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分之26三分之一是百分之几几

Access denied | www.paowen.net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paowen.net)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3b03a894b78276ee-ua98).&  北京&&重庆&&&&辽宁&吉林&&浙江&苏南&江西&&&&&&广西&&&&
&  &云南&西藏&&&青海&&&&兵团&深圳&厦门&安徽
新疆大雪170人被困26小时
微博求救4小时后成功脱险
  据央视、中国之声
  12月1日晚,新浪网友微博发布紧急求助信息:&有多辆客车因大雪受困218国道新疆和静县境内,情况非常危急,请求援助。&
  经当地政府组织的公安民警、养路段工作人员紧急救援,到昨天凌晨一点,被大雪围困的170名群众和多辆客货车均已脱险,无人员伤亡。
  微博求救:车没油,人又饥又渴
  12月1日21点30分,网友&龙猫组合-阿龙&发微博求助,标题为:兄弟求救,救救我。内容称:&我们在日早晨10点从伊犁发往喀什的客车上,从30日晚上北京时间7点到12月1日晚上7点,整整被困了24小时了。现在我们在和静县库纳斯218国道,车内快没有油了,外面的温度零下35度,风力十级,车内现在温度是7度,这个温度坚持不了多久了,现在好多人又饥又渴。&
  央视网记者随后联系到网友&龙猫组合-阿龙&,他告诉记者,一个叫赵星翔的朋友被困在南疆和静县境内的218国道上,发短信向他求助,&龙猫组合-阿龙&随后把朋友的求助信息发到微博上。
  22时左右,发短信求助的赵星翔向记者证实,从伊犁开往喀什的四辆大巴车共计170多人全部困在218国道线上,大雪厚度过膝,车辆已经没有汽油,不能前行也不能后退。车内有很多老人和小孩,已经没吃没喝一天多了,希望救援人员快速赶到。
  4小时飞驰救援
  与此同时,新疆巴州和静县巩乃斯镇已经出动20人救援。镇党委书记周峰告诉记者,该镇距离事发地约40公里,由于积雪厚度为50厘米以上,铲车和人根本不能清雪。
  当晚11时40分,救援队抵达救援现场。短短4小时15分钟救援成功。周峰介绍,被困车辆一共有四辆大型客车、几辆小车和几辆货运车辆,11月28日、29日相继从伊犁出发后因风雪阻路,已经在和静县巩乃斯交警中队停留了一天多的时间。11月30日早晨10点,眼看着风雪停了,道路也疏通了,又在当地交警的一辆警车护送下进入巩乃斯艾肯达阪,没想到行至达坂393公里处,再次遭遇大风雪,所有的车辆及约200名乘客都被困住。
  在求助微博发布前,和静县政府及巩乃斯镇政府就已接到同行交警的求助,并迅速携带足够的35号柴油以及两辆大型清雪车前往车辆被困地点,一边由清雪车铲除积雪,一边带领被困车辆艰难前行。
  到昨天凌晨2点,所有的被困车辆及人员都被安全送达巩乃斯镇。当地政府积极妥善地安置了受困人员,受困人员现在都在当地的旅舍和宾馆,情绪也是比较稳定。
  天气恶劣已实行交通管制
  周锋介绍,根据天气预报,未来几天巩乃斯区域还有大的暴风雪天气,而且距巩乃斯前面八九十公里左右还有一个察哈努尔达坂。考虑到旅客的生命安全,交警部门已经对道路进行了管制,目前他们正积极地劝说受困旅客折返,现在目前折返唯一的途径只能返回伊犁州,到南疆喀什的旅客需要从天山以北果子沟、石河子、乌鲁木齐、库尔勒绕行至南疆。
  周锋表示,目前巩乃斯达坂一带还处在风雪弥漫、封闭的状态,下一步主要工作是将达坂上一些弃留的、抛锚的车辆拉回,同时做好相关的应急准备工作。在天气比较好的情况下,将和当地的养路段一起,为下一步的通车创造相关的条件。
  10级大风袭击新疆西北部风区
  477名旅客被困9小时后获救
  经过9个小时紧急施救,被风雪围困于新疆西北部著名风区、省道201线玛依塔斯风区路段的477名旅客和96辆车,1日深夜成功撤至安全地带。
  新疆塔城公路局额敏分局玛依塔斯抢险基地班长李建成介绍,1日,玛依塔斯风区下起中雪并伴有八九级西风,阵风风力达到10级。大风吹起地面积雪,形成巨大风雪流,当地能见度几乎为零,途经该路段的车辆无法继续前行,当日14时许这一路段被封闭。
  在现场组织指挥的塔城公路局额敏分局局长马正源说,险情发生后,公路部门立即设卡封路,在风区两端的电子屏幕上发布封路信息,并出动除雪车、应急抢险客车等前往事发地展开营救。1日23时许,477名乘客和96辆车全部被安全带出风区。
  截至发稿时,玛依塔斯风区路段交通仍处于封闭状态。
  玛依塔斯路段(新疆省道201线26公里至70公里)位于新疆西北部的额敏县境内,地处老风口风区上游,这里是世界上罕见的暴风雪灾害地段。今冬以来,玛依塔斯风区已12次遭受大风袭击而实施交通封闭,公路部门共营救出被困旅客3268人次。
  连日来,新疆多地出现风雪天气,公路、铁路不同程度受到影响。1日22时25分,南疆铁路吐鲁番至鱼儿沟间遭遇大风,部分客货列车被迫停轮避风,目前已恢复正常运行。
 责任编辑: 陈阔
您尚未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民主与法制》社社长助理、民主与法制网副总编辑、《民主与法制》社记者站管理部主任明兵 邮箱: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ALL RIGHTS Reserved 民主与法制网
 京公网安备 本网律师顾问: 建议使用IE6以上分辨率浏览服装标准尺码对照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服装标准尺码对照表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给下列测量结果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成年人的身高约为170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6 ,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给下列测量结果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成年人的身高约为170________;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6________;
cm&&&&cm分析:对人高、物理课本长长度进行正确估测,包括数值和单位.解答:一个成年人身高约170cm;物理课本长约26cm.故选Cm;cm.点评:对物体长度、质量、重力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楼梯阶梯数、物理课本长和宽、教室内空气质量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2006年安徽省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题(开卷)温馨提示:& & 1.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与化学卷共120分钟。& & 2.本卷试题中g值取10 N/kg.& & 3.答题时可参考物理教科书和其它资料,但应独立思考、诚信答题,不允许相互讨论、相互借阅教科书和资料等。4.计算题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计算过程,只写答案的不能得分;回答问题语言要完整、简洁。一、填空题(共26分) &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1.测量与读数是物理学习中重要的基本技能。图中所示是一只工业用温度汁,此刻它显示的温度是_______℃2.雷雨交加的夜里,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5s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________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3.用锤子将木楔打入墙壁,若已知木楔受到的打击力是50N,锤子与木楔的接触面积约为1×10-4m。。则打击时木楔所受的压强约为__________Pa,合_______kPa.4.火车站台上都设有安全线,火车进站时,人若越过安全线就会发生危险。请说明发生危险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测量物理量的一种思路。例如:温度计是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的。请你也举出一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005年神舟6号飞船完成任务顺利返回,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神舟系列飞船的外表面都涂有特殊材料,它在高温下_______(填写“吸热”或“放热”)变成气态,对飞船起到保护作用。