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胆囊炎摘除后遗症,医生说只能开刀了,这个有没有生命风险和什么后遗症?成功率有多少?

哪些手术在做之前要慎重考虑其风险?
我的图书馆
哪些手术在做之前要慎重考虑其风险?
谢绝「所有」这样的回答。刚刚看到这个问题:空鼻症是什么?是否是杀医血案的真凶? 想到自己从小到大在医院就诊的经历,多次被医生劝说做手术,但最后事实证明那些病都是可以通过非手术手段治愈的。除了那个空鼻症案例提到的修除鼻甲手术,另一不推荐做的手术是激光治疗近视的手术。身边有人做过,术后有后遗症,手术前医生未作告知。
【知乎用户的回答(35票)】:
谢邀。看了这么多答案,才发现病人对于手术的迷惑比我想象的更多。当然这种疑惑的根源还是来自于信息不对称。那么不妨粗略的从医生的角度,来谈谈是怎么决定要做一个手术的
第一,究竟是否需要手术?
这被称为手术的适应证: indication。一种疾病适合用手术治疗,并且手术的效果远远好于其他治疗方式比如用药,医生称之为有适应证。反之,如果手术效果不明确,甚至对病人有害的,则为无适应证。
以楼上诸多答案提到的阑尾炎为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阑尾穿孔、周围脓肿等,均为急诊阑尾切除术的适应证。病情较轻的单纯性阑尾炎,可适用抗生素治疗。
好了我知道不是学医的已经被一大堆术语绕晕了。在生活中,医生可能只是告诉病人和家属一个结论:病人需要手术。但是这句话的背后,却是对病情的评价和判断。同是阑尾炎,病人也分轻重缓急,轻的可以在密切观察下用药,重的需要手术。轻的也许只是暂时的,也许最终会成为穿孔这样的重症!所以看似简单的决定,却很难用三言两语讲清楚。不能盲目说手术万能,也不能简单粗暴的说尽量保守治疗、避免手术。故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请相信医生的结论,因为这是医生在做了大量思考后给出的最优选择。
当然由于病人千差万别,不同医生的依据和临床经验有所不同,医生间有时会有一定分歧。但是共识是远远大于分歧的。
随着进步,适应证可能发生变化。某些进展期恶性肿瘤,过去认为无法外科治疗的,现在结合放化疗手段,变成可切除的病变,重新获得了手术适应症;
有些手术,诸如眼科、五官科、整形手术,这些和美观、功能改善密切相关的手术,其本身并不影响生存,但是其结果会对病人的心理造成重大影响,而其适应证又往往很难精确定义,因此更需要医生和病人共同探讨,严格把握。比如激光近视手术,通常适用于成年,屈光变化已稳定的病人。随意扩大指证,用于还在生长发育或屈光变化很大的青少年,这就是违背了适应证的原则。
第二,是否存在不能手术的因素
这被称为手术的禁忌证:contraindication。综合病人的身心条件,种种原因导致其不适合手术治疗。还是以激光近视手术为例:有些病人本身有干眼,或角膜薄,角膜本身存在基础病变的,手术会导致病情加重,基于无害原则,当然不能对这些病人进行手术,哪怕病人有强烈改善视力的要求。
第三,手术风险的确定
手术风险,泛指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等一系列时间段内可能发生的手术相关问题。基本来自于三方面:
手术创伤因素:常识告诉我们,哪怕再小的手术,都有出血、感染等等不良事件的发生。越是重大的手术,其对病人的打击也是越大,手术风险也就越高。病人基础状况的因素:一个平素健康积极锻炼的年轻人和一个周身是病的老人,对于同一个手术的耐受性显然是不一样的。病人基础状况越差,手术中或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就越高,后果也越严重。麻醉因素:如果手术需要麻醉参与,则还会带来麻醉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参考拙文:如何合理的看待手术风险,首先风险是所有手术都存在的,这点无可避免。其次,和的感受不同,我觉得医生和患者此时是毫无疑问的利益共同体。尤其是中国当今险恶的医疗环境下,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简直快要成中国医生的奢侈了,医生比病人更怕出现并发症。哪怕是所谓的小事,对医生的心理压力都是可观的,更何况还会增加病人的治疗时间,增加医生的工作量。
医生一定会提到这些风险的大小,某些情况下可以给出一定的数字,例如“手术期间发生严重的心脏病意外的风险约1%”,“手术后发生感染的机会是0.1%”等等。希望患者理解这是当下医疗水平的局限,并不是医生在推卸责任。医生不厌其烦的罗列,是因为医生必须尽到充分告知的义务,并尊重患者自主决定的权利。
医生说明风险很高,是给予患者一个慎重考虑的机会,是否愿意接受风险,以获得手术带来的好处。事实上任何一个决定,说白了都是基于获益/风险比。如果是一个紧急或救命的手术,哪怕风险很高,患者都可能选择放手一搏,因为可能获得的好处压倒了对风险的恐惧。如果是一个锦上添花的手术,例如近视、整形手术,哪怕风险再低,因为患者的预期很高,对于风险的接受度较小,更需要患者慎重考虑,有些手术甚至会引入心理评估以确定患者能做出合理的决定,并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不良后果。
另一方面,有时候医生也很难说明的面面俱到,正如我一开始说的,每个人心中都会有千奇百怪的疑问,作为医生其实也想知道患者都有什么样的顾虑。如果有,哪怕听上去再微不足道,请务必在签字谈话时向医生提出并确认。
