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人高烧不退,现已住院治疗,用退烧药有哪些后退烧,但几小时后又发烧。怎么办?

宝宝吃了退烧药,烧退了怎么过几个小时又高烧了?_育儿问答_宝宝树
宝宝吃了退烧药,烧退了怎么过几个小时又高烧了?
&宝宝发烧38度多给宝宝吃了退烧药,烧是退了,等过几个小时又了,昨晚还烧到39度4,急死了,去医院大夫就让吃药,各位妈妈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当时年龄:
10905 浏览
来自:网页;
我家宝宝六七个月时有一次也是反复的发烧,第一次去一家医院看,医生说,肚子涨什么的,给开了药吃了两天也没用。还是反复的发烧,吃退烧药烧是退了,不过没几个小时又烧。跟你家宝宝症状一样。我们又换另一家医院去看,医生抽血检查了一下,说是炎症引起的。打了五天的消炎药。医生说打到第三天宝宝应该就差不多好了。果真,打到第三天时宝宝晚上就不哭闹了。我建议你还是抽血检查一下。
最佳回答者:
"建议物理降温"&的妈妈回答:
"建议物理降温"&的推荐知识:
婴幼儿体温中枢发育尚未完善,遭遇呼吸道感染、过敏、接种反应等都会出现宝宝体温升高的情况,但又不能乱用药。那么当宝宝发烧或高热不退时,妈妈该采取什么措施帮助宝宝降低体温呢?
1、 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婴幼儿发烧时可以以此帮助降温。准备75%的酒精100毫升,加温水等量,保持温度在27~37摄氏度左右,不能过冷,否则会引起肌肉收缩,致使热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时,用小毛巾从宝宝颈部开始擦拭,从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进行,腋 窝、腹股沟处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有利于降温。注意宝宝胸口、腹部、脚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2 、温水洗澡
以上知识内容来自宝宝树育儿网
亲,有炎症引起的发烧呢,所以会吃退烧药几个小时候有高烧,最好去大医院抽血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有炎症
首先,你要知道,宝宝发烧只是宝宝身体其他不适的一种表现方式而已,发烧本身是没害的,对身体还是有益的,是抵抗病毒及有害细菌时身体的一种反应而已,所以,你就必须要找到引起,比如是扁桃体发炎,还是呼吸道感染,只有把这个病因找到,治疗好了,宝宝才不会发烧了。
宝宝没有出过幼儿急疹的话,首先考虑,不要去医院点滴,发烧了三天后,疹子就会出来了
亲 估计是,我的宝宝今天凌晨3点也发烧了,39度,到中午2点拉了3次,没有感冒,应该也是幼儿急疹,没事的,宝妈,估计要3-4天的,烧到39.5以上给药布洛芬悬浮液,以下就洗温水澡就好,降温的,烧退疹出就好了。
我家的时候去医院,医生给开的退烧针,打了以后就退烧了。你在他发高烧的时候给他吃来比林,吃过就好了。我家宝宝就吃过。
如果是高烧的话可能是幼儿急疹,幼儿急疹的表现就是反复高烧,吃了退烧药药效一过又高烧。39度以下进行物理降温,39度以上给吃退烧药美林或者泰诺林,或者2者交叉吃中间间隔4小时,不要给宝宝穿太多。要是幼儿急疹的话3-4天退烧,然后出红疹,红疹也是持续3-4天,不需要特别护理,可以洗澡
明白亲的痛苦,我宝也经过这样的情景,但没办法,小孩发烧都会反复几天的,还有,亲你发现没有呀?要找出根源,才能更好的退烧。 这段先物理降温,过6-8个小时再吃退烧药了。
这个是很严肃的问题,你最好是问问医生,他们是权威
没关系的,宝宝发烧经常是反复的,我们家宝宝前几天也这样,不过你也要仔细观察宝宝发烧的原因,有没有上火,或者消化不良,都是。
1共2页 直接到页
宝宝树孕育当前位置: >>
小儿高烧不退怎么办
小儿高烧不退怎么办 孩子发热了,有的妈妈会不知所措,有的不管方法对不对会采取立即降温的方法等等。如果处理不当,不 仅会延误病情,有的还能掩盖孩子的病情。 药物退烧法 退烧药的使用有技巧,有原则,了解它的用药原则,才能达到良好效果。一般退烧药有水剂、锭剂、栓剂 和针剂,它们各有不同的使用原则-●水剂较温和,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扑热息痛的糖浆,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 ●阿司匹
林锭剂退烧效果好。但阿斯匹灵可能会引发雷氏症候群,所以某些特定时期不能使用,例如宝宝 患有水痘或流感时。 ●栓剂是从肛门塞入的药物,主要由直肠吸收,效果比较快速。如果孩子拒绝口服药物,退热栓就是最好 的选择。使用时,宁愿少用一些,烧退得慢一些,也不要大量使用。如果密集使用,容易退烧过度,不仅 会导致体温陡降,药物反覆刺激肛门后,还易造成宝宝腹泻。 ●针剂是最不安全的退烧药物,不是非常必要时,一般不建议使用。 注意 不同退烧药最好不要并用,如果剂量控制不好,会有隐患。更不可为了加强退烧效果,为宝宝多服几次退 烧药或将剂量增加。要知道退烧药的毒性反应之一,就是使体温重新升高。 物理降温法 物理降温适用于高热而循环良好的患儿。特点是方法简单,不良反应少。 ●温水擦浴 适用于高热宝宝。水温应略低于宝宝的皮肤温度(即 32℃-34℃)。皮肤接受冷刺激后,可使毛细血管收缩, 继而又扩张,达到降温效果。擦浴时亦可用按摩手法刺激血管被动扩张,促进热的发散。注意擦浴时用力 要均匀,轻轻按摩几下,还可以促进血管扩张。擦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以助散 热。四肢及背部各擦浴 3-5 分钟。温水擦浴后用大毛巾将宝宝包好,让宝宝舒适平卧,并多给宝宝喝些温 开水。 ●酒精擦浴 使用酒精擦浴时要注意酒精的浓度,一般以 30%-50%浓度为宜。酒精不要太凉,温度以 32℃-35℃为宜。 用纱布或毛巾浸蘸酒精后,有规律地擦拭。通常是先从患儿的颈部开始,自上而下地沿上臂外侧擦至手背。 然后经腋窝沿上臂内侧擦至手心。上肢擦完后,自颈部向下擦试后背,擦浴的同时用另一只手轻轻按摩拍 打后背,以促进血液循环。最后自髂部开始擦拭下肢,方法与擦拭上肢相同。每个部位擦拭 3 分钟左右。 擦拭腋下、肘部、掌心、腹股沟、足心等部位时停留时间应稍长些,以提高散热效果。1 宝宝皮肤娇嫩,擦浴时动作要轻,不可过度用力,以免损伤皮肤。酒精擦浴过程中应注意为宝宝保暖,身 体暴露部位不要多,擦拭过的部位及时盖好衣被。擦浴时如发现宝宝寒战、面色苍白等异常情况,应停止 擦浴,盖好衣被保温,并及时请医生诊治。对婴儿和体质虚弱的小儿不宜使用酒精擦浴。 ●头部冷敷 头部冷敷适合宝宝的一般发热,尤其适合低温宝宝。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敷在宝宝前额部,每 5-10 分钟更 换一次。也可将水袋中灌上凉水,枕在脑下。 ●冷盐水灌肠 冷盐水灌汤的降温效果显著,但不适合家庭中操作。 提醒1、擦浴前最好先在患儿头部放置一个冰袋,这样既有助于降温,又可防止由于擦浴时表皮血管收缩,血液 集中到头部引起充血。2、胸部、腹部及后颈部对刺激非常敏感,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和腹泻等不良反应,不宜做温水、酒精擦 浴。 急!!!!小儿高烧不退,最高到 40.3 度!!我小儿现在 9 个月大,11 月 22 日开始发烧,去医院就诊后,吃药好了,间间 断断又发烧、咳嗽,都有去医院就诊,而且前段时间兼有腹泻现象,医生诊断为秋季性腹泻,就诊三次腹泻现 象已解决,但从昨日凌晨开始又发烧,昨日早上去医院就诊,但温度都没有完全降下来,昨晚发觉温度有 升高到 39.5 度,有点害怕所以十点多再次去医院就诊,当时医生看到这种情况,就叫做血常规检查,发觉 白细胞去到 24 以上, (正常同龄的为 6) ,判断为细菌感染并需要留院观察,昨晚并抽血检查直至现在都没 有完全退下,最高去到 40.3 度。温度有时会下降一点,但不久又上升,今天下午得出抽血检查结果为 C 反 应蛋白偏高,去到 80 多,转西胺酶也有点偏高,医生高细菌很多,所以导致高烧不退,今日先锋针也打了, 退烧药也吃了,还去拍了肺部片,也不见温度回复正常,后来得知检验结果后医生开了支针,打完后又吃 了点药,温度下降了,但 9 点多又似乎有上升的趋势,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该怎么办才好?那个 C 反应蛋 白是什么来的?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孩子现在有感染很厉害,体温不会一下降下来,等感染控制后体温会降下来,体温只 是一个症状,你现再需要给孩子多喝水,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情况,若体温不超过 38 度 5 可以物理降温, 不要用药。反应蛋白(CRP)是组织损伤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病毒或细菌感染、梗塞、免疫复合物沉积等因 素都可导致组织损伤。在组织损伤的急性期,肝脏合成的一些血浆蛋白显著增加,蛋白质通称为急性时相 蛋白,其中 CRP 是急性时相蛋白中变化最显著的一种。 /index.asp?boardid=224&page= 肺炎支原体,咳嗽不止怎么办?岁男孩,7 月下旬开始鼻塞,咳嗽,吃过感咳双清胶囊,咳特灵胶囊,没 什么效果。8 月 8 日-8 月 10 日挂点滴(头孢塞污及青霉素)挂了 3 天,咳嗽加重。8 月 11-8 月 13 日又挂 了 3 天阿奇霉素及头孢塞污, 同时在 13 日验血支原体呈阳性。 接着 8 月 14 日-8 月 15 日挂了两天头孢塞污, 8 月 18-8 月 20 日又挂了阿奇霉素及细辛脑,之间吃过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液及澳特斯,酮体芬,还有 中药。8 月 23 日医生又给开了 3 针阿奇霉素及细辛脑,现在咳嗽还挺厉害(睡觉时不咳)而且有些鼻塞, 近几天夜里睡觉时汗很多,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支原体肺炎病程比较长,抗生素不能停用主要是用大环内脂类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等;应该继续治疗.2 小儿感冒的主要症状有发热、流鼻涕、鼻塞、咳嗽,有时可伴有呕吐和轻度腹泻。尤其周岁以内的患儿全 身症状重,多为高热、不吃奶,甚至还有抽风等。看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十分着急。那么,该怎样给患 儿合理用药呢?以下几点,供使用时参考:(1)不要急于退热。不急于给小儿退热有几方面的原因: ①体温 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低热或中热有利于小儿成长发育。发 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 的正常成长发育。 ②不到高热不用药。体温达到 39 度以上就必须用药,而且刻不容缓。高热持续过久,可使身体的许多 重要功能失调;由于氧气和营养素消耗大而加重心脏血管的负担;大脑兴奋过度而导致高热惊厥或过度抑 制而引起昏睡;消化功能紊乱;抵抗力减弱,合并肺炎等。 ③退热药副作用大,非万不得已不用。无论是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APC),还是其它五花八门的退 热药,都离不开由阿司匹林、咖啡因、非那西汀来合成。因此,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刺激胃粘膜, 破坏食欲,使胃溃疡加重甚至出血,引起胃肠长期少量出血并由此而导致缺铁性贫血;引发血液疾病;损 害肝脏和肾脏;严重过敏反应者,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合并肝肾中毒而致死。 ④可酌情采用物理、药物降温。