7.下面两幅图是从某交通宣传栏和某冷饮厂广告宣传片中选取的。请你任选一幅并指出其中违背科学规律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06年中国的主题是“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化学电池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如图是一种安装在自行车上的照明灯,它在某些发达国家被大量使用。这种灯不用化学电池,是通过车轮的转动来带动小型交流发电机发电使灯泡发光的。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发电机工作时发生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9.请用连线的方式把图中螺口灯泡与按钮开关正确接入电路。10.水平冰面上有一重为300N的雪橇,受到的拉力为35N,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请在图中画出雪橇所受到拉力的示意图。11.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通过光纤来传递信息的。光从图示的光纤一端射人,从另一端射出。请将图中未完成的光路部分补充完整。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2.林雨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捡回桌面,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 & A.0.02J & &B.O.2J & &C.2J & & D.20J13.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 A.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央,带负电 & &B.原子核外的电子带负电,并固定在某一位置& & C.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 & & D.原子核内有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中子14.程跃同学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球内气体,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 & A.质量 & &B.密度 & &C.压强 & &D.体积15.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 & 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砂以方便路人的行走& &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 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 & 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16.不同的物理现象往往遵循同一物理规律。例如:跳伞运动员从空中徐徐下降;刹车后,水平路面上行驶的公交车逐渐减速停靠在车站。这些现象中能量转化有共性的是【 & &】& & A.物体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 & &B.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 C.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物体的机械能 &D.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17.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冷热程度能反映的是【 & &】& & A.物体运动时动能的大,J & &B.物体势能的大小& & C.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 &D.分子势能的大小18.实验室有一种电池,林雨为辨认其正负极设计了几种方案。其中不可以判断的是【 & &】19.林雨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 &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 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 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0.以下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无线通信是用电磁波进行传播 &B.医院B超发出的超声波是电磁波C.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是电磁波 &D.透视使用的X射线是电磁波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21.农村地区常有用地窖储藏农作物的习惯。由于植物的呼吸,地窖内会不断地积蓄C02气体,浓度过高时将威胁到人的安全。为试探C02的“浓度”,人们常将点燃的蜡烛带到地窖里。如果蜡烛熄灭说明C02浓度过高,如果蜡烛没熄灭说明浓度不高。其实,你也可以用所学的物理规律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给你一只。轻小的气球,里面充有空气后扎住口。请你用浮力和密度方面的知识大致判断地窖里C02气体的“浓度”是否危及人身安全。把你的实验方法、可能看到的现象、你的判断以及其中的物理道理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你的方法可能看到的现象和你的判断其中的物理道理现象:判断:22.程跃要做“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请你跟随程跃边实验边思考,逐一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1)请在图a方框内画出该实验电路图。(2)程跃刚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立即看到灯泡发出明亮的光。在一旁观察的林雨一惊,提醒程跃实验中有问题。程跃想,我的实验连线没有出问题啊!请你帮助程跃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程跃选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读数如图b所示,此灯泡额定功率是__________W.(4)做完实验后,程跃将测灯泡实际功率实验与以前做过的测某一固定电阻阻值的实验进行比较,发现这两个实验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请你写出一个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程跃根据测量灯泡实际功率的多组实验数据,作出了,I-U图象,如图c所示。结果发现图线不是直线,这表明灯泡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程跃很纳闷,请你帮助他分析原因。四、计算与简答题(共21分)23.程跃要提起重800N的物体,但是他的最大拉力只有300N.于是,他找来了一些滑轮,想利用滑轮组提起这个重物。已知每个滑轮重20N,程跃想站在地上向下拉绳,他最好选择图中_______滑轮组来提起重物(选填“a”、“b” 或“c”)。请在所选的图中画出正确的绕绳方法。如果程跃的实际拉力是280N,求出所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4.社会发展到今天,能源危机开始困扰人类。人们正在寻找各种可能的未来能源,以维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日,欧盟、美国、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印度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草签了一系列关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的协议。