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健康教育内容评估报告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家庭照顾者个体化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效果评价--《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家庭照顾者个体化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通过问卷及量表调查探索住院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人的家庭照顾者对艾滋病及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的知识认知与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情绪与健康状况等,进一步设计与编制艾滋病合并PSM个体化健康教育路径,探讨其对艾滋病合并PSM家庭照顾者健康教育的影响,以期实现有效的健康指导。方法本研究分两个步骤,第一步,对陪同留院艾滋病家庭照顾者进行问卷/量表调查。采用便利取样方法,2015年7月至2015年10月选择南宁市某传染病医院艾滋病科符合条件的艾滋病家庭照顾者255例作为调查对象,于入院当天或次日进行调查,评价其艾滋病及青霉病相关知识认知、健康教育需求、态度认知、健康与情绪等情况。第二步,进行艾滋病合并PSM家庭照顾者个体化健康教育路径的制定及实施。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选择该传染病医院艾滋病科符合条件的艾滋病合并PSM家庭照顾者79例作为受试对象,其中对照组40例,干预组39例。对照组应用医院当前进行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个体化健康教育路径文本流程,根据家庭照顾者自身情况,实行具有时间性、针对性、计划性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家庭照顾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护理知识实施情况、焦虑及抑郁水平、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第一阶段:完成了255例AIDS家庭照顾者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53份,有效回收率99.2%。1.AIDS家庭照顾者排在前四位“强烈需求”的健康教育项目依次是疾病传染与预防(96.8%)、饮食指导(90.9%)、休息与活动(85.8%)、心理支持(83.8%)。2.AIDS家庭照顾者对AIDS基本知识及相关照护知识达标率分别为27.7%、35.2%,PSM相关知识达标率仅0.8%。3.AIDS家庭照顾者知识了解途径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医务人员讲解(57.3%)、网络及电视(48.2%)、医院宣传资料(42.3%)。4.AIDS家庭照顾者在陪同留院初期存在严重负面情绪(t,p﹤0.05),生活质量与其他普通人群相比相对较差。第二阶段:完成了艾滋病合并PSM家庭照顾者个体化健康教育路径的制定与实施。1.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艾滋病合并PSM家庭照顾者的知识掌握率进行组间比较发现,两组知识掌握率没有区别;干预后进行组间比较发现,干预组家庭照顾者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Fisher),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知识掌握率进行自身比较,对照组没有明显区别(Χ2(Fisher),p﹥0.05),干预组出院时知识掌握率则明显高于入院时(Χ2(Fisher),p﹤0.05)。2.入院时对照组和干预组艾滋病合并PSM家庭照顾者的焦虑得分均处于较高水平,没有明显区别(t,p﹥0.05)。随陪同入院的时间变化,两组焦虑得分均降低,尤以干预组下降明显,且在入院一周后以及出院时两个时段焦虑得分产生显著区别(t,p﹤0.05)。分别对两组对象不同阶段焦虑得分进行自身比较,对照组入院时与入院一周得分没有明显区别(F-LSD,p﹥0.05),而入院时与出院时,以及入院一周与出院时的焦虑得分均存在差别(F-LSD,p﹤0.05);干预组三个不同时间段焦虑得分均存在差别(F-LSD,p﹤0.05)。3.入院时对照组和干预组艾滋病合并PSM家庭照顾者抑郁得分均处于较高水平,没有明显区别(t,p﹥0.05)。入院一周后以及出院时两组对象的抑郁得分产生区别(t,p﹤0.05)。分别对两组对象不同阶段焦虑得分进行自身比较,对照组入院时与入院一周,以及入院一周与出院时的抑郁得分没有区别(F-LSD,p﹥0.05),而入院时与出院时的抑郁得分比较则存在区别(F-LSD,p﹤0.05)。干预组三个不同的时间段抑郁得分互相有区别(F-LSD,p﹤0.05)。4.干预组照护工作合格率高于对照组(Fisher,p﹤0.05)。5.干预组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p﹤0.05)。结论1.艾滋病家庭照顾者对于亲属患艾滋病存在负面态度,陪同入院初期负面情绪较严重。2.艾滋病家庭照顾者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稍有了解,但对PSM相关知识则几乎没有了解,在疾病传染与预防、饮食指导、休息与活动、心理支持四方面健康教育需求较高,尤其对预防传染艾滋病关注度很高。3.艾滋病家庭照顾者主要通过医务人员、网络及电视、医院宣传资料三个途径获得知识,医疗相关途径占较大比例,是健康宣教的重要载体。4.陪同入院对艾滋病家庭照顾者自身生活质量造成一定不良影响。5.个体化健康教育路径保证了艾滋病合并PSM家庭照顾者留院期间健康教育的有效性。6.个体化健康教育路径可增加艾滋病合并PSM家庭照顾者的疾病相关知识,可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促进照顾者的照护质量,提高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7【分类号】:R473.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袁其美;;[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年14期
