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综合布线系统nvp值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CAT5E、CAT6和CAT6A三种布线系统性能及网络应用上的区别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CAT5E、CAT6和CAT6A三种布线系统性能及网络应用上的区别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导读:大厦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我公司可全面负责布线工程的方案设计、材料供应、组织施工、安装调测、验,并提供全套验收文本、方案施工图、管理手册交业主留档管理,若由于布线产品质量问题,大厦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频率MHZ5类1.004.20.100.00c.ACR串音衰减比=NEXT-Attenuattion5类+55.543.535.531.529.5
大厦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c.ACR 串音衰减比=NEXT-Attenuattion
5类+ 55.5 43.5 35.5 31.5 29.5 27.6 25.6 19.6 频率MHZ
1.00 4.00 10.00 16.00 20.00 31.25 62.50 100.00
b.Power . Sum . ACR 5类
5类+ 61.1 49.1 39.9 34.5 31.8 28.9 25.8 15.0 频率MHZ
1.00 4.00 10.00 16.00 20.00 31.25 62.50 100.00
5类+ 58.1 46.1 36.9 31.5 28.8 25.9 22.8 12.0
六、技术支持服务 第 21 页 共 24 页
创建时间:02/09
大厦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在系统交付业主使用后,供应商应负责提供一年的免费维修保养期,在此期间,供应商应提供非人为损坏的设备、材料及维修的人员、工具等;应对所有设备予以定期测试和检查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运行维护,更换不合格的设备和材料。如供应商认为设备、材料损坏四人为而不属于设备质量问题,应提供足够的证据及书面材料,在免费维修保养期内,供应商应继续对业主的工作人员提供维修指导。 6.1.2 在值班室内应放置实验和检查记录本,供应商没次到现场都需将工作内 容详列并经业主工作人员确认,因维持需要而要将系统部分隔离后停机,必须通知业主。
6.2 售后服务 6.2.1咨询
为用户提供随时的技术咨询服务,及时解决用户在系统应用中所发现的问题。 6.2.2培训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用户提供1-2名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免费) 6.2.3保修服务内容 为所承担的工程提供一年的免费保修服务(有效期从工程验收后,用户在完工报告上签字之日算起)并提供终生维护。
? 我公司可全面负责布线工程的方案设计、材料供应、组织施工、安装调测、验收开通。 ? 提供维护系统的常用工具和现场培训,并提供全套验收文本、方案施工图、管
理手册交业主留档管理。 ? 负责为业主培训1-2名日常维护人员。 ? 工程交付使用后,由专职工程师定期为系统进行常规检测,确保系统正常运转。 ? 协助交换机和网络工程的安装测试。
在工程验收通过后,为该工程签发15年系统质量保证书。保证期内,若系统发生问题本公司工程服务人员及时内服务到位,若由于布线产品质量问题,引起受担保第 22 页 共 24 页
创建时间:02/09
大厦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系统与ISO11801准则不能100%相附,并由此造成的一切售后服务费均由产品公司承担。其他原因造成受担保系统与ISO11801准则不能100%相附,具体费用双方协商解决。
七、材料清单及其报价第 23 页 共 24 页
创建时间:02/09
大厦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号 号 1 PT/XG.40U.60 2 PT/XG.30U.60 3 PT/FA3-08VIIB 4 PT/5.566.021 5 UTP.S5.004 6 UTP.C5.004 7 PT/UTP.C3.025 8 PT/FB.SN.004 9 PT/FA3-08VI 10 PT/FA3-08 11 PT/FT2-55 12 PT/8.037.061 13 PT/8.037.070 14 PT/8.037.100HX 15 JPX211C 16 PT/4.431.000 17 PT/GP11A 18 PT/TX.ST1.02 19 PT/TX.STC1.02 20 PT/FL.ST.01 名
称 19”配线柜(40U) 19”配线柜(30U) RI45双位插座面板 RJ45插座模块 5类4对UTP电缆 5类4对UTP电缆 3类25对UTP电缆 4芯室内多模光纤 24口Patch-Pannel 16口Patch-Pannel 25回线高频接线模块 250回线背装架 125回线背装架 100回线背装架 125回线配线箱 管理线盘 12口光纤分线盒 ST-ST光纤单芯多模跳线 ST-SC光纤单芯多模跳线 单数量 位 套 1 套 14 只 1127 只 2254 箱 142
箱 7 米 760 套 56 套 1 件 702 件 34 件 112 件 28 只 112 件 105 件 19 根 58 根 58 单 价 2.00 9.70 28.80 660.00 560.00 .00 650.00 420.00 42.00 105.90 72.00 28.60 380.00 100.00 .00 213.00 金 额 68.00 15.20 20.00 60.00 .00 0.60 .80 00.00 50.00 .00 5568.00 ST法兰盘适配器 只 116 21 PT/XQ401-C 接线工具 只 2 360.00 720.00 22 PT 水晶头 个
第 24 页 共 24 页
创建时间:02/09 包含总结汇报、考试资料、资格考试、旅游景点、IT计算机、文档下载、专业文献、word文档、应用文书、教学教材、党团工作以及综合布线方案等内容。本文共5页
相关内容搜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综合布线参考复习资料.doc 1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2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布线就是网线两头接上水晶头,线缆拉到位再接通就可以了!!!
