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串联容量计算起来的电量为什么不是nq

supplierchannel一.知识网络或概要
、电流强度:
、电阻定义式:
是由导体本身的因素决定,与加在导体两端电压及通过导
体的电流强度无关)。
、电阻定律:
、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为电阻率的温度系数,温度
变化不大)
、欧姆定律:
(此式只适用于金属导电和均匀分布的电解液导电,对非线性元
件(如灯丝、二极管等)和气体导电就不适用了。
、电功和电热:
焦耳定律: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特点:
等效总电阻:
电流分配规律:
功率分配规律:
)并联电路:特点:
等效总电阻:
电流分配规律:
功率分配规律:
、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
当导体内部有电源时,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服从另一规律,称为含源电路欧姆定律。
如图所示,电路中每一点都有稳定的电势,任意两点间都有稳定的电势差。假定电
流方向为从
后,电势降低
后,电势升高
。得含源电路
的欧姆定律为:
就是表示从
电势降低的值。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225',
container: s,
size: '910,250',
display: 'inlay-fix'
该用户的其他资料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180',
container: s,
size: '250,200',
display: 'inlay-fix'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两个带电量不等的电容串联起来,那么总的电荷量是多少?那如果是五个电容串联起来,总电荷是多少?并不知道每个电容上的电压和电容,怎么进行代数相加减得到总电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很容易理解,不管几个电容,电容是极板上带电的电子元件,串联起来,中间部分就导通了,该抵消就抵消,最终就是两端极板的电容,即Q=Q1+Q2+…(注意方向),
怎么是相加了
抵消的话不是相减吗?
Q有正负的,先统一方向,同向为正,不同向为负,再相加
哪个是同向,哪个是不同向?
方向从正极到负极,画上箭头
那最后就是Q1-Q5了?中间的全部是等值异号互相间隔的电荷?这是最后接上电源达到稳态的时候才是这样吧?
出题者不是这个意思,如果他这样给条件,说明中间的电荷还没被中和抵消,需要需要你去算的
如果他这样出题,就相当于说,有5杯水,水的高度为H1、H2…问5瓶水用管子连起来,水多高差不多
嗯,如果每个电容电荷量都不相同,把五个电容首尾相串接在直流电压源上,最后的电荷是怎么分布的?这个问题比较啰嗦,能否详细解释下呢?
5个电容器串联,等效于一个电容器中间加了4个“H”状铁块,最前面和最后面的极板电荷我们知道了,是Q1+Q2+…,中间的4个“H”
相当于电场中的铁块,导体在电场中会有静电平衡现象(传说中的屏蔽),即导体内部没有电场线,电荷只分布在导体表面。回到题目中,4个H在电场作用下也会产生平衡电荷,如果说前面我们算的电容等效电荷为q,那么用10个“1”代表10个极板,他们的电荷分布为+q-q+q-q+q-q+q-q+q-q
虽然不怎么严谨,但还是选择你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数理答疑团为您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Q1 > Q2两个带电量不等的电容串联起来,那么总的电荷量是:Q1 - Q2(闭合串联)两个带电量不等的电容串联起来,那么总的电荷量是:Q1 (不闭合串联)按本题图则为:Q1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 (*^__^*)为什么是相减呢?求大神指点下,谢谢了根据正负电荷相抵两个带电量不等的电容串联起来,那么总...
根据正负电荷相抵
两个带电量不等的电容串联起来,那么总的电荷量是:Q1 (不闭合串联),这是为什么?
总电荷量Q=Q1+Q2——这是电容器串联的基本特征。两个电容器原先各自带电Q1,Q2;串联起来,看作一个新的电容器.新电容器两极电压U=U1+U2==>Q/C=Q/C1+Q/C2==>新电容器电容C=C1*C2/(C1+C2)
C(串)=C1*C2/(C1+C2)
最外面的两边的电压和电容,代人公式计算就可以了
扫描下载二维码串联电容器带的电量总相等吗?--《物理教师》1986年06期
串联电容器带的电量总相等吗?
【摘要】:正 中学物理教材上有一些话,其本身不一定是一个物理定律和原理,但往往也是一个结论性意见,可以当作一个规律来运用,以丰富处理问题的手段。但是,其中有一些话它的得来常伴有特定的条件,如果条件不明确,而教师又不作补充说明,那么就会被学生误解为不附有条件的普遍适用的结论,而到处套用,造成错误。例如,高中教材“电容器的串联”一节里有一句话:“串联时每个电容器带的电量都是Q”,对这句话学生大都不去注意它的出处,总将它当作普遍适用的结论来加以使用,结果,难免要出问题。我在进行物理课外辅导时让学生做过这样一道题:“如图1所示,三个电容器分别为C_1=0.1微法拉,C_2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中学物理教材上有一些话,其本身不一定是一个物理定律和原理,但往往也是一个结论性意见,可以当作一个规律来运用,以丰富处理间题的手段.但是,其中有一些话它的得来常伴有特定的条件,如果条件不明确,而教师又不作补充说明,那么就会被学生误解为不附有条件的普遍适用的结论,而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允中;[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S1期
杜佑刚;;[J];云梦学刊;1980年02期
吴培泽;;[J];云梦学刊;1980年03期
骆德益;;[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7期
刘友苏;[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1期
董国庆;苏秦彩;;[J];江苏教育;1981年12期
斯勤;;[J];物理教师;1982年01期
朱正元;;[J];物理教师;1982年01期
刘筱莉;;[J];物理教师;1982年03期
董雍孚;;[J];天津教育;198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宝军;;[A];'2001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朱伟玲;熊建平;;[A];静电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研究[C];2002年
韩振泉;张忠洁;;[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2年年会山东电机工程学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左强林;毛承雄;李维波;;[A];2004年电力电容器学会论文集[C];2004年
彭士香;;[A];2004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邓刚;姚善泾;林东强;;[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林阳政;李以圭;李继定;;[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王海云;翁惠民;先意;叶邦角;韩荣典;;[A];第九届全国正电子谱学会议论文集[C];2005年
林蔚;崔占忠;徐立新;韩磊;;[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殷国平;崔占忠;徐立新;陈方;;[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赵宇;[N];华北电力报;2003年
李麦英;[N];山西科技报;2003年
李济;[N];山西科技报;2003年
周辉;[N];广东建设报;2004年
高光辉;[N];电子报;2006年
绍兵;[N];医药经济报;2006年
刘君;[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宋文华?通讯员
平怡;[N];中国工业报;2007年
佛山市高级技校
郑奇伟;[N];电子报;2007年
平怡;[N];中国工业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秀瑜;[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崔韬;[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宋巧丽;[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史品高;[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陈红萍;[D];河北理工大学;2005年
李莉莉;[D];东华大学;2006年
周鹏;[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杨圣玮;[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徐品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容器电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