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图说核心价值观观的竞争 这句话谁说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问题(上)
主讲人:张军
北京市委党校教授
大家知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里头的极其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当前思想和文化领域里头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不过呀,严格地说,核心价值这个概念的提出不是今天才有的。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来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就没有放松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但是我想问问各位学员,我们建设的成效如何?恐怕很难说是非常满意的是不是?为什么?问题很复杂,我觉得这里头有认识层面的,有实践层面的,问题很多,今天呐,我想从四个方面来简单地谈一下我自己对核心价值建设的一些认识。
第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第二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容;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以及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何以重要
好,我谈第一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在这个里头呢我想讲两个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何以重要?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的建设何以迫切?那么我们谈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有一个前提问题,就是我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我们对它定位?而我这里面有一个判断,不知道大家认同不认同?我觉着呀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头,我们对于价值观的定位呀,更多地放在思想道德建设这个层面上。比如说我们50年代我们提出了“五爱教育”,那么爱祖国、爱科学、爱卫生、爱劳动、爱公共财务。80年代我们提出来了“五讲四美三热爱”,那么20世纪初我们提出来了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你看这些呢,我们都是在思想道德建设这个层面上的。这种认识正确不正确呢?不能说错的,它是对的,但是我们今天看来呀,就是它呢还不是非常地到位,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下面看看我们最近对于核心价值观建设我们的一些表述。大家看第一句话: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这是第一句话。第二句话: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第三句话: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我们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我觉着呀,它表明我们已经超越了原来思想道德建设这种认识,而把它上升到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乃至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命运,上升到这么一个高度和认识核心价值观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这么一种思想上的一种跃升呢?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来加以认识。那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任何常态的社会都需要某种核心价值的支撑。也就是说,一种核心价值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它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我们今天我们的经济总量达到了世界第二位,但是我们稍微了解历史的人我们都应该知道,起码在清朝中期往前推,几千年来,我们国家它的经济总量应当是处在世界的领先地位的。靠的是什么?有经济的有政治的有军事的有科技的,但是请大家千万不要忘了,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文化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的因素。比如,我想请大家列举一下列举三个我们中国历史上您觉得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我估计呀,有一个人,恐怕我们很难把他不考虑进去,谁呢?孔子?那为什么孔子我们都能够记住他呢?是因为孔夫子呀,为我们中华民族立了一个魂,而这个魂呢在2000年来,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整体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么这个魂,第一个,它保持了我们民族的大一统。我想我们这个民族分分合合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以合为主,靠的是什么,不是靠几个雄才大略的皇帝,靠的是文化,靠的是核心价值的凝聚。
那么第二个,它推动了社会的稳态发展,这种核心价值,推动社会的稳态发展。光说我们中国,可能还不行,那么我们看看现代西方的发展。我们承认,现代西方,快速地发展起来,那么西方的崛起,它的标志是什么呢?我们常说英国的工业革命,但是得到千万不要忘了,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之前,西方还有三个极其重要的文化运动,那么一个是文艺复兴,一个是宗教改革还有一个是启蒙运动。那么三个思想解放运动它们主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它们解决的近现代西方的魂的问题,核心价值,近现代西方的核心价值被确立起来了,因此,近现代的西方也处在一个快速的一种稳定的发展之中。那从现实的角度我们也可以看一下,那么当今世界是一种综合国力的竞争。
那么,综合国力包含哪些内容啊?我想请大家看两个公式第一个公式呢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叫克莱因,它的综合国力方程式。大家看,他的综合国力它指他说综合国力(C+E+M)×(S+W)C什么意思?Country.国家的大小,人口的多少;E,Economy经济实力;M,Military,军事力量。这些我们很容易理解是吧,传统的一种国立的标准。但是呢,克莱因还说,这种传统的标准不够了,这种物质因素不够了,还要有一些其它的因素,一个是S,一个是W。S是什么?是Strategy,战略,它实质长就是指一个国家它的发展战略,它选择什么道路,选择什么体制,选择什么运行状态的一种认知。我们今天一句话叫做顶层设计。WILL,老百姓的意愿,老百姓的意愿,那么这两个呢,它括到一起,它说这两个呢,是精神层面的因素,是精神层面的。那么实际上它的核心是什么?核心是价值观。那么我们看,它的理念,我们看它的理念,前头都是加法,但是这个括号中间是什么?乘法关系。什么意思呢?他就是说,你前头再大你的物质层面的东西再大,如果你的核心价值是为零的话,那么你的综合国力是零。这是他一个重要的理念,当然现实中不可能这个核心价值是零的这种情况。
那么我们再看一个,大家非常熟的,约瑟夫·奈。约瑟夫·奈提出了重要的一个思想,软实力,大家都清楚,他认为综合国力呢,既有历史,这个历史里包括经济科技军事,同时呢还有软实力。软实力指文化和意识形态系列。实际上软实力主要还是指的是核心价值问题。那么他把综合国力分成了硬实力和软实力。现在西方有这么一个说法,它说三流的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输出的产品,二流的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输出的技术,一流的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输出的是价值观。那么我们原来老听这句话,理由是什么?根据是什么?我觉着恐怕它的根据就在于此是不是呢?我们国家我们现在对于核心价值观在和国立中的地位的认识是什么呢?大家看:习总书记讲的这句话,他说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什么?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就是核心价值观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的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核心价值的重要性了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迫切?
