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onymy是什么敬词的意思及其用法用法

双关语的_厚重翻译法_应用_以梁实秋的_莎士比亚全集_翻译为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双关语的_厚重翻译法_应用_以梁实秋的_莎士比亚全集_翻译为例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p&这几个字是「菩萨」(「?卄卄」)及「涅槃」(「?卅卅」、「?卌卌」)的合文,习用于敦煌写卷中,类似的还有「菩提」的合文(「??卄卄丶」)。&/p&&p&敦煌写卷的字形和辞例可参黄征《敦煌俗字典》(我用的是电子版):&/p&&figure&&img src=&/v2-97c1ccc7bf24024a3aabfcd18d3bf85b_b.png& data-rawwidth=&848& data-rawheight=&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8& data-original=&/v2-97c1ccc7bf24024a3aabfcd18d3bf85b_r.png&&&/figure&&p&其实与敦煌写卷共时且性质接近的文献,如辽僧释行均的《龍龕手鑑》,也贮存了这些字的音义。《龍龕手鑑》有收「菩萨」、「菩提」的合文,见下图:&/p&&figure&&img src=&/v2-fc48a291f1f64b3e4c5967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4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fc48a291f1f64b3e4c5967_r.png&&&/figure&&p&潘重规先生对此评论说(见《龙龛手鉴与写本刻本之关系》,载《敦煌学》第六辑):&/p&&figure&&img src=&/v2-6eec43bf9f22f3439ccd7_b.png& data-rawwidth=&927& data-rawheight=&5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7& data-original=&/v2-6eec43bf9f22f3439ccd7_r.png&&&/figure&&p&可以说《龍龕手鑑》之于敦煌俗字,正如《說文解字》之于先秦古文字、《汗簡》《古文四聲韻》之于战国文字,都是运用二重证据法考释出土文献疑难字的金钥匙(所不同的只是材料的时代,一为中古材料,一为先秦材料)。「?卄卄」等字就是结合敦煌写卷与《龍龕手鑑》的好例子。&/p&&p&※ ※ ※ ※ ※ ※ ※ ※ &/p&&p&再回到本题。&/p&&p&「菩萨」、「涅槃」、「菩提」都是佛经中极为常用的词汇,故而抄写者为节省抄写时间、精力,就用「菩」、「薩」二字的草字头造了一个合文「?卄卄」来代替「菩萨」;同时在「?卄卄」基础上做改造,造了记录「涅槃」、「菩提」的合文。这和今天速记员所做的工作是一个性质的。&/p&&p&所以「?卄卄」直接读成「菩萨」、「?卅卅」与「?卌卌」直接读成「涅槃」即可。(近代为「图书馆」造的合文「圕」一般也读成「图书馆」)&/p&&p&「?卄卄」与古文字中从四「屮」(草的象形字)的「茻」只是偶然的同形字,使用的人群、地域和共时平面都不一样,所以不必把「茻」的音读、释义硬套到「?卄卄」字上。&/p&&p&至于这几个字的来历,张涌泉先生曾经写专文考证过,见氏著《「?」、「?卅卅」、「?卌卌」辨正》(载張涌泉:《漢語俗字研究》,商務印書館,2010):&/p&&figure&&img src=&/v2-d881e20c701ddeaf5d3eae78ed6fdd8c_b.png& data-rawwidth=&1088& data-rawheight=&16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8& data-original=&/v2-d881e20c701ddeaf5d3eae78ed6fdd8c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v2-ec2c373b3b6b707cf7a52_b.png& data-rawwidth=&1088& data-rawheight=&2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8& data-original=&/v2-ec2c373b3b6b707cf7a52_r.png&&&/figure&&p&※ ※ ※ ※ ※ ※ ※ ※ &/p&&p&最后说说这几个字的编码情况。&/p&&p&「涅槃」合文在十多年前被台湾提交到 Unicode,在CJK统一表意文字扩展B区。&/p&&figure&&img src=&/v2-cbc9fc79d582_b.png& data-rawwidth=&496& data-rawheight=&2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6& data-original=&/v2-cbc9fc79d582_r.png&&&/figure&&p&「菩萨」和「菩提」的合文已进入CJK统一表意文字扩展F区,提交国为日本,只等2017年6月正式发布了。&/p&&figure&&img src=&/v2-cabdf99b6f95bb554dbb135d_b.png& data-rawwidth=&1146& data-rawheight=&4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6& data-original=&/v2-cabdf99b6f95bb554dbb135d_r.png&&&/figure&&p&此外,&a href=&///?target=http%3A//babelstone.co.uk/Fonts/PUA.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魏安&i class=&icon-external&&&/i&&/a&打算在 Working Set 2017(未来的扩展H区) 中提交「菩提」合文、「涅槃」合文的另一种写法以及「厶乙/某乙」的合文。(「厶乙/某乙」可参:&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日本将「佛」写为「仏」有什么深意吗? - 知乎&/a&)&/p&&figure&&img src=&/v2-d8fe3125e395a46c99a3_b.png& data-rawwidth=&968& data-rawheight=&4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8& data-original=&/v2-d8fe3125e395a46c99a3_r.png&&&/figure&
这几个字是「菩萨」(「?卄卄」)及「涅槃」(「?卅卅」、「?卌卌」)的合文,习用于敦煌写卷中,类似的还有「菩提」的合文(「??卄卄丶」)。敦煌写卷的字形和辞例可参黄征《敦煌俗字典》(我用的是电子版):其实与敦煌写卷共时且性质接近的文献,如…
&blockquote&388个简体字,汉代前出现的有111个字,,唐代前的合计有166个字,宋代到清代出现的有175个字,清代和以前的合计有341个字,民国和以前的合计有387个字,1949年以后出现的只有1个字。&br&苏轼用过下列简体字:顾、盖、来、堕、于、饥、误、敛、将、请、绝、万、尔、贾、闻、祷、须、阙、计、时、诚、夸、纳、记、诉、纠、与、访、谁、长、诗、语、馀、缘、弥、纪、闲、终、谓、闰、债、状、谒、见、间、挟、维、问、谈、啸、传、东、宽、当、闰、绝、须、数、挟、细、鸾&/blockquote&简化字拥趸总是混淆「书体」和「字形」的关系。&br&&br&你提到的这些简化字,在古代只是在「草书」这种书体中出现,将繁复的字形用草书的笔画书写出来。但在古代,从未真正把这些草书字用楷书的笔画重新规整出来作为一个「新的字」对待过。&br&&br&&blockquote&1909年主张推行俗体字的《教育杂志》创刊,陆费逵发表《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1920年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两年后,钱玄同等人又提出8种汉字简化策略,当时共产党还没有出生。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国音常用字汇》收入不少简体字。指出“宋元以来有一种通俗的简体字,旧称破体或小写,其笔画较普通之体锐减,赴速急就,颇切实用。现在应该把它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故本书对于习见之简体字,酌收若干,用小字附注于普通体之下,以示提倡。”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br&&/blockquote&前朝和当朝在对待简化汉字的问题上,虽然最终目标不同,但都实施过简化汉字的方案。&br&&br&&blockquote&但又有说,简化字《总表》一共收录2238个简体字,“乡、宪、习、团、队”等很多字是解放区的人自行创造的。&/blockquote&解放字即在我党的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群众中广泛使用的民间俗字,主要方式有僻字新用、古字今用、草书楷化、记号替换等。绝大部份解放字都不能算原创,我党为了宣传需要,将这些字定调为「广大劳动人民智慧创造的简体字」,只是增添革命色彩的宣传口号罢了。&br&&br&----------------&br&&br&就拿「宪」字来说吧。&br&&br&为了赞颂简化字是来自群众、天经地义、人民的呼声、人民的选择,那「宪」字就可以是伟大人民创造的解放字。&br&&br&为了支持简化字不是凭空捏造的,便找寻古人书写过的例子作为凭证,就可以有下面这段考证,然后说它不是49年后造的。&br&&figure&&img src=&/2dcc952d73ada38123ab68d_b.jpg& data-rawwidth=&456& data-rawheight=&1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6& data-original=&/2dcc952d73ada38123ab68d_r.jpg&&&/figure&&br&==============&br&&br&所谓的49年后只造了一个新字这个说法(谣言),来自《简化字溯源》&br&&figure&&img src=&/caeb6b04be441_b.jpg& data-rawwidth=&653&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3& data-original=&/caeb6b04be441_r.jpg&&&/figure&&figure&&img src=&/7d3f733d241ab6f04ccab4_b.jpg& data-rawwidth=&602& data-rawheight=&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2& data-original=&/7d3f733d241ab6f04ccab4_r.jpg&&&/figure&&figure&&img src=&/1fca3d0bbdfc1_b.jpg& data-rawwidth=&614& data-rawheight=&1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4& data-original=&/1fca3d0bbdfc1_r.jpg&&&/figure&反正就是胡说八道,为了支持而支持,为了反对而反对。「帘」也不是新中国后造的,明清时酒家招牌挂着的布条,就有被写作「帘」的先例。&br&&br&另外一本可以和《简化字溯源》并列的书是李乐毅的《简化字源》,但李乐毅的立场稍微有些不同的是,李认为简化字不仅来自古人的笔记,还来自伟大的劳动人民。但同样属于颠倒是非,有的字形虽然古代出现过,但在古代也不是用作现在简化字的含义用法啊,只列字形不列出处不列原义不列上下文,不是耍流氓么?更多举证请看 &a data-hash=&b978acf9b25b10e00a7bc58fff2abea0& href=&///people/b978acf9b25b10e00a7bc58fff2abea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趙瑾昀& data-hovercard=&p$b$b978acf9b25b10e00a7bc58fff2abea0&&@趙瑾昀&/a&的答案。
388个简体字,汉代前出现的有111个字,,唐代前的合计有166个字,宋代到清代出现的有175个字,清代和以前的合计有341个字,民国和以前的合计有387个字,1949年以后出现的只有1个字。 苏轼用过下列简体字:顾、盖、来、堕、于、饥、误、敛、将、请、绝、万、…
