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基于核心素养的教与学的认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根本性转变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与学
——以地理学科教学为例
价格:¥32.50 &&
1974人阅读
1071人阅读
1450人阅读
1436人阅读
1132人阅读
第1章 核心素养之认识
1.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
李家清;常珊珊
本文在界定地理核心素养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地理课程目标的嬗变、国际地理教育发展的趋势、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及地理学学科特性的视角,讨论地理核心素养框架体系的建构,对课程标准修订、教学实践变革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的深度跟进提出了建议。&&&
来源:《地理教育》
2015年第04期
作者:李家清;常珊珊
2.漫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
林培英;张冬梅
确定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是正在进行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重要内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以落实教育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背景,与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深入研究并行开展;到目前为止确定的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均直接源于我国长...&&&
来源:《地理教育》
2016年第03期
作者:林培英;张冬梅
3.与老师们谈谈地理核心素养
本文从&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地理核心素养的选择与表达以及地理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地理教学改革重点等角度,深化探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来源:《地理教育》
2016年第04期
作者:韦志榕
4.从历史文献看课程设计者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认识
唐群;林培英
&正&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中,强调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意义。其将&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环节,各学科应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年第13期
作者:唐群;林培英
5.地理核心素养的“变与不变”——对地理核心素养的阶段性...
朱承熙;袁孝亭
本文侧重从地理学科核心育人价值认识、先进理念与经验需要传承与发展以及地理教学实践探索典型实践等方面探讨对地理核心素养的深化思考。&&&
来源:《地理教育》
2016年第01期
作者:朱承熙;袁孝亭
6.地理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观”——“生活化的地理”与“地...
邱鸿亮;王露
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观&反映的是一种联系&生活&与&地理&的发展性视角,近年来基于这一&核心观&的教学实践有所偏颇,主要表现在&生活化的地理&与&地理化的生活&两者的理解偏差上,一是对&用生活事实(情境)讲解地理知识原理&的简单化认识,二是对&用地理知识原理解释生活事实(情境)&的泛化理解。生...&&&
来源:《地理教学》
2016年第09期
作者:邱鸿亮;王露
7.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与育人价值
根据地理课程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从地理科学发展历史过程的视角,提出了地理课程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性和基础性、层次性和递进性、社会参与性和实践性、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同时也提出了地理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必须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领域中实现。&&&
来源:《地理教学》
2015年第04期
作者:陈胜庆
第2章 核心素养体系之建构
1.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问题
&正&编者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以&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高中地理新课标修订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本期专题策划继续聚焦&地理核心素养&,进一步探讨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问题,包括内涵与构建、方法与评价等内容,以期对地理新课标修订提供借鉴,并引导广大地理工作者进行深入...&&&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年第19期
2.刍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选择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由于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的交叉学科,因此要提炼出地理学科&固有的、独特的&核心素养显得相当困难。笔者认为确立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出发点不是考虑其独特性,而是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本文提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选择应体现选择性、普...&&&
来源:《地理教学》
2015年第23期
作者:金子兴
3.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正&翻阅近期的教育类杂志,&核心素养——基础教育的DNA,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地理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等关于深化课程改革的语句不时地出现在读者面前,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将成为深化地理教育改革的制高点。但是,关于&什么是地理核心素养&,似乎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这无疑会...&&&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年第19期
作者:汤国荣
4.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正&《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第一个课程基本理念就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地理素养是学习者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通过训练和实践,形成比较稳定的、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地理知识、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和地理情感。地理素养既是内化的隐性素质,又是外显的具...&&&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年第19期
作者:曹东
5.试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正&教育部于2014年3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年第09期
作者:张家辉
6.地理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思考
&正&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制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并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成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年第09期
作者:张连彬
7.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
王向东;袁孝亭
地理素养是个体的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也是现代公民的一种必备素质,更是国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地理素养的内涵和特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组成部分。从地理素养的内涵可...&&&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2004年第12期
