧。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 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8.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 容分析。 语段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甲:用潭中的石、鱼、日光、影等从侧面进行衬托。 语段乙:用“秋天”“晚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等比 喻水色。(用“含烟新柳”“脱箨初篁” “玉”“纨”和水进 行比较)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青溪的水流激荡,水花像跳跃的珍珠,又像溅落的雪片, 这和其他地方的泉水也没有什么不同的,唯独水的颜色最为奇 特。大概世间的颜色,多为正色(青、黄、赤、白、黑)或杂色 (绿、红、紫)的,这是我所知道的,然后我唯独对碧(青绿)色 却不太理解。如今见到这里的水,才领悟到世间真的有碧(青 绿)这种颜色。它如秋季的天空,如早晨林间的雾气;比起农 家的炊烟、新发的柳枝显得有些浓,比起刚脱皮的竹笋、新竹 显得有些淡;比玉更温和、比白色的丝绢更滑润;达到清冷丰 裕的极致,可以抚摩食用。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三、2010? 河南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 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 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 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 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乙】 初,范文正公贬饶州①,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 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③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 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 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④。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 ①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 新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贬官饶州。②朋党:同类的人为 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③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 为人谨厚博学,正直敢言。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去国怀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若春和景明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离开。(2)日光。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在僻远的江湖间, 就替君主担忧。(2)(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11.文段甲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阴一晴的自然风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引出 下文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更高境界的议论。 (意思对即可)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12.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语段甲来看范公之 “贤”表现在哪些方面?在语段乙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 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 民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 范公之贤是通过王质的行动和语言,从侧面表现出来的。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当初,范文正公(范仲淹)被贬到饶州,朝廷正纠治朋党, 士大夫都不敢前去告别,只有待制王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 (为范仲淹)饯行。大臣们责怪他说:“你,是长者,为什么要 把自己搅进朋党里面去?”王质说:“范先生是天下的贤人, 我哪敢和他比,如果让我做了范先生的朋党,那我感到太荣幸 了。”听到的人都惭愧得缩脖子。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考点聚焦整合常考清单 一、通假字 初中课本中文言通假字有40多个,它们可以分为:(1)音 同形似通假,如“辨”通“辩”、“材”通“才”、“与”通 “欤”、“支”通“肢”、“辟”通“避”、“”通“遍”。 (2)音同形异通假,如“衡”通“横”、“得”通“德”。(3) 音近形似通假,如“见”通“现”、“属”通“嘱”、“具” 通“俱”、“曾”通“增”、“知”通“智”。(4)音近形异 通假,如“亡”通“无”、“阙”通“缺”、“要”通“邀”、 “乡”通“向”、“拂”通“弼”、“食”通“饲”。(5)音 异形似通假,如“说”通“悦”、“被”通“披”、“女”通 “汝”等。河南省考查了“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008)的释义。 通假字是中考解词题永久性考点,因此常用通假字要尽量多记。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二、一词多义 在古汉语中,一个词往往有很多种含义,这就要求我们重 点掌握一些典型的、常见的多义词,理解时要以本义为基础, 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推求某个词语的具体含义。中考常考文 言多义词有:安、行、策、行、负、服、顾、故、过、横、恒、 患、和、居、距、劳、空、观、前、极、善、一、寻、食、志、 舍、是、可、景、秀、谓、归、涕、临、朝、美、熟、私、道、 益、分、任、延、或、通、下、上等。如“豫考真题体验”第 5题的第(1)小题、“臣之妻私臣”(2007? 河南)的释义。 .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三、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有一大批基本词汇古今意义相同,但也有些词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复习时,我们要特 别注意,不能以今释古。如“豫考真题体验”第1题的第(1)小 题、第9题的第(2)小题。古今异义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有些词的意义。以前包含的范围较小,后 来扩大了。如:“江”“河”在古代是专指长江、黄河,今指 所有的江流河水。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2.词义缩小。有些词的意义,起初包含的范围较大,后 来范围缩小了。如:“国”在古代指国家或国都,“去国怀乡” 中的“国”是“国都”的意思,今义只指国家。 3.词义转移。古代一些词的词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由 原来的意思转变为新的意思了,这就是词义的转移。如:“牺 牲”原是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牲畜。“牺牲玉帛,弗敢加 也”(《曹刿论战》)中的“牺牲”即是此意,现在的“牺牲” 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词义发生了转移。 