综合布线的定义:
综合布线是一种开放式星型拓扑结构的预布线。它是将语音、数据与监控设备等信号经过统一的规划和设计,采用相同的传输媒体、信息插座、交连设备和适配器等,把这些不同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中。
综合布线的优点
①兼容性(自身完全独立与应有系统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
②开放性(开放式体系结构:不因更换另一种设备就全部更换布线)
③灵活性(模块化结构:信息点管理、拓扑调整非常灵活)
④可靠性(不仅提供链路的可靠,而且采用点到点端接,链路故障不影响其他)
⑤先进性(光钎与双绞线混合布线,超五类与六类结合,最新通信标准)
⑥经济性(与传统布线相比,具有良好的初期投资特性和较高性价比)
综合布线标准
铜缆布线分级与类别
一间二区三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可划分为6个部分,称之为一间二区三系统:
④水平子系统
⑤垂直干线子系统
⑥建筑群子系统
综合布线原理图
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通过对建筑物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采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Computer)、控制技术(Control)、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和图形显示技术(CRT),即所谓的4C技术,建立一个有计算机系统管理的一体化集成系统,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幽雅、舒适、便利和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
智能建筑的组成:中央计算机控制系统(SI)、建筑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综合布线系统(GCS)等几大部分。
双绞线的屏蔽结构
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UTP)和屏蔽双绞线( Shielded Twisted Pair,STP)STP有分为:STP(每对芯线和电缆绕包铝箔,加铜编织网)SFTP(纵包铝箔、加铜编织网)FTP(纵包铝箔)
非屏蔽结构为U/UTP,当前最常见的四种 屏蔽结构分别为:F/UTP(铝箔总屏蔽)、U/FTP(铝箔线对屏蔽)、SF/UTP(丝网+铝箔总屏蔽)和S/FTP(丝网总屏蔽+ 铝箔线对屏蔽)。
2.六类线的特点
1.提升线规23AWG(0.57mm);
2.加强双绞线的耦合强度(即扭绞精度);
3.接头补偿;
4.增加隔离(减少串绕):目前许多厂商(西蒙、AMP、PAN-DUIT、BELDEN)都是十字隔 离,AVAYA为一字隔离。
3.双绞线的电缆标识
双绞线电缆标识,例如:
AVAYA-C SYSTEMAX 1061C+ 4/24AWG CM VERIFIED UL CAT5E
3333FEET 003456 METERS
① AVAYA-C SYSTEMIMAX 指的是该对绞线的生产商。
② 1061C+ 指的是该对绞线的产品号码。
③ 4/24AWG 说明这条对绞线由4对线芯24 AWG线规的线对所构成。通常AWG数值越小,电线直径越大。
④ CM 指通信通用电缆。
⑤ VERIFIED UL 说明对绞线满足保险业者实验室(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Inc. UL)的标准要求。
⑥ CAT5E 指该对绞线通过UL测试,达到超5类标准。
⑦ 3333FEET 003456 METERS 表示生产这条对绞时的长度点。
双绞线电缆标识,再如另一种对绞线标识:
AMP NETCONNECT ENHANCED CATEGORY 5 CABLE E0 24AWG UL CMR/MPR OR CUL CMG/MPG VERIFIEDUL CAT 5 1347204FT 9853
除与第一条有相同的标识之外,还有以下特点:
①ENHANCED CATEGORY 5 CABLE 也表示该对绞线为5e类。
②E0 代表其产品号。
③CMR/MPR、CMG/MPG 表示该对绞线的类型。
④CUL 表示对绞线同时还符合加拿大的标准。
⑤134720FT 对绞线的长度点,FT表示以英尺为单位。
⑥9853 指的是制造厂的生产日期,这里是1998年第53周。
4.防火级别
线缆阻燃防火等级顺序从高到低正确排列的是:LCC/CMP/CMR/CMG/CM/CMX
卡接式音频总配线架结构
保安接线排、测试接线排、保安单元
常说的光纤的规格就是裸纤的规格: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图文】第9章 布线系统测试与工程验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第9章 布线系统测试与工程验收
大小:4.5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机房综合布线
布线什么是PDS
AT&T的 Systimax PDS(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综合布线系统以一套单一的配线系统, 综合了整个通讯,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监控等设备需要的配线。
PDS的国际标准
PDS结构化布线系统所使用的元器件都是贝尔实验室按照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和电信工业协会的标准设计的,
并在出厂时通过了按这些标准进行的测试,主要标准为:
EIA/TIA-568
民用建筑线缆标准  
EIA/TIA-569
民用建筑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
IEEE 802.3 总线式
Ethernet局域网标准
IEEE 802.5
环路局域网标准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高速局域网标准
铜线分布式数据接口高速局域网标准
异步传输模式标准
RS232 RS422
异步和同步传输标准
PDS主要实现数据和语音的通信,即满足计算机局域网 LAN和程控交换机 PBX的需求。计算机与网络设备相连,
电话机和传真机与电话总机相连。PDS遵循电话系统的物理拓扑结构,
采用星形的结构化布线方法,数据与电话的布线结构相一致,这种结构可靠性高,
一个节点的改变不会影响其它节点的工作,结构也简单,易于扩充,维护方便,可靠性好。 PDS结构示意图如下:
PDS主要由下面 6个部分组成
设备室子系统:
主要是指语音系统的电话总机房和数据系统的网络设备室
。该子系统主要由配线架和连接配线架与设备的电缆组成。
配线架子系统:指除设备室外,所有楼层的配线架。
垂直干线子系统:提供垂直方向的电缆,组成楼层之间及外界通信的通道。
水平干线子系统:通常使用无屏蔽双绞线
(UTP),将垂直干线延伸到用户工作区,在需要高速应用时,水平干线也可采用光缆。
工作区子系统:由信息插座及连接到用户设备的连线组成。
建筑群子系统:指将一幢建筑物中电缆延伸到另一建筑物,包括电缆、光缆和一些电气保护设备。
综合布线配线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配线架作为综合布线系统的核心产品,起着传输信号的灵活转接、灵活分配以及综合统一管理的作用,又因为综合布线系统的最大特性就是利用同一接口和同一种传输介质,让各种不同信息在上面传输,而这一特性的实现主要通过连接不同信息的配线架之间的跳接来完成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配线架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它们之间的合理搭配.
  八十年代末,综合布线系统刚进入中国,当时信息传输速率很低,布线系统只有三类(16MHz)产品,配线系统主要采用110鱼骨架式配线架,主要分为50对,100对,300对,900对壁挂式几种,而且从主设备间的主配线架到各分配线间的分配线架,无论连接主干还是连接水平线缆,全部采用此种配线架.110鱼骨架式配线架的优点是体积小,密度高,价格便宜,主要与25/50/100对大对数线缆配套使用;其缺点是线缆端接较麻烦,一次性端接不宜更改,无屏蔽产品,端接工具较昂贵,维护管理升级不方便。
            
  随着网络传输速率的不断提高,布线系统出现了五类(100MHz)产品,网络接口也逐渐向RJ45统一,用于端接传输数据线缆的配线架采用19英寸RJ45口110配线架,此种配线架背面进线采用110端接方式,正面全部为RJ45口用于跳接配线,它主要分为24口,36口,48口,96口几种,全部为19英寸机架/机柜式安装,其优点是体积小,密度高,端接较简单且可以重复端接,        
  主要用于4对双绞线的端接,有屏蔽产品;其缺点是由于进线线缆在配线架背面端接,而出线的跳接管理在配线架正面完成,所以维护管理较麻烦;
由于端口相对固定, 无论要管理的 桌面信息口数多少,必须按24和36的端口倍数来配置,造成了配线端口的空置和浪费,也不灵活;
另外价格相对110鱼骨架式配线架较贵.
  今天网络技术和传输速率的高速发展,千兆/万兆以太网技术的涌现,超五类(100MHz),六类(250MHz)布线系统的推出,另外使用者对网络系统的应用提出多种需求,如内网(屏蔽),外网(非屏蔽),语音,光纤到桌面等,面对较多功能
信息端口的灵活管理,对配线系统的多元化,灵活性,可扩展等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象施耐德电气等一些布线厂商推出的多媒体配线架,适应了现代网络通信应用对配线系统的要求.
此种配线架摒弃了以往固定RJ45口式 110配线架
端口固定无法更改的弱点,它本身为标准19英寸宽1U高的空配线板,        
  在其上可以任意配置超五类,六类,七类,语音,光纤和屏蔽/非屏蔽布线产品,1U 高
最多可以配置24个数据铜缆或光纤端口以及48个语音端口,充分体现了配线的多元化和灵活性,对升级和扩展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由于其采用独立模块化配
置,配线架上的每一个端口与桌面的信息端口一一对应,所以在配置配线架时无需按24或36的端口倍数来配置,从而也不会造成配线端口的空置和浪费;
另外此种配线架的安装,维护,管理都在正面操作,大大简化了操作程序; 可以
同时在同一配线板上配置屏蔽和非屏蔽系统,是它区别于老式配线架的另一大特色.
  目前语音通信也在发生的巨大的变革,通常大家熟知的模拟电话系统正在逐渐被新的数字通信系统所淘汰,如最新的VoIP技术等,另外一些四芯电话的普及,也使语音配线系统发生了变化.
以施耐德电气为首的部分布线厂商相继推出
了RJ45口的IDC语音配线架,其背面采用IDC方式端接语音多对数线缆,        
  前面采用RJ45口来进行配线管理,相对 110鱼骨配线架,它具有端接简便,可重复端
接,安装维护成本低,RJ45口配线简单快速,配线架整体外观整洁的优势.