孙美艳;张林;张晶;董文静;卢洪洲;鲍美娟;;[J];护理学杂志;2016年11期
许日波;方跃平;;[J];齐鲁护理杂志;2016年01期
徐艳;王慧群;孔方;;[J];护理研究;2015年32期
吕静;杨海清;陈似霞;吴波峰;李小娟;黄婉晶;刘石玉;;[J];护理研究;2015年14期
陈丽梅;王月华;黄霞;董彩梅;;[J];护理研究;2015年14期
杨建章;孟月兰;张海华;李卿;姚新燕;范大庆;;[J];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12期
蒋学美;周素玲;王慧群;徐艳;张慧;许传军;;[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10期
朱群;李儿;吴银凤;;[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年06期
李灵;黎欢;张艳;王红红;;[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丽秀;许慈萱;;[J];全科护理;2017年19期
韩建平;李雪梅;徐彩霞;;[J];全科护理;2017年17期
谢春芳;杨嘉文;朱杏培;刘金玉;崔哲;;[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年06期
付增瑞;肖凌凤;王洁;任鹏;姜艳鑫;;[J];山东医药;2017年14期
徐艳;鲁桂兰;范春红;孔方;韩宁;王慧群;;[J];贵州医药;2017年03期
梁冰林;曾志励;莫小云;伍春艳;;[J];全科护理;2017年05期
肖路花;林青;于娜英;;[J];现代临床护理;2017年02期
伍红艳;;[J];中国现代医生;2017年01期
徐金英;陈爱民;徐建丽;;[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年09期
米伟;;[J];中国基层医药;2016年2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美艳;张林;张锋镝;孙建军;张晶;鲍美娟;卢洪洲;;[J];护理学杂志;2016年01期
银春莲;谢周华;裴洁;阮光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年63期
孙美艳;张林;施明凤;张晶;查丽俊;侯雪红;鲍美娟;卢洪洲;;[J];护理学杂志;2015年11期
王志永;张丽艳;吴可佳;孙艳珍;盛振海;马桂侠;舒凯;王建欣;王欣;;[J];医学动物防制;2015年05期
丁佩佩;何纲;陈晓华;甄沛林;吴兴柳;李志杰;黄劲华;;[J];中国医师杂志;2015年01期
孟园;牛小霞;徐漠研;崔慧丹;马艳琳;皮红英;;[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年14期
姜玉娥;杨丽;谢春华;黄建梅;段小芳;;[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年21期
陈丽;任小红;黄伶智;焦杰;;[J];护理学报;2013年08期
房碧玉;郭锦丽;;[J];护理研究;2013年12期
陈爱民;袁双凤;陈丹;时艳丽;;[J];齐鲁护理杂志;2013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琪;;[J];中国性科学;2000年01期
江宁,邓铁英,石蔚云;[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J];卫生软科学;2001年03期
;[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1年05期
易伯春;[J];正气;2001年03期
;[J];医药世界;2001年12期
邵遂德,储兆瑞;[J];江苏卫生保健;2002年06期
;[J];卫生软科学;2003年01期
;[J];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15期
孙洁,李武营,韩丹;[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缪正秋;;[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戒毒学术研讨会教材、论文摘要集[C];2000年
曾毅;;[A];全国新出现传染病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4年
朱广家;李锡官;;[A];全国EID研讨班资料汇编[C];2004年
王锐;周知祥;魏平;;[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贾和祥;徐钟渭;;[A];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及网络建设培训班艾滋病防治论文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A];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学术年会暨2007年当代浙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严延生;颜苹苹;陈舸;管纪惠;;[A];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8卷[C];2008年
尚云川;;[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张君炎;;[A];江苏省首届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曾毅;;[A];中华预防医学会纪念卫生防疫体系建立50周年暨公共卫生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周曙明;[N];云南日报;2001年
姚斌 通讯员
马毅中;[N];青海日报;2007年
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滕卫平;[N];辽宁日报;2007年
齐齐哈尔市政府副秘书长
齐齐哈尔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殷昌波;[N];齐齐哈尔日报;2008年
刘凌林;[N];中国企业报;2004年
任诗芹;[N];安徽日报;2001年
任诗芹;[N];安徽日报;2003年
张冲;[N];保健时报;2003年
张晴;[N];中国妇女报;2004年
魏晶晶;[N];中国人口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南;[D];中南大学;2010年
