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内容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比如先写作文

4563被浏览509074分享邀请回答1.6K10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168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四级考试不这么复习怕是又要遗憾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四级考试不这么复习怕是又要遗憾了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1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1期_在线翻页电子书免费阅读,发布_云展网
阅读云展网其他3D杂志
喜欢这样的3D电子杂志?您也可以在几分钟内把文档免费上传到云展网变成翻页书![点击上传我的文档]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1期
描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1期
关键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   <> (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11 期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西部是少数民族的
协调、业务部 门 主 管、 有 关 部 门 密 切 配 合、 社 会 各主要聚居区?有 40 多个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
界广泛参与的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格局?[2]族人口的 7l% ? 西部大开发主要是对民族地区进行大开发?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进程不断加快?党中
央、国务院开始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
2001 年 制 定 的 << 中 国 农 村 扶 贫 开 发 纲 要
试点工作?(2001 - 2010 年) >> 把贫困人口集中的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作为扶
2009 年 9 月?国家民委与财政部发布<< 关于做贫开发的重点? 2010 年 6 月?国务院制定<< 关于深
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要“ 大
意见>> ?在全国开始了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力扶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支持发展民族特
寨的试点工作? 全国一共确定了 28 个试点省、自色产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先解决特困少数
治区及直辖市?共计 370 个试点村寨?共涉及 27民族贫困问题?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 [1] 2011
个少数民族? 全国投入 2 7 亿 元 补 助 资 金? 支 持年出台的<>
370 个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 试点村寨的共同又提出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做好建档立
特征是:聚居少数民族人口且比例较高?主体民族卡工作?并明确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
为世居少数民族?村寨民族特色鲜明?是少数民族
文化的典型代表?地方政府支持?群众认同?具有
2011 年? 国 务 院 发 布 << 兴 边 富 民 行 动 规 划
社会基础和区位条件?村寨多为五十户以上、首批(2011—2015 年) >> ?这是加快边境少数民族和民
选择集中连片的自然村寨作为试点? 试点村寨的族地区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2013 年国务院制定
名额分配综合考虑少数民族聚居村寨分布状况?出台了<> ? 在 全
向民族 自 治 地 区 和 中 西 部 少 数 民 族 贫 困 地 区 倾国范围内拉开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序幕?
斜? 在各省区确定的试点村寨中?国家民委和财
政部还选择若干直接联系点?实地调研指导工作?
党和政府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同时?
总结试点经验? 试点中?注重支持特色民居保护也非常 重 视 对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文 化 保 护 的 政 策 引
和改造、特色产业培育?其中以民居保护和改造为导? 2009 年初?国家民委、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
重点?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同时开展与经济发展有出版总署和国家文物局一起制定了<< 国务院关于
关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和文化保护工作?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 2009年 7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
2012 年 7 月?国务院办公厅制定<< 少数民族事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 国发[2009] 29 号) ?这
业“十二五” 规划>>?“ 十二五” 规划的主要任务之对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巩固
一?就是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该 << 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文化
划>> 在“ 发展目标” 中规定: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产品更加适
应各族群众需求?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
<< 关于进一 步 繁 荣 发 展 少 数 民 族 文 化 事 业 的
益?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迈出较更大步伐?在对若干意见>> 中规定?“ 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外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在“ 发展任务” 中规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在少数民族文化
定: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别是对民事业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存在
族地区历史文化名城( 街区、村镇) 的保护? 对濒的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困难和特殊问题? 文化基
危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抢救性保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较薄
护?整体性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弱?文化机构 不 够 健 全? 人 才 相 对 缺 乏? 文 化 产 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强?文化遗产损毁、流失、失传
2012 年 12 月?国家民委制定<< 关于少数民族等现象比较突出?境外敌对势力加紧进行文化渗
特色 村 寨 保 护 与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 2011 - 2015透等?” 提出要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和保
年)>>?<> 明确提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指护?大力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动少
“ 少数民族人 口 相 对 聚 居? 且 比 例 较 高? 生 产 生 活数民族文化创新?积极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
功能较为完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及其聚落特征展? 要求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政府统筹
明显的自然村或行政村? 要按照特色民居改造、特色产业培育、特色文化传承三个重点?保护与建
政治历史 201设民族特色村寨? <>在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中把加强领导放在了第一位?提出建立健全推进
知>> ( 民委发〔2013〕240 号) ?正式开展了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领导体制?
特色村寨的命名和挂牌工作?注重发挥少数民族坚持和完善省负总责、地市协调、县抓落实、乡镇
特色村寨的品牌效应?助推少数民族特色村落的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 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
保护与发展? 2014 年 9 月?国家民委再次发布<< 关积极性?整 合 各 方 面 资 源? 形 成 党 委 政 府 统 一 领
于命名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通知>> ?全国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方面通力协作的规划组
首批命 名 340 个 村 寨 为 “ 中 国 少 数 民 族 特 色 村织实施工作格局?
寨” ?并予以挂牌?
<< 关于少数 民 族 特 色 村 寨 保 护 与 发 展 规 划 纲
2015 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关于打赢要(2011 - 2015 年) >> 中?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
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重点开展民族特困地区和群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进行了
体综合扶贫工程?制定整体脱贫的特殊政策?同时补充与完善?提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
强调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基本原则是: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立足发展、注重利用?因地制宜、 突出特
2016 年 6 月?国家民委发出<< 关于开展第二批色? 把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工作有关事项的展总体规划?充分发挥政府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通知>> ( 民办发[2016]64 号) ? 2017 年 3 月?国家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同时发挥好市
民委公布命名结果?发出<< 关于命名第二批中国少场机制的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少数民族
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通知>> ?决定命名北京市怀柔区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 重点扶持少数民族人口
喇叭沟门满族乡中榆树店村等 717 个村寨为第二比例不低于 30% 、总户数不低于 50 户、特色民居
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予以挂牌? 要求各不低于 50% 的村寨? 重点扶持的村寨需具有较浓
地利用挂牌契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好的村寨郁的民族风情和较高的文化保护价值? 试点工作
典型?扩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知名度?更好地发挥主要包括改善村寨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产业、
示范效应? 督促指导各地编制特色村寨中长期保保护与建设民居、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开展民族
护发展规划?保持民族特色?促进特色村寨可持续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 提出了“ 十二五” 规划期间在全国范
2017 年 5 月?国务院发布<< 兴边富民行动“ 十围内重点保护和改造 1000 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三五” 规划>> ?提出建设边境地 区 少 数 民 族 特 色 村的总体目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水、电、路、通讯
镇工程? 选择一批地域优势明显、民族特色突出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村内道路实现硬化、饮用水
的村镇?重点开展民族文化保护、将特色村镇建设安全率达到 100% 、广播电视入户率达 90% 以上、
与旅游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相结合?建特色民居占 80% 以上?环境综合治理机制基本建
设一大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特色小镇?立?群众收入大幅度提高?大体形成“ 一村一品” 的特色产业?且对收入的贡献率不低于 60% ?村民人
二、在政策 引 导 下 少 数 民 族 村 寨 脱 贫 攻 坚 和均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生状况进
文化保护取得重大成效一步改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95% 以
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村寨保护和建设的一系上?60% 以上的劳动力享受到相应适用技能培训
列政策先后出台?特别是近几年全国大力推进脱服务?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有条件的村寨建有标
贫攻坚工作?各地的少数民族村寨建设得到迅猛准卫生室?[3] 这样清晰的目标?增强了可操作性?
发展?许多村寨逐步脱贫?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便于基层对政策的贯彻落实?
显著改善?收入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富有特色的
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重大成效集
2013 年 12 月?国家民委出台<< 关于印发开展
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中国少 数 民 族 特 色 村 寨 命 名 挂 牌 工 作 意 见 的 通
( 一) 大力建 设 民 族 村 寨 基 础 设 施? 生 活 环 境
加强村寨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少数民族特
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基工作?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中?各试202   <> (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11 期点村寨推陈出新、创新发展? 如截止到 2011 年?
程度越来越高?农产品越来越丰富多样?农民的增湖北省内的试点村寨公路入户率 96% ?自来水入
收渠道也越来越宽阔? 有的村寨依托特色资源优户率 97% ?通电率 100% ?电话信号入户率 95% ?
势、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力资源等因素?选择主广播电视信号综合覆盖率 100% ? 建成村级卫生
导产业?走规模化、特色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选室?村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新型农村合
择 1 至 2 种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更好地带动其作医疗的参保率也提升到 91% 以上? 贵州等其他
他产业协调发展?增加了经济收入?省市试点村寨自然生态与村民生活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 三) 民族文 化 遗 产 得 到 有 效 保 护? 文 化 得 到
挖掘和传承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共投入特色村寨建设资金 3 3 亿元?争取国家民委和省民宗委
丰富村寨文化内涵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补助 4000 万元?州县整合扶贫、安居、抗震救灾、
体之一? 就 是 挖 掘 传 承 少 数 民 族 优 秀 传 统 文 化?旅游、一事一议等其他资金 2 8 亿?群众自筹或投
如重庆市秀山县民族村的苗堡、贵州省雷山县的工投劳折价 1000 万元?分别在个旧、弥勒、元阳、
西江千户苗寨等村寨的民族文化遗产都得到了有红河、金平、 绿 春、 河 口 等 县 市 建 设 哈 尼、 彝、 傣、
效的保护?瑶、苗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41 个?打造了一批民居有特色、产 业 强、 环 境 好、 民 富 村 美 人 和 谐 的 少
再如?贵州镇宁县走“ 生态旅游 + 民族文化”数民族特色村?形成了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
的脱贫致富路?镇宁县不仅拥有举世闻名的黄果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4]
树风景名胜区?且历史文化悠久?民族底蕴深厚?