这是人类开发新能源的一个重大尝试,也是中国以完全平等的地位参加的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热核聚变是在上亿摄氏度的高温条件下,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在可控情况下发生的核聚变。聚变反应中释放出来的核能提供大量的热量,就象造出一个“人造太阳”。反应后的生成物是无放射性污染的氦。预期于2010年建成的实验反应堆,可以在16min产生1.44×1012J的热量。据媒体报道:lL海水提取的氢的同位素,在完全聚变反应中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00L汽油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请根据所提供的数据进行估算,并回答以下问题:(1)若汽油的密度约为O.7×103kg/m3,300L汽油的质量是多少?(1L=l×10-3m3)(2)若汽油的热值约为5×107J/kg,300L汽油完全燃烧能释放多少热量?(3)需要从多少升海水中提取氢的同位素,在发生聚变时才可以产生1.44×1012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50%,则它可以供给一台功率是2kW的空调正常工作多少小时?(4)你知道吗?在安徽省合肥市科学岛上也有一台“人造太阳”。这个名为托卡马克的装置今年7月就要。进行点火实验了。阅读了上述材料和数据后,你一定会有很多感受,谈谈你对“人造太阳”的认识。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阶梯训练欧姆定律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 & & & &&成正比,跟这段导体& & & &成反比。这个结论是德国物理学家& & & & & &在19世纪初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的。通常叫做& & & & & &&。它写成公式是& & & & & &。[2.5]*2.电流的符号是& &,单位是& & &,单位的符号是& & &;电压的符号是& & &,单位是& & &,单位的符号是& & &;电阻的符号是& & &,单位是& & &,单位的符号是& & &。*3.单位换算:[1.5]24000Ω=& & &&kΩ=& & &&MΩ 1.1×105V=& & &&kV=& & & &mV&260mA=& & & & &A=& & & & & &μA*4.用& & &&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用& & &&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计算出电阻R,这种测电阻的方法叫& & & &&法。此实验的原理是& & & & &&。[1.5]**5.装有两节新干电池的手电筒,它的电压是& &&V。若灯泡的电阻为10Ω,当它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约是& & &&。[1.0]**6.有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它的电阻是& & &&;当它两端的电压为6V时,它的电阻是& & &&;当它两端的电压为0V时,它的电阻是& & &&,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 &&。[1.5]**7.我们利用下列器材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按电路图(图15-2)用笔线连接电路(图15-3)。[3.5]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 & &&不变,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R两端的& & &&,测出相应的& & & & &。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保持& & &&不变,改变& & & &&,测出相应的& & & &。**8.下面的表格是“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2.5]电阻R(Ω)51020电流I(A)0.40.20.1&表1电阻R=15Ω & & & & & & & & & & & 表2 &电压U=2V电压U(V)1.534.5电流I(A)0.10.20.3分析表1数据,可得出结论& & & & & & & & & & & & & & & & & & &&;分析表2数据,可得出结论& & & & & & & & & & & & & & & & & & &&。**9.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5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1A,那么当电压为1.5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 &A。[1.0]**10.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若导体的电阻为20Ω时,电流为0.2A,那么,导体的电阻为& & & &Ω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A。[1.0]**11.将30Ω的电阻接在一电源的两端,通过电阻的电流是0.3A,若把30Ω的电阻拿走,将10Ω与60Ω的电阻分别接在这个电源的两端,那么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分别是( & )。[1.5&A.0.9A,0.15A & & &B.0.15A,0.9A & & & C.0.1A,0.6A & & & D.0.6A,0.1A**12.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如图15-4所示,我们先使电阻箱R的电阻取某一值,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记录每一次的& & & &和相应的电流值,得到当电阻不变时,电流跟& & &成正比的关系;然后多次改变电阻箱R的电阻,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每次& & &保持不变,记录每次电阻箱R的阻值和相应的& & &值,得到电流跟& & &&成反比的关系。[3.5]**13.导体的电阻为15Ω,当其两端电压为6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4A,若将它两端的电压增加到12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此时该导体的电阻为& & &。[1.5]**14.如图15-5所示的电路,是表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四种接法。当滑片向左滑动的过程中,(1)电流表示数变大的是& & &电路图;(2)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的是& & & &电路图;(3)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的是& & &电路图;(4)不正确的连法是& &&电路图。[2.5]**15.判断题:[2.5]①( &)灯泡发光时通过的电量越多,则电流越大②(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所以当导体中没有电流时,导体中就没有电阻了&③( &)欧姆就是电阻④( &)某段导体中的电压越大,则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⑤( &)导体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大,则它对电流阻碍作用就越大⑥( &)将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串联后接在电阻中,则电阻大的通过的电流小⑦( &)由U=IR可知,在并联电路中电阻较大的,它两端的电压也较大知识的应用**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0.5]A.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 & & & & & & &B.电流跟电阻成反比C.在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17.