事实上,目前一些医院比较好的做法是,对于一些常见的手术,在接诊或入院时,给患者一些通俗易懂的阅读材料,说明手术过程,常见并发症,患者须知等等。在此基础上,患者有的放矢的进行咨询,我想医生一定是乐于解答的。现行法律和医疗伦理的规范下,病人的知情权是有充分保护的。
总之解决疑问的关键在于有效信息的充分沟通,这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最后提醒,以上说明的情况仅限于正规医疗机构,请避免去非法或不正规的机构做手术,否则你的权益很难得到保证。
【芮元祎的回答(7票)】:
任何手术都有潜在的风险,任何手术都有潜在的超出患者和家属“生活常识”的风险。
提到的几个例子,如果发生,基本上都是当事者在状况发生后难以承受的,即使术前有再好的沟通,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也是难保不发生几起血案的。
临床工作中,往往会碰到一部分患者和家属,在签署手术同意书的时候,草草一瞥就准备签字,甚至连医生的解释都不愿意听一听。殊不知,白纸黑字写在这些文书上的,都是从曾经发生在活生生的患者身上的真实病例中总结出来的。我们经常对患者和家属说一句概率不正确的话: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并发症发病率,一旦在你身上发生了,那你就得百分之百的承受。
另一部分的患者和家属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胃肠外科是处理急腹症的主要科室,急诊手术需要处理空腔脏器穿孔、肠梗阻等等病症,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有了较重的感染,甚至有的已经到了休克的前期。现在已经入冬,老年人的肺功能可能因为既往就存在的慢支炎、肺气肿合并感染而受到很大的影响,存在手术后无法拔管,需要在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情况。不少患者家属单单因为入住ICU就放弃了治疗。风险在这样的患者身上确实存在,而且不小,但这是否就是患者治疗中的首要矛盾?如果患者和家属确实有实际的考虑,难以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拒绝治疗的选择权在他们手上,我们无法干涉;但是单单因为惧怕ICU、惧怕插管就放弃手术,这样实在太过可惜。
在目前的临床工作中,手术逐渐成为了某些疾病采用内科治疗无效后的抢救性治疗手段或者是最后手段;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越来越强调多学科的合作,越来越多的医生会告知患者在疾病的内科治疗过程中因为疾病的进展而需要外科手段的干预。患者越早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风险,在一旦需要外科介入时的接受程度相应就越高。这也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在此后的工作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看了@luckystar 题主在问题讨论中的说明,想再补充一下: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没有外科医生愿意劝说患者做手术。还是像我在上文提到的,并发症说得再详细,解释再到位,一旦状况发生,患者和家属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不理解的。题主说到的激光眼近视治疗手术,目前还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目前没有教科书或者专业协会禁止此类手术的开展。选择不进行此类手术是患者的自由,无所谓对错,但是拿并发症来说事就站不住脚了。至于阑尾炎和胃肠炎,即使是三甲医院也有难于分辨二者的可能,抗炎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是二者的鉴别诊断的标准,抗生素用上了即使是阑尾炎也有缓解可能。
PS:@李初瑾 阑尾炎保守治疗过程中有穿孔的可能哟~国内的主流观点还是认为手术是首要考虑的治疗手段,国际上有抗生素治疗阑尾炎的报道,但是有严格的适应证和抢救性手术的风险。
【李初瑾的回答(6票)】:
题主应该想问的是【哪些手术的潜在风险比较大,有可能导致超乎想象的后果,需要慎重考虑。】而不是问
【哪些手术没有风险。】这是两个略微不同的命题。
是手术都有风险,是手术都应该慎重考虑。毕竟是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造”。哪怕是打个针……小时候医生吓唬打针不听话的我用了两句:“你再动小心针头卡在你屁股不出来……你再动小心针把你的屁股弄出一个大洞来……”虽然都是玩笑话,但谁能保证医生戳几百个人不出意外?所以我们就引出了
【是手术都有风险】的答案。
如果你现在阑尾炎痛晕过去了……我就不知道你是否还有意识来选择做不做手术了……
对这种攸关性命、不做就严重影响生活的手术,在这里我们先放一边,谁不是保命要紧啊!