是全国唯一一个完好保存布依族三个土语区的县
湖南省湘西州县民宗委围绕土家族、苗族两
区?布依族“铜鼓十二调” “ 勒尤” 先后被列入国家条乡村文化游精品线路?投入资金 2000 多万元?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布依族蜡染、织锦独具特整合其他部门资金近亿元?重点支持 30 多个少数
色?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 蜡染) 之乡”? 近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基本实现公路到村?村内交通
年来?结合生态旅游优势与少数民族民风民俗优成网?道路设施较好?实施河堤整治工程?水、电等
势?镇宁县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民族村寨的打造让基础设施状况得到完善?村里有旅游接待场馆?有
老百姓看到了在家就能发财致富的希望?用于日民族文化活动场所?[5]
常娱乐的山歌舞蹈成为外人瞩目的非遗文化?蜡
染、苗绣、草编从原始的满足生活需求变成贵州特
( 二) 民族村 寨 特 色 产 业 得 到 培 育? 村 民 收 入
有的艺术精品?镇宁开始从贵州走向全国乃至世有了显著提高
近年来各省市在试点村寨特色产业的培育上
( 四) 民族村寨管理更加规范都给予了高度重视? 各地依托民俗文化旅游资
面临现代化的冲击和错综复杂的经济发展状源?培育新兴富民产业?许多地方提出了“ 旅游富
况?管理方式是重要因素? 近年来?各省少数民族村” 的发展定位?引进并打造以自然生态、观光农
特色试 点 村 寨 都 形 成 了 特 色 经 营 管 理 的 初 级 模业等为代表的龙头产业?成片发展乡村旅游、村民
式?探索积累各具特色的经营管理方法? 如四川家庭农家乐等?形成了民族村寨的特色产业优势?
省阿坝州上磨村先后采取“ 政府 + 公司 + 村民”、例如?湖北省的试点村寨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培育?
“公司 + 村民” 的管理模式?湖北省宜昌车溪村探恩施咸丰官坝大力发展茶叶、生猪、绣花鞋等三大
索特色产业带头、公司引导、社区群众参与的经营产业?宜昌五峰县白岩坪村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宜
和管理模式?以此发展壮大村寨特色产业?再如云昌车溪土家族村寨?发展以水为主题的旅游产业?
南省弥勒县可邑村建立了由村委会主导牵头?全各个试点村寨结合自身情况培育特色产业?改善
部村民参与?村民集体受益的经营管理模式?了村寨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6]
三、民族村 寨 在 脱 贫 攻 坚 和 文 化 保 护 中 面 临
再如?贵州 省 赤 水 市 自 开 展 少 数 民 族 贫 困 地
的问题区脱贫攻坚以来?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以产业为主带动脱贫攻坚? 很多村寨的产业结构调整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和支持下?我国各地民族后?山顶、山腰、山脚全都被利用起来?农业产业化
村寨取得了重大发展成效?但也还有一些不尽人
意之处?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往往忽略民族特色文化的科学保护和有效传承? 笔者在调研走访中
政治历史 203发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附近不合理建设污染重的厂矿企业?却没有配套
( 一) 片面追 求 发 展? 忽 视 对 民 族 村 寨 文 化 资
建设垃圾污水处理等环保项目?有的在特色建筑源的保护
周边没有同步治理河塘沟渠等公共环境?导致村
寨正面优美光鲜?村寨背面后院污浊不堪?影响村
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一些地区片面追求经
寨环境? 一些地方在民族村寨建设中缺乏前瞻规济发展?重视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大 力 推 进 产 业 发 展?
划?建筑布局随意?建筑方案粗糙?建筑施工野蛮?大量改造传统民居?新建村民集聚点?有时忽视对
破坏了建筑特色和历史格局?损坏了蕴含的民族村寨中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研究? 一是对民族
文化?文化资源的珍贵价值认识不到位? 有的群众缺乏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自觉意识?潜意识里把民族
( 四) 渐进移 风 易 俗? 忽 视 对 民 族 村 寨 传 统 习村寨与贫穷落后划等号?把村寨文化遗产当作脱
俗与节庆活动的保护贫致富的包袱? 同时?也有一些地区没有对特色建筑的拆建与保护、传统民俗活动的淡忘与传承
民族文化资源中?既有自然环境和建筑群落等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是对民族村寨文化资
等静态资源和物质记忆?还有民族传统习俗和特源保护责任不明确? 一些地方政府对民族村寨保
色节庆活动等动态资源和文化记忆? 那些千年延护缺乏责任感?部分领导缺乏历史的使命感和战
续的民族风俗、独具特色的节日庆典、古老神秘的略眼光? 还有的地方没有把特色村寨保护纳入本
祭祀活动等?凝结着民族的文化基因?同样需要我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
们保护和传承? 近年来?一些民族村寨的青年人
群大量外迁?融入城市生活少于回家?对本民族的
( 二) 资金支 持 不 足? 民 族 村 寨 文 化 资 源 保 护
传统习俗和节庆活动日益简化和淡忘? 突出表现捉襟见肘
在:一是民族歌舞面临传承困境? 一些民歌和舞
蹈?因为没有 及 时 被 采 集、 传 唱 而 逐 步 消 失? 有 的
在脱贫攻坚中?部分地区将大量资金用于基
随着代际传递减弱?逐渐失去了民族歌舞的韵味?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而对少数民族特色村
丢失了民族的风格? 二是传统节庆、习俗面临传寨文化保护和开发认识不高?缺乏积极性?资金投
承困境? 随着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的辐射影响?以入严重不足? 有的地区缺乏统筹协调?各项资金
及受西方“洋节” 的冲击?民族村寨一些传统节庆来源散、资金量小?没有形成资金合力? 还有一些
活动逐步被人们遗忘淡化?民族村寨文化资源保护项目短期内难以见到显著经济效益?而财政资金投入通常是首先流入经济
四、民族村 寨 进 一 步 实 现 脱 贫 攻 坚 与 文 化 保收益高的项目? 部分地区对社会力量参与民族村
护双赢的政策建议寨保护与发展的动员工作做得不够?民族村寨文化资源保护的资金捉襟见肘?
针对上述问题?要实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脱
贫攻坚和文化保护双赢?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
( 三) 偏重大 拆 大 建? 忽 视 对 民 族 村 寨 生 态 环
从国家治理层面分析?从政策引导角度出发?进一境与建筑特色的保护
步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一些地区对民族村寨的
( 一) 激发群众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生态环境和原始建筑保护不力?影响了民族文化
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除了物质生活外?人还资源的独 特 性、 地 域 适 应 性 与 差 异 性? 突 出 表 现
需要归属感和认同感? “ 民族文化资源增强了整在:有的地区村寨建设缺乏科学规划? 虽然基础
个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软实力? 他们在不设施完善? 村 容 村 貌 整 洁? 但 规 划 上 突 出 特 色 不
断丰富和发展整个文化资源内涵的同时?也提高够? 村寨民居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新式建筑? 从建
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 [8](P. 10)筑风格和文化特征来说?虽然体现了“ 新”?但没有
在民族村寨脱贫攻坚中?首先要明确政府保护民体现出“ 特” ?民族文化气息不浓?民族符号和民族
族特色文化的历史责任?传承历史、弘扬文化是政元素使用较少? 有的地区生态环境遭到部分破
府脱贫攻坚工作的应有之义? 政府应重视在脱贫坏? 有的地区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出现了盲
攻坚中挖掘、保护和传承特色文化资源? 要发挥目上项目、胡乱兴修建设的现象?比如在传统村落
政府的职能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发挥经济的杠杆
作用?引导民族特色文化的正态发展? 同时?加强204   <> (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11 期对村民的教育引导?政府应采取多种方式吸引村
“ 每个民族 都 有 自 身 一 套 相 对 独 立 的 文 化 体民积极参与?民族村寨在脱贫和文化保护的每一
系?这套体系对每个民族成员来说都有着与众不个环节上都充分考虑村民的主体地位以及现实需
同的象征意义? 人们依靠这套象征体系生存、生要?得到村民 的 认 可? 提 高 村 民 参 与 其 中 的 热 情?
活和劳作?维系着不同的人际关系?牵引着社会的如果能在“利益均衡” 的原则下?使民族村寨在脱
进步与发展?” [9] 因此?政府应当制定政策引导相贫攻坚中提高经济水平?将部分经济收益用于民
关机构从事文化研究和设计?传承民族村寨的特族文化建设?则更容易实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和
色文化资源? 政府可以在一些地区设立民族文化文化传承可持续发展? 如果让群众能够从民族村
艺术研究机构?设立专项基金?设立文化艺术开发寨文化传承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他们则会自觉自
团体?要有专人从事相关活动? 适度扬弃?抛弃一愿地将这些文化传统延续下去?
些陈规陋习或具有迷信色彩的东西? 因为“ 创新
是民族文化繁荣的不竭动力? 只有不断创新民族
( 二) 拓宽文化资源保护的资金投入渠道
文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不被时代的发展
费孝通先生曾多次强调经济发展对于一个民
所淘汰?” [10](P. 411) 政府要通过一 系 列 的 政 策 引 导族村寨或一个民族地区的重要性?经济发展和农
培养年轻人?选好传承人?使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弘民增收是一个村寨或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扬?保障? 在脱贫攻坚中?特色村寨建设资金需求较大?各地应多想办法? 多方面多渠道筹措建设资
参考文献:金? 政府要吸引更多民间组织参与?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投入带动社会投资等方式?吸引民
[1] 中共中央、国 务 院 关 于 深 入 实 施 西 部 大 开 发 战 略 的 若 干间资金投入? 今后各地要在整合资源和资金上下
意见( 中发[2010]11 号) [ Z] .功夫?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现有资金的起步带动和辐射凝聚作用?力争整合农牧民自筹资金、新农村
[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新牧区建设资金、农村牧区危房改造资金、扶贫资
见( 国发[2009]29 号) [ Z] .金、生态旅游开发资金、 财政一事一议奖补资金等?切实为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资金保
[3] 国家民委.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障? 各地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监管机
- 2015 年) [ Z] . 2012 - 12 - 05.制?以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吸引和撬动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
[4] http: / / www. seac. gov. cn / art / 2017 / 1 / 3 / art_36_273501. ht ̄
( 三) 通过政策法规强制保护民族村寨的特色
ml.建筑和独特风貌
在脱贫攻坚中?政府应将保护遗产的完整性
[5] 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mzw. hunan. gov. cn?2016 -和真实性放在首要位置?针对脱贫攻坚中有损坏
11 - 17.民族特色建筑、影响民族村寨风貌等现象?需要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处罚办法?严格落实文化资源
[6] 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2011 年湖北省少数民族特保护的责任?明确政府责任?加强对特色建筑的保
色村寨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统计资料[ Z] . 2011.护?强化对村寨总体风貌的维护?避免文化资源被破坏滥用?防止特色风貌发生变化?
