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一下多少人以儒学根本为根本之学

阅读下列材料:(25分)材料一 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所著,苏世军、周宇翻译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湖北教育出版社)一书中,我国古代有七人入选。 其中有以下三位孔子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其入选《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的理由。(表述其主要思想主张及人物影响)(8分)(2)儒家思想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才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2分)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 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材料三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3)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2分) 材料四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呜呼,岂设君之首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4)概括材料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2分)他认为君主的主要职责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例举黄宗羲的经济主张(2分)材料五 康有为是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例举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两本著作?(2分)这些著作体现了作者宣传新思想的什么特点?(2分)材料六 1915年袁世凯政府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袁世凯在天坛祭天,复辟帝制材料七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涮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陈独秀文章选编》(6)根据材料六和材料七说明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4分) - 跟谁学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阅读下列材料:(25分)材料一 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所著,苏世军、周宇翻译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湖北教育出版社)一书中,我国古代有七人入选。 其中有以下三位孔子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其入选《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的理由。(表述其主要思想主张及人物影响)(8分)(2)儒家思想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才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2分)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 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材料三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3)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2分) 材料四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呜呼,岂设君之首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4)概括材料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2分)他认为君主的主要职责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例举黄宗羲的经济主张(2分)材料五 康有为是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例举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两本著作?(2分)这些著作体现了作者宣传新思想的什么特点?(2分)材料六 1915年袁世凯政府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袁世凯在天坛祭天,复辟帝制材料七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涮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陈独秀文章选编》(6)根据材料六和材料七说明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4分)阅读下列材料:(25分)材料一 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所著,苏世军、周宇翻译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湖北教育出版社)一书中,我国古代有七人入选。 其中有以下三位孔子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其入选《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的理由。(表述其主要思想主张及人物影响)(8分)(2)儒家思想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才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2分)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 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材料三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3)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2分) 材料四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呜呼,岂设君之首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4)概括材料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2分)他认为君主的主要职责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例举黄宗羲的经济主张(2分)材料五 康有为是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例举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两本著作?(2分)这些著作体现了作者宣传新思想的什么特点?(2分)材料六 1915年袁世凯政府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袁世凯在天坛祭天,复辟帝制材料七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涮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陈独秀文章选编》(6)根据材料六和材料七说明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4分)科目:最佳答案(1)孔子:仁、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儒家学派创始人;有利和谐人际关系;培养人才等(影响部分言之有理即可,任四点可得满分)(4分)老子:“道”是本原,中国古代最早研究世界本原的哲学家;辩证法思想的可取性;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无为而治: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分)(任两点可得满分)孟子:仁政,最早提出仁政的思想家,民贵君轻,民本意识,被尊称为“亚圣”(2分)(任两点可得满分)(2)西汉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2分)(3)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2分)(4)观点:批判君主专制;天下为主,君为客(2分)职责:为天下万民兴种除害(1分)经济主张:工商皆本(2分)(5)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2分)特点: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和。(2分)(6)辛亥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独裁卖国;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 4分)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后汉书》序论赞与中国士人以儒学为血脉的文学精神硕士论文.pdf4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硕士学位论文