作者:王向东;袁孝亭
第3章 基于核心概念进阶的教与学
1.运用核心概念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曾早早;何妮妮
&正&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学生理解学科最核心、最本质的知识,养成学科独特的能力和观念,并能运用到特定情境中解决问题。核心概念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对于科学教育的价值已被许多国内外学者所认同。对于地理教育来说,《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已提出地理教育的主要概念(核心...&&&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年第19期
作者:曾早早;何妮妮
2.聚焦关键词构建思维导图
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的核心特征之一是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和整体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能利用这一特点组织教学,多数教学存在过分注重形式而相对忽视学科核心素养、太过感性而理性思维熏陶不足的倾向,致使教学肤浅化。因此,地理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不能认为地理课仅是传授地理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年第07期
作者:陈国
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
&正&《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教育部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启动普通高中课...&&&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年第19期
作者:吴岱峰
4.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李燕燕;张立峰
&正&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有利于执行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策略。然而当前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脚点的不明确这一现象依然不容忽视,因此明确培养方向至关重要。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概况1.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6年第10期
作者:李燕燕;张立峰
第4章 基于核心素养体系的教与学
1.创制地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正&创制地图,可简单地解释为创造性的绘制地图。这里所指的地图,不仅是传统意义上对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还是以特定主题建构的知识结构的一种视觉化表征。换言之,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按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文字网络。《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年第16期
作者:杨爽
2.地图能力及其培养途径
&正&具有地理学养的人离不开一项必备的地理技能,那就是获取、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这是提出、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基础。作为地理学科特有的&语言&,地图在地理信息表达上具有独特而普遍的作用,地图能力因此成为地理学科最基础、最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正如胡良民教授所言:&地图素养作为...&&&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年第13期
作者:丁生军
3.重新认识地理素养中的“心像地图”
&正&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用&素养&一词衡量学生各学科能力的发展水平。教育部在启动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之后,组织专家研究、制定我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拟定各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目前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工作仍在进行,笔者认为,心像地图应该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年第09期
作者:丁生军
4.谈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的培养
&正&我国多数学者认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观念和地理实践力四个要素。其中,综合思维是基于地理学科的主要“综合性”特点提出来的。如何正确地认识综合思维?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对此笔者谈一谈自己的思考和体会。一、综合思维的内涵地理学科最突出...&&&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6年第09期
作者:王建芹
5.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郑磊;张广花
&正&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其中&核心素养&一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年第20期
作者:郑磊;张广花
6.在人文地理教学中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讨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课堂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未来生活、生存与发展中必备地理素养的担当与责任,为此,学生必备素养即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中去凸显,然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落地&,能否在学生日后生活与发展中&生根、发芽&,很大程度上取决...&&&
来源:《地理教学》
2015年第23期
作者:郭芳英
7.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地理暑假作业设计
&正&暑期将至,很多学生既期待又恐惧,期待的是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恐惧的是繁重机械的假期作业。大量无效、重复的知识记忆式和习题训练式作业催生了&抄袭成风&&雇人代写&等不良行为,如果要对无效暑假作业问责的话,责任不在学生身上,而在于教师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简单俗套的作业设计和敷衍塞...&&&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年第11期
作者:刘春玲
第5章 基于学习内容整合的教与学
1.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侯刘起;李帅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有效地培养高中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结合实例,探讨了地理核心素养及其与乡土地理的关系、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等。结果表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与地理核心素养的关系非常密切。借助...&&&
来源:《地理教学》
2016年第04期
作者:侯刘起;李帅
2.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正&素养是学习者通过课程学习和训练,习得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有机整体,既有内隐的情、态、意,也包括外显的行为意向和技能水平等。核心素养则是这些素养中最重要的,最能体现课程特点的综合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在不同情境中都不可或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关于...&&&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6年第07期
作者:吴文成
3.基于核心素养的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正&地理科学能力是学生智力、能力与地理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地理科学素养的核心。它既包括一般科学能力,也包括地理学科特有的科学能力。纵观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所考查的四项基本能力,与《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到的地理学五个核心问题:(1)空间定位能力;(2)区域差异的比较与概括能力;(3)空间相...&&&