[7 ] http: / / news. gog. cn / system / 2017 / 08 / 21 / 016014739. sht ̄
( 四) 注重培育传承民族特色文化的各类人才
[8]贾银忠.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概论[ M]. 北京:民
族出版社?2012.
[9]杨生平主编. 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文化发展研究[ M]. 北
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0] 黄海涛. 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教育卷[ M] . 昆明:云
南人民出版社?2015.
收稿日期  2017 - 07 - 20  责任编辑  刘  梅积极心理学的问题澄清与反思
———以更加辨证和价值中立的视角
马晓羽  葛鲁嘉
[提要] 积极心理学运动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自提出以来便得到了迅速发展? 目前?积极心理学的
研究出现了对积极心理的过度追求和对消极心理的一味忽视?使得积极心理学走向了“积极” 的极端? 针对积极
心理学的发展现状?需要澄清和反思两个问题?即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的划分是否合理以及积极心理学本质上是
否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推翻? 积极心理学应该辩证地对待“积极 - 消极”观?同时寻求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突破?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进一步重视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文化差异研究以及本土化研究?
[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问题澄清?未来走向
中图分类号:B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17)11—0205—06
作者简介:马晓羽?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葛鲁嘉?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吉林 长春  130012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最早由美国著
意回避使得心理学发展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名心理学家 Seligman 提出?主要致力于研究人类的
这也意味着积极心理学似乎正在偏离其最原始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并且自 20 世纪末在西方一
目标?这样的做法是不够理性的? 如果主流心理经提出 后? 得 到 了 心 理 学 科 内 外 研 究 者 的 广 泛 关
学不能够认清并且牢记积极心理学的本意?只是注? 在短短的十几年间?积极心理学得到了大力发
一味地追求积极?积极心理学的未来走向很有可展和推广?逐渐成为一场世界性的运动?
能会越来越单一?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迷失?
积极心理学最开始提出时?主要是期望人们
尽管很多积极心理学研究者都声称?积极心认识到?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对于消极心理的关注
理学是对以往研究中过于关注消极心理品质的一太多?而很少关注积极心理的研究?这使得心理学
种批判?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推翻了传统主流( 消研究走向了一个“ 消极” 的极端?因而呼吁研究者
极)心理学? 那么?对应而来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们扭转以往在研究中对于积极品质的忽视而关注
一?所谓 的 积 极 心 理 和 消 极 心 理 的 划 分 合 理 吗?起来? 由于积极心理学的观念新颖?使其在较短
第二?积极心理学真的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推时间内便受到了大批研究者的追捧?发起的响声
翻吗? 目前?虽然有研究者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过也越来越强调“ 积极”?这使得大部分研究者在对
探讨?但仍显 乏 力? 因 此? 有 必 要 对 积 极 心 理 学 就其积极的追逐中?只看到积极心理特质的积极面?
上述问题进一步加以澄清和反思?而忽视了其它一切可能? 虽然也有一部分积极心理学研究者已经意识到只关注积极心理特质的积
一、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的划分合理吗?极影响有失偏颇?比如 Held 把积极心理学的这种现象称为“ 专制的积极态度” [1] ?但是这样的声音
积极心理学对积极的一味偏爱使得研究者的似乎太微弱?远远无法引起主流积极心理学的重
视野被局限化了?在积极心理学研究者的眼中?似视? 于是在研究者对积极心理学的过度崇拜与盲
乎只有积极的心理特质才是好的?消极的心理特目追求过程中?对积极的过分关注和对消极的刻
质是要坚决避免的? 但是?消极心理特质真的一
无是处吗? 积极心理特质又真的完美无缺吗? 对206   <> (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11 期于所谓的积极和消极的传统认识?也许需要研究
( 如游泳) 时?如果盲目乐观?对于潜在危险预知不者们重新思考?以一个更加辨证的观点来加以对
够?也 可 能 会 产 生 危 及 生 命 的 后 果? Friedman?待?
Tucker? Tomlinsonkeasey? Schwartz? Wingard 和
Criqui[6] 的纵向研究表明?“ 开朗” 的孩子( 具有乐
( 一) 消极心理的积极影响
观主义和幽默特质) 比那些更谨慎的同伴的生命
在传统观念中?愤怒、焦虑、嫉妒、悲伤、恐惧等
更短? 善良的人往往更容易相信陌生人?不能准心理特质被认为是消极的?应该在实际生活中坚决
确地推断可能存在的危险? 而给自己带来伤害?避免? 但是?一些研究者发现?这些所谓的消极心
宽恕也并不总能带来好的结果?对家庭暴力的宽理特质在某些方面也具有积极的影响?并不是所有
恕未必会带来实施暴力一方的悔过?反而有可能的消极心理特质都必然是具有破坏性的? 例如?愤
给宽恕者带来更大的伤害?怒可以激励人们采取行动反对和改变那些阻碍他们健康的有害情况?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些
可见?积极 心 理 在 某 种 意 义 上 也 未 必 都 能 够巨大的进步运动?如从公民权利到女权主义?都是
带来积极的结果? 如果一味地追求积极心理特质被“正义的愤怒” 所推动而产生的[2] ? 焦虑在一定
的研究?认为积极心理特质只存在好的影响?这种程度上能够促使人们认真地对待面临的事情?并让
想法过于片面? 在对积极的强调和宣扬之下?会人们更集中精力解决当前的困境? 嫉妒有时能够
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误的观念?那就是只有积极心让人们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促进人们加倍努力
理才是值得鼓励的? 消极心理是要坚决杜绝的?去实现目标? 悲伤不仅可以作为对世界上无处不
那么?当人们产生消极反应时?往往也会产生一定在的苦难的同情反应而产生?还可以进一步促进个
的压力和焦虑?甚至会为自己不能够用一种积极人的存在感和使命感? 恐惧则让人们知道?在未来
的心态面对而自责?这是在追求积极心理特质过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的东西?因而也给人们提供了
程中难以避免的消极后果?提前做好防备的机会?
由此看来?消极心理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警
(三)积极 - 消极的划分质疑示?让人们有机会反思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
从进化的角度来讲?不管是所谓的积极特质人们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应对和克服?从而减少这
还是消极特质?它们的存在都是具有其适应性的些潜在问题实际发生的可能性? 在这一过程中?
意义?如果只强调和突出积极的这一方面?实际上如果人们的处理方法得当?消极心理往往能够起
是一种对人性的违背? 人的健康发展涉及各种积到一种提醒和保护作用?反之?如果一味地去避免
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相互作用[7] ? 积极和消极都这些内在的体验?则可能会导致人们失去宝贵的
有其各自的优势和缺陷?不管从什么角度来定义信息来源?从而产生不利的后果?
积极?都没有办法将人类生活的复杂性阐释全面?
( 二) 积极心理的消极影响
对人类而言?消极是一种必然?有的时候其意义甚
积极心理特质也并非足够好?它也有其消极
至大过于积极[8](P. 789) ? 当我们追求和强调积极带的一面?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注意到?积极的
来的美好时?似乎也不应该忽略这样一个事实:没心理特质在特定情境中有时不但不会给人们带来
有消极的存在?积极所带来的愉悦也并没有那么益处?反而会带来不利的影 响[3] ? 李 爱梅、 李晓
美好? 任何事情都存在两面性和具体的情境?不萍、高结怡、彭元和夏萤[4] 通过分析发现?追求积
管是积极还是消极?都应该被看作是健康的、成熟极情绪会导致主观幸福感降低、损害生理和心理
的、平衡观上的一个特质[9] ? 有研究者指出?不仅健康、孤独感增加和亲社会行为减少等消极后果?
难以将特定现象表征为积极或消极?许多情感状此外?乐观、善良、宽恕、仁慈、利他等积极心理特
态往往是“ 共同决定的” ?它们 是 复 杂 地 交 织 在 一质?在有些情境中也会削弱个体的幸福感[5] ? 这
起的[10] ? 由此?对积极和消极的划分实际上是不些积极心理特质还可能带来身体上的伤害?比如
合理的?乐观的人对于危险的觉察往往是不够准确的?盲
此外?积极心理学对心理过程进行积极、消极目的乐观可能导致对风险的低估? 儿童在玩耍
的人为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心理的整体性和
复杂性[11] ?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够理智的?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意识到?难以将特定现象( 如情
心  理 207绪) 分类为积极或者消极?因为这样的评价从根本上是依赖于情境的[12] ?人的心理特质并非生来就
逻辑实证主义为科学哲学基础?第二?倾向于用相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需要结合具体问题和其文
对简单 的 原 理 来 解 释 复 杂 的 心 理 现 象 或 心 理 结化背景来进行具体分析? 在特定的情境和文化背
构 ?[15](P. 856) 也就是说?传统主流心理学遵循的是景之下?消极的心理特质也许会带来积极的效应?