由欧姆定律&推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0]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D.以上说法都不对18.一个灯泡的灯丝的电阻是4Ω,当它两端的电压是2.8V时,求通过灯泡的电流是多少?&**19.通过一个电阻器的电流是0.4A,电阻器的电阻是90Ω,求它们两端的电压是多大?**20.把一个电热器把它接在家庭电路上,通过它的电流是5A,该电热器的电阻是多少?**21.如图15-6,开关合上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至& &端。当滑片从中点开始(此时灯泡正常发光)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 & &&,电路中的电流变& & &,灯泡亮度变& & &。[2.5]&**22.如图15-7电流表A1的示数为0.9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5A,则通过电阻R1的电流是& & &&,通过电阻R2的电流是& & &。[1.5]**23.如图15-8所示的电路,S合上后,电压表V1的示数是6V,V2的示数是3.8V,那么电灯L1两端的电压是& & &&,灯L2两端的电压是& & &&。[1.5]**24.一盏白炽灯接在家用电路上,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1210Ω,求此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多大?[1.5]25.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时,测出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50mA,则该导体的电阻多大?**26.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则这段导体的电阻是& &&Ω。[1.0]**27.一个电阻为5Ω的导体,通过它的电流为0.8A,说明它两端的电压是& &V。[1.0]**28.一个导体当它两端加8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则它的电阻是& &&Ω;这段导体两端加6V电压时,它的电流为& & &&A,电阻为& & &&Ω;当它两端不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 & &&Ω,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 &&A。[3.0]**29.有甲、乙两个导体,当通过相同的电流时,甲两端的电压比乙两端的电压高,则两者的电阻相比( & )A.R甲&R乙& & &B.R甲=R乙& & &C.R甲&R乙& & &D.无法判定**30.加在阻值12Ω的电阻两端的电压是6V,则在3分20秒内通过该电阻的电量是多少?**31.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是220V,用电器的电阻是40Ω,能否用量程为0~3A的电流表测其电流?[1.5]**32.加在阻值为30Ω的电阻两端的电压是6V,10min通过该电阻的电量是& &&C。[1.0]**33.若导体两端加8V电压时,1min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量是18C,导体中的电流是& & &&A,导体的电阻是& & &&Ω;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为& &&Ω,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 & &A。[2.5]**34.甲、乙两个导体的电阻之比是1∶2,将它们分别接到同一电源的两端,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 & &&。[1.0]35.在电阻是5Ω的导体中,1.5min通过该导体的电量是45C,那么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V。**36.一个5Ω的电阻两端电压为U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3A,如果将这个电压加在10Ω的电阻两端,则电流是& & & &&A。[1.0]**37.当导体两端电压为10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500mA,那么导体两端电压为2V时,导体的电阻是(& &)。&A.0.004Ω& & & &B.0.02Ω& & & & C.4Ω& & & & D.20Ω**38.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连接15-9电路。[3.5]在连接电路图时开关应处于& & &&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 &&(填A或B)端,这主要是为了避免电路中的& & &&过大,而烧坏电路中的有关元件。**39.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利用R=U/I计算出各次的电阻值。但算出的结果往往是不同的,这属于实验中的& & & &&,是不可避免的,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可以& & & & & & &。[1.5]**40.将6V的电压加在用电器两端时,通过的电流是0.2A,该用电器的电阻是& & &&Ω;将3V的电压加在同一用电器两端时,通过电路的电流是& & &&A,用电器的电阻是& &&Ω;如果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零,该电阻的阻值是& & &Ω。[2.0]**41.如图15-10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电灯L1上的电压为1.5V,则电压表的示数( & )A.1.5V & & B.4.5V & C.6V & & & D.7.5V***42.有甲、乙、丙三根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已知甲和乙粗细相同,但甲比乙长;乙和丙的长度相同,但乙比丙细。则三根导线中电阻最大的是( & )。[A.甲 & & &B.乙 & & &C.丙 & & &D.无法判断***43.质量相同的铜丝和铝丝,它们的横截面积相等,铜丝和铝丝的电阻相比较( & )。&A.铜丝的电阻大 & & & &B.铝丝的电阻大&C.电阻一样大 & & & & &D.无法比较***44.如图15-11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若滑片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则应选用的接线柱是( & )。&A.AC或AD& & & & & & &B.BC或BD&C.AC或BD& & & & & & &D.AB或BD***45.请按要求将图15-12所示的器材用色笔连好电路并画出电路图。要求:当滑片向右移动时,电灯变亮。知识的拓展***4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0]&A.电流表和电压表都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B.电流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而电压表不行&C.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而电流表不行&D.电流表和电压表都不能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47.如图15-13闭合开关S,电压表测的电压是( & )。[1.0]A.R1两端的电压 & B.R2两端的电压 & &C.R1和R2两端的电压 & D.电源两端的电压***48.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2A,如果电压增大到9V时,导体中的电流变为多大。[1.5]***49.一只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从3V增加到3.8V时,通过该电阻器的电流增加了0.2A,则该电阻是多少?[1.5]***50.在图15-14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1和V2示数相同,发生的故障是( & )。[1.5]& & &A.灯L1的灯丝断了 & & &B.灯L2的灯丝断了& & &C.开关S处断路 & & & &D.L1两接线柱短路***51.