赵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Walid Bin H[D];复旦大学;2012年
齐金蕾;[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
刘海荣;[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马福昌;[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
马丽萍;[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
成刚;[D];山东大学;2008年
许奕华;[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高晓晖;[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颖;[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王晓虎;[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孙丽娜;[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夏婕;[D];天津大学;2010年
吴曹祯姝;[D];南京大学;2013年
马丽娟;[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吴琼海;[D];复旦大学;2013年
吴洁;[D];复旦大学;2014年
房丽;[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豆正东;[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个体化健康教育汇总.ppt 2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 * * * 个体化健康教育 湖北省健康教育所
余惠红 内 容 提 要 一、个体化健康教育概述 二、如何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三、基本沟通技巧 四、个体化健康教育宣传动员 个体化健康教育概述 个体化健康教育
就是一对一的(医生对一个患者)健康教育。 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不一样,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不一样,所以就需要——个体化健康教育。 个体化健康教育体现在所有就诊、 随诊、入院、出院等医疗服务过程中。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 健康教育服务形式有五种: 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务人员在提供门诊医疗、上门访视等医疗卫生服务时,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
个体化健康教育概述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作用 指导患者科学用药。 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促进患者及早顺利的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能提高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 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降低一些疾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如何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举例: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终生性疾病,可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以及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日益重要,而对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 ,能使患者及家属更系统、更正确认识糖尿病,主动配合治疗,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
1、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如患病的种类、病情的轻重、有无并发症、心理状况等。 2、患者的就医、就诊及服药依从性。 3、与所患病症有关的危险行为和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心理、个人卫生等。
确定健康教育内容
糖尿病人的个体化健康教育的重点:
药物治疗 心理辅导 戒烟限洒 并发症监测与处理 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起居,饮食、运动要规律,情绪不要波动太大等。
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应重视沟通,及时随访,发现和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给以个体化健康教育与指导。
基本沟通技巧 基本沟通技巧
建立关系技巧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进行人际交流的必要前提,其特征是交往双方建立起相互接纳、信任、了解和支持的关系。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传播活动中,这种关系还表现为共同参与
基本沟通技巧 如何建立 良好的人际关系
尊重对方 隐私和拒绝 回答的权利
树立良好 形象
寻找 “共同语言” 基本沟通技巧
提问的技巧
提问是交流中获取信息、加深了解的重要手段。一个问题如何问,常常比问什么更重要。有技巧的提问,可以鼓励对方倾谈,从而能获得所期望的信息。提问方式不同产生的谈话效果不同 基本沟通技巧
常规提问方法分类
封闭式提问:
问题比较具体,对方用简短、确切的语言即可做出回答
你今年多大岁数了?
