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外部空间结构空间的结构对城市外部空间结构发展用什么用

什么是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包括哪些功能区?形成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原因有哪些?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什么是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包括哪些功能区?形成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原因有哪些?
科目:高中地理
读某城市地域结构示意图,该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有:中心商务区、批发区与轻工业区、低级住宅区、中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
(1)写出图中字母A、B、 D所代表的城市地域分区的名称。   (2)E是什么功能区?判断理由是什么?
  (3)该城市地域结构大体符合哪种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
科目:高中地理
读我国某区域水系和铁路分布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示区域地形和地表环境对当地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2)当地除铁路L线外,其他铁路线分布有什么共同点?铁路L是当地“十一?五”规划兴建的铁路。根据图中信息,铁路L修建过程中需克服哪些限制性自然条件?两图是上图中M城镇在L铁路修建前后的城区变化分布图。A是铁路L修建前的老城区;B是铁路L修建后的城市未来发展的城区。读图,继续回答:(3)从河流地貌角度分析老城区A为什么分布在P河图示位置?(4)据图分析说明铁路L修建对M城镇发展及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什么影响?
科目:高中地理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便利的河流交通,使武昌和汉阳在东汉就已成为军事城堡,并逐渐发展为武昌、汉阳、汉口三镇鼎立的格局。早期的武汉,城市空间形态为组团型。? 20世纪上半叶,随着京汉铁路的建成,汉口逐渐成为客货运转枢纽,成为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核心,车站附近形成新的建设区,并以若干个车站为中心向外扩展,在更大范围内将城市用地连成一片,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三镇放射状交通轴间的非建筑用地不断被填充。20世纪60年代,汉(口)丹(江口)、武(汉)黄(石)等铁路的运营,使城市空间形态突破前一时期的集中团块模式,再次呈现沿轴发展趋势。城市主干道的延伸,使周边农业用地逐渐向工业或居住用地转变。目前,城市空间形态已基本形成“环行+放射”的格局。? (1)武汉市空间形态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解释导致武汉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3)推测武汉市空间形态今后的发展趋向。????? (4)对如何调控武汉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5)目前    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有什么特点??
科目:高中地理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便利的河流交通,使武昌和汉阳在东汉就已成为军事城堡,并逐渐发展为武昌、汉阳、汉口三镇鼎立的格局。早期的武汉,城市空间形态为组团型。? 20世纪上半叶,随着京汉铁路的建成,汉口逐渐成为客货运转枢纽,成为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核心,车站附近形成新的建设区,并以若干个车站为中心向外扩展,在更大范围内将城市用地连成一片,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三镇放射状交通轴间的非建筑用地不断被填充。20世纪60年代,汉(口)丹(江口)、武(汉)黄(石)等铁路的运营,使城市空间形态突破前一时期的集中团块模式,再次呈现沿轴发展趋势。城市主干道的延伸,使周边农业用地逐渐向工业或居住用地转变。目前,城市空间形态已基本形成“环行+放射”的格局。? (1)武汉市空间形态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解释导致武汉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3)推测武汉市空间形态今后的发展趋向。????? (4)对如何调控武汉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5)目前    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有什么特点?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当前位置: >>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结构研究终稿
研 究 生 毕 业 论 文 (申请硕士学位)论 文 题 目 作者姓名 学 科 、 专 业 名 称 研 究 方 向 指 导 教 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结构研究 黄 瑛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与区域规划 顾朝林教授二零零三年四月十四日 学号: 年 月 日 (签字)论文答辩日期: 指 导 教 师: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结构研究――以南昌城市空间结构为例硕士研究生:黄 瑛 M.D Candidate: Huang Ying 指导教师:顾朝林 教授 Supervisor: Prof. GU Chaolin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Dept. of Urban & Resources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毕业论文题目: 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结构研究专业 2000 级硕士研究生姓名:黄 瑛 顾朝林 教授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摘要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表征,它既是一种现象也是一 种过程。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深入分析是把握城市发展实质的基础,同时也是指导城 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之一。 传统的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研究以历史演变过程、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发 展条件、远景结构设想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一定程度满足了传统背景下城市发 展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然而随着国际、国内发展背景的变化,城市将置身于与 以往相比更为开放、更为市场化的新城市网络体系中,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只有引 入新思想、新方法,并对新条件下呈现出的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才能满足 现代背景下城市发展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新要求。 本文在对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研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 的新发展:构建区域群体城镇空间、规划城市生态空间、适应城市新交通发展模式 的引导、引入城市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研究。 文章的第四至第七章以南昌城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第四章主要分析了南昌 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及现状特征;在此基础上,文 章第五章指出南昌未来应从区域角度构建以市区为中心的都市区结构模式,并对都 市区规模、空间结构、功能组织和都市区的整合发展做了相应研究与规划;第六章 针对南昌现状城市生态空间的特点,文章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生态斑块的保I 护和生态廊道的规划进行了研究,并对规划所产生的预期生态效应做了分析;第七 章,文章通过对南昌城市居住空间、公共空间现状的分析,对南昌城市社会空间分 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昌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已初步形成,城市社会区空间 呈现出“同心圆”与“扇形”复合的结构模式。 最后,文章对本次研究在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研究中所进行的探索和尝试 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研究还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内容进行了讨论。Abstract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s a complex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presentability, it is not only a phenomenon but also a process. To grasp the ess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city,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its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guides of urban planning. The traditional study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n urban planning included four aspec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present problems, futur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and future structure planning. And these studies fitted the traditional backgrounds of city development and comprehensive planning. But now the background is changed, the city is placed in a more opening city network, and the effects of market will be more obvious. To fit the new demands of city development and comprehensive planning,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new theories and use new methods. Moreover, it is essential to study and discuss the new matters that are brought by new conditions. On the base of the appraisements of traditional study about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in urban planning, the paper indicates that five contents should be included in future study: the conceiving of urban group space, the planning of zoological space, a perfect new traffic pattern, study of social and cultural space. From chapter 4 to chapter 7, this paper studies 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ofII Nanchang City. In chapter 4, it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ing process, developing rules,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present characteristics of Nanchang city. In chapter 5, it indicate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up a metropolis structure about Nanchang, moreover, the study also includes the size, special structure, function organizing and conformity of Nanchang metropolis. In chapter 6,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sent zoological space about Nanchang, it regard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protect the patch of city, and it is important to organize the zoological corridors from the point of ecology. In chapter 7, it analyzes the actuality of inhabitant space and common space in Nanchang, an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ocia the social space of Nanchang shows a pattern of complex of concentric circle and sector. In the end, it summarizes the innovations of the study on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n comprehensive pl moreover, it also 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 and the direction for future research.III 目前录言 ............................................................................................................................ 