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是8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4A,如果使导体两端的电压再增加6V时,该导体中的电流是( & )A.0.4A & & &B.0.5A & & & & C.0.7A & & & &D.0.93A***52.如图15-15所示,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4种情况,当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使电路中电流增大的是( & )。***53.设计电路。要求:L1和L2串联,电流表测L1的电流,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不超过0.5A。画出电路图,并用铅笔线代替导线将图15-16中的元件连接起来。[3.5]&***54.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通过它的电流为200mA,如果将两端电压再增加6V时,应选什么量程的电流表测其电流?[1.5]55.如图15-17所示的电路,灯L的电阻为10Ω,电源电压为6V,如果电压表被短路,那么( & )A.电流表被烧坏 & B.电压表被烧坏 &C.灯L被烧坏 & D.不发生任何事故***56.某同学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均为零,而电流表的指针指在满量程之外,这时( & )。[1.5]& A.一定是电压表已损坏,应立即断开关& B.一定是电流表与电源两极直接相连,应立即断开开关& C.可能是电压表发生了故障,而电流表既未接错也未损坏& D.可能是电流表与电压表接成了串联电路***57.如图15-1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 & )A.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B.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C.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D.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 & & & & & & & & & & & & & & &,写成数学表达式是& & & & &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 & & & & & &,写成数学表达式是& & & &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 & & & & & & & & & & & & &,写成数学表达式是& & & & &&。*2.几个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 &&,因为导体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 & &&。[1.0]**3.阻值为10Ω的电阻R1与阻值为25Ω的电阻R2串联后的总电阻是& & &&。若通过R1的电流为0.2A,则通过电阻R2的电流是& & &&,R2两端的电压是& & &。[1.5]**4.R1与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350Ω,已知电阻R1=170Ω,则电阻R2=& & &&Ω。**5.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R2=3∶2,则通过的电流之比I1∶I2=& & &&,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 & & & &。[2.5]**6.R1=5Ω,R2=10Ω,串联后接到6V的电源上,则R1两端的电U1为& & & &,R2两端的电压U2为& & & &&,U1∶U2=& & & &。[2.5]**7.电阻R1=30Ω,与电阻R2串联后总电阻为90Ω,则电阻R2为& & &&Ω。将这两个电阻并联,其并联的电阻为& & & &Ω。[1.5]8.粗细相同的两根铝导线,长度关系是L1>L2,串联接入电路后,其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是( &)A.I1>I2,U1<U2& &B.I1<I2,U1>U2& &C.I1=I2,U1>U2& D.I1=I2,U1<U2**9.串联电路随着用电器的个数增加,其总电阻( & )。[1.0]A.变大 & & &B.变小 & & &C.不变 & & & D.无法判断**10.已知:R1=4Ω,它与一只电阻R2并联后的总电阻是2.4Ω,求:R2的阻值。[1.5]**11.如图15-19,R1=6Ω,U2=3V,总电压为7V,求:R2=?**12.如图15-20,R1=2Ω,R2=3Ω,电压表的示数为1V。求:R2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1.5]知识的应用**13.在家庭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干路中的电流( & )。[0.5]&A.越大 & & & & &B.越小 & & & &C.不变 & & & & D.无法判断**14.将电阻R1、R2并联在电路中,已知R1=4R2,则在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 & )[1.5]&A.1:4 & & & &B.4:1 & & &C.2:1 & & & D.1:16**15.将20只电阻都是9Ω的小灯泡串联后接在36V的电源上,通过其中一个小灯泡的电流为& & & &mA。[1.0]**16.如图15-21所示的电路,电压U为24V,电流表的示数为1.2A,电压表的示数为6V,则电阻R1阻值为& &&Ω。[1.0]**17.电阻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是1.5kΩ,接入电路后,R1两端的电压为6V,R2两端的电压为3V,则R1的阻值是& & &Ω。[1.5]**18.如图15-22所示,已知R1=6Ω,U∶U2=4∶1,则R2的阻值是& &&Ω,U1∶U2=& & & &。[2.0]**19.把6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在24V的电路上,每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 & &&V。若每个小灯泡的电阻都是16Ω,电路中的电流是& & &A。[2.5]**20.如图15-23所示的电路中,并联电路的电压U&=& & &&;干路中的电流I&=& &&;总电阻的倒数1/R&=& & & & &。[1.5]**21.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要& & &&,因为导体并联相当于& & & & & & & & & & & & & &&。[1.5]**22.两个相同的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为4Ω,那么将它们串联后的总电阻是& &Ω。[1.0]**23.将6只30Ω的电阻并联起来,其电阻为& & & &Ω,15Ω的电阻与30Ω的电阻并联,总电阻是& & & &Ω。[1.5]**24.将两个灯泡L1与L2并联,用电流表测出通过L1和干路中的电流分别为0.5A和0.7A,则通过L2的电流为& & &&mA。[1.5]25.将一阻值为10Ω的均匀的电阻丝对折后,当成一根使用,则对折后的电阻为& & &Ω。***26.如图15-24所示的电路,R1的阻值为10Ω,电流表的示数为0.4A,电压表的示数为3.2V。求:R1两端的电压,R2的阻值及电源电压。[2.5]***27.如图15-25:U1=6V,U=10V,通过R1的电流是0.4A,求:R1、R2的阻值。[2.5]***28.判断题:[2.5](1)( & )导体的电阻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而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2)( & )欧姆定律公式中的I、U、R是同一电路上的电流、电压和电阻(3)( & )串联电路中的任一用电器被烧断时,其它用电器仍然正常工作(4)( & )串联电路上,其中一个电阻增大时,总电阻也增大(5)( & )金属中能够自由移动的是自由电子,所以电流和方向就是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29.两盏电灯L1、L2串联在家庭电路中,如果它们的电阻分别是440Ω和110Ω,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灯L1、L2两端的电压各多大?