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里面的道千乘之国这句是国学什么意思思

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道之以政 B.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C.道千乘之国 D.忠告而善道之——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道之以政 B.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C.道千乘之国 D.忠告而善道之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部分热门搜索同步练习册答案,要查找更多练习册答案请点击访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25分)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吕叔湘&&&&&&&&&&&&&钱汉东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留学英国的吕叔湘没等学业结束,于1938年初提前回国。当时家乡江苏已沦陷,吕老与流亡到湖南的家人会合后,转道云南,在云南大学文史系任副教授,教英语。著名学者施蛰存约他给《今日评论》周刊写文章。恰好早几天,吕老看到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说,每个句子总要有一个主词,觉得这种说法不全面。考虑再三,他就写了《中国话里的主词及其他》,这是吕老的第一篇有关汉语语法的文章。1939年暑假开学后,系里给他加了一门中国文法课。这时候,王力先生在西南联大讲授“中国现代语法”的讲义已经印出来了,他在教课中遇到一些问题,想找王力先生商讨,可是王力住在越南河内从事汉越语的研究,只好自己琢磨钻研。1940年暑假后,吕叔湘离开昆明,迁居成都,任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他的第一篇研究论文是针对胡适和王静如的文章写的,他们说“们”是从“俺、您、喒”的韵尾-m变来的,吕叔湘发现这个结论恰好把演变的历史颠倒了,引了许多材料加以说明。吕叔湘是一位道道地地的学人,非迫不得已,一般不参加社会上的种种应酬,而是潜心研究学问。吕老治学态度严谨,他的著作处处体现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作风。无论是长篇巨著,还是一二千字的短文,都要逐字逐句地仔细推敲,从不马虎敷衍。现在一些从事语言研究的人不屑于写一些小文章,认为“雕虫小技,壮夫不为”。上世纪80年代,吕老在一家大报上看到把“风花雪月”错写成了“风花秋月”,于是他写文进行纠正。他在《龙虫并雕琐谈》里也曾指出,小文章其实更难写。和他同一时代的学者,如叶圣陶、王力、朱德熙等大家都有这样的学术精神。吕老从1952年起直接参与了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制定,不辞辛劳地为推进现代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规范化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他和丁声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迄今已发行四千多万册,成为各国人民学习汉语、研究汉语的最重要的工具书。“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词典》这一宗旨的确立,和吕老有着极大关系。“主编”一词在如今的出版界是个水分最大的名号,有些如雷贯耳的大学者的名字,一年之内不知道要出现在多少大型丛书、套书的版权页上。其实业内人士都清楚,一年之内要出这么多书,即使有三头六臂也是忙不过来的,他们所做的也许仅仅是审读一遍样稿而已。而吕老当时从组建编辑室到一条一条仔细审稿定稿全部亲力亲为。吕老说:“要编好一本辞典,就要收集大量资料。比如编《现代汉语词典》,就收集了上百万张卡片的资料。要对资料进行全面、认真地分析、综合,工作相当繁杂。”在吕老等大师的带领下,编辑人员花了三四年的时间,才完成《现汉》这一浩大的国家工程的试印本。北京大学汉话语言学研究中心陆俭明教授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吕先生几乎每天都在词典编辑室工作,中午饭就是自带的馒头、咸菜加开水,晚上还在家加班到深夜。编写工作采取流水作业法,层层把关,吕先生和他的继任丁声树在《现代汉语词典》整个编纂过程中言传身教,创立了一种人们称之为《现代汉语词典》风格的标准词典编纂风格。”第一版面世后,吕叔湘先生依然关注着语言的最新发展,强调词典要跟上时代需求,不断地及时地进行修订。在一篇文章中,吕老谈道:“我最近做了一件有点傻气的事情,把日到26日的《文汇报》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查出有32个词语是《现代汉语词典》里没有收的。”这一年他已经79岁。(有删改)相关链接:①他(吕叔湘)说,编词典是“名山事业”,需要找到一些真正的“字迷”。字迷是什么?他们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宝贝啊!英国是一个产生字迷的国家,他们的《牛津词典》系列举世闻名。法国也是一个重视字迷的国家,有词典以来,他们出过各类词典达2万多种。(俞晓群《吕叔湘:那22封关于(读书)的来信》)②“文化大革命”后退还他几万元,他全都拿出来设立青年语言学奖金。前几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丁六卷本的《吕叔湘文集》,他又将这笔可观的稿酬全部捐给了家乡江苏的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李行健《素朴平淡才是真——痛悼吕叔湘老师》)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为了纠正朱自清先生文章中说法的错误,吕叔湘写下了他的第一篇有关汉语语法的文章:而他的第一篇研究论文则是为纠正胡适等人的错误而写的。B.吕叔湘先生曾因为报刊上一个成语的使用错识写过文章,而有些学者不屑于写这样的“小文章”,吕叔湘先生曾经写文章对这种认识进行批评。C.为了主编《现代汉语词典》,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D.现在的一些学者担任“主编”只是挂个名号,很少参与图书的编写工作。这与吕叔湘先生主编《现代汉语词典》时始终亲力亲为有很大的差距。E.吕叔湘先生认为,编撰词典意义重大,关乎文化传承:编撰词典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及时修订。小题2:从文章第一、二段看,吕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小题3:陆俭明教授认为,“《现代汉语词典》风格”就是“标准词典编纂风格”。请结合材料,解释“《现代汉语词典》风格”的具体含义。