又如“走”(《送东阳马生序》),古义是“跑”,现在是“步 行”的意思。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4.感情色彩的变化。指汉语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一些词 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如:“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 齐王纳谏》)中的“谤”在古代汉语中是指“公开指责别人的 过错”,属中性词,今义是指“诽谤”,有“中伤”的意思, 是贬义词。 5.区别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双音词 极少,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如:“先帝不以臣卑 鄙”(《出师表》)中“卑鄙”是两个单音词,“卑”是出身低 微,“鄙”是见识浅陋。而现代汉语中“卑鄙”是一个词,意 为(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像“地方”“气象”“明 年”“于是”“等死”“可以”“痛恨”“开张”“如 此”“无论”“鲜美”“妻子”“交通”等貌似现代双音词的 古今异义是中考试卷里常考的内容。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四、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一个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 作另一类词使用,随着词性的改变,这个词又同时具有新的含 义。如“豫考真题体验”第1题的第(2)小题、第5题的第(2)小 题、“名之者谁”(2009? 河南)、“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 . . 者”(2007? 河南)的释义。具体而言,它包括: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1.名词用作动词。如: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 战》)福:赐福,保佑。名之者谁。(2009? 河南)名:命名。 2.形容词用作动词。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尽:吃尽,吃完。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 记》)穷:走完。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远:远播。 3.形容词用作名词。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费t、董 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良实:善良诚实的人。攘除奸 凶。(《出师表》)奸凶:奸邪凶顽的敌人。造化钟神秀。(《望 岳》)神秀:“奇丽的景色”的意思。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4.动词用作名词。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曹刿论战》)伏:意思是“伏兵”。百废具兴。(《岳阳楼 记》)废:荒废了的事业。 5.名词作状语。如: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 记》)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爬行那样。斗折:像北斗星 那样曲折。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日:每天。群臣吏 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面:当面。 6.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含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劳累。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苦: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苦恼。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7.意动用法。谓语动词含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 宾语当做什么”的意思。如: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翁亭记》)第一个“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吾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美:形容词的意 动用法,认为……美。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形容 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8.为动用法。动词的为动用法则是“为宾语怎么样”。 如:等死,死国可乎。(《史记? 陈涉世家》)第二个“死”: 为……而死。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五、常见文言句式 1.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 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1)用“者……也”表判断,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 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3)用判断词“是”表判断,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4) “本”“诚”“则”“乃”“亦”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如:臣本布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此则岳阳 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 家》)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2.省略句。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在古汉语中,省 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 分也都省略了。 (1)省略主语,如:(曹刿)问:“(君)何以战?” (《曹刿 论战》)(渔人)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2)省略谓语,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 三(鼓)而竭。(《曹刿论战》)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 改之。(《论语》)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3)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如: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必以(之)分人。(《曹刿论战》) (4)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3.倒装句。我们把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 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宾语前置:以“是”“之”为标志,如“豫考真题体验” 第10题的第(2)小题。又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定语后置:用“者”的后置。如“豫考真题体验”第2题。 又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状语后置:如:战于长勺。