自然科学的科学观?采用客观的研究范式、还原主积极的心理特质也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脱离
义的研究路线?以及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具体的情境而直接断定其是积极或者消极的未免过于武断?也不够严谨? 同时?忽略了情境因素和
积极心理学在本质上并未超出传统主流心理文化因素产生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会限制研究
学的这些特征?它并没有自己独立的一套研究技的应用?也不利于研究者对心理特质有更加全面
术与方法?仍然遵循着客观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和深入的分析?对心理特质的理解也是不完整的?
客观实证的立场?以自然科学的“ 客观” 方法?如观积极心理学应该避免给心理特质贴上积极或消极
察、实验、测量法等来展开研究?获得结论? 虽然的标签?这样才能够在实际的研究及应用中对问
有的研究也采用了非实证的方法?如演绎推理和题有一个更加客观和冷静的分析?
文化解释学方法?但是积极心理学总体在研究范
式上仍然是客观研究范式?坚持的是科学主义方
二、积极心 理 学 真 的 是 对 传 统 主 流 心 理 学 的
法论? 可以说?积极心理学就是“ 利用心理学目前推翻吗?
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
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
( 一) 研究内容上没有本质区别
潮” [16] ? 从这一点来说? 积极心理学并没有推翻
积极心理学认为?传统主流心理学对人的病
甚至超越传统主流心理学?它在实际的应用中?反理性问题过于关注?忽视了对人的积极品质的研
而更多 地 依 靠 和 借 鉴 传 统 主 流 心 理 学 的 研 究 基究? 然而?这样的评价是有失公允的? 传统的主
础?站在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肩膀上?完成对积极流心理学其实并没有对人的积极品质完全抛弃?
心理的探索?只是在实际的研究中对消极品质的关注大于对积极品质的关注? 因此有研究者指出?“ 积极性与消
( 三) 价值取向上的矛盾极性始终存在于心理学当中” [13] ? 可以认为? 传
虽然积极心理学宣传自己是遵循以实证主义统主流心理学只是忽视了人的积极品质?这并不
哲学为基础的“ 科学” 研究?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却代表它拒绝对人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 积极心理
违背了科学的 “ 价值无涉” 或 “ 价值中性” 原则?学只是 将 传 统 心 理 学 中 忽 视 的 问 题 重 新 进 行 关
“价值无涉” 原则要求:科学研究主体、研究对象、注?二者在研究内容的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果不包含价值性因素[17] ? 然是对问题的关注程度存在差异而已?
而?积极心理学实际上是具有“积极” 取向的?并且
另外?积极 心 理 学 的 理 论 主 张 主 要 包 括 三 个
在这四个方面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价值体现? 在方面:一是如何看待心理学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二
研究主体上?大部分积极心理学研究者都有意或是如何预防心理问题?三是如何看待和治疗心理
者无意地带着“ 积极” 的有色眼镜开展研究?在研问题? 后两个问题本身也是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核
究对象上?也完全集中在这些所谓的“ 积极” 心理心[14] ? 从这一点来看?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相
特质上?在研究方法上?虽然声称自己采用的是客似之处的?并非存在绝对的对立? 所以?从研究内
观实证主义?但是在例如主观幸福感这类研究上?容上来看?积极心理学所起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种
仍然采用主观的自我报告类的测量方法?在研究补充?而非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推翻?
结果上?对“积极” 特质的积极面的描述和宣扬往
( 二) 研究方法上并无明显差异
往也很明显? 此外?积极心理学一直对传统心理
传统主流心理学作为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的
学研究中的“ 消极性” 给予批评?这也带有明显的主体?具有两 个 明 显 的 特 征: 第 一? 以 实 证 主 义 和
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科学观相违背和矛
可以认为?不管是从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
上?积极心理学并没有明显或者说绝对的异于传208   <> (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11 期统主流心理学?只是在研究的方向性问题上有不
然开始整合部分质性研究方法?但是本质上仍然同的关注和侧重而已? 它的提出使原来具有片面
是客观实证主义?这对于充分理解人的心理是片倾向的心理学变得更全面、更合理和更平衡?是对
面的? 另一方面?由于兴起和发展的时间较短?不当代心 理 学 发 展 的 一 种 补 充? 而 非 革 命 性 的 发
管是从研究的深度还是广度来看?积极心理学的展 ?[15](P. 857) 此外?积极心理学带有明显的价值取
研究都还是有限的?应用研究仍然需要大量开展?向?这与自然科学观的“ 价值无涉” 或“ 价值中性”
尤其应该增加纵向研究资料?原则相违背?这也说明了积极心理学所存在的问题?是需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者认真反思的? 因
目前?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此在当前来看?它还算不上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等心理学的多个研究领域都开始将注的推翻?
意力转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
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研究优势?将其理念更好地
三、对积极心理学目前存在问题的反思
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比如?积极心理学在教育
教学研究中的应用已经引起了广大教育研究者的
从以上对于积极心理学当前存在的两个问题
兴趣?积极教 育、 积 极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等 逐 渐 兴 起?的追问来看?首先?所谓的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的
研究者们开始从原来只是侧重于关注学生身上所划分其实并不合理?其次?积极心理学目前来看也
存在的问题而逐渐转向关注学生的积极体验和积并不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推翻? 那么随之而
极品质?[20]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正确地依托积来?就需要研究者对问题进行反思?避免由于对积
极心理学思想?并更好地运用到相关领域中去?是极心理学的盲目尊崇而使得积极心理学越来越背
需要更多研究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过离其提出的初衷?
程中?研究者应该尽量避免对积极心理学的片面
理解?为其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供一定的保
(一)辩证对待“积极 - 消极”观?拓宽研究视野
积极心理学研究者倡导对幸福的追逐?使得人们越来越认为幸福就是远离痛苦?这种观点过
四、积极心理学的未来展望于片面? 其实幸福并不是简单地意味着没有痛苦?况且痛苦也不一定与主观幸福冲突[18] ? 痛苦
积极心理学在未来的研究中仍将占据非常重和幸福不仅可以共存?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共同
要的位置?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思潮?它还有很多依赖的? 幸福本身可以被视为涉及“ 生活的积极
有待研究者深入挖掘的地方? 比如积极心理学的和消极方面之间不可避免的辩证法” [19] ?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文化差异研究以及本土化研
积极心理学研究者应该充分认识到积极与消
究等?在未来的研究中都应该引起学者的重视?极的辨证关系?以一种辨证、整合的视野开展相关主题的研究?不应该一味地将消极心理排除在外?
( 一) 推进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而把积极心理作为唯一的追求? 比如?关注消极
近年来?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兴起?为探心理品质的积极意义?也应该可以作为积极心理
索幸福、快乐等积极情绪的神经机制带来了可能?学的研究主题?这与其目标并不冲突?从某种意义
肖仲华等人分析指出?两种不同的神经传递素多上来说?对于更好地促进人类走向幸福反而是一
巴胺和神经肽?分别对应着大脑对于幸福和快乐种新的思路和补充? 积极心理学应该对积极和消
的神经反应?幸福和快乐的大脑反应机制也是不极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重新进行审视?
一样的[21] ? 顾媛媛等人分析指出?主观幸福感的
( 二) 寻求理 论 与 应 用 研 究 的 突 破? 拓 展 研 究
形成过程以及影响因素都有其各自对应的神经机领域
制[22] ? 石长地等人分析指出?积极和消极情绪的
积极心理学在短短十几年之间迅速发展?但
加工有 着 不 同 的 神 经 回 路? 部 分 脑 区 存 在 着 重是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仍然有待进一步挖掘?
叠[23] ? 积极情绪的加工主要涉及前额叶皮层、伏一方面?理论研究的基础稍显薄弱?缺少完整的理
隔核、杏仁核、腹侧黑质等脑区[24] ? 这些神经科学论框架?内容不成体系? 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虽
研究表明?人的积极和消极之间不仅仅是相反那
么简单?二者之间的关系复杂? 目前?对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神经机制研究还在探索中?对这
心  理 209些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积极情绪?以及如何正确的追求积极情绪?
中国文化强调中庸思想?实际上对于积极情感和
消极情感的态度是平等并且包容的?也说明了中
( 二) 重视积极心理学的文化差异
国文化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其实与西方所倡导的
与传统主流心理学一样?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思想存在着很多的不同? 作为拥有五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文化差异?需要引起学者应有
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对于人生的价值、追求的重视? 在很多的研究中?已经有学者开始注意
的意义等内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有着非常宝到?对于幸福、美德等积极心理的研究其实具有较
贵的思想? 如何挖掘传统资源中的积极心理学思大的文化差异? Parker?Jerrim 和 Anders 进行了一
想?如何在中国背景下开展积极心理学研究等?都项大型的多国研究?发现在那些根据成就而产生
有待研究者进一步加以关注?推行积极心理学的更多隔离的国家?诸如积极的自我概念等因素对
本土研究任务任重而道远?愿望的影响更为薄弱? 因此?寻求增加自我概念的积极心理学干预在这些国家可能具有相对较弱
五、小结的影 响[25] ? Schimmel 认 为? 西 方 社 会 进 步 的 标志?比如充裕的物质条件?在不同文化中并不具有
从本意上说?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不研究消极同等的价值[26] ? 西方和东方文化以明显不同的方
心理?只是它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 它式构建着幸福[27] ? 西方文化倾向于重视高唤醒性
也不是要把以问题为核心的传统主流心理学排挤状态( 如兴奋) ?而东方文化则 重 视 低 唤 醒 性 状 态
出心理学的阵营?其本身只是对传统主流( 消极)( 如平静) [28] ? 这些都为进行积极心理学的文化
心理学的一种补充?期望使心理学的功能变得更差异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也为未来的研究指
完善? 心 理 学 本 身 也 因 此 而 变 得 更 平 衡[8](P. 788) ?明了方向?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由于一部分研究者对
( 三) 积极推进积极心理学的本土研究
“ 积极” 的盲目崇拜?将积极奉为唯一的主题?进而
考虑到存在文化差异?那么积极推行本土化
认为传统主流心理学就是病理性的、消极的心理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和传统主流心理学一样?