1第一章 绪论 ................................................................................................................... 2 1.1 传统的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研究 ................................................................... 2 1.2 研究的新背景 ....................................................................................................... 8 1.3 研究的意义 ......................................................................................................... 11 1.4 研究的框架 ......................................................................................................... 12 第二章 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 2.1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 ......................................................................................... 15 2.2 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 16 2.3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方法 ................................................................................. 19 2.4 城市空间结构的模式研究 ................................................................................. 21 第三章 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研究的新发展 ......................................................... 25 3.1 研究的新内容 ..................................................................................................... 25 3.2 研究的新趋势 ..................................................................................................... 28 第四章 南昌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34 4.1 南昌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 ......................................................................... 34 4.2 南昌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展规律 ......................................................................... 38 4.3 南昌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 41 4.4 南昌城市空间结构的问题分析 ......................................................................... 45 第五章 区域城镇群体空间结构的构建 ..................................................................... 49 5.1 扩展中的南昌都市区结构 ................................................................................. 49 5.2 南昌都市区构建的必然 ..................................................................................... 50 5.3 南昌都市区构建的设想 ..................................................................................... 51 第六章 城市生态空间结构的规划 ............................................................................. 591 6.1 城市生态空间的现状分析 ................................................................................. 59 6.2 城市生态空间的保护与规划 ............................................................................. 63 6.3 城市生态空间规划的预期生态效应分析 ......................................................... 67 第七章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 ............................................................................. 69 7.1 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研究 ..................................................................................... 69 7.2 城市公共空间结构研究 ..................................................................................... 74 7.3 城市社区分异研究 ............................................................................................. 75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77 8.1 结论 ..................................................................................................................... 77 8.2 讨论 ..................................................................................................................... 78 参考文献 ....................................................................................................................... 80 后 记 .......................................................................................................................... 842 图图 1-1 合肥城市空间结构历史演变 图 1-2 常熟城市空间结构历史演变 图 1-3 城市空间结构历史演变 图 1-4 福安市城市用地评价图录图 1-5 宿迁市地震断裂带分布及城市用地评价图 图 1-6 城市土地使用的空间分布模式 图 1-7 利润空间界面 图 2-1 国内外大城市发展形态演化图谱 图 2-2 韩城城市总体规划图 图 2-3 平遥城市总体规划图 图 2-4 城市空间结构集聚与扩散研究方法 图 2-5 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 图 2-6 霍伊特的扇形模式 图 2-7 哈里斯-乌尔曼的多核心理论 图 2-8 塔弗的城市地域理想结构模 图 2-9 麦吉的东南亚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图 2-10 洛斯乌姆的区域城市结构模式 图 2-11 穆勒的大都市地域结构模式 图 2-12 城市空间结构基本模式衍生及类型分异图谱 图 3-1 交通方式与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 图 3-2 城市 TOD 模式 图 3-3 区域发展模式 图 3-4 维特鲁威理想城方案 图 3-5 Savannah 城空间结构发展演变3 图 3-6 汉长安“斗城”形状(效大、小熊星座) 图 3-7 《考工记》中的王城图 图 3-8 清北京城平面示意图 图 4-1 南昌古代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图 图 4-2 南昌民国初年至今城市空间形态历史演变图 图 4-3 伸展期 图 4-4 指状生成期 图 4-5 指状生长及飞地形成期 图 4-6 轴间充填及新的飞地形成期 图 4-7 分散组团期 图 4-8 南昌市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图 4-9 1984 年规划用地与 2000 年现状建设用地对比图 图 4-10 南昌市土地基准地价分等图(综合、居住、商业、工业) 图 5-1 扩展中的南昌都市区 图 5-2 南昌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 5-3 南昌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图 图 6-1 南昌城镇与自然景观斑块分布图 图 6-2 南昌市域自然生态廊道规划 图 6-3 南昌都市区自然生态廊道规划 图 6-4 南昌市域人工生态廊道规划 图 7-1 南昌市居民人口密度分析 图 7-2 南昌市居民主导职业构成分析 图 7-3 南昌城市商业用地分布 图 7-4 南昌城市公共绿地分布4 表录表 1-1 福安市主要 I、II 类城市用地分布表(公顷) 表 7-1
年南昌市区人口迁移情况表(人) 表 7-2 2000 年南昌城市居民受教育程度情况表(人)5 前言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表征,它既是一种现象也是一 种过程。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深入分析是把握城市发展实质的基础,同时也是指导城 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之一。 传统的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研究以历史演变过程、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发 展条件、远景结构设想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一定程度满足了传统背景下城市发 展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然而随着全球化、加入 WTO、知识经济、经济体制转变等等国际国内城市发 展背景的变化,城市发展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剧烈的竞争。适应这种变 化,城市的空间结构研究也必须在研究范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有新的突破和 创新,才能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更具弹性的空间,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2002 年,南昌城市总体规划新一轮修边正式启动,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 究院由顾朝林教授主持,承担了南昌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专题。