20 世紀之前,「卫」字在中国還没出現。但和它相近的字形,大概在 18 世紀就已經在日本出現了;見于由&a href=&///?target=https%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E4%25BA%%2599%25BD%25E7%259F%25B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新井白石&i class=&icon-external&&&/i&&/a&的著作《同文通考》。由此可見,中国在 20 世紀前未曾記録過相似或相同的字形,最早的記載首先在日本。一下再詳細説説……&br&&br&&b&它們共有的&/b&&b&特徵&/b&&br&首先,倘若要在古籍或近代文件中找寻相同的字形,根本就没法溯源。這是因為中国、韓国、日本各地的古籍中,一律没有記載過這个「卫」字。但是,有五个特徵可以証明「卫」字源于「ヱ」。&br&&ol&&li&「ヱ」極其相似「卫」,尤其是《送仮名法漢字》中的字形(&a href=&///?target=http%3A//glyphwiki.org/wiki/tron-8-213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ron-8-2131&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li&日本古時經常假借「ヱ」作「衛」的省文;&/li&&li&片假名「ヱ」用作「衛」在日語讀音上有基礎;&/li&&li&諸多文献、古籍指出「衛」「ヱ」「卫」等字有関联;&/li&&li&「卫」字大概是在中日戰爭期間開始出現的,最先見于中国東北及東部的解放区;而這些解放区就接近曾經淪陷于日軍的地区。&/li&&/ol&&br&以下举出和「卫」字相関的文献,一同分析:&br&&br&【中国文献】&b&近代文献:&/b&&br&〔甲〕《簡体字原》(1955)第25頁:&br&&blockquote&《香光》作『彳韦』。&b&有用日本字作『卫』者&/b&。&/blockquote&〔乙〕《常用簡字普》(1955)第17頁:&br&&blockquote&况且『衛』字许多人都写作&b&『卫』」或『彳ヱ』,据说是借自日本的片假名&/b&,外国字母还可参用,本国字母当然更可用了。&/blockquote&&br&〔丙〕《簡化字溯源》(1997)第107頁:&br&&blockquote&【卫】『衛』的简化字。『卫』是现代群众创造的简化字,&b&曾在解放区流行。&/b&&/blockquote&&br&〔丁〕《簡化字源》(1999)第248頁:&br&&blockquote&『卫』这个新简化字很特别,它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它是『衛』字的中上部変化而来的(见①);&b&另一种说法是,它来自日本『假名』字母『ヱ』&/b&(见②)。&/blockquote&&figure&&img src=&/cbf77d1c47f4da0f873be71_b.jpg& data-rawwidth=&573& data-rawheight=&1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3& data-original=&/cbf77d1c47f4da0f873be71_r.jpg&&&/figure&&br&【日本文献】&b&古籍及近代文献:&/b&&br&〔甲〕《同文通考》(1760)第20-22頁:&br&&figure&&img src=&/6c46ca456f8d0c7be29c4_b.jpg& data-rawwidth=&166& data-rawheight=&34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6&&&/figure&&br&〔乙〕《省文纂攷》(1803)第4頁:&br&&blockquote&【ヱ】江字隸書加又&b&疑惠字艸書體&/b&或云衣字&/blockquote&&br&〔丙〕《&a href=&///?target=http%3A//www.wul.waseda.ac.jp/kotenseki/html/ho02/ho02_0558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假字本来&i class=&icon-external&&&/i&&/a&》(1850) 下卷第26頁:&br&&figure&&img src=&/428f1ffa6c6_b.jpg& data-rawwidth=&59& data-rawheight=&5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59&&&/figure&&br&〔丁〕《&a href=&///?target=http%3A//kindai.ndl.go.jp/info%3Andljp/pid/99257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送仮名法漢字&i class=&icon-external&&&/i&&/a&》(1906)第117頁:&br&&figure&&img src=&/03aae0b656ba0c58f643_b.jpg& data-rawwidth=&246& data-rawheight=&13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6&&&/figure&&br&〔戊〕《&a href=&///?target=http%3A//dl.ndl.go.jp/info%3Andljp/pid/86203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国語便覧&i class=&icon-external&&&/i&&/a&》(1910)第44頁:&br&&figure&&img src=&/28a1e7c5d1e4fcf0e8828_b.jpg& data-rawwidth=&115& data-rawheight=&44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15&&&/figure&&br&&br&〔己〕《俗字畧字》(1910)第240頁:&br&&figure&&img src=&/91097acc1be65ba331e174b851ea99c8_b.jpg& data-rawwidth=&261& data-rawheight=&11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1&&&/figure&&br&&br&〔庚〕《&a href=&///?target=http%3A//dl.ndl.go.jp/info%3Andljp/pid/91501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漢字摘要&i class=&icon-external&&&/i&&/a&》(1912)第138頁:&br&&figure&&img src=&/c1dd77e539d83c52211cbb_b.jpg& data-rawwidth=&65& data-rawheight=&31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65&&&/figure&〔辛〕《大漢和辞典》(1960)本卷17番?第135頁:&br&&figure&&img src=&/f12d1f43b9351ccc58ba85fcf89ecb4b_b.jpg& data-rawwidth=&280& data-rawheight=&26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0&&&/figure&〖原文〗:&br&&blockquote&ケイ?ヱ  惠(4-10822)の略字。&br& エイ?ヱ 一說に、慧(4-11116)の略字。 衛(10-34074)に假借す。&/blockquote&&b&&br&現代用例&/b&&br&&ul&&li&&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半兵ヱ&i class=&icon-external&&&/i&&/a& (半兵&b&衛&/b&)&br&&/li&&li&&a href=&///?target=http%3A//www.masaemon.ne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政右ヱ門&i class=&icon-external&&&/i&&/a&(政右&b&衛&/b&門)&/li&&li&&a href=&///?target=http%3A//www2.ocn.ne.jp/%7Eokiem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沖右ヱ門丸&i class=&icon-external&&&/i&&/a&(沖右&b&衛&/b&門丸)&br&&/li&&li&&a href=&///?target=http%3A///im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甚五右ヱ門芋 - 森の家&i class=&icon-external&&&/i&&/a&(甚五右&b&衛&/b&門芋)&br&&/li&&/ul&&br&&b&結論&/b&&br&根据以上的文献和用例,片假名「ヱ」的来源一共有三説。&br&第一説来自《假字本来》,書中認為它是「慧」字的省文或俗字。&br&第二説来自《省文纂攷》,書中懷疑它是「惠」字的草書楷化。&br&第三説来自《同文通考》,書中認為是「惠」的日本省文,又或可能是「衛」字省文。&br&&br&&figure&&img src=&/f9ebaffbc24f_b.jpg& data-rawwidth=&93& data-rawheight=&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93&&&/figure&&br&至于現代的書籍,一般則認為「ヱ」字是从「恵」的中部省略出来,而用作「衛」的略字只是假借用法;我也認為這个説法最可靠。可是不論「ヱ」来自「慧」還是「惠」,後世都已經習慣把它用作「衛」字的省文了。所以自从 1760 年以後,在日本的多本文献都多次記録過後者的用法。&br&&br&而中国現行的「卫」字,最初是在解放区中出現的,不過在
年期間的文献中,一直没有收録過這个字。這些文献包括但不限于:《常用簡字研究》(1931)、《国音常用字彙》(1932)、《捜采固有而較適用的簡体字案》(1934)、《推行手頭字縁起》《手頭字第一期字彙》(1935)、《第一批簡体字表》(1935),等等。&br&&br&也就是説,「卫」字在 1935 年前根本還没出現。可是發生了&a href=&///?target=http%3A///zh/%25E4%25B8%25AD%25E5%259B%25BD%25E6%258A%%%25E6%E4%25BA%258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日戰爭&i class=&icon-external&&&/i&&/a&(日-日)的期間和之後,中国的東北和東部陸續出現了「衛」的俗字,它們正是「卫」和「彳ヱ」。根据《常用簡字普》的説法,中国当時(估計年)曾經就用過「彳ヱ」這个俗字。所以我想:若「卫」字真来自日本,同時傳到中国的「彳ヱ」字大概也就能在日本一同找到。&br&&br&不出所料,經過了一番調查,我發現了「彳ヱ」字在近代日本真的是相当常見的俗字。我猜它是日本人為了区别「ヱ」才加偏旁造出的寫法。関于「彳ヱ」字的記録,可見下面三圖:&br&&br&〔甲〕《中国における簡化漢字案の検討:わが字体表との関連》第94頁:&br&&figure&&img src=&/d5205cfd76dd_b.jpg& data-rawwidth=&403& data-rawheight=&12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3&&&/figure&&br&〔乙〕《 スペクトルマン》片頭曲0:35:&br&&figure&&img src=&/093e52c74c7041e71bce1dbf37344d65_b.jpg& data-rawwidth=&284& data-rawheight=&24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4&&&/figure&&br&〔丙〕ゴミ収集場所(垃圾站)的看板上&br&&figure&&img src=&/c046fefa0dc13b647f8461_b.jpg& data-rawwidth=&216& data-rawheight=&2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6&&&/figure&&br&可是還有一个問題。日本人寫字既然都已習慣了用「ヱ」作「衛」,為什麼到了 20 世紀才發明「彳ヱ」字呢?即使寫作「ヱ」字,也鮮少会造成歧義啊。我的推測是:造「彳ヱ」字是有意為之的,因為寫字的人或許需要个笔画少而字形不混的寫法。造這个字可能就是為了應付一些不容歧義的場合。譬如日本政府機関、医院、商業場合,諸如此類。我之所以這麼想,是因為「衛」字在軍队和医院中都是尤其常用的字。而且現在日本防衛庁和医院中,确實也能追寻到許多「彳ヱ」字用例的足迹。所以就估計這个略字的起源是這些地方。笹原宏之先生在《国字の位相と展開》第 565 頁亦寫道:&br&&blockquote&出自は限定しがたいが、「彳ヱ」(衛)は、自衛隊、医療関係者に限らず、各方面で看板、メモなどに書かれる。この「ヱ」を「エ」に置き換えた現代的な「彳エ」も見られる。前者は、一時期、中国でも使われており、簡体字の選定時に影響を及ぼした。&/blockquote&&br&自衛队和医院虽是常常用到「彳ヱ」字,可是上文説這个寫法並不限于這兩个范圍内。就是説,「彳ヱ」的寫法在日本其他的地方也能找得到。&br&&br&総的来説,我的猜測建立于以上的幾点。接下来再次重温部分的要点。首先,日本古籍中記録了極其相似「卫」字的異体,《送仮名法漢字》《俗字畧字》兩本文献出現的字形更是這樣。