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唐人诗想到的厂面

春天里当你看到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会用唐人诗句什么和什么来表达心中的感受_百度知道
春天里当你看到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会用唐人诗句什么和什么来表达心中的感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请采纳,谢谢!
采纳率:83%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唐人诗歌偶拾瑕(其二)
唐人诗歌偶拾瑕(其二)&
盐城工学院  仓林忠  
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其中的名诗与名诗人层出不穷。由于诗人作诗时的境况与心态不同,其中难免有一些作品,因缺乏斟酌思虑不周而有所缺失或存在瑕疵。现不揣浅陋,采摭其中的一些篇什,包括一些名篇,作一点分析,以就教于通家。
一、贺知章《咏柳》中自问自答,语有跳脱,造成矛盾
贺知章《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该诗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化的比喻,写出了春天到来时,万物萌生;姿态优雅的柳树,也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从柔美如丝的枝条上抽芽生发出片片清新的嫩叶。此诗将春风比成裁出柳叶的剪刀,既新颖、贴切,又出人意表,十分精妙。但按正常思维逻辑,作者既然不知道细叶是誰剪裁出来的,就不可能自作解答是春风剪裁出来的;既晓得细叶是春风裁剪出来的;就不该说不知道。这就有如问“五.四青年节在几月几号”,或“严禁张贴广告标语”的招贴,出现了逻辑上的对撞或自相矛盾。也许这中间存在着作者作诗时的思维过程:开始是在自我设疑中予以探究,经深入思考,最终恍然大悟。但从字面意义上看,“不知”,只是一个表示某种存在意义的词或词组,不能表明诗人处于思维活动之中,而诗中也似乎脱略了本应出现的思维过程信息。诗歌的思维是跳跃性的,许多相对次要的情节可以忽略。但重要的情节绝对不可删削。“情节是行动的摹仿……里面的事件要有紧密的组织,任何部分一经挪动或删削,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贺诗中出现的这一疏忽、脱略或“删削”,就使两句诗在语言逻辑上出现了矛盾或悖论。鄙意若将“不知”改为“方参”,写诗人刚刚仰首观察欣赏柳树风姿,一阵和风拂身而过,使他顿生灵感:春风催生出如许嫩叶,真象一把灵巧的剪刀啊。这样,既写出了诗人从不知到知的思维过程,避免了逻辑上的矛盾或误解;又写出了诗人边观察、边沉吟思考和突然顿悟的生动过程,画面也变得格外地具体、可感、形象起来。
二、张九龄《望月怀远》“竟夕”用词欠工,“赠月”弄巧成拙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是一首围绕赏月怀念远人的诗。其诗云:“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此诗通过遥望海上明月,抒发对远方亲友深切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但细考诗的第四句,“竟夕起相思”中的“竟”,有“完毕”和“从头到尾”两种意义。按国人的语言习惯,“夕竟”可释为“傍晚结束”;而“竟夕”一般当释为“整个晚上”。“起”当是“产生”或“开始”的意思。相思刚开始或刚产生,就不该说整个晚上;整晚相思,就不该说它刚开始。故“竟夕”与“起”连用,显有悖事理。即便说“竟夕”也可释为“傍晚结束”,说情人傍晚结束才产生相思,与诗歌所要表达诗人无尽的相思,存在着巨大差距,恐非达诂。鄙意若改“竟夕”为“始夕”,谓诗人在傍晚月刚升起就对“远人”产生了相思之情,一直延续到深夜,绵绵不绝,在对相思程度的刻划上似较妥帖。