借此契机,本文笔 者参加了对南昌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查研究,并以南昌为实例,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的新范畴、新内容、新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南昌,是江西省省会城市和全国 35 个特大城市之一,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 赣江、抚河下流,市区面积 617.07 平方公里,市区人口 170.22 万,其城市空间结 构演变特征在我国的大城市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笔者希望通过对它的研究能为今 后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1 第一章 绪论1.1 传统的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研究1.1.1 传统研究的重点在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结构研究中,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 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条件分析和远景规划结构的研究一直是最重要的内容。 (1)城市空间结构历史演变过程研究。这是城市未来空间结构发展的基础。 在北京、合肥、宿迁、常熟等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城市空间 结构历史演变都做了深入、透彻的分析研究(方修琦等,2002;胡海波,2002) 。从 历史演变中分析城市空间形态的扩展规律、扩展的动力因素等,以期对当前城市空 间结构研究与规划有所借鉴。解放前1960 年代 年代图 1-1 合肥城市空间结构历史演变2 明万历年间 图 1-21970 年末 常熟城市空间结构历史演变2000 年末1985 年 图 1-31995 年 宿迁城市空间结构历史演变2000 年纵观合肥、常熟、宿迁等城市空间结构历史演变的历程,研究发现其发展受水 陆交通、行政区划、产业结构等诸多因素的作用非常突出。 (2)城市空间结构现状存在问题分析。对现状城市空间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 行深入分析,是为了能更准确地把握问题产生的内在根源,为规划从根本上解决这 些问题,构建城市合理高效的空间结构提供参考依据。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 研究,对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主要从四方面入手:一是用地结构比较研究,通过与 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比较, 指出现状城市用地结构的不合理性; 二是交通结构研究,通过对城市交通条件的分析,指出现状城市道路、交通方式、 交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城市建筑景观研究,通过对城市中建筑质量的分 析,指出现状城市建设密度、旧城改造、街道立面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城 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通过对城市生态质量与环境保护问题的分析,指出现3 状城市生态建设、环境治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3)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条件分析。以往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空间结构发展的条 件分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研究、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和产业结构研究等多方面内容。 城市自然地理环境研究 城市总体规划中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主要是指对城市自然条件和建设用地条件的分析和评价。在分析研究城市所处地理位置、地貌 地质条件和水文、气象条件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建设用地对工程地质的 要求,在保护耕地、不侵占城市生态用地的前提下,对规划区城市建设用地情况作 出评价。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用地条件分析包括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内容,定性是指要明 确规划区内城市适宜建设用地、经过工程处理可以利用的建设用地、不宜建设用地 的分布,定量则是指要确定上述类型用地在规划区内的总量和比例。如《无锡市城 市总体规划() 》中,中心城的用地依据不同的建设条件,被划分成了四 大类,六小类。又如在《福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在对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城市一、二类建设用地的已建量和建设储备容量(图 1-4,表 1-1) 。又如宿迁市地处我国东部郯庐地震断裂带,市区内初步探明有 9 条地震断裂, 属于我国高烈度地震设防城市之一,故在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研究中充分考虑了 城市抗震防灾的要求。 表 1-1 福安市主要 I、II 类城市用地分布表 单位:公顷总量 35 5445 老城区
379 赛甘片
2300 湾下片
2766用地类型 I 类用地 II 类用地 已经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容量4 图 1-4福安市城市用地评价图图 1-5宿迁市地震断裂带分布及城市 用地评价图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城市发展规模的研究主要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方面内容,其中又以对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为主。对城市人口规模 进行预测可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如综合增长法、市域城市化法等,但近年来一方 面受户籍制度调整的影响,城市流动人口日益增多,另一方面我国快速城市化时期 的到来,使得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人口规模迅速增大,就城市论城市的综合 增长法已经不能精确地预测未来城市的人口规模,而从区域角度分析预测城市人口 规模增长的市域城市化法在规划中运用较多。 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较小的城市往往采用简单的紧凑型块状城市空间结构模 式,以便提高城市公共设施的利用率,节约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中等城市和 大城市则主要采用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以解决或缓和交通、环境、犯罪等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而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以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由于发展 前景难以准确把握,规划拟定的远景发展规模有 50 万人、120 万人两个方案。在不 同的城市规模预测方案中,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发展时序是大相径庭的,但应可以很5 好地相互延伸。 城市产业结构研究 城市产业结构的研究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城市以往产业结构变化的分析,城市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分析, 确定城市未来的主导产业,并将其在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中反应出来。如以工业为 主导产业的城市,用地结构中工业用地一般占据较大比例;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城 市,用地结构中商业、绿地等用地一般占据较大比例,同时对城市中建筑立面、街 道景观等的要求也比其他城市高;而以便捷交通联系为特色的交通枢纽城市,用地 结构中对外交通用地一般占据较大比例,并且城市交通结构的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 规划影响尤为突出。 在当前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主要的产业空间研究集中在中心商务区、经济 开发区等方面。在苏州、无锡等城市总体规划中,根据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城市空 间结构做了较大的调整,从而适应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与产业园区建设。 (4)城市空间结构远景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主流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城 市规划应从大做到小,从远做到近” 。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城市远景空间结构的 研究非常重视,往往成为衡量城市总体规划成败的关键所在。而在新加坡的概念规 划以及我国开展的战略规划中甚至将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提升到更高的地位,成为 规划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以往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对远景空间结构规划研究主要侧 重于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演变条件的分析,确定城市远景发展 方向、用地规模、外部形态;其次,根据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 规定,调整城市各项用地的比例;第三,以促进城市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原则, 将城市不同功能用地在城市地域上重新合理组合;第四,针对现状城市居住、工业、 商业、绿地、交通等用地结构中存在问题,作相应的专题研究。1.1.2 传统研究的评价(1) 注重城市理想空间结构模式的研究, 缺乏与城市空间结构实际情况的联6 系。对城市理想空间结构模式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城市规划界众多学者、规划人员 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受这些理论模式研究的影响,同时期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 结构规划往往是当时主流模式的体现。不管城市规模的大小,城市发展条件是否允 许等特殊的城市空间结构实际情况,理论界流行紧凑式圈层模式时,城市空间结构 相应规划成紧凑圈层状;理论界流行开敞式组团模式时,城市空间结构又紧跟其后 规划成开敞组团状。对城市空间结构实际情况分析的缺乏,往往会在城市未来发展 中引发诸多问题,甚至导致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严重失误。 (2)注重单个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缺乏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研究。以往城 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结构研究,主要是对单个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和外部形态的研 究,很少或是完全不涉及城市区域的群体空间结构研究。从而造成城市空间结构研 究与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研究脱节, “区域中的点”与“作为面的城市”无法很好地衔 接,城市的扩展与区域的发展无法有机融合。 (3) 注重城市远期空间结构的研究, 缺乏近期城市空间动态连续发展的研究。 以往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结构研究,以绘制规划期末的空间“蓝图”为最终目标, 对实现这一“蓝图”所要经历的发展过程的研究很少关注。而所谓的近期建设规划, 不过是在规划期末“蓝图”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的预测人口规模,减少各项用地的 数量,严重缺乏可操作性。因而城市空间结构只有两种存在,一种是现状城市空间 结构,一种是空间结构蓝图,中间过程几乎无人关注。在实践过程中,空间结构蓝 图几乎没有按规划实现过。可以认为当前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的成果远超过规划实践 的意义。 (4)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专项研究,缺乏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协调性的研究。 为解决城市空间结构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一般城市总体规划中都会进行有针对性的 专项调查研究,如城市道路交通结构发展研究、城市园林绿地结构发展研究、城市 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研究、城市旧城改造研究等。虽然这些研究在有针对性地解决 相应问题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缺少对城市整体空间结构整体性协调研究,各7 专项规划往往只是在城市地域空间上的机械叠加,彼此无法有效衔接,更无法形成 有机的空间网络系统。 (5)注重城市物质空间结构的研究,缺乏城市社会、文化空间结构的研究。 