(6分)小题4:“治学严谨”是吕叔湘先生大师风范的重要体现,除此之外,吕叔湘先生的大师风范还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语言运用(2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4分)(&&&&&& )A.他犯了经济上的错误,玷污了人民公仆的形象。但他能够及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上交了所有的问题款项,也可以说是罪不容诛。B.自从这部3D大片上映以来,媒体上关于《阿凡达》的评论已经汗牛充栋,可惜其中大部分只是营销程序中的标准动作所产生的泡沫。C.当看到小岗村村民按下的一个个红手印时,大家深深地感到,他们怀念的沈浩不仅是一位村官,更是一位和他们休戚与共的亲人。D.楼市面临的政策风险、资金风险、泡沫风险,已成为压在房地产市场上的“三座大山”,监管部门对风险的判断要亦步亦趋。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A.据统计,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高达140多万人,创下2001年以来最高纪录。面对弥漫全国的考研,教育界人士指出,这充分反映了毕业生对就业压力激增的忧虑。B.随着抚州唱凯堤堵口工程的稳步推进,被淹地区洪水渐渐退去。不少居民开始返回家中,收拾被洪水毁坏的房屋,继续自己的生活。C.“中学校长推荐制”是北京大学在2010年即将推行的一种自主招生政策,目的为进一步推进自主招生改革,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D.透过每年一度的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以及被评选出的风云人物,我们不仅可以预见中国经济的发展脉络和走向,而且能解读出本年度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     )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对尚存的乡村传统文化挖掘、保存,并根据新的情势加以改造,                                 。①有助于共同体的维护与重建      ②不仅能重构农民的意义与价值系统③而且还能增加村庄社区的黏合能力   ④建设与农民现实生活相匹配的乡村新文化⑤消减他们因社会急剧变迁而产生的“拔根”感A. ④②⑤③①    B. ③①⑤②④   C. ②①③⑤④  D. ①⑤③②④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凶狠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借助,利用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通:通过D.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发现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4分)(     )例句: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而耻学于师&&&&&&&&&&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6.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    )A.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君子生非异也&&&&&&&&&&&&&&&&D.或师焉,或不焉&
国学与当代世界 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研究,融贯各种知识形成的思想。这个思想不是固定的,而是生长着的。研究它,不是为了博古炫耀,也不仅仅是为了存亡继绝,而是为了我们能以自己的思想自立于天地之间。国学是学术,是思想,与汉服、祭拜、造假古董之类的“热”没有关系。国学不是既成的答案,而是通往现代中国思想的途径。拘牵与自封是它的大敌,包容与开放才是它的品格。 根据史学家的考证,近代意义的“国学”一词,出现于20世纪初。其出现的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救亡图存。当时的人们一方面普遍承认西方学术的优越;另一方面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西方学术的压倒性影响产生认同焦虑,担心人们对传统学术思想的迅速遗忘与放弃将导致国家与民族的灭亡。最初提倡国学者强烈意识到文化认同与民族、国家的根本关系:提倡国学,非仅为学,乃为国也。 然而,人们往往根据近代西方的学术分科来指责国学含混笼统,陈独秀便是如此。其实邓实在《国学讲习记》中已经指出,国学的内容包括经学、史学、子学、理学、掌故学、文学。可是,不知为什么,人们往往觉得西方近代的学术分科天然合理,而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则没有独立成科的资格,中国传统学术只有纳入西方近代学术的分科才能获得其学术或科学的身份。 人们反对国学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学术无国界,世界各国都没有它们的国学,为何中国却有国学?但这种质疑是建立在孤陋寡闻的基础上的。德国有所谓日耳曼学,美国有美国学,而日本也有其国学,焉有说只有中国才有国学? 其实,质疑国学者既不真正在意概念意义,也没有太多的学理关怀,他们有他们不便明言的担心,有他们的言外之意。他们真正在意的,是中国能否脱华入欧,进入所谓普世文明。他们都认为西方文明(其实是近代西方文明)代表人类的普世文明,向西方文明靠拢,就是向普世文明靠拢。“西”字可以讲,“国”字要不得。因为“国故是过去已死的东西,欧化是正在生长的东西;国故是杂乱无章的零碎知识,欧化是有系统的学术。这两个东西万万没有对等的道理”。(毛子水)这种决绝的态度,在一部分国人中一直延续到今天。 从20世纪到今天,反对或质疑国学的人,归根结底都不是出于学理或学术的理由,而是出于政治的理由,就是认为国学有碍于中国的现代化。也就是为什么本来一个并不复杂的问题却纠缠了中国思想界一个世纪都未有定论,而且那些似曾相识的反对理由和质疑论据不厌其烦地被人一再重复。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6.下列有关“国学”的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体验研究并融贯各种知识而形成的生长着的思想。 B.研究国学不是为了博古炫耀或存亡继绝,而是为了使我们能够立于天地之间。 C.国学作为一种学术、思想,与现代汉服、祭拜、假古董“热”不无关系。 D.国学是通往现代中国思想的途径,应具有包容与开放的品格。 7.根据文中的信息,下列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没有独立成科,应该纳入西方近代学术的分科才能获得其学术或科学的身份。 B.质疑国学者的真正目的在于中国能脱华入欧,进入普世文明,并不真正在意概念意义。 C.近代西方文明代表人类的普世文明,现在向西方文明靠拢,就是向普世文明靠拢。 D.在现代国人中仍然存在着国学是过去已死的东西,是杂乱无章的知识,比不上欧化的学术的观点。 8.下列不能作为人们反对“国学”的理由的一项是&&&&&&&&&&&&&&&&&&&&&&&&&&&&&&&&& (  ) A.人们认为国学分类含混笼统,西方学术分科天然合理。 B.国学无国界,国学只有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没有国学。 C.国学质疑者是建立在孤陋寡闻的基础上的,德、美、日都有自己的“国学”。 D.出于政治的理由,认为国学有碍于中国的现代化。