我想楼主想要讨论的是
【在有选择权的情况下,哪些手术我们需要慎重考虑。】
医生见多了自然就麻木了,特别是外科医生拿手术刀久了切下去都是肉,没区别。你见过宰猪的对猪说不好意思,我有可能切错你的肉么?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比喻了。就我看来,经验丰富的医生必然是冷血的,因为他见得多看得透,不过就那么回事。
我曾经在医院打点滴,插针的护士没插到血管,痛得要死,我叫护士,你知道那护士做了什么吗?她居然就直接捏住吊针一头,直接在我肉里调整角度,你想象一根插不到血管的针在你手背上捅来捅去的感觉。她边移还边问这样痛不?这样痛不?我痛得连呻吟都只得屏住呼吸根本没力气答……调整了半天她终于拔出来了,嘴里还碎碎念啊弄坏了,然后默默对我说,换手戳……那时真的晕死……【这种情况下难道我还得抱怨她事先没跟我说戳针都有戳不中的风险不成?只是平常我们都会淡化不去想这种风险或者我们根本是一无所知,而医生自然是习以为常了】
【风险这种东西,站在医生的角度和站在患者的角度那是完全两回事,医生不可能跟你感同身受。你所承担的风险和医生所承担的是完全不同的。这就造成了潜在风险的不稳定性。】开个玩笑说,比如医生只是下刀的时候切错了地方甚至只是切多了,但是对患者来说那就是天大的事了。而且不排除有的医生医德实在不行,为了多挣钱,害怕你知道风险后就跑了,所以选择沉默。这种医生应该被集体鄙视……
是人都会犯错,我们不可能期望医生永远成功。而他的失败率,就是患者所必须承担的风险,甚至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术后感染,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还有如果你是过敏体质或疤痕体质,就最好不要动手术,所以风险也是因人而异。
【风险因人而异,不同的人要对不同的因素慎重考虑,根据你的环境、体质、心理因素等等】
【很多手术是要慎重考虑,不过有时就算慎重考虑了也没用。】
我闺蜜学护理老师第一天上课就说:你们选了医学这条路就一只脚踏进了监狱。相对患者而言,既然我们选择了医学,就一只脚踏进棺材了。
比如去医院点痣,这种基本不用开刀见血的小小小手术都有可能把黑痣刺激成皮肤癌。
风险这种东西,只有相对较小,而这个较小也是不确定概率的事件,并且影响它的因素非常复杂。就好像天气预报一样,无论科技如何进步它总有不准的时候,你不可能要求它完全准确,好比要求有什么手术完全没有风险一样。
提到他反对
【能保守治疗的,尽量不要手术。】这个观点,我很认同。
在这里我自作主张地补充一下观点吧。
这个想法是很危险的,
【你怎么知道,你的程度完全不需要手术?万一错过了最佳手术期怎么办】
【所以一定要权衡自己身体状况,多咨询不同正规医院的医生,任何手术无论大小,切莫自作主张一意孤行。】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一定要多问几个医生,医生的经验不同,给你下的诊断书很可能就不一样。
我曾经阑尾炎过,一个医生说要马上动手术。我吓得半死,后来在一位熟人(也是医生)的帮忙和劝说下,才改为打了五天消炎药,现在2年多过去了,也没有复发。
其实楼主会有这个问题,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基于
【对医生的不信任上】。要不这个问题应该是有针对性地直接咨询为你做手术的医生才是。而不是在知乎这里问。
所以最主要是要有一个积极理解的态度吧。医生要理解患者,患者要相信医生,所谓的风险都是可以降到最低的。其次是希望医疗制度的改善和医学水平的提高,不安定的因素减少,那么在将来有可能会出现完全没有风险的手术也说不定。
以上答案都是个人见解,不代表专业立场。
———————————————————————————————————————————
您的回复 提到,