  对于以上介绍的几种常用配线架,在实际应用中也经常存在如何正确搭配的问题,下面介绍两种在分配线间配线架之间的搭配方法:
110配线架的搭配        
鉴于综合布线系统的最大特性就是利用同一接口和同一种传输介质,让各种不同信息在上面传输,同时利用配线跳接方式,来灵活控制每个桌面信息点的应用功能,所以用于端接来自所有桌面信息点水平双绞线的配线架,应采用RJ45口110配线架(如上图),而用于端接来自电话主机房的多对数语音线缆,采用相应对数的110鱼骨配线架即可(如上图),通过跳线与RJ45口110配线架跳接实现语音的连通,数据光纤主干通过光纤配线箱,再通过网络交换机将一路高速光信号转换成多路数据信号,通过标准RJ45跳线与RJ45口110配线架跳接实现桌面信息点连网的需求.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等级
  基本型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较低的场合,使用铜芯双绞线组网,其配置如下:
  每个工作区有一个信息插座
  每个工作区配线电缆为1条4对双绞电缆
  采用夹接式交接硬件
  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2对双绞线
  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大都能支持话音/数据,其特点如下:
  能支持所有话音和数据的应用,是一种富有价格竞争力的综合布线方案
  应用于话音、话音/数据或高速数据
  便于技术人员管理
  采用气体放电管式过压保护和能够自恢复的过渡保护
  能支持多种计算机系统数据的传输
  增强型
  增强型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中等配置标准的场合,使用钢芯双绞线组网。其配置如下:
  每个工作区有两个或以上信息插座
  每个工作区的配线电缆为2条4对双绞线电缆
  采用直接式或插接交接硬件
  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3对双绞线
  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不仅具有增强功能,而且还可提供发展余地。它支持话音和数据应用,并可按需要利用端子板进行管理。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每个工作区有两个信息插座,不仅机动灵活,而且功能齐全
  任何一个信息插座都可提供话音和高速数据应用
  可统一色标,按需要可利用端子板进行管理
  是一种能为多个数据设备创造部门环境服务的经济有效的综合布线方案
  采用气体放电管式过压保护和能够自恢复的过流保护
  综合型
  综合型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较高的场合,使用光缆和铜芯双绞线组网。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应在基本型和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上增设光缆系统。综合型布线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引入光缆,能适用于规模较大的智能大厦,其余与基本型或增强型相同。
  综合布线系统等级之间的差异
  所有基本型、增强型和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都能支持话音/数据等业务,能随智能建筑工程的需要升级布线系统,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支持话音和数据业务所采用的方式
  在移动和重新布局时实施线路管理的灵活性
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ed
System,简称PDS)是一种集成化通用传输系统,它采用标准化的语音、数据、图像、监控设备,各线综合配置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上,统一布线设计、安装施工和集中管理维护。为楼宇和园区提供了先进、可靠的布线方式,它是通讯、计算机网络以及智能大厦的基础。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领
1.总体规划
一般来说,国际信息通信标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修订、完善的。综合布线系统也是随着
新技术的发展和新产品的问世,逐步完善而趋向成熟。我们在设计智能化建筑物PDS期间,要提出并研
究近期和长远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国际上各综合布线产品都只提出15年质量保证体系,并没有提出多少年投资保证。为了保护建筑物投资者的利益,我们可采取
“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水平布线尽量一步到位”。主干线大多数都设置在建筑物弱电井,更换或扩充比较省事;水平布线是在建筑物的天花板内或管道里,施工费比初始投资的材料费高。如果更换水平布线,要损坏建筑结构,影响整体美观。因此,我们在设计水平布线,尽量选用档次较高的线缆及连接件,缩短布线周期。
2.系统设计
综合布线是智能大厦建设中的一项新兴技术工程项目,它不完全是建筑工程中的“弱电”工程。
智能化建筑是由智能化建筑环境内系统集成中心利用综合布线系统连接和控制“3A”系统组成的
。布线系统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3A”的功能。(3A即楼宇自动化—Building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通信自动化—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设计与实现一个合理综合布线系统一般有六个步骤:
获取建筑物平面图;
分析用户需求;
系统结构设计;
布线路由设计;
绘制布线施工图;
编制布线用料清单。
星型拓扑结构布线方式,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可以使任一子系统单独地布线,每一子系统均为一独
立的单元组,更改任一子系统时,均不会影响其它子系统。
一个完善确定设计的布线走线系统,其目标是,在既定时间以外,允许在有新需求的集成过程中,不必
再去进行水平布线,损坏建筑装饰而影响审美。
为了使智能建筑与智能建筑园区的工程设计具体化,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将综合布线系统分为三个
设计等级:
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较低的场合,用铜芯电缆组网。
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配置:
(1)每个工作区(站)有一个信息插座;
(2)每个工作区(站)的配线电缆为一条4对双绞线,引至楼层配线架;
(3)完全采用夹接式交接硬件;
(4)每个工作区(站)的干线电缆(即楼层配线架至设备间总配线架电线)至少有2对双绞线。
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中等配置标难的场合,用铜芯电缆组网。
增强型综台布线系统配置:
(1)每个工作区(站)有两个以上信息插座;
(2)每个工作区(站)的配线电缆均为一条独立的4对双绞线,引至楼层配线架;
(3)采用夹接式(110A系列)或接插式(110P系列)交接硬件;
(4)每个工作区(站)的干线电缆(即楼层配线架至设备问总配线架)至少有3对双绞线。
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较高的场合,用光缆和铜芯电缆混合组网。