题目嫉i汉书》序黼中国士人以f稍哟血咏的文号锵神
程世和副教授
中国古代文学
"--00六年四月
《后汉书》序论赞与中国士人以儒学为血脉的文学精神
摘要中国士人为中国文学一大创作主体,士人精神风貌对文学内在品格的建
构与提升有重要作用。而中国士人大多兼综文学和史学,许多史学文本对中国文
学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影响。顾此,治中国文学史不仅应研究纯文学文本,还应考
察创作主体以及史学文本对文学的影响。范晔《后汉书》序论赞虽非文学文本,
但因其以儒学为血脉的精神与中国士人文学基本精神相一致,同时亦因中国士人
兼综文史的特性,它在后世士人的千年读解中,自会化入其精神内骨,对中国文
学产生影响。从《后汉书》序论赞与中国文学精神方面对其加以研究,目前仍是
一个较新的视角。有鉴于此,.本文力图通过考察范晔《后汉书》序论赞与中国士
人文学基本精神二者之间的关系,揭示出《后汉书》序论赞作为特殊文本在中国
文学史上的特殊意义。
正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考察范晔及其时代。刘宋是一个文士兴盛的时代。“元嘉三大家”引
领文坛,众多文士继踵其后,形成彬彬称盛的局面。范晔生逢其时,又完全具备
作文士的才学与性情,却有志于史,并明确表示“常耻作文士"。从范晔的这一态
度反观当时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近年来,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再度复兴,孔子开始了走向全球的新周游列国记——过去五年,中国在全球9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和300多个孔子课堂。回答问题。小题1:孔子思想历经两千多年依旧被传承,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①其特有的包容性 ②史书典籍的传承③汉字的使用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小题2:把“孔子”这个国际品牌做大做强,进一步发掘和丰富孔子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胸怀走向世界。“和而不同”指的是A.中华文化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B.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C.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虽不同但在逐渐走向融合D.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 跟谁学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近年来,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再度复兴,孔子开始了走向全球的新周游列国记——过去五年,中国在全球9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和300多个孔子课堂。回答问题。小题1:孔子思想历经两千多年依旧被传承,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①其特有的包容性 ②史书典籍的传承③汉字的使用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小题2:把“孔子”这个国际品牌做大做强,进一步发掘和丰富孔子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胸怀走向世界。“和而不同”指的是A.中华文化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B.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C.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虽不同但在逐渐走向融合D.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近年来,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再度复兴,孔子开始了走向全球的新周游列国记——过去五年,中国在全球9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和300多个孔子课堂。回答问题。小题1:孔子思想历经两千多年依旧被传承,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①其特有的包容性 ②史书典籍的传承③汉字的使用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小题2:把“孔子”这个国际品牌做大做强,进一步发掘和丰富孔子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胸怀走向世界。“和而不同”指的是A.中华文化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B.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C.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虽不同但在逐渐走向融合D.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科目:最佳答案小题1:A小题2:A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26分)14-16世纪的东西方,都有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但其性质和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却是迥异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先秦的人文主义思潮就以道德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的形式在诸子百家的相互辩难、相互补充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中国古代哲学宝库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一乔根锁《论中国先秦儒家哲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1)结合所学,指出先秦儒家和墨家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4分)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先秦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影响。(4分)材料二
“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特性我都有”“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一一被特拉克(意大利诗人,1304---1374)“每个人具有追求金钱的天生欲望” 一一一波吉奥(意大利历史学家,约1380---1459) (2)归纳材料二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函。(4分)简要分析该思想产生的原因。(6分)材料三
他(李贽)不是一个哲学体系的创立者,确切些说,他是一个时代主导价值观的“反叛者”、主体价值观的“补漏者”一一正如他临死前说的,我的所作所为,于“圣教”有益无害,然其所说之“漏”,且言辞之烈,毕竟痛彻挡权者之内心深处。——《试论李贽人性论思想及其局限》(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性质和历史作用两个方面谈谈东西方人文思想的不同。(8分)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26分)14-16世纪的东西方,都有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但其性质和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却是迥异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先秦的人文主义思潮就以道德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的形式在诸子百家的相互辩难、相互补充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中国古代哲学宝库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一乔根锁《论中国先秦儒家哲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1)结合所学,指出先秦儒家和墨家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4分)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先秦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影响。(4分)材料二
“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特性我都有”“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一一被特拉克(意大利诗人,1304---1374)“每个人具有追求金钱的天生欲望” 一一一波吉奥(意大利历史学家,约1380---1459) (2)归纳材料二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函。(4分)简要分析该思想产生的原因。(6分)材料三