【不仅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且有对医生的不信任问题导致了病人的多虑】我很同意这个观点,以药养医的制度催生了很多黑幕……
作为一个普通的民众,站在潜在患者的角度而言,虽然医生和患者都要共同承担责任,但是承担的风险是完全不一样的。有段时间流传过一个笑话,医生让助手开诊断书,说的是切食指,结果写的是切十指,结果患者丢了十个手指头。但是从这个笑话里可以看出,万一出了事,患者的损失远比医生大而直接。以上帖子我举例得比较偏激,但是我觉得“冷血”也是医生的专业素养之一,医生肯定会有心理压力,但不可和患者相提并论。说得任性点,就是“切的又不是你,我能不担心吗?”在这一点上医生和患者是不可能感同身受的。还有一种情况是,病人对并发症啊风险啊这些一无所知或者觉得无所谓,反正有医生,这种情况医生心理压力自然比病人大,但是这并不是能说明在承担风险方面,医生承担的风险就比患者大。若作为一位对自己负责的患者选择手术的理由,我更关心我的风险到底有多少。
还有阑尾炎的事情,另一位专业人士也提到,最好的方法是切除。但是作为患者而言,想不动刀就不动刀我相信这也是情理之中,这又牵扯到立场问题。医生出于负责要开刀,患者出于自身考虑可以不开刀就不要开刀。若我作为患者,该动刀还是要动刀,但我觉得多看几位医生审慎下决定比较好,也应该和医生谈谈兼顾自己考虑的处理方法,关键是要沟通,医生和患者都要主动点,或许可以避免很多悲剧。
因为你的回答是比较倾向于站在医生的立场,而我比较倾向于站在患者的立场,其中肯定会有矛盾对立的地方,若我表达有偏颇,我们可以再讨论。
【马小弱的回答(6票)】:
题主谢绝「所有手术」这样的回答,就没法回答了,因为手术无论大小,确实都有风险。只是风险大小的问题。
题主这个问题是个大篇幅都完成不了的问题。只有各个领域的医生都来答一遍TA擅长的领域。
我觉得你得不到你想要的答案,因为我不认为哪个医生有时间来回答,一个病例一个病例的列举,一项一项风险都说得清楚详细。就我在国内的看病经历来说,没有一个医生不是看一个病人旁边还有一堆人等着的。
我自己也做过一些「可有可无」的手术,我另一半也有做过激光手术。第一次到我们当地的专做激光手术的那家医院,医生先让坐在电视机前看各种视频资料,然后电脑演示手术的原理,然后一叠资料,然后讲解一下所有可能的风险,然后四五个小时就过去了。然后回家,然后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查阅各种资料一个多礼拜后,经过各种利弊对比,确定要做手术就打电话去再约手术时间。这个流程,国内的公立医院的医生根本做不到,要看病的人太多了。
做选择都是考虑利弊的,比如一项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利大于弊,你就可以考虑进行。做个双眼皮隆个鼻,割个盲肠割个肾,哪个没有风险。美国有些癌症病人考虑完治愈的几率和治疗的风险以后还宁可不做化疗。
医生确实该告诉病人手术可能潜在的风险,但是有没讲的或者没讲清楚的不可避免,因为TA自己可能已经忙死了。
但是你首先要承认「手术都有风险」这个事实,如果哪个医生没有说,你就可以问!!就我个人在国内看病的经历,只要你问,医生再忙也会回答你的。
就好比,带60个学生一个班的老师和只有6个学生一个班的老师比较,前者难免不能面面俱到。如果你是在60人一个班的学生,你还有个选择就是,不完全依赖老师,有问题就主动去问。
BTW,现在的激光手术早就和几年前十年前不一样了,技术一直在进步,虽仍有风险,但请多翻阅资料,多咨询专家再下定论。之前查到的资料是新技术只有国内现在一些大医院才有引进,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
【李健阳的回答(14票)】:
这是一句废话:任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任何!!!
