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两种在很大程度上 英文相互冲突的

当前位置: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主要考查你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17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核心:人文主义精神。本质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实际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完全提倡复古,而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它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其思想核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反对基督教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反对教会的精神禁锢和罗马教廷的权威统治。它既是一场社会政治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运动。马丁·路德的信仰即可得救的主张,实际上是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这其实就是鼓吹思想的自由,也表达了对人的尊重。宗教改革使千千万万的民众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十四五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以解放人们的思想,在文艺复兴影响下的宗教改革也表达了人文主义的诉求,冲击了罗马神权的统治。批判神权、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的人文主义倾向。前者主要在知识阶层,而后者则激发了普通民众。 文艺复兴的实质:
欧洲文艺复兴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地绝非偶然。一是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于此,新兴资产阶级一方面不再关心虚幻的神学说教,另一方面又追求财富和现世的享乐,因此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就必须从中世纪的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而当时的意大利人既能接触到丰富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存,又有机会得到拜占庭帝国保留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这为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文化资源。此外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城邦聚集了众多的博学之才,有一批对宗教专制不满的知识分子,这为满足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提供了人力资源。那些先进知识分子阐释古典文化的人性美,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自由和物质享受,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这一切正好顺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符合他们的利益,结果是形成了对中世纪以来的宗教神学的有力冲击。从文艺复兴的兴起原因和思想倾向来看,文艺复兴的实质应当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概况:1、背景:前提: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物质:意大利经济的萦荣人才:汇聚众多人才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2、含义和实质:&①含义: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②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3、核心:人文主义& 以神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禁欲和来世→现世的享受;&等级观念→自由平等;&蒙昧主义→理性和科学。4、主要成就:& ①文学领域:&“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薄伽丘:& &&&&代表作:《十日谈》& &&&&思想主张: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但丁:“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代表作:《神曲》& &&&&思想主张: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代表作:《歌集》& &&&&思想主张: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②艺术领域:“美术三杰”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画圣)。5、扩展:欧洲其他国家的发展。6、意义:①解放思想: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颂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的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②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文学艺术方面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自然科学也因为思想解放和对实践的关注而走向近代科学。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薄伽丘: 薄伽丘(),意大利作家。佛罗伦萨一个商人的私生子,少年时代曾在那不勒斯习商,后又改读教会法典。在逗留那不勒斯的这段时期,由于有机会参加宫廷的一些社交活动,结识了一些学者,扩大了在文化领域中的视野,并开始模仿当时盛行的雕琢堆砌的文体,自习写诗,1340年左右,回到了斗争激烈的佛罗伦萨,投身政治活动。