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配登:
(1)在基本型和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上增设光缆系统;
(2)在每个基本型工作区的干线电缆中至少配有2对双绞线;
(3)在每个增强型工作区的干线电缆中至少有3对双绞线。
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所支持的数据系统的传输速率要求,并应选用相应等级的传输缆线和设备。
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所支持的语音、数据、图像系统的传输标准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所有设备之间连接端子、塑料绝缘的电缆或、电缆环箍应有色标。不仅各 个线对是用颜
色识别的,而只线束组也使用同一图表中的色标。这样有利于维护检修。这也 是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所有基本型、增强型、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都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系统,能随工程的需要转
向更高功能的布线系统。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支持语音和数据服务所采用的方式;
②在移动和重新布局时实施线路管理的灵活性。
1.基本型综台布线系统的特点
(1)是一种富有价格竞争力的综合布线方案,能支持所有语音和数据的应用;
(2)应用于语音、语音/数据或高速数据;
(3)便于技术人员管理;
(4)采用气体放电管式过压保护和能够自复的过流保护;
(5)能支持多种计算机系统数据的传输。
2.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不仅具有增强功能.而且还可提供发展余地。它支持语音和数据应用,并可按
需要利用端子板进行管理。
(1)每个工作区行二个信息插座,不仅机动灵活,而且功能齐全,
(2)任何—个信息插座都可提供语音和高速数据应用;
(3)按需要可利用端子板进行管理;
(4)是一个能为多个数据设备制造部门环境服务的经济有效的综合布线方案
(5)采用气体放电管式过压保护和能够自复的过流保护。
3.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引入光缆,可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其余特点与基
本型或增强型相同。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领:
1.在PDS设计起始阶段,设计人员要作到:
评估用户的通信要求和计算机网络要;
评估用户楼宇控制设备自动化程度
评估安装设施的实际建筑物或建筑群环境和结构
确定通信、计算机网络、楼宇控制所使用的传输介质
2.将初步的系统设汁方案和预算成本通知用户单位。
在收到最后合同批准书后,完成以下的系统配置、布局蓝图和文档记录:
电缆线路由文档
光缆分配及管理
布局和接合细节
光缆链路,损耗预算
施工许可证
n 订货信。
如同任何一个工程一样,系统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的详细程度将随工程项目复杂程度而异,并与合同
条款、可用资源及工期有关。设计文档一定要齐全,以便能检验指定的PDS设计等级是否符合所规定的
标准。而且在验收系统符合全部设计要求之前,必须备有这种设计文档。
4.应始终确保已完成合同规定的光缆链路一致性测试,而且光缆链路损耗是可接受的。
介质及连接硬件的性能规格在结构化布线系统中,布线硬件主要包括:配线架、传输介质、通信插座
、插座板、线槽和管道等。
主要有双绞线和光纤,在我国主要采用双绞线与光缆混合使用的方法。光纤主要用于高质量信息传
输及主干连接,按信号传送方式可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两种,线径为62.5/125微米。在水平连接上
主要使用多模光纤,在垂直主干上主要使用单模光纤。
2)接头及插座
在每个工作区至少应有两个信息插座,一个用于语音,一个用于数据。插座的管脚组合为
3&6、4&5、7&8。
我国基本上采用北美的结构化布线策略,即使用双绞线十光纤的混合布线方式。 双绞线又分为屏
线与非屏蔽线两种。
屏蔽系统是为了保证在有干扰环境下系统的传输性能。抗干扰性能包括两个方面,即系统抵御外来
电磁干扰的能力和系统本身向外发射电磁干扰的能力,对于后者,欧洲通过了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EMC规
范。实现屏蔽的一般方法是在连接硬件外层包上金属屏蔽层以滤除不必要的电磁波。现已有STP及S-
STP两种不同结构的屏蔽线供选择。
屏蔽系统的屏蔽层应该接地。在频率低于1MHz时,一点接地即可。当频率高于1MHz时,EMC认为最好
在多个位置接地。通常的做法是在每隔波长十分之一的长度处接地,且接地线的长度应小于波长的十二
分之一。如果接地不良(接地电阻过大、拦地电位不均衡等),就会产生电势差,这样,将构成保证屏蔽系
统性能的障碍和隐患。值得注意的是,屏蔽电缆不能决定系统的整体EMC性能。屏蔽系统的整体性取决于系统中最弱的元器伯。如跳接面板、连接器信息口、设备等。因此,若屏蔽线在安装过程中出现袭缝,则构成子屏蔽系统中最危险的环节。
怎么才能做好综合布线
1:布局要合理,尽量减少交叉走线,容易造成电缆短路,但是交叉步线是必须要遇到的,能少则少
2:根据电脑的多少预先判断电缆长度,如果每台机器间隔一米.请不要用超长的线连接,那样不便清洁,也不方便管理
3:做好防火,防水漏电措施,这是必须的.网线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埋在墙里
1.检查管槽
穿线前要严格进行穿线检查,具体要求参见相应的管槽检查要求,下面罗列的是严重影响穿线质量和进度的几个管槽质量问题:
管槽规格小。
接口处有毛刺。
埋地安装管槽阻塞、有水等。埋地管槽穿线前必须全面试穿。
布线系统系统图
布线系统平面图
穿线技术要求
空白穿线报告
3.穿线组织策划
理解布线系统总体结构,不要穿错路线。
能明确区分要敷设的各种电缆,不要用错电缆。
熟悉电缆要经过的管路。
有丰富的穿线经验,懂得预防典型的影响穿线质量和进度的问题。
理解并牢记我们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电缆敷设的特殊要求。
思路清晰,把信息点分组,一组一组地敷设,不多穿,不漏穿。每组应不超过20个信息点,否则同时穿放的电缆量大,穿放费力容易导致电缆损伤,也容易缠绕、打结,非常影响进度。
忠实严谨地做标号,并记录长度刻度。
严格地组织测试,用万用表逐条电缆测通断。
4.穿线技术要求
所有的钢管口都要安放塑料护口。穿线人员应携带护口,穿线时随时安放。
余长:电缆在计算机出线盒外余长30cm,余线应仔细缠绕好收在出线盒内。在配线箱处从配线柜入口算起余长为配线柜的(长+宽+深)。
分组绑扎:余线应按分组表分组,从线槽出口捋直绑扎好,绑扎点间距不大于50cm。不可用铁丝或硬电源线绑扎。
转弯半径:50芯电缆转弯半径应不小于162mm。
垂直电缆通过过渡箱转入垂直钢管往下一层走时要在过渡箱中要绑扎悬挂,避免电缆重量全压在弯角的里侧电缆上,这样会影响电缆的传输特性。在垂直线槽中的电缆要每米绑扎悬挂一次。
线槽内布放电缆应平直,无缠绕,无长短不一。如果线槽开口朝侧面,电缆要每隔1米绑扎固定一次。
电缆按照计算机平面图标号,每个标号对应一条4对芯线,对应的房间和插座位置不能弄错。两端的标号位置距末端25厘米,贴浅色塑料胶带,上面用油性笔写标号或贴纸质号签再缠透明胶带。此外在配线架端从末端到配线柜入口每隔1米用要在电缆皮上用油性笔写标号。
按3%的比例穿备用线,备用线放在主干线槽内,每层至少1根备用线。
穿线完成后,所有的4对芯电缆应全面进行通断测试。测试方法:把两端电缆的芯全部剥开,露出铜芯。在一端把数字万用表拨到通断测试档,两表笔稳定地接到一对电缆芯上;在另一端把这对电缆芯一下一下短暂地接触。如果持表端能听到断续的“嘀嘀”声,就OK,每根电缆的4对芯都要测。这样测试能发现的问题是断线、断路和标号错。
