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0朵,红花是蓝花悦的3分之2,红花几朵?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倍的认识》中的运用
  摘 要:通过对小学数学《倍的认识》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将“导”“教”与“学”三者相结合的引导模式,是导学式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关键。中国论文网 /9/view-3686752.htm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实践  导学式教学法,为我国历史文化产物。其导学特点,着重强调了“导”与“学”彼此相辅相成的关联,且通过前人经验的沉淀、积累与推广,逐步为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们掌握进而运用于各学科中。但此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倍的认识》中的应用未见相关研究文献,缘此,下面将导学式教学法于《倍的认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一、《倍的认识》教学实践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法应关注的问题  此课教学需要关注的主要有两点:其一,理解倍的意义;其二,求一个数为另一个数几倍的问题。其三,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现实意义,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对倍的认识,学生还较陌生,以导学式教学法,展开分层教学,重视学生的数学现实,于学生原有基础上获得有效发展。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倍”,对倍的认识几乎为“零”。对其进行“倍”的教学,仅由“倍”字面解释,学生对抽象的意义极难理解,那么教师可以由“表象”直观的导入式教学入手。比如,让学生摆一摆手内的红花、蓝花。红花有2个,蓝花为红花的2倍,教师根据学生摆出的蓝花数,因势利导展开科学评价,及时梳理、适时点拨,让学生的学习获得有效提高。  对“倍”问题的“解决手段与策略”,教师需打破学生的模式化,教授学生“倍”问题的变式,采取形式多样的导入式教学法来激发其发散思维。  二、导学式教学法在《倍的认识》教学实践中的案例及分析  1.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  教师:劳动节快到了,学校劳动小组的同学们打算亲手扎一些花儿送给勤劳的叔叔阿姨们。  提问:丁丁选了什么花,分别有几朵呢?(出示图:2朵红花,6朵蓝花)  谁能说出蓝花与红花的朵数关系?(教师诱导提示:蓝花比红花多几朵?红花比蓝花少几朵?)(学生给出答案:蓝花比红花多4朵,红花比蓝花少4朵。依学生给出的答案,教师进一步说出它们彼此相差4朵的关系。)  仔细观察(课件:将蓝花的朵数按2朵一份拉开些),现在还可以怎么说呢?  2.问题假设及解析  假设1:红花有2朵,蓝花有3个2朵(板书贴出来),(同意吗?一起来数数看……课件显示),或者蓝花比红花多了2个2朵。  教师引导:学生说完后,课件显示:依学生说的顺序逐个闪现。先闪2朵红花,再以此按2朵2朵的闪,并让学生一起数,验证刚才学生回答是对的。并且老师介绍,2朵红花为一份,3个2朵,即指蓝花有这样的3份(最好让学生说出来,等学生都说完了,教师再引导“份”的概念)。(板书贴出来)若学生说的是括号内的情况,老师需引导至刚才的步骤。比如老师说,这位同学的意思是指红花有1个2朵,蓝花有3个2朵,所以蓝花比红花多了2个2朵(课件仍然按刚才的顺序闪)。  假设2:蓝花有3份。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引导:蓝花有3份,你把几朵看成一份?为什么?(红花2朵一份)蓝花也是2朵看成一份(圈),有3个2朵,也就是有3份。课件按上面的顺序闪烁。并将两句话贴出来(2朵红花看成一份,蓝花有这样的3份)。贴好了,引导学生比较与上面的一致性。这么说:2朵红花看成一份,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1个2,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有3个2。它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假设3:蓝花是红花的3倍。教师介绍,初次接触“倍”:像这样红花有2朵,看成一份,蓝花有3个2朵也就有3份的关系,我们可以说成蓝花的朵数是红花的3倍。老师反问,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蓝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为什么呢?你能像老师一样说说吗?(请同学说说)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两个数之间的另一种关系:倍数关系。(板书:认识倍)  3.案例分析  此节课,教师先通过情境创设抛出问题,让学生寻找答案,然后老师给出假设征求学生是否同意此回答,以此诱发学生对此进行思考。也是经教师分层教学有的放矢地稍微点拨,便调动起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来了,而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探究的过程亦令教师满意,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倍的认识》导入式教学法的准备时期,我选取了自己最熟悉的班级,通过对班级学生的了解,对比导学式教学法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作用有何。  在情境创设阶段,我采取了“劳动节送花”的故事作情境导入,就此抛出问题,并对问题依课件模式进行诱导,且依题分层构设了3个假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与数学思考。  在问题假设1阶段,抛出问题,诱导学生回答后,我带动学生一起随着闪动的课件数,验证刚刚学生的回答是对的。通过我刻意强调2朵为一份,而引出“份”的概念,令学生对倍的认识有了初步了解,亦为后续学习做了关键的铺垫。  