其次,片假名「ヱ」被借用作「衛」字,在日語上有讀音基礎,日本由古至今也經常假借它作「衛」的略字。除此之外,連「卫」字在大陸出現的時候,也和中日戰爭明显在時間上交叠。另外,和它同時間傳播到中国的「彳ヱ」字,也已經在日本中追寻到了。如果它最早真的是見于中国東北及東部等解放区,就更能証明此説了(地域相近)。即是説,「ヱ」「卫」兩字不僅僅是字形相近而已,它們極大可能是同源的。&br&&br&&figure&&img src=&/b40fb6ef839d03c24aedc0f39d37ce45_b.jpg& data-rawwidth=&1365& data-rawheight=&6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5& data-original=&/b40fb6ef839d03c24aedc0f39d37ce45_r.jpg&&&/figure&&br&〔注〕&br&&ul&&li&惠&/li&&ul&&li&恵(俗省)&/li&&ul&&li&ヱ(「恵」中部的省略)&/li&&li&ヱ(假借作「衛」)&/li&&ul&&li&&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glyphwiki.org/wiki/tron-8-2131&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ron-8-2131&i class=&icon-external&&&/i&&/a&(加以楷化)&br&&/li&&ul&&li&&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glyphwiki.org/wiki/u536b-var-002&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536b-var-002&i class=&icon-external&&&/i&&/a&(楷化完成)&/li&&ul&&li&&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glyphwiki.org/wiki/u20004&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20004&i class=&icon-external&&&/i&&/a&(部件化)&/li&&/ul&&li&卫(本土化)&/li&&br&&li&?彳ヱ(增加偏旁)&/li&&ul&&li&?彳卫(受「卫」影响)&/li&&br&&li&?彳エ(音変後換声旁)&/li&&ul&&li&?彳工(漢字化)&/li&&/ul&&/ul&&/ul&&/ul&&/ul&&/ul&&/ul&&br&【補充】&br&最近在檢査回答,發現甲圖的《同文通考》裡還有一段関于「ヱ」和「衞」的解説,只是先前被忽略了。但笔者的日語浅薄,不明白它的意思,于是請教了&a data-hash=&9d7cef65fc34ac56f1748d8& href=&///people/9d7cef65fc34ac56f1748d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白隱& data-tip=&p$b$9d7cef65fc34ac56f1748d8& data-hovercard=&p$b$9d7cef65fc34ac56f1748d8&&@白隱&/a&先生和怹的兩位老師。以下是兩位老師的現代日語翻譯和 白隱先生的中文譯文。&br&&br&第一位老師的現代日語譯文:&br&&blockquote&「ヱ」の由来「恵」字を省略したもので、呉音で呼ばれている。または「衛」字を省略したものともいえる。「衛」の「ヱ」(真ん中の上の作り)に従っているところとその発音が相似ているが、しかし、万葉倭名などに多くは「恵」字として用いられているところから、前説がより説得力があるとすべきだ(前説が強いとすべし)。&/blockquote&第二位老師的現代日語譯文:&br&&blockquote&「恵」という字の仮名の省略した文字であって、(読む時に)呉音を用いる(という説がある)。あるいは、「衛」という字の省略した文字であるという説もある。&br&「衛」という字の「(中上部部件)」に従うとことと、その音も似っているところがあるといっても、万葉仮名などには多くは「恵」の字を取り用いたので、前の説のほうがよいとすべきではないか。&/blockquote&&br& 白隱先生的中文翻譯(对應第一位老師的翻譯):&br&&blockquote&「ヱ」為「恵」的略字,取吳音。另外,亦可說「ヱ」為「衛」之略字。「衛」字中上部的部件(像「五」無横)與「ヱ」的&b&字形、發音均有相似之處&/b&。但是,在萬葉假名等文字中,「ヱ」多作「恵」字用。因此,應認為前一種說法(「ヱ」為「恵」的略字)更有說服力。&/blockquote&&br&笔者根据《同文通考》裡的解釋,重新整理了思路。先前的結論只是認為「ヱ」是假借字,而借用作「衛」字僅僅是因為音近。但是从上面的譯文可看見,還有另一原因。「ヱ」假借作「衛」字虽是因為音近,但其實也是因為「衛」字的中上部(像「五」無第一横)的字形相近。另外,《同文通考》還确定了「ヱ」字从「恵」字省略而来的説法,把它用作「衛」無疑本是假借字。&br&&br&回顧《簡化字源》中对「卫」字提供的兩説:一说它是『衛』字的中上部変化而来的(见①);另一种说法是,它来自日本『假名』字母『ヱ』。究竟哪一个説法才正确呢?其實&b&兩説都正确&/b&,兩个説法都可以在日本文献中追根溯源。「卫」字首先来自「ヱ」,因為它和「衛」字的中上部、讀音都很相似,而「ヱ」的字形則是从「惠」這个漢字省略出来的。這樣看来,「卫」字来自「ヱ」的假説再次獲得了進一步的説明。&br&&figure&&img src=&/cbf77d1c47f4da0f873be71_b.jpg& data-rawwidth=&573& data-rawheight=&1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3& data-original=&/cbf77d1c47f4da0f873be71_r.jpg&&&/figure&&br&&br&再一次感謝白隱先生和兩位老師的帮助!&br&&br&&b&参考資料&/b&&br&[1] &a href=&///?target=http%3A///Etymology-of-%25E5%258D%25AB-1-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tymology of 卫 (1/2)&i class=&icon-external&&&/i&&/a&&br&[2] &a href=&///?target=http%3A///Etymology-of-%25E5%258D%25AB-2-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tymology of 卫 (2/2)&i class=&icon-external&&&/i&&/a&
20 世紀之前,「卫」字在中国還没出現。但和它相近的字形,大概在 18 世紀就已經在日本出現了;見于由的著作《同文通考》。由此可見,中国在 20 世紀前未曾記録過相似或相同的字形,最早的記載首先在日本。一下再詳細説説…… 它們共有的特徵 首先…
简要地回答一下该问题:&br&&br&&ol&&li&「耻」字形最早见于东汉碑刻文字中,是「恥」字右侧的「心」部件在&u&形讹&/u&+&u&声符化&/u&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li&&li&现代汉字规范方面,「耻(恥)」见于《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表》中选用「耻」充当正体字,「恥」作为异体字被废除。这个过程也属于上个世纪文字改革的一部分,但是与「汉字简化」、「简化字」、「繁体字」完全无关。详参:&a class=&internal& href=&/hanzi/&&简化字(二)——规范汉字的组成部分 - 汉字 - 知乎专栏&/a&&/li&&/ol&&br&&p&※ ※ ※ ※ ※ ※ ※ ※ ※ ※ 我是一條分割線 ※ ※ ※ ※ ※ ※ ※ ※ ※ &br&&/p&&br&&p&如果閣下還需要知其所以然,以下內容作爲擴充閱讀。&/p&&br&&blockquote&&p&《說文解字》:恥,辱也。从心耳聲。&/p&&/blockquote&&p&許慎認爲「恥」是形聲字,以「心」爲義符(表「辱」),以「耳」爲聲符。&/p&&br&&br&&p&------------------------------------------&/p&&br&&b&1. 字形部分&/b&&br&&br&&b&1.1 「恥」在歷代的實際字形&br&&br&&/b&&p&「恥」的出土文字最早見於戰國楚簡中,字形均从「耳」从「心」作,只是有些字形調整爲了上下結構(如郭·語二·4):&/p&&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778& data-rawwidth=&528& src=&/c86b790dccca920455de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8& data-original=&/c86b790dccca920455de_r.png&&&/figure&&br&&p&(書影來源:左 饒宗頤《上博藏戰國楚竹書字匯》,右 李守奎《楚文字編》)&/p&&br&&p&西漢初期的馬王堆帛書字形繼承了上下結構的「恥」(只有一例):&/p&&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73& data-rawwidth=&95& src=&/b39e1bea9e1bd953c55c1743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95&&&/figure&(書影來源:陳松長《馬王堆簡帛文字編》)&/p&&br&&p&而到了東漢時期,在碑刻文字中,開始出現以八分書寫的从「止」的「耻」:&/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0& data-rawwidth=&84& src=&/54b671c4fb7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84&&&/figure&&p&(書影來源:徐中舒《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br&&/p&&br&&p&在漢魏以後的漫長歲月裏,這種从「止」的「耻」形在&u&手寫體&/u&中逐漸佔據主流(瑾昀按:唐宋及唐宋以後的印刷體對字形理據要求甚嚴,因此同時期的刻本字形中均依《說文》的說法作从「心」的「恥」字):&/p&&figure&&img data-rawheight=&710& data-rawwidth=&1154& src=&/db1b99d19d7e5cffa979669c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4& data-original=&/db1b99d19d7e5cffa979669c_r.png&&&/figure&&p&(書影來源:左 毛遠明《漢魏六朝碑刻異體字典》,右 臧克和《漢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br&&/p&&br&&br&&p&&b&1.2 「耻」形的構字理據分析&/b&&/p&&br&&p&「耻」字形最早見於東漢碑刻文字中,是「恥」字右側的「心」部件在&u&形訛&/u&+&u&聲符化&/u&的雙重作用下形成的。&/p&&br&&p&「止」字在漢代的手寫字形中與「心」字非常接近,僅少了左側的一點。&/p&&p&我們以&u&佐野光一&/u&《木簡字典》中的「止」和「心」說明這一關係:&/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016& data-rawwidth=&700& src=&/fc1dbbd20eaf1b0b208a4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fc1dbbd20eaf1b0b208a4_r.png&&&/figure&&br&&p&「止」字的漢簡字形承甲金文至說文小篆的寫法,由三筆書寫完成:&/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58& data-rawwidth=&542& src=&/288d430cb113c954e4ad445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2& data-original=&/288d430cb113c954e4ad445_r.png&&&/figure&&p&同時期同種書體的「心」如此作:&/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58& data-rawwidth=&524& src=&/37bf9f612c72a804229eaaae2ec32152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4& data-original=&/37bf9f612c72a804229eaaae2ec32152_r.png&&&/figure&&br&&p&這種字形的「止」最終演變成了「止」在艸書中最典型的寫法(請忽略毛太祖和張瑞圖的字形):&/p&&p&&figure&&img data-rawheight=&417& data-rawwidth=&1030& src=&/d38eed265ba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0& data-original=&/d38eed265bae_r.jpg&&&/figure&(圖片來自:&a href=&///?target=http%3A//sf.zdic.net/sf/cs/1122/cd894c27b8a8feaaee39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止的草书书法&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唐代的正字書《干禄字書》以這種寫法的「止」爲通體:&/p&&p&&figure&&img data-rawheight=&598& data-rawwidth=&118& src=&/527bcf5b00beac379a2cce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18&&&/figure&(書影摘自:施安昌《顏真卿書〈干禄字書〉》)&/p&&br&&p&由此可見,「恥」的「心」在漢代形訛成形近的「止」是完全站得住腳的。