薄伽丘拥护共和政权,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曾在佛罗伦萨共和政体中担任掌管财政的职务,先后七次代表共和政权出使意大利各城邦及法国等地。1350年结识了彼特拉克,建立了亲密的友谊。著有传奇、史诗、叙事诗、十四行诗、小说等。早期作品大多赞美青年时代的情人“菲娅美达”。《菲洛哥罗》()是第一部散文体长篇小说,用托斯卡诺方言写成,叙述一对不同宗教信仰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牧歌《亚梅托的仙女》采用神话题材,歌颂纯洁的爱情,具有隐喻诗的特点。书函体小说《菲娅美达的哀歌》,摆脱了古典和神话题材的套子,开始描写现实生活,对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种种感受作了较细腻的刻画,被认为是欧洲文学中第一次出现的“心理小说”。薄伽丘最优秀的代表作是用佛罗伦萨方言写成的故事集《十日谈》。他最后一部文学作品《大鸦》与以前的创作思想形成了对照,表现了作者后期思想的动摇。晚年,潜心钻研古典文学,主持但丁《神曲》讲座。著有《但丁传》《异教诸神学谱系》等作品,其文艺理论为文艺复兴时期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丁: 但丁(),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他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早年他从师于当时著名学者勃鲁内托·拉蒂尼(),学习拉丁文、修辞学和古典文学作品。青年时代是在博览群书中度过的,除拉丁文、修辞学外,对诗学、神学、历史、天文、地理、音乐、绘画都作过研究,从而使他成为那个时代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学者,为他日后的从政活动和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302年,但丁被代表罗马教廷的反动势力放逐,流落意大利各地,最后客死拉韦纳。其最早的作品是抒情诗集《新生》,用以悼念他所钟情而又早逝的女友贝雅特丽齐。《论俗语》一文,他主张用民族语言写作(中世纪西欧各国习用拉丁文),推进了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论君主政体》一文,主张政教分离,建立统一的意大利君主国。《神曲》是他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很多,广泛地反映了中世纪后期意大利的社会矛盾,大胆地谴责了教皇和教士的贪婪专横,表露了人文主义思想。
彼特拉克:彼特拉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人文主义者,生于佛罗伦萨共和国。早年的动荡生活、但丁的影响,以及当地文化的熏陶,对彼特拉克未来的成长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尤其喜欢古典作品。1316年起,他先后在法国和意大利学习法律。1326年成为天主教教士。1332年至1333年游历欧洲各地,广泛搜集古代希腊、罗马的著作,是当时最早搜集、研究古典著作的学者,开创了研究古典文化的新风,并从中发现了一种不以神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首先提出“人学”同“神学”的对立,所以他被称为“第一个人文主义者”或“人文主义之父”。1374年,罗马市民起义反对贵族的暴虐统治,他虽已70高龄,仍写信支持。彼特拉克的生活有一个时期是放荡的,他的思想和活动也都充满了个人主义色彩。这些都是早期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的特征。但是,他在欧洲人文主义运动中所起的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不会消逝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以及发展出来的新教教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1、同:(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2、异:(1)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3)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4)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宗教改革概况:&(1)背景:& ①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学者尽管对宗教保持较为温和的态度,但其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天主教的权威日益受到人们的怀疑。&②主要原因: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③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卷。& ④根本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与专横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性质:& 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思想得以进一步弘扬。&(3)过程:①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揭开了教皇教会的枷锁,套上了宗教的枷锁。②马丁·路德的主要宗教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③&扩展并形成多个新教派。(5)影响:教诲控制削弱,普通民众开始觉醒,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6)结果与意义:始于16世纪德意志的欧洲宗教改革是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它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对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加强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解放了思想,还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马丁·路德的观点: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须购买赎罪券。