。 国学与当代世界 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研究,融贯各种知识形成的思想。这个思想不是固定的,而是生长着的。研究它,不是为了博古炫耀,也不仅仅是为了存亡继绝,而是为了我们能以自己的思想自立于天地之间。国学是学术,是思想,与汉服、祭拜、造假古董之类的“热”没有关系。国学不是既成的答案,而是通往现代中国思想的途径。拘牵与自封是它的大敌,包容与开放才是它的品格。 根据史学家的考证,近代意义的“国学”一词,出现于20世纪初。其出现的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救亡图存。当时的人们一方面普遍承认西方学术的优越;另一方面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西方学术的压倒性影响产生认同焦虑,担心人们对传统学术思想的迅速遗忘与放弃将导致国家与民族的灭亡。最初提倡国学者强烈意识到文化认同与民族、国家的根本关系:提倡国学,非仅为学,乃为国也。 然而,人们往往根据近代西方的学术分科来指责国学含混笼统,陈独秀便是如此。其实邓实在《国学讲习记》中已经指出,国学的内容包括经学、史学、子学、理学、掌故学、文学。可是,不知为什么,人们往往觉得西方近代的学术分科天然合理,而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则没有独立成科的资格,中国传统学术只有纳入西方近代学术的分科才能获得其学术或科学的身份。 人们反对国学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学术无国界,世界各国都没有它们的国学,为何中国却有国学?但这种质疑是建立在孤陋寡闻的基础上的。德国有所谓日耳曼学,美国有美国学,而日本也有其国学,焉有说只有中国才有国学? 其实,质疑国学者既不真正在意概念意义,也没有太多的学理关怀,他们有他们不便明言的担心,有他们的言外之意。他们真正在意的,是中国能否脱华入欧,进入所谓普世文明。他们都认为西方文明(其实是近代西方文明)代表人类的普世文明,向西方文明靠拢,就是向普世文明靠拢。“西”字可以讲,“国”字要不得。因为“国故是过去已死的东西,欧化是正在生长的东西;国故是杂乱无章的零碎知识,欧化是有系统的学术。这两个东西万万没有对等的道理”。(毛子水)这种决绝的态度,在一部分国人中一直延续到今天。 从20世纪到今天,反对或质疑国学的人,归根结底都不是出于学理或学术的理由,而是出于政治的理由,就是认为国学有碍于中国的现代化。也就是为什么本来一个并不复杂的问题却纠缠了中国思想界一个世纪都未有定论,而且那些似曾相识的反对理由和质疑论据不厌其烦地被人一再重复。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6.下列有关“国学”的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体验研究并融贯各种知识而形成的生长着的思想。 B.研究国学不是为了博古炫耀或存亡继绝,而是为了使我们能够立于天地之间。 C.国学作为一种学术、思想,与现代汉服、祭拜、假古董“热”不无关系。 D.国学是通往现代中国思想的途径,应具有包容与开放的品格。 7.根据文中的信息,下列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没有独立成科,应该纳入西方近代学术的分科才能获得其学术或科学的身份。 B.质疑国学者的真正目的在于中国能脱华入欧,进入普世文明,并不真正在意概念意义。 C.近代西方文明代表人类的普世文明,现在向西方文明靠拢,就是向普世文明靠拢。 D.在现代国人中仍然存在着国学是过去已死的东西,是杂乱无章的知识,比不上欧化的学术的观点。 8.下列不能作为人们反对“国学”的理由的一项是&&&&&&&&&&&&&&&&& &&&&&&&&&&&&&&&&(  ) A.人们认为国学分类含混笼统,西方学术分科天然合理。 B.国学无国界,国学只有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没有国学。 C.国学质疑者是建立在孤陋寡闻的基础上的,德、美、日都有自己的“国学”。 D.出于政治的理由,认为国学有碍于中国的现代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国学与当代世界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研究,融贯各种知识形成的思想。这个思想不是固定的,而是生长着的。研究它,不是为了博古炫耀,也不仅仅是为了存亡继绝,而是为了我们能以自己的思想自立于天地之间。国学是学术,是思想,与汉服、祭拜、造假古董之类的“热”没有关系。国学不是既成的答案,而是通往现代中国思想的途径。拘牵与自封是它的大敌,包容与开放才是它的品格。根据史学家的考证,近代意义的“国学”一词,出现于20世纪初。其出现的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救亡图存。当时的人们一方面普遍承认西方学术的优越;另一方面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西方学术的压倒性影响产生认同焦虑,担心人们对传统学术思想的迅速遗忘与放弃将导致国家与民族的灭亡。最初提倡国学者强烈意识到文化认同与民族、国家的根本关系:提倡国学,非仅为学,乃为国也。然而,人们往往根据近代西方的学术分科来指责国学含混笼统,陈独秀便是如此。其实邓实在《国学讲习记》中已经指出,国学的内容包括经学、史学、子学、理学、掌故学、文学。可是,不知为什么,人们往往觉得西方近代的学术分科天然合理,而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则没有独立成科的资格,中国传统学术只有纳入西方近代学术的分科才能获得其学术或科学的身份。人们反对国学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学术无国界,世界各国都没有它们的国学,为何中国却有国学?但这种质疑是建立在孤陋寡闻的基础上的。德国有所谓日耳曼学,美国有美国学,而日本也有其国学,焉有说只有中国才有国学?其实,质疑国学者既不真正在意概念意义,也没有太多的学理关怀,他们有他们不便明言的担心,有他们的言外之意。他们真正在意的,是中国能否脱华入欧,进入所谓普世文明。他们都认为西方文明(其实是近代西方文明)代表人类的普世文明,向西方文明靠拢,就是向普世文明靠拢。“西”字可以讲,“国”字要不得。因为“国故是过去已死的东西,欧化是正在生长的东西;国故是杂乱无章的零碎知识,欧化是有系统的学术。这两个东西万万没有对等的道理”。(毛子水)这种决绝的态度,在一部分国人中一直延续到今天。