&/p&&br&&p&事實上「恥」右的「心」還存在向「山」這个方向的訛變(如本文附圖《漢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中所列的北魏元誘墓誌以及唐代姚存古墓誌)。這个「山」形是以「止」作爲中間字形訛變而來。即「心」→「止」→「山」。&/p&&br&&p&最終,在「恥」的眾多俗字裏,「耻」字逐漸成爲主流。這與「止」和「恥」的讀音本身相近也有很大的關係。即「恥」中的「心」聲符化爲「止」,形成了「耻」這个雙聲字(兩个部件都是聲符),我們接下來將說明這个問題。&/p&&br&&p&「耻」比起「恥」的其他俗字(比如右側完全無意義的「&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www.zdic.net/z/9d/js/2653A.htm&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耳山&i class=&icon-external&&&/i&&/a&」),理據要顯得充分,更容易被書寫者、認讀者記住,因此在歷史的披沙揀金中打敗了其他俗字成爲了主流。&/p&&br&&p&------------------------------------------&/p&&br&&p&&b&2. 字音部分&/b&&/p&&br&&p&鄭張尙芳先生對「止」、「耳」、「恥」的先秦、中古擬音是這樣的:&/p&&blockquote&止:上古後期:tj?? ,中古:t??(上聲)&br&耳:上古:nj??,中古:??(上聲)&br&恥:上古:nh??,中古:?h?(上聲)&/blockquote&由先秦擬音可知在上古「耳」、「恥」諧聲,其讀音的區別在於鼻音送气與否(n 與 nh)。因此《說文》以「耳」爲「恥」的聲符是完全站得住腳的。&br&&br&同樣地,上古後期的「止」讀音與「恥」也很相近,韻腹、韻尾相同,聲母的發音部位相同(「止」作 t,「恥」作 n,均爲舌尖中音),符合諧聲的理論條件,但是分屬不同的聲旁。我們可以用之前的戰國竹簡字形證明从「心」的「恥」形更古,而从「止」的「耻」形晚出,「恥」的演變軌跡只能是先秦的「恥」→漢代的「耻」,而不可能反之。同樣地,我們也可以由此推測,東漢時期「恥」演變成「耻」,音近的「止」的確帶了一定的聲化成分在。&br&&br&到了中古時期,「止」與「耳」之間的讀音更加接近(韻母相同,聲母發音部位相同(t? 、? 均屬齦齶音)),而與「恥」的聲母有一定差距(中古音「恥」與「耳」、「恥」與「止」的距離都不是很接近)。大約在中古後期或更遲,「止」與「恥」的聲母合并之後,「耻」中「止」的聲符作用才顯著了起來。
简要地回答一下该问题: 「耻」字形最早见于东汉碑刻文字中,是「恥」字右侧的「心」部件在形讹+声符化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现代汉字规范方面,「耻(恥)」见于《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表》中选用「耻」充当正体字,「恥」作为异体字被废除。这个过程也…
谢 &a data-title=&@張爾卿&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6132a6fee23da019dffd3bab57abdbf3& data-hash=&6132a6fee23da019dffd3bab57abdbf3& data-tip=&p$b$6132a6fee23da019dffd3bab57abdbf3& data-hovercard=&p$b$6132a6fee23da019dffd3bab57abdbf3&&@張爾卿&/a&
邀。&br&今日笔者正好在与朋友讨论古隶、草书笔顺之间的联系,然后就联想到了此题。&br&&br&解开本题的关键在于:&br&&b&「大」和「犬」在秦汉时期的墨迹文字中主要靠「笔顺」以及「犬」弯曲的横笔作区别,而并非「犬」上的那一点。之后汉字进入楷书阶段,对书写「笔顺」和不规则的弯曲笔画有了较大限制,遂使得「大」、「犬」二字完全同形(主要体现在它们组成的合体字中),「犬」单字必须在其右上方加一点以示区别。&br&&/b&&br&这种在汉字演进过程中为了明确字形避免混淆而加点的现象,还体现在了「上/下」(本都作长短不一的两横)、「王/玉」、「土/士/圡」等字中,详参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修订本)》第36葉以及笔者旧日回答:&a class=&internal& href=&/question//answer/&&为什么「圡」(土)字会有一点? - 趙瑾昀的回答&/a&。&br&&br&※ ※ ※ ※ ※ ※&br&&br&「犬」、「大」二字在秦汉魏晋时期的墨迹文字大致可见下图(笔者尽量选择能够突显笔顺的草字):&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16& data-rawwidth=&639& src=&/9b9e384bceaf734def1aeb1e55db6ba3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9& data-original=&/9b9e384bceaf734def1aeb1e55db6ba3_r.png&&&/figure&&br&「大」字有两种笔顺,第一种笔顺与「仌」同(见睡虎地简),作四画,先写头部与左臂,再写右臂,再写左腿,最后写右腿;第二种笔顺与现代笔顺一致,作三画,先写两臂(作一横),再写躯干和两腿。其中第一种笔顺没有保留下来。&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80& data-rawwidth=&364& src=&/45d6fbecaa8fab6afbc6da0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4&&&/figure&(经
&a data-title=&@楊端憲&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3d127bc01f253b99f7fa44& data-hash=&3d127bc01f253b99f7fa44& data-tip=&p$b$3d127bc01f253b99f7fa44& data-hovercard=&p$b$3d127bc01f253b99f7fa44&&@楊端憲&/a&&a data-title=&@曹潔萍&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b7e5d56fd247a6d5f93b1& data-hash=&b7e5d56fd247a6d5f93b1& data-tip=&p$b$b7e5d56fd247a6d5f93b1& data-hovercard=&p$b$b7e5d56fd247a6d5f93b1&&@曹潔萍&/a& 等提醒,制作了一张秦简「犬」的位相图)&br&&br&「犬」在秦、西汉早期墨迹文字中由四笔组成,第一笔写上颌、头部、耳;第二笔写颈部、前肢;第三笔写下颌、躯干、后肢;第四笔写尾部。其笔顺是:&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30& data-rawwidth=&76& src=&/fef513ebbefbdfbad2d152ab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76&&&/figure&之后,汉简草书中「犬」的第一笔和第二笔粘连作一笔,形成一个弯曲的「┘」形(见居延汉简),其运笔方向是?,有悖于后世楷书的书写笔顺(所以这种笔顺被淘汰了,并使「犬」字逐渐向「大」字靠拢)。这个字形总计三画,与「大」字的笔画数一致。&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84& data-rawwidth=&90& src=&/17f9f4bfd9cbd9a4175cca14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90&&&/figure&而其笔顺更是能在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草书「犬」中体现得一清二楚。&br&&blockquote&瑾昀按:该字形出自王羲之《司州帖》,用为「大」字(有悖于王羲之平常写的「大」字)。&br&这说明在东晋时期「犬」已经完成向「大」形的类化,书家在书写时并不对其笔顺作区分,而视作自由变体随时互换。《司州帖》中「大」字为了与上字「得」的末笔相呼应,以维持连贯的笔意,使用了「犬」的笔顺。见 &a data-title=&@杨爱红&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4c6d2b36ac5bfaee57665b& data-hash=&4c6d2b36ac5bfaee57665b& data-tip=&p$b$4c6d2b36ac5bfaee57665b& data-hovercard=&p$b$4c6d2b36ac5bfaee57665b&&@杨爱红&/a&
的答案及其评论部分。&/blockquote&&br&相应时期的汉隶也是这般模样:&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95& data-rawwidth=&104& src=&/37a4a0fa4ea5cbc66d7d85ce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4&&&/figure&《隸辨》錄《孔龢碑》&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85& data-rawwidth=&85& src=&/bcfaaa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85&&&/figure&《乙瑛碑》&br&&br&可以说章草的笔顺是从秦汉简帛文字中继承过来的,相对楷书笔顺来说比较存古,这在其他字中也能体现出来(比如笔者之前讨论过的「耻」字右侧:&a class=&internal& href=&/question//answer/&&「恥」是如何转变为「耻」的? - 趙瑾昀的回答&/a&)。&br&&br&&br&&b&而楷书中作三画的偏旁「犭」,正是「犬」字这种滞古笔顺的孑遗。&/b&&br&与上述「犬」笔顺稍有不同的是,现代「犭」的笔顺采用了秦简文字中的另一种笔顺,最后两笔稍有不同,先写下颌-躯干-尾,再写后肢。&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10& data-rawwidth=&265& src=&/da9ca8bb2aa88a89e7c3c42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5&&&/figure&上图左侧《岳麓秦简·占梦书》的字形,代表了「下颌-躯干-后肢;尾」的笔顺;上图右侧《里耶秦简[壹]》中的字形,代表了「下颌-躯干-尾;后肢」的笔顺,也即「犭」笔顺的由来。&br&这两种秦简字形的第一、二笔都是一样的。&br&&br&※ ※ ※ ※ ※ ※&br&&br&之后汉字的区别律开始起作用(例子可见本文开头第三段),人们开始在「犬」字上面加区别符使得其形体有别于「大」。大多数人选择将这个区别符加到了「犬」的右上角,兴许他们潜意识里认为这个区别符还可以充当「犬」字由隶书向楷书字形演变过程中与颈部粘连在一起的头部。&br&&br&&blockquote&瑾昀按:虽说楷书中「犬」这一点也可视作由秦简字形的第一笔直接脱落而得,但是对比「犬」字比较存古的笔顺,楷书中的「犬」实际上是先写完「大」形的「犬」字,再写右上角区别符(丶),与「圡」(「土」为了区别于「士」所造的区别字)、「玉」的加点成因非常类似,所以本文不采用这种说法。&br&&/blockquote&&br&但是也有例外,有些人将「犬」字的区别符加到犬尾的位置,作:&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11& data-rawwidth=&105& src=&/9edf340f7193ffddb75c5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5&&&/figure&有些人将「犬」字的区别符叫到「犬」下颌附近,作:&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39& data-rawwidth=&106& src=&/6ada74dc0efa5407edcfdbef63ab0dc8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6&&&/figure&&blockquote&瑾昀按:以上两字形依形可释作「犮」、「叐」,均为「犬」的异体字,详见《異體字字典》