城市物质空间结构的研究一直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确定城市内部各项 功能用地的比例关系,并将其合理布局在城市地域空间上,是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 构研究要完成的任务之一。对城市深层次的社会、文化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探 索其布局特征和形成原因,剖析其对城市物质空间结构的影响,也应作为城市空间 结构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从以往的城市总体规划来看,对这方面的研究十 分匮乏。1.2 研究的新背景1.2.1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成功转轨,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腾飞。面向 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反应在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上,最突出的影响是有偿使用 的土地市场机制对传统块状组合用地形式带来的巨大冲击。 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城市建设大多是以单位为基本单元进行规 划建设,因而城市空间结构基本是由一个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封闭单位按 不同方式排列组合而成(武进,1990) 。这种封建割据式的城市空间结构,给城市的 建设发展和居民生活也带来了诸多的不利(杨贤智,1987) :首先,它破坏了现代城 市高度社会化的原则;其次,造成了机构臃肿和低效益;第三,造成城市中公用事 业、交通等的能源大量浪费;第四,城市用地规模急剧扩大,土地利用率极低;第 五,阻碍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第六,忽视城市旧城区的改造;第七,破坏城市的环 境和生态平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土地将实现有偿使用,土地市场机制将对8 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自由土地市场经济的理想竞争 状态下,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模式可以用一组地租竞价曲线加以表示(Knox, 1982,唐子来,1997) (图 1.5) 。Alonso(1960)运用地租竞价曲线对城市内部居住 空间进行解析后得出:居住空间的分异主要表现为高收入家庭居住在城市边缘,而 低收入家庭居住在城市中心。在工业区位方面,西方学者对企业最佳区位的考虑不 仅涉及成本要素,还包括收益要素,形成了总成本曲面和总收益曲面构成的利润空 间界面(the spatial margin to profitability) ,认为企业可以赢利的空间区域范围不只 限于最大利润的某一区位(唐子来,1997) (图 1.6) 。对城市中公共设施的选址,最 大利润原则就被最大福利原则取代。图 1-6 城市土地使用的空间分布模式图 1-7利润空间界面1.2.2 大城市的迅速发展21 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世界贸易日益增加,新的国际劳动地 域分工逐步形成,跨国公司对各国经济的渗透不断加剧,因而,处于全球信息节点 的若干城市越来越掌控和主宰着全球的经济命脉,世界城市和国际性城市的形成使 得全球城市体系呈现出新的等级体系结构,即世界级城市、跨国级城市、国家级城 市、区域级城市和地方级城市(建设部,1999) 。经济全球一体化和信息革命为我国 城市融入世界城市网络体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 体制的逐步转变,城市化过程的空前加速,未来我国大城市继续快速发展的势头将 不会减弱,而若干具有国际性职能的特大城市的发展更将加快(建设部,1999) 。9 针对 1980 年代我国提出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 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许多学者在研究分析我国目前大城市发展的现状和机遇 的基础上,认为在新的国际经济大背景下,合理发展大城市应该成为我国未来城市 发展的基本内容之一 (冯年华, 1999; 段小梅, 2001; 巫文艳, 2001; 纪立虎, 2002) 。 控制大城市规模并不意味着控制大城市发展,而城市规模与“城市病”之间 也并不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过去为控制大城市规模所采用的限制、疏导、截流 等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在推动城市良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户籍管理 制度的严格限制加大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改革的难度;大城市用地审批的严格控制 使我国的城市用地与国际水平相比更显局促。基于目前城市发展的新背景,我国未 来大城市的合理发展备受关注。首先,从世界城市化的历程来看,在城市化水平加 快的过程中,大城市作为城市化主导力量的现象表现突出;其次,大城市的规模效 益、集聚效益使其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也产生了更高的整体效 益。只要大城市具有合理的结构,有完善、和谐、有序的城市体系的支撑,发展不 仅不会导致各种“城市病”的爆发,还为我国城市在未来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抢占 先机奠定基础。1.2.3 全球产业结构的重构与转移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 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加速,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分工 和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全球化改变了全球的生产方式,生产系统与全球金融 和全球市场相连接,制造业发生全球性转移,导致了全球性生产和全球市场的扩展, 全球资本流动加快。外来投资成为最重要的因素,跨国公司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 色,生产性服务业(财政、法律、咨询、会计和广告公司)增长迅速,新的国际劳 动地域分工相继产生(顾朝林,2002) 。 另一方面,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组给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多得10 的机遇。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促进了 亚太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虽然 90 年代末东亚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但目前该地 区大多数国家已逐渐恢复了良好的增长势头。特别是中国,虽受金融危机的波及经 济发展速度有短期波动,但仍是亚太地区经济增长最快、潜力最大、活力最强的地 区之一。1.2.4 城市产业结构的重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作为一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社会经济的 各个领域中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知识经济以其巨大的创新能 力不断突破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全面改造传统的农业和工业,形成新型生产性服务 业 ,迅速提升产业结构的等级,进而导致整个城市产业结构的重组。 从现状讲,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离知识经济时代的标准还很远(人均财富、科 技成果转化率、高科技产业及服务业占 GDP 的比重等) ,然而大多城市已步入工业 经济向知识经济转轨的阶段, 知识经济不仅仅表现在区域与城市的产业结构重组上, 而且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微观区域的分散性将造成城市郊区的进一 步发展, “知识园区”的兴起成为城市新的标志和竞争力。知识经济的活动空间成为 城市经济社会空间新的核心,城市与乡村的发展更加融合,城乡一体化的构想,逐 渐成为可能,城乡融合设计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1.3 研究的意义在上述背景条件下,对我国城市总体规划中空间结构研究的理念、内容、方 法等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将兼具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为以后城市规划 的空间结构理论研究提供纵深拓展的新平台。 1、对以往城市总体规划中空间结构研究的重点与不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11 结,对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有进一步分析。 2、对未来城市总体规划中空间结构研究的新内容和新趋势进行了展望,并对 空间结构的理论创新进行探讨。 3、理论联系实际,为今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 的思路将对当前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1.4 研究的框架本文在对传统城市总体规划中空间结构研究进行总结、评价的基础上,以南 昌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结构研究为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讨了新背景下城市 空间结构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的主要线索按如下思路展开: 第一章总结了以往城市总体规划中空间结构研究的重点和存在不足,分析了 目前空间结构研究面临的新背景,从而得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建构 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框架。 第二章奠定了城市总体规划中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是对城市空间 结构概念的阐述,其次是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的讨论,最后是对城 市空间结构模式研究的综述。 第三章展望了未来城市总体规划中空间结构研究的新内容和新趋势。首先, 对区域城镇群体空间、城市生态空间、城市新交通空间的研究应纳入今后空间结构 研究的范畴;其次,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文化空间结构的研究应在未来的空间结 构研究中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第四章至第七章以南昌为例,对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结构规划进行了实证 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第四章分析了南昌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空间扩展 规律、发展影响因素以及现状存在问题;第五章从区域的角度,规划了南昌的城镇 群体空间结构,并构建了未来南昌都市区的分散组团式空间结构模式;第六章以景 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南昌城市的生态空间结构进行规划,提出重点是要加强对12 自然生态斑块的保护和对生态廊道的整体性、系统性规划;第七章以社会学的研究 方法,对南昌城市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规划,指出目前南昌的社会空间分异已初步 形成。 第八章是对本文研究的总结。概括了本文在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研究中进 行的初步探索,并指出了研究中还存在的诸多不足。 本文的研究框架如下:13 传统研究的重点与评价新的研究背景研究 背景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阐述 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研究的理论基础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方法 城市空间结构的模式研究理 论 框 架区域城镇群体空间研究 城市生态空间结构研究 研究的新发展 城市新交通发展模式研究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 城市文化空间结构研究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区域城镇群体空间的构建 城市生态空间结构的规划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 实 证 研 究南昌城市空间结 构的实证研究结论与讨论14 第二章 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2.1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由于城市现象的复杂性、城市要素的多样性和城市发展的运动性,要清楚地 城市空间结构概念并不容易,从其本质的内涵来看,它不仅仅是指城市各物质组成 要素在城市空间上的投影,也不只是指某一时刻城市结构在空间上的反映,它包含 有一系列复杂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现象及其变化过程。城市空间结构作为一 跨学科的研究对象,许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学科研究角度出发,对其概念的理解 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在西方发达国家,许多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文化-政治学、政治经济学 等多个学科的领域,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动力机制、概念解释等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和探索。