来源:《地理教育》
2016年第01期
作者:李桦
4.从主题教学走向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研究
程菊;徐志梅
近年来,地理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成为推动地理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分析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与价值定位,探讨主题教学对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并从主题选择、主题教学核心路线设计、主题教学实施路径等方面阐明如何运用主题教学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并以&宇宙中寻找‘新家’&为例具体说明。&&&
来源:《地理教育》
2016年第02期
作者:程菊;徐志梅
5.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地理教学:从学科到课程
&正&近日,教育部公布《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标志着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课程建构的逻辑上将发生根本性变化,课程标准新的理论基础已经建立,这在我国课程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回首发端于21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证研究将改革目标聚焦于&课程取向、课...&&&
来源:《地理教育》
2016年第05期
作者:丁武营
第6章 基于学习方式整合的教与学
1.借翻转课堂之力,促核心素养养成
本文探讨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并通过厘清翻转课堂的优势,挖掘其创设、提升核心素养的策略。以期能借翻转课堂之发展机遇及平台,更好地促进落实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
来源:《地理教学》
2015年第15期
作者:马飞燕
2.高中地理教学应该凸显核心素养的培养
&正&在当前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学生核心素养等热点问题,地理课程改革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地理学科如何&育人&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话题。为此,笔者围绕&什么是素养及核心素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地理学...&&&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6年第01期
作者:郭芳英
3.试论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策略
牛超;刘玉振
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地理学科的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基础教育课程的共同核心素养,提炼出地理学科中那些更为关注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发展性、终身性的特点,深化对地理核心素养内容的研究、树立教师核心素...&&&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
2015年第04期
作者:牛超;刘玉振
4.浅谈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地理课堂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们日常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能解决问题的地理核心知识,学会应对高考或学业考试,而且要让学生能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有利于他们的生存和终身发展...&&&
来源:《地理教学》
2016年第09期
作者:雷建国
5.例析中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提升
&正&一、地理素养的含义和重要性随着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提升以及素质教育的广泛兴起,近年来,中学地理素养教育日益受到国内外地理教育界的重视。在我国《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中都将地理素养作为核心概念,并提出要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4年第14期
作者:李霄瑶
6.中学地理学科素养的内涵、结构与培养策略
让未来公民接受高水准的地理基础教育,提高未来公民的地理学科素养,是中学地理教育的核心。在深化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地理教学改革要深刻地认识到地理学科素养的内涵和结构,使地理课堂的开展能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努力实现《地理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
来源:《教育导刊》
2010年第08期
作者:周慧
7.高考改革背景下地理学科素养培养的实践探析
梅国红;刘清玉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中学地理教育的核心是提升公民的地理学科素养。文章重点阐述了地理学科素养的内涵、培养的意义,并通过结合实例阐释如何培养地理学科素养。&&&
来源:《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05期
作者:梅国红;刘清玉
第7章 案例分析
1.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基本策略探讨——基于一...
课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重要阵地。通过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地理素材,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学生通过阅读地理教科书和地理素材,提高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问题的解决过程,地理问题的解决应把世界组织成区域,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会不断提高,形成空间观念、...&&&
来源:《地理教学》
2016年第07期
作者:金子兴
2.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洋流”一课为例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加工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等方面入手,谈如何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地理教学之中,让学生得到&带得走&的知识。&&&
来源:《地理教学》
2015年第22期
作者:张孝伟
3.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体现——以八年级《地理...
2013版初中地理教材最大的特色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全面落实新课标&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理念。本文以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河流&一节为例,分别从夯实地理核心知识、提升地理核心能力、培养地理核心观念三方面入手,分析了教材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全面体现。&&&
来源:《地理教学》
2015年第16期
作者:龚琳;赵媛
4.课堂教学中地理核心素养的习得研究——以人教版“工业地...
叶先进;徐海龙
&正&地理素养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它包括地理技术素养、地理科学素养和地理人文素养三个组成部分。~([1])&地理核心素养&是在&地理素养&的基础上提炼而来的,是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这一素养影响个人的终...&&&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年第19期
作者:叶先进;徐海龙
5.地理课堂中渗透地理人文素养的行动研究
汪红艳;钱源璐
&正&立德树人是当前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就地理学科来讲,“德”的灵魂,就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关系、综合思维(地理要素的综合和地理事物的综合)、区域认知力和地理实践力四大方面,其中人地关系主要指地理人文素养,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起指引作用。地理人文素...&&&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6年第09期
作者:汪红艳;钱源璐
6.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及素养培养的路径——以南京一中课程基...