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走向积极心理学在实际的推广研究中?也应该进行本
了新的极端?这样的做法是不理智的?也是不够全土化的探讨? 已经有研究者开始尝试进行积极心
面的?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张晓明对儒释道三家的“ 乐”进行解读?指出中国文化中“ 乐” 的内涵比西方心
需要强调的是?积极心理学对于心理学发展理学中幸福感的内涵要丰富得多[29] ? 曾红和郭斯
所带来的贡献是不能被忽视的?指出积极心理学萍指出?中国传统的幸福观强调个体心灵的宁静
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对它的排斥和否定?而是和谐[30] ? 王华提出?西方的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
期望对它的理性思考能够成为推动它进步的一个体现本质上是和谐心理[31] ?
动力?在 未 来 的 研 究 中 能 够 更 好 地 促 进 其 发 展?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大量关于幸福、美德等问
在完成对“ 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的划分是否合理”题的探讨?中国属于集体主义文化?人们对于社会
以及“ 积极心 理 学 本 质 上 是 否 是 对 传 统 主 流 心 理群体的关系非常重视?是否能够得到群体成员的
学的推翻” 这两个问题的进一步澄清之后?积极心认可很 可 能 就 是 一 个 影 响 人 们 幸 福 感 的 重 要 因
理学研究者应该不断地扩宽自己的研究视野?深素?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幸福的探讨
入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并且在未来研究中对于往往离不开对道德的阐述?这与西方个人主义背
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文化差异研究景下对于幸福感的定义实际上是有着明显的不同
以及本土研究予以重视?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美德?这在积极心理学列出的美德( 智慧与知识、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者应该理性地看待积极心勇气、人道、正义、 节制、 卓越) 中却并没有体现?
理学?了解积极心理学的本意?在对待所谓的积极
心理和消极心理时?用一个更加辨证和价值中立
的视角?从传统心理学中更好地吸收养分?为完善
心理学的研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未来的
研究中?每一位积极心理学研究者都将面临着一210   <> (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11 期个重要的挑战:推进积极心理学的整合?即如何保
[16]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 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持自身存在的优势?同时克服存在的缺陷?促进积
向[ J] . 心理科学进展?2003(3) .极心理学更好地向前发展?
[17] 庞晓光. “ 科学与价值无涉” 何以可能? [ J] . 科学学研参考文献:
究?2006( a02) .
[1] Held B S. The tyranny of the positive attitude in America:
[18] Fianco A? Sartori R D G? Negri L? et al. The relationshipobservation and speculation[ J] .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2?
between burden and well - being among caregivers of Italian people di ̄58(9) .
agnosed with severe neuromotor and cognitive disorders[ J] .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15? 39.
[2] Siegel A. Justice Stevens and the Seattle Schools Case: ACase Study on the Role of Righteous Anger in Constitutional Discourse
[19] Ryff C D? Singer B. Ironies of the human condition: Well -[ J] . U. c. davis L. rev? 2010.
being and health on the way to mortality. [ J] . 2003.
[3] Lomas T? Ivtzan I. Second Wave Positive Psychology: Explo ̄
[20] 曾长秋?凡欣. 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教育[ J] . 河南师ring the Positive - Negative Dialectics of Wellbeing [ J] . Journal of
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 .Happiness Studies? 2016? 17(4) .
[21] 肖仲华?杨怀中. 大脑幸福机理与完善论幸福观[ J] . 自
[4]李爱梅? 李晓萍? 高结怡等. 追求积极情绪可能导致消极
然辩证法通讯?2013(4) .后果及其机制探讨[ J] . 心理科学进展? 2015(6) .
[22] 顾媛媛?罗跃嘉. 主观幸福感的脑机制[ J] . 心理科学进
[5]陈浩彬. 积极心理特质消极效应研究进展及评析[ J]. 首
展?2009(5) .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4) .
[23] 石长地?蒋长好. 积极情绪的脑机制[ J] . 中国特殊教育?
[6] Friedman H S? Tucker J S? Tomlinsonkeasey C? et al. Does
2009(6) .childhood personality predict longevity? [ J]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1993? 65(1) .
[24] Berridge K C? Kringelbach M L. Neuroscience of affect:
brain mechanisms of pleasure and displeasure[ J] . Current Opinion in
[7] Larsen R. The Contribution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to
Neurobiology? 2013? 23(3) .Emotional Well - Being[ J] . Psihologijske Teme? 2009? 18(2) .
[25] Parker P D? Jerrim J? Anders J. What effect did the global
[8]任俊?叶浩生. 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 J].
financial crisis have upon youth wellbeing? Evidence from four Austral ̄心理科学进展?2006(5) .
ian cohorts[ J] .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16? 52(4) .
[9] 孟 娟? 印 宗 祥? MengJuan? 等. 积 极 心 理 学: 批 判 与 反 思
[26 ] Schimmel J. Development as Happiness: The Subjective[ J] . 心理学探新?2016(2) .
Perception of Happiness and UNDPs Analysis of Poverty? Wealth and
Development[ J] .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09? 10(1) .
[10] Lazarus R S. Does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Movement HaveLegs? [ J] . Psychological Inquiry? 2003? 14(2) .
[27] Joshanloo M. Eastern Conceptualizations of Happiness: Fun ̄
damental Differences with Western Views [ J] . Journal of Happiness
[11] 翟贤亮?葛鲁嘉. 积极心理学的建设性冲突与视域转换
Studies? 2014? 15(2) .[ J] . 心理科学进展?2017(2) .
[28] Tsai J L. Ideal Affect: Cultural Causes and Behavioral Con ̄
[12 ] Mcnulty J K? Fincham F D. Beyond positive psychology?
sequences[ J] .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7? 2(3) .Toward a contextual view of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and well - being[ J] .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12? 67(2) .
[29] 张晓明. 中国本土心理学资源中“ 乐” 的思想[ J] . 吉林师
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1) .
[13] Schneider K. Toward a Humanistic Positive Psychology:WhyCant We Just Get Along? [ J] . 2011?22(1) .
[30] 曾红?郭斯萍. “ 乐” ———中国人的主观幸福感与传统文
化中的幸福观[ J] . 心理学报?2012(7) .
[14] 任俊?叶浩生. 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 J]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4) .
[31] 王华. 和谐与积极:当代东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呼应与融
合[ J] . 新疆社会科学( 汉文版) ?2014(3) .
[15] 任俊?叶浩生. 西方积极心理学运动是一场心理学革命吗? [ J] . 心理科学进展?2005(6) .
收稿日期  2017 - 07 - 15  责任编辑  程  融作为意志论的冯特心理学体系
舒跃育[提要]在心理学史上?冯特的地位不容置疑?但他的思想体系却常被误解? 冯特的理论常常被冠以内容心理学、构造心理学、原子论、内省主义等名称?但无论从冯特自己笔下?或者通过考察冯特心理学体系本身?都可以发现这种对冯特心理学的定性存在偏差? 事实上?按照冯特自己的观点?他的心理学体系应该从属于“意志论”体系?因为“ 意志” 概念贯穿冯特心理学始终?是联系其“ 个体心理学” 与“ 民族心理学” 的桥梁?[ 关键词] 冯特?意志论?动机?心理学体系中图分类号:B84 -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17)11—0211—07基金项目:西北师范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扶持项目“ 论动机在心理学中的基础性地位” (2013007) 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舒跃育?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博士? 甘肃 兰州  730070    一提到冯特?一般都会在他的心理学体系上
还原论者、元 素 主 义 者? 或 者 构 造 主 义 者? 都 是 对打上二元论、原子论( 构造主义) 、联想主义和内省
他的误解? 冯特的心理学思想体系?从 1875 年他主义的烙印?其实这种理解包含对冯特思想的误
去莱比锡大学之后不久?就被他自己界定为“ 意志解? 作为向英语世界介绍冯特思想的主要学者之
学说” ( the voluntarist school) ?并且这个界定一直一?铁钦 纳 对 造 成 这 种 误 解 应 该 负 很 大 的 责 任?
伴随着冯特的后半生? 在冯特的早期?“ 创造性综因为铁钦纳在向美国人介绍冯特的思想过程中?
合” 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而当他去莱一方面按照自己的偏好去选译冯特的著作?另一
比锡之后?特别是在其理论走向成熟的十年中?关方面?又按照自己对心理学的设想歪曲了冯特本
于情绪、动机和意志的理解就开始处于优势地位来的观点? 也就是说?从动机上讲?铁钦纳的目的
了? 他在<>的第二卷中说道?“ 种并不是客观地介绍冯特的观点?而是试图通过冯
系与个体的发展过程都说明?欲望与驱力是心理特的声望来表达自己对心理学的理解? 在此基础
现象的基础?一切心理过程都由它引发” [1](P. 129) ?上?第一个向英语继而向其他语言使用者介绍冯
在冯特的思想体系中?“创造性综合”解决的是“ 心特的权威 史 家———铁 钦 纳 的 学 生 波 林? 在 考 察 铁
理元素”如何构成“ 心理复合体” 的问题? 如果冯钦纳二手资料的基础上展开对冯特的评论?又进
特没有从“创造性综合” 转向“意志” 和“ 动机”?那一步加深了这种 误 解[1](P. 125 - 126) ? 波 林 对 冯 特 的
么他的理论也许可以冠以“ 构造主义” 的标签?但著作缺乏研究?只是转述了铁钦纳的观点?他常用
是?这个 转 化 使 得 冯 特 的 思 想 发 生 了 巨 大 的 转的表达格式为“ 铁钦纳说关于冯特” ? 而铁钦
变———他将被归 属 到 意 志 论 心 理 学 家? 而 不 是 构纳在莱 比 锡 学 习 的 时 间 仅 有 十 八 个 月 ( 1890 -
造主义者?1891 年) ?并且在这之前并没有相应的预科学习?因此?他不大可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了解冯特
一、消除对冯特心理学的几点误解思想的全貌?何况此后冯特研究的重点还发生了转移? 在思想方面?铁钦纳是冯特的对手马赫和
要重新展示冯特的意志论心理学?首先需要阿芬那留斯的追随者? 为此?冯特曾将铁钦纳从
说明的是?他的体系不是为大家所误解的内省主杂志的 编 委 会 中 开 除? 并 斥 其 观 点 为 “ 内 省 主
义、原子论和二元论?义———结构主义” ? 但铁钦纳来到美国后?由于急于向美国人兜售自己的心理学理论?于是将自己
因为?冯特 的 思 想 来 源 主 要 是 德 国 的 唯 理 论的观点打上冯特的标签?