诗的第七句“不堪盈手赠”,说自己不能手捧月光赠送给所怀念的“远人”,似翻用了陆机《拟明月何皎皎》中“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的诗意,想象奇巧,甚有韵致。但正如诗中所写,诗人在海边望月,“天涯共此时”,诗人所怀念的远人,拥有同样一片满盈盈的月光,根本不需要诗人的赠予。诗人将自己与“远人”同时拥有能够共享的东西赠送远人,虽极写情谊深厚,却有背于事理常情。诗以形象为佳,不免联想。但联想须合理有度。若超出人们常识及通感所能接受的域值,违背了事理逻辑,属于不合理联想,自应避免。故诗人赠送月光的遐想,有失深思,未免弄巧成拙。我意若将“不堪盈手赠”改为“虫悄寒气逼”,言诗人在月下徘徊,思念亲人而不得。时久夜深,连蛩虫的叫声也渐渐微弱下去。心中的惆怅失意与深夜的寒气,使诗人虽披衣在身,犹充满寒意。于是回房就寝,将与远人会面的希望寄于入睡后的梦中。虽语句没“赠月”出奇,但避免了常识错误;而思念远方亲友、急切与亲友见面的思想感情,也未受到削弱。
三、王之涣《送别》中“近来攀折苦”语涉歧义
王之涣《送别》诗云:“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此诗写在一个春天,诗人于御河边一次又一次地折柳送别友人。看到杨柳树上的残枝败叶,心中充满了惆怅,表现了他与友人们的深厚情谊。考诗的第三句可有两解:一是指诗人送别友人们,一次次攀折杨柳,害苦了杨柳树;二是诗人一次次送别友人,心中充满了痛苦。虽都是通过折柳表达惜别心情,但吟咏的内涵和对象上却出现了歧解。我意因诗的前两句着重点明的是杨柳树,而不是诗人本身,故从文句的承接上,似将“攀折苦”的词序变一下,改成“苦攀折”,吟咏对象更加清晰地集中于杨柳,借多次折柳和杨柳的痛苦,比拟或隐喻对友人纷纷离去的难受心境,以及作者对友人的无尽情谊,诗意上更加明晓畅达。
四、孟浩然《岁末归南山》境界不高,第三联语意重复
孟浩然《岁末归南山》云:“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眠,松月夜窗虚。”开元十六年,孟浩然应试失利,写诗自怨自艾,泄发懊丧失意的情绪。他表面说考试失利是因自己“不才”;实际上在抱怨朝廷不识人才和发泄怀才不遇的愤闷。世评此诗含蓄蕴藉,意在言外,韵味无穷。其中五、六两句写时光流逝,自己将很快老去,而满腹才华无用武之地,表达了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虚度一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句中的“催”和“逼”,用字也十分精到有力。
但细酌其诗,如将“明主弃”与“休上书”联系起来,似乎他得不到朝廷赏识,就灰心失望,再也无心向朝廷提出改良政治的建议。不仅有指责皇帝不识真才之嫌,且将个人前途,看得比国事还重,显得境界不高。难免引得唐玄宗发火。鄙意如将起首三句改为“下第别上书,且归南山庐。报国意气折”,用“别”替换“休”,“且归”替换“归卧”,减缓语气,话不说得那么决绝。义刚刚试场失败,情绪不好,此时易说过头话,不经意间得罪朝廷,招致与主观愿望相反的效果;所以劝自己不要急着上书,还是先到南山草庐静处一段时间,将精神安顿下来。由于自己一腔报国之心受到沉重打击,接连不断地生病,连老朋友也疏于交往了。说“意气折”而不是“意气尽”,也是为心中难以泯灭的报国之心,以及未来可能的上书或再一次参与科考留足空间或余地。“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两句诗的内涵,都说时光匆匆,人渐老去,诗意有所重复,境界上未有提升。鄙意如改为“魏阙催人老,白发忝岁除”。写他科考失败,怀才不遇,身在草野,依然心怀朝廷;拟上书纠正时弊,又深感自己人微言轻,担心以言获祸,不免心存疑虑,使他焦灼难熬,过快衰老。眼见得白发频添,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无法实现,又是一年虚度,甚至感觉对不住匆匆过去的时光,心中充满了愧疚。与下面两句彻夜难眠也相与衔接,还在内容上有所拓展、丰富,境界上有所提升。也许,孟夫子作此写法,被唐明皇看了,还真能怜其才而用之,改变他后半生的命运呢?
