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逻辑思维训练500题怎么办?

如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01867 阅读
& (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也做了研究,也有了成型的结果,抽象出了几条原则。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有啥用? & 1:更容易地透过表面,看清复杂事物(尤其是掺杂了大量繁复且真真假假的信息)的本质和脉络,从而能够更合理地调配资源,尽可能把每一刀都切到蛇的七寸上,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解决问题。 & 2:更进一步么,就是能够使你更容易地说服他人(尤其是涉及到钱,做过乙方的同学们你们都懂我在说什么的嗯....)如何提高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一件事,根据我的生活经验,一个逻辑思维清晰的人(简而言之,就是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的人),只要稍加些写作技巧的训练,表达能力一般都不会差,因此,我的这篇回答,将会把重点放在“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上。1 &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的就是一个概念。& 当我们在说某人or某文章有逻辑or没有逻辑的时候,我们究竟是在说什么。 简而言之,是哪一个(或者哪一些)要素决定了一篇文章有没有“逻辑”? & 为了探究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明白,“逻辑”是个什么东西。& 我总结出来的定义是:逻辑,就是“因果”。 & 结构化思维中有一些不同的关系,例如并列,例如从属等等,而在“逻辑思维”里,只存在一种关系。原因,结果:因为XXX,所以XXX or 所以我认为XXX。出现了XX现象,(中间经过了一段推理过程),我认为原因应该是XXX。逻辑思维这把武器适用的战场,大致就在这两类问题之内。漏洞越多,逻辑越是严谨。 & 这话看似耸人听闻,但是,确实是我研究了案例+亲身实践后得出的,最有概括性的结论了。& 如果换成科研界的说法,那就是“可证伪”,判断标准就是,可证伪的程度越高,越是严谨。2 & 所谓的可证伪,它的意思是这样的。我们可以通过推理,实验,等等手段得出结论,但是我们需要假设一个前提,即如果出现了某现象,那么就证明我们的结论是错的,这是区别于科学与非科学的重要标准。 & 举个例子,我今天通过长期观察,得出了一个结论:天鹅都是白色的。& 如何才能让这个结论变的可证伪呢?我只需要假设一个前提,如果出现了黑色的天鹅,就证明我的结论是不对的。这就叫做“可证伪”。 3 & 接下来我再说说实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经典案例。& 许多乙方,尤其是consultant,为什么总是会被人说是大忽悠呢(要么就是被人指责为纸上谈兵,不懂企业内情就瞎扯犊子)?& 这是有原因的,而原因,大多都是因为他们的论证过程不可证伪。& 我们的产品具有XXX优点,or比起原有的(或者竞争对手的)具有XX优势,所以你们要买,这种就是典型的强盗逻辑。女神,我很会修电脑,比那些高富帅都要更快更好,所以你做我女朋友吧。 & 仔细看看,其实这两者的逻辑,没啥区别。4 & 一条够严谨的逻辑链条是这样走的。& 第一步:通过数据,实验,展示,证明我们的产品具有XX优点or优势。& 第二步:证明企业存在对这些要素的需求(这一点太重要了)。& 第三步:证明我们产品的优势契合了需要,或者比起竞争对手,能够更低成本or更好的契合需要。& 第四步:得出结论,你们应该买我的产品。& 在这个过程里,可证伪的点(我称之为”漏洞“)就很多。& “如果我们的产品不具有XX优势,如果企业其实没有XX需求,如果我们的产品不能更好的满足需求……”那么,即可证明,企业是不应该购买我们的产品的。 5 & 我的好兄弟