[2.5]***30.R1与R2串联后,连到10V的电源上,R1=30Ω,测得R1两端的电压为6V,求:电路中的电流和R2的阻值。[2.5]***31.R1、R2串联后接到18V的电源上,测得通过R1的电流为0.2A,R2的电阻是40Ω。求:R1的阻值和R2两端的电压。[2.5]***32.R1=60Ω,R2=70Ω,它们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上,测得5秒钟通过R1的电量是6C,则电源电压和R2两端的电压各多大?[2.5]***33.如图15-26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20V,R1=25Ω,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求R2的阻值和电压表的示数。[2.5]***34.n个阻值分别为R1、R2……Rn电阻串联在电压为U的电路中,U1∶U2=& & &&;U1∶U=& &&;Un∶U=& &&。由此可见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的分配与各部分电阻成& & & &。[2.5]***35.粗细相同的两根镍铬合金线A和B,A的长度大于B的长度,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则通过它们的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是( & )。[1.5]A.IA&IB,&UA=UB& & B.&IA&IB,&U1=U2& & C.IA=IB,&UA&UB& & &D.&IA=IB,&UA&UB***36.有三个电阻,阻值分别是3Ω、6Ω、9Ω,串联后接到6V的电源上,则三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 )。A.2V、4V、6V & & &B.1V、2V、3V & & C.3V、2V、1V & & D.6V、4V、2V***37.有一电铃正常工作的电压是12V,要将此电铃接到电压是20V的电源上,应如何办?&***38.一把电铬铁,正常工作的电阻是72Ω,通过的电流是0.1A,问必须给它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才能把接到220V的电源上?[2.5]***39.一个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为6V,阻值为15Ω,将它与一只12Ω的电阻串联后接到电压是多大的电源上,此用电器才能正常工作?[2.5]***40.两个电阻R1、R2,它们的阻值分别是10Ω、20Ω,将它们串联后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通电5min,则通过R1、R2的电量分别是( & )。[1.5]A.1C,2C & & &B.180C,90C &C.40C,20C & & D.60C,60C &&***41.将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3R2,总电压为4V,则R1两端的电压为( & )。A.4V & & & &B.3V & & & &C.2V & & & & &D.1V***42.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锰铜丝,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 & )。[1.5]A.粗的电流大,且电压也大 & & B.细的电流大,且电压也大C.粗的、细的电流一样大,但细的电压大D.粗的、细的电流一样大,但粗的电压大***43.一段导体的电阻增加3Ω后,接在原电源上,发现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是原来的4/5,则该导体原来的阻值是多少?[2.5]***44.如图15-27所示的电路,R1=20Ω,变阻器R2的阻值范围为0~40Ω,当变阻器滑片P移至变阻器的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那么当变阻器滑片P移至阻值最大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多大?[3.5]***45.如图15-28所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是7.5Ω,电压是1.5V。如果电源电压为4V,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变阻器分去电压& &&V,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 & &A,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 & &Ω。[2.5]***46.如图15-29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0.3A,灯泡L的电阻为3Ω,整个电路的电阻为30Ω,那么,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 &V,电压表的示数是&&V。***47.如图15-30所示的电路中,当变阻器的滑片在向右移动过程中,变阻器连接入电路的阻值将& & & &,电路中的电流将& & & &,电阻R1两端的电压将&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5]***48.如图15-31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自左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路的总电阻、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1.5]&A.变小、变大、不变 & & & B.不变、变大、变小&C.变大、变小、变小 & & & D.变大、变大、变大***49.如图15-32,R1=10Ω,R2是阻值为0~40Ω的变阻器,电源电压为10V。当P在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多大?当P在AB中点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各多大?[2.5]***50.R1=5Ω,R2=7Ω,将R1、R2串联在某电路上,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I1∶I2=& & & &,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 & & &。[2.0]***51.下列各图15-33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动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各怎样变化:若滑片P向右移动: & & & & 若滑片P向左移动: & & & 若滑片P向右移动:电流表示数& & &&; & & & &电流表示数& & &&; & & & 电流表示数& & &&;电压表示数& & &&; & & & &电压表示数& & &&; & & & 电压表示数& & &&;***52.如图15-34所示的电路,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由U1变化到U2,U1∶U2=5∶2,则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前后,通过电阻R的电流之比为( & )。[2.5]A.5∶2 & &B.2∶5 & C.1∶1 & & D.无法判断***53.将电阻R1和R2组成串联电阻,R1∶R2=3∶1,如果电路两端的总电压是12V,那么R1两端的电压是( & )。[2.0]&A.4V & & & B.3V & & & &C.8V & & & D.9V***54.如图15-35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不变,R1=8Ω,R2是最大阻值为60Ω的变阻器。求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变化范围。[2.5]***55.如图15-36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R1=10Ω,R2是0~50Ω的变阻器。求当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2.5]***56.