手术的风险太多了,术者,助手,术前准备,病人体质精神,手术器械、手术方法,甚至季节环境地域都是手术的不确定因素!
没有任何手术,在手术前,术者会明确的告诉你:没有问题,放心,妥妥的。
骨科的内固定取出手术,简单吧,消毒-打开-取出-缝合,听起来和木匠没什么区别。但是不慎就会造成神经损伤,或者是钢板断裂,螺丝滑丝(这个够术者忙几个小时了!!!),这都是不可预测的。
能保守治疗的,尽量不要手术。————错误。有些手术是非做不可的。
【王枪枪的回答(11票)】:
最近的亲身经历说一个------拔牙。
因为矫正拔了一颗健康牙齿,然后连夜高烧,每天抽血,吸氧,两天花去几千。因为有心脏病史,所以也许会诱发更严重的急性心内膜炎、菌血症,很危险。而这一切就是因为拔了一颗牙齿,现在无法再矫正,牙齿也没了,现在我仍然呼吸困难,心脏难受,十分痛苦。悔得肠子都青了。
所以一定要权衡自己身体状况,多咨询不同正规医院的医生,任何手术无论大小,切莫自作主张一意孤行。
【Mario Jue的回答(8票)】:
近视眼激光矫正手术。
我在十八岁高考那年做的,因为当时度数太高了,然后后悔到现在。
现在眼干,眼睛很容易就疲劳了,基本要经常滴眼药水。晚上就是基本看不清的状态,路上各种虚。
问过五个以上做过类似手术的,基本都有各种症状,没有做完后和正常的一模一样的。
所以,强烈不推荐各位做这个手术。
【ZHEN FAN的回答(2票)】:
我想题主想问的是
哪些手术的风险容易被外行人忽视
例如空鼻症这样的
【花葬的回答(1票)】:
外行人问外行问题,还不准让人说自己外行。。。。折叠我吧。
我还是想说,所有手术都有风险的,只有风险大小的区别,没有有或无的区别。
【知乎用户的回答(4票)】:
所有手术,包括输液
【呆呆熊的回答(0票)】:
说两类女生比较关注的手术吧:
近视眼激光矫正手术。
整形手术。
【Animari MC的回答(0票)】:
知识的专业壁垒摆在那要让普通人理解做个小手术都有死亡的风险真心难。。。做任何手术一定要记得两点,第一,去正规大医院,第二,认真听医生的。风险永远在,几率大小和人品问题而已。风险的评价不仅是手术本身的问题而已。
【匿名用户的回答(0票)】:
顺产难产,大夫临时决定顺转剖,在产床边给我宣读了手术可能的风险并要我签字,虽然听着很可怕,但是不剖可能更糟,所以完全大无畏的签字了。手术很顺利。
第二天,换我同病房一位双胞胎准妈妈和她老公签字,他们俩听了那一串风险之后明显默了很久。虽然签字了,但是担心了一晚上。当然后续手术也很顺利。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但是有时该做还是得做。选正规医院会踏实很多。
我想主要是这个知情权吧!比如可能造成空鼻症应该提前告知患者,让患者有知情并可选择。
【贺春晓的回答(0票)】:
矫正近视的手术(晶状体切割手术),因为医学上还未证明这个手术的后遗症,所以做之前一定要考虑的妥妥的。
【blur的回答(0票)】:
近视眼激光矫正手术。我舍友做了,现在又近视了
【曹扬的回答(0票)】:
关于这个,最近有点感悟,提个想法出来。
目前医学其实进步也挺快,有很多新思路和新方法,其中很多是经过了大量动物实验,如小白鼠的迅速繁殖的。但,在人体上的实验,时间,数量都是有限的,很多长远的效果是没有得到验证的。
人家得了诺贝尔奖的人,在这么多年后,一直会被诟病。何况一些更小的治疗手段,我们医院也引入过那个用冷冻还是灼烧技术破坏鼻黏膜的手术,用过一段时间后,发觉病人就发现就撤掉了。很多技术必须要经过时间的检验。这种例子非常多,我高中的时候,很多同学做近视手术,也直到这两年大家才慢慢发觉它的危害,还有像四环素牙这种问题。
【匿名用户的回答(0票)】:
【竹陽的回答(0票)】:
病人面對手術風險其實真正要做的是,對自己的生命健康做出決定!!