根据早期富勒(Foley,1964) 、韦伯(Webber,1964)对城市空间结 构概念框架的构建,城市空间结构包含了空间与非空间两种属性,包括了形式和过 程两个方面,是城市结构要素的空间分布模式和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伯纳 (Bourne,1971)又将系统理论的语汇引入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解释中来,认为它 不仅是指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它们的构成机制也应该是重要的组成部 分之一。此外,从土地利用角度出发,蔡平(Chapin)与凯塞尔(Kaiser,1979)则 认为城市空间结构是活动体系、土地开发体系和环境体系三种主要体系在时空中的 持续(朱喜钢,2002)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则是“阶级”和“种族” 等社会关系在城市空间上的投影(Harvey,1973;Burgess,1928) 。 我国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就已开展,但长期处于停滞 状态;解放后,随着城市建设的空前发展,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 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1990 年代以来,中国许多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剧烈变化, 更是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许多学者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也作了不同的界定 (武15 进,1989;胡俊,1994;吴启焰,2001;顾朝林等,2000) 。其中,顾朝林等(2000) 认为城市空间结构即是主要从空间角度来探索城市形态和城市相互作用网络在理性 的组织原理下的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结构在空间上的表达方式,包括城市物质 空间和社会空间两方面内容,它反应了城市空间形态(spatial form)和作为其内在 机制的社会过程(social process)之间的相互关系(Harvey,1973) ,是由城市形态 和城市相互作用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共同组成的空间系统。2.2 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内部、 外部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 空间反映(张庭伟,2001) ,是社会经济发展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演化的 动力和表现方式必然也将受制于经济、 政治、 社会、 文化等各方面的力量与方式 (顾 朝林等,2000) 。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实际上反映了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和历史延续的综合特征。 分析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多种影响因素, 主要的因素可概括为以下几 个方面: (1)历史发展 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现状既是原有空间结构在不 同历史阶段的累积,也是未来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基础。众多学者对北京、合肥等 城市空间拓展过程的研究也表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是一个历史的、延续的过程。 (2)地理环境 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座落在具有一定地理特征的地表上的 (武进, 1989) , 因此, 城市周围的自然地形、地貌特征、生态环境、水文地质、气候条件等自然地理环境 成为影响和制约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如地处峡谷地貌的城市 多呈带状空间结构(如兰州) ,地处平原地貌的城市多呈块状空间结构(如沈阳、无16 锡) ,地处丘陵山地地貌的城市多呈分散城镇空间结构(如福安) ,地处地震高烈度 地区的城市多呈分散多元片区城市空间结构 (如宿迁) 。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也表明, 对城市所处地理环境的了解与分析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发展的基础之一。如在 伦敦城市规划中,明确指出穿越市中心的泰晤士河是伦敦整个城市景观、环境、交 通及经济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神户市的城市结构规划中,指出受地 震多发带地质条件的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必须形成更具防灾功能的多核心结构。 (3)交通条件 城市交通是城市系统运行的脉搏,也是城市对外联系的生命线,不同的交通 方式和联系速度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和外部空间结构的拓展都起着不可或缺 的作用。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散或集中来看,城市中相对交通条件优越、可达 性高的节点在空间上比较集中, 城市就会呈现集中紧凑形态, 反之则呈分散形态 (武 进,1990) ;从城市外部空间结构的变化来看,城市的扩展总是趋向于交通条件相对 较好的方向,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往往还表现出沿主要交通线轴向推进的特点(胡 海波,2002) 。城市沿交通轴线的发展体现了经济开发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延伸之基 本规律(周一星,1996) (4)城市职能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职能的空间载体和实现形式(张水清等,2001) 。城市在 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不同,其表现出来的空 间结构形式也不尽相同。交通枢纽城市的空间结构往往因交通枢纽的结构和平面配 置特征而具有特殊性,如铁路枢纽城市大多沿主要铁路线延伸,呈现带状空间结构; 港口城市受中心城区与港口布局关系的影响,呈现单城带状、带状群组、双城(如 连云港)等空间结构。风景旅游城市的空间结构受风景区与主城区位置关系影响, 往往呈现带状群组、块状群组等群组空间结构(武进,1989) 。矿工业城市的空间结 构受矿产资源条件、对外交通联系条件影响,往往具有较大的活动半径和较为复杂 的群组空间结构(如大庆) 。17 (5)城市规模 城市规模包括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方面内容,其大小直接决定了城 市的活动半径和主要设施规模,同时还制约着城市的交通方式、道路网结构等,因 此,不同规模的城市所具有的空间结构也是不相同的。大城市往往具有比较复杂的 空间结构,而小城市的空间结构一般比较简单(武进,1989) 。世界人居中心(HS) 采用 ELS(Ekistic Logarithmic Scale)分类法对城市规模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关性研究 结果也表明,城市规模与城市发展形态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图 2.1) 。大城市大城市地区大城市群大城市带城市化地区洲际城市化地区全球城市化地区图 2-1 (6)土地市场机制国内外大城市发展形态演化图谱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是一切城市活动的基础,也是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发展的根 本制约因素(武进,1989) 。其中,由城市不同地段的区位条件和土地用途决定的地 价差异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起着直接和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土地市场机制决定了 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模式,也反映了不同的社会、财产关系等城市深层次 结构的存在和发展。 (7)政策因素 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的投资和有关政策,因而各个时期的政 策和计划都不同程度地会促进或抑制城市及其空间结构的演变(武进,1989) 。特别18 实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关于城市建设投资等方面的各项政策、经济管理决策、 城市土地管理决策等的变化,都会影响甚至决定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例如城市周 边疗养区、经济开发区等的建设,往往形成母城的“飞地” ;为减轻中心城市人口过 多的压力,实现区域的均衡发展,大城市周边新城的建设实现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区 域化发展。 (8)规划控制 城市规划控制作为国家干预城市建设的主要手段,在引导和调整城市空间结 构合理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管是对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设施规 模等的直接规划控制,还是通过制定相关公共政策得以实现的间接规划控制(王国 恩,1996) ,都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产生重要的影响。以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 发展规划为例,基于对旧城的保护, “新旧分离”的规划控制模式往往对城市空间结 构的基本格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韩城,平遥) 。图 2-2韩城城市总体规划图图 2-3平遥城市总体规划图2.3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方法为了揭示城市空间结构本身所表现的意义和蕴藏在表象中的重要规律, 国内 外学者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从多方面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探寻 (Cole,1960;Richardson,1961;Gibbs J.P.,1961;Lee D.R,1970;武进,1989;19 唐子来,1997;林炳耀,1998;顾朝林等,2000;肖笃宁等,2001) 。 其中,对城市形态的研究方法有比较法、历史法、文献分析法、考古分析法、 访问调查法;对城市空间结构集聚与扩散的研究方法有极点法 ( the “summit” approach) 、等高线法(the “ridge” approach) 、网络法(the “network” approach) 、相 互作用法(the “interaction” approach) 、密度法(the “swarm” approach) 、 “面等级体 系”法(the “area hierarchy” approach) 、 “栅格”法(the “grid” approach) 、系统 动力学法(the “dynamic” approach) (图 2.4) ;在研究中引入计量方法和数学方法的 有形状率(form ratio) 、圆形率(circularity ratio) 、紧凑度(compactness) 、椭圆率 指数(ellipticity index) 、放射状指数(radial shape index) 、延伸率(elongation ratio) 、 标准面积指数、城市布局分散系数和城市布局紧凑度等方法;此外,随着人们对城 市空间结构中社会结构的日益关注,一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也得到了广泛运用,如 多变量统计方法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ethods) 、 主因素分析法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等。图 2-4城市空间结构集聚与扩散研究方法20 20 世纪末,为解决城市发展演变所带来的日益尖锐复杂的环境问题,景观 生态学的理念和研究方法也逐渐被引入到城市的空间结构研究中来;此外,计算机 技术和遥感技术的进步, 也为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和研究手段。2.4 城市空间结构的模式研究西方学者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的研究开始得较早。1925 年,美国芝加哥 大学社会学教授伯吉斯(E.W.Burgess)在研究芝加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时提出了同 心圆学说,认为城市以不同功能的用地围绕单一的核心,有规则地向外扩展形成同 心圆模式(图 2.5) 。1939 年,经济学家霍伊特(H.Hoyt)在研究北美 142 个城市的 内部空间结构与交通轴线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中心向外延伸的扇形模式(图 2.6) 。1945 年,哈里斯和乌尔曼教授在研究同心圆和扇形学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 城市地域围绕若干不连续核心组织的多核心模式(图 2.7) 。