5.电缆保护
穿钢管时钢管两端要加护套,所有电缆经过的管槽连接处都要处理光滑,不能有任何毛刺,以免损伤电缆。
拽线时每根线拉力应不超过11公斤,多根线拉力最大不超过40公斤,以免拉伸电缆导体。
本系统使用的电缆是高速计算机网络电缆,价格昂贵,裕量很少。
电缆一旦外皮损伤以至芯线外露或有其他严重损伤,损伤的电缆段应抛弃,不得接续,接续的电缆无法满足信号传输要求。
整个工程中电缆的贮存、穿线放线都要耐心细致,避免电缆受到任何挤压、碾、砸、钳、割或过力拉伸。布线时既要满足所需的余长,又要尽量节省,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浪费。
布线期间,电缆拉出电缆箱后尚未布放到位时如果要暂停施工,应将电缆仔细缠绕收起,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散置在施工现场。
6.穿线检查
穿线完成后我方的施工负责人要对施工方的工作进行如下检查:
检查穿线报告
包括长度刻度表,和测试结果。有了完整的《穿线报告》才能给穿线者付酬。
现场检查电缆主干、分组绑扎情况、抽查标号、刻度,抽测通断。
7.基本问题
如果穿线不能实现基本技术要求会严重影响后期安装的进度和质量。对下述基本要求要高度重视:
标号要清晰、正确,贴牢固。
配线架端余线长度要一致,符合要求,过多的余线要剪掉,按要求分组、捋直,从主干线槽的出口开始就绑扎好。
记录好每条线两端的长度刻度,并严格进行测试。
15.旧楼明装塑料线槽穿线
这种塑料线槽不容易损伤电缆,所以电缆损伤性问题一般不会出现。
这种环境下穿线比较典型的问题是:
线槽中线没捋直,扣不上盖。
16.埋地暗装钢管、线槽穿线
电缆管路采用埋地安装管槽的情况,管槽阻塞是最主要的问题,穿线前应全面试穿,否则必将被长时间的穿线过程拖跨。
8.吊顶内线槽钢管、线槽穿线
吊顶上穿线需要架梯子作业,劳动强度较大,但如果管槽敷设都符合要求,应较顺利。应注意的问题是不要一次穿太多(少于20根),一次穿40根比穿两次20根要费时,容易乱。
室内电缆一般应
铺设在墙壁顶端的电缆槽内。
通信设备和各种电缆线都应加以固定,防止随意移 动,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为了保护室内环境,室内要安装电缆槽,电缆放在 电缆槽内,全部电缆进房间、穿楼层均需打电缆洞,
全部走线都要横平竖直。
布线工程施工经验介绍
、明确要求、方法
施工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要熟悉网络施工要求、施工方 法、材料使用,并能向施工人员说明网络施工要求、
施工方法、材料使用,而且要经常在施工现场指挥施 工,检查质量,随时解决现场施工人员提出的问题。
二、掌握环境资料
尽量掌握网络施工场所的环境资料,根据环境资料 提出保证网络可靠性的防护措施:
为防止意外破坏,室外电缆一般应穿入埋在地下的 管道内,如需架空,则应架高(高4米以上),而且
一定要固定在墙上或电线杆上,切勿搭架在电杆上、
电线上、墙头上甚至门框、窗框上。室内电缆一般应铺设在墙壁顶端的电缆槽内。
通信设备和各种电缆线都应加以固定,防止随意移 动,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为了保护室内环境,室内要安装电缆槽,电缆放在 电缆槽内,全部电缆进房间、穿楼层均需打电缆洞,
全部走线都要横平竖直。
三、区分不同介质
保证通信介质性能,根据介质材料特点,提出不同 施工要求。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通信介质有许多种,
不同通信介质的施工要求不同,具体如下:
a.光纤电缆铺设不应绞结;
b.光纤电缆弯角时,其曲律半径应大于30cm;
c.光纤裸露在室外的部分应加保护钢管,钢管应 牢固地固定在墙壁上;
d.光纤穿在地下管道中时,应加PVC管;
e.光缆室内走线应安装在线槽内;
f.光纤铺设应有胀缩余量,并且余量要适当,不 可拉得太紧或太松。
a.粗缆铺设不应绞结和扭曲,应自然平直铺设;
b.粗缆弯角半径应大于30cm;
c.安装在粗缆上各工作站点间的距离应大于2 5米;
d.粗缆接头安装要牢靠,并且要防止信号短路;
e.粗缆走线应在电缆槽内,防止电缆损坏;
f.粗缆铺设拉线时不可用力过猛,防止扭曲;
g.每一网络段的粗缆应小于500米,数段粗缆 可以用粗缆连结器连接使用,但总长度不可大于5
00米,连接器不可太多;
h.每一网络段的粗缆两端一定要安装终端器,其 中有一个终端器必须接地;
i.同轴粗缆可安装在室外,但要加防护措施,埋 入地下和沿墙走线的部分要外加钢管,防止意外损
a.细缆铺设不应绞结;
b.细缆弯角半径应大于20cm;
c.安装在细缆上各工作站点间的距离应大于0 5米;
d.细缆接头安装要牢靠,且应防止信号短路;
e.细缆走线应在电缆槽内,防止电缆损坏;
f.细缆铺设时,不可用力拉扯,防止拉断;
g.一段细缆应小于183米,183米以内的两 段细缆一般可用"T"头连结加长;
h.两端一定要安装终端器,每段至少有一个终端 器要接地;
i.同轴细缆一般不可安装在室外,安装在室外的 部分应加装套管。
a.双绞线在走廊和室内走线应在电缆槽内,应平 直走线;
b.工作站到Hub的双绞线最长距离为100米,超过100 米的可用双绞线连结器连结加长;
c.双绞线在机房内走线要捆成线札,走线要有一 定的规则,不可乱放;
d.双绞线两端要标明编号,便于了解结点与Hub接 口的对应关系;
e.双绞线应牢靠地插入Hub和工作站的网卡上;
f.结点不用时,不必拔下双绞线,它不影响其它 结点工作;
g.双绞线一般不得安装在室外,少部分安装在室 外时,安装在室外的部分应加装套管;
h.选用八芯双绞线,自己安装接头时,八根线都 应安装好,不要只安装四根线、剪断另外四根线。
四、网络设备安装
a.Hub应安装在干燥、干净的房间内;
b.Hub应安装在固定的托架上;
c.Hub固定的托架一般应距地面500mm以上;
d.插入Hub的电缆线要固定在托架或墙上,防止意 外脱落。
收发器的安装
a.选好收发器安装在粗缆上的位置(收发器在粗缆 上安装,两个收发器最短距离应为25米)
b.用收发器安装专用工具,在粗缆上钻孔,钻孔 时要钻在粗缆中间位置,要钻到底(即钻头全部钻
c.安装收发器连结器,收发器连结器上有三根针( 中间一只信号针,信号针两边各有一只接地针),信
号针要垂直接入粗缆上的孔中,上好固定螺栓(要安 装紧固);
d.用万用表测信号针和接地针间电阻,电阻值约 为25欧姆(粗缆两端粗缆终端器已安装好),如电
阻无穷大,一般是信号针与粗缆芯没接触上,或收
发器连结器固定不紧,或钻孔时没有钻到底,需要重新钻孔或再用力把收发器连结器固定紧;
e.安装好收发器,固定好螺钉;
f.收发器要固定在墙上或托架上,不可悬挂在空 中;
g.安装好收发器电缆;
h.收发器电缆首先与粗缆平行走一段,然后拐弯 ,以保证收发器电缆插头与收发器连接可靠。
a.网卡安装不要选计算机最边上的插槽,最边上 的插槽有机器框架,影响网络电缆的拔插,给调试
带来不便;
b.网卡安装与其它计算机卡安装方法一样,因网 卡有外接线,网卡一定要用螺钉固定在计算机的机
五、设备安装
为保证网络安装的质量,网络设备的安装应遵循如 下步骤:
首先阅读设备手册和设备安装说明书。
设备开箱要按装箱单进行清点,对设备外观进行检 查,认真详细地做好记录。
设备就位。
安装工作应从服务器开始,按说明书要求逐一接好 电缆。
逐台设备分别进行加电,做好自检。
逐台设备分别联到服务器上,进行联机检查,出现 问题应逐一解决。有故障的设备留在最后解决。
安装系统软件,进行主系统的联调工作。
安装各工作站软件,各工作站可正常上网工作。
逐个解决遗留的所有问题。
用户按操作规程可任意上机检查,熟悉网络系统的 各种功能。
试运行开始。
布线施工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
施工步骤:
1,勘察现场,包括走线路由,需要考虑隐蔽性,对建筑物破坏(建筑结构特点),在利用现有空间同时避开电源线路和其他线路,现场情况下的对线缆等的必要和有效的保护需求,施工的工作量和可行性(如打过墙眼等)