曾经提过一个案例,他在某一年成了全行业的topsale之一,我记得成就他的是个一千六百台电脑的单子,在其中,他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我帮助甲方引进了融资,使得他们能够顺利购进我们的产品,到最后竞争对手比我们每台便宜了五百块钱,还是没有拿下单子,放到这个地方,就是个很好的演示:& 有些乙方们的逻辑是这样的:我的电脑又好又便宜,所以你应该买我的,这就错了,因为他们没有走第二步。& 企业的需求不止是又好又便宜,或者说,对又好又便宜的需求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旺盛。& 甚至,有时候,甲方的需求会是采购方的“足够的回扣”,或者种种其他奇怪的需求。& 再引用 @刘念 的一个回答吧,希望大家看看什么叫做“逻辑”。 6 & 上面是商业案例,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个人文类的吧。& 我随手从我的TL上截取了一个
& 为了证明“香港电影没落的根本原因是香港回归”这个结论为真,我们至少要走这么几步:& 第一步:拿出数据,证明“香港的电影市场” 确实是 “没落” 了; & 第二步:通过历史数据,其他地区电影市场的案例分析,归纳出数个要素,即“只有当满足了几个条件,某地区的电影市场才会繁荣,否则就会没落‘;& 第三步:证明这几个条件的缺失是由于香港回归而产生的; & 第四步:得出结论,香港电影的没落是由于香港回归导致的。这个逻辑链条里,也存在大量的“漏洞”: & 如果香港的电影市场没有明显的“没落”(有可能只是市场的周期性震荡);& 如果这几个要素的归纳出现了问题;& 如果这几个要素的缺失不是由于香港回归导致的;& 那么,“香港电影的没落是由于回归造成的”这个结论就不能被认为是正确的,当我们在说一个人没有逻辑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在说他的结论不可证伪。& 比如那些最爱搞一句话总结的鸡汤学家和菜鸟们。他们总是喜欢用一副看似高深莫测实则脑残至极的模样谈论一些他们根本不明白的玩意儿。 & 例如 只要XXX就会成功 、爱拼才会赢、 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XXXX(fuck,我发誓我恨死“真正的’这个前置词了) 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会XXXX……& 这些一句话答案之所以被人诟病,究其原因,也就是他们的“不可证伪”。& 他们不会告诉你,如果出现了某个状况,那么就证明字其实和人品没啥关系,胆子大和成功率其实也没有那么大关联(至少不是在所有领域内都适用),有智慧的人也是会XXX的……&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本文由 &授权发布,转载请私信。图片来源:123RF
王大侠297019
健康专栏·壹心理123264
qq_vsIVmAHz
xinli_5731 :
xinli_7606 :
勾起好奇心之后呢?你告诉我们如何提高了吗,解释名词很有意思是吗?骗点击率吧!
qq_vsIVmAHz
guolidemao
xinli_9304
吐槽的能量
weibo_ZxTkmKMF
qq_58OzX0iB
xinli_5000
xinli_3757
xinli_1019
xinli_3347
xinli_3347
xinli_3347
xinli_4875
xinli_4875
xinli_4875
Beyond compare
xinli_9635
xinli_9304
没有帮忙俩字
点击右上角按钮,推荐这篇文章如何与没有逻辑思维的人辩论? | 【水组】-水煮果壳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817970人加入此小组
+ 加入我的果篮
自相矛盾,太长不看来自
引用 的话:自相矛盾,太长不看*facepalm*这就好像,我在尝试给对方解释规则,对方却非得象走日,然后说,你那个象怎么走田啊
你傻么?为什么要跟这种人辩论,
引用 的话:你傻么?为什么要跟这种人辩论,因为她说我的故事很扯淡(推理故事
人家说的每没错,一氧化碳中毒确实不叫窒息啊,它叫内窒息。233来自
引用 的话:因为她说我的故事很扯淡(推理故事她?你居然跟女孩子争论?真是傻了。23333来自
引用 的话:人家说的每没错,一氧化碳中毒确实不叫窒息啊,它叫内窒息。233内窒息∈窒息啊
引用 的话:内窒息∈窒息啊白马非马。?来自
引用 的话:白马非马。?嗯。。。白马≠马,白马∈马。。
引用 的话:她?你居然跟女孩子争论?真是傻了。23333一大波女权主义者正在杀来
引用 的话:嗯。。。白马≠马,白马∈马。。所以嘛,争辩到最后往往都会变成这样,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来自
引用 的话:一大波女权主义者正在杀来好piapia……来自