从20世纪到今天,反对或质疑国学的人,归根结底都不是出于学理或学术的理由,而是出于政治的理由,就是认为国学有碍于中国的现代化。也就是为什么本来一个并不复杂的问题却纠缠了中国思想界一个世纪都未有定论,而且那些似曾相识的反对理由和质疑论据不厌其烦地被人一再重复。(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小题1】下列有关“国学”的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体验研究并融贯各种知识而形成的生长着的思想。B.研究国学不是为了博古炫耀或存亡继绝,而是为了使我们能够立于天地之间。C.国学作为一种学术、思想,与现代汉服、祭拜、假古董“热”不无关系。D.国学是通往现代中国思想的途径,应具有包容与开放的品格。【小题2】根据文中的信息,下列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没有独立成科,应该纳入西方近代学术的分科才能获得其学术或科学的身份。B.质疑国学者的真正目的在于中国能脱华入欧,进入普世文明,并不真正在意概念意义。C.近代西方文明代表人类的普世文明,现在向西方文明靠拢,就是向普世文明靠拢。D.在现代国人中仍然存在着国学是过去已死的东西,是杂乱无章的知识,比不上欧化的学术的观点。【小题3】下列不能作为人们反对“国学”的理由的一项是&&&(  )&&&&&&&&&&&&&&&&&&&&&&&&&&&&&A.人们认为国学分类含混笼统,西方学术分科天然合理。B.国学无国界,国学只有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没有国学。C.国学质疑者是建立在孤陋寡闻的基础上的,德、美、日都有自己的“国学”。D.出于政治的理由,认为国学有碍于中国的现代化。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国学经典智慧名句 – 【人人分享
我的图书馆
国学经典智慧名句 – 【人人分享
&1、孔子曰(yuē):学而时习之,不亦(yì)说乎? 注解:曰——说;时——时常;习——温习;亦——也;说——高兴;乎——吗。 【译文】孔子说:学过的知识,再常常地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注释】ls的译文是小时候语文课本上的字面翻译,感觉孔老先生怎么净说实话、大白话。但是近日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感觉他的翻译更有新意、更有深度:
  “习”,是古语,繁体字为上面一个羽翼的“羽”下面一个“白”,表示鸟要长用羽才能飞。现一般译为,“学习而经常实践并养成习惯,不是很愉快吗?”   实际上,这句话是说“把学到得东西加以应用,岂不令人愉悦么?”是学以致用的意思。
“时”的含义是“时而”
  最好的方法是用《论语》来学习《论语》,我们可以找一找“时”字出现在《论语》中其他地方所具备的含义。就在同一章,三个段落之后,孔子再一次使用了“时”字:“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而那个时的解释是时节,时机!如此一来,问题就明了了,这个“学而时习之”的“时”也应该也解释成时机!由此,它的解释就变成了:“学习到的东西,在适当的时机,被用上了,不是很快乐吗?”当我第一次体会到这个理解的时候,其震惊程度是不可言喻的。回顾自己人生中的快乐之事时,都是学习,时机,实践三者遇到一起时产生的,孔子的人生体验一霎那间与我们接得如此之近。不仅如此,“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一下就变得不那么平常了。它不仅在描述学习,时机,实践与快乐的关系,而且一语道破了人生的真谛,孔子用最简单的话阐述了“快乐人生”这一个他的思想中最重要的主题,“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实际上是人生观。如此一来,它出现在《论语》的最开始就完全合理了;如此一来,《论语》给我们的感觉就完全改变了。&”
&&&&&& 学问从哪里来呢?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作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 我们的教育。所以孔子在下面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人家犯了这个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学问”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随时随地有思想,随时随地有见习,随时随地有体验,随时随地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做反省时并不容易,慢慢的有了一些进步,便会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
&2、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孔子说:好朋友从远方来看我,不也高兴吗?&&
【注释】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中解释为: & & && 做学问,就要准备一生寂寞,孔子当年也是非常寂寞的,到处给他吃冷猪头。承前所说,做学问是要忍受寂寞、凄凉之苦的,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因此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人在为天下国家,千秋后代思想着眼的时候,正是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远”字不一定是空间的远,也可能是时间的远。
3、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注解:愠——怒,怨恨。 【译文】①.人家不了解自己,却不怨恨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译文】②.人家不聪明不明智,与这样的人相处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注释】《论语别裁》解释为: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不怨天尤人。
&&&&&& 引用明代陈眉公的话:“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是与人乐乐?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曰:此中 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有此胸襟,有此度也自然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了。不然,知识愈多,地位愈高既不能忘形得意,也不能忘形失意,那便成为 “直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了.