&& &那么第二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迫切,那么我们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也就是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么一个文件中,它呢对我们当前的形势做了一个判断,它说我们的改革,进入到了关键时期,那么有四个重要的深刻的变化:一个是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一个是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一个是利益结构的深刻变动,一个思想观念深刻的变化,四个深刻变化。由此呢,带来了“两个期”,一个叫发展机遇期,另一个叫做矛盾凸显期。那么我们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地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那么这里所说的矛盾凸显,风险挑战,它的重要的一个表现我认为就是核心价值观的趋势问题。
而为了让大家比较感性地理解这个方面内容,我呢在网上下载了一些资料和图片,我们呢,一起来做一个参照吧。第一个,信念缺失,物欲膨胀这个问题。大家看,这是2013年腾讯大申网他们进行的调查,他们调查,现在的年轻人缺点什么?第一位的,41%的人认为,缺少理想和信念。那么美国世界日报,它进行了一个调查,一个民意的调查,调查了全世界23个国家,那么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中日韩三国认为金钱最万能,并列世界第一,拜金主义国家,而我们呢,同时也调查一下做一下对不对呢?调查结果80%的人认同这种到底结果。那么第二,社会冷漠,道德失范这个问题。我们看看这些图片,可能很多就发生在我们的眼前,外国人有一句话叫做礼仪之邦没有礼仪了,不知道大家做何感想。第三个问题,社会公正感危机。那么孔子有一句话他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我们中国人可以忍受物质上的贫乏,但是呢,我们不能够忍受社会的公正。它前一段时间《中国青年报》进行过一个调查,它调查的结果呢它说我们现在的人,93.4%的人认为呢,自己现在情绪化问题很严重,就是社会处在一个社会的状态之中,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人都处在一个情绪化状态中啊?原因第一个位的——社会不公正。这个问题呀,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思啊。第四个宗教兴起,迷信流行。我们现在宗教呢,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国家现在主要的宗教呢?五个大的宗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人数呢超过了一个亿。而现在呢,迷信之风更是很厉害,算卦、占卜、面相、风水等非常地严重啊。前一段时间我到外面去讲课,讲的内容是周易,讲的课的中间呢,一大堆的领导跑到上头来,张教授给我算一卦吧,你听着觉得什么感觉?国家认同和民族意识淡化。据美国有一个官方的资料,它统计呢,截至2013年,中国移民的总数现在达到了930万人,位居世界第四,这个数字是快速增长的。中国人做美国梦是现在的一种文化征候。那么大家看一看,做美国梦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这是一个美国的入籍的誓言,它第一句话是:我完全放弃我对以前所属的外国亲王、君主国家或主权之公民资格及忠诚。我将真诚地效忠于美国。我们国家是一个具有强烈的根魂文化的一个民族,现在这种现象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所以,通过前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我们是不是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习总书记的这句话,他说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地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容
(一)什么是价值和价值观?