引用 的话:所以嘛,争辩到最后往往都会变成这样,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嗯。。。不管你的辩词再怎么有力,对方都是爱理不理
引用 的话:一大波女权主义者正在杀来女权癌*其实女权没啥不对。。。关键是女权癌太sb
引用 的话:因为她说我的故事很扯淡(推理故事如果你不想睡她,那她的感受就没必要考虑。 如果你想睡她,那就她说什么是什么就好了。
引用 的话:如果你不想睡她,那她的感受就没必要考虑。 如果你想睡她,那就她说什么是什么就好了。噗,宅男都是这么想的吗233
引用 的话:噗,宅男都是这么想的吗233不不,跟宅男没啥关系,血泪的教训。
引用 的话:不不,跟宅男没啥关系,血泪的教训。*滑稽*
抄起桌子糊他一脸来自
这就跟她拿个桃子叫楼主你削皮,结果你弄得只剩下一个核,还跟她争辩果肉也是皮一样
引用 的话:不不,跟宅男没啥关系,血泪的教训。貌似背后隐藏了什么不得了的小故事呢。
送你一个这个
绝大多数辩论都是词义解析,属文科,归豆瓣
引用 的话:这就跟她拿个桃子叫楼主你削皮,结果你弄得只剩下一个核,还跟她争辩果肉也是皮一样明显不一样,因为把【一氧化碳中毒】说成【窒息】一定没有误导人
引用 的话:明显不一样,因为把【一氧化碳中毒】说成【窒息】一定没有误导人有,因为窒息有很多种原因。一氧化碳中毒只是其中一种。否则的话,直接说有人【死】了就行了,何必说【窒息】呢?
引用 的话:有,因为窒息有很多种原因。一氧化碳中毒只是其中一种。否则的话,直接说有人【死】了就行了,何必说【窒息】呢?嗯,我在写推理故事,【死】的话太宽泛,答案不唯一;【一氧化碳窒息】就直接交底了
引用 的话:嗯,我在写推理故事,【死】的话太宽泛,答案不唯一;【一氧化碳窒息】就直接交底了好吧,看完原文找不到【一氧化碳窒息】这一个完整的描述只看到你跟她讨论不能把【一氧化碳中毒】说成【窒息死亡】
引用 的话:好吧,看完原文找不到【一氧化碳窒息】这一个完整的描述只看到你跟她讨论不能把【一氧化碳中毒】说成【窒息死亡】骚瑞,忘了放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科技神回复 | 一分钱没花白上两次热搜,罗辑思维还是有逻辑思维的_凤凰科技
科技神回复 | 一分钱没花白上两次热搜,罗辑思维还是有逻辑思维的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科技神回复 | 一分钱没花白上两次热搜,罗辑思维还是有逻辑思维的 比特币网创始人卖掉所有比特
原标题:科技神回复 | 一分钱没花白上两次热搜,罗辑思维还是有逻辑思维的
比特币网创始人卖掉所有比特币:投资风险太高,洗盘把庄洗走了;Facebook宣布将对“求赞求评求转发贴”进行降级处理,@新浪微博,那你们呢……晚间回顾一下有哪些不容错过的科技新闻和网友的神回复。
据网易科技报道,近日,papi酱在吐槽大会中首度回应了罗辑思维撤资问题。她表示,罗辑思维不止撤了papi酱一家,而是所有投资项目都撤掉了。“因为他们投了那么多公司后发现,他们是做内容的,不应该投资,所以这事要怪就怪他们缺乏罗辑思维。”罗振宇本人也回应过撤资的原因:“我们把所有投资都撤出了,而且都是原价撤出的,一分不挣。其实就是下个决心,专心做自己的事。江湖各种误读。谢谢关心”。
@快乐的穷小米:逻辑思维投了1200万上了热搜,之后撤资又上了热搜,一分钱就没花上了两次热搜。
@易唯111:惊天内幕竟是老罗自己逻辑思维技能点不足!&
据腾讯财经报道,消息人士称,万达网络科技集团旗下的飞凡公司正在进行大规模裁员——裁去70%的的员工。裁员的流程则是:首先是尚在试用期的员工一律不得转正,直接走人。其次,历史审计问题的,比如去年双十一有刷单行为的也开除。最后,年终考核被评定为B以下的也离职。通过以上流程,飞凡公司将裁员三分之二。
@阿瓦儿童椅:我们飞凡网要2018年盈利——王总
@蝴蝶犬祥祥:下一次,我被公司炒了,就会说是被优化了。
据网易科技援引Futurism报道,比特币网是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币网站之一,由于今年加密货币的价格疯狂飙升,它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但是比特币网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埃米尔·奥尔登堡(Emil Oldenburg)似乎对比特币的未来充满怀疑。奥尔登堡在接受瑞典科技网站Breakit的采访时表示:“我想说,对比特币进行投资目前是你能做出的最具风险的投资,风险极高。事实上,我最近卖掉了所有比特币,转而使用比特币现金。”奥尔登堡还认为,比特币交易成本高,交货时间也过长。
@米奥喵:完了,洗盘把庄洗走了。
@啡那雄侒:比特币(BTC)换成了比特币现金(BCH),这是BCH的软文吗?
