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哪些国家实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

>>
专家:10年后我国教育现代化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时间:
  责任编辑: 玛莉
三位嘉宾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 中国网 张琳
中国网3月1日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第二轮征求民意工作已于2月28日至3月28日全面开始了。1日下午,中国访谈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胡瑞文、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三位嘉宾对《纲要》进行解读,即从国内国际方面如何看待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
以下为访谈实录
我们想追问一下这个指标,刚才听了几位嘉宾对概念的解释,我们有没有具体的指标,怎样算得上学习型社会,有多少人进行了终身学习或者再教育以后才能算得上学习型社会,现在说中国人力资源的大国不是强国,要培养出多少全球化的人才以后我们才能算得上人力资源的强国,有没有这方面的指标呢?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来说,我们在调研和制定规划纲要文本过程中间是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教育发展水平作为我们的参照系。可以这样说,第一,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在世纪之交进入了现代化。我们参照前几年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现在六千到一万美元这一批国家,他们的收入跟发达国家差一点,但是比我们的收入高。参照他们的数字我们对若干指标进行了比较,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也就是中等发达国家,他们一个是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第二,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达到了80%以上,第三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40%,人均受教育年限一般接近11年,是指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根据这几个指标,我们经过一段发展以后我们有些指标接近了,有一些指标还有一定距离,经过十年的奋斗我们认为可以达到或者超过中等偏上国家收入水平,基本达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从普及水平上看,这里面还包括其他内容,比如说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教育体制的多样化和创新,这些都有论证。我们入学机会增加了,本身就是一个公平的表现,使得我们整个的人力资源水平提高。
我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些指标是我们有参照系的,而且是根据现有的基础,根据每年教育规划的进展程度和资源的支撑能力进行了测算以后是完全可以达到的,我想先说一下基本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从国家的战略来讲,我们国家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由一个发展中国家向社会主义强国这个方向迈进的进程中,强国必需强将,现在的时代是科技高效化、网络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发展经济社会人才就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我们国家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都提出“四个现代化”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教育现代化,这是对四个现代化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撑。现在实践证明,没有教育现代化那个“四化”的实现都是要打折扣,会延缓进程。这个时候我们国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制定这样一个战略规划有着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胡主任讲的这些指标既参照了国际上进行比较,基本上是中等收入国家的中上等水平考虑。比如说高中要达到90%毛入学率,这在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当中是高水平的,甚至是最高水平的,我们高中的毛入学率要达到40%,这是中等收入国家的中等水平。但是我们受教育的年限定的11.5年,这在中等国家也属于偏上水平。所以教育现代化的指标是参照了这些,但是仅仅是个参照,还是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际出发,经济不发展,提供不了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同时也不能吸纳这个人才。我们国家1978年GDP才3600多亿,到2001就10万亿,到2006年到20万个亿,又过两年30万亿,经济有这么大规模的发展对人才的吸纳和需求以及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两方面都具备条件。所以我们定出这样的指标不是凭空来的,也不是经济跟人家对照,是从我们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城市化正在加快进行,从过去的18%都不到,现在到45%左右,到2020年可能达到56%左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教育的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指标的制定既然需要的,也是可能的。是科学的。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
版权与免责声明全球化与国学教育现代化研讨会召开