开放式提问:通常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等词来发问,让来访者就有关问题、思想、情感给予详细说明。它没有固定答案,容许来访者自由发表意见,从而带来较多信息。 基本沟通技巧
倾听技巧 倾诉与倾听共同构成了交流的基础 倾听不仅仅是认真和专心地听,还包括从听到的信息中了解对方的意图和情感,概括所听到和所理解的要点 基本沟通技巧
好的倾听方式 多听、留意听,努力发现其对某问题的了解程度和看法 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讲话,耐心地等对方讲完 始终保持友好和礼貌,使对方感到轻松和受到尊重 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轻易地对对方的话做出评论 不应在听对方讲话时被其他事情干扰 对敏感的问题,要善于听出话外音,以捕捉真实的信息 对方表达不清时,应通过转述、提问来加以引导 对方陈述后,迅速作出反应,以免使对方陷入尴尬或失望 基本沟通技巧
说话的技巧 用听者熟悉、能懂得语言 口气和蔼亲切 发音吐字要清晰,要让对方能够听清楚 声音洪亮,应该有高低起伏,不要平铺直叙 讲话的语气要生动 适当重复重要的和不易被理解的话 要有停顿,避免长时间自己一个人说话 尽量避免使用专业词汇,尽量用通俗语言代替专业术语 要遵守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规范;避免口头禅 基本沟通技巧 非语言沟通 常常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自然反应,是无意识的。因此,表情、眼神、语音语调等都有着丰富而真实的内涵 不注意非语言传播的作用,有时会对沟通带来有害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400例消化内科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作者:刘小贤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 【摘要】& 目的& 探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健康教育的评价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近6个月内住院患者,分两组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多途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教育效果。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内科;多途径;个体化;健康教育& &&&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教育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然而由于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历史较短,尚未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在管理方面对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和评价也局限在知识传递层面,缺乏效果评价[1]。我科通过健康教育评估、实施、检查量化、多途径、个体化对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  月我科共收治了400例住院患者,急性胰腺炎10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200例,肝硬化腹水60例,其他40例,其中男306例,女94例,年龄18~80岁,病程3~60天,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8例,对照组192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等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接受随机性教育,护士事先无周密的教育计划,凭经验对不同个体出现的健康问题给予指导;观察组按预先设计的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多途径、个体化健康教育。
  1.3& 多途径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式与内容&
  (1)主管护士实行竞争上岗,实行责权利相结合。要求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验,技术娴熟,有较好的沟通技巧和良好的应变能力,人际关系好。(2)制订健康教育计划,由主管护士评估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疾病特点,评价患者的健康需求,确定教育目标,制订出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处方,向患者详细讲解,做到深入浅出,形象易懂。内容包括临床诊断,饮食原则,药物的主要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活动与休息的时间、强度、方式,疾病的危险、诱发因素,预防保健措施。(3)利用晨晚间护理、输液、发药、加药及空余时间与患者交谈,密切护患关系,发现薄弱环节,解决实际问题。(4)晚夜班新入院患者由当班护士做好初步的健康教育,白天再由主管护士检查指导。(5)每周一次的工休座谈会、健康教育讲座由主管护士主持,详细讲解某种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时收集患者建议,改进健康教育计划。(6)科室备有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常规检查的健康教育处方,根据需要及时分发给患者。
  1.4& 多途径个体化健康教育的质量控制&
  实行三级质控,主管护士每日自查,护士长不定时抽查,护理部每月督促,并对科室实行综合考评,考评结果与个人和科室奖金挂钩。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问卷得分情况对比&
  见表1。采用我们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内容测试调查问卷,在两组患者出院前测试,得分85分以上为优,60~85分为良,60分以下为不合格。表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测试问卷结果& (略)注: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得分优良率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2.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
  在两组患者出院前发放问卷调查,共有10项内容,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选项,全部选项为满意则为满意问卷,每张有一项以上不满意,为不满意问卷,有基本满意的为基本满意问卷,回收问卷统计答案。表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 (略) 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调查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3& 讨论
  充分体现以“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健康教育的结果评价应体现提高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评价重点从护士转为患者是否受益的原则,注重实效[2]。引进竞争机制,激发护士的学习热情,督促护士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避免以往随意性强、针对性差、效率低的缺点,摸索新的适合患者的教育方式,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消化内科患者病情易反复,在健康教育前进行评估量化,确切了解患者,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体现健康教育的个性化。
  转变护理观念,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在为患者提高服务的同时,也为患者传授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缩短护患距离,提高治愈率。
  总之,开展多途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教育效果。我科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改进,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薛欣.护士健康教育专事化、专业化初探.中华护理杂志,):61.