@史迪仔:又想骗我撒币。
据cnBeta报道,国际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上同样存在着“求赞求评求转发”等“互动诱饵”贴文,充斥着大量无意义或虚假的互动请求吸引流量,严重影响消息流的阅览体验。本周一Facebook宣布其正在采取行动打击这种“互动诱饵”的帖子,将会对主动请求点赞、评论和转发分享的文章进行降级处理,以此进一步改善消息流(News Feed)的用户体验。
@萌晓萌:微博什么时候能把那些转发锦鲤的从时间线上降下去。
@橘喵小坏坏:此处@来去之间。
今天科技圈发生的热点事件大家有什么想吐槽的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优秀的神回复将会出现在下一次的文章中哦~而且我们在年底会评选出最幽默辛辣的神回复,并给获奖者赠予智能手机大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129511
播放数:289608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逻辑性差怎么办?4个“苏格拉底式提问”一定有帮助 : 经理人分享
逻辑性差怎么办?4个“苏格拉底式提问”一定有帮助
为什么逻辑能力强的人看上去更有“大公司的范儿”? 领导说我逻辑混乱,这病怎么治?好逻辑就是最科学的逻辑吗?一、为什么逻辑能力强的人看上去更有“大公司的范儿”
根据一项调查,大公司HR在挑新人时,最看中的职业素质就是“逻辑能力”。
为什么大公司这么关注员工的逻辑能力呢?因为部门多,层级多,协作多,沟通成本很高,所以每个人都力争用最短的时间了解情况,或者把工作交流清楚,这就是逻辑能力。
为什么语文课一天到晚要你总结中心思想、段落结构?不是想让你当作家,而是让你看起来很像是大公司要的那种人,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就业率。当然,坏的方面也有,束缚了你的思维。
职场上的逻辑能力可以分为观点总结能力(从材料到观点)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观点到语言),今天只讲前半个——如何形成一个有说服力的观点?二、好的逻辑就是一串多米诺骨牌
从一个故事开始。
抗战时,有一个叫浦熙修的新闻记者,在重庆机场采访,看见宋霭龄走下飞机,怀里抱着一条狗,身边跟着一群狗。
她转眼又看到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云五先生没有接到他的夫人,失望而归,因为香港沦陷后,大批官员家属逃难,导致飞机票一票难求。
为了避开新闻审查,浦熙修把这条“负能量”的新闻变成两条中性消息,“宋霭龄带着一群狗下飞机”和“王云五没有接到夫人” 一起见报,立刻引起舆论哗然。
所以逻辑性,就是在两件事情之间建立因果关系。
好的逻辑就像多米诺骨牌,看上去是一个个独立事件,但只要第一块倒下,其他的也随之倒下。
试比较下面三个人说的三组句子:
甲:销售额增加了10%,客单价平均增加了20%。
乙:随着客单价平均增加了20%,销售额增加了10%
丙:客单价平均增加了25%,而销售额仅增加了10%,说明新增客户呈下降的趋势。
一眼就能看出,这三句话的逻辑性一句比一句强。分析原因,甲只是说了两件事,乙点出了两件事的时间关系,而丙为两件事建立了新的因果关系。
即使丙结论是错误的,领导们也会觉得,这个年轻人只是缺点经验,重要的是肯动脑子。
为什么点明两件事的因果关系,在一家企业里如此重要呢?