(《曹刿论战》)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 主谓倒装: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4.被动句。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 系,它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 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1)用“为”“为……所”表示被动关系,如: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 为用者。(《陈涉世家》) (3)用“于”表示被动,如: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 说》) (4)意念被动句,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 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5.固定格式。 (1)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如……何、若……何、奈…… 何。 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 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 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2)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孰与……、……何 如……、……孰若……、……何若……。 这些习惯说法都是表示比较,用来表示人或事物互相比较 的结果。都可译为“跟……比较,哪个更……”。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3)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①不亦……乎? 可译为“不是……吗?”或“难道不……吗?” ②何(以)……为?何……焉为? 可译为“要……干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 ③何……之有? 可译为:“有……呢?” (4)表示感叹的习惯说法。 何……之…… 可译为“怎么……这么……”或“怎么这么……”,也可译 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5)表示推测、揣度、商榷的习惯说法。 ①无乃……乎。 可译为“恐怕……吧”“只怕……吧”。 ②得无……乎? 可译为“该不会……吧”“莫非……吧”。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6.几个特殊说法 (1)“所以”,有两个意义,一是“……的原因”,二是 “用来……的办法”。 (2)“非……则……”,相当于“不是……就是……”。 (3)“然则”,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 (4)“者……也……”,一表判断,二表强化解释原因。 (5)“以为”,一是相当于“把(它)作为”,二与现代汉语 语意相同,即“认为”。 (6)“于是”,一是相当于“在这时”“在这件事上”;二 是相当于现在汉语“于是”。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 六、文句翻译 文句翻译是河南中考必考题,翻译一句或两句,2分或4 分。文言文句子翻译题,选材的一般原则是:从句式子上,文 言文中有些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式,掌握这些特殊的 句式,有助于对文言语句的理解。考查的句子一般为陈述句、 简单的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句子以短小易于批改为常 见;从内容上看,①考中心句(主题句);②考哲理性句;③考 运用修辞方法的描写性句子;④考古诗文句中成语来源的句子 等。从考点上看,多为考点密集,有采分点的句子,如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用、常见虚词等。如“豫考真 题体验”第6题。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方法技巧精粹能力提升一、推断文言词语含义六法 1.以今推古法。即以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词来推断古汉语 中词语含义。其形式为同现在组词法一样,即:AX或XA。如: 今为(wèi,为了)宫室之美;捕鱼为“(wéi作为)”业。 2.字形推断法。如:“广”,表示房屋,例:吾庐(小而 . 陋的屋)独破受冻死亦足、安得广厦(大屋)千万间等。2012年 . 湖南省岳阳考题就是一例:《汉字演变五百例》中“隹”的解 释为“短尾鸟的总称”。请你根据这一解释,探究“集”的本 义。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功能。 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常 见形旁的词义指向: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 殳(shū)”者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犭、鸟、虫” 者与动物有关;从“讠(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 的行为有关;其他还有:禾→五谷、贝→金钱、皿→器具、纟 →丝麻、宀→房舍、求→毛皮、隹(zhuī)→鸟雀、冖→笼罩、 歹→死亡、月→肉、页→首、自→鼻、目→眼、尸→身体……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3.温故知新法。对于某些词义不明的,就要回忆它在哪 些已学过的课文中出现过,是什么意思,哪种含义与这个语言 环境切近,由此推求它在此处的含义。如:“徐公何能及君也 《 邹 忌 讽 齐 王 纳 谏 》” 句 中 “ 及 ” 已 知 学 过 的 义 项 有 “ 赶 上”“到达”等意思,“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渊明 《桃花源记》)即是依据。这里用法与“赶上”相接近,译为 “赶上,比得上”。如“公问其故”(《曹刿论战》)中的“故” 字,已知学过的句子有“温故知新”(原来的,旧的)、“故虽 有名马”(所以),词语“无缘无故”(缘故),结合句子可知, “公问其故”的“故”是“缘故”的意思。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4.互文见义法。古人常在并列短语、对偶句、排比句的 对应位置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的含义, 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词的含义。如“彼竭我盈,故克 之”(《曹刿论战》),“彼竭我盈”是由两个主谓短语构成的 并列短语,处于相同位置的“竭”和“盈”是两个意义相对的 词(由彼、此相对可以推知),已知“竭”是“枯竭”,可推知 “盈”是“充盈”。再如“求全责备”“化险为夷”两个成语 中,“求”与“责”相对,“全”与“备”相对,而且可以判 断它们是同义关系,“夷”与“险”相对,而且是反义关系, “夷”就是“不险”,就是“平坦、平安”之意。又如“优劣 得所”(《出师表》),“劣”是“坏的”,由“优(好的)”反向 推导而出。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5.逻辑分析法。如“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 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句话中的“亡”与“举大 计”并举,而其结果都是“死”,可见它绝不会是“死亡”的 意思,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句中的“等”字,也不是 “等待”的意思,它是承上句的两个“亦死”而来,意思是 “同样”。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6.成语助解法。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 定短语,是中华文化高度浓缩的产物。成语从古汉语而来,承 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其中必然保留了许多古汉 语词语的用法。