許錟輝先生的注释:&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46& data-rawwidth=&545& src=&/4e2c33da805f0dbf21c9a2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5& data-original=&/4e2c33da805f0dbf21c9a2_r.png&&&/figure&&/blockquote&&br&而唐代书法家孙过庭选择将这一点加在「犬」后脑勺附近,作:&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90& data-rawwidth=&79& src=&/bbaa33bfce103afb2e81d2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79&&&/figure&&br&※ ※ ※ ※ ※ ※&br&&br&对于「犬」单字来说,加上这个区别符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对于由「犬」构成的合体字,加不加这个区别符都无所谓。&br&所以在汉晋以后的汉字形体中,凡从「犬」之字往往有个「大」形的俗体(瑾昀按:按照汉晋墨迹文字实际的演进,这个「大」形实际上仍应视作五脏俱全的「犬」字)。&br&&br&因而中国大陆的「类」、「奖」,以及东洋日本国的「突」、「臭」、「奨」,其下方都是从「大」形的「犬」。&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14& data-rawwidth=&241& src=&/e7e5bd4fc6bb130dd9a221d5dd5884d5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1&&&/figure&&br&&br&最后笔者再贴一张「状」字汉简草书字表,诸位看看是否能够划分出一条明确的界限来区分这些「状」右侧的「犬」形与「大」形:&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878& data-rawwidth=&800& src=&/3c9ad48c15fe877af9f5c31fcfc3e3f1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3c9ad48c15fe877af9f5c31fcfc3e3f1_r.png&&&/figure&(上表引自李洪財《漢簡草字整理與研究》(2014年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br&&br&&br&※ ※ ※ ※ ※ ※&br&&br& 補遺&br&&a data-title=&@隔壁老王&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6e2fa12e08f116bcd7430& data-hash=&6e2fa12e08f116bcd7430& data-tip=&p$b$6e2fa12e08f116bcd7430& data-hovercard=&p$b$6e2fa12e08f116bcd7430&&@隔壁老王&/a& 謂「類」在書法作品中有一種特殊的寫法,字形作:&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34& data-rawwidth=&376& src=&/bc044fe4be4d52a874d2b17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6&&&/figure&此「類」字左下角的「犬」形作「分」形,來源於「犬」的另一種筆順造成的形體,可用楚系簡帛文字的「犬」作比照。今借本文詳述如下:&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73& data-rawwidth=&1207& src=&/244b7bc71f76a8229cdc3dc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7& data-original=&/244b7bc71f76a8229cdc3dc_r.png&&&/figure&
邀。 今日笔者正好在与朋友讨论古隶、草书笔顺之间的联系,然后就联想到了此题。 解开本题的关键在于: 「大」和「犬」在秦汉时期的墨迹文字中主要靠「笔顺」以及「犬」弯曲的横笔作区别,而并非「犬」上的那一点。之后汉字进入楷书阶段,对书写…
首先,“肖”作为“萧”这个姓氏的写法仅在大陆存在,原因在于二简字的原因,导致大陆绝大部分萧姓人将姓改成了肖字。有人说肖确实是一个自古以来就有的姓,没错,有资料可以证明,但“肖”作为姓极为罕见,在二简字颁布之前几乎已经绝迹了。因此,你遇见的所有姓肖的,我拿项上人头跟你担保往上两代他(她)爷绝对是姓萧。&br&
第二,“萧”是“蕭”的正确简体写法。&br&
第三,与萧姓有同样命运的姓还有两个,阎(闫)、傅(付)和戴(代),不过这三个姓的处境略好于萧姓,因为在大陆还是可以见到其正确写法的人的,我本人就认识不少身份证上写的就是“阎”、“傅”和“戴”的人。但是大陆的萧姓却基本上接近99%的人都或自愿或被迫改成了“肖”,导致“萧”在大陆几乎绝迹,而错误的二简字写法“肖”却大行其道,堪称是萧氏一族之悲哀。&br&
本人家族从父亲辈开始全部改用了二简字“肖”的写法,由于直到高中以后本人才开始正视此问题,所以导致无法改肖为萧,因为涉及的文件证书太过复杂。因此现在在所有除了需要和身份证等证件信息完全保持一致的地方以外,本人从不写“肖”字。&br&
希望回答解了题主的疑惑,并鼓励身边的萧姓朋友尽量弃用肖字,恢复正确姓氏。谢谢!
首先,“肖”作为“萧”这个姓氏的写法仅在大陆存在,原因在于二简字的原因,导致大陆绝大部分萧姓人将姓改成了肖字。有人说肖确实是一个自古以来就有的姓,没错,有资料可以证明,但“肖”作为姓极为罕见,在二简字颁布之前几乎已经绝迹了。因此,你遇见的…
谢谢邀请。&br&&br&首先我们要知道「麵」的正字作「麪」。&br&&blockquote&《说文解字》:「麪,麥屑末也。从麥,丏聲。 」(据段注本补「屑(?)」字)&/blockquote&後来啊,「麪」的声旁「丏」太过生僻,容易与「丐」混淆(其实「&b&麪&/b&」有个作「&b&麫&/b&」的错别字,眼神好的同学可以找茬),于是索性换成了更常用的声旁「面」而作「麵」。&br&&br&至于「麵」简化成「面」,更准确地说应是「替代」。这种替代方法在文字学中叫做「同音假借」,同音假借在先秦时期十分常见,之後就变得比较罕见了。&br&&br&以「面」代替「麵」最早见于敦煌文献中。&br&蒋礼鸿先生曾在《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中对这组字有过精彩地考释:&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78& data-rawwidth=&810& src=&/a7c03d8ae9f6c179f118dc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0& data-original=&/a7c03d8ae9f6c179f118dc_r.png&&&/figure&《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引用的《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中的「面」表示「粉末」,以音义求之,即「麪(麵)」的同音假借字。&br&&br&此外,张涌泉先生的《敦煌写本文献学》还提到了在《法藏敦煌西域文献》3833号《王梵志诗·负恩必须酬》中也有以「面」代替「麪」的例子:&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07& data-rawwidth=&706& src=&/68bc30bdfad0fbba062f1d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6& data-original=&/68bc30bdfad0fbba062f1d_r.png&&&/figure&&br&&br&元明时期的戏曲本子中,也有以「面」代替「麵」的例子。&br&元代杨朝英辑录的《阳春白雪》收录了一篇刘时中的《端正好·上高监司》(之後又收录在《元曲三百首》中)。简体整理版的《元曲三百首》〈端正好·上高监司〉有这么一句话:「【倘秀才】私牙子船湾外港,行过河中宵月郎,则发迹了些无徒米麦行。牙钱加倍解,卖&b&面&/b&处两般装,昏钞早先除了四两。」「卖面」即「卖麵」。&br&&br&而《阳春白雪》〈端正好·上高监司〉是这么写的:&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830& data-rawwidth=&972& src=&/dd3d7998dbb40fbc8b7c02c9e7ff582a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2& data-original=&/dd3d7998dbb40fbc8b7c02c9e7ff582a_r.png&&&/figure&左:明抄六卷本阳春白雪
右:万有文库本(影印本)&br&&br&两种古籍版本均以「面」代替「麵」。明抄本中「麪」和「面」同时出现(该字有版本异文,作「米[?麥失]行」、「米麪行」、「米麦行」)。&br&&br&在1923年《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中,力主汉字拉丁化的钱玄同也说当时存在以「面」代替「麵」的用法(恐怕他想以此为据说明汉字也有表音倾向,以作为其汉字拉丁化的论据)。&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633& data-rawwidth=&790& src=&/74bcdb14d3eb03f908f56e598fb4b070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0& data-original=&/74bcdb14d3eb03f908f56e598fb4b070_r.png&&&/figure&&br&可以说滥觞自敦煌文献中以「面」代替「麵」的用法,被元明时期的人继承了下来,并且应用到俗字领域。这种「写白字」的情况到民国时期仍然存在。&br&&br&中华人民共和国「钦定简化字」所做的,就是将这些民间凡夫俗子习惯用的白字、错别字搜集起来,加以整理、简化、规范,称之为「规范字」。原本正确的写法反倒是成了「不规范字」。&br&&br&※ ※ ※ ※ ※ ※ ※ ※ ※ ※ ※ ※ &br&&br&汉字简化中,除了草书楷化之外,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同音替代」(同音假借)了。&br&&br&「草书楷化」完全是汉字形体内部的事情,与所记录的语言无关,笔者对此持中立态度。&br&而「同音替代」实际上牵扯了汉字与汉语语素之间相互的对应关系,不再是单纯的汉字形体问题了。因为「同音替代」破坏了汉字字形与汉语语素之间原本完整的对应关系,使得汉字丧失了其最有价值的表意职能而沦为纯粹的记音符号,所以笔者对「同音替代」总体上持否定态度。&br&&br&从汉字发展历史上来讲,汉字一直在「表音」和「表意」之间做妥协。&br&先秦时代通假字发达,这是「表音趋势」占据主流的体现。但是发达的通假字的劣势也很明显:同音假借只能局限于一时、一地,出了这个时间或者空间范围就很难理解了。汉字坚持其表意特性,使得古人能够通过古籍直接与今人对话,使得东亚汉字文化圈操不同方言、语言(甚至不是同一种语系)的人能够通过「笔谈」的方式交流。这就是汉字打破时空壁垒的魅力。&br&另外汉语的同音字数量一直很多,必须靠汉字的表意职能在「书面语」上准确表词达意。&br&&br&故而最後汉字形成了一边表音、一边表意的「&b&形声字&/b&」体系。这是汉字适配汉语、为汉字文化圈里讲着不同方言(或语言)的人服务的最优解。&br&&br&&b&将先进发达的形声字体系&/b&&b&(如使用形声字「麵」)重新改回像先秦通假字那样纯粹记音的局面(如改为「面」),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b&&br&&br&觉得「麵」字很复杂的话,可以按照草书楷化类推的办法,将「麵」类推简化成「麺」。日本同样简化了汉字,但是他们就选择了用「麺」。&br&如果觉得「麺」字笔画仍然很复杂,可以把「麦」这个形旁直接换掉,换成表意差不多的「米」旁作「糆」。(按:明代字书《字彙·米部》:「糆,俗麪字。」可见明朝人已经帮我们把「糆」字给造好了,我们直接沿用即可。)&br&无论是「麺」还是「糆」,都是形声字,既能表音又能表意(区别字义),这与同音假借字「面(麵)」的性质完全不同。&br&&br&事实上人们对于汉字形体,一直就是有表意诉求的。