因为大家都需要安全感,都想从过去的事情中,发现未来的方向。
所谓逻辑性,其实是人类的自我心理暗示:为什么王云五夫人没有坐上飞机?
是因为宋霭龄的狗把位置占了吗?
浦熙修没有说,但她相信,大家会把这两条信息看成是一条新闻,因为人类离不开因果关系。
我们相信“万事皆有因,有因必有果”,找到原因和结果,领导才能睡得踏实,下属才能服你管。
我们常常说某人的逻辑性强,就是说他建立的这个因果关系,对未来的行为有指导意义,用一块小的多米诺骨牌,最后推翻了一块大牌。
而逻辑性差则好相反,常常是这三个字:想当然。三、你为什么总是“想当然”?
新人Jimmy告诉领导一个刚收到的消息:“头儿,刚才客户说这一周的时间另有安排,所以原定的会议取消了。”
但领导立刻听出了这句话的问题,于是第一反应是消除歧义:到底是“会议延期未定”,还是“真的取消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只是“客户本周时间另有安排”,就只会造成“会议延期”的结果;如果真是“取消会议”,那一定是另有原因,也许是一次偶然的事件,也许就是一次危机的开始。
而Jimmy代表了“想当然”的逻辑性缺乏症状:既然客户本周另有安排,那取消会议应该是正常的吧。
“想当然病”用统计学的术语就是: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
什么意思呢?列举一些职场上常见的会被打脸的例子吧:
“去年我们更换了logo之后,销售就回升了(相关性),我建议我们再换一次logo(因果性)。”
“我每次经过前台,她都会对我笑(相关性),她是对我有意思吗(因果性)?”
得了“想当然病”的原因,一个是自我定位有问题,觉得与我无关;第二是害怕思考出错;第三是没有耐心,没有这个习惯。
对付“想当然病”,最好的方法就是“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就是把概念的内涵外延、概念与事实关系等等,一一问个明白,比如:
崔永元:转基因食品危害极大!
苏格拉底:你指的“转基因食品”具体指什么?危害是指什么?如何认定两者的关系?……
“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有四个方向:
第一是问本身,“这是什么”;
第二是往前多问几次“为什么”;
第三是往后多问几次“所以呢”;
第四是往两边多问几次“还有别的可能吗”。
好了,逻辑的科学部分就说这些,下面我们要换一个角度,一个不那么科学的角度,看待日常工作中的“非形式逻辑”。四、好的逻辑不一定是最科学的逻辑
周鸿祎在推出360路由器时说:
我的新版路由器有两根天线,我还会出一个四根天线的路由器。几根天线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让用户感知到(信号强),而且符合他的常识。
这段话说了什么?周鸿祎明明知道“路由器的信号”与“天线数量”无关,但他却不断暗示用户,“路由器的信号好”和“四根天线”存在因果关系,因为这一点符合客户经验。
再回头想想之前的例子,为什么领导立刻就觉得有问题,而新人一定要反复问几个“为什么”才能得到正确答案呢?