第二个问题,社会核心价值观点本质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必要,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呀?它的本质内容到底是什么呀?我想从三个方面向大家进行汇报。一个是什么是价值和价值观?第二个什么是核心价值观?第三个核心价值观的体系和构成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我要讲一讲什么是价值和价值观?什么是价值呢?理论上是这样讲的,所谓价值是从满足人的需要的关系中产生的,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这句话很学术,有很多人由此也觉得这个价值离我们很远啊,我们老百姓就知道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说离我们很远,这可能也是我们对核心价值敬而远之的一个原因吧。实际上,核心价值、价值离我们真的非常地近。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这里面讲两段话,我们各位学员做一个判断。第一句话呢,是我们的《史记·货殖列传》里头的一句话。它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您觉得这句话对还是错?那么第二句话马克斯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得与他们的利益有关”这句话对还是错?我在问其他的人的时候呢,说第一句话大家很严肃,说第二句话的的时候呢,大家都说对。我就问为什么对的?马克斯说的。实际上你把这两句话放在一起它都有一个关键词是什么?利,利益。什么是利益呀?利益呀,它就是价值里头最本质的东西,有价值的核心和集中表现就是利益。可能我们原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啊,我们本利和益是对立的。因此呢,我们对于利益的理解呀,简单化、偏狭了。我们一说利益,我们经常会说,利益个人利益,实际上啊,利益啊是有层次的,利益不光是有个人利益,还有家庭的利益,还有集体利益,还有民族的利益,还有国家的利益,还有全人类的利益,是不是啊?我们站在的利益的层次不一样,我们的境界可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苟利国家生死矣,它是在谈利吧。但是它是站在民族和国家这个层面上谈利的。它跟我们只站在个人的层面上,谈一下蝇营狗苟的小利境界一样吗?利益的同时,还有性质之别。我们很多人一说利益呀,就有人说利益就是物质利益,实际上,利益呀,它不能仅仅地理解为只有物质利益。大家想一想我们人跟动物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啊?动物只有一个物质的欲望,但是人不光有物质的欲望,人还有精神层面的,他有精神的需要,所以一切有利于人安身立命的东西,它得属于利益的范畴。如果我们这样讲的话,我们就觉着释然了吧,价值它的核心它的本质是利益利益很复杂,因此啊,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也非常地复杂。有这么一句老话,叫做人人心中有杆秤,是不是啊?实际上你这杆秤是干什么的?是在衡量利益的。只不过我们每个人的这杆秤的我们的准心都不一样。同样的东西,放在你这杆秤来约啊,放在它这杆秤上来约啊,分量不一样,它会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所以呢,价值观就是这么一个东西。价值观它本质上,它反映的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生成和积淀,并用于规范和引导人们的实践活动的评价标准体系。我们每个人呐,心中都有这杆秤,而这杆秤是一个评价标准体系它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一个东西。那我们说到人人心中有杆秤,也就意味着,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是不是啊?
(二)什么是核心价值观?
再一个问题就出现了,要谈核心价值,核心价值它是共同价值啊,是基本价值啊,那么这个该怎么打呀?我不想在理论上过多地纠葛于此,我只是举一个简单的生动的例子。我想问大家,在座的各位,您爱不爱自己的家?恐怕很少有人说不爱自己的家吧!为什么?感性来说,那家对我们来说意味着很重要很重要啊,怎么个很重要啊?从理论上来讲,我告诉大家理性地讲家是维护我们家庭成员根本利益的一个平台。刚才我讲了,我们每个人价值观都不一样,在一个家庭之中,我们作为一个家庭成员我们的价值观也不一样啊,是不是?因此在一个家庭里头,吵吵闹闹锅勺碰锅沿,在所难免,不可避免,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观念差异性而造成的,但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没有人没有家庭的这种认同感,靠的是什么?实际上呢,是因为这个家庭的存在它是维护我们根本利益的一个平台,如果我们这个家庭散了,那么这个维护根本利益的这个平台散掉了,那么我们还在外头,我们去进步,我们去奋斗,我们去赚钱我们去努力,您觉得价值还有多大呀?国家利益不是非常大了,你根本的东西没了,后头东西呢价值就不大了。一个家属一个国家已然在一个国家中同样也有一个基本的平台,所以呢,作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它是指,建立在根本利益的基础之上,使一个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个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的精神依托,我是讲,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它是一个社会的精神底线,它不是高大上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够的,不需要,它是社会的一个底线,如果我们这个底线被突破了,这个社会就不复存在了,它是这么一个问题。所以不可能我们每个人没有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只不过我们对它的自觉性如何。
(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和构成是什么?