  中国经济导报网 记者皮泽红报道 &全球化与国学教育现代化研讨会暨江海燕新书首发式&,日前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举行。  会议介绍了广东文史学会会长江海燕博士的新书《全球化与教育现代化》出版历程。会议主持人、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副会长柯可认为,《全球化与教育现代化》一书对全球化与教育现代化做了理论界说和经验总结,论述了广东教育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发展战略和措施,理论坚实,视野宏阔,战略明确,措施得当,还向读者提供了美、英、日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教育方面的有益经验。修身是国学教育的关键,教育现代化应该包括&国学教育观念现代化、国学教育内容现代化、师德教育国学化、教育管理国学化、教育装备国产高端化&。  广东省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现代化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李r研究员对该书评价称,该书运用全球化、现代化、教育学、人力资源等相关理论,从跨文化比较的视角对全球化与教育现代化之间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刻剖析。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地区教育现代化的经验模式进行比较梳理,使人清晰地看到世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轨迹与未来趋向,令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与模式选择有更为广阔的全球参照坐标系。  李r认为,《全球化与教育现代化》对世界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演进过程及文化根源进行了深入的探寻,其中关于世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特征的阐释,所呈现出的完整而连续的历史脉络,不仅给予了区域性案例研究在脱离整体研究情况下难以表达出来的全球化涵义,也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李r称,教育是直面生命、提升生命品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无论是回归传统,还是走向现代化,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生命。全球化背景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与制度文化下,教育的理念方法或有所不同,但教育的对象依然是生命。促进生命自由全面可持续发展,依然应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无论时过境迁,教育的本义不变,生命是教育之本,是教育存在的根本性依据。教育的本质功能应该是成就生命。如果一定要在国学与现代化中找到一个教育的平衡点,那就是生命教育。  &生命安全与生存质量的忧患、自杀等日益突出的现实问题令生命教育刻不容缓。&她说,生命教育旨在促进个体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在一个实用主义至上的丛林社会,教育也被功利化了,广东省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会倡导&生存、生活、生命、生态&四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得到社会广泛共鸣。  李r说,全球化、现代化过程中,应立足国情,挖掘本土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教育资源。江海燕的新书为理清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功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引。(
【期号:】【版面:】【作者:】【】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网站电话:010-& & 传真:010-
Copyright 中国经济导报网&&&&京公网安备
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投诉电话:010-;举报投诉email:
技术支持:关于智慧校园,五条最具价值的理念都在这里了~_智慧校园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1贴子:
关于智慧校园,五条最具价值的理念都在这里了~收藏
关于智慧校园,目前各地各校都已经出台了相对应的建设规范、指南、实施意见……,在这些让人目不暇接的标准中,我们遴选了五条最具价值的理念,方便智慧校园的设计者、组织者、建设者把握方向,不必每个人都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摸着石头过河。   智慧校园的设计与建设要以智能化、创新化、现代化、引领化、社会化的“五化”为目的,实施机制创新、队伍提升、标准规范、以评促建等策略,并通过智慧校园先进校、智慧校园示范校等综合评估政策,来确保智慧校园智慧性的实现。
智慧校园解决方案,拥有一体化教务.教学.办公.新中高考完整解决方案等.满足客户各项需求.了解智慧校园详情,敬请拨打.
 1、智能化  机器人阿尔法狗(AlphaGo)在2016年3月的围棋人机大战中以4:1的比分战胜韩国棋手李世石九段,标志着世界的智能化水平已达到相当水平。而智慧校园的标准制定,一定要充分体现智能技术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资源建设、教育决策、学习评价、教师评价、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以通过此实现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2、创新化  “化”是一种总体的状态,智慧校园既要以创新为旗帜,通过它实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学习管理、学习空间等方面的全面创新,又要为造就创新创造之人提供支持、支撑、服务。  3、现代化  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的教育现代化,从信息时代走向智慧时代的教育现代化,是“互联网+”的教育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教育现代化。迄今尚未有任何国家实现走向智慧时代的新型教育现代化。智慧校园的标准制定,必须为引领新时代的教育现代化服务,要有颠覆性的创新理念、内容、措施、方法和指标。
4、引领化  就总体而言,我国200多年来的教育在世界上以跟进为主,自主的原创理论、方法、方式、模式比较稀缺,这与鸦片战争以后国家的衰弱不无关系。斗转星移,将近4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由弱变强,中国教育由跟进向并进再向引领发展。时也势也,智慧校园必然要对学校的诸多方面进行颠覆,如果没有全面超越和引领的勇气与自信,就无法建设好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校园。   5、社会化  此处提到的社会化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智慧校园的建设要置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定位思考,将之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使教育由通常意义上的适应社会为最高目标,向引领社会为最高目标方面发展,这既是教育已由小变大、由低层次走向高层次、由弱变强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又是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创新社会的必然要求,因为创新驱动的核心是人才驱动,而人才培养和造就靠教育;另一方面,智慧校园的标准制定,要采用社会化软件平台集聚群智。智慧时代“智慧”方面的建设,要有智慧的办法。利用社会化软件平台进行开放式讨论、逐渐形成共识的过程,也是宣传、推广、提升先进的智慧校园理念、理论、方法的过程。  智慧校园:  拨打8联系我们,开启智慧校园之旅。
我做智慧校园定位系统加我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现代化期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