(2)合理用药:小儿感冒不要随便使用抗菌素,应选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因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小儿 常用抗感冒病毒的药物有: ①病毒灵(吗啉胍),服用量按每日每公斤体重 10 毫克,分 3 次口服。 ②板蓝根冲剂,每次半袋,每日 3 次,白开水冲服。 ③金刚烷胺,每片 0.1 克,小儿用量按年龄折算,允许连续服药时间为 3~5 日,最长不可超过 10 日。 ④抗病毒口服液,每次半瓶,每日 3 次。 ⑤抗感解毒冲剂,每次半袋,每日 3 次,白开水冲服。(3)可合用抗菌素的指征: ①服用抗病毒药物后仍不退热时。 ②防止 6 个月以下月龄婴儿发生继生性细菌感染。 ③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 ④经常患扁桃体炎者。3 ⑤出现气管炎(咳嗽、脓痰)或肺炎征象者。(4)应用抗病毒药、退热药、抗菌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太久。 ②多喝开水,促进药物的吸收与排泄。 ③3 岁以下小儿肝肾尚未发育成熟,故不宜使用扑热息痛。 ④小儿本人或其家族有解热类药过敏史。 小儿反复发烧怎麽办?.5 月 4 号发烧 39 度,到门诊输液治疗;头孢曲松钠 2 支.双黄连 2 支.病毒唑 3 支. 口服安基林.治疗 2 天仍反复发烧.改用:头孢曲松钠 2 支.清开灵 2 支.维生素 C2 支.维生素 B62 支.辅酶 A1 支. 治疗 2 天仍然反复发热同时伴有咳嗽 应积极的治疗.因为病毒感染没有控制啊。可以换用阿奇霉素和病毒唑. /index.asp?b ... icmode=0&page=4 婴儿与大人不同,他们的身体更加娇嫩,遇到这样的情况需要分析具体情况,一般来说,体温在 38 吧以下时,不需要特别处理,可以将孩子衣服打开,让皮肤处于室温下,通过皮肤散热降温。对 38.5 度 以上高热的婴儿,可以口服退热剂,如美林滴剂、泰诺林糖浆。 婴儿发烧用药需要特别的注意,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则: 1.新生儿发热时,千万不能给他吃小儿退热片、阿司匹林和 APC 等退热药品 o 2.一旦体温下降至正常就应该停止降温措施,防止矫枉过正。 3.在炎热的夏天,常因喝水太少引起发热,除以上处理外,每隔 2 小时给孩子喂 5―10 毫升白开水 或白糖水,一般 24 小时内就可退热。 4.对新生儿高热,除了采用物理降温外,还必须找出高热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进行治疗。如果 观察不出原因,最好去看医生,做一下诊断。 5.高烧后的新生儿易发生便秘,可用肥皂条沾水塞人肛门即可,千万不要给孩子服泻药。 小儿高烧不退(在线等)急急急您好,高烧是需要及时处理的. 在退烧的同时进行如下方面的调理: 幼儿感冒或患病,常发烧,胃口不好,家长不必太着急,必需合理进行饮食调理,就可维持正常生长 需要,促使肠胃蠕动,增强食欲,促进身体康复。 有关儿科营养专家建议,幼儿发烧应进行以下饮食调理。1.补充水分 水胜过药,发热身体出汗多,勤喂温水进行补充很有必要。半岁以内婴儿,继续采用母乳喂养。母乳 易消化,能保证营养需求,可补充水分。人工喂养,可喂稀释全脂奶,即 2 份奶粉加 1 份水(2:l) ,此时 婴儿虽然奶量减少些,但补充了水分,更利于幼儿消化吸收。 幼儿发热宜以饮白开水,可适当喂些白开水,以补充人体的维生素 C,增强抗病。饮水量的保持口唇4 滋润力度,不必过多。2.流质饮食 发热幼儿,饮食调理以流食为主,如奶类、藕粉、奶类(少油)等。也可喝些绿豆汤、冰西瓜、以助 降温,利尿抗病。 但对伴有腹泻的幼儿(6 个月以内) ,抵抗力差,胃的蠕动弱,冒粘膜耐受性差,则冷饮不利于身体康 复,应禁食之。 当孩子体温下降,食欲好转时,可喂半流质,如肉末粥、面条、稀饭、蛋花粥、配些易消化的某(清 花鱼) 。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油、盐宜少,少量多餐,切忌吃辛辣和刺激食品。但不必忌口,以 防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3.服糖盐水 幼儿发热伴腹泻,可多次服用。服糖盐水。配置比例 500 毫升水加一小匙糖和半酒瓶盖盐混合。4 小 时内可眼 500 毫升。同时可补充电解质食物如柑桔、香蕉等水果(钾、钠较多)奶类与豆浆(含钙) 、米汤、 面食(含锌) 。症状较重者,暂禁食,同时打“吊针”以补充水份和电解质。腹泻、呕吐缓解后可进流质食 物,如米汤、过滤菜汁、藕粉等,但应禁食牛奶和豆浆(易产气) 。 对发热伴咳嗽小儿,不能进食过多以防呕吐,宜吃易消化食物,少吃海鲜和过咸过腻的食物,以防引 起过敏和咳嗽,加重症状。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小儿发热,是儿科许多疾病的一个共同症状。低度发热,体温 介于 37~38.5℃之间,对身体危害不大,对某些疾病,还有助于病体康复,故不必采取特别的降温退热 措施。但中度发热(体温 38.5~39℃)及高度发热(体温超过 39℃)若持续时间过长,则可引起机体的 损害,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利的影响,故须采取措施,及早治疗,细心护理。 对发热患儿,还必须注意以下三忌:1.忌门窗紧闭,衣着过多。门窗紧闭,不利空气流通,衣着过多,有碍热的散发与蒸发,均对 退热无益。2.忌滥用退热药。退热药多有副作用,有的甚至可引起白细胞减低、出血、溶血等严重反应, 多用无益。3.忌退热过快。退热过快、过猛,可致小儿体液大量丢失,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所以退 热应温和,不宜操之过急。 小儿发热,只是各种各样疾病的一个表现。无热,不一定无病,热退也不等于疾病已经痊愈。所 以,关键还是在于对原发病的治疗。 假如你的孩子高烧不退, 使用常规治感冒的药物没有任何效果, 那么你要注意孩子是否患上了川崎病,5 该病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影响心血管功能,甚至心肌梗死。 广州市儿童医院于明华副院长介绍,川崎病易发于 5 岁以下的儿童中,尤其是 1~2 岁的婴幼儿。 川崎病发作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非常相似,均出现持续 39~40℃的高热,但使用一般治感冒的抗生素药 物没有任何效果。另外,川崎病患儿还会出现眼结膜充血、舌头表面似杨梅状、出皮疹、淋巴结肿大、手 脚红肿等症状。发烧后期,手指头和脚趾头缝或肛门处会出现明显的脱皮现象。 据悉,川崎病最常见后果是引发心血管损害,若早期诊治不及时则有 10%会引发冠状动脉瘤。即 使轻度损害的患儿,也会出现冠状动脉硬化。 据广州市儿童医院统计,川崎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十年发病数和上一个十年相比增加了 6 倍。 川崎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其诊断必须先排除包括猩红热在内的已知疾病,并且符合下述七项中 至少五项诊断条件:(一) 超过五天以上的发烧;(二) 双眼非化脓性结膜炎;(三) 嘴唇发红干裂、草莓舌、 喉咙发红;(四) 颈部淋巴腺肿大;(五) 皮疹;(六) 手掌与脚掌发红肿胀、由手指与脚趾尖端开始的脱皮; (七) 冠状动脉病变。其中第七项的冠状动脉病变,是川崎病最重要的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 初春乍暖还寒,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日渐增多,其中不乏在使用抗生素、退烧药之后,高热仍持续不退, 同时伴有皮疹、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患儿。家长疑惑,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其实,这可能不 是普通的呼吸道感染,而是近年来在本市越来越多的一种新病―――川崎病。 不少成人科医生对川崎病闻所未闻,但据市儿童、儿科医院等儿科专家透露,每 10 万个 4 岁以 下的儿童当中,就有上百个儿童患有一种称为川崎病的疾病。小孩在患病初期就有如同一般的发烧样,但 在病重时,则会影响心脏功能的运作,甚至导致突然死亡。在发达国家里,川崎病已经成为导致儿童后天 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年龄越小越容易患病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血管炎为中心的全身性脏器炎症,多发于 4 岁以下婴幼 儿。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取代了风湿热,成为儿童期重要的获得性心脏病。年龄越小的孩 子,患该病的几率越高。 儿童医院副院长黄敏教授告诉记者,川崎病的主要表现为发热持续 5 天以上,使用抗生素治疗无 效;在急性发热早期,手足皮肤硬性水肿胀、指(趾)端膜样脱皮;与发热同时或发热后不久,全身皮肤 可见多形性皮疹,无水疱或结痂;双眼球结膜充血,但无脓性分泌物或流泪,持续整个发热期或更长;口 腔粘膜呈弥漫性充血,唇红干燥、皲裂、出血或结痂,舌乳头突起呈杨梅舌;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凡是有上述六种症状,可以诊断为川崎病。但也有患儿只有上述症状的一部分,视病情变化而被 诊断为不典型川崎病。 容易混淆关注发烧 川崎病的病情症状和其他疾病比较相像,所以容易被家长忽视。比如猩红热、全身型类风湿性关 节炎和败血症等,其中的一些症状都和川崎病相似。 川崎病又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心脏和冠状动脉受累多发生在起病的 1―6 周,可伴有心脏炎、 心律失常和冠状动脉炎等。川崎病并发心肌梗塞者约占 1%―2%,多于病程一年内(尤其病程 3―4 周内) 发生。临床可能出现烦躁,腹痛和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因此,专家建议,对于小孩发烧,家长不可放松警 惕,以为只是一般的感冒,自己随便给孩子吃些药就会好。 大部分可以治愈 不过专家也表示,只要做到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长期随访,提高孩子自身的免疫能力,大部分 川崎病患儿还是可以完全治愈的。同时,应定期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在发病后 3―5 年内随访,病后 1―2 年内每 3―6 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年一次,户外剧烈活动应适当加以限制。6 本病是日本川崎医师所发现,都发生于小孩,尤其是三至五岁以下,病因不明。诊断必须排除其它已 知的疾病,并且符合下述七项中至少五项诊断条件:(1) 超过五天以上的发烧;(2) 双眼非化脓性结膜炎; (3) 嘴唇发红干裂、草莓舌、喉咙发红;(4) 颈部淋巴腺肿大;(5) 皮疹,包括肛门周围的发红与落屑、卡 介苗注射部位周围的发红;(6) 手掌与脚掌发红肿胀、由手指与脚趾尖端开始的脱皮;(7) 冠状动脉病变。 川崎病的疹子变化多端,没有固定的分布与形状,可以是红斑、丘疹、大片的潮红、或像是荨麻疹般地鼓 起,但是不会有水泡。如果是像荨麻疹的病变,常常与药物过敏混淆,必须注意其它症状以免误诊。肛门 周围的发红脱皮与接种卡介苗部位的发红,是川崎病特有的疹子,也可以当成是皮疹的诊断条件。这两种 疹子大多很早出现,所以对于有怀疑的个案,应该特别注意看一下这两个部位。川崎病容易并发心脏冠状 动脉的变化,而有生命危险。治疗上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与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使用必须持续数月, 如果有冠状动脉的变化,则必须一直吃到完全恢复一段时间为止。 “小宝的身体摸起来热热的,是不是发烧了?” 妈妈们,当你们惊觉小朋友的体温稍为有点高时,千万别胡乱退烧,急着带宝宝去医院,或是要 求医师施打退烧针哦!看看我们给你的建议再行动吧! 宝宝体温好象有点高,看样子宝宝是发烧了!小朋友发烧时只要精神及活动力尚佳,其实并不需 要立即送医,家长只需随时帮宝宝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即可。之后再找儿科医师检查,针对引起发烧, 咳嗽、鼻水、腹泻或呕吐的原因来治疗。 脸红红 宝宝发烧了?小宝宝脸红红的、活力、食欲都差,是发烧了吗? /18/3/2/6/list_1.htm 当身体体温大于 38℃时(肛温、耳温),可称为发烧。它是人类身体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也是一 种身体的警讯,提醒我们 “宝宝可能生病了。 ” 许多家长会误以为发烧都是有害的,烧太久可能会把小宝宝的脑子烧坏掉。但一般来说,41℃以 下的发烧,并不会对脑神经组织直接造成伤害,因此,家长不必过分紧张。 民间有一种说法叫“烧坏脑袋” ,其实烧坏脑袋的并不是单纯的发烧,而是由于小宝宝罹患了脑 炎、脑膜炎等疾病所引起。一般而言,发烧只是这些疾病的一种症状,真正影响脑部的是脑部严重感染病 症。 发烧是孩子生病的警讯,也是身体要提高抵抗力的一种自动反应,发烧处理的重点是:先探讨是 什幺疾病引起的,再来治疗,而不是马上退烧到正常体温。虽然适度地给予退烧药,可以减轻发烧生病的 不舒服,但无法缩减病程,轻度的发烧反而可以提升免疫系统的效能,因此,发烧不完全是坏事! 找一找 发烧症状有哪些?小宝宝如果发烧,可能会有很多不舒服的症状,如:脸红、咳嗽、全身倦怠无力、酸痛、头晕、 头痛、呕吐、腹痛、嗜睡、活动力差、食欲不振、吵闹、不安、哭泣等,让妈咪感到很心疼。不过,也有 些宝宝发烧时并无任何异状,有的宝宝发烧会被长辈误认为是在长牙,而遭到忽略。 遇到宝宝体温偏高, 建议妈咪不妨先做客观的评估, 如小宝宝是否刚洗完热水澡, 或是天气太热、7 穿太多、室内通风不良、刚喝完热的饮料等,约待半个小时后再帮孩子量一次体温,通常会有 1~1.5℃的 落差。排除上述的原因之后,再来考虑是否需要送医院的问题。 通常来说,如果小朋友体温在 38~38.5℃左右,且没有特别不舒服、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说照 样吃、照样睡及照样玩,就不必着急地送孩子就医,或是使用退烧药。但若有热性痉挛病史的宝宝(4%幼 童)则需积极的治疗。 大部份儿科医师认为,发烧在 38.5~39°C 以上时,可适度地使用退烧药,以减轻小孩的不舒服 及减轻父母亲的焦虑,并防止小孩热痉挛发生。但如果出现 40.1℃以上的高温,就得紧急治疗才行。 生病了,来量量体温吧! 当家长怀疑小朋友发烧时,就应该替宝宝量量体温。此外,当宝宝出现下列情况时,妈咪也得考 虑是否该给宝宝测量体温了。*过度流汗。*皮肤干热。*脸色非常苍白,或不寻常的潮红。*呼吸异常过快、过慢或暂停。*感冒症状:流鼻涕、鼻塞、咳嗽、声音沙哑,或喉咙痛。*情绪改变:焦躁不安或注意力不集中、无精打采。 *宝宝自己抱怨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舒服或疼痛。如宝宝自己说“妈妈,我觉得我生病了” 。*小朋友呕吐或拉肚子。Baby 发烧照顾指南 Baby 发烧了,先不必急着退烧。由于发烧是一种抵抗病毒的自然现象,所以如果家长硬要替孩 子退烧,反而削弱了孩子的抵抗力。一般来说体温在 38℃~38.5℃以下,且精神不错,都是可以接受的。不 过,为了减少宝宝的不舒服感,家长在照顾上要特别留心。*不建议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退烧药。*一天使用退烧药不要超过五次以上。*不宜在半夜叫醒小孩服用退烧药,除非可能因发烧导致抽筋时。8 *不要给小朋友覆盖湿毛巾,应尽量保持干爽。*尽量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等。*注意水份及电解质的补充,以免小便过于浓黄。*要多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在适当的处置后,应观察小朋友的精神状态及食欲等,并于就医前记录发烧的天数(需精准计算 发烧满几日)、间隔时间、温度变化及其它不适症状,以供医师参考。 紧急就医指针40.1℃由于发烧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因此找出产生发烧的原因,才是首要的目的,如果确定孩 子是感冒,且高烧至 40.1℃则建议紧急就医。其它需紧急就医的情况还包括: *小于两个月以下的婴儿。 *宝宝哭得很惨,且无法安慰的哭,不断呜咽。 *移动或父母接触时会哭。 *幼儿不易叫醒且脖子僵硬。 *出现皮肤紫斑。 *排除鼻口影响呼吸之障碍物后仍感觉呼吸困难。 *幼儿流口水且无法吞咽任何东西。 *痉挛发生,而且感觉很疲倦。 除此之外,如果宝宝发烧超过 40℃(尤其是三岁以下幼儿),而且是 2~4 个月大的宝宝,不是由 于三合一疫苗引起发烧;小便有烧灼感;烧退超过 24 小时,又反复烧起来;且发烧超过 72 小时,则建议 在 24 小时内立刻就医,以确保孩子的安全。 发烧小常识Q1:宝宝假日发烧,无法就医,可以购买市售的成人感冒糖浆给宝宝喝吗? 市售的感冒糖浆多含有抗组织胺,有些含咖啡因,大多不适合幼儿使用。而且不同厂家生产的产 品,所用的剂量也不尽相同,如果不能确定药品成份,还是建议询问过医师后,再决定是否让孩子服用。 其次,由于发烧只是一种症状,所以最好待确定原因之后再给予退烧。如果只是一般轻微感冒症9 状,可以给予小朋友专用的小儿退烧药。但 6 个月以下小婴儿仍不建议服用成药,须经医师诊断后再使用。Q2:使用冰枕及退烧贴替宝宝宝退烧,是否适当呢? 当小孩发烧不舒服时,是否需要适时地运用一些工具来减轻发烧所带来的不适,如:冰枕、退热 贴等。 一般若幼儿的肛温及耳温介于 38℃~38.5℃时, 仅需多补充水分即可, 不需要着急地给予退烧药(曾 有热性痉挛病史者例外)。当肛温及耳温大于 38.5℃,且小孩出现寒颤或手脚冰冷的状况时,应先给予适度 的衣服或添加盖被,待手脚温暖后,再依情况给予冰枕。 此外,虽然不少家长会选用传统的冰枕来替宝宝退烧,但有不少幼儿不喜欢睡冰枕,因为无法适 应长时间使用带来的冰凉感,且退烧效果也不好,因此,不必一定要使用。此时,建议不妨让宝宝洗温水 澡(水温约 28℃~32℃),达到退烧散热的效果。 其次,要提醒父母,使用凝胶状退烧用贴布,感觉上可以舒缓一些高烧所带来的不适,但并无明 显的退烧效果,且使用时需注意,应避免滑落至婴幼儿口鼻部位,以免造成婴幼儿窒息。Q3:我家宝宝发烧三天,还是没有好转,怎幺办?可以使用塞剂退烧吗? 塞剂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形状像子弹,内含药物或甘油或是遇热会融化的油脂、腊的药物。由于 有些小孩很难喂药,因此就会使用退烧塞剂来退烧,使用塞剂时,要让小朋友侧身弯曲躺好,并将塞剂轻 轻推进肛门至一节手指的深度,它就会融化并经由肛门黏膜吸收。但提醒家长,六个月以下的幼儿不宜使 用退烧塞剂,且一岁以下幼儿建议少用。 医学上很多退烧药都有做成口服剂与塞剂两种剂型,如果一样的剂量,无论口服或塞剂其效果是 完全相同的。在使用时需注意:*由于塞剂退烧效果十分快速,因此,要避免过量,以免小朋友体温急速下降。*若用塞剂,一日不宜超过三次以上,否则容易过度刺激肛门内的肠粘膜而造成拉肚子。如果小 朋友已经有腹泻症状也不宜再选用塞剂退烧。*容易造成肛门疼痛,大便时亦会疼痛,甚至于引起腹泻及反射性肚子痛。*若使用于小女生身上,应注意避免塞错至阴道。 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发高烧或者出现服药退烧后体温又迅速回升的现象。为此,家 长应该有基本的认识。家长除按医嘱治疗并护理病儿外,还应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辨别疾病的知识。1.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热虽高,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 不多,说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 快去医院。2.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10 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3.观察孩子有无剧烈、喷射性呕吐,如有说明颅脑病变,应去医院。4.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 示循环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5.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 院。 如果孩子仅有高热,没有上述各种合并症出现,尽管退热缓慢,或者时有反复,也不必担心,应 该耐心在家中治疗、护理,可采取如下措施:1.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湿润,室内定时通风,成人不要吸烟。 2.发烧是机体对抗外来微生物入侵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因此,38.5°C 以下 的体温不必服退热药。只有体温超过 38.5°C 以上,才需采取退烧措施。 3.病儿的衣服不宜穿得过多,被子不要盖得太厚,更不要“捂汗” ,以免影响散热,使体温升得 更高。4.要鼓励孩子多喝开水,多吃水果。发热后孩子食欲减退,可准备一些可口和易于消化的饭菜, 选择孩子体温不高,或吃药退烧的时机进食,但不要吃得太饱。5.保持大便通常。 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发高烧或者出现服药退烧后体温又迅速回升的现象。为此,家 长应该有基本的认识。家长除按医嘱治疗并护理病儿外,还应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辨别疾病的知识。1.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热虽高,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 不多,说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 快去医院。2.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 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3.观察孩子有无剧烈、喷射性呕吐,如有说明颅脑病变,应去医院。4.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 示循环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5.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 院。 如果孩子仅有高热,没有上述各种合并症出现,尽管退热缓慢,或者时有反复,也不必担心,应11 该耐心在家中治疗、护理,可采取如下措施:1.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湿润,室内定时通风,成人不要吸烟。 2.发烧是机体对抗外来微生物入侵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因此,38.5°C 以下 的体温不必服退热药。只有体温超过 38.5°C 以上,才需采取退烧措施。 3.病儿的衣服不宜穿得过多,被子不要盖得太厚,更不要“捂汗” ,以免影响散热,使体温升得 更高。4.要鼓励孩子多喝开水,多吃水果。发热后孩子食欲减退,可准备一些可口和易于消化的饭菜, 选择孩子体温不高,或吃药退烧的时机进食,但不要吃得太饱。