3 3 4 1 2 3 4 5 2 3 3 1 4 52图 2-5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1 中心商业区,2 过渡地带,3 工人居住带 4 良好居住地带,5 通勤带图 2-6霍伊特的扇形模式1 中心商业区,2 批发商业、轻工业区, 3 低级住宅区,4 中等住宅区,5 高级住宅区21 3 3 2 1 7 51 中心商业区 2 批发商业区、轻工业区 3 低级住宅区 4 中等住宅区 5 高级住宅区 6 重 工业区 7 外用商业区 8 近郊住宅区 9 近郊工3 64业区98图 2-7哈里斯-乌尔曼的多核心理论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更准确地描述 城市与周边地区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学者们开始对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 模式进行探索(顾朝林等,2000) 。1949 年,迪肯森(R.E.Dikinson)提出城市中心 向外按中央地带、中间地带和外缘地带(或郊区地带)发展的三地带模式。1963 年, 塔弗(E.J.Taaffe) 、加纳(B.J.Garner)和蒂托斯(M.H.Teatos)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 理想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图 2.8) 。1967 年,麦吉(T.G.McGee)在大量殖民化城 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东南亚港口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模式(图 2.9) 。 1975 年,洛斯乌姆(L.H.Russwurm)提出了将城市地区和乡村腹地视为统一体的区 域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图 2.10) 。1981 年,穆勒(Muller)将哈里斯和乌尔曼的多核 心理论扩展到日益郊区化的大都市地区,提出了一种新的大都市空间结构模式(图 2.11) 。22 图 2-8 塔弗的城市地域理想结构模图 2-9麦吉的东南亚港口城市空间 结构模式图 2-10 洛斯乌姆的区域城市结构模式图 2-11 穆勒的大都市地域结构模式近年来,随着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的空间增长已由当初的集 聚增长转向了空间扩散,当今世界各国大城市空间扩散一般呈现两种趋势(顾朝林 等,2000) :一是城市由同心圆环状向外扩展模式转变为轴向扩展模式(如沿城市基 础设施轴线形成工业走廊、居住走廊和综合走廊等城市发展轴线) ;二是城市由单中 心发展模式转向多中心发展(如卫星城建设、开发区建设和城市郊区化等) 。 就我国城市而言,与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受地价调节影响不 同,现代城市由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建设政策等的特殊性,城市空间23 结构呈现的是以不同功能区为基础的有计划配置的组合模式(顾朝林等,2000) 。同 时,由于城市本身特性、规模以及所处地理环境、区位条件等的不同,在城市空间 结构的基本模式又衍生出多种不同的城市空间类型。依据城市中心区、城市外围功 能区和周围卫星城镇间的相互关系,我国的城市空间结构总体衍生及类型分异大致 可划分为 7 类(顾朝林等,2000) : (1)集中块状结构类型; (2)连片放射状结构类 型; (3)连片带状结构类型; (4)双城结构类型; (5)分散型城镇结构类型; ( 6) 一城多镇结构类型; (7)带卫星城的大城市结构类型。图 2-12 城市空间结构基本模式衍生及类型分异图谱24 第三章 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研究的新发展3.1 研究的新内容3.1.1 区域城镇群体空间的构建首先,这是当前全球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当代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 其空间范围或影响范围都在客观上构成了由中心城市及周边城镇相结合的都市区 (圈) ,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空间单元(崔功豪,2001) 。从实际来看,在 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等,都市区(圈)都已经成为国家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 之一。近年来,我国规划学术界对都市区、都市圈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也开展得 如火如荼。许多学者对都市区、都市圈的概念、范围界定等进行了阐述(周一星, 2001;姚士谋,2001;张京祥,2001;张伟,2002) ;许多规划工作者对我国跨行政 区的都市区、都市圈规划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如《济宁―曲阜复合中心城市 研究》 , 《苏锡常都市圈规划》 , 《南京都市圈规划》 , 《徐州都市圈规划》 ) 。但对单个 大城市与周边小城镇之间的空间整合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主要是在城市战略 规划、概念规划中有所涉及(如《广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 《杭州市城市发展概念 规划》 , 《哈尔滨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还没得到应有的重视。 其次,这是城市发展具有更为弹性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必然要求。我国学者赵 燕菁(2001)认为: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更多地依赖于城市规模的成长速度,而不 仅是经济发达的程度,当城市发展速度达到一定临界值时, “合理的发展模式”会发 生转变。以功能相对独立的组团为主体,城镇在区域空间内统一布局的空间结构模 式,虽然对于常规增长的经济有较大的风险,但对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城市却非常适 合。它所具有的巨大弹性不仅可以有效展开城市发展的各种潜能,还可以保持城市 发展在每一个阶段的结构完整性。25 3.1.2 城市生态空间结构的规划早在 19 世纪中后叶, 国外生态学家和规划工作者就已经开始在城市空间形态 研究中引入了生态规划的理念(E. Howard,1898;F. Wright,1945) ;至 20 世纪末, 基于对城市发展效益与可持续性的研究,更有许多学者期望探索一种理想的城市发 展模式――城市生态结构模式。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作 为一个不断膨胀的人类聚居环境,其发展演变所带来的尖锐复杂的环境问题成为人 们关注的焦点(周向频,1995) ,我国学者和规划工作者也开始在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中引入生态规划的理念。 从规划的对象来看,城市生态结构规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环境敏 感区的保护规划,二是生态绿地空间规划,三是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规划(李团胜 等,1998) 。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研究深度和要求相适应,对城市生态空间结构的规划 主要侧重于前两方面的内容。自然生态环境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因而,从根本 上讲城市生态空间结构规划即是对城市地域范围内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 ―地理环境进行重新整合。3.1.3 城市新交通发展模式的引导现代信息技术、交通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区域内的城镇群体在产业和用 地上都逐渐趋于融合(姚士谋等,2001) 。交通方式的改变和交通联系速度的加快, 使得城市各部分更加紧密地联系一起,也使得城市用地规模向更广阔的区域扩展, 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发生分散化趋势,城市沿着交通干道迅速蔓延。26 图 3-1 交通方式与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1―步行马车时代;2―电力街车时代;3―汽车时代;4―高速公路时代分析发达国家不同的城镇和交通系统的发展模式,可以大致概括为三类(潘 海啸,2001) :一是美国道路交通优先的发展模式,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小汽车交通为 主体的无控制扩展模式;二是英国单纯以快速道路来解决交通问题(并非仅仅是交 通拥挤)的发展模式;三是瑞典、法国、日本、新加坡基于轨道交通优先的城镇发 展模式。 建立在家庭轿车普及基础上的美国式道路交通优先模式,推动了郊区化的加 速和城市同心环状空间结构的再次重建(杨荫凯等,1999) 。放射状公路贯穿或超越 老城区范围,城市郊区空间逐渐被占用,主要公路间隙区域不断被填充,城市呈现 区域化发展倾向。 但不断增加的私人小汽车使用量不仅导致城市的低密度无序蔓延, 还带来严重的交通拥挤问题,城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城市中公共空间逐渐衰退, 城市居民变得更加孤独,更具防御性(李朝阳等,2001) 。从而给整体的城市规划和 措施实施带来巨大的困难。 相比较而言, 快速轨道捷运系统的完善加强了城市内部地域间的相对紧凑性。 它缩短了城市地域内的通勤时间,增加了城市各方向的可达性,有效制止了城市空 间结构的低密度无序蔓延。特别是基于城市区域发展提出的公共交通主导开发模式 (TOD,Transit-Orient Development) ,强调在城镇区域范围内整合公共交通与土地27 利用模式的关系,为形成更紧凑的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奠定了基础。TOD 将居住、零 售、办公、公共空间、公建设施组合在适合步行的范围内,为居民方便出行提供了 多种方式(李朝阳等,2001) (见图 3.2) 。其中,城市 TOD 模式将区域引导到沿轨 道交通和公共汽车网络布置的不连续节点上,充分利用交通与土地使用之间的基本 关系,平衡内城与郊区的发展要求,形成了整体有序的网络状城镇区域空间结构。 同时,邻里 TOD 模式所强调的复合功能有效保持了社区的相对独立性(戴晓晖, 2000) ,有利于城市空间弹性组团式布局的形成。图 3-2 城市 TOD 模式图 3-3 区域发展模式实践证明,在小汽车大规模发展之前建立公共交通优先的快速交通体系,更 有利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城市环境、社会问题的解决。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在家庭轿车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城镇布局、交通系统模式的选择对小汽车的依赖 还没有形成的背景下,发展基于大容量公共轨道交通优先的模式,将更有利于城市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3.2 研究的新趋势3.2.1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早在 20 世纪中叶,国外学者就开始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1949 年, 赛克和威廉姆在《洛杉矶的社会区》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城市社会区的概念;其后,28 基于对旧金山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赛克和拜尔于 1955 年发表了《社会区分析》, 提出了划分人口普查区的三个基本框架: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家庭状况(城市 化)和分隔状况(少数民族)。 在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许多学者从我国社会 经济实际情况出发,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 研究(虞蔚,1986;许学强,1989;艾大宾等,2001) 。与国外城市不同,受历史因 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规划决策的影响,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主要呈现以下 3 方面特征(艾大宾等,2001) :一是以城市功能区布局为基础形成了城市社会空间 结构的基本构架;二是功能区混合的旧城区或规模较小的城市往往形成混合的社会 空间结构;三是单位作为我国城市独特的一种地域组织形式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中 扮演着重要角色。与国外城市相似,我国城市也存在着社会空间分异现象。究其形 成的内在机制,顾朝林教授等认为引导城市社会极化的动力因子主要是转型期中城 市功能结构转变、外国直接投资和流动人口涌入的结果(1997) ;吴启焰博士等则认 为社会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还要引申到:自 1978 年以来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自 1980 年以来日益强化的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劳动分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的知识经 济及其影响下的经济结构变化(1999) 。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体制的转型,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和住房制度改 革的加快,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居民的家庭收入、职业构成 开始分层,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民族和籍贯差异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中的分 异日益明显,单位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正逐渐由城市行政管理机构代替。 