  2& 李玉芬.内科病人健康教育效果量化评价方法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39.
  作者单位: 417000 湖南娄底,娄底市中心医院
  (编辑:李建伟)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咨询热线:400-675-1600
1-3秒快速咨询
【摘 要】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药物对糖尿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5例,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两组均治疗5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糖、TC、TG、Hb Alc水平分别为(4.26±1.02)mmol·L^-1、(1.45±0.23)mmol·L^-1、(0.75±0.43)mmol·L^-1、(5.08±0.76)mmol·L^-1,优于对照组的(7.23±1.54)mmol·L^-1、(4.36±0.56)mmol·L^-1、(1.43±0.89)mmol·L^-1、(8.32±1.32)mmol·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缓解糖尿病的进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分 类】
【关键词】
【收 录】
|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药物对糖尿病治疗的效果分析|共2页
重要说明: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科学研究,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少量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本站文章仅向科研人员提供!
海峡药学 2015年9期 文档列表
海峡药学综述与讲座
作者:朱俏峭 钟亮 戚进
 单位: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中药评价与转化重点实验室 南京211198
作者:吴水发 谢捷明 邓翠敏 王金海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 福州350108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福州350101
作者:李婷菲 叶斌
 单位: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510632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广州510520
海峡药学药剂
作者:曹春来 马瑞 张家行 张伟 蒋振东 肖拥军
 单位: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519041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 珠海519041
作者:杨雄健 汪亚飞 阮晓枫 宋燕玲 吴惠妃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 中山528400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510006 广东药学院 中山528400
作者:倪立坚 王颂 游鹏程
 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福州350003
作者:张强宗
 单位: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西安710043
海峡药学药理
作者:李博萍 陈依雨 潘竞锵 赵汝霞 郑琳颍 吕俊华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中医医院药剂科 广州510130 暨南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广州510632
作者:苏志伟
 单位:国药控股星鲨制药(厦门)有限公司 厦门361026
作者:陈时宏
 单位: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 厦门361008
作者:魏建威 徐丛荣 章尤权 朱爱兰 林琼花 刘志臻 蔡晶
 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福州350003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福州350122
海峡药学中药与天然药物
作者:林玲 王冰萍
 单位: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福州350101
作者:卢舜飞 汪亮亮 童应鹏 叶挺梅
 单位:浙江丽水学院医学与健康学院 丽水323000 浙江丽水学院生态学院 丽水323000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 杭州310014
作者:郑东 苏志坚 褚思娟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 厦门361009
作者:马黄璜 江川 郭晓芳 张增弟 池志珍 吴学辉
 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福州350004
作者:郑温心
 单位:福建省福州市孟超肝胆医院 福州350025
海峡药学药物检验与分析
作者:邢亚红 王芬 钱胜华
 单位: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 金华321000
作者:陈在敏
 单位:福建省药品检验所 福州350001
作者:栾洁 丁晴
 单位:江苏省无锡药品检验所 无锡214000
作者:汤慧 马杨红
 单位:安徽省芜湖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芜湖241000
作者:陈惠玲 胡睿恩 黄澜 李玲玲
 单位:厦门市药品检验所厦门大学药学院 厦门361000
作者:杨小林 陈明宏 尚庆霞
 单位:河南省信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信阳464000
作者:许林琴 舒梦珂 屠婕红
 单位:浙江嘉兴学院医学院 嘉兴314001
作者:崔慧芳 常欣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药品检验所 宁波315048
作者:张满常 尹兆姣 张伦
 单位:云南省保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保山678000 云南省中医学院 昆明650000
作者:常欣 杜玲玲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药品检验所 宁波315048