5.保持大便通常。 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儿科门诊比例最大的病种。 按照解剖部位来分,呼吸道感染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上呼吸道包括了鼻、咽部和喉部。 感染的发展多数按照由浅及深的规律,一般先是感染鼻咽喉,如果没有控制好,就会发展到支气管, 再没有控制好,就会发展到肺泡 鼻、咽、喉 ―――――― 支气管 ―――――― 肺泡 在这里有几个常见的名词需要解释一下。 感冒:老百姓通常所说的感冒是指流鼻涕、打喷嚏和咳嗽的一组综合症群,其实在医学上是没有“感 冒”这样一个术语的。 “感冒”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我对照了一下,我认为,感冒实际就是“上呼吸道感 染” ,尤其以急性鼻炎(流涕和喷嚏)为主要症状。 咽喉发炎:这也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医学上也没有这样的术语的。儿科医生看病是必看咽喉的,如果 他看到咽喉部红肿,说明咽喉有炎症,有些医生就会很通俗的说咽喉发炎了。其实,咽喉只是上呼吸道的 一个部分,就象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看不到的部分,也是一样有炎症的。所以咽喉炎实际也是上呼吸道 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有两种通俗的说法“感冒”和“咽喉炎” 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症状是:发烧、流涕、喷嚏、咳嗽。 其中发烧是最多见的症状,往往家长也最紧张。如果一个婴幼儿因发烧来就诊,作为医生,我首先考 虑呼吸道感染,因为最常见。 所以,今天的重要内容就是发烧。 发烧是一种症状,引起宝宝发烧的主要原因就是呼吸道感染,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原因,作为家长,不 需要全部知道。 呼吸道感染的常见感染源有哪些? 病毒和细菌,这两种是最常见的,当然还有支原体、衣原体、真菌。 近年来,支原体和衣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越来越多见,支原体和衣原体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 真菌感染主要是见于免疫缺陷、病程很长和滥用抗菌素的病例,很少见。 作为家长,要重点认识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两种主要病原体:病毒和细菌。 医生接诊了一个发烧的患儿,或者你的宝宝发烧了,那么作为医生和家长,首先要分清楚,这个孩子 感染的病原体是什么? 细菌、病毒或者是细菌病毒混合感染? 因为这关系到用什么药来控制感染。12 关系到用抗病毒药还是用抗菌素。 只有分清感染的因素,才能避免滥用抗菌素 一般临床医生会建议给宝宝查血常规 如果宝宝的白细胞升高,而且中性粒细胞比例高,说明是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就要用抗菌素,例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力欣奇等 如果白细胞不高(降低) ,淋巴细胞升高,说明是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就要用抗病毒的药物,例如新博林、抗病毒口服液、鱼腥草口服液等。 这是门诊医生判断感染性质的简单方法。 有时细菌和病毒是混合一起感染的,这样血常规就没有办法分辨清楚了。 这种情况只有靠医生的经验判断了。 一般情况下,如果宝宝发烧超过 2 天,或者并发咳嗽,通常认为有混合感染,这是多数医生会给宝宝 用点抗菌素。 第二部分 孩子一发烧,家长就最紧张了。 发烧多数是反复发作的,因此,家庭护理显得相当重要。 宝宝发烧时,首先要用物理方法降温,如果体温超过 38.5 oC,才选用药物降温。在使用药物降温的 同时,也要配合物理降温。 以下是我列举的各种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1.多喝温开水、青菜水和水果汁。给宝宝多喝水,补充体液,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实用,适合于所有发烧的宝宝。不 要给宝宝喝冷的水,因为宝宝发烧时经常伴随有胃肠道症状和咳嗽,喝冷水会加重这些伴随症状。要给宝 宝喝温水。 2. 温水擦浴,即用温水毛巾擦拭全身。 这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也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水的温度 32~34 oC 比较适宜,每次擦拭的时间 10 分钟以上。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处等 3. 温水浴:水温约比病儿体温低 3~4oC,每次 5~10 分钟。 很多家长认为宝宝发烧就不能洗澡,其实,恰恰相反,给宝宝洗个温水澡,可以帮宝宝降温。温水浴 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 4. 低温室法 将病儿置于室温约为 24oC 的环境中,使体温缓慢下降。为使其皮肤与外界空气接触,以利降温,需 少穿衣服。有条件者,可采用空调降低室温。这种方法适用于 1 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 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就会慢慢下降。如果宝宝发烧时伴随有畏寒、寒战,就不能 使用低温室法。 5. 退热贴 退热贴是近几年的新产品,很流行,其实退热效果一般,并不像广告夸大的效果。在宝宝的额头贴上 一贴,宝宝的头部会舒服一点,家长的心也会舒服一些。应该是有益无害吧。 6. 冰敷 这种方法的利弊目前还有很多争议。我认为冰敷弊大于利,因为冰敷可能会引起宝宝皮肤的毛细血管 收缩,阻碍散热,体温会更高,特别是伴随有畏寒、寒战,更不能用冰敷。 7. 酒精擦浴 婴儿的皮肤很薄,酒精渗透性很强,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会刺激皮肤,引起毛13 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体温会更高。这种方法已经被摒弃了。 第三部分 如果经过物理降温处理,宝宝的体温还是超过 38.5 oC,此时就要选用药物退烧。 冰敷、酒精擦拭已经被屏弃,肌注退烧针会损伤臀大肌,影响臀大肌的发育,很多医生也不太主张。 因此无论家庭还是医院,口服退烧药都是最好的降温法。 传统的退烧药有阿司匹林片剂口服、 安乃近滴剂滴鼻, 还有各式各样的退热栓, 这些已经基本被淘汰。 特别在广东,以上传统退烧药在没有医生指导下使用,是非常危险的,往往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是 死亡。 有谁知道什么是“蚕豆病”吗? 蚕豆病就是“G6PD 酶缺陷症” ,是一种家族遗传病,在广东人中间很常见。一般情况下,蚕豆病的孩 子跟正常人没有分别,但如果进食蚕豆,或使用阿司匹林,安乃近等退烧药、或磺胺类抗菌素,会引起全 身血红细胞溶解,这是一种儿科常见的急症,可以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死亡率很高。祖籍是广东的人中, 蚕豆病的发生率很高。因此广东人使用退烧药一定要十分小心,要选用安全高效的退烧药。 所以在给宝宝使用退烧药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宝宝是否有蚕豆病。 你知道你的宝宝是否有蚕豆病吗? 如果不知道,赶紧查一查。 高效安全的退烧药有 美林(布洛分)混悬液,每瓶 100 毫升 美林(布洛分)混悬滴剂,每瓶 15 毫升 泰诺林口服溶液,每瓶 100 毫升 泰诺林混悬滴剂,每瓶 15 毫升 美林和泰诺林退烧效果很好,退烧过程比较温和,口服美林后 20 分钟开始起效,一小时达到高峰, 退烧作用持续 4 小时,而且橙汁味,口感好。而且这两种药对于蚕豆病的孩子,都是安全的,不会引起溶 血,可以放心使用。是口服退烧药的首选。 两个月以内的宝宝不需要任何药物退烧法,只要给宝宝多喝点水,少穿衣服,用温水给宝宝抹身,宝 宝的体温很快就会降下来。 记住,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应备有退烧药,美林或泰若林。因为这几种药均是橙汁味,口感很好,小 孩喜欢喝,家长应将药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小孩过量误吃引起中毒。 我个人比较喜欢美林退热口服液。 尤其是 100 毫升装的美林混悬液,效果很好,而且非常安全,完全可以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用 量是每次每公斤体重 0.4 毫升,最多可以用到每次每公斤体重 0.5 毫升。比如你的宝宝 10 公斤,每次吃 4 毫升,4 小时后可以重复使用。百服宁退热口服滴剂和泰若退热口服滴剂用法完全一样,可以按照说明书 的量服用,都很安全。 还有一些中药的退烧药,例如羚羊角,退烧作用缓和,如果高烧,可能效果不是很快,可以配合使用。 还有保婴丹,退烧效果也是比较缓和,但是,如果在高烧的情况下,配合使用保婴丹,可以预防高烧 引起抽搐。所以,宝宝高烧时,最好配合保婴丹一起使用。 第四部分 小儿感冒时怎样合理用药 小儿感冒的主要症状有发热、流鼻涕、鼻塞、咳嗽,有时可伴有呕吐和轻度腹泻。尤其周岁以内的患 儿全身症状重,多为高热、不吃奶,甚至还有抽风等。看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十分着急。那么,该怎样 给患儿合理用药呢?以下几点,供使用时参考: (1)不要急于退热。不急于给小儿退热有几方面的原因:14 ①体温 37.5~38℃为低热, 38~39℃为中热, 39℃以上为高热。 低热或中热有利于小儿成长发育。 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 儿的正常成长发育。 ②不到高热不用药。体温达到 38.5 度以上就必须用药,而且刻不容缓。高热持续过久,可使身体 的许多重要功能失调;由于氧气和营养素消耗大而加重心脏血管的负担;大脑兴奋过度而导致高热惊厥或 过度抑制而引起昏睡;消化功能紊乱;抵抗力减弱,合并肺炎等。 ③传统的退热药副作用大,无论是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APC),都离不开由阿司匹林、咖啡 因、非那西汀来合成。这些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刺激胃粘膜,破坏食欲,使胃溃疡加重甚至出血, 引起胃肠长期少量出血并由此而导致缺铁性贫血;引发血液疾病;损害肝脏和肾脏;严重过敏反应者,表 现为剥脱性皮炎合并肝肾中毒而致死。新型退热药的有效成分是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芬,有退热效果好, 副作用小的优点。正常剂量下副作用几乎等于零。市面上的百服灵系列、泰若系列和美林退热口服液都是 这类产品。 ④可酌情采用物理、药物降温。 (2)合理用药:小儿感冒不要随便使用抗菌素,应选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因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 小儿常用抗感冒病毒的药物有: ①小儿新感冒冲剂是新型的抗感冒药,既可减轻症状,又含有抗病毒成分――金刚烷胺,可直接 针对感冒病毒起抑制杀灭作用,按说明书服用。 ②板蓝根冲剂,每次半袋,每日 3 次,白开水冲服。 ③新博林颗粒:新型的抗病毒口服药。按说明书服用 ④抗病毒口服液,每次半瓶,每日 3 次。 (4)应用抗病毒药、退热药、抗菌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剂量不宜过大,服用时间不应太久。 ②多喝温开水,促进药物的吸收与排泄。 ③含有抗病毒成分的抗感冒药宜早期使用,一般在感冒的第一天开始,连续足量使用 3 天后,无论效 果如何,都应该停药,这样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 如何应对宝宝发烧引起发烧的疾病有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感染性疾病 ,包括病毒、细菌、原虫、立克次体等八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几乎所有的感染性疾病都会引起发热, 比如感冒、艾滋病、疟疾、流脑、SARS 等。二是肿瘤引起的发热,尤其是晚期肿瘤会出现发热症状。三 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红斑狼疮等也会引起发热。可参考上述原因,做进一步检查。 什N是发烧? 发烧即体温不正常地上升了: 即肛探华氏一百度或摄氏三十八度以上,或口探华氏九十九度或摄氏三 十七度半以上。一般以水银探热针作准。 腋探一般不能作准。 耳探亦未完全标准化。如何正确使用请参考个别牌子说明书。 什N是发高烧? 一般以肛探华氏一百零三度或摄氏三十九度半谓之高烧。危险与否是另一问题。 虽然小病可以高烧,反之大病可以无烧,但为安全计,一般都先假设高烧较严重直致以较找到肯定的 原因。 为什N会发高烧? 发烧的原因极多。一般人发烧通常是感染引起的。15 婴儿发烧一般都不是出牙引起的。未看医生先假设是出牙发烧是很危险的想法! 婴儿发烧另一常见原因是防疫针后的反应。但同一时间亦可以是其他感染引起发烧,未看医生先假设 一定是防疫针后的反应是危险的想法。 一般来说,观蔡小儿的行为及其他症状比单单注意温度高低更重要。 发烧有害吗? 发烧可以有害,亦可以有用。不能一慨而论。 发烧的最大作用是警钟,它亦是身体免疫功能一部份。 而发烧的害处在於发烧的原因,而不在於温度高低。虽然小儿发烧通常是感染引起,发烧本身不造成 伤害。但如果发烧引起发烧抽筋则另当别论。 发烧抽筋也是常见的。六个月至六岁的小孩中,大约有百份之三有发烧抽筋。发烧抽筋是有家族性和 续发性的。全身性的发烧抽筋少於十五分钟一般不会伤害大脑的。抽筋通常发生於温度急速上升期间,而 非在高烧期间。发烧加上抽筋也可能是脑膜炎或脑炎的早期唯一病徵,也可以是肠胃炎或其他病的并发症, 一定要立刻看医生了。 什N情况下发烧显示重病呢?一般来说,小儿如果有以下的症状便应快快看医生了:昏睡、太易发脾 气、无精打彩、不停地哭、哭泣声弱、皮肤苍白、皮肤红疹、长流口水...等。一定要文刻看医生了。 小於六个月的婴儿发烧最好快快刻看儿科医生,凭自己观蔡太危险了。他们有时得重病会体温下降而 非发烧呢。 应该如何处理发烧 最重要是观蔡有没有其他病徵,这比温度高低更重要! 发烧时首要是饮大量的水。 其次是帮助身体散热: 减少衣物(不可太少)、 开少少风扇(开冷气要很小心)。 可以服用正确份量的退烧药。千万不能过量。 高烧时用温水抹身或洗澡。但浸浴则要小心。 看过医生后,可以用退烧塞。千万不能过量。(在未看医生前便用退烧塞,便好像未知警钟响的原因 便把警钟关掉-----愚不可及!) 不应该... 千万不要用过量的退烧药退烧。退烧药的作用只不过令病人舒缓痛楚,不能帮助病情。 小儿发烧切忌用亚士匹宁或含亚士匹宁的成药,尤其是水痘、感冒或病毒性的感染。可能引发的雷氏 综合症足以致命,也可伤害肝和脑----非同小可! 不要以酒精抹身。这样会令表皮凉快,但同时表皮血管收缩,以致不能散热,内里烧更高更危险。 不要用棉被局出汗。成人都有一种经验----感冒之下醒来一身大汗,病便好了。这传统做法可能是由 这误会引起的。其实是成人自己的免疫系统战胜了才出汗、降温、退烧 (因果癫倒了)。小儿发烧用「局身 汗」的方法其实是错的----危险! 发烧--26 种对付的要诀&天啊!你真热啊!& 在某些场合,这或许是一种称赞。这回可不同,你感冒了!你的 体温上升,而且感到很不舒服。 在你采取行动前,先听听医生怎么说。 确定你真的感冒 虽然体温 37C 是一般的正常值,但这数字并非固定值。&每个 人的正常体温都不尽相同,而且在一天 当中会有很大的波动。食 物、过多衣物、情绪兴奋、激烈运动等,都会提升体温。&维克利博士 说;&其 实,激烈运动可使体温上升到 39C。再者,孩子的体温容易 比大人高,而且一天当中的波动也较大。& &16 在此有个通则:假若体温在 37.2C--37.7C 时,开始怀疑可 能是发烧,若超过 37.7C,则是发烧。& 勿对抗之 发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其实,它是体内抵抗感染 的机制之一。发烧甚至可能有它的用 途: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 素的效果、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这些能力应可以抵消发烧时所经 历的不 舒服。 如果你需要额外的缓解,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补充液体 当你感到热时,你的身体会流汗散热。但如果你流失大多水 分--例如当你发高烧时--你的身体会关闭 汗腺,以阻止进一步的 水分流失。这使你更难对付发烧。解决之道就是补充液体。除了白 开水,医生们 更偏好下列各种饮料; ①果菜汁 这些液体含丰富的维他命及矿物质,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萝卜 汁。如果你想喝番茄汁,应选 用低钠的产品。 ②草茶 虽然任何茶皆提供液体,但有些特别适合发烧时喝。有一种是 将等量的干百里香、菩提花 (linden)及洋甘菊(chalnomiie)混合。 里香有杀菌作用, 百 洋甘菊减轻发炎, 菩提花促进流汗。 1 茶匙的 上 将 述混合物故入 1 杯沸水,浸 5 分钟,过滤并趁温的时候喝,一天 数次。 ③菩提花茶 这茶单独喝也很好,有促进排汗以及退烧的功能。将 1 大匙菩 提花加入 l 杯沸水中。依 上述方法制备,趁热喝,一天数次。 ④柳树皮 柳树皮含有丰富的水杨酸,这是与阿司匹林类似的化合物,被 认为是&天然的退烧药。&泡 成茶,酌量饮用。 ⑤黑接骨木 这是另一个传统的退烧药。你若不适应阿司匹林,可以使用黑 接骨木荼,作法与上述相 同。 ⑥冰 如果呕吐情形不严重,可以吃冰块退烧。在制冰盒内倒入果 汁,冰成冰块。为了引诱发烧的小 孩,可在冰盒的每一格内放入葡 萄或草莓。 湿敷 湿敷帮助降低体温。热的湿敷可退烧。但是当病人觉得热得很 不舒服时,应以冷湿敷取代。在额头、 手豌、小腿上各放一湿冷毛 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 假使体温上升到 39.4C 以上,切勿使用热敷退烧。应以冷敷处 理,以免体温继续升高。当冷敷布达 到体温,应换一次,反复做到烧 退为止。 以海绵擦拭全身 蒸发也有降温作用。护理专家潘玛丽建议使用 冷自来水来帮 助皮肤驱散过多的热。虽然你可以试拭(用海绵)擦全身,但应特别加 强一些体墨较高的部 位,例如腋窝及鼠蹊部。将海绵挤出过多的水 后,一次摄拭一个部位,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体温将蒸 发这些 水分,有助于散热。 医生们警告,虽然酒精比水还容易蒸发,但它对发烧的病人可 能引起不适。再者,吸入酒精蒸气或 甚至经由皮肤吸收酒精都对病 人不利。 泡澡 &每当我发烧,我经常会开始发抖。这时候,泡个温水澡是最舒 服不过了。&高斯尔博士说。 婴儿应 以室温的温水池澡。另一种方式则是以湿毛巾包住婴 儿,每 15 分钟换一次。17 勿忍痛 你若感到非常不舒服, 可服用止痛药。 维克利博士建议, 成人 服用 2 片阿司匹灵或 2 片 acetaminophen, 每 4 小时服用一次。 Acetaminophen 的优点是较少人对它过敏。 由于阿司匹林 acetamlnoPllen 的作用方式 有些不同,因此你 若觉得使用任何一种皆无法有效地控制发烧,不妨两种并用。每 6 小时服用 2 片阿司 匹林及 2 片 acetamin。phen。或先服用 2 片阿司 匹林,3 小时后再服用 2 片 acetaminophen。但服用这些药 物前,需 先经医师同意。 让小孩服用 acetaminophen 年龄低于 21 岁的小孩,应避免阿司匹林。因为阿司 匹林可能 使发烧的小孩爆发雷氏症候群 (Reye's syndrome) ,这是一种有致 命性的神经疾病。应以 acetaminoPhen 代替。以每磅体重服用 5--7 毫克的方式,计算 acetaminoPhen 的用量。每 4 小时服用一 次。 &增加使用频率或超过适当剂量,都有危险。& 穿衣适量 使用常识来判断穿衣服的多寡。如果你很热,则脱下过多的衣 物,使体内的热气可以散发出来。但 假使你打寒颤,应以衣物裹身, 直到不冷为止。 特别注意小婴儿,因为当他们感到过热时,并不懂得卸 下衣 物。其实,给小孩穿过多衣服或把他们置于酷热的场所,都可能引 起发烧。 调节室内温度 尽可能营造病房气氛,以利病人复原。勿使室温过高,德国医 师通常建议勿超过 18.3C。同时,应 让室内适度地透气,以帮助复 原,但勿使用通风设备。并保持柔和的光线,使病人放松心情。 想吃就吃 发烧期间,无需苦恼该吃什么或不该吃什么。有些医师偏好禁 食(只喝果汁),直到烧退为止。有些医 师则认为应该吃些东西才 好,因为身体发烧时,会消耗热量。总之,选择还是在你,想吃什么 就吃什么。 只是别忘了补充足够的水分。 医学小常识 认识危险的记号 维克利博士建议,若出现下列情形,应看医生。 ?4 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烧。 ?发烧连带领部僵硬。 ?40.5℃以上的高烧,家庭疗法无济于事时。 .41.1C 以上的高烧。 ?持续 5 天以上的发烧。 另外,6 岁以下的小孩,若口温超过 38.8CC,可能引发惊风(痉 挛)。 有慢性病的成人,例如心脏疾病或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可能无 法承受持续的高烧。 温度计使用须知 你的母亲或许只要摸摸你的额头就可以浏知你的体温。但若 你没遗传到这个诀窍,或你不太信任这18 种方式,只好藉助温度计的 读值。 下面教你如何得到最正确的结果: ?使用水银温度计(玻璃制)前,先握住顶端,快速甩动一下,使水银 降至 35.5℃以下。如果你担心 这个动作会摔掉或打断温度计,可 以在床上作。 ?吃喝完毕后,至少等 30 分钟,才测量体温。因为吃东西会改变口 温,因而影响正确的读值。 ?将体温计合于舌下的凹陷处(左右皆可)。这部位较接近能反映体 内核心温度的血管。 ?以嘴唇固定温度计,而不是用牙齿。以鼻呼吸,勿用口呼吸,以免 室温影响读值。将温度计含于 舌下至少 3 分钟(有些专家偏好 5--7 分钟)。 ?5 岁以下的幼儿,应以肛温取代口温。肛温通常比口温高 1 度左 右。肛温计较短,前端的球形较圆。 ?使用肛温计时,让小孩趴在你的大腿上,用一手固定他的半边臀 部。以凡士林润滑肛温计的前端, 小心地插入 1 寸左右,切勿用 力。水银将很快地开始上升,待水银不再上升后(约 1 一一 2 分钟 后),将 肛温计取出。 ?若温度计不慎地在嘴巴或肛门内断裂,勿惊慌。这水银无毒,而且 通常仅是口腔表面或肛门衬膜 的表面受刮伤。但你若无法找到所 有的玻璃碎片,应快看医生。 ?使用后,以冷的肥皂水清洗温度计。切勿用热水清洗。也勿存放在 靠近热源的地方。 ?使用电子温度计时,应依照说明书的指示。使用完毕,应以温的肥 皂水清洗管尖,或用酒精擦拭。 应避免将水溅到读值表上。记得每 两年换一次电池。林医生 Q 群讲座《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防治》讲义精华 林医生亲自整理,希望大家有收获! 此文是朋友发给我的,看着挺有用,对于妈妈们来说更是良方... 第一部分 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儿科门诊比例最大的病种。 按照解剖部位来分,呼吸道感染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上呼吸道包括了鼻、咽部和喉部。 