在我国以往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几近空白。随着 我国转型期的到来,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加剧,在今后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引入对社会 空间结构的研究已迫在眉睫。29 3.2.2 城市文化空间结构研究城市,作为人类文化科学技术历史淀积的物化物,承载着人类文化与科学技 术进步的历史,为人类未来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创造提供文化资源将成为未来城市最 基本的功能之一(马武定,1998) ,毫无疑问,在未来的城市总体规划研究中加强对 城市文化空间结构的关注将成为必然。 从建城伊始,城市空间格局的发展演变就受到了传统文化思想的强烈冲击。 古希腊建筑师希波丹姆(Hippodamus)总结以往城市布局的经验,提出以大广场为 中心,将城市划分为神殿区、住宅区、公共建筑区的“棋盘形”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表达的是一种城市居民平等性的文化精神。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 (Vitrvius) 在 《建 筑十书》中提出的以广场为中心,以放射环形系统组织城市路网,构建八角形城市 平面图形的“理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表达的则是一种建立精神中心、体现等级 秩序的文化精神(图 3.4) 。而在后期美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中,虽然仍沿用古罗 马的方格网结构,但城市中心广场的消失、城市街区没有限制的向外延伸,表达的 则是一种否认差异、崇尚公平竞争,体现独立性与自由性的文化精神(王农,1999) (图 3.5) 。图 3-4维特鲁威理想城方案30 图 3-5Savannah 城空间结构发展演变传统文化精神对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城市空间布局效 仿天象,表达的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陈宏等,1995) (图 3.6) ; “匠 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帝”的古代方格网城 市空间结构,表达的是严格宗法等级制度和王权政治的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精神;在 城市建筑布置上要求各按其位,长度、序列不得逾越,街道、胡同布局要求形式整 齐划一、尊卑贵贱有序,表达的则是 “中正无邪”的礼乐文化精神(王农,1999) (图 3.7,3.8) 。图 3-6 汉长安“斗城”形状(效大、小熊星座) 图 3-7 《考工记》中的王城图31 1-紫禁城;2-皇城;3-都城;4-外城;5-地坛;6-月坛; 7-日坛;8-社稷坛;9-太庙;10-先农坛;11-天坛(祈年殿)图 3-8清北京城平面示意图全球化不仅表现为经济、技术、政治的全球化,还包括文化的全球化。商品、 资本和信息的全球化,使得种族、语言和宗教表现出去地域化 (Deterritorialization)特征(顾朝林,2002) 。伴随着中国加入 WTO,国际文化 也开始大举入进中国文化市场(金笠铭,2001) 。其中尤以美国化倾向最为明显,美 国产品 (Coca-Cola, Nike, Apple-Mac, Holiday Inn) 文化家喻户晓, 媒体文化 (CNN 新闻、谈话秀、肥皂剧、好莱坞电影)充斥屏幕,麦当劳、肯德鸡快餐连锁店在中 国大中小城市四处可见。在城市文化揉合国际与传统的新背景下,城市必须对固有 的空间结构进行相应调整,为城市的文化发展提供更为弹性和适当的空间。对凝聚 传统文化的建筑、街区、园林、市井生活等应保护其原有的城市空间和家居模式;32 对符合全球化趋势,表达开放性和竞争性的扩展型文化的建筑、生活方式应合理确 定和规划其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布局。33 第四章 南昌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南昌,现为江西省省会,共辖四县(南昌、新建、进贤、安义) ,五区(东湖、 西湖、青云谱、郊区、湾里)和国家级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 发区。 总面积 7402.36 平方公里, 其中市区面积 617.07 平方公里,总人口 432.96 万, 其中市区人口 170.22 万,是全国 35 个特大城市之一。 从 2000 多年前南昌城池的最初建立,到近几年来城市发展框架的初步拉开, 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年轮”痕迹,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不断产生新触角、 不断填充、不断扩展的动态演变图。4.1 南昌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早在距今 5000 多年以前,南昌地区就建立了若干个原始居民点。至 3000 多 年前,从艾溪湖到青云谱的弧形地带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集中居住地区。秦始皇 统一中国后,南昌划为九江郡属地。至公元前 201 年,灌婴率部在皇城寺附近修建 “灌城”,南昌开始建城。迄今已有 2200 多年的历史,历代郡、州、府均在此设治 所。1926 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并在此设市,发展至今形成城区人口 118 万,建成区 面积 80 平方公里的大城市。按照城市发展的进程大致可划分如下六个时期。4.1.1 古代城市发展期 (公元前 202-1911 年)这一时期是南昌城市建设的起始阶段。公元前 202 年,汉高祖派灌婴进驻南 昌,次年设豫章郡,并筑郡城,城址在今火车南站往东南约 4 公里的湖坊乡黄城寺 一带,城墙周长 10 里八十四步(约合今 4121 米) ,面积约合 2 平方公里。唐贞观十 一年, “豫章县自灌城移至东湖之太乙观西” ,城区西迁,新城界接近赣江、抚河。 武则天垂拱元年(公元 685 年)和宪宗元和四年(公元 809 年)又两度扩建,周长34 20 余里,面积约 6 平方公里。北宋初年经济繁荣,南昌宋城比唐城又有扩展,周长 达 31 华里,面积约 14 平方公里。绍兴 6 年(公元 1136 年) ,抗金名将李纲因城北 不利防守,遂“截东隅入三里许” ,即后移至今阳明路一带。明初朱元璋又以城西滨 江,不利防守,下令将西城墙内移三十步,城周 14 里,面积 5 平方公里。自此,南 昌古城一直保持到清代末年。图 4-1南昌古代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图4.1.2 现代城市形成期 ( 年)在近代,南昌市区藉由公路的建设,在赣江以南实现了向东和向北两个方向 的扩展。1926 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成立南昌市政府。1928 年拆除城墙,并利用原 城墙基础建成榕门路和环城路,接着又修建了中山路和德胜路(今胜利路) ,形成纵 横市区的干道网。自 1936 年初,城区开辟拓宽了 8 条马路,即:阳明路、象山路、 叠山路、渊明路、船山路、子固路、梨洲路(今榕门路) 、永叔路。1937 年在今八 一大桥所在位置架设了第一座跨江桥梁,城区得以向外扩展,北至赣江边,往东向 南浔铁路靠近。 至解放前夕, 南昌市建成区面积已达 8.28 平方公里, 全市人口 25.22 万,其中城区人口 22.06 万。35 4.1.3 城区首次扩展期 ( 年)解放后,南昌作为革命历史文化名城,被列入国家计划进行建设。1950 年南 昌市城市建设研究会成立,制定并通过了《南昌市建设方案》 。1952 年,纵贯市区 南北的八一大道建成,位于古城内的中心商业区开始向东部扩展。随后,建设了站 前路、第一交通路(今建设路) 、第二交通路(今解放路) 、第三交通路(今洛阳路) 、 第四交通道路(今北京西路) 、第五交通路(今福州路) 、孺子路、南莲路(今井冈 山大道) 、青山路等城市干道,其中由市中心向外辐射的 4 条干道(即青山路、北京 路、解放路和南莲路) ,成为大批骨干企业布局的主轴线。由于八一大道和由市中心 向外辐射的 4 条干道的建设,南昌第一轮城区扩展的框架基本成型。4.1.4 城市发展停滞期 ( 年)三年自然灾害和十年文革动乱,南昌城市发展处于停滞期。在这一时期,老 城区扩展缓慢,只是在上一时期拉开的四条骨架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工业用地。文 革时期,当时的江西省革命委员会主要领导人下令城区数百家工厂外迁湾里、石岗, 强行拆除 61 万余平方米的房屋,使 2 万多户城市居民流离失所。城市建设重心倾斜 到湾里、石岗等远郊城镇和备战公路地区。4.1.5 城市跨江发展期 ( 年)改革开放以来,南昌城市建设出现新局面。南昌大桥建成通车,城区用地跨 江发展,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江北落成,农业大学、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 高校和科研单位,以及齿轮厂、畜牧良种厂等在昌北建成或扩建。南北向的洪都大 道、二七北路、青山湖大道、南京路等道路相继竣工。接着,沿城东南京路、北京 路又开辟了高新技术开发区,城南朝阳洲建设规模也进一步扩大。这是南昌城市第 二次加速扩展的时期,发展的重点也开始转向江北。36 4.1.6 城市快速扩展期 (1996-至今)1996 年以来,南昌城市进入快速发展期。首先,城市外部“井”字型道路骨 架已经形成,南北方向有京九铁路、105 国道、昌九高速公路、昌樟高速公路纵贯 境内,东西方向有浙赣铁路、320 国道、316 国道、温厚高速公路横穿市域,为城市 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昌南、昌北齐头并进,城市内部空间“一江两岸” 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在昌南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迅速发展,朝阳洲北部建设了科 技馆、图书馆和博物馆,形成了新的城市文化中心,在南郊高标准建设了大量住宅 楼,形成了新的中高档居住区。在昌北地区,市政府由老城区迁至昌北红谷滩,形 成新的城市行政中心区;同时昌北经济开发区也吸引了大批工厂企业进驻。图 4-2南昌民国初年至今城市空间形态历史演变图37 4.2 南昌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展规律南昌城市空间扩展经历了由伸展期-指状生成期-指状生长及飞 地形成期-轴间充填及新的飞地形成期-分散组团期的过程。 4.2.1 伸展期()城区扩展主要表现为往北沿赣江扩展,建设富人居住区,往东向南浔铁路延 展。1926 年 图 4-3 伸展期1948 年4.2.2 指状生成期()除藉由八一大道的建设向东部扩展外,这一时期的空间扩展主要表现为沿 青山路、北京路、解放路和井冈山大道等四条干道形成指状发展轴,并且在发展轴 沿线布局一大批骨干企业。38 1948 年 图 4-4 指状生成期1958 年4.2.3 指状生长及飞地形成期()南昌老城区扩展缓慢,主要仍表现为四条指状发展轴的进一步生长,沿轴工 业用地不断扩展,一些公共建筑和住宅区在工厂周围相继建设。另外,政治原因促 使昌北地区湾里飞地形成,但是飞地与主城间还没有形成新的生长轴。1958 年 图 4-51982 年 指状生长及飞地形成期39 4.2.4 轴间充填及新的飞地形成期()昌南老城区的扩展主要表现为四条指状发展轴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强,其间的 三角形或梯形空间逐渐被充填,原来的城市郊区逐渐演化为城市建成区。昌北经济 开发区成立,形成新的城市发展飞地,城市跨江发展的规模进一步加大。1982 年 图 4-61996 轴间充填及新的飞地形成期4.2.5 分散组团期()这一时期,沿江防洪公路堤的建设改变了赣江两岸的用地条件,促成了红谷 滩组团和朝阳洲组团的发展,城北和城南的发展逐步呈现分散组团的格局。1996 年 图 4-7 分散组团期402001 年 4.3 南昌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南昌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 结果,它们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除上文重点阐述的 历史因素外,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城市职能、城市规模、政策因素、规划控制等 影响因素在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中均有表现。从南昌城市自身演变的特点出发,本 文对以下五项影响因素进行了重点研究。4.3.1 交通条件的影响交通条件的变化一直以来都影响着南昌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自 20 世纪初以 来表现得更是尤为突出。从南昌现代城市形成期 ( 年)来看,南昌市区主 要是藉由了公路的建设,才实现了赣江以南向东和向北两个方向的扩展;至城区首 次扩展期( 年) ,八一大道和由市中心向外辐射的 4 条干道的建设,拉 开了南昌第一轮城区扩展的基本框架;其后,八一大桥、南昌大桥的建成通车,进 一步推动了城市用地的跨江发展,形成城市空间“一江两岸”格局。同时,城市对 外“井”字型道路网络的基本成型,又为区域城镇群体的构建奠定了基础。4.3.2 城市职能的影响对照南昌城市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城市职能变动间是 彼此紧密相关的。尤其是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化,与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形成了阶段 性的对应关系。自 1949 年以来,南昌的产业结构经历了由“一、三、二” 、 “二、一、 三”到现状“二、三、一”的发展过程(图 4.8) ,与之相适应,城市空间结构也经 历了二产、三产用地不断增加和调整的演变过程。41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62 0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图 4-8南昌市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首先,第二产业发展推动了城市工业区的发展。 年是南昌市产业 结构中第二产业迅速增长的时期,第二产业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8.1%上升 为 36.7%,第二产业的比重在 1962 年首次超过了第一产业。