五、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意杂有损主题,《塞下曲其一》炼字不精
(一)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文句意杂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名篇。全诗十四句,“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全诗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强烈的思想情感起伏涨落,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腾挪跌宕、跳跃发展的艺术结构完美结合,韵味深长,断续无迹,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诗的前四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和最后四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抒发了作者忧忿郁闷的心情,如同向东奔流的长江之水不可遏止,无奈被迫放逐自己,飘泊江湖,去过闲散自由的隐士生活。而五、六两句“长空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上句承前诗表达秋日悲怀,悲慨中浸透着豪迈;而后句一个“酣”字,是在高楼上酣畅淋漓的喝酒,似与悲愤郁结的情绪不相协调。若将此句改成“对此唯有醉高楼”,不仅将自己因心情不佳不得己借酒浇愁,以使自己忘记忧愁的无奈心境表达出来,且与前后诗句中滚滚滔滔难以遏止的愁思,充分顺畅、毫无隔碍地连贯起来。
诗人通篇写愁,他到底为何如此地郁结发愁呢?原来他与李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李白自诩甚高,认为自己具有经天纬地的将相之才,希冀一步登天,成为当朝皇帝的宰辅,建立安邦定国的大事业。但残酷的现实是,他历经多年奋斗,却始终无法实现人生理想。这不能不激起他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心中无尽的愁思。鉴此,诗人的愁,主要是愁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和岁月蹉跎的人生遭际。但该诗中插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两句,盛赞建安文学的刚健风骨,和南朝诗人谢眺诗文的清新俊逸,完全搅乱了诗歌的思想内容。无庸赘言,这两句诗对前人的评价十分贴切,也十分著名。但它们的插入,若为单纯评价前人诗文,则与诗的前后内容可以说“前言不达后语”。刘坡公《学诗百法》云:“诗意须如联珠贯串,一线到底。若一诗之中,上句谈天,下句说地,或前联吟花,后联吟草,意义绝不相关,即为意杂,是亦学者所宜深戒也。”若理解成是用来表现或自比自己与李云的才能、抱负,则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诗歌的内涵:似乎李白的愁思,只因得不到施展文学才能的机会。它会使诗的内涵变得过于狭窄。显然,这两句诗所包含的文学内涵,同李白“上青天揽日月”的远大政治抱负,同他郁结胸中的无尽愁思,都是不相称也是不相符合的。我意若删此两句,将“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句提前至“长空万里送秋雁,对此唯有醉高楼”之前,将胸怀远大抱负,因不能实现抱负而发愁,因发愁而不停地借酒浇愁,因喝了酒而更加忧愁,到最后不得已散发扁舟以消忧解愁的心路伏脉,逐层揭示并层层推进,反而能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使全诗意旨更加明晰通彻,内涵也更加充实饱满。
(二)《塞下曲其一》炼字不精 李白《塞下曲》一共有六首,除第四首属于闺怨,其余五首都表达了诗人慷慨从戎的理想。其第一首诗云:“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此诗写得疏宕放逸,豪气干云。但笔者以为尚有两处可为斟酌:
其一,“曲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写作者听到了哀怨的《折杨柳词》,却未见春色,有些平铺直叙,缺少一点形象性。我意若将“未曾看”改为“屏重山”;说塞外早已一片大好春色,塞下却还在天降飞雪,寒气逼人。将未看到春色,改成春色被重重山脉所屏障这一形象性语言。时令现象的姗姗来迟,也被物化或拟人化,显然生动一些。