我们可以利用成语中某些语素的意义来推断文 言实词的含义。同学们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注意积累、整理, 既可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也可以积累古汉语知识,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如:不毛(生长草木)之地→深入不毛。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 二、文言文译句六法四步 六法:对、换、留、删、补、调 1.“对”即对译。文言文中单音词较多,翻译时要把单 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双音词。例:“群臣吏民能 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012? 河南)中的“臣”可对译为 “大臣”,“吏”可对译为“官吏”,“面”可对译为“当 面”,“过”可对译为“过失”,“受”可对译为“接受”, “上”可对译为“上等”,“赏”可对译为“奖赏”。“居庙 堂之高则忧其民”(2010? 河南)中的“忧”可以对译为“担 忧”。“学而时习之”(《论语》)中的“学”可对译为“学 习”,“习”可对译为“温习”。当然,有的文言文单音词在 现代汉语中有多个双音词,对译时要注意根据语境选择使用。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2.“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 “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但文言文中有些单音词不能对应互换,这样就要找一个确切的 双音节词来翻译。如“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中的“薄”,译为“迫近”;“是亦不可以已乎”(2008? 河南) 中的“是”换为“这”,“亦”换为“也”,“已”换为“停 止”,“乎”换为“吗”。另一种情况就是要把通假字换成本 字。在翻译时,先要换成本字,再作解释。如“困于心,衡于 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句中的“衡”同 “横”,“横”是本字,意思是阻塞。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3.“留”即保留。指有的文言文词语不用翻译。古今词 义相同的词语,如“山、水、牛、羊”等,人名、地名、朝代 名、年号、官名、书名、器物名、度量衡单位等,都可以保留 在译文中。如:“庆历四年春”《岳阳楼记》一句的“庆历四 年”是保留在译文中的。 4.“删”即删除不译。指的是有些文言文虚词,在句中 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翻译时可以删去不译。如“夫战, 勇气也”(《曹刿论战》)中的“夫”是句首发语词,只起引发 议论的作用;“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中的“之”, 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也可删去不译。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5.“补”即补充。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直接放在动词或 名词前,不用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量词补充进去。如 “齐人三鼓”(《曹刿论战》),应译为“齐人击了三次鼓”。 另一种情况是指文言文中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翻译时要补充 完整。 (1)省主语。如《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在“具答之”前省略了主语“渔 人”,在“便要还家”之前省略了“村人”,翻译时要增补进 去,应译为: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又如“豫考真题体验” 第6题,在“以其境过清”之前省略主语“我”,应译为:(我) 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久留,记下这里的景致后就离 开了。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2)省略介词或介词的宾语。如“忠之属也,可以一 战”(《曹刿论战》),句中省略了介词“以”的宾语“之”, 可译为‘此”,“这”,指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 情”。 (3)省略动词的宾语。如 “便要还家”一句,动词“要” 同“邀”,其后省略了宾语“渔人”。总之,这些省略成分在 翻译时一定要补充完整。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6.“调”即调整。文言文有和现代汉语的语序、词序不 同的,翻译时要对原文语序进行调整,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语 法习惯。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要调整:①定语后置句。如“马之 千里者”(《马说》),应译为“日行千里的马”。又如“豫考 真题体验”第2题,“能面刺寡人之过”作“群臣吏民”的定 语,应译为“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所有的大臣、官吏、百 姓受到上等奖赏。”②状语后置句。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 阳”(《出师表》),应译为“我本是平民,亲自在南阳种田”。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③谓语提前句。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应译为“你的不聪明太过分了!”④宾语前置句。最典型就是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于动词之前。如“何陋 之有”(《陋室铭》)中的“之”无实在意义,是宾语前置的标 志,翻译时应删去,句子调整为“有何陋”,译成“有什么简 陋的呢”。又如“豫考真题体验”第10题的第(2)小题。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四步:审、切、连、誊。 1.审。在翻译句子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子中的关 键词语和重要的语法现象,因为这些都是中考阅卷时候的采分 点,必须仔细思考,确保准确地位。 2.切。将文言文句子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用 上面介绍的六种方法逐一加以解释。 3.连。按照现代的汉语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成 一个语义通畅的句子。 4.誊。就是把翻译好的句子誊写到答题卡上。要注意字 迹工整,笔画清晰,不写错别字。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 三、怎样进行比较阅读 进行比较阅读,首先要把握文意,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作 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目的,这是对选文进行比较、对照、鉴别 的基础。由于用来比较阅渎的选文之间存在着联系,把握文意 时要注意发挥迁移思维能力,根据对一篇选文的理解来加深对 另一篇选文的理解,相互启发,使理解更准确,更深刻。进行 比较阅读,还要注意“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同中求 异”是对选文之间的不同点要能够辨析,“异中求同”是对选 文的共同点要能够概括,这正是比较阅读题的突出的特点。答 题时要看清题目要求,明确比较的角度,看看是文章内容的比 较,还是写作特色的比较,是要求“求同”还是要求“求异”。 只有找准思考方向,才能够避免答题的失误。 