量化風險大小后的風險依然是風險。比較風險大小和車禍比也是糾結..so mean so boring.
1.拋開適應癥、禁忌癥、手術方式、病人耐受、術後獲益談手術風險無意義。
2.不信任麻醉主刀一助二助同學器械巡迴就不要去做。
3.救急救命的手术知情同意签字要果断..不要娘們。
----------------------------------------------------------------------------------------------------------------
「想到自己从小到大在医院就诊的经历,多次被医生劝说做手术,但最后事实证明那些病都是可以通过非手术手段治愈的。」
說說什麽病,如果是醫生反復建議手術治療,肯定是有原因的,排除他心黑,那就只能是有手術適應癥的,首先就會考慮如果保守治療,療效的差異是否不同,其中的利弊權衡。這種情況病人還是不要自作主張,兼聽則明為上。技術也在進步,比如心血管內科的發展..
空鼻癥的覺得這個答案寫的挺好,
眼科的激光手術,實習沒去過這個科室,我一好朋友爸爸也是主任,也不反對他做,做了手術后也一開始眩光、眼乾了一段時間.現在各種爽,說白了還是術前檢查一定要專業。。正規醫院!!
【季永仁的回答(0票)】:
你谢绝任何手术这种回答,那请问你想知道什么?
比如剖腹产有子宫疤痕有影响下次妊娠风险还是想知道胃大切可能并发粘连?你是想知道甲状腺切除手术可能并发窒息或者甲状腺危象病危还是想知道肾脏移植有排异反映?
说到底,你不愿意相信医生的解释,或者根本不愿意去听医生术前谈话,本能地在内心觉得医生在坑你。
但是医生能怎么办?
连输液都有输液反应,连感冒都能死人,有什么不可能?
就是所有手术都有风险!
但如果手术成功情况下的预后可以达到预期,也就是与风险相比手术还是值得的,那手术就有意义。
做不做手术在你,没人逼你,ok?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LaCaesar的回答(0票)】:
都要!允许我偏离主旨!是手术就要!包括吃药!有没有毒素积累!有没有强负作用。
【Lesson的回答(5票)】:
血药!来排个名吧
1.第一名必须是胆囊切除及胰腺切除没有其他!!!!因为术后你再也不能吃烤肉,红烧肉,牛肉面,涮羊肉以及巧克力,奶油蛋糕等等等等,是一直!一辈子!!永远!!!什么你说胆囊结石会疼死我,对不起,请让我死!
2.各种造瘘术,什么胆管造瘘,直肠造瘘,一系列造瘘,简单解释下,造瘘就是在你的躯体上做一个本不存在的出口然后在外面挂个袋子装着,里面每天都会有你的新陈代谢的产物排出,可能是胆汁,可能是粪便,什么你说直肠癌造瘘可以多活几年,对不起,请让我死!
3.股骨头、髋关节、各种关节置换术,做完以后你面临的是可能平均几年一次的置换术(因为会磨损),变天时的酸痛,不能剧烈活动连做你懂的运动也要时时警惕,所以在置换以前,你确定你所有的保守治疗都尝试了吗?
4.各种恶性肿瘤切除术(特指中晚期),如果他不是还有杀父之仇没有报,请不要告诉他也不要给他手术治疗,让他快快乐乐过完不是很赞吗?非要为了多活个三年(在医院呆了两年半)让他头发也掉光,精神也萎靡,活力也消磨吗?一现的昙花与隽永的水仙,各有各的美,不是吗?