4、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译文】孔子说: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5、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解:则——就;罔——蒙蔽,迷惑不解;殆——危险,陷入困境。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6、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译文】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知识不是力量,使用知识才是力量。 8、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改变的力量。&
9、毛主席说: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10、很多人都愿意学习,但是不愿意复习,更不愿意练习,所以没出息。&
1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yǐ)。 注解:过——过错;谓——称为;矣——文言助词。 【译文】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12、亚心为“恶”,只要处在亚心状态,即心态稍(shāo)微(wēi)不好,你就可能恶语伤人,你就可能有恶的念头产生。&&
13、境由心造,所以,世间本无事,庸(yōng)人自扰(rǎo)之。&&注解:境——环境的好坏;造——造成,决定;庸人——指见识浅陋、没有作为以及平常的人;扰——打扰,扰乱;&【译文】环境的好与坏是由心情造成的,所以,世间本来就没事,是庸人自己打扰自己。 14、孔子曰:小不忍(rěn)则乱大谋(móu)。容忍是成功者必备的心态。&&注解:忍——容忍;谋——计谋,计策。&【译文】孔子说:小事情不能容忍,就会坏了大事。容忍是成功者的必备心态。 15、孔子曰:君子求诸(zhū)己,小人求诸人。 注解:求诸——要求,依靠。 另注:求——求责,责备追究。 【译文】①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译文】②孔子说:君子依靠自己,小人依靠别人。
20、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但是,人的胸(xiōng)怀(huái)、人的境界、人的智慧、人的德性是修出来的。&&
21、毛主席说:雄关漫(màn)道(dào)真如铁,而今迈(mài)步(bù)从头越!&&注解:漫道——慢说,别说,漫长;迈步——提脚向前走。&&【译文】毛主席说:雄伟的娄山关漫长得真的象铁一样坚固,今天我们迈步又要从头越过去!&&
22、毋(wú)意,毋必,毋固,毋我。&&注解:毋——不要,不可以;意——猜测;必——专断,任性;固——死板;我——自以为是。&【详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共同完成任务。 &【简译】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不死板;凡事不自以为是。&&
23、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yān),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注解:焉——文言助词。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24、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的人一定是个人才。&&
25、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注解:藏——隐藏;器——比喻才能;于——在;待时——等待时机;&动——行动。 【译文】君子要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在必要的时刻施展出来。 26、孔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注解:泰——安宁,镇定,毫不在意。 【译文】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没有娇气&;而小人处处骄傲,少了一种镇定。 27、孔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注解:周——合群,团结;比——勾结,搞帮派。 【译文】①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译文】②孔子说:君子团结但是不搞帮派,小人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28、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解:己——自己;欲——想;&勿——不要;施于——给,给(jǐ)予(yǔ)。 【译文】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2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注解:讷——木讷的,少言寡语。 【译文】①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 【译文】②孔子说: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30、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注解:淡泊——看淡名利;明志——明确的志向;宁静——平静下来做事做人;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译文】一个人要看淡名利,明确自己的志向;只有平静下来做人做事,就能实现远大目标。 31、孔子曰:不二过,不迁怒。 注解:二——二次;过——错误;迁怒——对别人发脾气。 【译文】孔子说:不重复犯错误,不对别人发脾气。 32、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注解:不为——放弃一些事情;也——文言助词;有为——做一些大事。 &【译文】孟子说:人只有放弃一些事情不去做,才会有工夫去做一些大事。 &33、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注解:老——赡养;吾——我的;老——长辈;以及——从而推广到;人——别人;之——的;幼——爱护;幼——晚辈。 &【译文】孟子说: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34、不以一眚掩大德。 注解: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 【译文】①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译文】②不会因为别人有一点小错误就看不到他的大功劳。 35、多行不义必自毙。 注解:多行——做得太多;不义——坏事;自毙——自取灭亡。 【译文】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36、什么叫做佛(fó),就是觉(jué)者(zhě),智者,通(tōng)俗(sú)的讲就是觉(jué)悟(wù)了的人就叫佛。 &3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注解:人——别人;一——一次;能之——学会它;己——自己;百之——学它一百次。 &【译文】别人学一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千次。 &38、三思而后行。 注解:三思——多次思考;后行——然后才行动。 【译文】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39、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注解:敏——灵敏;好学——喜爱学习;耻——可耻;下问——向学识浅陋的人请教。 &【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40、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解:喻——懂得&;义——义气;利——利益。 【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是义,小人懂得是利。 41、人不能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注解:傲气——骄傲、自大;傲骨——自尊、尊严。 【译文】人不可以骄傲自大,但也不可以失去尊严。 4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注解:谓——称为。 【译文】读书有三到:称为心到,眼到,口到。 43、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注解:敬——敬业,认真工作;无失——不犯错误;恭——恭敬;皆——都是。 &【译文】子夏说:君子敬业而不犯错误,对人恭敬而有礼,四海之内,都是兄弟。 &44、孔子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注解:以——因为;言——话说得好;举——提拔;不以人——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废言——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译文】孔子说: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指在选拔人才时要考察他的品德和实际才能,不能仅凭听他的言谈就提拔他;在听取意见时,不管他的人品、地位如何,只要是正确的意见都要采纳。 &45、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注解:莫——不要;向——朝着、对着;前——面前;满——骄傲自满;自夸——夸奖自己。 &【译文】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6、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注解:皆——都;取之——获取别人的东西&;为取——才是收获&;&莫知——不知道;与之——给予别人。 【译文】人们都知道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47.老子曰:修之以身,其德乃真。 注解:修——修养、修炼;之——他(她);以——用,把;其——他,他们;乃——才。 &【译文】老子说:修养人的心身,他的道德才是真实的。 48、人要做大事就记住: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 &注解:偕——一同;俱——全,都。 【译文】人要做大事就记住:当着时机,得到最新的、正确的情况;当着时机,作出正确的行动;当着时机,达成合理目标。 &49、孔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注解:取之——获取它;道——合理的途径。 【译文】孔子说:君子爱财,获取它们要有合理的途径。 50.孟子语录: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注解:规——圆规;矩——曲尺;方——方形;圆——圆形。 【译文】孟子说: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5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注解:谁——哪个;过——过错;改——改正;善莫大焉——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译文】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5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注解:预——准备;则——就;立——成功;废——失败。 【译文】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5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注解:锲——用刀子刻;舍——停止;金石——金块和石头;镂——雕刻。 &【译文】不停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54、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注解:士——一个人;别——分别后;当——应当;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译文】与一个人分别三天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55、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注解:轻——看轻;怨——怨恨;何——怎么、无从;生——生起;忿——怨恨;泯——消除。 &【详译】把财物看轻了,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说话相互忍让了,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除了。 &【简译】把财物看轻了,怨恨就无从生起;说话相互忍让了,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除了。 &56、孔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注解:力——能力;足——足够;中——中途、半途;道——道路;废——停止、放弃。 &【译文】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就会半途而废。 57、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注解:工——工匠;欲——想;善——做好;其——他的;必——必定;利——锋利;器——用具。 &【译文】孔子说: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58、毛主席说: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注解:立志——立下志向;出——走出;乡关——家乡;誓——发誓;&还——回来。 【译文】毛主席说:孩儿立下志向走出家乡,学不成名发誓不回来。 59、孔子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才。 注解:琢——雕琢、雕刻;器——玉器;才——人才。 【译文】孔子说:玉石不雕琢不能成器,人不学不能成才。 60、孔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注解:与——跟,和;言——说;而——连词;之——他(她);失——失去;失言——说错话;知者——聪明的人。 &【译文】孔子说:该说话的时候而你却没有说,你就把这个人错过了;不适合说话的时候,你却说了,就是你话多余了。聪明的人不失人,也不失言。 &61、予人方便,予己方便。 注解:予——给予&;人——他人;己——自己。 【译文】给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 62、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注解:性——性情,本性;相近——指既不是完全相同,又不完全相异;习——习俗;相远——相差很远。 &【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性情是很相近,但每个人的习俗有很大的差异。 &63、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注解:差——相差;之——这件事;缪——错误;以——用;千里——形容相差很远。 &【译文】做任何事情,如果开始时差错虽很微小,但结果会相差很远。 &64、孔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注解:众——大家;恶——憎恨;必——一定;察——审察;好——喜欢。 &【译文】孔子说:大家都憎恨的东西,必须审察;大家都喜欢的东西,也必须审察。 &65、孔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注解:远——长远;虑——&打算;必有——一定会有;近忧——眼前的忧患。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66、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解:不义——干不义的事情;而富且贵——得到了财富与地位;于我——对我来说。 &【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 &67、孔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注解:道——路上;途——在路上;说——加以传播;弃——所不许。 &【译文】孔子说:从路上听到传言,就在路上加以传播,这种人是为道德所不容的。 &68、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 注解:以——因为;变节——改变气节;贱——地位卑(bēi)下;易——改变。 &【译文】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 69、人最大的自私就是无私。 70、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 注解:其义——它的含义;见——(通假字)显现。 【详译】如果多次阅读,就能全面透彻地理解一本书的全部含义。 【简译】书读多几遍,它的含义自然就会出现。 7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注解:同心——心意相同;其——他的;利——锋利;断金——截(jié)断金属&;同心之言——发表的意见一致;臭——气味;兰——兰花。 【详译】两人心意相同,行动一致的力量犹如利刃可以截断金属;在语言上谈的来,发表的意见一致,说服力强,说出话来像兰花草那样芬芳、高雅,娓娓动听,没有污秽的语言。 &【简译】两个人同一条心,他们一致的力量像锋利的刀一样可以截断金属;在语言上谈的来,就像兰花草那样芬芳。 &72、见侮而不斗,辱也。 注解:侮——侮辱,欺凌;不斗——不挺身而出;辱——耻辱。 【译文】当正义遭到侮辱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7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注解:尽——全、都;信——相信。 【详译】要是只相信书上说的,不结合实践,死读书,读死书,就会越读越蠢,那还不如没念过书的聪明。 &【简译】全相信书本,还不如没有书本。 74、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注解:爱人——爱别人;亲——亲近;反——反过来检讨;其——自己;仁——仁爱;治——管理;智——明智;礼人——对别人礼貌;答——答应;敬——恭敬。 &【译文】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自己,那就反过来检讨自己是否够仁爱;管理别人,却管理不好,那就反过来检讨自己是否够明智;对别人有礼,别人却不回应,那就反过来检讨自己是否够恭敬。 &7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解:淫——迷惑,使昏乱;&移——改变心志;威武——强暴武力;屈——屈服;此之谓——这就是所谓。 【详译】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他的心志,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简译】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改变不了他的心志,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7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注解:从善——学好;如登——像登山一样艰难;从恶——学坏;如崩——如山崩一样容易。 &【译文】学好像登山一样艰难,学坏如山崩一样容易。 7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解:知——知道;之——这件事;为——是;也——文言助词,没意义。 &【译文】我们知道的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是知道。 7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注解:知——懂得;之——它的;好——爱好;乐——以它为乐。 【译文】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7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注解:温——复习;故——旧;知——获得;新——新的知识;为——做、当;师——老师;矣——文言助词,无意义。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由此获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 &80、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注解:礼尚往来——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亦——也。 【译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去了却不来,是失礼的行为,来了而不去,也是失礼的行为。81、人必先自爱而后人爱之,人必先自助而后人助之。 