而非英国的经验论[2](P. 75) ? 在<>
第一版前言中?冯特就谈到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康
二十世纪晚期?布鲁门萨尔( Blumenthal? A.
德和赫尔巴特? 从思想的关联来看?德国意志论L. )重新考察了冯特的著作后提出?将冯特定位为
者叔本华对冯特的影响是巨大的? 叔本华把意志
作为其哲 学 体 系 的 核 心? 在 他 看 来? 意 志 是 绝 对212   <> (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11 期的、根本的? 冯特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构造
点后文将进一步说明?自己思想体系的?他认为意志是原本的?甚至连反
同时?他也不是二元论者? 一般把冯特的心射性反应都只是意志活动的一种表现而已? 很显然?冯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唯意志论者?一个相信
理学体系视为二元论主要是因为他的“ 身心平行一切生命的目的性的人? 在他看来?意志就是有
论原理” ( the principle of psycho - physical parallel ̄机体的根本生命?[3](P. 75)
ism) ? 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并且这种误解产生
于对这个概念的望文生义的理解上? 正如他自己
说冯特是内省主义?是因为他认为心理学是
所说?心理学中的身心平行论?是在经验心理学的研究“直接经验” 的科学?而研究直接经验最有效
意义上谈的?完全不同于形而上学的平行论? 因的方法?就是研究者的自我观察? 冯特志在建立
为形而上学的身心平行论是基于对心灵实体和物全新的经验心理学?而这种心理学要区别于纯粹
质实体的假定?并且认为假定心理过程和生理过思辨的哲学?因此?实验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然
程是两个对应的过程?而在经验心理学的意义上?而?冯特又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区别于自然科学
心理和生理是同一个过程?只是受到不同的科学研究的对 象? 因 为 心 理 学 涉 及 的 是 诸 如 观 念、 情
处理而已:一方面作为直接的经验?另一方面又作感、情绪和意 志 之 类 的 心 理 现 象? 因 此? 心 理 学 即
为间接的经验? 冯特所强调的身心平行论旨在说使要应用实证技术?也不能完全采用自然科学的
明?心理因果关系是自然因果所不能完全解释的?实验模式?而只能采用自我观察、内部观察和内部
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谈身心平行?即对同一种经经验? 然而不幸的是?英译者却将 selbstbeobacht ̄
验进行不同形式的分析而已[6](P. 319) ? 因此?并不ung 翻译成 introspection?歪曲了冯特在这个事实
能因为他的身心平行论而将其视为二元论者?相上的基本观点? 而冯特所强调的是?在严格实验
反地?他是一元论者? 因为?在心物关系方面冯特控制条件下?通过研究者操纵各种仪器?从而记录
认为?意志支配精神?精神支配物质? 对此?他解下被试反应的过程?并不完全依赖于被试的主观
释说?物质现象是纯粹机械的?而精神现象则是完报告? 因此?冯特所描述的方法?称为“ 实验控制
全合符目的性的? 物质现象是为他物所推动的完下的自我观察”更为恰当? 而对纯粹内省的追求?
全被动的行动?而精神现象则是依从一定的意志是铁钦纳本人的做法? 对此?冯特曾将铁钦纳的
和目的的完全自发的行动?但二者的归宿都是意心理学斥 为 “ 内 省 主 义———结 构 主 义” ? 并 认 为
志 ?[7](P. 7 - 8) 为此?冯特用意志统一了一切精神与“ 内省的方法 由 于 依 赖 于 随 心 所 欲 的 观 察 必 将 走
物质、主观与 客 观? 因 为 在 他 看 来? 宇 宙 中 的 一 切向堕落和退步?这种方法缺乏普遍认知的真实性
活动都是意志的体现? 于是?冯特的思想是明显” [4](P. 124 - 125) ? 由此证明? 将冯特的心 理 学 思
的唯意志论的一元论?想视为内省主义只是铁钦纳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依据?从而将冯特也视为内省主义者?而冯特的思想
二、意志在冯特心理学体系中的地位并不像铁钦纳所描述的那样?
在哲学的意义上?冯特是唯意志论者? 他的
冯特之所以被贴上“ 原子论者” 的标签?是因
哲学观支配着他的心理观?因此?冯特的心理学就为他曾主张对心理内容进行分析? 然而?通过进
是意志论心理学[8](P. 45) ?他的心理学体系就 是 意一步考察冯特的论述发现?对心理现象进行元素
志论哲学的具体表现? 众所周知?冯特的心理学分析只是认识心理因果的准备工作?而心理学的
思想包含“个体心理学”(或“实验心理学”) 和“ 民最终任务?在于发现自然因果所不能完全涵盖的
族心理学”( 或“ 社会、文化心理学”) 两部分? 在心理因果? 尽管冯特主张对心理进行元素分析?
个体心理学领域?冯特旨在通过实验内省法来研但他一直主张?“ 依据内省?这些所谓的独立过程
究个体的意识过程?在民族心理学领域?冯特试图是相互联结、相互依赖的对于科学研究而言?
通过分析语言、艺术、神话、宗教、社会习俗、法律对其进行区分是必要的?但我们必须记住?这只是
和伦理等社会历史产品来研究人类共同生活方面一个抽象的结果?并不能表明对象是真实分离的?
的复杂精神过程?就客观而言?我们只能认为心理过程是相互联结的整体” [5](P. 20) ? 因此? 这可以表明? 尽管冯特关
在个体心理学领域?意志不仅支配着包括感注对元素的分析?但他并不是原子论者?因为对心
觉和情感在内的诸多心理过程?同时也支配着包理现象进行分析性认识只是我们认识全貌的一条
括冲动行为、随意行为和选择行为在内的人的一途径? 而那些元素和复合体?本身就是一个整体?
切行为? 事实上?意志这个概念在冯特的语境中是一个不断流动、不断变化的连续体? 关于这一
统摄着其他所有概念? 作为心理元素构成心理复
合体的重要途径?统觉在冯特的思想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在论及统觉与意志的关系时?冯
心  理 213特认为?一切统觉都不过是意志支配下人们感知客观世界的心理活动[7](P. 25) ? 他通过对感觉的实
时候?出版了足以代表其心理学体系的<< 心理学大验分析表明?意志就是自我?是由统觉所产生的意
纲>> (1896) ?在那本书里面?他再次强调心理学的志作用[ [7](P. 22) ? 因此? 在冯特那里? 意志是一个
目的在于 “ 发现 心 理 因 果 关 系 ( psychical causali ̄非常上位的概念?是一切心理与行为的统领?心理
ty) ” [6](P. 28) ? 他也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将研学的根本任务无非是理解意志? 无怪乎他在解释
究对象从个体转向群体?在研究方法上从实验转“ 心理” 这个概念时这样说?“ 心理就是我们内部经
向对心理文化产品的分析?并试图发现更一般的验的总和?是我们的观念、情感和意志在意识中结
规律以完善自己的意志论体系? 然而?就在他刚合成的一个统一体?它出现于一系列发展阶段?并
完成十卷本的<>?尚未来得及对这两在自我意识的思维和道德上的自由意志中达到顶
方面进行整合的时候?就与世长辞了? 尽管在事点” [9](P. 480) ?