感染的发展多数按照由浅及深的规律,一般先是感染鼻咽喉,如果没有控制好,就会发展到支气管, 再没有控制好,就会发展到肺泡 鼻、咽、喉 ―――――― 支气管 ―――――― 肺泡 在这里有几个常见的名词需要解释一下。 感冒:老百姓通常所说的感冒是指流鼻涕、打喷嚏和咳嗽的一组综合症群,其实在医学上是没有“感 冒”这样一个术语的。 “感冒”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我对照了一下,我认为,感冒实际就是“上呼吸道感 染” ,尤其以急性鼻炎(流涕和喷嚏)为主要症状。 咽喉发炎:这也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医学上也没有这样的术语的。儿科医生看病是必看咽喉的,如果 他看到咽喉部红肿,说明咽喉有炎症,有些医生就会很通俗的说咽喉发炎了。其实,咽喉只是上呼吸道的 一个部分,就象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看不到的部分,也是一样有炎症的。所以咽喉炎实际也是上呼吸道 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有两种通俗的说法“感冒”和“咽喉炎” 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症状是:发烧、流涕、喷嚏、咳嗽。 其中发烧是最多见的症状,往往家长也最紧张。如果一个婴幼儿因发烧来就诊,作为医生,我首先考 虑呼吸道感染,因为最常见。 所以,今天的重要内容就是发烧。 发烧是一种症状,引起宝宝发烧的主要原因就是呼吸道感染,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原因,作为家长,不 需要全部知道。19 呼吸道感染的常见感染源有哪些? 病毒和细菌,这两种是最常见的,当然还有支原体、衣原体、真菌。 近年来,支原体和衣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越来越多见,支原体和衣原体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 真菌感染主要是见于免疫缺陷、病程很长和滥用抗菌素的病例,很少见。 作为家长,要重点认识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两种主要病原体:病毒和细菌。 医生接诊了一个发烧的患儿,或者你的宝宝发烧了,那么作为医生和家长,首先要分清楚,这个孩子 感染的病原体是什么? 细菌、病毒或者是细菌病毒混合感染? 因为这关系到用什么药来控制感染。 关系到用抗病毒药还是用抗菌素。 只有分清感染的因素,才能避免滥用抗菌素 一般临床医生会建议给宝宝查血常规 如果宝宝的白细胞升高,而且中性粒细胞比例高,说明是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就要用抗菌素,例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力欣奇等 如果白细胞不高(降低) ,淋巴细胞升高,说明是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就要用抗病毒的药物,例如新博林、抗病毒口服液、鱼腥草口服液等。 这是门诊医生判断感染性质的简单方法。 有时细菌和病毒是混合一起感染的,这样血常规就没有办法分辨清楚了。 这种情况只有靠医生的经验判断了。 一般情况下,如果宝宝发烧超过 2 天,或者并发咳嗽,通常认为有混合感染,这是多数医生会给宝宝 用点抗菌素。 第二部分 孩子一发烧,家长就最紧张了。 发烧多数是反复发作的,因此,家庭护理显得相当重要。 宝宝发烧时,首先要用物理方法降温,如果体温超过 38.5 oC,才选用药物降温。在使用药物降温的 同时,也要配合物理降温。 以下是我列举的各种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1.多喝温开水、青菜水和水果汁。给宝宝多喝水,补充体液,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实用,适合于所有发烧的宝宝。不 要给宝宝喝冷的水,因为宝宝发烧时经常伴随有胃肠道症状和咳嗽,喝冷水会加重这些伴随症状。要给宝 宝喝温水。 2. 温水擦浴,即用温水毛巾擦拭全身。 这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也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水的温度 32~34 oC 比较适宜,每次擦拭的时间 10 分钟以上。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处等 3. 温水浴:水温约比病儿体温低 3~4oC,每次 5~10 分钟。 很多家长认为宝宝发烧就不能洗澡,其实,恰恰相反,给宝宝洗个温水澡,可以帮宝宝降温。温水浴 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 4. 低温室法 将病儿置于室温约为 24oC 的环境中,使体温缓慢下降。为使其皮肤与外界空气接触,以利降温,需 少穿衣服。有条件者,可采用空调降低室温。这种方法适用于 1 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 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就会慢慢下降。如果宝宝发烧时伴随有畏寒、寒战,就不能20 使用低温室法。 5. 退热贴 退热贴是近几年的新产品,很流行,其实退热效果一般,并不像广告夸大的效果。在宝宝的额头贴上 一贴,宝宝的头部会舒服一点,家长的心也会舒服一些。应该是有益无害吧。 6. 冰敷 这种方法的利弊目前还有很多争议。我认为冰敷弊大于利,因为冰敷可能会引起宝宝皮肤的毛细血管 收缩,阻碍散热,体温会更高,特别是伴随有畏寒、寒战,更不能用冰敷。 7. 酒精擦浴 婴儿的皮肤很薄,酒精渗透性很强,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会刺激皮肤,引起毛 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体温会更高。这种方法已经被摒弃了。 第三部分 如果经过物理降温处理,宝宝的体温还是超过 38.5 oC,此时就要选用药物退烧。 冰敷、酒精擦拭已经被屏弃,肌注退烧针会损伤臀大肌,影响臀大肌的发育,很多医生也不太主张。 因此无论家庭还是医院,口服退烧药都是最好的降温法。 传统的退烧药有阿司匹林片剂口服、 安乃近滴剂滴鼻, 还有各式各样的退热栓, 这些已经基本被淘汰。 特别在广东,以上传统退烧药在没有医生指导下使用,是非常危险的,往往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是 死亡。 有谁知道什么是“蚕豆病”吗? 蚕豆病就是“G6PD 酶缺陷症” ,是一种家族遗传病,在广东人中间很常见。一般情况下,蚕豆病的孩 子跟正常人没有分别,但如果进食蚕豆,或使用阿司匹林,安乃近等退烧药、或磺胺类抗菌素,会引起全 身血红细胞溶解,这是一种儿科常见的急症,可以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死亡率很高。祖籍是广东的人中, 蚕豆病的发生率很高。因此广东人使用退烧药一定要十分小心,要选用安全高效的退烧药。 所以在给宝宝使用退烧药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宝宝是否有蚕豆病。 你知道你的宝宝是否有蚕豆病吗? 如果不知道,赶紧查一查。 高效安全的退烧药有 美林(布洛分)混悬液,每瓶 100 毫升 美林(布洛分)混悬滴剂,每瓶 15 毫升 泰诺林口服溶液,每瓶 100 毫升 泰诺林混悬滴剂,每瓶 15 毫升 美林和泰诺林退烧效果很好,退烧过程比较温和,口服美林后 20 分钟开始起效,一小时达到高峰, 退烧作用持续 4 小时,而且橙汁味,口感好。而且这两种药对于蚕豆病的孩子,都是安全的,不会引起溶 血,可以放心使用。是口服退烧药的首选。 两个月以内的宝宝不需要任何药物退烧法,只要给宝宝多喝点水,少穿衣服,用温水给宝宝抹身,宝 宝的体温很快就会降下来。 记住,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应备有退烧药,美林或泰若林。因为这几种药均是橙汁味,口感很好,小 孩喜欢喝,家长应将药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小孩过量误吃引起中毒。 我个人比较喜欢美林退热口服液。 尤其是 100 毫升装的美林混悬液,效果很好,而且非常安全,完全可以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用 量是每次每公斤体重 0.4 毫升,最多可以用到每次每公斤体重 0.5 毫升。比如你的宝宝 10 公斤,每次吃 4 毫升,4 小时后可以重复使用。百服宁退热口服滴剂和泰若退热口服滴剂用法完全一样,可以按照说明书 的量服用,都很安全。 还有一些中药的退烧药,例如羚羊角,退烧作用缓和,如果高烧,可能效果不是很快,可以配合使用。21 还有保婴丹,退烧效果也是比较缓和,但是,如果在高烧的情况下,配合使用保婴丹,可以预防高烧 引起抽搐。所以,宝宝高烧时,最好配合保婴丹一起使用。 第四部分 小儿感冒时怎样合理用药 小儿感冒的主要症状有发热、流鼻涕、鼻塞、咳嗽,有时可伴有呕吐和轻度腹泻。尤其周岁以内的患 儿全身症状重,多为高热、不吃奶,甚至还有抽风等。看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十分着急。那么,该怎样 给患儿合理用药呢?以下几点,供使用时参考: (1)不要急于退热。不急于给小儿退热有几方面的原因: ①体温 37.5~38℃为低热, 38~39℃为中热, 39℃以上为高热。 低热或中热有利于小儿成长发育。 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 儿的正常成长发育。 ②不到高热不用药。体温达到 38.5 度以上就必须用药,而且刻不容缓。高热持续过久,可使身体 的许多重要功能失调;由于氧气和营养素消耗大而加重心脏血管的负担;大脑兴奋过度而导致高热惊厥或 过度抑制而引起昏睡;消化功能紊乱;抵抗力减弱,合并肺炎等。 ③传统的退热药副作用大,无论是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APC),都离不开由阿司匹林、咖啡 因、非那西汀来合成。这些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刺激胃粘膜,破坏食欲,使胃溃疡加重甚至出血, 引起胃肠长期少量出血并由此而导致缺铁性贫血;引发血液疾病;损害肝脏和肾脏;严重过敏反应者,表 现为剥脱性皮炎合并肝肾中毒而致死。新型退热药的有效成分是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芬,有退热效果好, 副作用小的优点。正常剂量下副作用几乎等于零。市面上的百服灵系列、泰若系列和美林退热口服液都是 这类产品。 ④可酌情采用物理、药物降温。 (2)合理用药:小儿感冒不要随便使用抗菌素,应选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因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 小儿常用抗感冒病毒的药物有: ①小儿新感冒冲剂是新型的抗感冒药,既可减轻症状,又含有抗病毒成分――金刚烷胺,可直接 针对感冒病毒起抑制杀灭作用,按说明书服用。 ②板蓝根冲剂,每次半袋,每日 3 次,白开水冲服。 ③新博林颗粒:新型的抗病毒口服药。按说明书服用 ④抗病毒口服液,每次半瓶,每日 3 次。 (4)应用抗病毒药、退热药、抗菌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剂量不宜过大,服用时间不应太久。 ②多喝温开水,促进药物的吸收与排泄。 ③含有抗病毒成分的抗感冒药宜早期使用,一般在感冒的第一天开始,连续足量使用 3 天后,无论效 果如何,都应该停药,这样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 关于幼儿发烧的治疗一发烧,人们就会下意识地找退烧药,尤其是小孩一发烧,会把大人急得团团转。可实际上,体温高 一点不一定是坏事。发烧是指体温比标准体温(37 摄氏度)高出至少 1 摄氏度。美国免疫学家琼斯博士认 为,37 摄氏度是平均口腔温度,稍微升高一点没什么了不起,因为体温随着外界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变化, 随时会有小范围的波动。即便一切正常,体温在一天里也会有变化,晚上温度会比白天高一些。而儿童体 温的波动比大人更快,这可能跟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有关。有研究显示,婴儿如果在 1 周岁以内22 发过烧,长大后就不太会得过敏等疾病。同时,还有人认为,发烧就是身体在努力自愈,所以不妨随它去。 发烧促进儿童免疫系统发育最近美国《过敏和临床免疫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介绍,专家通过跟踪调 查一组美国儿童从出生到六七岁之间的健康状况,发现:1 岁以前没发过烧的孩子,有 50%会对灰尘或猫 毛过敏;发过一次烧的小孩,过敏程度要轻一点;发烧过两次甚至更多次的小孩中,只有 31.3%的人会得 过敏。主持调查的威廉姆斯博士说: “这说明发烧也许能促进儿童免疫系统的发育。 ”该理论认为,过于清 洁可能并不利于免疫系统的发育,而早期感染则可能提高免疫力,预防以后可能出现的过敏。现代的小孩 生活在过于干净的环境中,失去了和细菌接触的机会,可能也因此错过了建立完全的免疫能力的机会,所 以以后孩子很容易出现过敏和哮喘。发烧是一种自卫机制,身体通过提高体温创造了一种让细菌不易繁殖 的内环境。不同原因引起的体温偏高不但能杀死入侵的病毒和细菌,还能提高淋巴细胞的代谢功能,使之 能更好地应付感染。家长仍需密切注意发烧时吃药是大多数人的习惯。但实际上,降温不一定非吃药不可, 用冷毛巾敷一下可能就比吃药好。如果打寒战,可能少盖点被子或喷点冷水就能降低体温,虽然这种做法 看来好像不合常理。那么,是不是该把退烧药丢到一边去,对发烧置之不理呢?当然不是。要注意防止发 烧中可能出现的脱水和儿童因发烧引起的抽搐。而且 41 摄氏度以上的高烧是很危险的,体温过高可能影响 大脑和心脏的正常机能。 “我们不是说在孩子生病的时候,父母可以疏于照顾。 ”威廉姆斯博士补充说。对 儿童发烧,要时刻注意。如果有以下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3 个月以内的婴儿发烧超过 37.9 摄氏度;3 到 6 个月的婴儿体温超过 38.3 摄氏度;6 到 12 个月的婴儿体温超过 39.4 摄氏度;1 到 2 岁的儿童持续发烧 超过 24 或 48 小时;任何年龄段的儿童体温超过 39.4 摄氏度或 38 摄氏度以上超过 3 天。另外,如果出现 呼吸困难、脖子僵硬、呕吐或拉稀也很危险,应该在第一时间送往医院。川崎病主要症状常见持续性发热,5~11 天或更久(2 周至 1 个月),体温常达 39℃以上,抗生素 治疗无效。常见双侧结膜充血,口唇潮红,有皲裂或出血,见杨梅样舌。手中呈硬性水肿,手掌 和足底早期出现潮红,10 天后出现特征性趾端大片状脱皮,出现于甲床皮肤交界处。还有急性非 化脓性一过性颈淋巴结肿胀,以前颈部最为显著,直径约 1.5cm 以上,大多在单侧出出现,稍有 压痛,于发热后 3 天内发生,数日后自愈。发热不久(约 1~4 日)即出现斑丘疹或多形红斑样皮 疹,偶见痱疹样皮疹,多见于躯干部,但无 疱疹及结痂,约一周左右消退。 其它症状往往出现心脏损害,发生 心肌炎、心包炎和心内膜炎的症状。患者脉搏加速,听诊 时可闻心动过速、奔马律、心音低钝。收缩期杂音也较常有。可发生 瓣膜关闭不全及心力衰竭。 作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可查见多数患者有冠状动脉瘤、心包积液 、左室扩大及二尖瓣关 闭不全。X 线胸片可见心影扩大。偶见关节疼痛或肿胀、咳嗽、流涕、腹痛、轻度黄疸或无菌性脑 脊髓膜炎的表现。急性期约 20%病例出现会阴部、肛周皮肤潮红和脱屑并于 1~3 年前接种卡介苗 的原部位再现红斑或结痂。恢复期指甲可见横沟纺。 长短不一。病程的第一期为急性发热期,一般病程为 1~11 天,主要症状于发热后即陆续出 现,可发生严重心肌炎。进入第二期为亚急性期,一般为病程 11~21 天,多数体温下降,症状缓 解,指趾端出现膜状脱皮。重症病例仍可持续发热。发生冠状动脉瘤,可导致 心肌梗塞、动脉瘤 破裂。大多数病人在第 4 周进入第三期即恢复期,一般为病程 21~60 天,临床症状消退,如无明 显冠状动脉病变即逐渐恢复;有冠状动脉瘤则仍可持续发展,可 发生心肌梗塞或缺血性心脏病。 少数严重冠状动脉瘤患者进入慢性期,可迁延数年,遗留冠状动脉狭窄,发生心绞痛、心功能不 全,缺血性心脏病,可因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编辑本段并发症23 由于心血管的病变,既是该病自身的症状,又是可致死亡的并发症,在此节中将详述其经过 情况,以期早期发现,及时适当治疗。1.冠状动脉病变根据日本 1009 例川崎病观察结果,提示一过性冠状动脉扩张占 46%,冠状动脉瘤占 21%。应 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扩张在发病第 3 天即可出现,多数于 3~6 月内消退。发病第 6 天即可测得冠状动脉瘤,第 2~3 周检出率最高,第 4 周之后很少出现新的病变。冠状动脉瘤的 发生率为 15~30%,临床心肌炎的存在并不预示冠状动脉受累。与冠状动脉瘤有明确相关的一些危 险因素包括发病年龄在 1 岁以内、男孩、持续发热超过 14 天、贫血、白细胞总数在 30?109/L 以 上、血沉超过 100mm/h、C 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血浆白蛋白减低和发生体动脉瘤者。大多数冠状动 脉瘤呈自限性经过,多数于 1~2 年内自行消退。 该病的冠状动脉病变以累及其主干近端,左前降支最多见,其次为左回旋支少见。罕见孤立 的远端动脉瘤。一般将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的程度分为四度:①正常(0 度):冠状动脉无扩张。② 轻度(Ⅰ度):瘤样扩张明显而局限,内径< 4mm。③中度(Ⅱ度):可为单发、多发或广泛性, 内径为 4~7mm。④重度(Ⅲ度):巨瘤内径 ≥8mm,多为广泛性,累及 1 支以上。发生率约为 5%, 预后不良。故有冠状动脉病变者应密切随访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通常在发病 4 周内每周检查 1 次,以后 2 月、半年复查,然后根据病变程度至少每年复查一次。对有症状的病人及冠状动脉严 重受累者应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造影检查可准确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及闭塞程度及远端病变。因 导致端堵塞血管腔可发生一过性心肌缺血,心室颤动等严重并发症。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为: ①有心肌缺血症状。 ②持续心脏瓣膜病变。③X-线平片示冠状动脉钙化。 ④超声心动图显示持久 的冠状动脉瘤。2.胆囊积液多出现于亚急性期,可发生严重腹痛,腹胀及黄疸。在右上腹可摸到肿块,腹部超声检查可 以证实。大多自然痊愈,偶可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或肠道出血。3.关节炎或关节痛发生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大小关节均可受累,约见于 20%病例,随病情好转而痊愈。4.神经系统改变急性期包括无菌性脑脊髓膜炎、面神经麻痹、听力丧失、急性脑病和高热惊厥等,是由于血 管炎引起,临床多见,恢复较快,预后良好。其中无菌性脑脊髓膜炎最常见,发生率约 25%。多发 生于病初 2 周内。部分患儿颅压增高,表现前囱隆起。少数患儿颈项强直,可有嗜睡、双眼凝视、 昏迷等意识障碍。脑脊液淋巴细胞轻度增多,糖、氯化物正常,蛋白会计师绝大多数正常。临床 症状多在数日内消失,面神经麻痹多见于严重患者,常为外周性麻痹,可能是由于血管炎性反应24 波及面神经,或邻近部位血管病变,如动脉瘤形成、动脉扩张等,一过性压迫面神经所致。恢复 期由于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肢体瘫痪,则容易遗留后遗症,较为少见。 5.其他并发症肺血管炎在 X 线胸片显示肺纹一增多或有片状阴影,偶有发生肺梗塞。急性期 可有尿道炎,尿沉渣可见白细胞增多及轻度蛋白尿。虹膜睫状体炎较少见。约 2%患者发生体动脉 瘤,以腋、髂动脉多见。偶见指趾坏疽。编辑本段分期根据日本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研究委员会 1990 年对 217 例死亡病例的总结,在病理形态学 上,该病血管炎变可分为四期:Ⅰ期:约 1~2 周,其特点为:①小动脉、小静脉和微血管及其周围的发炎;②中等和大动脉及其周 围的发炎;③淋巴细胞和其它白细胞的浸润及局部水肿。Ⅱ期:约 2~4 周,其特点为:①小血管的发炎减轻;②以中等动脉的炎变为主,多见冠状动脉瘤及 血栓;③大动脉少见血管性炎变; ④单核细胞浸润或坏死性变化较著。Ⅲ期:约 4~7 周,其特点为: ①小血管及微血管炎消退; ②中等动脉发生肉芽肿。Ⅳ期:约 7 周或更久,血管的急性炎变大多都消失,代之以中等动脉的血栓形成、梗阻、内膜增厚 而出现动脉瘤以及瘢痕形成。关于动脉病变的分布,可分为: ①脏器外的中等或大动脉,多侵犯 冠状动脉、腋、髂动脉及颈、胸、腹部其它动脉; ②脏器内动脉,涉及心、肾、肺、胃肠、皮、 肝、脾、生殖腺、唾液腺和脑等全身器官。编辑本段病因病理病因学病因尚未明确。该病呈一定的流行及地主性,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等,推测与感染有关。 一般认为可能是多种病原,包括 EB 病毒、逆转录病毒( retrovirus),或链球菌、丙酸杆菌感染。 1986 年曾报道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逆转录酶活性增高,提示该病可能为逆转录病毒 引起。但多数研究未获得一致性结果。以往也曾提出支原体、立克次体、尘螨为该病病原,亦未 得到证实。也有人考虑环境污染或化学物品过敏可能是致病原因。25 发病机理研究表明该病在急性期存在明显的免疫失调,在发病机理上起重要作用。急性期外周血 T 细 胞亚群失衡,CD4 增多,CD8 减少,CD4/CD8 比值增加。此种改变在病变 3~5 周最明显,至 8 周恢 复正常。CD4/CD8 比值增高,使得机体免疫系统处于活化状态, CD4 分泌的淋巴因子增多,促进 B 细胞多克隆水活化、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导致血清 IgM,IgA,IgG,IgE 升高,活化 T 细胞分泌 高浓度的白细胞介素(1L-1,4,5,6)、r-干扰素(IFN-r)、肿瘤坏死因子(TNF)。这些淋巴 因子、活性介素均可诱导内皮细胞表达和产生新抗原;另一方面又促进 B 细胞分泌自身抗体,从 而导致内皮细胞溶细胞毒性作用,内皮细胞损伤故发生 血管炎。1L-11L-6、TNF 增高尚可诱导肝细 胞合成急性反应性蛋白质,如 C 反应蛋白、α r-抗胰蛋白酶、结合珠蛋白等,引起该病急性发热 反应。该病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增高,50~70%病例于病程第 1 周即可没得,至第 3~4 周 达高峰。CIC 在该病的作用机理还不清楚,但该病病变部位无免疫复合物沉积,血清 C3 不下降反 而升高,不符合一般免疫复合物病。上述免疫失调的触发病因不明。一般多认为川崎病是一定易 患宿主对多种感染病原触发的一种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 血管炎变之外,病理还涉及多种脏器,尤以间质性心肌炎 、心包炎及心内膜炎最为显著,可 波及传导系统,往往在Ⅰ期病变时引致死亡。到了第 Ⅱ、Ⅳ期则常见缺血性心脏病变,心肌梗塞 可致死亡。还有动脉瘤破裂及心肌炎也是 Ⅱ、Ⅲ期死亡的重要原因。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血管病理与婴儿型结节性多动脉炎非常相似。除冠状动脉或肺动脉 瘤和血栓形成外,主动脉、回肠动脉或肺动脉等血管内膜均有改变。荧光抗体检查可见心肌、脾、 淋巴结的动脉壁均有免疫球蛋白 IgG 沉着。颈淋巴结及皮肤匀可出现血管炎,伴有小血管纤维性 坏死。还有胸腺高度萎缩,心脏重量增加,心室肥大性扩张,肝脏轻度脂肪变性以及淋巴 结充血 和滤泡增大。但肾小球并无显著病变。 该病与典型结节性动脉周围炎(Kussmaul-Maier 型)区别之点如下: ①后者的血管炎显示明 显的类纤维样坏死(fibrinoidenecrosis),而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则少见这种坏死性变化或 仅有轻微变化;②典型的结节性动脉周围炎难得涉及肺动脉。编辑本段流行病学该病的婴儿及儿童均可病,但 80~85%患者在 5 岁以内,好发于 6~18 个月婴儿。男孩较多, 男:女为 1.3~1.5∶1。无明显季节性,或谓夏季较多。日本至 1990 年已有川崎病约 10 万例。并 于