作者:刘伟 封南华 任翠翠 窦建卫
 单位:陕西省西安铜川市人民医院 西安727000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710061
作者:石云峰 许梦佳 杨伟峰
 单位: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杭州310004 浙江工业大学化材学院 杭州310014
作者:刘潇潇 乔莉 陈馥 李华
 单位:广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广州510180
作者:卞振华
 单位:江苏无锡市中医医院 无锡214000
作者:陈洁莹 余洁真
 单位:广东潮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潮州521000
作者:郑笈
 单位: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福州350001
作者:成爱华 韩梅海 韩娴 崔国涛
 单位:山东省滨州华海白癜风医院 滨州256600
作者:夏尚奇 孙霞
 单位: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 潍坊261041
作者:蔡勇进
 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厦门361001
海峡药学药物与临床
作者:郑秀萍 马莉 赵若华 黄惠榕
 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福州350003
作者:向敏 高振宇
 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教研室 苏州215009
作者:仇秋明 杜照敏 代晟
 单位:北京市怀柔区妇幼保健院 北京101400
作者:高杨
 单位:四川省建筑医院内三科 成都610081
作者:冯兴龙 伍志超 冯麟 黄艳
 单位: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南充637000
作者:黄小英 林素惠 陈国华
 单位: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惠州516003
作者:周晓明
 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 合肥230011
作者:戴文静
 单位:浙江省嘉兴海宁市中医院皮肤科 海宁314400
作者:赵万霞
 单位: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新和842100
第99-100页
作者:陈翔 蔡吓明
 单位: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莆田351100
第100-101页
作者:刘民生 陈铭 徐晨霞 陈国忠
 单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麻醉科 福州350100
第101-104页
作者:陈美容 方丽珊
 单位:福建省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莆田351100
第104-106页
作者:沈正
 单位: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贵阳550004
第106-107页
作者:李冬梅
 单位: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嘉兴医院 嘉兴314001
第108-109页
作者:朱恩飞
 单位:福建省福州市皮肤病医院 福州350000
第109-110页
作者:陈蕾 彭惠民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重庆400010 重庆医科大学分子医学与肿瘤研究中心 重庆400016
第110-111页
作者:周英伟
 单位:吉林省食品药品认证中心 长春130062
第111-112页
作者:陈志蓉
 单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 福州350001
第112-113页
作者:陈日中
 单位:福建省长乐市医院儿科 长乐350200
第114-115页
作者:戴小榕 孙宏 颜素卿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 厦门361001
第115-117页
作者:邱立新
 单位: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中心卫生院 江门529153
第117-118页
作者:陈五波 石协桐
 单位: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 揭阳522000
第118-120页
作者:乔宏惠
 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 上海200120
第120-121页
作者:林继明
 单位: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 泉州362000
第122-123页
作者:吴传松
 单位:福建省福州市中医院心内科 福州350001
第123-124页
作者:李宇 李丹
 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中医院药学部 福州350001
第124-126页
作者:毛荐明 江君微
 单位: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 温岭317500
第126-127页
第127-127页
作者:李娜妮 吴凡
 单位:福建省肿瘤医院乳腺内科 福州350014
第128-131页
作者:林亚卿 黄芳 赖清泉 潘敬新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 泉州3620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CT室 泉州362000
第131-133页
作者:陈凌 陈春蓉 丘宏强 王玉芳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 福州350001
第133-135页
作者:袁其约
 单位:浙江省开化县第二人民医院 开化324302
第135-136页
作者:康秀霞
 单位:陕西延安市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职工中心医院 延安716000
第136-138页
作者:张文强 李勇
 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结核病防治所结核科 天津300455
第138-139页
作者:焦阳 朱家旺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 天津300150
第139-141页
作者:何奇志
 单位:湖南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药房 襄阳441000
第141-142页