第22课时┃ 文言文阅读附1:河南七年中考课内文言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06)、《邹忌讽齐王纳谏》 (2007)、《鱼我所欲也》(2008)、《醉翁亭记》(2009)、《岳 阳楼记》(2010)、《小石潭记》(2011)、《邹忌讽齐王纳谏》 (2012) 附2:河南七年中考未考查的课内文言文 《曹刿论战》《出师表》《桃花源记》《三峡》《马说》 《陋室铭》《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 《论语》(各版本语录不同)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豫考命题探究初中生要整体感知古诗词,体会作者的态度、 考纲 观点、情感,理解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展示 对诗词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 或疑问。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考查点 河 (分值) 南 理解诗 中 词的主 要内容 考 (2分)2009? 密州 出猎 /2010? 饮 酒 “真意” 指的是什 么?2011? 行路 2012? 过零 难(其一) 丁洋 / /考 理解作 情者的思 想感情 (2分)下阕引用典 故表达了怎 样的思想感 情?/引用典故 的诗句表 达了怎样 的思想感 情?尾联抒发 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 感情?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名句赏析 与应用(2 河 分)/南 中 修辞、表 引用典故 现手法等 表达的思 考 技巧(2分) 想感情。 考 描绘“千 情 骑卷平冈从炼字角 “破”“ 从运用修辞 度赏析名 挂”妙在 方法的角度 句。 何处。 赏析。 / / 从运用修辞 方法的角度 赏析颔联。 /描绘画面 ”所展现 (2分) 的狩猎场 面。//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命 题 2.试题为两道,总分值为4分,命题方式全为主观题。 规 3.常考题型有: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 律 情,名句赏析与应用,辨析修辞、表现手法及作用,描绘画面。 4.诗歌的赏析角度或者赏析点一般比较小。且有较明确的 指向,常从主题思想、感情色彩、表现手法或重要词、句 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命题。1.河南中考以课标推荐背诵的34首古诗词为考查范围,打 破版本局限。尤其注重对写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 类诗歌的赏析。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命 题 2.诗歌的赏析需要把握诗中的景、诗中的事、诗中的 趋 情、诗中的典(典故)。3.命题角度主要有:(1)理解作 势 品的主要内容或作者的思想感情;(2)从不同的角度赏析名句;(3)分析作品中意象的作用;(4)赏析诗句 的修辞或表现手法;(5)描述画面。根据所选诗词, 从以上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考查。1.注重对写景抒情类、爱国言志类作品的考查,而对 短小的绝句和爱情体裁的诗歌七年以来从未进行考 查,对近3年考查过的诗歌七年来也没有重复考查。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豫考真题体验1.2012? 河南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愿为国捐躯的思想感情。(意思对即可)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 浮沉雨打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 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生动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 的悲哀。 示例二: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山河破碎”对 “身世浮沉”,“风飘絮”对“雨打萍”,句式整齐,增强了 诗歌的韵律美。 (意思对即可)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2.2011? 河南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完成后面的 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 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3.2010? 河南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饮酒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 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 得、闲适、恬淡。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 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 言之成理即可)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意思对即可)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4.2009? 河南阅读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完成后 面的问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 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 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 山冈。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2)在下阕中作者引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考点聚焦整合必备知识 一、古代诗歌分类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如 陶渊明的《饮酒》。 (2)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 种。律诗规定为八句,如杜甫的《春望》就是五言律诗;绝句 规定为四句,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词,又称为长短句,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 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 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 思》。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1)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 歌。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面描写的景物之中,其 风格清新自然。如陶渊明的《饮酒》、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等。 (2)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 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 质或理想。如曹操的《观沧海》等。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3)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边疆风光为题 材的诗。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 (4)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 思乡、念友等。如杜甫的《春望》、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等。 (5)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 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如杜牧的《赤壁》。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二、不可不记的几个概念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两种方式,具体地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 景语皆情语等。 2.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互文、通感、 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 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 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 (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 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4.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 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 铺垫、伏笔等(这通常是分析整首诗,中考题中除比较阅读外 较少出现)。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 常考清单考点一 感受诗词形象,融入诗词意境 考向1 正确理解诗词的人物形象。 例1 2012? 连云港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 始觉有人来。) [答案] 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 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思维轨迹] 古典诗词中常见人物形象有:(1)英雄,既可 以描写客观的人物形象,又可以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2) 美人,除了指代相思恋人外,美人的形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 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3)羁人,主要是写羁旅在外的乡 思之情。(4)宫女,主要是写宫女百无聊赖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5)思妇,主要描写思念丈夫的少妇形象,一是为博取功名而 远游,一是为征战而远征等。(6)隐士,多描绘隐居田园的人 物形象,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7)征人,这类形象多在边 塞诗中出现,或慷慨激昂,或怨恨不平、反战思归。(8)悲士, 多是写功业难成,报国无门的感慨。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分析人物的方法有:(1)关注背景,知人论世。(2)分析描 写手法,抓住人物特征。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 人物形象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做直接描写,也可以间 接描写,从侧面去烘托。(3)体察写作意图,注意联想想象。 古人写诗时,常通用含蓄、双关、象征等手法,明言此而实言 彼。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答题模式] 表现人物形象的词语+人物形象特征。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考向2 正确理解诗词的景物形象。 例2 2012? 昭通画线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泰 山什么样的特点? [答案] 写出泰山雄伟高峻的特点,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 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思维轨迹] 描摹图景形象,一般要考虑四个方面:一是物 象的组合方式(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二是景色画面的色 彩,三是动景,四是静景。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答题模式] 描绘形象图景+概括图景特点+剖析作者感情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考向3 描写出诗词句子的画面。 例3 参见豫考真题体验第4题第(1)题。 [思路分析] 首先要正确理解诗词大意,找全景物,添加修 饰语,写明句意;其次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以 及关键词,展开合理地联想和想象,描写描绘不是解释说明, 需要添加适当的细节描写;再次可以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 修辞,使语言更形象、生动,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此外,有时 还得考虑字数限制,不得超过字限。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考向4 分析诗词的意境。 例4 2012? 长沙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 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 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 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变式考例] 2006? 河南“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 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案] 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 及对家乡亲人的怀念。 [思维轨迹] 了解“意”(情)与“境”(景)的主要特点和关 系,所有的诗词都涉及“情”和“景”的内容,“景”是基础, “情”“意”才是主导。“意境”中的“景”是“情中景”。 诗歌意境构成的基本模式有:(1)触景生情,情随境生;(2)移 情入景,景中生情。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答题模式] 描述诗歌的意境+概括意境的特点+理解意境 中作者寄托的感情。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考点二 把握诗词内容主旨 考向1 把握诗词主题内容。 例1 请概括本首诗《古离别》的主要内容和情感。(晴烟 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 江南。) [答案] 作者通过描述在春意盎然的景色中设宴置酒与友人 分别的情景,表达一种淡淡的惜别之情。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变式考例] 参见豫考真题体验第3题第(2)题。 [思路分析] “主旨”,即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需要注意 的是,这属于“整体把握”类题,答题时一定要着眼于全诗, 看清楚全诗的内容,进而体会诗人的感情,切忌断章取义。解 题方法:(1)借助诗题,理解主旨。(2)关注序注,体会主旨。 一般序在诗前,注在诗后,有时会巧妙地安排在题干中。它们 有助理解作品思想内容。(3)借助“题眼”,把握诗歌感情基 调。(4)瞄准“篇眼”,揭示主旨。(5)“知人论世”,把握作品 主旨。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答题模式] 作者通过……描写,表达了……心情。或:作 者通过……描写,流露了(对)……情趣(不满)。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考向2 融入诗词意境,体会诗词中的情感情趣。 例2 参见豫考真题体验第1题第(1)题;第2题第(1)题。 [思路分析] 把握情感三法。一、结合背景,窥测诗歌的情 感。这里的“背景”,一方面指诗反映的广阔的社会现实,这 是诗歌产生的土壤;另一方面,“背景”也指诗人多变的人生 经历,诗人常常把自己的身世遭遇、个人荣辱融入自己的诗作 之中。如李煜、李清照的词作,写尽了自己人生的悲欢离合。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二、分析诗眼,透视诗歌的情感。阅读古代诗歌,如果能 抓住这些“诗眼”,也就能很容易地体会出诗人的情感。如马 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诗中的“断肠”二字领起全篇,根 据这个“诗眼”,诗歌中诗人思念家乡悲苦的情感便不言自明 了。三、解读意象,挖掘诗歌的情感。解读诗歌意象,有助于 我们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比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 道“不畏浮云遮望眼”,诗人为什么不用“白云”“孤云”而 用“浮云”呢?因为“浮云”可暗指困难、挫折、障碍等,明 白这个意象,你便能体会出诗人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答题模式] 内容+意境+抒发情感。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考点三 赏析诗词语言 考向1 品评诗词中炼字的妙处。 例1 参见豫考真题体验第2题第(2)题;第3题的第(1)题。 [思维轨迹] (1)抓住诗句中的动词、形容词、活用词等分 析,理解该词在句中的含义。(词不离句)(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 入原句中具体描述景象。(3)点明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答题模式] 含义+句子描述+表达效果。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考向2 从语言运用角度欣赏诗词名句。 例2 参见豫考真题体验第1题第(2)题。 [变式考例] 2007? 河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 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案] 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 自然理趣;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 生思乡之情;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 表现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④“生”与“入”用 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⑤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思维轨迹] 赏析诗歌名句,注意从手法技巧、语言运用、 内容三个角度进行思考。 从手法技巧上赏析诗歌名句,可以参照考点四考向1中有 关“表现手法”的详细讲解。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诗歌名句,除掌握上面“评析炼字” 中所介绍的方法外,还应注意如何抓准名句中精妙传神的字词, 方法有两个:一是看词性,这些字词往往是名句中的动词、形 容词、数量词或副词;二是看位置,这些字词在诗句中的位置 往往有一定的规律,一般而言,五言诗为第三个字,七言诗为 第五个字。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从内容上赏析诗歌名句,注意从“情、景、理”三个方面 去评说。 情,即思想感情。抒情是诗歌的第一要素。体察诗人的思 想感情,是赏析名句的第一要义。 景,即景物或景象。诗人的感情问题要寄寓在一定的景物 中,或倡扬,或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无景之情,情就缺失 了依凭;无情之景,景就失去了活力。赏析名句要注意领会其 中的景物及景中之情。 理,即道理或哲理。通过诗歌来述说一个哲理,好懂,易 记,脍炙人口,启人深思。诗歌中的名言名句很多都是智慧的 浓缩、思想的结晶,因此赏析名句不能忽视对哲理的品味。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考点四 评析诗词的艺术特色 考向1 指出表达手法,把握作者情感。 例1 2012? 岳阳这首诗(《咸阳值雨》)运用了怎样的表现 手法?(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 晓云将入岳阳天。)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思路分析] 艺术特色,也称“表现手法”。它包括:①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 抒情四种,其中描写、抒情是 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 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 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 以景衬 情、 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②结构形式(首尾照应、 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景后情、卒章 显志、过渡、作铺垫、埋伏笔等);③修辞方法;④写作技巧 (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 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⑤艺术风格(包括雄 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答题模式] 表现手法+描写内容概括+作者感情。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考向2 分析诗词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例2 参见豫考真题体验第1题第(2)题;第4题的第(2)题。 [思路分析]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 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如托物言志、用典、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正侧面描写等,再把一些表 现手法落实到具体诗词句子上,然后结合诗文内容分析其作用 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答题模式] 表现手法+内容分析+表达效果(作者感情+ 升华主题+感染力)。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附1:河南近七年中考阅读考查的古诗词 《天净沙 秋思》(2006)、《次北固山下》(2007)、《游 山西村》、(2008)、《江城子 密州出猎》(2009)、《饮酒》 (2010)、《行路难》(2011)、《过零丁洋》(2012) 附2:爱情主题的诗歌 《关雎》《蒹葭》 附3:绝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泊秦淮》《赤壁》《夜雨寄北》《登飞来峰》《己亥杂诗》 第23课时┃ 古诗词阅读附4:建议的重点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使至 塞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望岳》《春望》《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观刈麦》《钱塘湖 春行》《雁门太守行》《无题》《相见欢》《浣溪沙》《水调 歌头》《江城子 密州出猎》《渔家傲 秋思》《游山西村》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山坡羊 潼关怀古》 《天净沙 秋思》
更多搜索:
赞助商链接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面包新语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