某用电器R1上标有“10Ω &3A”,另一用电器R2上标有“50Ω &1.5A”,串联后接到电源上,为了使用电器正常工作,电源电压应不超过何值?[2.5]***57.如图15-37所示的电路,灯L1、L2是& & &&联的,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A,A2的示数为A1示数的3倍,则A3的示数为& & &&A。***58.1Ω和10Ω的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R1,1Ω、10Ω和100Ω的三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R2,则R1、R2的大小关系是( & )。 & & &A.R1&R2& & & B.R1&R2& & & &C.R1=R2& & & & D.无法判断***59.学校照明电路的总电阻( & )。[1.5]A.只开一盏灯时总电阻最小 & & & & &B.不开灯时总电阻最小C.所有灯都开着时总电阻最小 & & & &D.所有灯都开着时总电阻最大60.如图15-38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分别是( & )A.变大,变大 &B.变小,变小 & &C.变小,不变 & & D.变大,不变***61.下面四对并联的电阻,总电阻最小的是( & )。[1.5]A.两个4Ω的 & & & & & &B.一个4Ω,一个6ΩC.一个1Ω,一个8Ω & & D.一个2Ω,一个7Ω***62.有一根粗细均匀的锰铜线,阻值为R,将其对折后的电阻是原电阻的( & )。[1.5]& & &A.1/2倍 & & & &B.1/4倍 & & & & &C.1/8倍 & & & & &D.2倍***63.两个电阻并联后的接入电路,总电阻为R,若将其中任一电阻的阻值减小,则总电阻将& & &R;若将其中任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大,则总电阻将& & &R。(填“>,<或=”[1.5]***64.两个同样的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是36Ω,若将它们并联后,总电阻是& & &&Ω。***65.导体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 & &,因此导体串联后总电阻& & & &;导体并联后相当于增加导体的& & & & & &,导体并联后总电阻& & &&。[1.5]***66.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线,阻值为R,将其用拉丝机均匀拉长为原来的2倍,再将其对折,则它的电阻值& &&&R。(填“>”,“<”或“=” [1.5]***67.现有20Ω的电阻若干,实验时需要用5Ω的电阻一只,应用& & &只20Ω的电阻& & &联;若需要80Ω的电阻一只,应用& &&只20Ω的电阻& &&联。[1.5]***68.现有阻值分别是2Ω,5Ω,8Ω和20Ω的电阻各一个,要获得4Ω的电阻可以将& & & & & &的电阻& & &联;如果要获得10Ω的电阻,则应将& & & & & &&的电阻& & &联。[2.5]***69.如图15-39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A1为0.12A,A2为0.08A,A3为0.1A,电压表的示数为2.8V。由此可知干路中的电流是& & &&A;灯L1两端的电压为& &&&V,灯L2两端的电压为& & &&V。[2.5]70.电阻R1=1Ω,R2=24Ω,把它们并联后的总电阻( &)。A.一定大于24Ω, &B.大于1Ω,小于24ΩC.一定小于1Ω & & & D.可能等于1Ω***71.并联电路,随着并联支路数目增加,其总电阻将( & )。[1.0]A.变大 & & & & &B.变小 & & & & & C.不变 & & & & &D.无法判断***7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10Ω的两个电阻,并联后可能的最大总电阻是( & )。[2.5]&A.2.4Ω & & & & &B.2.5Ω & & & & C.5Ω & & & & & &D.1.25Ω***73.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的总电阻与并联后的总电阻之比( & )。[2.0]A.n:1 & & & & & &B.n2:1 & & & & &C.1:n & & & & & & D.1:n2***74.如图15-40所示的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各电表示数变化情况是( & )。[2.0]&A.V1增大,V2减小,A减小&&B.V1增大,V2减小,A增大&C.V1减小,V2增大,A增大&D.V1减小,V2增大 &A减小***75.如图15-41所示,R1=R2=10Ω,则A、B间的总电阻是( & )。[1.0]&A.5Ω & & B.10Ω & & C.20Ω & &D.0Ω***76.如图15-42,R1=5Ω,R2=20Ω,已知干路中的电流是0.5A,求电路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阻的电流。[2.0]***77.如图15-42,若电路两端的电压是9V,I=0.2A,I1=0.15A。求:R1、R2的阻值。[2.5]***78.如图15-43,电源电压是18V,R1=60Ω,R2=10Ω,I1=0.2A。求:I2=?,I=?[2.5]***79.一段电阻两端的电压是4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A,如果在它两端再并联上阻值为R的电阻时,干路中的电流增加了0.4A,那么电路的总电阻R总和R的阻值各是多大?[2.5]***80.如图15-44:R1=10Ω,R2=20Ω,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求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2.5]&&***81.如图15-45所示的电路,灯L的电阻RL=40Ω,R是标有“20Ω 1.5A”字样的变阻器,电源是由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试求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范围。[2.5]***82.把R1与R2并联后接在电源上,当R1减小时,其总电阻( & )。[1.0]A.一定减小 & & B.一定增大 & & & C.可能会增大 & & D.可能会减小***83.把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镍铬合金线连接在电路中,若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则它们的连接方式是( & )。[1.0]A.一定是串联 & & & &B.一定是并联&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 & & &D.无法判断***84.如图15-46所示的电路,R1=2R2,电流表在A、B两处测得的电流分别为IA和IB,则( & )。[2.5]&A.IA=IB& &B.IA=IB& &C.IA=IB& &D.IA=IB***85.将电阻R1、R2并联后接到某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为I,则( & )。[2.5]&A.R1中的电流为& B.电源电压为()I&C.R2上的电压为IR2& & & &D.R1、R2上的电压之比为R2:R1***86.如图15-47所示的电路,电流表A1与电流表A2的读数之比是5:2,则两个电阻R1与R2之比是( & ) A.2:5 & & B.5:2 & & &C.3:2 & & &D.2:3***87.如图15-48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1A,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 )。A.不变 & & B.增加到2A & &C.减少到1/2A & D.增加到4A***88.如图15-49,电源电压4V,R1=R2=4Ω,R3=2Ω。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分别是多少?[3.5]***89.如图15-50所示的电路,R1=2Ω,R2=6Ω,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4.8A,求:[3.5](1)电路的总电阻;(2)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3)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知识的拓展****90.