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将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并列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文章以南京一中高中地理综合实践课程基地的具体做法为基础,总结了培养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策略,并列举了面向全体学生、选修学生和特长学生三个层面由浅入深的路径与举措,为高中学生地理实践能...&&&
来源:《地理教学》
2015年第24期
作者:陆芷茗
价格:¥32.50
请输入您的评论内容,评论内容将由主编筛选后显示,对所有人可见。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
名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与学
价格:¥32.50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变革.PDF 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变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变革
——2016年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学术研讨会
2016 年恰逢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召开第二十个年头。11 月 15 日至
16 日,第 20 届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嘉定举行。“基于学生核心素
养的学校变革”的会议主题正切合时下教育热点,应情应景。来自台湾嘉义大学、台
中教育大学、中正大学、南华大学、台湾国教院的台湾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
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晓庄学院、
哈尔滨学院、杭州、宁波、苏州教科院、所等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两岸的中小学校
长共 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贾炜副主任和台中教育大学王如哲校
长分别作了题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上海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与《从国际观点剖析学
生核心素养》专题演讲;嘉定教育局姚伟局长作了题为《培养核心素养的区域行动—
—上海市嘉定区立足文化根基的“品质教育”实践与思考》的专题报告。两岸学者在
研讨会期间共发表了 16 篇论文及 16 份专家点评,32 位论文发表者与点评者对话与
交流,呈现出丰富的观点与智慧。
一、核心素养的国际理解和现实挑战
“核心素养”是本次研讨会的关键词。诸多国际组织以及国家政府或研究机构对核心
素养或相关概念有自己的定义和解读。然而,概念的提出本身有其出发点和意图,此
次研讨会,在对“核心素养”概念的认识上,两岸学者比较不同组织或国家、地区的
“核心素养”,从多个视角对核心素养作深度解读,并细致分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
一目标所带来的现实挑战。
1、国际比较视角下的概念审视
嘉义大学台湾丁志权教授比较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OECD、美国、澳大利亚以
及台湾对核心素养、21世纪能力等的概念框架,得出几点结论,认为“核心素养”
是基于成功的人生指标与社会良好运作的需要而选择的,是一个人为适应现在生活及
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态度。尽管各自提法不同,但在精神上具有互
通性。2014年台湾公布了“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建构了完整的“核心素
养”,包括自主行动、沟通互动、社会参与三方面的具体 9项内容,强调不局限于学
科知识及技能,而要关注学习与生活的结合,通过实践力行彰显学习者的全人发展。
杭州师范大学张华教授抛出问题:“世界不同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专业机构
所界定的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框架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共识?”他引用荷兰学者沃格特
(Joke Voogt)等人比较分析后的结论:所有框架共同倡导的核心素养是协作,交往,
信息通信技术素养,社会和(或)文化技能、公民素养,以及创造性、批判性思维、
问题解决、开发高质量产品的能力或生产性。张教授认为认为沃格特所归纳的这八大
素养可称为“世界共同核心素养”,但如果进一步提炼,可化约为四大素养,即 4个
C:协作(collaboration),交往(communication),创造性(creativity),批判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其中,前两者属非认知性素养,后两者属认知性素养。张教授指
出世界共同核心素养是世界对信息时代人的发展目标的共同追求,体现了世界教育的
发展趋势,各国要构建自己的核心素养体系和信息时代教育,必须顺应此趋势。
2、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实践挑战
两岸学者认为,核心素养要求我们指向未来,将目光放长远,对实践的要求更是
为未来而教、为未来而学,需要我们从观念到实践都作出改变甚至转型。
台湾台中教育大学王如哲校长指出迎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变革中,传统的学科
中心要破除,教育体系要再造。他说自己在观察台湾以及大陆的基础教育中发现,学
校都很难很平衡地去支持学生发展出知识技能以外的核心素养。这里有两个重要原
因,也即是核心素养对实践提出的两个重要挑战:一是现有的以选拔人才为主的考试
制度。凡是涉及升学考试的,考试内容都是理性成分,学生很容易因为是学习落后者
而被贴上标签。而事实上,学习成果所强调的素养是包含知识的应用与创造,并能统
合重要技能与态度的发展的。二是师资培育。我们如果不打破现有的师资培育模式,
教育也很难成功。
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指出我们至少还面临这样一些挑战:一,对课程转型的挑战。
这一转折意味着要从知识本位的课程转型为素养本位的课程,课程本身要有应变能
力、时代能力,面向多元的学生的能力,课程要有丰富的人性,要回应人的追求、好
奇心、伦理等。二,对教与学方式的挑战。对于教师来说,教师要懂得核心素养是什
么,特别是要有跨学科、单元整合的思想和相应的设计能力。转变知识学习方式是素
养发展的前提,要让知识学习过程实现批判性思维与社会协作的连接。为此,一方面