&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98& data-rawwidth=&380& src=&/ed286c0ab49fbaccf128aaf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figure&如上图这个「一面之缘」的商标。设计者将「面」设计成碗筷+面条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br&虽然《说文解字》告诉我,「面」字其实是「頁」(表头颅)外面围了一圈,表示头部的边缘部分(脸面)。但是我仍然为「一面之缘」的设计者拍案叫绝。&br&这个例子实际上正是反映了人们对于汉字形体的「表意诉求」,而不希望汉字成为纯粹的「记音符号」。&br&哪怕成了记音符号,也会通过自己的想象力,重新赋予「面条」之「面」的象形表意理据。&br&&br&关于汉字表音、表意趋势的详细论述,详见&a class=&internal& href=&/question//answer/&&王宁、林澐先生的相关论述&/a&,本文只做了简单的归纳。&br&&br&另外就应用领域而言,同音假借对汉字字形与汉语语素之间对应关系的破坏,或多或少会使得书面语的表意不再精确,影响交流。&br&比如有食品叫「白面(白麵)」、「黑面(黑麵)」、「冷面(冷麵)」;又有惯用搭配「白面书生」、「黑面包公」、「冷面杀手」,这个「面」却和「麵粉」之「麵」无关。&br&又比如笔者曾经读过唐代诗人元稹的《生春》,有这样一句话:「手寒匀面粉,鬟动倚帘风。」「手寒匀面粉」是什么鬼?原来这个「面粉」在古代是「搽脸(面)的粉」,而不是今天吃的「面粉(麵粉)」。&br&&br&是否有那么一天,能重新用先进发达的形声字「麺」或者「糆」来表示「面条」意义的「面」?笔者对此持乐观态度。毕竟政府的强制规定终有一天拗不过人民群众的习惯。&br&比如「叮噹」、「哐噹」的大陆规范字作「叮当」、「哐当」,但是仍然有相当多人「不厌其繁」地写「叮[?口当]」、「哐[?口当]」。&br&又比如「細雨濛濛」的大陆规范字作「细雨蒙蒙」,但是仍然有相当多人「不厌其繁」地写「细雨濛濛」。&br&&br&人民群众自发地选择既表音又表意的形声字「?口当」与「濛」,而不是只表音的「当」与「蒙」,正是受到了汉字构形往形声化方向发展的巨大惯性。&br&而且新中国汉字整理规范过程中存在过「恢复(或部分恢复)七个繁体字和一大波异体字」的经典案例(见&a class=&internal& href=&/p/&&简化字(四)——被恢复使用的繁体字和异体字 - 汉字 - 知乎专栏&/a&),所以因「同音假借」而与不相干的同音字合并的「繁体字」出于精确表意目的的需要而被恢复的可能性是始终存在的。
谢谢邀请。 首先我们要知道「麵」的正字作「麪」。 《说文解字》:「麪,麥屑末也。从麥,丏聲。 」(据段注本补「屑(?)」字)後来啊,「麪」的声旁「丏」太过生僻,容易与「丐」混淆(其实「麪」有个作「麫」的错别字,眼神好的同学可以找茬),于是…
先直接回答问题:为什么简化汉字方案要分两步?为什么不把两套方案合并,在六十年代就直接推行更简单的简化字?&br&&br&&b&因为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我大唐的长安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b&&br&领导人决定搞文字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汉语拉丁化,打一场持久战。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说:「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言语必须接近民众。」(1940)「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1951)由此奠定了新中国文字改革工作的基调。&br&文字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毛泽东主席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说:「汉字的拼音化需要做许多准备工作;在实现拼音化以前,必须简化汉字,&b&以利目前的应用&/b&,同时积极进行各项准备。」&br&周总理说:「文字改革包括说普通话、汉字简化、拉丁化拼音,是毛主席提倡的。」而这三项内容,正是文字改革委员会的主要工作。&br&实现「汉字简化」,只是「文字改革」这个「伟大」工程中的中期阶段性成果。&br&&figure&&img src=&/76fb781a79a923deac51c4_b.pn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76fb781a79a923deac51c4_r.png&&&/figure&周恩来总理1958年针对汉字前途的问题,做过如下这段报告:&br&&figure&&img src=&/0e6dd7e810da3e9751fac0_b.png& data-rawwidth=&674& data-rawheight=&6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4& data-original=&/0e6dd7e810da3e9751fac0_r.png&&&/figure&虽然周总理预测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字形式总有一天会逐渐统一(实现世界文字表意化不太现实,很大可能是以拼音文字的形式在世界范围内统一,也就是实现最终目的「汉语拉丁化」),但他指出「汉语拉丁化」这个所谓的「最终目的」并不属于当前文字改革任务的范围。当前「文字改革」的工作重点是「汉字简化」和「汉语拼音方案」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文字改革方向提供思路,一切留待实践的证明。&br&&br&而在「拉丁化拼音」方面,文字改革委员会在报告中指出:&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830& data-rawwidth=&698& src=&/eea3b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8& data-original=&/eea3b_r.png&&&/figure&《汉语拼音方案》现阶段可以先用来拼写汉字、推广普通话、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在对外文件中音译中国人名地名、用于索引等,展现了拼音文字的方便性。&br&&br&※ ※ ※ ※ ※ ※ ※ ※ &br&&br&既然「文字改革」这个大工程都要分步走,「汉字简化」这个子项目在实作时自然也是分批完成的。&b&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汉字改为拼音文字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所谓的「繁体字」改为「简化字」也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b&。&b&所以需要逐步分批次落实好。&/b&&br&&br&其实,今天所谓的「一简字」(前身来自《汉字简化方案》,後整理为《简化字总表》),也是分好几次(四次)逐步推行的。&b&为的是与所谓的「繁体字」平稳交接,减少社会震动。&/b&&br&&br&我们来回顾一下「一简字」推行的大事记:&br&1955年&br&&figure&&img src=&/fb625ec9d6744fe3cdcd445dd795028f_b.png& data-rawwidth=&561& data-rawheight=&4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1& data-original=&/fb625ec9d6744fe3cdcd445dd795028f_r.png&&&/figure&&figure&&img src=&/0ffb3464e6afce08bbec4da_b.png& data-rawwidth=&552& data-rawheight=&3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2& data-original=&/0ffb3464e6afce08bbec4da_r.png&&&/figure&&figure&&img src=&/132d1bdbbca0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1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132d1bdbbca0_r.png&&&/figure&&figure&&img src=&/8ccb80af87a1b6c522fd3e1c0e1c5130_b.png& data-rawwidth=&544& data-rawheight=&1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4& data-original=&/8ccb80af87a1b6c522fd3e1c0e1c5130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cbf774a0ac7_b.png& data-rawwidth=&549& data-rawheight=&1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9& data-original=&/cbf774a0ac7_r.png&&&/figure&&figure&&img src=&/0a901a7b9dbc34a90df0a_b.png&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1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0a901a7b9dbc34a90df0a_r.png&&&/figure&&br&1956年&br&&figure&&img src=&/dac2eb6d0ea2f_b.png& data-rawwidth=&563& data-rawheight=&1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3& data-original=&/dac2eb6d0ea2f_r.png&&&/figure&&br&1958年&br&&figure&&img src=&/236d70949eec696ca1c77_b.pn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236d70949eec696ca1c77_r.png&&&/figure&&figure&&img src=&/39ac6c5cb642c5aa_b.png& data-rawwidth=&548& data-rawheight=&1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8& data-original=&/39ac6c5cb642c5aa_r.png&&&/figure&&figure&&img src=&/58dfffafe3f572_b.png& data-rawwidth=&542& data-rawheight=&1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2& data-original=&/58dfffafe3f572_r.png&&&/figure&1959年&br&&figure&&img src=&/9d8045d2eac76d6b521eb_b.png& data-rawwidth=&557& data-rawheight=&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7& data-original=&/9d8045d2eac76d6b521eb_r.png&&&/figure&&br&1961年&br&&figure&&img src=&/bccfdd845be3e_b.png& data-rawwidth=&548& data-rawheight=&1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8& data-original=&/bccfdd845be3e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6dbc8e3da715fe19b5314a6_b.png& data-rawwidth=&1705& data-rawheight=&10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05& data-original=&/6dbc8e3da715fe19b5314a6_r.png&&&/figure&(上图:当年的前三批、第四批推行的汉字简化表(有节略))&br&&br&从1955年试行的《汉字简化方案》第一批简化汉字开始,到1961年根据六年来的意见修订补充成《简化汉字总表》,再到1964年5月出版《简化字总表》(收录《汉字简化方案》全部的简化字,包括推行第四批简化字之後剩下的28个未推行的简化字),奠定了当代中国「简化字」的基础。