实上?冯特最终未能实现个体心理学与社会心理
学的真正 统 一———这 个 任 务 实 在 过 于 艰 巨? 也 许
在民族心理学领域?冯特认为人类所有的文
是任何个人都难以完成的? 但毫无疑问?整合二化要素?虽然都是在各种自然条件下发生的?但本
者并完善其意志论心理学体系? 是冯特的初衷?质上都是心理过程或心理活动的表现?所有的文
正如波林所推测?“ 假使冯特的年龄较轻?也许他化现象都是人类高级文化活动的产物[10] ?而民族
的<> 能出第七版?并慎重地使这心理学旨在了解“ 在人类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流
个结果( 指民族心理学) 能与其体系的其余部分相行着什么样的信仰和活动?以及对此该做出什么
一致” ?[11](P. 373)样的心理学解释” [9](P. 9) ? 对冯特而言?民族心理学在于对出现在人类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诸如
三、冯特的意志论体系婚姻、图腾、宗教、语言、艺术等活动产生的原因予以心理学解释?即寻找这些文化活动背后的心理
( 一) 随意行为动机? 对于此?基于在个体心理学领域内的实验
冯特在对行为进行解释之前?对受意志控制研究基础上获得的基本心理学观念?冯特试图将
的行为———“ 随意行为 ( voluntary act) ” 做了相关其应用于人类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 冯特通过运
说明? 在冯特看来?随意行为包含了两个因素?首用“ 文化产品分析法” 来分析人类共有的文化心理
先它反映了某种过程或变化?此外?这种变化涉及特征?他从心理因果的同一性和一致性出发?去推
到作为它直接原因的主体? 这里的变化必然关涉知各种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 冯特对
意识?即必然伴随意识状态的改变? 在意识之中?人类各种文化行为动机的解释?就是建立在他的
可能是一个观念的产生或者消失?或者变得更加情绪论和意志论基础之上的?而这些理论又以他
清晰或者模糊?而这些变化也可能同情绪和情感的实验室研究为基础? 因此可以这样说?冯特的
相联系? 在意识状态的改变中?可能还伴随着外民族心理学体系就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个体心
部随意活动? 在外部随意活动中?与人体运动有理学领域的情绪论、动机论和意志论的进一步扩
关系的变化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这些变化展?是从个体 心 理 学 向 民 族、 社 会、 文 化 等 方 向 的
中?只有主体才是变化的直接原因?主体对变化的展开? 尽管有人认为?冯特心理学体系的两个方
解释必然追溯到意志?即主体的意志?面是彼此孤立的[8](P. 23) ?但从逻辑思路上来看?企
冯特首先强调了意志作用下的随意活动的普图在情绪和意志理论中实现二者的统一?是冯特
遍存在性? 他认为?尽管存在不受意志控制的反的毕生追求? 这从他早期的著作中就可初见端
射活动?随意活动在人和动物之中还是普遍存在倪? 在<> 中?冯特就已经
的?这甚 至 包 括 原 生 动 物 和 刚 出 生 几 天 的 婴 儿?把他所理解的心理学分成实验和社会两部分?并
不仅如此?冯 特 还 进 一 步 认 为? 即 使 反 射 活 动? 也且计划把前半生贡献给实验心理学?后半生贡献
是根源于随意活动的? 因为在他看来?反射本身给社会文化心理学? 他一生的努力就在于实现这
就是一种目的性活动? 而随意活动向反射的变一建构统一的意志论心理学的目标? 从 30 岁开
化?无论在个体身上还是从种族的演化中都可见始?他花了 38 年的时间通过实验内省法来探究个
其踪迹[9](P. 240) ? 尽管冯特强调随意行为存在的普体的意识? 从 68 岁( 即 1900 年) 开始?他又用了
遍性?认为它不仅存在于动物界?并且在高等动物20 年的时间通过文化产品分析法来探究社会文化
中间更为普遍?但在他看来?由于意志的概念普遍心理现象? 冯特从个体心理学转向民族心理学的
限于选择范围?因此关涉意志问题的随意活动仅
限于人类[9](P. 451) ? 接着?他在区分外部随意活动
与内部意志的基础上?分析了意志与随意行为的214   <> (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11 期关系? 冯特认为?尽管随意行为是意志的表达?但
志和行为之间的联系作了清楚阐述? 对于意志而内部意志与外部行为是不能混淆的? 意志是内在
言?它总是和一定的情绪相关?因为任何意志总是于意识之中的?“ 它只以意识过程的形式表明它自
包含着情绪的成分? 一方面?观念流的变化是情己” [9](P. 241) ? 每种外部的随意活动是以内部意志
绪转变为意志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这种变化又为其先决条件?而内部的随意过程却不能从外部
带有自己特有的情绪? 不仅如此?意志的产生还的随意活动中派生出来? 因此?可能存在没有外
在于减弱直至消除原有情绪? 由Ⅱ类情绪引发的部行为的意志活动?此时只表现为内部的意志过
意志行为?产生了与原有情绪对立的情绪?由于两程?但外部的随意行为必然以内部意志作为前提?
种情绪相互抵消?使得原有情绪终止? 比如?不快
的情绪引起 相 应 的 意 志 行 为 ( 外 部 的 或 者 内 部
( 二) 意志的基本问题
的) ?而这些 行 为 又 引 起 愉 快 的 情 绪 体 验? 从 而 使
冯特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在于分析意识的元素
得两种情绪相互抵消? 心理恢复到平静的状态?以及元素结合的规律? 他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心
因此?在冯特的理论中?所有的意志总是以情绪作理的元素包括感觉( sensation) 和情感( feeling) ?这
为前驱?而后又终于情绪的恢复? 即使如此?冯特两种元素通过联想( association) 和统觉( appercep ̄
依然把情感、情绪和意志行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tion) ?形成观念( idea) 、情绪( emotion) 和意志( vo ̄
这是一个完整过程的三个阶段?且它们彼此互为lition) 三种心理复合体? 因此?冯特对意志的论述
条件? 同时?在情绪与意志中也暗含目的?行为动是从观念和情绪展开的? 而情绪论和意志论又是
机呼之欲出? 对此?冯特也作过相关的说明?“ 一冯特最有代表性的心理学理论?他的这两种理论
切情感?甚至那些中性的情感?也多少包含着追求相互铺垫?关系非常密切?动机论则陈杂于其中?
某个目的或避免某个事物的努力? 这种努力是普具体而言?冯特认为情感赋予了意志一种心理状
遍的? 目 的 在 于 维 持 或 排 除 现 有 的 情 绪 状态?无论情感是否真的转化为实际的意志过程都
态” ?[6](P. 185 - 186) 在这里?这种“ 努力” ( effort) 即蕴有引导的倾向?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内部过程?意
含着激发并维持行为的动机? 然而在接下来的分志是通过明确的动机而区别于其他心理活动的?
析中即将看到?虽然冯特认为由动机推动的意志动机始终伴随着情感?情感又进一步表现为动机
行为包含观念和情感两种成分?但是?他仍然强调的要素? 动机之所以包含有行为真正的原因?这
决定意 志 行 为 的 最 终 动 力 在 于 情 感 而 不 在 于 观和情感所提供的兴奋具有重要关系?如果没有这
念?种兴奋?我们将无意于任何东西[9](P. 237) ?
1. 情绪、意志与意志行为
图 1  情绪与意志结构示意图
冯特认为?情绪可能引发心理( 观念和情感)或行为的变化?但不是所有的情绪都会引起变化?
2. 动机与意志因此?从这个角度可以将情绪分为两类( 在此?将
冯特认为?作为行为的原因?动机在决定行为其标志为Ⅰ和Ⅱ)? 其中?第Ⅰ类情绪并不引起观
的最终实现时起着决定性作用? 如上所述?意志念、情感与行为的变化?只是逐渐自行减弱直至终
是由内部过程产生的?因此?意志也就必然有其内止? 而第Ⅱ类情绪则引起观念、情感和行为的变
部的心理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动机? 动机是意志化?并且这种变化使得这个情绪终止? 于是?冯特
发展的根本条件?也是辨别各类意志行为的根本将这种由情绪引导而又使情绪终止的属于观念和
条件?它 包 含 观 念 和 情 感 的 成 分 并 处 于 意 识 之情感的变化称为“ 意志行为” ( volitional act) ? 这
中 ?[6](P. 187 - 188) 按照这种观点?动机就是特定的观个情绪和变化一起形成了 “ 意志过程” ( volitional
念在一定情感的依附下引发意志行为的最直接原process) ? 从行为是否外显的角度?冯特还将意志
因? 那么?观念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产生动机呢?行为分为“ 内部意志行为” ( internal volitional act)
按照冯特的观点?只有具备了强烈情感色调的观和“ 外部意志行为” ( external volitional act) ? 其中?
念才可以作为动机而运作?正是这一观念的情感内部意志行为指由情绪引起的只有观念和情感变
色调为它提供了作为一种动机而运作的力量? 因化而没有外部行为变化的情形?外部意志行为则
此?强烈的情感色调是观念转变为动机的决定性指由一系列观念和情感引发并使情绪得以终止的身体动作? 很显然?一般意义上的意志行为即狭义上的意志行为都是指冯特意义上的外部意志行为?甚至行为这个词的含义在当前已经缩小到有关身体动作的范围之内? 至此?冯特对于情绪、意因素? 在这里?冯特进一步强调了情感与意志的
心  理 215特殊联系?
随有强烈的“ 决断情感” ( feelings of decision) ? 在
依据引发动机的观念和情感的数量?冯特对
这两种情形中?“ 决断情感” 以其强烈的情感体验意志进行了区分?这种数量上的差异也决定了两
而区别于“ 立志情感”? 在这里?冯特认为伴随其种相互区别的意志作用机制的差异? 冯特把意志
始终的各种独特情感是随意行为区别于冲动行为分为“ 简单意志” ( simple volition) 和 “ 复杂意志”
的关键因素? 在随意行为产生之初?有 “ 立志情( complex volition) 两种?认为由单一情感及其伴随
感”和“决断情感” 作为前驱?当意志行为发生后?它的观念而引发的动机?所产生的外部行为并使
“立志情感” 和“ 决断情感” 就由“ 活动情感” ( feel ̄这个情感过程终结的情形?这种由唯一动机决定
ing of activity) 代替?并由活动情感伴随整个意志的意志过程即为“ 简单意志”?而由简单意志引发
行为的全过程?当行为结束时?便归结为与这个行的行为即为“ 冲动行为” ( impulsive act) ( 冯特意义
为结果相联系的特别的情绪或情感?上的冲动行为并非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冲动行为?因为它是受 意 志 控 制 的) ? 在 另 一 种 情 形 中? 同 时
冯特特别强调的一点是?任何引发意志行为存在多种指向不同目的的情感和观念?并且它们
的动机?必然 和 情 绪 相 关? 即 使 在 理 智 的 动 机 中?都有产生外部行为的倾向?而在多种动机相互作
任何脱离情绪的动机是不存在的? 在这里?冯特用之后?产生了一个统一的动机并引发了“ 复杂意
以动机为中介?将情绪与意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志”?由这个“复杂意志” 所产生的行为就是“ 随意
而且使得他对心理复合体的解释形成了一个统一行为”(见图 2)? 在这两种意志中?冯特都坚持最
的整体? 在这个整体中?观念是由感觉元素构成终引发行为的只有“一个单一” 的动机? 只是在简
的主体对外界的客观反映?而情绪和意志则是主单意志中?一开始就只有唯一的动机产生?而在复
体由情感元素构成的对外界的主观反映? 观念和杂意志中?一开始是指向多个目的的不同动机?存
情绪是引起动机的前驱?又是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在着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而最终形成“ 统一” 的
分?同时还是 动 机 引 起 变 化 的 结 果? 而 这 个 过 程?动机并引发随意行为? 很显然?在这两种意志行
正是意志过程的体现? 因此?可以认为?冯特的整为中?冲动行为是一切意志行为发展的起点?在它
个个体心理学体系?就是建立在动机论和意志论的基础上?人类发展出了多种复杂的意志行为?