作者:罗金凤 李文华 刘增香 谢桃
 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珠海519000
第143-144页
作者:胡蓉杰 杨琴
 单位:湖北省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荆州434000
第144-145页
作者:王华萍 李兆军
 单位:河南省沈丘县中医院 周口466300 湖北孝感95848部队卫生队 孝感432000
第145-146页
作者:龚华忠
 单位:浙江省萧山区靖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科 杭州311223
第147-148页
作者:杨琴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马山镇卫生院 绍兴312000
第148-149页
作者:李炜鹏
 单位:浙江杭州市拱墅区大关上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杭州310005
第149-150页
作者:汪靖婕
 单位:贵州省黔南州中医医院肾病风湿科 黔南558000
第150-151页
作者:张育娟 黄日妹 张炜灵
 单位: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 深圳518107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深圳518100
第152-153页
作者:满杏禹 方丹娜 黄斯铭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儿内科 东莞523325
第153-154页
作者:梁远 满杏禹
 单位:广东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东莞523325
第155-156页
作者:朱义芳
 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景德镇333000
第156-157页
作者:孙梅
 单位:黑龙江省鸡西市麻山区人民医院 鸡西158180
第158-159页
作者:薛东兴 薛艳荣
 单位: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医院 榆林718200
第159-160页
作者:刘艳红
 单位:黑龙江省绥化市人民医院 绥化152000
第160-161页
作者:文凤群 杨晓凌 邓秋联
 单位:广东省高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 高要526100
第161-162页
作者:颜友春
 单位: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人民医院 湛江524300
第162-163页
作者:田启明
 单位:世锦整形医院整形外科 长沙410000
第164-165页
作者:周沂霖 黄丽蓉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泉州362000
第165-166页
作者:牛婕
 单位: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人民医院 榆林719000
第166-167页
作者:周结钰 郑广恩 李彬
 单位:广东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佛山528000
第167-168页
作者:谭纯 陈爱红
 单位:陕西紫阳县人民医院 紫阳725399
第169-170页
作者:李毅昌
 单位:广东省郁南中医院内科 郁南527100
第170-171页
作者:李彩虹 赵雪卉 李小会
 单位: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宝鸡721000
第171-172页
作者:黄海英
 单位:浙江萧山医院新生儿室 杭州311202
第173-174页
作者:陈爱红 谭纯
 单位:陕西紫阳县人民医院 紫阳725399
第174-175页
作者:赫光彩 宁秀
 单位:陕西省吴起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吴起717600 陕西省志丹县妇幼保健院 志丹717600
第175-176页
作者:叶青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 佛山528211
第178-179页
作者:周智峰
 单位:武警福建省边防总队医院 泉州362000
第179-180页
作者:雷笑旺
 单位:浙江桐庐县莪山畲族乡卫生院中医骨伤科 桐庐311512
第180-181页
作者:林丽英
 单位:福建宁德市医院门诊部 宁德352100
第181-182页
作者:施芬城 范见佩
 单位:广东吴川市妇幼保健院 吴川524500
第183-184页
作者:范明林
 单位: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 茂名525000
第184-185页
作者:李小松 赵建华
 单位:江西省景德镇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 景德镇333000
第185-186页
作者:冯小波 尉金剑 李慧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东浦镇人民医院全科 绍兴312000
第186-187页
作者:杨琴 胡蓉杰
 单位:湖北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荆州434000
第187-189页
作者:肖开旭
 单位: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人民医院药剂科 广元628021
第189-190页
作者:翟卫 刘男
 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 天津300211
第190-191页
作者:崔晓晖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神经内科 利川445000
第193-194页
作者:林秀钦
 单位: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 莆田351100
第194-196页
作者:刘增香 李文华 罗金凤
 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珠海519000
第196-197页
作者:周建国
 单位:贵州省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 清镇551400
第197-198页
作者:王志成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矿山医院心血管内科 徐州221000
第199-200页
作者:张晓霞
 单位:陕西西安市阎良铁路医院药剂科 西安710089
第200-201页
作者:杨建军 张召平 谢林爱
 单位:陕西省凤翔县医院 凤翔721400
第201-202页
作者:范辉 王江峰 方红梅 董朱