诚如他所言:“义人靠信仰生活”、“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他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这些观点的含义在于:否认教皇的权威,肯定基督徒个体的思想自由和国家的民族意识,其中蕴含着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主体的理性因素,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倾向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马丁·路德的说法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引发了德国和欧洲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形成了包括路德派在内的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这些教派统称为新教。 中世纪欧洲与基督教会:天主教是与东正教、新教并列的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而基督教又是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392年,罗马帝国皇帝正式宣布基督教为国教。由于政治区划和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庞大的罗马帝国全境在事实上一直分为东、西两部分。基督教从3世纪以来,也逐渐形成东、西两大派。西派以罗马为中心,传播于高卢、意大利和北非迦太基及其以西地区,通行拉丁语,又称拉丁教会。东派散布在马其顿、希腊半岛至埃及及其以东地区,通行希腊语,又称希腊教会。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设东都于拜占廷,并将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此后,君士坦丁堡教会在东部教会中渐居首位,与西部的罗马教会对峙。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6世纪,罗马主教在罗马城建立政教合一的统治,并扩大统辖范围,进一步提高罗马主教的权力;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自称为教会元首,使东部教会依附于国家政权,并不承认罗马教皇为教会最高首领,东、西两派裂痕日益加深。1054年,东、西部教会正式分裂。东派自称正教即东正教,西派自称公教。 “公教”一词源自拉丁文catholica,原意为“全世界的”和“普遍的”。天主教自称是唯一的公教,并以罗马为中心,故又称罗马公教。16世纪传入中国后,其信徒所崇奉的神称为“天主”,故在中国称天主教,或音译为“加特力教”。
马丁·路德:日,马丁·路德出生在德意志东部的一个小山村。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1517年,为反对教皇利奥十世借颁发赎罪券盘剥百姓,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前贴出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即九十五条论纲)。《论纲》所引起的强烈反响,甚至出乎路德自己的预料。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以说《论纲》点燃了第一次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宗教改革的火焰。路德一下子成为德国全民族的代言人,各阶层的热烈支持,使路德走上了同罗马教庭彻底决裂的道路。1519年,罗马教会的神学家约翰·艾克同马丁·路德在莱比锡展开了大论战。在路德唇枪舌剑、咄咄逼人的攻势之下,约翰·艾克狼狈不堪地败下阵去,这场大辩论无疑成为路德宗教改革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转机。1520年是宣场路德学说最火的一年。那一年共出版德文书籍、文章208册,其中路德的著作有133册之多。被称作宗教改革三大论著的《致德意志贵族公开书》、《教会被囚于巴比伦》、《基督徒的自由》都发表在那一年。在这些著作中,路德的攻击予头并非指向某一教皇或教庭的奢侈腐败,他矛头所指是整个封建神权政治。他的学说从根本上否定了中世纪的教阶组织,否定了奴役人们的圣礼制度和教会法规,提出建立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资产阶级廉俭教会,并在宗教理论上以资产阶级自律的宗教取代了封建主义他律的宗教。但路德不能代表人民。当德国农民要把宗教改革变成一场推翻现存剥削制度的政治革命时,路德退缩了,最后走向背叛,成为世俗统治者的代言人。他先写了《劝基督徒勿从事叛乱书》,又开始回维登堡讲道,平息骚乱,最后写了《反对杀人越货的农民暴徒书》。他对待农民起义的态度由劝抚、调解到力主镇压。路德彻底脱离了人民,路德教在德国蜕变成为世俗诸侯的工具。以路德为代表的市民阶级温和的宗教改革运动,仅在宗教形式上进行了一些改革。1546年2月,路德死于出生地艾斯勒本,享年63岁。路德一生功过参半。他所发起并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整个欧洲,永久性地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于西欧的封建神权统治。他的宗教学说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思想武器。恩格斯认为路德是他那个时代的巨人,他无愧于这一光荣启蒙运动:
通常是指在18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人文精神的概括性表述:人文精神在本专题纵贯了从公元前5世纪到18世纪的西方思想文化史之中。要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内容,通过发展历程的梳理来加以概述。“人文精神”一词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广义来看,是指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狭义来看,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人文精神是从摆脱神的束缚和神学的压制中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思想可以概述为三方面:一是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是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是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主张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的精神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与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的差异:
&1、对待宗教问题。人文主义者反对封建教会,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但不是无神论者,并不反对宗教和上帝,也从未否定过基督教教义,他们的思想、观点及作品往往借助于宗教题材,通过世俗化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智慧,突出以人为中心,突出个性自由,反对以神为中心,大胆地揭穿宗教的神秘色彩,否定岁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服从;而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为武器,引导人们通过对世间事物的思考分析去判断是非曲直,完全剥去了封建制度身上的神圣外衣,宣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启蒙思想家在对待宗教的问题上,比人文主义者更为彻底,抛开了宗教外衣,更鲜明地高举资产阶级的思想大旗。2、对待封建王权问题。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还不够强大,政治上也很软弱,不可能提出政权方面的要求,主张消灭封建割据,建立强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君主应拥有无限权力实行君主立宪,并希望强大王权能成为他们扩大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的坚强后盾,因而积极支持世俗的封建王权;而启蒙思想家进一步提出了天赋人权、公众意志、社会契约与法治等观念,否定神授特权,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甚至还提出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办法,以此捍卫自由、平等、民主等原则的实施,总之,启蒙思想家为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制度作斗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3、对自由的界定问题。人文主义者为了打破中世纪神学的束缚,提倡个人自由以及反对中世纪的封建等级制度,反对禁欲主义与来世观念,认为个人主义是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从而过分强调了人的自然属性,极易导致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因而存在着严重的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个人自由发展和公众社会意志的矛盾;启蒙思想家把人文主义的人性论提高到理性这个中心,主张人应该依据理性受到法治、公众意志、社会契约等约束,从而在理论上解决了个人自由与社会的关系问题。4、对未来政体的设想问题。人文主义者缺乏对未来政体的较成熟设想;启蒙思想家为将要取消封建制度的新社会提出了种种设想,虽然对未来的政体设计上有所差异,但都主张实行宪政民主、三权分立、人权自由、公民平等、法律至上等。启蒙运动概述:
1、背景:①资本主义发展②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③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④自然科学发展2、概况:①主要内容:理性、民主、平等、科学②性质: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③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进步的社会思想和历史观等几个方面④主要观点:反对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愚昧迷信,提倡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和科学精神。他们力图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这是一种人事和社会的理性,“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⑤核心:反封建⑥发展:兴起: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高峰:18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卢梭: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扩展:欧洲大陆:康德——自由与自律3、内容: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解放运动。17世纪时,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中叶在封建专制的天主教国家法国,出现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推动启蒙运动进入高潮。很快,启蒙运动从法国传播到德意志和其他国家,涌现了许多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得到扩展。4、影响:第一,从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来看,启蒙运动所批判和主张的内容,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第二,启蒙运动首先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第三,启蒙运动对欧洲其他国家和美洲的影响:启蒙运动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之本;这个运动还直接影响了一些欧洲的封建专制君主如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奥地利特蕾西亚女皇和她的儿子约瑟夫二世,他们都借助“开明专制”来维护自己的统治。第四,启蒙思想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和拉丁美洲鼓舞人民拿起武器,争取独立。
发现相似题