第三个问题,核心价值观的体系构成。那么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一种精神的底线,那这种精神底线它是一种体系的,一种观念体系的方式存在的,那么我对这种观念体系我的理解,它包含着五个大的要素,那么这五个大的要素一个是价值的主体意识,一个一是社会的秩序信念,一个是社会规范意识,一个是价值事件思维,最后一个是价值本位观念。那么分别加以向大家汇报。
第一个价值的主体意识。什么是价值主体意识啊?通俗讲,我是谁?它是指价值观的主体,关于自己在现实的时空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和相互关系的一种认识。我们的领导经常说这么一句话,说我们要入位不要缺位,要到位不要越位,要对位不要错误。那么这里面都在讲一个“位”,“位”什么意思啊?位就是一种价值的主体意识,我们一种自觉,因为这个位呢,分两个要素的制约,第一个时间第二个空间。所以呢,价值主体呢,明确不明确,那么两个需要关注点,两个观点,第一个从空间上。千万我们的观念,我们思想观念千万不要串门什么意思啊?举一个非常通俗的例子,比如说张家村和李家村两个村子,假如说为了一片柴火地吧,发生冲突,我们身在其中,对于我们第一个你要感觉到的是什么?你是哪个村的?你姓什么?是吧,我姓张,张家村的,那么我就在张家村的立场上跟李家村干仗去了,反过来已然。事情咱们不谈它的对和错,但是一个帽子是清楚的,你没有串门,最害怕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姓什么?观念混乱了,行为就肯定是混乱的。所以前一段时间,习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总结大会上他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他说:“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这句话什么意思啊?就是我是谁,空间上千万不要串门,信党我们党的领导信党,一句话“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那么第二个在时间上不要穿越,时间上不要穿越。什么意思啊?对于我们现在,有些励志的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呢?对还是错啊?作为励志没问题。但是呢,从价值主体意义上来讲,我们就不提倡这句话了,为什么?我们的价值的主体意识强调的是在实践上不要穿越,好你现在必须明白,你现在是士兵还是将军,必须清楚,你现在是士兵,你就不要玩把穿越,把自己当成将军了,反之穿越回来也不行啊。将军有将军的权力和责任,士兵有士兵的权力和责任,是不能够颠倒的。塞万提斯他的笔下,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唐吉珂德,说唐吉珂德就玩了吧穿越,是吗,自己好好的一个当代人不做,突然把自己想成一个古代的一个武士,所以一天到晚地跟别人去决斗没人理他呀,到最后跟风车干上了,你看出来思想都混乱了。所以呢,价值的主体意识,是我们价值观第一位的,它是价值观的基础是价值观里面最重要的因素,甚至可以说它决定着价值观的性质。好,这是我进的第一个要素,价值主体意识。
第二个,社会秩序信念,什么叫社会秩序信念?我们每个人都有,关于应当有什么样的社会的结构状态?运行方式这么一种信念。也就是说,我们对这个社会,这社会平等点好呢?等级点好呢?集中点好呢?民族点好?合作点好呢?竞争点好?安定点好呢?变革点好?乃至于统一点好呢还是自治点好呢等等,我们都有对它的一种认可一种选择一种期待,每个人都有,小到具体到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国家都如此,比如我一问,我们各位领导各位学员,你对现在你自己的单位满意不满意,肯定有人说满意,但你说满意的话呢,那实际上你是对你单位的这种工作秩序,这种单位的环境,你是认同的,你是运用了你的工作秩序信念在判断,你说我不满意,那么不满意你的理由是什么?你也在用着社会秩序信念,你觉得你现在这个单位,它的工作秩序,它的运行状态跟你的期望,还相差很远是不是啊?这是一种判断,就在运用我们社会秩序信念,同样大到我们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整体社会的一种认知。比如说我们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我们提出来了依法治国的一种理念,那么我们对它认知度到底多少呢?现在我们大量地都在进行这个方面的调查,我们在调查在关注,这种认同度到底是怎么样的?那么认同度强的,他们也在运用社会秩序信念,实际上她在认同什么?她在认同民族的,变革的平等的一种秩序。那么认同度不高的呢?那么他可能心里面他的什么在起作用啊?他的社会秩序信念也起不来,希望社会不要太多的变化,是吧?原来的东西就挺好,他就是这么一种观念。
第三个社会规范意识。什么是社会规范呢?是社会规范我们每个人都有,我们有句老话,叫做国有国法,加有家规,每个人都有一种行为的规范,有行为的要求,如果我们人应当遵守什么样的纪律规则,什么样的道德准则,什么因的审美趣味,等等这方面的认知。比如我们领导干部,我们现在提八项规定,实际上八项规定可以理解得非常的简单而朴实,它就是我们指我们的领导干部在自己的工作中应当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比如说我是一个老师,那我一个老师我应该遵守我基本的师德。那一个普通的人,我们要遵守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要遵守公民的道德,而我们作为一个职业一个职工,我们要遵守工作上的一种职业道德等等。所以呢,社会规范我们非常容易理解,而且呢,我们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价值观建设的重点都是在社会规范意识上,比如说我们现在,都在搞的,身边最美的人,身边最美的人实际上就是宣传,一种对自身的规范要求很高的这些人,是不是啊?我们前一段时间央视台搞的家风的调查,那么家风是在做什么呢?实际上也是这个方面的宣传。它是在唤醒我们对于一种家庭道德一种认同感觉。