 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药学部 杭州310016 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药剂科 杭州311100
第203-205页
作者:成云兰 王莉英 钱春艳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常州213003
第205-208页
作者:欧阳韵倬 刘丹红
 单位: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福建省级机关医院 福州350003
第208-209页
作者:付丽芳 谢雪华 肖一星 赖善城
 单位: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 龙岩364000
第209-210页
作者:劳荣巨 温坚坤 阮锦达
 单位: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药学部 江门529000
第211-212页
作者:郭晓芳 王炜辰 黄巧文 武金荣
 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福州350004
第212-215页
作者:蔡忠捷 朱俊 吴云敏
 单位:福建省宁德市闽东医院 宁德355000
第215-217页
作者:邓贤丽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药学部 广州510000
第217-219页
作者:晏黎 赵志宏 强东进
 单位: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 昆明650011
第219-220页
作者:林荣富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药剂科 泉州362000
第221-222页
作者:王铮毓 黄汉明
 单位:福建省福州市中医院 福州350001
第222-224页
作者:张萍 罗卓卡 张明珠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剂科 常州213032
第224-225页
作者:尤德源 陈琼花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 泉州362000
第225-228页
海峡药学实验研究
作者:邓元荣
 单位: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福州350101
第228-231页
作者:何火聪 苏颖 林可焴 邹长棪 陈超
 单位:福建省肿瘤医院 福州350014
第231-232页
海峡药学药物经济学
作者:饶欣 王长连 何冰冰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州350005 福建医科大学 福州350005
第233-235页
海峡药学临床药学
作者:王芝燕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武进213161
第235-236页
第236-236页
海峡药学教学探讨
作者:陆叶 刘春宇 徐丽华 张健 吴文倩 陈韶华
 单位:苏州大学药学院 苏州215123
第237-237页
海峡药学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邱美珍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 建阳354200
第238-239页
作者:李寒冰
 单位: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 宿迁223800
第240-240页
作者:解金丽 王金明 方婷婷
 单位: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药剂科 台州318000
第240-242页
作者:刘泗容 黄文莉
 单位:广东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 深圳518107
第242-243页
作者:余华 陈崇泽
 单位:福建省立医院药学部 福州350001 福建省长乐市医院药剂科 长乐350200
第243-245页
作者:游鹏程 张松青 郑沁鈊 王颂
 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 福州350003
第245-246页
作者:黄晓梅 陈宇星 冯淑玲
 单位:福建省立医院 福州350001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学院福建省立医院 福州350001
第246-247页
作者:杨显珠 傅声帆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温州325000
第247-248页
海峡药学经营与管理
作者:曹喜红 唐菱
 单位:四川省科学城医院药剂科 绵阳621900 四川省重庆市中医院药剂科 重庆400016
第249-251页
作者:陈小娟 章红燕 何福根
 单位:浙江省肿瘤医院 杭州310022
第251-252页
作者:邓云锋 陈娟
 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州510260
第253-255页
作者:李美蓉
 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中医医院 天津300451
第255-256页
作者:黄冰琳 方令平 陈新峰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药学部 福州350001
第257-259页
作者:庄宸敏 陈晓欢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金山医院分院护理部 福州350001
第259-261页
作者:叶凌云
 单位: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珠海519015
第261-262页
海峡药学杂志分期列表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福建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
出版地方:
快捷分类: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35-1173/R
邮发代号:
创刊时间:1988
发行周期:
期刊开本:A4
下单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643
综合影响因子:0.215
热门期刊推荐
400-675-1600
周一至周日 8:00-18:00
(仅收市话费)
免责声明:本站非任何杂志官网,仅限于收集整理互联网学术资源信息,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 蜀ICP备号-13 公安部备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体化健康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