年已及 1986 年发生 3 次流行,流行期间 4 岁以内儿童发病率为 172~194/10 万。 世界各地虽报告例数不如日本多,但北至瑞典,荷兰,美国,加拿大,英国,南朝鲜;南达希腊, 澳大利亚,新加坡等都有发病。我国首先自 1978 年京、沪、杭、蓉及台湾等地报告少数病例。1989 年《实用儿科杂志》综合 220 例,来源遍及全国各地。 年全国主要儿童医院及医学院 附属医院的通信调查,共有住院病 例 965 例。 年第二次调查,住院病例增至 1969 例, 并有每年增加趋势。4 岁以内患者占 78.1%,男:妇女 1.6∶1。美国所见病例中以日本裔较多,日 本报道同胞发病 1~2%,提示有遗传倾向。编辑本段临床诊断26 诊断标准日本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研究委员会( 1984 年)提出此病诊断标准应在下述六条主要临床 症状中至少满足五条才能确定: ①不明原因的发热,持续 5 天或更久;②双侧结膜充血; ③口腔 及咽部粘膜弥漫充血,唇发红及干裂,并呈杨梅舌; ④发病初期手足硬肿和掌跖发红,以及恢复 期指趾端出现膜状脱皮; ⑤躯干部多形红斑,但无水疱及结痂; ⑥颈淋巴结的非化脓性肿胀,其 直径达 1.5cm 或更大。但如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查出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则四条主要 症状阳性即可确诊。 报道不完全性或不典型病例增多,约为 10%~20%。仅具有 2~3 条主要症状,但有典型的冠状 动脉病变。多发生于婴儿。典型病例与不典型病例的冠状动脉瘤发生率相近。一旦疑为川崎病时, 应尽早做超声心动图检查。辅助检查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百分数增高,核左移。过半数病人可见轻度贫血。血沉明显增快, 第 1 小时可达 100mm 以上。血清蛋白民泳显示球蛋白升高,尤以 α 2 球蛋白增多显著。白蛋白减 少。IgG、IgA、IgA 增高。血小板在第 2 周开始增多。血液呈高凝状态。抗链球菌溶血素 O 滴度正 常。类风湿因子和抗核体均为阴性。C 反应蛋白增高。血清补体正常或稍高。尿沉渣可见白细胞增 多和/或蛋白尿。心电图可见多种改变,以 ST 段和 T 波波异常多见,也可显示 P-R、Q-R 间期延长, 异常 Q 波及心律紊乱。二维超声心动图适用于心脏检查及长期随访在半数病中可发现各种 心血管 病变如心包积液、左室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及冠状动脉扩张或形成动脉瘤。最好能在病程的急 性期和亚急性期每周检查 1 次,是监测冠状动脉瘤的最可靠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在出现 无菌性 脑膜炎的病例,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可高达 50~70/mm3。有些病例可见血清胆红素或谷丙转氨稍高。 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均为阴性结果。鉴别诊断应与各种出疹性传染病、病毒感染、急性淋巴结炎、类风湿病以及其 它结缔组织病、 病毒性 心肌炎、风湿炎心脏炎互相鉴别。 本症与猩红热不同之点为:①皮疹在发病后第 3 天才开始;②皮疹形态接近麻疹和多形红斑; ③好发年龄是婴幼儿及较小儿童时期; ④青霉素无疗效。 本症与幼年类风湿病不同之处为:①发热期较短,皮疹较短暂;②手足硬肿,显示常跖潮红; ③类风湿因子阴性。 与渗出性多形红斑不同之点为:①眼、唇、无脓性分泌物及假膜形成; ②皮疹不包括水疱和 结痂。 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之处为:①皮疹在面部不显著; ②白细胞总数及血小板一般升高; ③ 抗核抗体阴性。④好发年龄是婴幼儿及男孩多见。 与婴儿型结节性多动脉类的症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发病率较多, 病程产短,预后较好。这两种病的相互关系尚待研究。27 与出疹性病毒感染的不同点为:①唇潮红、干裂、出血,呈杨梅舌; ②手足硬肿,常跖潮红 及后期出现指趾端膜状脱皮;③眼结膜无水肿或分泌物;④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百分数均增高, 伴核左移;⑥血沉及 C 反应蛋白均显著增高。 与急性淋巴结炎不同之点为: ①颈淋巴结肿大及压痛较轻,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无红肿; ② 无化脓病灶。 与病毒性心肌炎不同之处为: ①冠状动脉病变突出;②特征性手足改变;③高热持续不退。 与风湿性心脏炎不同之处为: ①冠状动脉病变突出;②无有意义的心脏杂音; ③发病年龄以 婴幼儿为主。编辑本段治疗措施急性期治疗1.丙种球蛋白研究已证实早期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加口服 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 脉瘤的发生率。 必须强调在发病后 10 天之内用药。 用法为每日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 400mg/kg, 2~ 4 小时输入,连续 4 天;同时加口服阿司匹林 50~100mg/kg?d,分 3~4 次,连续 4 天,以后闰 至 5mg/kg?d,顿服。 2.阿司匹林早期口服阿司匹林可控制急性炎症过程,减轻冠状动脉病变,但尚无对照研究表 明阿司匹林治疗能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服用剂量每天 30~100mg?kg,分 3~4 次。日本医 生倾向于用小剂量,其依据是在是在川崎病急性期服大剂量者认为急性患者对阿司匹林吸收减低 和清除增加,用大剂量才能达到抗炎效果。服用 14 天,热退后减至每日 3~5mg/kg,一次顿服, 丰收到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3.皮质激素一向认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缓解症状,但以后发现皮质激素 易致血栓形成,并妨碍冠状动脉病变修复,促进动脉瘤形成,故不宜单用强地松等皮质激素治疗。 除非并发严重心肌炎或持续高热重症病例,可联合应用强地松和阿司匹林治疗,为控制川崎病的 早期炎症反应一般不单用皮质激素。恢复期及随后治疗1.抗凝治疗恢复期病例用阿司匹林每日 3~5mg/kg,1 次服用,至血沉、血小板恢复正常,如 无冠状动脉异常,一般在发病后 6~8 周停药。此后 6 个月、1 年复查超声心动图。对遗留冠状动 脉慢性期病人,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并密切随访。有小的单发冠状动脉瘤病人,应长期服用阿司 匹林 3~5mg/kg?d,直到动脉瘤消退。对阿司匹林不耐受者,可用潘生丁每日 3~6mg/kg,分 2~ 3 次服。每年心脏情况。如超声心动图,临床资料或运动试验提示心肌缺血,应做冠状动脉造影。 患者有多发或较大的冠脉瘤,应长期口服造影。患者有多发 或较大的冠脉瘤,应长期口服阿司匹 林及潘生丁。有巨瘤的患者易形成血栓、发生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可用口服法华令抗凝剂。这 些病人应限制活动,不参加体育运动。每 3~6 月检查心脏情况,如有心肌缺血表现或运动试验阳 性,应作冠状动脉造影,了解狭窄病变进展情况。患有 1 支或多支主要冠状动脉闭塞的病人,应28 长期接受抗凝治疗,反复检查心脏情况,包括心肌扫描、运动试验、冠状血管造影等,并考虑外 科治疗。 2.溶栓治疗对心有梗塞及血栓形成的病人采用静脉或导管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给药,促使冠 脉再通,心肌再灌注。静脉溶栓 1 小时内输入尿激 酶 20000u/kg,继之以每小时 u/kg 输入。冠状动脉给药 1 小时内输入尿激酶 1000u/kg。也可用链激酶,静脉溶栓 1 小时内输入链激 酶 10000u/kg,半小时后可再用 1 次。以上药物快速溶解纤维蛋白,效果较好,无不良反应。 3.冠状动脉成形术应用气囊导管对冠状动脉狭窄病例进行扩张,已获成功。 4.外科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适应证为: ①左主干高度闭塞; ②多枝高度闭塞;③左前降支 近高度闭塞。对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例,内科治疗无效,可行瓣膜成形术或瓣膜置换术。日本 报道接受冠状动脉分流术的 62 例川崎病患者,其中 7 例同时做二尖瓣手术。术前 70%病人有心绞 痛、心力衰竭或其他症状。术后 4 年存活率 87%,10 年存活率 45%,大多数死于后期心肌梗塞或猝 死。 发生心原性休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应予相应治疗。病情变化及护理1 体温患儿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发热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患儿体温呈稽留热或弛张热,体温 达 38℃~40℃,入院后测体温 4 次/d,直到体温正常后改为 20 次/d。由于该病反复高热不退, 患儿家属易急躁、焦虑、情绪不稳定,应耐心劝说解释。出现高热时不应自己给患儿服退热药, 应向医生报告。我院主张体温 38.5℃以下采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冰袋降温、多饮温开水,如 体温不降,持续升高达 38.5℃以上应采用药物治疗如莫丁舒、普菲特达到降温目的。 2 四肢末端变化患儿在 1 周内可能出现手指、足趾硬肿、手掌面皮肤发红,部分患儿指趾关节 呈梭形肿胀、触痛,肢端、肛周、躯干等处脱皮,指甲脱落。应对患儿加强护理,注意局部皮肤 黏膜清洁,避免搔抓皮肤,注意防止发生皮肤撕伤。 3 皮疹发病后 1~5d 部分患儿可出现皮肤多形性红斑,以猩红热样皮疹最常见,但无水泡及结 痂,约 1 周左右可消退,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林退烧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