如图15-51,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1.5A,电压表的示数为9V。(1)求电源电压和R1的阻值;(2)当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1A,R2的阻值是多大?[3.5]****91.如图15-52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12V且保持不变。R1=8Ω,R2为0~12Ω的滑动变阻器。开关S合上后,变阻器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时,求电流表、电压表的变化范围。[3.5]****92.如图15-53所示的电路,R1=9Ω,R2=6Ω,R3=4Ω。开关S1、S2均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4V。求:(1)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2)仅合上开关S2时,电压表、电压表的示数。[3.5]****93.如图15-54所示的电路,灯L2的阻值R2=20Ω,当S1断开,S2合上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3A和3V。求:(1)电源电压;(2)S1、S2均合上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3.5]****94.如图15-55所示,R1=15Ω,R2=10Ω,当S1合上、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当S1、S2均合上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求:(1)R3的阻值;(2)S1、S2均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3.5]****95.如图15-56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灯L1的电阻为15Ω,当开关S1、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求灯L2的电阻。(2)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L3的电阻。[3.5]****96.如图15-57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R1=6Ω,R3=4Ω,当S1、S2均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求:(1)R2的阻值;(2)当S1、S2均合上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3)仅合上S1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3.5]****97.如图15-58所示电路中,RL=6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源电压为8V。为了使两表都能安全使用,对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有何要求?[3.5]****98.如图15-59所示,R1为0~200Ω的变阻器,R2=50Ω,电源电压为20V,电流表的量程A1是0~0.6A,电流表A2的量程是0~3A。合上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R1的中点时,1min通过R1的电量是多少?为了使两表都不损坏,R1连入电路的电阻只能在什么范围内变化?[4.5]****99.实验:给你一个电池组,一只电压表,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一只开关和几根导线,请你用来测一个未知阻值的电阻RX。要求:(1)画出电路图;(2)简述实验原理和步骤;(3)写出计算RX的公式。[4.5]&****100.如图15-60所示的方框称为黑箱(看不见内部情况的意思),它外面有四个接线柱,并知道内部有三只阻值相同的电阻,但不知道接法。经从外部对四接线柱进行测定,得知RAD=RBC=R,RAB=RCD=2R。请在黑箱内画出电阻的连接方法。[3.5]检 测 题(每题10分,共100分;完成时间30分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 & &&的原因。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的& & &&作用的,其它条件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2.在用实验研究一段导体(电阻)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应当运用滑动变阻器进行调节,不断地改变& & & &&值,并记录对应的& & & & &值,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研究一段导体(电阻)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时,每次实验应换用不同阻值的导体,并运用滑动变阻器进行调节,使每一次导体两端的电压& & & &,并记录对应的& & & &&值,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实验结果可得到著名的欧姆定律,其内容是& & & & & & & & & & & & & & & & & & &。**3.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200mA,则该导体的阻值为& & &&Ω;若使该导体两端电压变为3V,则该导体的电阻为& & & &&Ω。**4.已知两个导体的电阻分别为R1=4Ω,R2=6Ω。若将它们串联接人电路,则总电阻为& & &Ω,它们各自两端的电压U1∶U2=& & &&;若将它们并联接人电路,则总电阻为& & &&Ω,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 & & & &。知识的应用**5.电阻R1:R2=4:3,它们并联后接入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 & & &&,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 & &。**6.在并联电路中,通过支路的电流跟该支路的电阻成& & &&比,并联电路具有& & & & &作用。***7.n个等值电阻并联后,总电阻R等于某一电阻的& & &&倍,总电流等于某一条支路电流的& & &倍。***8.已知:R1&R2,将图15-1中的四种不同接法接到同一电源的两极间,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的是(& &)。知识的拓展****9.给你一个电池组,一只电流表,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以及开关、导线。用这些器材测一个未知阻值的电阻Rx的阻值。要求:(1)画出电路图;(2)写出主要步骤和计算式。****10.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只小灯泡的电阻,请你回答该同学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1)灯泡的亮度在他看来是正常时,他停止了对滑动变阻器的调节,并细心地观察电流表,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在缓慢地变小,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 & & & & & & & & & & & & & & & & & &&。(2)后来他又调节滑动变阻器,一不留神灯泡熄灭了(灯丝烧断了)。这时他观察到两电表的示数情况将是( & &)。A.两电表示数都为零 & & & & B.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C.两电表的示数都不为零 & & D.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且比原来大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分之95是百分之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