为核心的框架之内? 但从逻辑关系上看?动机只
是意志的具体表现而已?
图 2  意志行为的分类及运行机制示意图
3. 意志与行为
在随意行为中?冯特通过意识水平的差异?提
如前文所述?对于由动机所引发的意志行为?出了“选择行为” 的概念? 认为在意志行为中?如
冯特分为两种?即“ 内部意志行为” 和“ 外部意志行果行为者在统一动机形成之前清楚地意识到多种
为”? 但他认为?以可观察的身体动作为标志的外不同动机间的相互冲突?就可以将这种意志行为
部意志行为是意志行为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意称为“ 选择行为” ( selective act) ? 很显然?在冯特
志的发展?结束原发情绪的外部动作逐渐为没有的观念中?一般的随意行为是没有意识到多种动
外部表现的内部心理过程所代替?即逐渐产生越机间的冲突的? 这从冯特对选择行为和一般随意
来越高级的内部意志行为?而这种内部意志行为行为的作用机制的解释上可以看出? 冯特认为?
的发展水平?也正是理智发展水平的标志? 内部一般随意行为中从多种动机到单一动机的冲突过
意志行为?尽管没有外在的行为表现?但其情感过程为“ 立志” ( resolution) ?在这种情形下?行为是依
程与外部意志行为没有什么差异? 在内部意志行据某一有意采取的动机进行的?并且伴随着“ 立志
为中?伴随着这些直接预备过程的情感?以及随后情感” ( feelings of resolution) ?而发生在选择行为
的决断或立志情感?还有此后的活动情感?直至最中的从多种动机到统一动机的冲突过程为“ 决断”
后的与具体结果相联系的情感?都同外部意志行( decision) ?在这种情形中?由于多种动机的水平
为的情感过程没有差别? 二者的唯一差别在于?不相上下?使行为者明显意识到选择的困难?并伴
在理智发展的高级阶段?意志行为不再表现出外
部的身体动作?
在高级的意志行为中?尽管相对当前的意志
行为而言没有外部动作?但如果当前的内部意志
行为是立志要引发而后来才完成的外部行为时?
即表现为计划或构思等心理过程?而这个过程与
将来的外部行为有直接的关系时?则在外部行为
产生之前必然有与之相应的意志产生?正是这个216   <> (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11 期意志引发了最后的外部意志行为? 在这个过程
的自由得到保证? 然而?在冯特看来?自由意志与中?虽然前面的内部意志过程为后面表现出的外
决定论的这种争论是不必要的? 他认为?争论的部行为做了必要的准备?但两次意志的表现是有
双方无论最终谁获胜都没有意义? 如果决定论胜区别的? 这种基于多次意志的外部行为?本身也
利?那么否认自由意志必将危及良知的有效性?并是意志行为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 因为在人类
使得现有的伦理体系失去根基?如果自由意志者早期?行为总是在当前情绪作用下激发的动机中
获胜?否认因果关系的普遍有效性将会使科学无直接表现?很少表现为通过心理动作实现对将来
立足之地? 因此?二者无论谁获胜对实践而言都的关注? 当人类将视野放眼于将来时?人类的心
是无益的? 冯特进一步认为?尽管这种争论会使理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在这种状态下?一个
我们倾向于支持自由意志?并因此否认宿命论存外部行 为 才 可 能 通 过 多 次 内 部 意 志 的 准 备 而 产
在的合理性?然而?自由意志并没有在任何程度上生?
说明原因是不存在的?即它无法从理智上否认原
因存在的合理性[9](P. 453) ?
特别在选择活动中?情绪、动机与意志行为的关系?最初总是复杂的? 由于相同的意志行为多
冯特通过对自由意志和决定论深入考察后认次产生之后?这种多种动机间的冲突就会逐渐减
为?二者的基本错误在于?它们都是在自然的因果弱?整过意志过程之间的进程就会缩短?原本复杂
关系中展开的? 决定论来源于近代自然科学的极的行为就会变成冲动行为? 在冯特看来?这是退
大胜利?因此这种决定是建立在纯粹自然意义上级的表现?是意志行为的发展方向? 在这种情况
的因果论:即在意识以外的事物中?任何事情必有中?最初由外部刺激激发的一个情感很强的观念
其原因? 然而?在人的意识范围内?由于外部因素来充当行为动机?而在后来就会变成冲动行为甚
只是影响意志的原因之一?意志行为主要取决于至自动化的动作了? 这样?意志过程就变成了简
内部因素? “ 选择” 才是意 志 之 根 本 特 征[9](P. 451) ?单的反射过程? 因此?这里再次印证了?即使反射
单一的自然因果论是无法解释人的意志行为的?过程?也是具有动机的?并且也都是从最初的复杂
在这个意义上?冯特理所当然地认为?“ 心理生活意志行为发展而来的?只是整个过程被简化了而
的因 果 关 系 无 法 全 部 归 类 于 自 然 的 因 果 关已? 按照冯特的观点?意志过程的被简化?主要在
系” [9](P. 455) ? 于是?在解释人的心理方面?冯特提于带强烈情感的观念的开始和行为的终结之间一
出心理因果规律? 他认为?意志意味着选择? 这切心理元素的消除?
表明?个体除了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所从事的活
动外?他还可 以 以 其 他 方 式 行 事? 同 样? 历 史 也 可
( 三) 意志与因果论
以以不同的方式发展? 因此?“对历史事件和个体
谈到意志问题?就不可避免要对决定论作出
随意活动来说?我们只能引证决定性动机?却无法某种说明?而冯特对自由意志与决定论关系的说
证明强制性的原因” [9](P. 456) ?明?既为其意 志 论 提 供 了 可 靠 的 理 论 前 提? 同 时?也为我们今天思考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在冯特的观念中?意志的决定因素是在自然
意志总是和自由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我们谈
的过程和历史的因果中共同产生的?从这个意义到意志的时候?已经暗含着它至少有着一定程度
上讲?它有被决定的性质? 然而?个人内部的原因的自由? 但如果考虑到“ 自由” 与“ 意志” 的因果
构成了个人因素? 即使在集体意志的影响下?没关系?即究竟我们因为行使意志而自由?还是因为
有个人因素的决定性协作?意志活动也是不可能自由而产生意志行为? 这时我们就陷入了困境?
产生的? 而外部因素与意志间联接的不确定性正冯特的讨论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他认为?“ 因果
是由于(且仅仅由于) 个人因素的存在? 因此?纯论” 和“ 自由” 是矛盾的?因为如果自由依赖于某种
粹的(外部)决定论是不可能成立的? 对于人类行原因?那么自由便不再成其为自由? 因此?将因果
为而言?外部因素不可能是强制原因?尽管它们保论介入自由这个概念时?就产生了一个矛盾?这个
留了部分决定的作用[9](P. 461) ? 故而?在自由意志矛盾 最 终 聚 焦 于 决 定 论 与 非 决 定 论 的 冲
和决定论的对立中?冯特通过承认行为主体的自突 ?[9](P. 452) 决定论者总是坚持因果规律的普遍有
由意志?认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决定意志效性?认为自由的概念与世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
行为?而在这个过程中?内部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因果联系相冲突?因为无论看上去如何自由的事
用? 于是?他一方面承认一切现象都有其原因?但情必有其原因?因此他们否认自由意志? 非决定
同时又 认 为 外 部 自 然 的 因 素 不 足 以 解 释 全 部 心论者则常常从我们的直接意识中求证?认为内在
理?心理的原因则基于意志的自由?意志的根本在的良知要求动因对每一活动负责?从而使得意志
于选择?因此不能通过自然因果关系中的强制性原因解释全部意志行为?
心  理 217
既然冯特认为个人的行为是由自己的意志决
决定因素?因此?它的外部表现与心理系列有着更定的?那么在涉及到个体意志和集体意志的关系
为必然和更为因果的联系? 在这里?冯特一方面上?究竟又是谁服从于谁呢? 很显然?集体意志是
确定了个人的性格是意志的最终原因?同时也通大量个体意志的综合?但并非每一个个体的意志
过“ 我们可以通过个体的随意活动来判断其性格”都和集体保持一致?如果二者间存在矛盾?应该如
的观点?预示通过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来预测人何去协调呢? 对此?冯特认为?个体及其随意活动
类行为的可能性? 至此?冯特以意志为基础?引出总是包含在越来越普遍意志的同心圆中?即是说?
了以个体差异为特征的人格和社会心理学体系?个体首先直接隶属于自己所从属的那个小范围的社会关系中?而这个小范围的社会关系又隶属于
四、小结更大的社会关系网?如此递进?个人的意志屈从于社会意志? 但这样又存在另外一个问题?这个社
综上所述?冯特的心理学体系?不是我们通常会意志或集体意志的决定因素又是什么呢? 冯特
所说的内容心理学、元素主义、内省主义以及二元的回答是?一方面?个体所在的社会关系是其随意
论?而属于“ 意志论”?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实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但与此同时?一个社会的普
验方法的影响下?新心理学从旧心理学中分离出遍意志又通常为一些更有力量的个体的意志所左
来?意志的概念变成了心理学的核心问题?并成为右?而这个更有力量的个体为社会大多数个体成
其他许 多 心 理 学 问 题 的 中 心” [1](P. 112) ? “ 意 志 活员的意志所默许[9](P. 456) ?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
动是其他一切系列现象构成的基础” [2](P. 117) ? 因社会中更有力量的个体的意志总是通过集体意志
此?在冯特的 哲 学 体 系 中? 意 志 论 是 核 心 内 容? 并的形式影响着其他人的意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