在问题假设2阶段,此阶段以假设1阶段的答案结果为问题的提出,展开进一层的教学。我只是提出问题,然后等着学生给出答案,我再在学生的答案基础上提出疑问,课件会依问题的顺序不断闪烁,答案通过我的诱导由学生提出,到结束时,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而引出假设3“倍”的概念。  在问题假设3阶段,此阶段直接抛出答案,并表达了对学生的赞扬之情。并将由字意表面而言较抽象化的问题,在学生的解答中,一层层的推进,自然地由份转换为“倍”。此演变过程,以导入式为主的教、加上学生为主体的“学”与“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加深了学生对“倍”的认识。教师话语不多,学生却轻而易举地击破了“倍”的堡垒。  将“导”“教”“学”三者相统一的“导学式教学法”理念贴合教学实际,即可降低教师于教学过程里常犯的“讲得太多”与让学生“自学内容太多”的错误。解决问题需遵循“由简至繁”“由易至难”由“具体至抽象”以及由“现象至本质”的规律,学生在教师构建的情境中展开实践探究,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灵活地将教与学联系在一起的引导方式是实施导学式教学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连丽伟.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8).  [2]陈清容,吕世虎.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黄飞熊.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2011.  (作者单位 江苏省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13128所
24小时更新:3696
总量:576138

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案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案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扣点:免费
时间: 14:38:48
下载量:702次
大小:80KB
所属资料: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在手机端浏览文档
1/42/43/44/4
预览已结束,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哦~
&#xe6热门推荐
&#xe6相关资源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浏览现在位于: >
数学教案-[倍]的初步认识教学预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核心提要:&倍&的初步认识教学预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63页至6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倍&的学习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懂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弄清&几份&和&几倍&...
  小学数学栏目编辑为您整理的《数学教案-[倍]的初步认识教学预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内容,欢迎大家关注!
“倍”的初步认识教学预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63页至6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 1、经历认识“倍”的学习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懂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弄清“几份”和“几倍”之间的联系。  &&&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视察、推理、分析、迁移的能力和有条理地叙述的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懂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预备:图片、小棒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师生互动、情境创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复习铺垫。  & 1、看图说说各是几个几。  (1) ★★★★&&&&& ★★★★  (2)& △△△&&& △△△&&& △△△&&& △△△  2、口答:苹果:&&& ○○○  &&&&&& 梨& :&&& ●●●&&&& ●●●  苹果有3只,梨有(&&& )个3只。  设计意图:几个几的知识的复习,为沟通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几倍”的联系作了良好的铺垫。降低了几倍的意义的教学难度。  二、操作探究、初建概念  1、师生探讨。  (1)出示情境图(3个小朋友的对话,并分别指蓝花、黄花和红花)  (2)引导学生摆花片:摆2朵蓝花片  我们还明白黄花3个2朵,怎么样摆黄花呢?(学生讨论后试摆)  (3)& 指名上黑板摆黄花。  问:“他摆的是几朵花?他是怎么样摆的?”  问:“比较一下蓝花和黄花,你发现了啥?”  可能有学生说:“我发现黄花比蓝花多4朵。”  也可能有学生说:“蓝花比黄花少4朵。”  “我还发现蓝花和黄花一共8朵。”  师指图问:“你还能发现啥?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假如有学生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那我会惊奇地说:“你再说一遍,我没听明白呢?”当学生再说一遍后,我会说:“你们看出来了吗?我如何看不出来,你能教教我吗?”  [这个地点通过出示情境图、摆花片、比较蓝花和黄花,让学生从自个儿熟悉的生活出发,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时我通过“你能教教我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揭示课题。  问:“你是怎么样明白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黄花有3个2朵,一定是2朵2朵地摆黄花,要摆3次,黄花有3个2朵,一定是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教师指出:把蓝花的朵数看作1份,黄花的朵数有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这个地点黄花的朵数与蓝花的朵数之间存在着“倍”的关系,这一定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倍”的初步认识。  3、逐层认识。  追问:把蓝花的朵数看作1份,黄花的朵数有这样的几份?我们能够怎么样叙述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同桌互相说说。  假如黄花再添2朵,现如今是几个2朵,我们怎么样叙述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指名答复。  假如拿去4朵黄花,剩下几朵黄花,那样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  4、练习反馈。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边看图边说出两种书的倍数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的操作,使学生明白几个几份,一定是几倍,由日常概念“份”引出数学概念“倍”。由学生先探讨,接着再研究,最后来教师再揭示,层层推动,加深了对“倍”的认识。同时通过份数的变化,让学生明白“份数”与“倍数”的关系  三、深入研究、巩固认识。  1、动手操作。  蓝花有2朵,红花有4个2朵,你能摆出来吗?  指名上去摆红花。  问:“他是如何摆的?为啥要2朵2朵地摆?”  问:“怎么样说出红花与蓝花的关系?”  指名答复,接着一起说。  假如再添2朵蓝花,现如今是几朵蓝花?那样蓝花有4朵,红花有几个4朵呢?我们就说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2、练习深化。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白菜有(&& )棵,青菜有(&& )个(&& )棵。青菜的棵数是白菜的(&& )倍。  假如添1棵白菜,青菜的棵数又是白菜的几倍呢?  假如再添2棵白菜,白菜有(&& )棵,青菜有(&& )个(&& )棵,青菜的棵数是白菜的(&& )倍。  设计意图:上一层次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几份”一定是“几倍”的联系,这个地点着重让学生懂得当标准量发生变化时,那他们的倍数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学生在情境的创设和动手操作中自主构建了数学知识,在探究中发现,在合作中明理,从而对“倍”的含义的懂得更加理性。  四、导练启思,拓展延伸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几倍?你是如何明白的?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标题,自读懂得  (2)动手摆一摆,填一填  (3)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在书上画一画,教师注意巡视检查  4、游戏:教师拍一倍的次数,学生按要求有节奏地拍出表示几倍的次数。  5、发展练习:(显示情境画面)  看,妈妈买回来的水果真多呀!  2个苹果& 3支香蕉& 4个桃& 6个梨& 12个草莓  看着这幅图,用今天学的有关“倍”的知识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练习形式多种多样,使学生对“倍”的懂得更加透彻。拍手游戏既能够检查全部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够调节课堂气氛。而发展练习更能体现学生的  ~~~~~~~~~~~~~~~~~~~~~~~~~~~~~~~~~
  “数学教案-[倍]的初步认识教学预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是由编辑为您整理的相关精彩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信息查找请关注365网小学数学栏目!
责任编辑:hxzy365 
图片文章推荐
24小时回顾红花相当于蓝花朵数的四分之三,黄花占红花朵数的三分之二。(哪个是单位一) 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四分之三黄花比红花_微博生活网
你目前正在浏览:& > &
红花相当于蓝花朵数的四分之三,黄花占红花朵数的三分之二。(哪个是单位一)
红花相当于蓝花朵数的四分之三,黄花占红花朵数的三分之二。(哪个是单位一)
分步做有两个单位一 先求出红花朵数,用蓝花朵数作单位1,再求黄花朵数,用红花朵数作单位一。
第一个是蓝花第二个是红花
五年级判断 二 长方体(一) 红花朵数的四分之三与黄花朵数的三分之四相等,红花比黄花少。( ……
错误,首先红花朵数的四分之三也就是红花的一部分,而黄花朵数的三分之四已经超出了现在的黄花总数,因为红...花园里有2000朵花,红花朵数占总数的二分之一,黄花朵数是红花的五分之三,黄花 ……
花园里有2000朵花,红花朵数占总数的二分之一,黄花朵数是红花的五分之三,黄花多少朵? 解:红花朵数...白花于红花共51朵,白花朵数的三分之二等于红花的四分之三,两种花各多少朵。 ……
解:设白花为x朵, 红花为y朵。 x+y=51, 2x/3=3y/4, 8x=9y, x=9y/8,...红花朵数比黄花朵数多三分之二,是把( )的朵数看做单位一,关系式是( ……
是把(黄花)的朵数看作单位1.关系式是:黄花1;红花(1+2/3)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蓝花鸢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