第四个价值实践思维。什么叫价值实践思维啊,它就是指我们每个人实现价值的一种思维程式。这种说法呢,很学术,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比如说我们做任何事情我们都有目的,绝不可能我们做一个事情我们没有目的,同时我们还有实现目的的手段,做这件事情同时也是实现这件事情的手段。好比如说有的你想当官,有的人想挣钱,有的人想做学问,这是一个目标,同时还有手段,想当官,靠自己的能力,靠德能勤忌廉去做官,社会主流倡导,这是一种健康的价值实践思维。那么靠买官卖官,靠拉关系走后门这是一种方式,价值实践思维就发生了很大的一种转变,所以我们人都具有价值实践思维。就有的人说,我什么都不想,我就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当你说这样的话的时候,我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目的也是清楚的,你的目的就是普通人,手段呢,那就是普普通通,别普通人的手段你也这样做就行了。
我们今天经常所讲的效率意识,代价意识,冒险意识,创新精神等等,这些都属于价值实践思维。你说代价意识,有一句老话叫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你看这句话,目的是什么?要把这个事情做成,把这个狼套住,手段不惜一切代价,看到手段,代价也出现了。那么效率意识呢,正好相反,目的呢,获得多的,手段呢,付出少少的。付出得越少,目的还是越多,效率也高。是不是啊?每个人都有。
第五个价值本位观念。什么叫价值本位观念啊?它是指,一个社会价值体系里头的基本的价值取向。也就是一个社会呢,它最为根本性的一种文化征候。类似于一个社会呢,把它帖个标签似的,这个呢,我们把它叫做价值本能。那么构成价值本位的社会呢,需要两个尺度我们来确定,这个社会呢,它的本位到底是什么?两个尺子,第一个尺子叫社会导向,社会是社会导向,第二个呢,叫价值通约。什么意思呢?我举个例子,大家可能就明白了。比如说,我们常常这样讲,中国传统的社会是官本位的社会,我们这样来理解,那么我们为什么这样来定论它呢?而在传统的社会里头,难道没有道德高尚的人吗?难道没有这个在乎金钱的人吗?难道只在乎如何当官吗?好,显然不能这样来讲,是不是啊?不能这样来进行认识。
实际上,用这两把尺子你就可以判定,传统的社会它是个官本位社会,第一把尺子社会导向。就是整个社会官方主流引导着我们往哪个方面去走。在中国传统的社会它的社会导向是什么?我们说读书做官才是人生的正途,这就是我们的一个社会导向。我们有一句话叫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不是啊?它就是引导,就是引导,它倡导着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做官才能这样子达到吗?社会引导。但是光一个社会引导还不够,还要有第二把尺子来衡量它,叫做价值通约。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社会呢,官方引导着我们朝着一种价值目标走去了,这种价值目标它可以给大家带来一切,你所想要的一切东西,这就叫做价值通约。好,让大家看这么一张图。那这个图实际上就是反映着传统社会里头价值通约这么一个特点了。好,这张图呢,它写的呢是宋真宗劝学篇里头的一段话,那么我读出来这里面最主要的四句话,大家耳熟能详。他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你听这四句话,这四句话典型的价值通约,它告诉你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做官,用一种隐讳的说法,做官就可以换来呢,豪宅,黄金屋,做官就可以换来享乐,书中自有千钟粟,粟者粮仓也,粮食,吃不完花不完用不完。书中车马多如簇,车马代表着什么呢?地位,人的地位,车马它就是人的地位,而且呢,马力不一样呢,人的地位还不一样,我们说天子出行的时候呢,他坐的车马力是多少?历史考古记载,六匹马拉的车,六匹马,天子六驾,那么往下走,地位低了,马力就变低了,大家想一想,在那个时候,你们想象到的,人间能够被通约的东西全通约了,是不是?所以我们说,传统的社会是官本位的社会,我们就不能说它是一个金钱本位的社会,为什么呢?确实在传统的社会中也有人爱钱的,但是,起码它不具有价值通约性,你说在传统的社会里面,金钱不能够万能,有一个他就做不到,终归是在乎的,地位。论语里头讲君子于役,小人于利,它告诉你钱再多,小人一个。所以你看中国古代的职业划分,四个层次,士、农、工、商,看到了吗?最高的,当官的。这就是价值本位。
我给大家汇报了价值观的五个大的要素,那么价值观的五个大的要素,那么价值观这五个大的要素他们有内在的结构内在的结构性,我那个图给大家进行标识,我觉得价值观就像一个坐标,就像这么一个坐标一样,人生确立了坐标,那么这个坐标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坐标的原点?是不这样?是坐标的原点。当这个原点一确定了,这个价值观就确定了,所以原点是什么呀?是价值的主体意识,我是谁?每个人的价值观第一位的就是它。