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65966246438107971203675239361108097贺庆国老师关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精辟论述
江苏无锡辅仁历史教研网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贺庆国老师关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精辟论述
作者:lsxkc&&&&出处:&&&&点击数:137&&&&更新时间:&&&&文章录入:cwxcwx
<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6" cellpadding="8" style="word-break:break-all"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两场运动,都是要克服罗马天主教会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二元分裂和普遍虚伪,这种虚伪和分裂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决办法。一种办法就是,坚持基督教的唯灵主义理想,严格按照基督教的信仰去做,使教会的实践行为与基督教的理想相符合。还有一种解决办法就是完全相反,那就是理直气壮的去享受生活,像罗马人一样公开的去满足人性那种丰富的欲望,把虚无缥缈的那些理想抛到九霄云外。也就是说,既然中世纪罗马教会的根本弊端,已经表现为说一套和做一套,那么要想根除这种弊端,克服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分裂和虚伪,只有两种办法。& & 一种办法就是要么是我怎么说的,我就怎么做;要么是我怎么做,我就怎么说。这两种不同的办法,就分别导致了欧洲两场不同的文化运动。主张我怎么说的,我就怎么做,这就是宗教改革运动。而主张我怎么做的,我就怎么说,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 & 文艺复兴运动主要发生在南欧的拉丁语世界,宗教改革运动主要发生在北欧的日耳曼语世界。& & 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特点,就是要使基督教变得更加富有人情味,要基督教的理想能够更加贴近现实的生活,符合现实。所以文艺复兴运动,它就想用古代的人性理想来取代基督教的神性理想,反对空谈虚无缥缈的天国,尽可能地让基督教有点人情味、人性味,甚至有肉欲的色彩。& & 基督教有两个最基本的教义,一个是信仰,一个是道德。基督耶稣他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他的门徒彼得、保罗,还有教父时代那些圣徒们,也都是道德的圣贤。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督教的信仰和道德这两个东西是紧密连在一起的,信仰越真诚,道德越会纯洁;反过来信仰越虚假,道德有可能走向堕落。马丁?路德他发起的宗教改革,之所以得到了德国广大民众的支持,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仅是一场信仰复兴运动,而且是一场道德纯洁化的运动。路德从道德方面对罗马天主教会腐败虚伪的抨击,得到了广大淳朴的德国百姓的热情的拥护。& & 另外除了信仰和道德以外,还有个原因,宗教改革和民族有关。西欧主要有两大民族组成,一个是日耳曼民族,一个是拉丁民族。长期以来,拉丁民族有文化,经济也比较发达,罗马教廷在意大利,也控制着灵魂、精神的权利,高高凌驾在日耳曼人头上。而日耳曼人最开始是蛮族,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日耳曼语也登不上大雅之堂。所以中世纪南方的拉丁语民族,就特别能和北欧的日耳曼人装,一种盛气凌人,就产生一种深刻的民族矛盾。这种民族矛盾在欧洲中世纪就表现为教权与王权的这种争斗中体现出来。在中世纪使用拉丁语的意大利人和法国人,控制了罗马天主教会,而神圣罗马帝国长期掌握在德国人手里,两者之间的斗争就构成了整个欧洲中世纪历史的一条红线。& & 还有就是在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之前,有一些历史的铺垫,也是有利于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其中有一件事情就是阿维农之囚。阿维农之囚虽然是法国人干的,但在欧洲人心中影响的特别大,他把教皇的神圣性给打破了。因为在十四世纪后期,西欧的社会同时出现了两个教皇,一个是罗马的教皇,一个是阿维农的教皇。后来在德国境内甚至出现了第三个教皇。三个教皇互相并立,都说对方是假的。这样一来,教皇在欧洲人心中的神圣性遭到了极大的贬损。人们就认为,这个教皇原来也并不神圣,只要手中有权力,大家都可以另立教皇。在这儿整一个,在那儿整一个。既然阿维农之囚已经开出了先例,法国人可以另立个教皇,德国人为什么不能干呢?于是德国人就在马丁?路德的号召下,投身于宗教改革运动,最终导致天主教会的分裂。& & 咱们各位老师大学期间学过呀,在路德进行宗教改革之前,在英国和捷克就已经有一些人进行了不成功的宗教改革的尝试。你比如说,英国十四世纪有一个叫威克里夫的人,他当时在英国国王的支持下,第一次把《圣经》翻译成了英文,而且他也提了一些宗教改革的思想。捷克的胡斯,他不也进行过一定程度的改革吗?& & 我们说马丁?路德,他提出的因信称义,实际上把神性和人性统一起来了。& & 我前几天讲过,马丁?路德提出的因信称义,实际上是把神性与人性统一起来了。一个普通的人可以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去发现上帝的声音,这就是信仰。它在人的内心当中重新发现了宗教。英国的宗教改革实际上是把上帝和凯撒统一起来了,因为英国的宗教改革,就是把国王的权力和教会的权力统一起来,推动了英国这个民族国家的崛起。而我们说的加尔文教的宗教改革,实际上是把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统一起来了,使普通人日常工作获得了神圣的意义,这样人们理直气壮的就可以发展经济生产了。因为按原来天主教的说法,让商人的灵魂上天堂就好比让骆驼穿过针眼,绝无可能。而加尔文教的历史意义,创造了一种新的宗教伦理,这种新教伦理给予世俗劳动神圣的意义,从而为世俗劳动和经济生活提供了一种宗教的依据。后来的马克思?韦伯写过一本书叫《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说的特别透彻。在欧洲的中世纪,神性和人性,天国和人间,理想和现实,这一系列概念是完全对立的。但是通过宗教改革,路德实现了人性与神性的统一,英国宗教改革实现了上帝与凯撒的统一,加尔文教实现了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的统一。& & 宗教改革,通过刚才所说的三个统一,就把原来的那些对立给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就非常有助于人性的觉醒和世俗生活的繁荣。