馆藏&6268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第20版:就医咨询
往期回顾 &
本报邀请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专家
为胆囊疾病患者集中答疑
  专家小传  孙备,主任医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主任、胰胆外科主任,黑龙江省医学会胰腺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刘杰,主任医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副主任,日本外科学会会员、日本移植学会会员   武林枫,主任医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副主任
  ●保胆取石可以吗  客户端读者鲁女士问:我今年60岁,查出胆囊结石已有5年,结石在不断增大,目前已有3厘米大小,但始终不疼。请问我需要做手术吗?听说有不切胆囊就能取石的方法,我可以做吗?&  解答:根据您的描述,您的胆囊结石已经达到了3厘米,虽然没有明确的临床症状,但还是建议您通过手术的方式解除问题,即做胆囊切除术。&  目前,胆囊切除术的主要方式包括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损伤相对较大,住院时间也较长,因此,推荐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种方法通过在您的肚子上打几个小孔,即可完成胆囊切除,手术安全性较高,且恢复较快,以目前的医疗水平,该手术方式相当成熟。不建议您做保胆取石手术,因为该方式不仅容易造成结石的残留,而且具有一定的复发性,同时,在取石过程中可能造成小结石掉入胆总管,甚至诱发急性胰腺炎。因此,不推荐保胆取石。  ●胆囊结石是咋形成的  客户端读者张先生问:我今年27岁,单位体检发现胆囊多发结石,而且医生说胆囊内有“泥沙样结石”,请问胆结石是怎么得的?&  解答:近年来,胆囊结石发病率不断提高,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该病,尤其是在单位体检过程中,总能发现很多人合并胆囊结石。&  引起胆囊结石病因有很多,年龄增大、肥胖、饮食因素等都会导致结石的形成。1.年龄:随着年龄增大,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且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3倍,怀孕等因素更增加了胆囊结石发生的风险;2.饮食:很多人不喜欢吃早餐,久而久之导致胆囊排空功能障碍,增加了胆囊结石的患病风险;同时,大量胆固醇的摄入,导致胆汁中胆固醇浓度过高,呈现过饱和状态,胆固醇结晶、析出,最终形成胆固醇结石;3.其他因素,如细菌感染及人种差异等也是诱发胆囊结石的一个原因。  ●胆结石患者该怎么吃  北京读者李女士问:我今年49岁,诊断胆囊炎、胆囊结石6年,最大的2×3厘米,现在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是偶尔吃油腻的东西感觉到不太舒服。我有点害怕手术,如果选择保守治疗的话,在平时生活及饮食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呢?&  解答:根据您的描述,您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胆囊,建议您去医院就诊,明确是否需要手术。对于患有胆囊炎、胆囊结石的病人,规律节制的饮食显得尤为重要,特别要注意以下4点。&  1.吃好早餐:长期不吃早餐是诱发胆囊疾病的重要原因。不吃早餐导致空腹时间过长,而空腹时胆汁分泌减少,胆汁中的胆固醇就会处于饱和状态,加速其在胆囊中沉积形成结晶,使胆固醇结石越结越大。坚持吃早餐,可促进胆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滞度,从而减少结石的发生。2.少量多餐,不要吃得过饱: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不宜饮食过饱,尤其不可暴饮暴食,因为饱餐或暴饮暴食会促使胆汁大量分泌、胆囊强烈收缩,可诱发炎症和绞痛。最好的办法是少量多次,以促进胆汁分泌,尤其是晚餐宜七分饱。3.饮食清淡易消化:进食过量精制碳水化合物,会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使胆固醇沉淀而形成结石。还有,大量摄入脂类食物会改变胆汁成分,使胆汁浓缩,胆囊收缩功能降低,更容易形成结石。4.油腻食物要控制:高脂饮食会引起胆囊收缩。必须严格控制食用动物脑、内脏、蛋黄、咸鸭蛋、松花蛋、鱿鱼、蟹黄等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以及肥肉、猪油等动物脂肪食物。含脂肪量高的坚果类食物也要少吃,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开心果等。高脂食物应该分在各餐之中,不要集中在一餐内。  ●胆囊切除后注意啥  福建读者陈女士问:我今年56岁,10多年前就诊断为胆囊结石,由于疼痛症状加重且不缓解,3个月前做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在恢复较好。