那么第二个是什么?围绕这个原点,形成了这么四个纬度,社会秩序信念,社会规范意识,价值实践思维,价值本位观念,那么这个圆圈呢?这些圆圈什么意思呢?一种价值观,它包含着起码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生活层面的,价值观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吧。但是它又是最外层的,生活层面的东西,它容易发生改变。它既是那鲜活的,但同时又容易发生改变,第二个层面,心理层面的,生活层面的东西一点点积淀积淀就进入到心理层面,心理层面呢,它就有一定的定式。再往下积淀积淀到文化层面,当一个价值观进入到文化层面了,这种价值观就是真正形成了,个人一个人几乎而成了,而成了,一个社会在文化层面上体现出来你的价值观,那么你的价值观就真正地被确立起来了。任何的社会,都不能摆脱这么一种结构状态,为什么这么讲?&
大家看一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的价值观,我们讲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我们最通俗的最常讲的就是三纲五常,何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何为五常?仁义礼智信。那么这种核心价值观你看,它就是在我刚才讲的那么一个核心价值观的那个结构中加以凝练的。但是呢,它主要凝练了两个纬度,第一个社会秩序,追求的是有等级的社会秩序,了吗?三纲。第二个社会规范意识,五常,主要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人的行为规范这样一种概念。看西方自由民主人权,人权主要是在价值主体意识上凝练的。也就是开始有很明确的自我意识了,强调自我意识,自由民主,它主要是在社会秩序层面上来凝练的。那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你会发现它,它相对传统的那种价值观呢,它具有历史的进步性,毕竟把传统的社会秩序信念它强调的是等级制。而它呢,是强调一种自由和民主它是对它呢一种批判。看看我们当代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同样,也是在这个纬度体系中来加以凝练的,那么首先,我们的价值主体意识,我们的价值主体意识是什么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这句话,有人说只是一个帽子,实际上,它很深刻,它起码告诉了两点,第一点,我们的价值观,它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第二点,它告诉你,我们的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这两个体现了我们的价值的主体意识。
那么再往下走,你会发现我们的凝练,我们呢,在三个层面上来凝练出来了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是在公民的层面上,我们凝练的呢,是社会规范意识,也就是我们要遵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么一种行为规范,那么第二个,我们在社会层面上来进行凝练的,它凝练的呢是我们对于社会秩序信念的一种理解,我们追求的是,倡导的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么一种社会秩序,我们从国家层面上,我们主要是在价值实践思维,价值目标上进行凝练的,我们倡导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我们这样来讲的话呢,我们就可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我们的一个清晰的理性的一个认知。那么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这么一个小的结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本质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理念,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对以往价值观的超越。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一)正确处理政治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关系。
好,下面我讲第三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当前呀,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许多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一些争论。那有这么几个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关系。我们需要认真地把握,只有这样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正确处理政治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关系。也就是说,精英价值观与大众价值观的关系。实现反映“最大公约数”的要求。第二个,正确处理理论体系和观念核心的这么一个关系。也就是说,体系与内核的关系,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第三个正确处理好核心价值观与其它价值观的关系,实现对其它社会思潮的这么一个引领的要求。