其二,“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写战士们天明随着击鼓鸣金而作战进退,夜晚抱着玉鞍睡觉,以预防敌军偷袭。一个“随”字,似乎战士们处于服从命令的被动作战之中;“眠抱玉鞍”,似乎战士们处于夜不能寐、时刻防备敌人偷袭的提心吊胆之中。这样,战士们对敌作战,似少了些主观能动性,对表现战士们英勇杀敌的决心、旺盛斗志和矫健身影,缺乏力度。鄙意若改为“宵眠跃金鼓,晓战夺玉鞍。”“金鼓”一词不变,于此为复词偏义,主要指击鼓。意思是军士们在睡梦中被战鼓惊醒,一跃而起,立即投入战斗。激烈的战斗一直打到拂晓,在激战中夺得了敌军将领的玉鞍。军营中随时预防敌军夜袭、随时投入战斗的紧张气氛,战士们奋勇杀敌的激烈场景、勇敢精神和战斗豪情,取得的胜利成果;就被充分地展示出来。其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中的“愿将”与“直为”都是战士的静态心理,形象性不够。若将此两句改为“飞挥腰下剑,纵马斩楼兰”。
写战士们乘胜追击,纵马飞奔,扬起挎在腰间的剑,斩杀了敌军的最高首领。可较好地展现战士们驰骋沙场、奋勇杀敌的精神和战斗必胜的信念。
李白是一位天才诗人,也是一位多产诗人。他的个性豪放不覊,傲岸不屈;写诗也全凭才情,天马行空,直抒胸臆,一挥而就,不怎么受韵律约束;自然也无意在个别字句和章法上过下功夫。在他的一些诗篇中,出现瑕疵或缺少过细斟酌的情况,也就不奇怪了。
六、 杜甫《房兵曹胡马》诗句排序,有失层次
杜甫《房兵曹胡马》诗云:“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腾踔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此诗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大宛马的雄骏,表达了青年杜甫胸怀远大抱负和蓬勃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但细考其诗,存在如下几个疑点:
一者诗的五、六两句写马纵横驰骋,可逾越一切艰难险阻,到达世界任何地方;由此诗人得出可将生命托付给它的结论。其实,大宛马是否可以托付生死,不仅在于它能力出众,更在于它是否具有忠于主人的优良品格。五、六两句将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当成了必然。鉴此,因马能力出众就作出“托死生”的结论,属于伪命题。
二者据刘勰《文心雕龙》曰:“故章者,明也;句者,局也。局言者,联字以分疆;明情者,总义以包体。”为诗作文须有层次,各层次之间须有一定的分野。即依据所要表达的情事内容,将不同文句安排于各自合适的位置。对照本诗,同样写马能力出众,第五句“所向无空阔”与第八句“万里可横行”,在诗意上有相当紧密的承接对应关系。不应分在两联,距隔太远,似合在一联较好。
三者在学理上,骑马横行万里,与认识到可托死生相比较,当是横行万里在前;经过长期跋山涉水的考验,逐渐意识到马的能力出众、忠诚可靠,可托付生命在后。故在诗句的顺序上,亦当以万里横行在前,堪托死生在后为宜。今先写“真堪托死生”,似乎诗意已尽;而后面再写万里横行,次序一颠倒,就有添足缀余之嫌。若将后四句改为“腾踔任空濶,万里可横行。神骏合我友,相与托死生。”第五、六句极写马的能力超强;第七、八两句写大宛马作为一匹神骏,自己对它的感佩、喜爱与精神上的契合,已到了互为知己挚友、生死相托的地步。这样,大宛马不仅能力出众,而且它的优秀品格也隐约显露出来。诗人将大宛马引为人生知己,诗中所隐含的纵横万里、为国立功的远大抱负,勇于搏击时代风云的飒爽英姿,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忠于国家与朋友、不惜为之牺牲生命的优良品格,也一步步推向高潮,诗歌的境界更有明显提升,在内容上也分出了鲜明的层次。
七、卢纶《塞下曲其三》中,“欲”逐单于与“雪满弓刀”情理相悖
卢纶《塞下曲其三》云:“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首诗写一位将军准备雪夜率军追击仓遑逃跑的突厥单于,情景扣人心弦,风格雄迈健劲,充满了战斗豪情和英雄气概。尤其是一、二两句写单于趁着没有月光的夜里逃走,惊得宿雁纷纷飞到高空,既形象生动,又很切合当时的情景。但第三句中的“欲”字,表明其时唐军正打算或谋划追逐单于,尚未成行。即便下雪,将士们多半在军营中,不在露天。末句却说大雪已落满了弓刀,显有悖情理。唐军大败突厥单于,为不给敌酋逃窜喘息的机会,须立即乘胜追击。此际军情迅迫,不容慢慢考虑,丝毫耽误。若谓大军开始集结誓师出征,雪落弓刀,似乎说得过去;而说“雪满弓刀”,过于延宕,与千钧一发的军情不合,就说的有些过头了。诗歌作为“文学作品不但要把生活形象地反映出来,而且还要把生活正确地反映出来。要正确地反映生活,就要靠文学语言的精确化。所谓精确化应是指运用恰当、确切的词语准确无误地描写出客观事物的特征和传达主观的思想感情。”《塞下曲其三》在打算追击单于时,就出现雪满弓刀的情况,描写不确,属于牵强理短之句。鄙意若改“欲”为“急”,谓将军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冒着漫天大雪,率领轻骑兵挎刀飞速追击单于,既突出了紧张的战场形势,战士们拍马挎刀疾速行军、英勇杀敌的飒爽英姿,也写出了领军将领的急迫心情,不仅合情入理,诗歌的形象性、生动性得到较好体现;且将士们充满必胜信念奋勇杀敌的场景,留给读者以充分想像的空间。
八、元稹《行宫》中,“宫”字重复过多,缺少锤炼