要倡导深度学习,让知识学习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docx 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核心素养研究报告]作者|林崇德|刘霞|辛涛|姜宇 作者简介:姜宇,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解放军后勤学院后勤政治工作系讲师;辛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通讯作者;刘霞,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副教授;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旨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如何将核心素养从一套理论框架或者育人目标体系,落实与推行到具体的教育和社会活动中去,进而真正实现其育人功能与价值,是教育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就是要将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标准,并基于此改进课程实施,推进教师培训,指导考试评价,渗透到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中去。——《中国教育学刊》 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标准是基础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标准是指导学校教育的基本准则。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建构旨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将核心素养纳入并深化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去,尤其是融入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 (一)重新梳理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标准,首先要重新梳理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结构。根据国际课程改革的经验,现代课程体系一般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即描述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落实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二是内容标准,即规定学生在具体学科领域应知道和掌握的知识技能等;三是教学建议,也称“机会标准”,即为保障受教育者的学习质量提供的教育经验和资源,包括课堂讲授内容的结构、组织安排、重点处理及传授方式,还有学校公平性、教育资源的分配、学习环境的创设等;四是质量标准,即描述经历一段时间的教育之后,学生在知识技能、继续接受教育、适应未来社会等方面应该或必须达到的基本能力水平和程度要求。 在课程标准中贯彻核心素养的要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具体化的教学目标一定是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每一门学科需要根据本学段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与表现形式,结合本学科的内容与特点,提出该学科实现本学段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同时要体现本学科特色。第二,内容标准和机会标准是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保证。各学科需要结合本学科、本学段的学生核心素养要求来安排学科知识,并且要根据素养培养目标和学科内容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第三,质量标准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学业上的具体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可以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通过将核心素养与质量标准紧密结合,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结合了内容标准后还可以用来指导教育评价,监测学生核心素养达到的程度,并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理清核心素养与各学科素养的关系 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养建立的,而非基于学科知识体系建立。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素养不是仅靠某一个学科就能够培养的,而是需要借助多学科、多种知识和多种能力的共同作用。核心素养推动的课程和教学改革,从人的跨学科能力出发,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融合,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当前,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基本形成,将它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则需要各个学科根据核心素养体系和本学科特点,研制学科核心素养,并把它贯彻到学科教学当中。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都是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指标直接分解到不同的学科之中,特别强调跨学科的统整性,既可以明确地看到如何通过不同课程的合力共同培养出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可以看到不同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侧重。特别应该注意的是,核心素养是以整合各个学科共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在构建学科核心素养时,需要重视学科融合的思想、摆脱分科解构的思路,否则容易导致各学科抛开总的核心素养框架,各搞各的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把学生核心素养拆解为一个个与学科特定内容直接挂钩的零散部分,“各门学科之间的边界不应当是刚性的、僵化的,而是软性的、互通的。超越了这个底线,无异于否定了核心素养本身。一个严重的后果是容易导致分科主义思潮泛滥”。这样核心素养就变了质,发挥不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学科整合的作用。 (三)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必然是相对宏观且宽泛的素养。学业质量标准则主要界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后应该或必须达到的基本能力水平和程度要求,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具体学段和具体学科中的体现。 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设置教育质量评估的目标、内容和手段,是各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落实与推进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当前,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在其课程标准中均有与课程内容相对应的质量标准或能力表现标准,而我国现行课程标准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页62页39页85页16页63页33页23页33页28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