2,规划设计和预算,根据上述情况确定路由并申请批准,如需要在承重梁上打过墙眼时需要进行向管理部门申请,否则违反施工法规等。整个规划及破坏程度说明最好经甲方及管理部门批准。修正规划。在正式的有最终许可手续的规划基础上,计算用料和用工,综合考虑设计实施中的管理操作等的费用提出预算和工期以及施工方案和安排。实施方案中需要考虑用户方的配合程度。实施方案需要与用户方协商认可签字,并指定协调负责人员
3,指定工程负责人和工程监理人员,负责规划备料,备工,用户方配合要求等方面事宜,提出各部门配合的时间表,负责内外协调和施工组织和管理
4,现场施工
5,现场认证测试,制作测试报告
6,制作布线标记系统:布线的标记系统要遵循 TIA-606 标准,标记要有十年以上的保用期
7,验收,文档。在上述各环节中必须建立完善的文档,作为验收的一部分。
施工注意:
1,当电缆在两个终端有多余的电缆时,应该按照需要的长度将其剪断,而不应将其卷起并捆绑起来。
2,电缆的接头处反缠绕开的线段的距离不应超过2厘米。过长会引起较大的近端串扰。
在接头处,电缆的外保护层需要压在接头中而不能在接头外。因为当电缆受到外界的拉力时受力的是整个电缆,否则受力的是电缆和接头连接的金属部分。
3,在电缆接线施工时,电缆的拉力是有一定限制的。一般为9公斤左右。请和电缆的供应商确认其拉力。过大的拉力会破坏电缆对绞的匀称性。
综合布线常见故障
常见电缆故障
根据统计,大约50%一70%的网络故障与电缆有关
系。所以电缆本身的质量以及安装质量都直接影响网络
的正常运行。网络电缆故障有很多种,概括起来可以将
布线系统的故障分为物理故障(也可称连接故障)和电气
性能故障两大类。
物理故障主要是指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可以直接观
察的故障,多是由于施工的工艺或对网络电缆的意外损
伤所造成的,如:模块、接头的线序错误,链路的开
路、短路、超长等。
2电气性能故障
电气性能故障主要是指链路的电气性能指标未达到
测试标准的要求,即电缆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达不到设计
要求。影响电气性能因素除电缆材料本身的质量外,还
包括施工过程中电缆的过度弯曲、电缆捆绑太紧、过力
拉伸和过度靠近干扰源等,如:近端串扰、衰减、回波
综合布线的故障多在水平区。这里穿线和模块端接较多,施工工艺因人而异,建筑格局比垂直部分复杂。总体来说引起故障有3方面。
1,产品本身的电气性能,即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质量。
2,工程方案的设计,根据建筑格局,对布线系统的设计要求。
3,施工工艺,这是布线整体质量的体现,好的产品和好的施工方案,都要有好的施工完成。
打线的常见错误
打线的常见错误有开路,短路,反接(一对线中的两根交叉了,如1对应2,2对应1)。另外一个错误是跨接,如1、2对应3、6。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电缆的一端使用了T568A标准,而电缆的另一端使用了T568B标准。
二是在网络的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使用这种跨接线。
当集线器与集线器进行级连时就需要使用跨接线。
另外当把PC机和PC机进行对接时(不通过HUB),也需要使用跨接线。有的用户使用了跨接线时也可以上网,而使用正确接线时也能进行HUB的级连。
这是因为他们使用的HUB是智能HUB。这种HUB可以自动将接线的绕对对调过来。但这不代表这种打线的方式是正确的。
最后还有一种错误就是串绕。
通常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1、2为一对,3、4为一对,5、6为一对,7、8 为一对。
而网络进行通讯时使用1、2和3、6,而不是3、4。
这种错误的接线是无法用眼睛或万用表来检查出来的,因为其端至端的连通性是正常的。
而这种错误接线的最大危害是会产生很大的近端串扰。
它不会造成网络不通,而是使网络运行速度很慢,时通时断。
它属于软故障,当网络运行后检查起来很麻烦。
计算需要多少线的公式
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
(平均值+5米)X点数=总长度
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
+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
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
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
A:最近信息点距离;
B:最远信息点距离;
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
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
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
(电子工业出版社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3、C=[0。55(F+N)+6]Xn(m)
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
简单公式:
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 平均线长
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
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
线数:(最长+最短)/2x1.1+2x楼高
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
3. (最远距离 + 最近距离)/
2 *1.1 + 层高)* 节点数)/ 305 = 线缆箱数。
其中:1.1系数是损耗;层高是楼层高度,如果水平线槽走天花板,则必须计算;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计;305是1000英尺换算。
最长的网线和最短网线的平均值X总的点数,然后再加10%的冗余
不按公式的算法:
按公式算线长,以我的经验是一定不准的
但是也没有一定准确方法
在施工的过程里还有不可预测的变动呢
我们国家对八芯双绞线(包括五类,超五类,六类)最长布线距离规定在一百米以内
设计院设计图纸的时候一定也会考虑到
那么一般情况下最短的线应该在十米左右,最长的线在九十米左右(留十米的余量)
平均一下,每根线在五十米左右
如果穿越楼层的话,每根再加个楼层高度就可以了
误差不会太大
最关键还是要看现场情况,以及要熟练看懂图纸,这个是要时间和磨练的
[电子游戏软件]
[原创]信长Online 让我欢喜让...[城墙上的阳光] 敬献于今年五一~我们家(镇江..[全网搜索] 关键词大热门: 美容
馒头引发的血案 无极
发表于: 12:13:04 第2楼
大对数的色谱是白红黑黄紫,蓝橙绿棕灰
综合布线是一门综合的行业,你要懂的有很多,你敢说你是一个综合布线通,而且是个高手吗?
因为要成为一个综合布线的专家需要懂很多方面的知识,电脑、网络、弱电、强电、通讯、有线电视等等
我的理解是,综合:将信息,语音,有线电视,广播,监控等弱电综合起来,虽然都是布线,但是也有设备的安装调试。另外布线也不像放一条线那么简单,线槽线管不是天生就有的。
综合布线所涉及的东西很多,绝非走一条线那么简单
网线中哪两根线可以分离出来做语音线?
线序: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只要1、2、3、6、不动就可以了!一般用4、5两根。蓝和白蓝, 7.8两根做备用的.
用130米长的六类线跑百兆网能通过FLUKE测试吗?
不能通过测试。可以使用。基本上衰减是没有希望通过的! FLUKE
仪器测试肯定通不过的,就长度这一项,仪器就会显示测试失败,FLUKE的线对长度极限值是90M,但一般只要其他指标达到要求,还是判合格的!但线对长度也不能超的太多.