&br&&br&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同志曾在1958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做出了《关于当前文字改革工作和汉语拼音方案的报告》。《报告》总结了《汉字简化方案》的得失,之後阐述未来他们工作的方向——继续推进汉字简化工作,&b&使&u&所有&/u&比较常用的、笔画较繁的字都能&u&逐步&/u&得到简化&/b&(按:吴玉章同志提到的未被当前《汉字简化方案》简化的字,基本被日后的《二简字(草案)》简化了,这也体现了他《报告》中「使&b&&u&所有&/u&常用且繁难的字&/b&&b&&u&逐步&/u&&/b&&b&得到简化&/b&」的思路):&br&&figure&&img src=&/f0ffe2d09d1ea19bca108b0e8b854cdc_b.png& data-rawwidth=&674& data-rawheight=&12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4& data-original=&/f0ffe2d09d1ea19bca108b0e8b854cdc_r.png&&&/figure&&br&一个好的产品,不断迭代更新是很重要的。当我们看到 iPhone 7 正等着上市的时候,iPhone 8 其实已经开始研发了。「第四批一简字」在1961年公布後,文字改革委员会并没有闲着,而是继续搞研发。他们除了在倒腾《汉语拼音方案》之外,还在继续倒腾「简化字」。1964年的《简化字总表》算是他们这些年工作的总结。&br&可是好景不长,十年浩劫来了,反对文字改革的四人帮来了,文字改革的春天没了,文字改革进程被迫中断。《文字改革》杂志也停刊了。&br&&figure&&img src=&/4f39dd988e_b.pn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22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4f39dd988e_r.png&&&/figure&&br&因为四人帮的干预,汉字简化工作在文革初期陷入停顿状态,直到1972年3月才逐渐恢复过来(这时候开始准备「二简字」了)。&b&也正因如此,二简字在时间上与一简字相隔较远,没了延续性,从而被有些人以为是在「另起炉灶」。这是不对的,「汉字简化工作」正如前引吴玉章同志所言,一直在持续推进(只不过因为文革被迫中断了好几年),要达到「&/b&&b&使&u&所有&/u&比较常用的、笔画较繁的字都能&u&逐步&/u&得到简化&/b&&b&」的目的。「一简字」这个半成品是个兼具新、旧特征的不稳定的版本,其留下来的不一致现象,以及一些未简化的常用字,理应在后续版本中不断修正。&/b&&br&文革一结束,没了四人帮的干扰,《二简字(草案)》终于发表了。&br&&figure&&img src=&/ea8fde4e09117fabf1631e_b.png& data-rawwidth=&664& data-rawheight=&9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4& data-original=&/ea8fde4e09117fabf1631e_r.png&&&/figure&&br&中国文字改革协会理事、《中国语文》杂志编辑委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研究员郑林曦同志曾经针对「二简字」做过民意调查,&u&&b&调查显示99%的人民群众是支持《二简字(草案)》的&/b&&/u&。&br&&figure&&img src=&/55cfec7ec3f6a5aaca6b9_b.png& data-rawwidth=&682& data-rawheight=&19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2& data-original=&/55cfec7ec3f6a5aaca6b9_r.png&&&/figure&&figure&&img src=&/226f4ab2e4a7c89762aaa6c_b.png& data-rawwidth=&648& data-rawheight=&16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8& data-original=&/226f4ab2e4a7c89762aaa6c_r.png&&&/figure&人民群众乐于接受「二简字」。比如山东省临清棉纺厂的工人就给《文字改革》专刊投稿(1975年):&br&&figure&&img src=&/0c4a74fc4e92b4ba353477d_b.png& data-rawwidth=&692& data-rawheight=&6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2& data-original=&/0c4a74fc4e92b4ba353477d_r.png&&&/figure&一位来自云南省沾益县的贫下中农来信中表示,希望「疑」、「整」、「薄」、「藐」等繁体字被干掉,对文字改革表示欢迎(按:「疑」、「整」、「薄」、「藐」在《二简字(草案)》中被简化成了「?忄以」、「?大正」、「?艹?氵?专丶」、「秒」,满足了贫下中农的愿望):&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84& data-rawwidth=&693& src=&/1a87de827fab04c9dfb9e1f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3& data-original=&/1a87de827fab04c9dfb9e1f_r.png&&&/figure&&br&&b&「二简字」的形势是一片大好的,得到了广大工农阶级的支持&/b&,只可惜好景不长……&br&「二简字」最后的结果想必各位也知道了。对的,半路夭折了。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语委《关于废除〈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通知下达,宣告「二简字」正式废止。&br&反思一下「二简字」失败的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br&&ol&&li&推行方式的问题:推广时间太短,步子迈得太大。从1975年定稿,到1977年又拟出修订稿并一次性发表《二简字(草案)》,只用了2年时间,而之后政治风向骤转。尽管「二简字」依旧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觉得发表程序不周。《汉字简化方案》分4批用6年推广了517个简化字,而《二简字(草案)》一次性推行了853个简化字(其中第二表的605字只征求意见,不试用;但一次性试用248字也不算少)。都说「欲速则不达」,闷声发大财才是最好的。&br&&/li&&li&思想层面的问题:经历了文革、改革开放,人心思定,社会思潮有了很大的变动;而当年发起「文字改革」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又在此时纷纷陨落,影响了政策的连续性。原本汉字简化工作只是「过渡时期的一种权宜办法」、「以利目前的应用」,是一种短期的行为。而准备用来充当记录汉语的新文字、实现「汉语拉丁化」终极构想的拉丁化文字最终成了汉字标音工具,遑论新旧文字过渡阶段临时设计来用用、满足当代人文字需求的中期阶段性成果《二简字(草案)》了。&/li&&li&技术层面的问题:「一简字」推行的时候,尚未接入电脑字库,因此技术问题只集中在造铅字字模。而中国从「748工程」开始,汉字开始进入信息处理阶段。1980年发布了现在仍然在使用GB2312编码字符集。汉字一经写入字库后就不能修改了,重新设计会引起极大混乱,对经济造成较大损失。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得汉字可以轻易录入、保留下来,一方面挫击了「汉语拉丁化」的论调,另一方面也阻碍了正在试行中的「二简字」的推行。&br&&/li&&/ol&&br&其实,把「文字改革」这个大工程的各个时间点放到中国当时所处的历史时期上来看,就能知道为何要这么做了。&br&&br&以上理由只能说明「二简字」生不逢时(客观原因)、推行过急(主观原因),并不能说明其与「一简字」相比有任何硬伤。事实上「二简字」与「一简字」相比并不逊色,两者一母同胞,该具备的特点都具备了。《光明日报》(见下图)在《简化字总表》(1964年)发布后,文化大革命(1966年)来临前(此后文字改革被迫中断),曾发表过评论总结「一简字」(《简化字总表》)。评论提到当前的简化汉字仍然存在许多遗留问题需要解决,为文革后的「二简字」埋下了伏笔。排除掉「文化大革命」这个因素带来的时间间隔,「一简字」与「二简字」工作的衔接是相当紧密的。这也说明两者是产品研发中正常的版本迭代关系,并没有本质区别。不断的迭代更新使得「简化字」内部的笔画系统能自洽(不会出现一些字简化了而另一些字却漏掉未简的情况),使得几千常用汉字里&u&所有&/u&的繁难字的笔画&u&逐步&/u&减少。&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609& data-rawwidth=&875& src=&/1a4e2fe44bf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5& data-original=&/1a4e2fe44bf_r.png&&&/figure&&br&关于「二简字」与「一简字」的对比,详见:&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二简字当中有没有可取之处?是否应当全盘否定? - 趙瑾昀的回答&/a&
先直接回答问题:为什么简化汉字方案要分两步?为什么不把两套方案合并,在六十年代就直接推行更简单的简化字? 因为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我大唐的长安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领导人决定搞文字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汉语拉丁化,打一场持久战。…
&p&溥仪很特殊,他很可能是故意写简化字的,如果你看多了当时的手写材料,即使推行了简化字,当时多数人也依然在手写中使用传统的所称的正字,或者说是夹杂的(简化字方案来源很复杂,不是所有的过去都通行)。像他这种完全尽量使用简化字的,实话说是非常少见的,包括了很多当时简化字表外的,比如量字,恐怕是在监狱里学来的(而且五九年,简化字只是部分推行,直到六五年才真正完全推行,五十年代的简化字应用情况,请看郭沫若对现代汉语词典的题名)。&/p&&p&人受自己教育经历的影响是很大,如果没有原因,不会因为官方标准的改变,就突然完全地改变自己的习惯,即使是到了九十年代,中共老领导人的手写体多数也还都是繁体。而溥仪从小接受贵族教育,如此大比例使用俗字绝对不是个人习惯,过去,俗字也是分等级的,有些可以通用,有些用了就不太会被接受,尤其是上流社会,比如[见]][贝][觉]这种草书字很常见,[祸][锅]这种偏旁变体和[体]这种通行俗字都没什么问题,但[斗鬥], [面麵], [乾幹干]这种同音替代和很多后起俗字就非常罕见了,因为这算是用别字和错字,通行俗字不完全算错字,只是不正式罢了。&/p&&p&溥仪这样写估计原因就是一个,他的身份和背景让他刻意如此的,他是在战犯还是逊帝,在当时是所谓封建旧势力的代表,继续坚持旧习惯,恐怕会被很多人攻击,使用简化字,也是表明自己接受了改造,与过去告别。而且他这封信的字体也比较奇怪,似乎不是他寻常的笔迹,惟最后的姓名比较接近他的手迹,出狱后,他我的前半生的手稿,字体要工整流畅很多。 另外他的弟弟溥傑也似乎也是如此,他名字中的傑是有特殊含义的,传统上杰和傑是两个字,意思相同,但杰一般仅用作人名,比如周杰倫。爱新觉罗近亲宗室会用人字旁的汉字表明身份,旁支不可以用人字旁,但溥杰后来几乎都写做了杰。&/p&
溥仪很特殊,他很可能是故意写简化字的,如果你看多了当时的手写材料,即使推行了简化字,当时多数人也依然在手写中使用传统的所称的正字,或者说是夹杂的(简化字方案来源很复杂,不是所有的过去都通行)。像他这种完全尽量使用简化字的,实话说是非常少见…