请问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解答:即使胆囊切除后,也应清淡饮食。在胆囊切除术后的数周内,胆总管会代偿性增粗,以逐渐代替胆囊贮存胆汁的功能。如果消化功能无任何异常,正常饮食即可,无需特殊。胆囊切除后原则上不宜摄入过多的胆固醇与脂肪,但也不必过分限制脂肪摄入。此外,建议多吃高纤维素与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摘胆后有无并发症  黑龙江读者丁先生问:我今年45岁,10年前发现有胆囊结石、胆囊息肉,但是因为没有症状,一直未手术。最近进食油腻食物后经常恶心,感觉消化功能也不太好,请问如果切除胆囊,会不会有后遗症?&  解答:根据您的症状,建议您通过专科医生的检查,确定您的症状是由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引起的,再考虑对其进行相应处理。对于胆囊切除术的病人,有一部分会出现上腹部隐痛、恶心、饱胀、反酸、消化不良、大便次数增多或稀便、厌油腻、发热、甚至黄疸等术前即存在的表现,统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一般认为,胆囊切除后约有不到1/3的病人可出现一过性的上述症状,但是很快就会消失,只有不到10%的病人可因症状持续而需要积极治疗。  ●多发胆囊息肉要治吗  河北读者冀女士问:我今年65岁,B超查出多发性胆囊息肉五六年了,一直没什么变化,也没有明显不适,最大的6×4毫米。请问有必要治疗吗?具体怎么治?&  解答:一般来讲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才考虑手术治疗,您的息肉比较小,建议定期观察,可以选择每半年做一次彩超,看息肉是否增长。一般来讲,胆囊息肉发生恶变的几率比较小,如果它没有突然增大的趋势,大可不必太担心。日常生活中,注意清淡饮食,切忌暴饮暴食,同时也不推荐您口服任何药物。  ●胆囊、胆总管都有结石咋办  山西读者耿先生问:我今年57岁,2年前开始出现腹痛,有时饭后腹胀,做过彩超,医生说是胆囊里有多发结石。还做了胆管核磁检查,里面也有结石,医生建议手术治疗。因为害怕手术,所以一直口服消炎利胆药物,感觉症状基本能缓解。但最近1个月症状有所加重,且吃药效果并不明显。请问这种情况我是不是应该做手术,风险大不大?&  解答:根据您描述的情况,可以明确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像这种多发的细小胆囊结石,极易从胆囊掉到胆管里,变成胆总管结石。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属于“成石体质”,容易出现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甚至肾结石等。对于有胆囊细小结石的病人,不建议口服利胆药物,因为此类药物具有促进胆囊结石排出的作用,很容易造成胆囊结石掉进胆管里形成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会引起一系列症状,如发热、腹痛及黄疸。细小的结石甚至能刺激胰腺,诱发急性胰腺炎。对于胆囊结石合并有胆总管结石的病人,在有临床症状的情况下,一般推荐手术治疗。&  下面为您提供几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1.腹腔镜手术,通过腹腔镜切除胆囊,同时切开胆总管取出结石,一次性解决问题,损伤小,恢复快;2.先通过腹腔镜切除胆囊,再利用消化内镜,取出胆总管内结石,这种方式也是目前治疗该病的较好选择;3.传统的开腹手术,损伤较大,恢复较慢。建议您通过专科医生的诊治,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解除您的后顾之忧。  ●充满型胆结石必须手术吗  四川读者成先生问:我今年43岁,最近总出现腹痛、腹胀,有时背部也疼,去医院做彩超,发现胆囊“充满型结石”,医生建议我手术治疗。请问能否以保胆取石代替手术治疗?&  解答:按照您提供的情况,考虑为充满型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充满型胆囊结石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胆囊结石,大大小小的结石充满了整个胆囊,使其失去了储存及分泌胆汁的功能,长时间的刺激会导致胆囊萎缩,胆囊的收缩功能也逐渐消失,我们认为此时的胆囊是“无功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想通过口服药物排石是不可能的,反而会使结石掉入胆总管,造成更多的麻烦。这种情况还是建议您选择外科手术治疗。不主张做保胆手术,因为保留的胆囊会增加结石复发的可能。一般建议您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仅解决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同时也去掉了滋养结石形成的“温床”,消除隐患。▲  (本专题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合作)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胆囊切除后遗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