而我们从世俗生活的角度看,宗教改革在客观上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外还有,宗教改革导致了欧洲宗教的分裂,在西欧铁板一块的天主教会中竟产生了新教。分裂的结果,最后导致了宗教的冲突、宗教的战争。我们知道欧洲在年,发生了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以后,天主教会就承认了新教是合法的。这样一来,这种宗教的宽容,成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当宗教都能宽容的时候,科学和民主、新生事物,就获得一个茁壮成长的精神的温床。于是一个理性启蒙的时代就接种出现了,欧洲现代化的历程,从此就大踏步的前进了。& & 但是各位老师要注意,咱们说的这些宗教改革的影响,都是客观的。无论是路德、加尔文这些人,他们主观的动机,仍然是非常保守的、传统的。他们发动宗教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恢复中世纪早期,甚至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信仰和教会的状况。所以呢,这些客观后果是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始料未及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宗教改革的主观动机和客观后果给它区分开来。& & 宗教改革我觉得也有好多的弊端,一个方面就是过于强调信仰的重要性,强调《圣经》那种绝对的权威性。结果呢,他对新型的科学理性精神,也有一定的压抑。你比如马丁?路德他提出了“三个唯独”――唯独信仰、唯独《圣经》、唯独恩典,这成为宗教改革时代那种精神的特征。所以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我们老师都知道,就是用信仰和《圣经》的权威来取代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权威,这是它的第一个弊端。& & 宗教改革的第二个弊端,就是新教徒虽然认为自己是基督徒,但他们认为自己在信仰方面,要比天主教徒更加虔诚。所以呢,宗教改革运动导致的教派的分裂,不仅仅是天主教和新教的分裂,在新教的各教派之间,也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分歧。这种分歧容易导致他们之间互相指责,各教派之间也出现了偏见和仇恨。所以彼此都缺少一种宽容精神,也导致了后来那些旷日持久的宗教的战争。所以我们说宗教改革运动两大弊端,一个就是信仰主义对理性精神的压制,另一个是宗教分裂和教义的分歧导致的仇恨与不宽容,而这两个弊端,后来也阻碍了西方社会的发展。& & 而欧洲宗教的这种不宽容,后来怎么得到纠正的?在1555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和德国新教诸侯的战争中打败了,他签署了一个《奥格斯堡和约》。《奥格斯堡和约》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什么叫做教随国定的原则呢?简单的表述就是,在谁的领土就信谁的宗教。而到了1648年,在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以后,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重申了《奥格斯堡和约》确定的教随国定的原则。但是它有个进步,有什么进步呢?以往是教随国定,现在变成了教随人定,所以说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最重要的一个意义,在宗教方面,就是开创了一个宗教宽容的时代。中世纪那种统一信仰与统一教会的时代,从此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信任何宗教都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大家再也没有必要为此流血牺牲了。所以17世纪以后一种宗教宽容的精神就开始在西欧出现,一个宽容的时代就逐渐到来了。
1、中学历史教研网
旨在为广大历史同行提供学习交流或参考的资源平台,奉行“少而精”的原则,努力为您打造。
2、为防止其它网站肆意转载,本站对部分资料进行文档保护。“取消”密码:
。日起改为
3、由于资料来源庞杂,尤其是部分用户上传资料来源不明,若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尽快与“网站编辑”联系,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
4、为保护知识产权,禁止网友将本站任何扣点资源,尤其是全套资源和推荐精华资源传播到其它网站,更不得用于其他赢利性活动。
&&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
网站名称:&&网研地址:&网站站长:陈伟新&& 交流群:&&
<font 214023高中版主:<font color="#0000FF" 214023何&
平[江苏省无锡市宜兴中学]&& <font 214023版主QQ:<font color="#0000FF"214023&&&<font 214023手机:<font color="#0000FF"214023&&<font 214023EMAIL:&&
<font 214023&& 高中版主:<font color="#0000FF" 214023薛权开[江苏省江阴市南菁高中]&&& <font 214023版主QQ:<font color="#0000FF"214023&&&
<font 214023手机:<font color="#0000FF"214023&& EMAIL:<font color="#0000FF" 214023&& &&&&&
<font 214023高中版主:<font color="#0000FF" 214023俞&
军[江苏宿迁宿豫实验高中]&&
<font 214023版主QQ:<font color="#0000FF"214023&
& <font 214023手机:<font color="#0000FF"214023&&<font 214023EMAIL:&&&&
<font color="#4023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及时处理。
<font color="#4023&&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号<font 214023&
<font color='#4023&&&&&&
<font 214023& 技术支持:Copyn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很大程度上 英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