先说结论吧,「參」和「叄」本为&u&同字异写&/u&,且在先秦时期就可用来表示数目「三」。&br&後来(据张涌泉先生考证,大约在东晋末期,详见後文)汉数字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大写数字」,「參」的异写字「叄」用来表示大写「三」,有了自己独特的职能,因而从「參」之中分离了出来。&br&这种现象其实很普遍,「無」和「舞」之间记词职能的转换,也大抵如此。详见:&a class=&internal& href=&/question//answer/&&「無」字被简化成「无」,但是「舞」字为什么没有改变? - 趙瑾昀的回答&/a&&br&&br&※ ※ ※ ※ ※ ※ ※ ※&br&&br&&b&1.「參」的古文字字形以及「参宿」&/b&&br&&br&要弄清楚「參」「叄」与「三」之间的关系,得从「參」的古文字字形说起。&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19& data-rawwidth=&1032& src=&/3914b56dbdcd2947dafb2f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2& data-original=&/3914b56dbdcd2947dafb2f_r.png&&&/figure&&br&「參」最原始的古文字字形见上图第一个金文(商代)。&br&该字从「晶」(「星」初文)从「卩」(跪跽人形),像参宿三星在人头顶之上,表示人在仰观参宿星象。&br&西周金文(第二个金文)则在商代金文基础上加了三撇「彡」(或谓「三」),是声符。後世的「參」均沿袭了西周金文加三撇的形体。&blockquote&附带一提:&br&「星」本作「曐」,从「晶」(「星」初文),「生」声。&br&「晶」在古文字中用三个圆圈(後来又作三「日」形)表示,是「星」的本字。後来「晶」用来表示由星星义引申过来的形容词「晶莹」、「星光明亮」等,其名词(星星)遂由加声旁「生」的「曐」(隶书中省为「星」)表示。&br&由于「晶」存在三个圆圈和三个日形的简繁体,故而在上图的战国文字和《说文解字》小篆中,「參」也存在两种简繁有别的形体。三日形的「參」隶定作「&u&曑&/u&」,三圆圈的「參」隶定作「&u&參&/u&」,隶书、楷书中只保留了後者。&/blockquote&&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92& data-rawwidth=&244& src=&/d5d0e3737febb778aa95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4&&&/figure&参宿共有七星,其中参宿中央三星(即猎户座腰带上的ζ,ε,δ三星)因其连成一线视觉效果特别明显,故而在古籍中多用来代表参宿。(此段蒙 &a data-title=&@Mather King&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c61cc7fe11d83ffa00b38dd6& data-hash=&c61cc7fe11d83ffa00b38dd6& data-hovercard=&p$b$c61cc7fe11d83ffa00b38dd6&&@Mather King&/a&&a data-title=&@李雷&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883f368c17daac44f40fe5f& data-hash=&883f368c17daac44f40fe5f& data-hovercard=&p$b$883f368c17daac44f40fe5f&&@李雷&/a& 指点,删改了若干字。)&br&&br&《詩經·國風·唐風·綢繆》中就出现了「三星在天」、「三星在隅」等记载,《毛傳》:「三星,參也。」《毛詩注疏》:「參中三星橫列,故謂之參。」《詩演義》:「參三星,謂之參者,以三相參也。」&br&王建堂先生在《〈绸缪〉星象实地观测与多元辩证》(载《诗经研究丛刊(第二十五辑)》 )中按照当时唐国的地望以及各类星官视星等、中天高度等信息的综合考量,亦指出《綢繆》「三星」就是指参星。&br&&br&《史記·天官書》:「參爲白虎,三星直者,是爲衡石。下有三星,兌,曰罰,爲斬艾事。其外四星,左右肩股也。」其大意是:「参宿是白虎的主体,中间横排成直线的三颗星,像一个杆秤。其下方有三颗下垂的星,称为『罚』,掌管斩伐。参宿外围的四颗星,是白虎的左右肩和两条腿。」可见《史記》亦将中央相连的三星视为参宿最关键的部分,而将肩足四星则放在後面论述,称为「其外四星」。&br&&br&米芾《參賦》云:「武帝既祠太一,……於是升通天之臺,攬泬寥之路,覩三星聯影,晻然當戶,顧侍臣曰:『是何星也?』侍臣&u&枚皋&/u&進曰:『參星也。』」亦是其证。&br&&br&&blockquote&附带一提:&br&「商」在古文字中,也有一个在「商」字基础上加「晶」(「星」初文)形成的字,是「商星」的专用字,见下图:&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21& data-rawwidth=&856& src=&/5edb4b09b24e0fa92e3a9a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6& data-original=&/5edb4b09b24e0fa92e3a9a_r.png&&&/figure&第一排是普通的「商」,第二排是带了「晶」的「商」。&br&&u&曹植&/u&《與吳季重書》:「面有逸景之速,別有參商之闊。」&u&杜甫&/u&《贈衛八處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均将参星与商星作为彼此隔绝不得相见的典型代表并举,岂知「参星」与「商星」的古文字构形竟也值得相提并论。&/blockquote&&br&&br&&b&2.「參」与「三」的渊源&/b&&br&&br&「參」因为这三颗参星的关系,与数目「三」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一直保持到了现在。&br&传世典籍如:&br&&blockquote&&ul&&li&《商君書·賞刑》:「此臣所謂&b&參&/b&教也。」(參教:指賞、刑、教三事。)&/li&&li&《左傳·隱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過&b&參&/b&國之一。」(大都:指大都邑的城牆。國:指國都的城牆。)&/li&&li&《周易·繫辭上》:「&b&參&/b&伍以變,錯綜其數。」 &br&&/li&&li&《史記·淮陰侯列傳》:「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合,&b&參&/b&分天下王之?」&/li&&li&《後漢書·張衡傳》:「&b&參&/b&輪可使自轉,木雕猶能獨飛。」&/li&&/ul&&/blockquote&&br&至于出土文献,在楚系简帛、晋系铭文(魏国)中,多用「參」、「厽」(「參」的简体)来表示「三」。&br&见劉信芳《楚簡帛通假彙釋》(括号中的为破读後的字):&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276& data-rawwidth=&2112& src=&/8c131fd784bcf69f877327ddac560f62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12& data-original=&/8c131fd784bcf69f877327ddac560f62_r.png&&&/figure&晋系魏国铭文合文「厽分」多见,表示「三分」。见湯志彪《三晉文字編》:&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76& data-rawwidth=&491& src=&/bec2f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1& data-original=&/bec2f_r.png&&&/figure&&br&另外「參」在参与组字时,也可表示「三」的含义。比如「&b&驂&/b&」字。下引笔者在 &a class=&internal& href=&/question//answer/&&汉语在现时代有何先进性与不足?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有何影响?汉语本身该怎样继承与演进?&/a&中的有关论述:&br&&blockquote&他们将两马共乘写成「&b&駢&/b&」(「骈文」的「&b&骈&/b&」。「并」是「二」的意思,「并」何以表示「二」,请参&a class=&internal& href=&/hanzi/&&汉字辨正三:说「並」「并」 - 汉字 - 知乎专栏&/a&)。&br&他们将三马共乘写成「&b&驂&/b&」(《滕王閣序》「儼驂騑于上路」的「&b&骖&/b&」,「参」是「叁」的异体字,意思都是「三」)。&br&他们将四马共乘写成「&b&駟&/b&」(成語「駟馬難追」的「&b&驷&/b&」)。&/blockquote&另有「&b&犙&/b&」字,训为「&u&三&/u&岁牛」。&br&&br&&br&&b&3. 用作大写数字的「叄&/b&&b&&b&(叁)&/b&」&br&&/b&&br&关于大写数字最早使用的年代,目前一般人主要受到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的影响,以为起自武周时期,是武则天改的新字。顾炎武《金石文字記·岱嶽觀造像記》:「凡數字作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製字。」《岱嶽觀造像記》是则天朝所树立的石碑,上面有大写数字。&br&&br&但是据张涌泉先生在《汉语俗字研究》〈数目用大写字探源〉一文中根据吐鲁番出土文书做出的考证,顾说实有问题:「在公元四世纪前後(约当东晋末)人们已开始有意识地在券契中使用大写的数目字。到了公元五、六世纪,这种用法进一步得到了普及。唐武后时大量使用大写的数目字,只不过是承袭了祖宗的成法而已。陆容以为这种用法始于宋代,顾炎武以为大写的数目『皆武后所改』,恐均难免数典忘祖之失。」&br&&br&施安昌先生在《善本碑帖论集》中亦持同样的观点,认为顾氏「皆武后所改」之说不可取:&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37& data-rawwidth=&758& src=&/76604aab5bf73aed6d21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8& data-original=&/76604aab5bf73aed6d21_r.png&&&/figure&&br&施先生在文中提到关于大写数字在古书中较早的记载是元代戴侗的《六書故》,笔者这里提供一份书影(上社影印汲古主人本):&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90& data-rawwidth=&886& src=&/abfbab3984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6& data-original=&/abfbab3984_r.png&&&/figure&&br&「叄(叁)」本为「參(参)」的异写字,秦公《碑别字新编》收之,属「參」字条下:&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90& data-rawwidth=&73& src=&/8a1dfeb751fa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73&&&/figure&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唐初(约七世纪二三十年代)郎知本撰的字样书《正名要錄》(S.388)中,有关于「叄」与「三」的辨析,并以「叄」为较为古正的用字:&br&&blockquote&叄、三:右字形雖別,音義是同。古而典者居上,今而要者居下。 &br&&/blockquote&&figure&&img data-rawheight=&1408& data-rawwidth=&1564& src=&/v2-30f73ebd9524cef1c8b90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64& data-original=&/v2-30f73ebd9524cef1c8b90_r.png&&&/figure&而在《六書故》中,「叄(叁)」已经正式作为「三」的大写使用,用在「財用出內(出納)之簿書」上,与一般的「參(参)」的记词职能有了分工。&br&&br&这种现象除了本文开头举的「無」、「舞」之例之外。还可用「七」、「桼/漆」、「柒」的关系做类比。&br&&br&早在战国秦汉时代,「七」就可以用「桼/漆」(「桼」为「漆」的本字,「漆」为「桼」的後起字)来表示。&br&《漢語大字典》「漆」:&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10& data-rawwidth=&486& src=&/cbf55a85bc1efaccf87bc7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6& data-original=&/cbf55a85bc1efaccf87bc7_r.png&&&/figure&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桼」:&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988& data-rawwidth=&912& src=&/9e61d811d578bc0e0d35fae909e6094f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2& data-original=&/9e61d811d578bc0e0d35fae909e6094f_r.png&&&/figure&与「參/叄」唯一不同的是,「參/叄」字形本身与「三」的含义有关,而「桼/漆」用为「七」则是纯粹的同音假借。&br&&br&而「柒」字,本是「漆」的俗体字(将「漆」的「氵」移至左上角,然後再将右上角改写为声旁「七」,即形成俗体字「柒」),後来在大写数字系统中,作为「七」的大写数字使用。&br&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六書故》中是用「桼」来表示大写「七」的。从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语言学homonymy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