他(李贽)不是一个哲学体系的创立者,确切些说,他是一个时代主导价值观的“反叛者”、主体价值观的“补漏者”一一正如他临死前说的,我的所作所为,于“圣教”有益无害,然其所说之“漏”,且言辞之烈,毕竟痛彻挡权者之内心深处。——《试论李贽人性论思想及其局限》(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性质和历史作用两个方面谈谈东西方人文思想的不同。(8分)
(26分)14-16世纪的东西方,都有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但其性质和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却是迥异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先秦的人文主义思潮就以道德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的形式在诸子百家的相互辩难、相互补充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中国古代哲学宝库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一乔根锁《论中国先秦儒家哲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1)结合所学,指出先秦儒家和墨家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4分)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先秦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影响。(4分)材料二
“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特性我都有”“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一一被特拉克(意大利诗人,1304---1374)“每个人具有追求金钱的天生欲望” 一一一波吉奥(意大利历史学家,约1380---1459) (2)归纳材料二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函。(4分)简要分析该思想产生的原因。(6分)材料三
他(李贽)不是一个哲学体系的创立者,确切些说,他是一个时代主导价值观的“反叛者”、主体价值观的“补漏者”一一正如他临死前说的,我的所作所为,于“圣教”有益无害,然其所说之“漏”,且言辞之烈,毕竟痛彻挡权者之内心深处。——《试论李贽人性论思想及其局限》(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性质和历史作用两个方面谈谈东西方人文思想的不同。(8分)
科目:最佳答案见解析解析
(1)第一小问表现联系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来分析,可得出儒家:仁者爱人,仁政,民贵君轻。墨家:兼爱、非攻。第二小问影响联系所学知识,从丰富古代哲学、缓和矛盾、和谐人际关系,稳定统治秩序等角度来归纳即可。(2)第一小问内涵从材料二中的信息来归纳即可,从“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每个人具有追求金钱的天生欲望”的信息可归纳出追求人性,追求金钱财富。第二小问原因联系教材知识,从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来思考可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天主教实行神学思想专制;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在思想领域反封建。意大利较好的保留了古希腊、古罗马的传统文化。(3)第一小问性质结合所学可知西方的属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结合材料三中“主体价值观的补漏者”可得出东方的仍属于地主阶级的思想,并不具备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性质。第二小问作用,联系所学和他们的性质可得出西方推动欧洲近代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东方是对传统儒学的丰富和发展,没能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而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学的传入则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区别如此之大,以致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千年。材料二: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以上材料均引自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两次文化融合?两次文化融合的原因和结果有何不同?(12分)(2)据材料二,分析“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的原因。并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10分) - 跟谁学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而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学的传入则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区别如此之大,以致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千年。材料二: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以上材料均引自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两次文化融合?两次文化融合的原因和结果有何不同?(12分)(2)据材料二,分析“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的原因。并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而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学的传入则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区别如此之大,以致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千年。材料二: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以上材料均引自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两次文化融合?两次文化融合的原因和结果有何不同?(12分)(2)据材料二,分析“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的原因。并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10分)科目:难易度:教材: 高中历史人教版最佳答案(1) 融合: 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 佛教与儒家融合。 (4分) 原因: 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 佛教与儒家融合是纯粹的民间文化运动。 (4分) 结果: 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 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 佛教与儒家的融合形成了理学。 (4分)(2) 原因:世界大战的打击;经济危机的冲击。(4分)理由: 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 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 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 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 变革西方人的观念和和生活方式的需要。(6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佛学的传入则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区别如此之大,以致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千年”可以找出两次文化融合的情况。(2)分析“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的原因实际上应该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来回答。借鉴的理由依据材料 “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 概括。考点:中国古代文化融合与儒家思想对现代西方的借鉴意义点评:此题考查的跨度比较大,不容易做。第一问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融合以及融合后产生的影响。古代中国文化两次融合从时间跨度和方式上都不好把握。第二问则是考查的儒家文化对西方现今的指导意义,需要明白现在西方危机体现在那个地方,同时又要把握到儒家文化的一些特点。理论性比较强。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儒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