元稹《行宫》云:“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该诗描写白发宫女在寂寞荒凉的古行宫中,闲说玄宗旧事。此诗看似平淡无奇,却意境深邃,思慨深沉绵远,高度概括浓缩,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盛衰沧桑,蕴含着巨大的容量。前人对此诗评价甚高。如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二》说这首诗“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明胡应麟《诗薮·内编》错以为此诗为王建所作,说它“语意绝妙,合(王)建七言《宫词》百首,不易此二十字也”。
我国古人写诗都极其讲究炼字,甚至出现了苦吟诗派。据知,古代题名《苦吟》的诗,有五代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名句,还有清人顾文炜“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的名句。人们熟悉的唐代苦吟诗人贾岛有首《送无可上人》,诗中有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据他自注,“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可见这些诗人作诗,常常要在心中反复吟哦锤炼很久。鄙以为《行宫》全诗只有二十字,前三句连用三个“宫”字,似重复过多,贫于锤炼。莫若将第二个“宫”改成“春”,点醒季节;写春光明媚,花红一片,自然界充满了生机活力;而唐朝的行宫却显得颓败冷落,暮气沉沉,无人赏花。在物象上形成生机勃勃的新春与古老的宫殿、姹紫嫣红的春花与苍老的容颜、春花的去而复来与青春的一去不返、自然界的热烈与人世间的清冷、良辰美景与恶劣心境之间强烈的对比或反衬,鲜明地映照出当年青春美丽的少女,被幽闭在凋败冷寂的行宫中,面对花开花落,熬过了数十年空虚寂寞的宫女生活,早已成昨日黄花,满头白发。同时也暗示了唐王朝由盛而世衰的败象,可一倍增其效果。第三句除“宫”字重复,“在”为存在意义的词,形象上也欠生动。若将后两句改为“白头三采女,闲聚嗟往踪。”虽第三句同样没有人物神态动作,但因有了人物的数量和四句中“聚嗟往踪”的情景,则老年宫女们聚在一起,无事闲聊,给人想像的空间,不只有对玄宗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感叹,有对后宫内外复杂人事斗争的回味;还有对被选入宫前美好少年时代和被强征入宫痛苦经历的追忆,有面对大好春光,韶华零落,人到暮年采女身份未变,仍无人身自由悲惨命运的无尽伤感、哀怨和对统治者罪恶的血泪控诉,有对未来前途的悲观和惆怅。不仅人物动态形象变得鲜活起来;且诗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致密、沉实、厚重起来。
九、韦庄《稻田》摹写失真
韦庄《稻田》诗云:“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禾罢䅉肥。更被鹭鸶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产稻区的优美景色。无边的稻浪,点缀以白鹭千点,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图画。”但细品此诗,尚有几处须予细辨:
其一,诗中的烟,其实是比喻浮于稻田上的雾汽。的确,江南春末的清晨,稻田上面几尺高处,常有浓雾有如一道平展弥厚的帷幕掩覆。但有凝雾时,一般不会刮风。如果有风,即便有雾,也早就被风吹散了。没有风,稻田就不会产生“绿波春浪”。加之有数尺高的浓雾覆盖,人们虽可看到破雾而出上下起落的鹭鸶,却很难看到远处的稻田,更不可能看到稻田的“绿波春浪”。故对雾中“绿波春浪”的描写,违背常识或事理。
其二,成千的鹭鸶“破烟”而飞,说明雾汽很浓,雾下的鹭鸶及稻田不为诗人所见。首先映入诗人眼帘的,当是眼前的稻田。至于极目连云的稻田,诗人是看不到的。此诗中言诗人看到极目连云的水稻,与理相悖。
其三、“被”,在诗中是遮蔽、遮覆的意思。稻田覆“满前陂”是完全可能的,大雾覆满稻田也是可能的;但鹭鸶极小如雪花状的点,证明它们在作者视域的远处。即便有成千只,也不可能覆盖“极目连云”的稻田;即便覆盖了稻田,在雾中也甚难看到其身影。远处点状的鹭鸶遮覆一望无垠大雾下的稻田,描写也悖理失真。
其四,虽然古人常将烟雾连用,烟也轻柔似雾,但因烟味呛人,给人的感受并不好,故将稻田上的雾汽比成烟,并不能使人产生美好或舒心畅快的感觉。
有鉴于此,鄙意若将此诗第一句改为“春深绿海满前陂“,三、四改为“喈喈白鹭纷如雪,浅雾飘飘地锦飞”。谓春末时节,鹭鸶如雪片般上下飞舞,喈喈鸣叫。随着淡淡雾汽的消散;一望无垠的稻田,好象一幅巨大烂丽的锦绣,也跟着反向飞动起来。这样,时间的悄然流移,飞舞、鸣叫着的白鹭,轻柔而又渐渐消散的雾汽,安静而有若飞动的稻田绿海,组合成一幅时空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充满生机活力的画面,或能避免以上诗句的缺点?