【译文】人若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必须要懂得自己尊重自己&;人若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必须自己先努力。 82、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注解:良言——有益的话;三冬——在三冬严寒中;恶语——恶毒的语言。 &【详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简译】一句良善的话,让人听了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恶毒的语言伤害别人,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83、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注解:一张——有时紧张;一驰——有时松弛。 【译文】有时紧张,有时松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办法。 &现在多指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劳逸结合。 8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注解:知——认识;智——机智;自知——认识自己;明——高明;胜人——战胜;力——有力;自胜——克制自己;强——刚强。 &【译文】能认识别人的人,才算是机智;能认识自己的人,才算得高明;能战胜别人的人,才是有力量;能克制自己的人才算刚强。 &85、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注解:中——中等水平;以上——以上的人;语上——谈论高深的东西。 &【译文】孔子说:与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谈论高深的东西,与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谈论高深的东西。 &86、很多事情失败的原因,不是行动前没有计划,而是缺少计划前的行动。 &87、有的人忙忙碌碌穷算计,算来算去算自己。 注解:算计——暗中谋划损害别人。 88、不要过高的估计自己现在的能力,但决不能过低的估计自己未来的能力。 &89、孔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注解:交——交往,来往;言——说话;信——信用。 【译文】孔子说:与朋友交往,说话要守信用。 90、孔子曰:听其言而观其行。 注解:其——他的;言——话;观——看;行——行动。 【译文】孔子说: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 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91、孔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注解:攻——专心钻研;异端——不正确的观点;斯——这,就。 【译文】孔子说:专心钻研不正确的观点,就会有害了。 92、入则孝(xiào),出则悌(tì)。百善,孝为先。 &注解:入——在家;孝——孝顺父母;出——在外;悌——孝顺兄长;百善——各种美德。 &【译文】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孝顺兄长。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93、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注解:患——忧患;饥——饥饿;衣——衣服;休——休息。 【译文】民众有三种忧患,饥饿的人得不到食物,受冻的人得不到衣服,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 &9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注解:欲——想;静——静止;止——停止;孝——尽孝;亲——双亲(父母);待——等待。 &【译文】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的刮动它的枝叶;子女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95、养心莫善于寡欲。 注解:养心——提高思想修养;莫——没有;善于——更好;寡——减少;欲——欲望。 &【译文】提高思想修养没有比减少私欲更好的办法了。 96、不怨天,不尤人。 注解:怨——怨恨,归咎;尤——怨恨,归咎。 【详译】当遇到挫折与失败时,不要将自己的失落和苦闷归结于上苍,不要将自己的过错和失误归咎于他人。 &【简译】当遇到挫折与失败时,不要埋怨上苍,不要怨恨他人。 97、孔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注解:利——利益;思——想;义——道义;危——危机;授——献出;命——生命。 &【详译】孔子说:见到利益要想一想是否符合道义,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不应据为己有;在危急关头献出自己的生命。 &【简译】孔子说:见到利益要想一想是否合法合理;在危急关头献出自己的生命。 &98、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注解:和——和睦;同——轻率地表示同意。 【译文】①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不随便附和;小人随便附和,而不和睦相处。 &【译文】②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随便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和谐相处。 &99、孔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注解:矜——慎重,拘(jū)谨(jǐn);群——团结群众;党——结党营私。 &【译文】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100、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注解:坦荡荡——心胸开朗;常——经常;戚戚——忧心忡(chōng)忡(chōng)。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开朗;小人经常忧心忡忡。 101、孔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注解:仁——慈善;者——的人;忧——忧愁;知——智慧;惑——迷惑;&惧——害怕。 【译文】孔子说:仁慈的人没有忧愁;高度智慧的人,没有迷惑;勇敢的人,不会害怕。 &102、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注解:躬——自身,亲自;自——自己;厚——厚度,这里指多的意思;薄——少;于——对、对于;则——那就;矣——文言助词。 &【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103、很多人就是因为优秀,难以卓越。 104、统治世界的是想象力。 10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注解:遥——遥远;马力——马的力气;日——日子。 【译文】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106、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注解:何以——怎么能够。 【译文】一间屋子都不打扫,怎么能够打扫天下。 形容要想成就大事,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107、言必信,行必果。 注解:言——说话;行——行动;果——果断。 【译文】说过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断地干下去。 &10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注解:天——自然;行——运动;健——刚强劲健;以——应;厚德载物——用深厚的品德承载万物。 &【译文】天(即自然)的运动强健,相应地,君子生活在世界上,也应像天一样,力求进步,发愤图强;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10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注解:勿——不要;以——因为;为之——去做它;不为——不去做。 &【详译】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好事就不去做。 &【简译】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好事就不去做。 &110、空才能有,放下才能承担。 111、孔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注解:其——这个;谋——谋求;政——这里指权力。 【译文】孔子说:如果你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要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1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注解:贤——贤德;思——想着;齐——看齐;内自——自己内心;省——反省。 &【译文】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11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注解:善——好的事情;如——像;不及——迟了;探——接触;汤——发烫的水。 &【译文】见到好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立刻离开。 &114、当仁,不让于师。 注解:当——遇到;仁——善事;让——推让;师——老师。 【译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即使老师在一旁也不推让。 &11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详译】苦口的药虽然很难让人吞咽,但利于病,不好听的话虽然有点伤人,但却能帮助我们的一言一行。 &【简译】良好的药虽然苦口,但利于病,忠心的话虽然不好听,但能帮助我们做人做事。 &现在常用来形容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116、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注解:随人——随自己;招——招来。 