老城区用地已不能满足 工业发展的要求,依赖于城区工业用地外迁的动力,城区用地实现了第一轮扩展。 其次,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工商住区的发展。 年,产 业结构向“二、三、一”型转换,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对城市用地空间产生了 新的要求。该阶段以外围工业区建设和商住区拓展为动力,推进了城区的第二轮扩 展。 第三,金融、贸易、服务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要求进一步扩展城市商贸服 务区。1986 年以后,产业结构基本保持“二、三、一”格局,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 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例维持在 40-50%的水平。近年来,金融、贸易、服务等第 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其年均增长率已赶上并超过了第二产业,产业结构显示出向 “三、二、一”战略性转移的趋势,城市中三产用地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现状布局 于昌南城的城南工业区、上海路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第二产业用地,客观 上限制了商贸服务区向外围扩展的用地要求。随着城市商贸服务功能的日益强化,42 势必要求寻找新的城市用地空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了城市建设向江北的跨跃 发展。4.3.3 政策因素的影响政策因素对南昌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表现在个方面。首先是重大政治历史事 件造成的突发性影响。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市建设曾完全失去控制,城区 数百家工厂在当时江西省革委会主要领导人的强制命令下外迁湾里、石岗,城市飞 地――湾里拔地而起。其次是区域基础设施布局产生的影响。如 1996 年水利部拨款 修建了兼具防洪功能的沿江大道和临江大道,为朝阳洲和昌北地区的发展创造了有 利条件。再次是政府宏观决策带来的干预性影响。如目前城市中红谷滩行政中心和 朝阳洲文化商住中心的兴建都是在政府强有力的干预下实现的。红谷滩行政中心朝阳洲文化中心4.3.4 规划控制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南昌市编制的几次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发展起到了较好 的引导作用。 (1)在 1956 年编定的《南昌市总体规划草案( 年) 》中,规划南 昌市主要围绕旧城区向东和东南拓展,适当扩大牛行、双港等西北地区。城东工业 区(今上海路工业区) 、城南工业区(今青云谱工业区)按规划陆续兴建,牛行工业43 区也进驻了若干企业。市政建设方面,按规划改建了八一大桥,架设了铁路、公路 两用大桥――赣江大桥,铺设了八一大道、第四交通路(今北京西路) 、站前路、沿 江路等城市道路, 拓宽了南莲路 (井冈山大道) , 基本形成了南昌市区的城市主骨架。 (2)在 1984 年编定的《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 年) 》中,规划以 城区(东湖、西湖、青云谱区)为中心,昌北地区和罗家工业区遥相呼应,外围布 置湾里、石岗、莲塘等卫星城镇。比较 1984 年规划城市用地与 2000 年现状城市用 地(图 4.9) ,城市建设基本是按规划进行的。但由于规划前瞻性不足,对朝阳洲及 红谷滩、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僬虻姆⒄构兰撇蛔悖肿闯鞘薪ㄉ杳婊言对 超出了规划范围。图 4-91984 年规划用地与 2000 年现状建设用地对比图4.3.5 土地市场机制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的有偿使用机制影响了南昌城市空间的扩展方向和速 度。南昌市根据市场情况制定的不同用地类型基准地价,呈现出了由中心向外近似44 均匀递减的地价梯度(图 4.10) 。考虑不同城市功能对用地的不同要求,地价将成 为推动城市工业等用地避开老城高价区,转向外围低价区发展的动力之一。综合用地住宅用地商业用地 图 4-10工业用地南昌市土地基准地价分等图(综合、居住、商业、工业)4.4 南昌城市空间结构的问题分析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生产和生活要素在城市中高度聚集,诱发了城市空间结 构的一系列问题,它们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高都非常不利。从总体上来说,45 南昌市城市空间结构存在如下四个问题。4.4.1 城市蔓延城市的土地开发缺乏时序规划导致了城市的无序蔓延。近年来,南昌城市建 设速度加快,同时向东、向北、向南三个方向发展,在空间上表现为明显的城市蔓 延特征。结果是各方向的建设强度均显不足,基础设施配套滞后,城市功能区组织 不合理。根据遥感调查资料显示,外围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 青云谱水库以南及朝阳洲南部建筑密度都不足 25%。 而南昌老城区建筑密度都在 50% 以上。市区高、中、低建筑密度区面积比大约为 17:25:19。一街两景4.4.2 结构松散南昌市城市发展按阶段形成不同的组团,但各组团之间联系薄弱,城市有机 性交叉,结构相对松散。城市各组团间彼此独立,并没能实现经济有效的功能互补。 首先,城市道路网络还未形成。昌北地区大路稀、小路窄,道路功能混杂;昌南地 区虽有八一大道、井冈山大道、沿江路、洪都大道等主干道,但城市交通流向以南 北为主,东西向交通“瓶颈”多, “断头”路多,与南北向主干道形成多处丁字交叉, 难以组织起有机合理的交通运输网络。近期开发的昌北地区与城东、城南、朝阳洲 之间还缺乏便捷的干道网相联,各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均要通过中心片区的南北向46 主干道来实现,进一步增加了城市南北向交通干道压力。与此同时,城市道路功能 分工不够明确,还有过境交通穿越城区。京九铁路更是贯穿市区,必然给城市组团 间的联系带来重重困难。其次,城市组团本身功能不完善,无法与其它组团建立起 紧密的社会经济联系。如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尚处起步阶段, 生产功能还未强大,与其他组团间的联系十分薄弱。4.4.3 密度过高南昌城市建设密度地区差异明显,老城区建筑密度过高,边缘区土地非集约 化利用问题突出。根据遥感资料分析,南昌市高中密度建筑区(建筑密度& 25%)占 建成区的 42%,扣除水域则高达 59%,尤其东湖和西湖两区建筑密度最高。老城区建 筑密度的不断提高,不仅严重破坏了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韵和格局,城市人居环境水 平下降,而且使城市原有的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不胜负荷,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和 居民生活质量均日益恶化。与此同时,城市边缘区的土地非集约化利用,如高新技 术开发区和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占有大量土地,但开发建设还不到位,至今大部 分土地仍处于闲置状态。超密度建设的老城区47 4.4.4 廊道模糊南昌市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城西北有素有“小庐山”美誉的西山,城 北有象山森林公园,城南有号称“绿洲沙漠”的厚田休闲渡假区,城东有艾溪湖、 瑶湖、军山湖等湖泊湿地景观,城区则有滕王阁、八大山人纪念馆、绳金塔等文物 古迹和众多革命纪念建筑。但目前这些景观资源仍孤立分布于市域,缺乏廊道将点 状景观资源有机连接,包含点――线――面不同尺度的城市景观网络还未形成。48 第五章 区域城镇群体空间结构的构建研究表明,南昌市正处于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中心城 市的扩展与外围新城的发展关系愈发紧密。因此与单个城市的蔓延相比,组建由区 域城镇群体组合的都市区空间形态,将更符合南昌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5.1 扩展中的南昌都市区结构南昌现状城市空间结构属于连片放射状类型。城南片区、城东片区、高新技 术开发区、昌北新区围绕中心主城区不均等集结,城南发育基本成熟,城东、城北 正处于快速发育时期。受赣江自然条件限制、政府宏观决策导向、经济发展作用等 因素的影响,城市的发展在各个方向都有所表现。 虽然现状南昌市区已拥有城市人口 118 万,但受经济发展水平等限制,市区 与周边城镇的联系还很薄弱,城市的空间增长仍以中心放射式为主,城市仍处于扩 展中的都市区发展阶段,发育成熟的南昌都市区还没形成(图 5.1) 。图 5-1 扩展中的南昌都市区49 5.2 南昌都市区构建的必然南昌作为江西省的中心城市,对周边具有很强的辐射,与周边城镇联系紧密, 在都市区范围内构筑更为开放和整体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既是城市自身发展的必 然,也是周边城镇共同发展的需要。5.2.1 大城市模式向都市区模式转变的必然任何城市的增长都不是无止尽的,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人口超过 1000 万时,它的发展速度将逐渐减缓,最终崩溃于过重的自身负担之下。随着城市规模 的扩大,许多问题应运而生,并逐渐超出人为的控制能力,当城市不堪重负时,崩 溃就成了必然( Papaioannou,1996)。虽然南昌城市规模的大扩展存在着可能,但也 面临着诸多限制,尤其是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制约。 基于区域角度构建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方法。 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角度来看,这将有利于南昌与周边城镇在产业联系和发展空间 方面的进一步协调和整合;从提升城市与区域竞争力的角度来看,这将促使南昌周 边空间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区域基础设施体系的共建与共享。5.2.2 紧凑团块向分散组团转变的必然城市一般以两种不同的方式生长:一是中心放射式,即整个城市保持单一的 团块状向外扩展;二是线性式,即城市通过二、三个,甚至是多个沿轴线分布的组 团向外拓展。雅典城市与区域规划中心在其研究中预测,团块状城市的中心辐射式 增长是不可能永远继续下去的。与这种生长方式的不可持续性相比,发展组团式的 城市则是一条可持续的生长途径( Papaioannou,1996)。从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类型的 发展过程中也可看出,贯穿于城市空间结构衍生及类型分异的一个总体趋势是城市 结构从紧凑趋于分散。封闭的单中心城市结构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只有开50 敞式的组团布局才能给城市空间结构增长带来新的活力。 分散组团的空间结构模式,既是保证南昌城市未来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 是有效解决南昌城市空间结构中现存的城市无序蔓延、结构松散、廊道模糊等问题 的最佳途径。5.3 南昌都市区构建的设想5.3.1 都市区规模根据《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 》 (送审稿)中对南昌市人口规模 的预测,结合南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研究预测至规划期末 400 万的人口规 模将是未来南昌都市区发展的适度规模。是既可以保证城市对生活、生产要素发挥 强大的吸引、辐射能力,又能保持一个空间开敞、结构有机、生态良好、适宜人居 的都市区总体环境的都市区规模。 同时,考虑国家重点发展中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南昌城市发展所呈现出的 良好势头,以及南昌城市首位度的具体情况,配合未来南昌市高度的经济和社会发 展水平,研究预测南昌都市区发展的远景规模将可能达到 500 万。5.3.2 都市区空间结构规划以构建完善的南昌大都市区为目标,划分都市区空间结构为核心区、片 区、组团和卫星镇四个层次。 (1)核心区 核心区分跨赣江两岸,包括老城中心区和红谷滩商务行政中心。 老城中心区 南昌市的老中心, 是包含居住、 商业、 行政、 文教的综合型组团。 老城中心区历来即是南昌最主要的商业、居住、行政集聚地,建国以来更是集聚了 城市中大部分的商务、行政职能。规划将继续保留老城中心区的行政、商务中心职 能,同时置换其中原有零散分布的工业用地,疏散过度拥挤的居住人口,塑造良好51 的城市中心区形象。 红谷滩商务行政中心 南昌市的新中心,与老城中心区隔赣江而望,是包含行 政、商务职能的新组团。它的建设将带动赣江北岸的城市发展,缓解老城中心区的 建筑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为城市发展开辟出新的空间。 (2)城市片区 城市片区包括城东片区、城南片区和朝阳洲片区,片区为老城 区的组成部分,与核心区紧密结合。 城东片区 南昌市的科技研发基地, 包含居住、 文教、 高新产业的综合型组团。 这里既有紧邻老城的高等院校集中区,又有国家级的高新产业开发区。依托高校、 科研机构密集的优势, 组团在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能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 软件开发技术等方面遥遥领先于江西省其它地区。此外,与组团开发相配套的公共 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的超前建设更增加了组团的投资吸引力,其发展速度甚至已 超过了昌北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城南片区 南昌市的老工业基地,主要由洪都、江铃等大型企业集团构成的工 业型片区。作为老工业区,城南片区的建设格局已基本成型,未来主要对片区内部 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 朝阳洲片区 赣江南岸以中高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市外部空间结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