第一个正确处理政治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关系。实现反映“最大公约数”这么一个要求。我们当前在思想理论界有这么一种理论倾向,它这样认为的,它说我们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面临着一些困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价值观过于政治化,过于意识形态了,它认为人的价值观呢,应当是全民心、全社会的。他的公众性又强,它的效率就会越高。那他甚至举了一些例子,比如他说,他说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你看,前提,这个“前”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说你看美国呢,他不会讲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他们美国讲美国人的价值观,西方人的价值观,他们儒家也是如此,它儒家比如说它是封建主义的价值观,它说它是儒家的价值观,而且呢,儒家的价值观,就体现了全民心的特点,国内的人认同它,国外的人也认同它,国外的华人,传统的古人认同它,现代人也认同它,党内的人认同它,党外的人也认同它,你看,全民心特点,表现得很好。对不对呀?听起来呀,我们觉得好像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实际上这种理论倾向,最为根本的一个错误是什么?是它把政治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或者说它把精英价值观与大众价值观对立起来了,它们二者是对立的。那么实际上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它都不能够仅仅就是精英价值观,或者仅仅是大众价值观,重来就没有。
我们所见到的价值观,统统都是政治价值观,与大众价值观的统一,从来都是这样子。我呢,用通俗的话来讲,我说价值观需要三个部分来构成,三个部分来努力,第一个呢,国家意志,它要体现国家的意志。
第二个呢,大众的认同,那么中间还有一个,理论家的提炼,专家提炼,我说这叫三家下嘛。这三家下呢,能够融为一体,这个价值观就建立起来了。所以任何价值观都是政治价值观转移与大众价值观统一。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它说前一段这个学者还提到了儒家,我回应它,我说实际上儒家首先它是一种政治价值观,儒家首先是一种政治价值观,也就是说,我们读《大学》,那么《大学》最核心的就是“三纲八条目”,何为“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你听这是“三纲”,何为“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听这些话它是政治话语还是大众话语呀?还是社会话语呀?是精英话语呀?还是大众话语呀?它这里面有很强的这个指导思想,你的道路问题你的制度问题,它都清清楚楚地表明了,它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政治价值。那么为什么后来我们中国人就接受了儒家的政治价值观呢?实际上,儒家它呢,在价值观的培育和宣传之中,它是非常有技巧的,你可以想一想,中国古代百家争鸣,那么多的家呀,那么多的思想体系呀,到后来呢,独独地儒家占了老大,它靠的是什么?它靠的呢,对于它自身的政治价值观的一种转换式的一种宣传。那么对于普通老百姓,也给它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行吗?恐怕不行。如果一开始也这样给他讲,完了,儒家是不可能成为我们的核心价值了,传统的核心价值了,那么它对于我们的普通的大众,它的话语系统完全不一样。对于我们的社会精英,它可以用四书五经来进行教育,那对于我们的普通的民众呢,它就是蒙学教育了,很简单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你看,它的话语都不一样的,它跟你讲,非常生动非常通俗的一些话。比如说乌鸦反哺,你看这个乌鸦,它具有一种生理特性,它会养老,你看小羊,它吃奶的时候呢,它也有生理特性,它的前腿是跪着的,它知道感恩。由此呢,我们就这样说了,你看这个畜牲这个动物,得知道尊老爱幼,我们人,如果不知道尊老爱幼,连畜牲都不如。你想想看,这么朴实的话,跟老百姓讲,老百姓就很容易接受,是不是?我怎么也比畜牲强吧。所以它对老百姓的教育话语系统非常地朴实,告诉你,做人,难也难易也易,易的话一个字就可以了——孝,尊老爱幼嘛。孝,百善孝为先。你只要做到行孝,你就没有多大的问题。那么孝往出一推为悌,悌往回一推为信,是吧?逐渐逐渐往开推。
那么对于我们古代的这些官员,光讲一个孝字行不行?不行,绝对不行。我们再加它一个字忠。忠君,忠于国家,忠跟孝是两个话语,是吧?不一样,但是这二者是对立的吗?它是高度统一的,大孝为忠,是吧?在我们中国人的基本的思维方式,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不孝,我们绝不相信他对朋友有信,我们更不相信他对国家有忠。所以我们中国古代从选拔官员的时候也是从举孝廉开始,从孝先考察开始,实现了一种统一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图说核心价值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