现实生活,我们遇到的都是非形式逻辑,不光靠推理,还要靠经验归纳,领导见识得多了,才能下意识就判断有问题。
日常工作中,逻辑的结论不要求像科学实验那么严密,但对于沟通的要求却非常高,首先要考虑这个逻辑,别人能不能理解。好的逻辑通常不一定是最科学的,但一定是最有针对性、最能打动人的。五、最有针对性的逻辑和最能打动人的逻辑
电影《天下无贼》在审查时遇到了麻烦,不通过的理由是:怎么能把贼说得那么好,还让他做主角呢?会让人有模仿的念头。
冯小刚原本的逻辑是:因为我讲的是一个好贼,所以电影的主题是正义的。这个逻辑是不错,但不能解决电影审查的“社会影响”逻辑。
后来王朔给出了个点子:把结尾改成女贼怀了孩子,在庙里祈祷,孩子将来不再做贼。最后电影顺利过审。
王朔修改的逻辑是:就算是好贼,也不希望子女再做贼,所以消除了坏影响,也就绕开了电影审查的逻辑。
这就是一个针对性强的逻辑,放下自己的想法,想想对方的担心是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再想想自己有哪些针对性的解决思路。
下面再举一个打动人的逻辑的例子:
武则天有一段时间想立自己武家的侄子武承嗣为太子,宰相李昭德当然要代表大臣们表示反对,但他的理由很聪明,既不是天理人伦等等大道理,也不是大家不服,天下不宁这些利弊分析,而是一个很简单的将心比心:
“侄子日后当了天子,有把姑姑请进宗庙的可能性吗?”
李昭德的这个逻辑从道理上讲,未必很严谨,立太子是立太子,享宗庙是享宗庙,这是两件事,女人可以当皇帝,为什么就进不了宗庙。
但效果却立竿见影——“后乃止”,因为这个逻辑很符合武则天此时心态,她要开始考虑身后事了。六、逻辑能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逻辑性是个大话题,这篇文章只讲了思维的逻辑,但很多人思考时,思路流畅,沟通起来,却前言不搭后语,这就是逻辑能力的第二个层面:沟通的逻辑性。
还有时候,我们明明感觉不对,竟无言以对,还是被人以强大的逻辑说服了,事后发现果然上了当,这就是逻辑的第二个话题:逻辑陷阱。
此外,很多大公司出来的人,说起话来一套又一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弱爆了,这又是一个话题:逻辑本身的局限性,导致逻辑能力强的人,往往创新能力弱。
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会把这三个话题继续讨论下去。七、锻炼逻辑思维
这篇文章是讲思维逻辑的,但实际上我几乎没有涉及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因为我觉得,逻辑是很日常化的东西,所有人都应该从生活常识本身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就像麦肯锡方法中,“日常锻炼逻辑思维的7个习惯”:
把问题的前提考虑得更具体些
警惕大家一致的看法
擅于联想到其他事情
区分事实和想像
多问“苏格拉底式”的问题
小心那些抽象名词
还有最重要的第7点:
让嘴永远动得比脑子慢一拍。
当我们一心想着用最快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时,问题的根源还在原地嘲笑我们。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今天发现逻辑思维没有罗振宇的语音了,于是……今天发现逻辑思维没有罗振宇的语音了,于是……夜夜山西百家号作者:机情派手机上门维修今天早晨起来,可以说是很莫名其妙的,突然想起老罗叔的逻辑思维可能是最近看了《奇葩说》,说教腔的老罗叔上起综艺节目,感觉...嗯回来,我点开了逻辑思维发现,唉?划~啊?都是图文推送了?于是找到了,最近的一条语音消息,关键词是“文明”,然后我并没有回复这个关键词讲真,关注逻辑思维有小半年,刚开始几乎每条语音都会听,并且回复阅读内容,但不知道过了多久,开始攒着,有时攒了一周闲下来了一起听,然后选择回复最想看的...直到有天...对于老罗叔不再发语音,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我屮艸芔茻是不是太多我这样的人存在,所以阅读率不好?然后就换了一种形式?哈哈哈,当然是我想多了,毕竟老罗叔的文章几乎篇篇10+啊取代老罗叔嗓音的是直观明了冲击力很强的图文,不用点开看就知道可以带来什么再也听不到老罗叔沉稳有内涵的嗓音了,那么逻辑思维就和其他公众号平平,再也无法在一堆公众号里发现赫然的[语音]二字有所得失,至于罗大叔推了1600天的语音不会再第一个冲进眼帘的事,我只想说想听的还是可以去听逻辑思维二条:罗胖60秒自媒体时代到底是什么样的形式才能吸引你的注意呢?每一个改变都是有一种可能吧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夜夜山西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旅游景区为基础,吃喝玩乐为路线!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逻辑思维能力差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