打线的常见错误有开路,短路,反接(一对线中的两根交叉了,如1对应2,2对应1)。另外一个错误是跨接,如1、2对应3、6。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电缆的一端使用了T568A标准,而电缆的另一端使用了T568B标准。
二是在网络的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使用这种跨接线。
当集线器与集线器进行级连时就需要使用跨接线。
另外当把PC机和PC机进行对接时(不通过HUB),也需要使用跨接线。有的用户使用了跨接线时也可以上网,而使用正确接线时也能进行HUB的级连。
这是因为他们使用的HUB是智能HUB。这种HUB可以自动将接线的绕对对调过来。但这不代表这种打线的方式是正确的。
最后还有一种错误就是串绕。
通常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1、2为一对,3、4为一对,5、6为一对,7、8 为一对。
而网络进行通讯时使用1、2和3、6,而不是3、4。
这种错误的接线是无法用眼睛或万用表来检查出来的,因为其端至端的连通性是正常的。
而这种错误接线的最大危害是会产生很大的近端串扰。
它不会造成网络不通,而是使网络运行速度很慢,时通时断。
它属于软故障,当网络运行后检查起来很麻烦。
你那是打水晶头,打线----我还以为是大对数电缆啊.
大对数电缆打线时应注意,
1剥外皮时注意中见铜线,因大对数电缆外皮较粗较硬,剥开也比较不易.
2.牢记色普,不管多少对按色普套下来就不会错.白红黑黄紫,蓝橙绿棕灰.如华为公司的电缆粉橙绿蓝灰.1点,2点,3点,4点,满点,大1点,大2点华为电缆为16对或32对大2点只有粉,蓝2对.
3.打线时模块与线卡接牢固,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语音电缆线径较细卡刀卡接如操作不当易将线卡断.
4.对于110配线架不要用锤子,老虎钳敲击安装模块.要用专用器械.实在没有在用锤子时要正对模块,敲击力度适中.
fluke相关问题!
前些日子用fluke测试了200个网络点,但数据表明有一些点是通不过的,我想问各位大哥的是,fluke测试仪对utp的标准是什么?也就是说达到什么数据才叫通过呢??
FLUKE的数据是自动生成的,但是他的测试标准是可以选择的,你可以根据你的工程要求选择相应的测试标准。
RJ-45是什么含义?
RJ是Registered
Jack的缩写,意思是“注册的插座”。在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标准和规章)中的定义是,RJ是描述公用电信网络的接口,常用的有RJ-11和RJ-45,计算机网络的RJ-45是标准8位模块化接口的俗称。在以往的四类、五类、超五类,包括刚刚出台的六类布线中,采用的都是RJ
型接口。在七类布线系统中,将允许“非-RJ型”的接口,如日,西蒙公司开发的TERA七类连接件被正式选为“非-RJ”型七类标准工业接口的标准模式。TERA连接件的传输带宽高达1.2GHz,超过目前正在制定中的600MHz七类标准传输带宽。
网络通信领域常见的有四种基本RJ模块插座,每一种基本的插座可以连接不同构造的RJ。例如,一个6芯插座可以连接RJ11(1对)、RJ14(2对)或RJ25C(3对);一个8芯插座可以连接RJ61C(4对)和RJ48C。8芯(Keyed)可连接RJ45S、RJ46S和RJ47S。RJ45插座与RJ45连接头(水晶头)是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基本连接器,我们在后面还会详细介绍RJ45连接头(水晶头)。
RJ45连接器由插头和插座组成。RJ45模块是布线系统中连接器的一种,RJ45接头俗称水晶头则是另一种,这两种元件组成的连接器连接于导线之间,以实现导线的电气连续性。
一根电话线最多能接多少部电话
并机最多八部,而且要看线路情况。
超过八部后,八条线路环流增加到极限,相当于摘机了,可能你还没摘机,程控交换机那端就显示你摘机了。
计算需要多少线和线曹的公式?
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
(平均值+5米)X点数=总长度
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
+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
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
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
A:最近信息点距离;
B:最远信息点距离;
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
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
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
(电子工业出版社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3、C=[0。55(F+N)+6]Xn(m)
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
RJ45F跟RJ11有什么区别?
RJ45数据(电脑)接头,
RJ11语音(电话)接头.
568A和568B是什么意义,有什么差别?
后者是前者的升级和完善,但是后者包含永久链路的定义和六类标准。另外在综合布线的施工中,有着568A和568B两种不同的打线方式,两种方式对性能没有影响,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在一个工程中只能使用一种打线方式。568A
绿蓝橙棕, 568B 橙蓝绿棕
我把交换机和电脑直连,是用直通线吗?那为什么把交换机到模块上的线接为A、B两种接法?
交换机连电脑直通。
百兆网用了八芯线中的几根芯?有人说是四根,有人说是八根,我糊涂了。
百兆用4根。
情况:200米距离,需铺设网络线,但中间不能用hubth等有源设备。
1、用双绞线(规范是约100米最长),能否牺牲速度换得长度,即200可保证10m或5m的速度,前提是有相关的规范/标准作为依据;
2、如果1不成立,可否有其他方案,粗缆太贵。
答:点数不多的话,采用光纤到桌面。
现在我已将长度控制在170米,将采用细缆搞定(老板不想花多钱)。
我有一种交换机可以能让你的双绞线走200米的距离,它叫netcone牌,不知道你们哪里能不能找得
六类布线标准的意义及对布线安装的影响
  日,TIA/EIA委员会正式发布综合布线六类标准,作为TIA568B的补充TIA568B.2.1,TIA568B从此真正成为一个能够全面满足目前的网络发展状况解决网络建设的基础标准集。尽管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就网络建设来说,千兆网络即将成为网络建设的普遍需求时,作为网络的骨架,六类标准的推出可以说是"及时雨",为建设基于千兆以太网的企业新一代网络在物理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at6双绞线布线标准的正式推出,对布线厂商、系统集成商、测试服务提供商及用户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对于布线厂商们来说,六类正式标准的发布让大家少了一些争议。自从六类布线系统正式进入市场,布线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Cat6布线系统,而对于六类标准的争议不断见诸报端,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断将自己在六类布线产品上的先进技术与理念传递给大家,为布线标准的发展和制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各厂商的线缆、连接器的技术参数互不兼容,测试的适配器和测试标准更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在一些招标项目中由于标准的不统一,人为造成了许多暗箱操作的机会。即使在公开公正的招投标项目中中标,依然免不了被人置疑。正是因为没有一个正式的、统一的标准,才造成了布线市场如此的不统一与不和谐。一个正式的标准,可以起到大浪淘沙的作用,把布线行业中不规范的市场行为降到最低。
  对于集成商来说,六类标准的推出,给了集成商一个新的机会。尽管网络集成行业仍然是一个朝阳行业,但越来越透明的价格,越来越低的利润,越来越残酷的竞争使大部分普及型的网络建设早已无利可图,而高端应用的集成虽然能够获取应得的利润,但其对产品、技术的要求和用户的认知度有更高的要求,一个没有正式标准的系统如何让用户接受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工作,更不用说各种将来未知的服务了。一个正式的标准令集成商们松了一口气,再也不用为向用户解释草案标准而苦恼了。
  对于用户来说,六类正式标准的推出吹散了大家心中的迷茫,自从六类布线系统正式出现在市场上,无数不满足于五类、超五类布线系统的用户,希望能够应用六类系统,以满足千兆网络的需求,而四年来的各种六类草案却令许多用户望而却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任何一种技术都不敢在正式的标准出来之前而成为主流,就象当年的100VGAnyLan一样,当先进的技术不能成为主流产品时,必然被淘汰,非主流产品即无法得到产品技术的升级保证,更无法保证自己的投资。尽管TIA568B标准属于美洲标准,但在网络建设维护方面无论是技术还是理念都以美洲标准为依据的亚洲来说,这个标准能够满足90%以上的中国用户的需求。追求品质的用户不再犹豫,他们不需要再面对各种标准草案、各种六类技术而无法抉择,他们只要问一句能否通过TIA六类标准的测试,Draft标准之间的区别与我何干。
  对于一个新建设的布线系统来说,现场认证测试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它将确认这个布线系统能否提供设计上的性能要求,所以正式标准中的现场测试指标就更为重要。对于安恒公司这样的长期专注于布线现场测试技术和服务的公司来说,没有一个正式的标准作为依据是测试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尽管用户并不理解为什么有了六类产品,而测试却只能用草案标准,即使测试人员向用户解释六类草案几乎是当时最先进的测试标准,但他们依然对不同的厂商使用不同的标准表示质疑,直到美国福禄克网络公司正式推出永久链路适配器的布线测试解决方案,才使这一矛盾有所缓解。尽管目前六类布线系统的测试依然有厂商之分,但永久链路测试适配器的推出已经满足了大部分厂商的兼容性问题。六类正式标准的发布让测试服务人员面对用户时少了许多尴尬与难堪。
六类正式标准的推出,用户将不再犹豫,六类布线系统建设会更多。六类正式标准的推出也打消了一些劣质产品的以次充好的机会,合格的、符合标准的六类布线系统也会更多;六类正式标准的推出也会给安恒公司这样专业的测试服务公司带来新的机会与发展,重要的是六类正式标准的推出会使国内网络建设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一个新的增长点。路宽了,好车还会少吗?