十、杜荀鹤《蚕妇》遣词用字不够精到 
杜荀鹤《蚕妇》云:“彩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间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苧麻?”该诗“具体描绘了蚕妇面色的憔悴、衣着的粗劣,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剥削的残酷。”全诗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细考其诗,有几处尚须斟酌。
其一,“彩色全无”,从蚕妇的面庞缺乏红润写蚕妇营养不良的身体状态,流于一般记述,缺乏深入刻划,难以给人留下鲜明印象。正如钟嵘《诗品》中所说:“指事造形,穷情写物……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鄙意若改为“骨立形销”,则蚕妇不仅面容消瘦,而且骨瘦如柴,再加上饥饿之状,则蚕妇终年辛劳、饥寒交迫、严重营养不良的病态形象,将更加鲜明、突出;给读者心灵的震撼更大,印象更加深刻;而最后蚕妇对统治者的诘问,也更能引发读者的同情与思考。
其二,严羽《沧浪诗话》以为,写诗当“意貴透彻,不可隔靴搔痒”裘本培等在《文章修改技巧》中说:为文作诗“在选词上,首先必须分清词与词之间的意义上的细微差别,了解词的个性,才能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把思想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荣华”一词,多指身份地位的“荣耀显贵”。对生活在乡村底层、终日辛劳的蚕妇来说,能通过辛勤劳动过上富足的生活,是她最为渴求和努力争取的。虽然她很难见到富人家的生活状态;但与她的现实生活相对应,她可能很想了解或听说过富裕人家的生活;而说官宦人家如何荣华,距离蚕妇生活过远,是蚕妇很少想到、漠不在意的事。鉴此,同蚕妇说荣华,总是隔了一层,说不到一处去。法国作者福楼拜对遣词用字有一段话也很警策:“我们不论要描写些什么事物,要把它表现出来,只有唯一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唯一的动词;要赋予它性质,只有唯一的形容词。我们应该苦心探索,非找出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可。仅仅找到这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相似词千万不要以为满足,更不可因为搜索困难随便用一个词来搪塞了事。”而“荣华”,恰恰不是本诗中所需要的那个“唯一”。鄙意若将“岂知人间有荣华”,改为“焉知人间有奢华”,与蚕妇的穷困生活对应映衬,当能说到蚕妇心里去,引起她的关切,似更精当到位(“焉“与”岂“在此同义,改之,主要是在音韵上更和谐一些)。
其三,“蚕辛苦”,虽是“养蚕辛苦”的意思;但从字面上,不是指人养蚕辛苦,而是蚕自身辛苦,难免歧义之嫌。如改为“侍蚕苦”,一者诗意更加明晰;二者谓饲养或侍弄蚕要像服侍宝宝或病人那样精心照料,从而使人们联想到从栽桑、采桑,到准备蚕室、蚕具,育种孵化,每日数次的添桑喂蚕,调温保湿、给蚕扩座,上簇采茧等一系列艰辛复杂的养蚕画面,可极大地扩充诗的内涵。
其四,“底事浑身着苧麻”中的“底事”,有“为何”与“什么事”两种意思,言蚕妇长年辛苦,始终改善不了贫苦状态,心中充满了困惑和疑问。莫如直接改为“为何至今着苎麻”,一者意思更加单一明确;二者在语气上更加强烈,将蚕妇内心的困惑变成了向统治阶级的诘问、对黑暗社会的血泪控诉和抗争,更能揭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社会的不合理性,也更能引发人们心理上的共鸣和改变现实社会的深沉思考。
以上对唐代名家几篇诗歌的分析,皆笔者一孔之见,对诗句的改动也不一定妥贴。今诉诸于文,瞩望海内行家批评指正。通过讨论辩难,提高我们对唐诗的理解和鉴赏水平,并进一步激发公众阅读、研究和开发唐诗的兴趣,推动当今新诗的繁荣发展。
(自撰论文,已公开发表于某学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精
自营订单满49元(含)免运费
不足金额订单收取运费5元起
邀请好友参加吧
版 次:1页 数:字 数:印刷时间:日开 本:32开纸 张:胶版纸包 装:精装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1所属分类:&&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APP
品味海量优质电子书,尊享优雅的阅读体验,只差手机下载一个当当读书APP
本商品暂无详情。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客服咨询。
异常问题:如您发现活动商品销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请立即联系我们补正,以便您能顺利购物。
当当购物客户端手机端1元秒
当当读书客户端万本电子书免费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冬至的诗句古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