【译文】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117、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注解:夺帅——更换统帅;匹夫——平常人;夺志——改变志向&。 【详译】孔子说: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不能迫使一个人改变志向。 &【简译】孔子说:三军中可以更换统帅,但是,不能迫使一个人改变志向。 &118、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注解:世事——世间的事情;洞明——洞悉明白;皆——都;人情——人情世故;练达——彻底弄明白、应付自如;即文章——就是学问、本事。 &【译文】能洞悉了解世间的事情就是有学问;人情世故能应付自如就是有本事。 &11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注解:千虑——多次考虑;一失——个别错误;一得——一次正确的。 &【译文】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120、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注解:明——讲明;求——请求允许;倘——如果;问——征求同意;即——就是。 &【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121、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注解:反者——向着相反方向变化;道之动——是“道”的运动趋势;弱者——处于柔弱的状态;道之用——道的运用。 &【译文】老子说:向着相反的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趋势;处于柔弱的状态,是“道”的运用或功用。 &12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注解:路漫漫——前方的道路;其——它;修远——(路)漫长;吾——我;求索——追求和探索。 &【译文】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123、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解:患——害怕;人——别人;之——助词;己知——了解自己;知人——了解别人。 &【译文】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24、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注解:为者——做事的人;常——坚持不懈;成——成功;行者——向前走的人;至——到达目的。 &【译文】坚持不懈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停向前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 &125、交换一个苹果,各得一个苹果;交换一个思想,各得两个思想。 &126、孔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注解:成——成全;之——助词;美——好事;恶——坏事。 【译文】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12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注解:至——过于;察——苛刻,严厉;徒——伙伴。 【译文】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人太过于严厉,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跟他来往。 &128、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注解:之——的;作——发展;于——从;易——容易的事;细——细小的事。 &【译文】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做起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做起的。 &12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注解:作气——士气振奋;再——再次;衰——低落;竭——完全消失。 &【译文】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 &这句话鼓励大家趁情绪高涨时一口气将事情做下去。 130、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注解:闻——听见;足践——经过实践。 【译文】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经过实践的。 131、孔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注解:道——主张;相——互相;为——成为、变成;谋——谋事。 【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132、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注解:跪乳——跪下吃母乳;恩——恩赐;鸦——乌鸦;反哺——反过来哺育;义——义举。 &【译文】羊羔有跪下吃母乳的恩赐,乌鸦有反过来哺育父母的义举。 13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注解:交——交往;淡——平淡,纯净;甘若醴——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译文】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小人之间的交往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134、以五十步笑百步。 注解:以——用;笑——讥笑。 【译文】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 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135、人有三种:一是同流合污;二是同流不合污;三是同流能去污。 &注解: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 136、一个人应该得意,得意的人谈话都精彩。 137、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注解:其——他;身——自身;正——端正;令——下命令;从——服从。 &【详译】孔子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简译】孔子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那么,即使下命令,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138、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注解:权——称一称;然后——才;知——晓得;度——量一量。 【译文】孟子说: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139、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注解:得道者——行仁政的人;失道者——不行仁政的人;寡——很少;之至——到极点;畔——反对。 &【译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归顺他。 &14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注解:昭昭——明明白白;昏昏——糊里糊涂。 【详译】有道德修养的人去帮助教育别人的时候,一定自己先把问题弄得明明白白,然后再把人家教得明明白白;现在有的人帮助教育别人的时候,自己还糊里糊涂,就想用这些糊里糊涂的东西把人家教明白,那是不应该的。 &【简译】有道德修养的人去帮助教育别人的时候,一定自己先把问题弄得明明白白,然后再把人家教得明明白白;现在有的人自己还糊里糊涂,就想把人家教明白,那是不应该的。 &141、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注解:以——拿、用;人——别人;为——当、作为;明——看到。 【译文】拿自己和别人对比,可以看到自己的成功和不足处。 142、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 143、孔子曰:知人固不易也。 注解:知人——了解一个人;固——确实;不易——不容易。 【译文】孔子说:了解一个人确实不容易。 144、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译文】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14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注解:非——不是;圣贤——圣人与贤人的合称,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孰——谁、哪个。 【译文】人不是圣贤,谁没有犯过错误? 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146、一头勇猛的狮子带领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狮子。 &147、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 注解:求——得到;犹——就像;愿——想得到。 【译文】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 148、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译文】(一个人)不敬重别人,实际上是不敬重自己。 14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注解:书——知识;方——才;是非——许多事情。 【译文】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15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解:博学——广泛学习;日——每天;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知明——认知明了。 &【译文】君子广博地学习知识外,而且每天对自己进行反省和检查,那么就会见识高远而行动不会错误。 &151、很多人没有智慧,就是当动不动,当止不止,关键时刻,一定要懂得刹自己的车。(完)
分享 | 赞 |
馆藏&27503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学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