布线基础详解
  网络是将独立的设备连接在一起,并使它们可以共享信息和资源的连接系统。正确的设计和实施一个网络系统可以提高通信的速度和可靠性,从而使得一个系统工作起来更加富有效率。网络的建设应该满足已公布的国家和国际标准的要求,并应能够根据商业要求的改变进行不断的进化和升级。
  随着计算机的大量使用,人们越来越关注网络和布线的话题。以前,IT经理们对通信系统的关心只限于电话。反观现在,他们不得不面对更复杂,变化更快的计算和信息系统。在过去,台式计算机通常都是独立进行工作,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目前约有超过50%的商用计算机连在局域网中,它们可以
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局域网可以将计算机与服务器和外设连接在一起,或者为传感器、照相机、监视器以及其他电子设备提供信号通道。如果这些链路是以临时为基础,那么,工作区将很快就堆满了各种无法辨别的电缆,对它们进行故障排除和维护几乎是不可能的。
  将那些用于完成计算、建筑物安全以及环境控制等任务的电子设备集成到一个集成系统中去将会产生更大的效益。当这些独立设备的数量增加时,这些设备协同工作的优点就越发明显。当然,对设备链路的需求也将相应的增加。对于那些已经拥有了复杂计算机系统的公司来说,情况同样也在改变。从传统的主机和微型计算机到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的转变意味着专用网络必将被开放系统所取代。
  网络的使用也正在被扩展到新的领域。许多管理者将第一次面对如何为网络安全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以及多媒体信息系统制定布线策略的问题。由于网络的地位在不断地以这种方式进行扩展,因此,所有的管理层人员都需要了解网络的知识。
  一、网络建设的策略
  对网络和电缆类型的选择主要是由需要连接的设备的类型、它们的位置和它们的使用方式来决定的。在开始规划以前,给出关于网络潜在的负载说明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一个网络为多个系统服务时,应对它们的混合数据流量的峰值进行仔细的考虑。
  对于一个完整的新系统来说,负载评估的主要工作是计算网络节点数量,询问各部门在“最坏情况”下的使用要求。当对一个已存在的系统进行更换时,在计划更换之前,应对系统的使用方式进行一个星期或更长一段时间的监测。当软件的升级也是系统升级的一部分时,例如将计算机从DOS环境升级到Windows环境,对网络进行复杂的评估将是很困难的。然而软件供应商这时也许会给出一个关于网络通信流量的评估。在规划阶段,对未来需求的规划和对现在需求的规划应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布线系统的平均目标生命周期为15年,它与主要建筑物的整修周期是一致的。在这段时间内,系统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使用方式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网络的吞吐量、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肯定都要增加。
  在网络建设的初期,
作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人员还应为网络制定详细的技术指标。为网络和布线制定粗略的技术指标是IT管理员常犯的错误。不成熟的网络可能导致系统崩溃,代价将十分高昂,因此在网络的安装阶段过度地节省资金是一个不明智的做法。
  在制定网络详细技术指标时应考虑以下一些关键因素:
  &使用方式,包括所有应用的混合数据流流量大小和峰值负载持续时间
  &用户的数量和可能的增长速度
  &用户的位置及他们之间的最长距离
  &用户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的概率
  &与当前和今后计算机及软件的连接
  &电缆布线的可用空间
  &网络拥有者的总投资
  &法规及安全性要求
  &防止服务丢失和数据泄密的重要性
  二、网络配置的选择要旨
  目前常用的数据网络拓扑结构有三种。它们是环形网、总线形网和星形网。环形网,正如名字所描述的那样,是使用一个连续的环将每台设备连接在一起。它能够保证一台设备上发送的信号可以被环上其他所有的设备都看到。在简单的环形网中,网络中任何部件的损坏都将导致系统出现故障,这样将阻碍整个系统进行正常工作。而具有高级结构的环形网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缺陷。
  1.令牌环
  环形网络的一个例子是令牌环局域网,它的传输速率4Mbit/s和16Mbit/s,这种网络结构最早由IBM推出,但现在被其他厂家采用。在令牌环网络中,拥有“令牌”的设备允许在网络中传输数据。这样可以保证在某一时间内网络中只有一台设备可以传送信息。
  2.总线形网络
  总线形网络使用一定长度的电缆,也就是必要的高速通信链路将设备连接在一起。设备可以在不影响系统中其他设备工作的情况下从总线中取下。总线形网络中最主要的实现就是以太网,它目前已经成为局域网的标准。连接在总线上的设备通过监察总线上传送的信息来检查发给自己的数据。当两个设备想在同一时间内发送数据时,以太网上将发生碰撞现象,但是使用一种叫做载波侦听多重访问/碰撞监测(CSMA/CD)的协议可以将碰撞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星形网
  星形网的组成通过中心设备将许多点到点连接。在电话网络中,这种中心结构是PABX。在数据网络中,这种设备是主机或集线器。在星形网中,可以在不影响系统其他设备工作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地增加和减少设备。
  三、布线名词
  100Base-T4:使用4线对3类电缆的100Mbit/s快速以太网。
  100Base-TX:使用2线对5类电缆的100Mbit/s快速以太网。
  100VG-AnyLAN:最早由惠普公司和AT&T共同开发的使用需求优先级协议的100Mbit/s局域网。
  10Base-T:使用非屏蔽双绞线(UTP)电缆,满足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802.3
标准(与以太网相同)传输速率为10 Mbps的局域网。
  临时布线系统:将多家厂商生产的不同类型的布线部件来实现布线系统的布线系统方案。
  模拟传输:使用连续变量和直接物理测量值(比如电压等)来表示信号的信号传输方式。
  应用:一种系统,与其相关联的传输方式受到电信布线系统的支持。
  应用层:开放式系统互连模型(OSI)的最高层(第7层)。这一层主要是用于支持用户应用程序和负责管理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例如电子邮件应用、文件传输应用等。
  异步:两个或多个信号源使用独立的时钟信号,因此它们具有不同的频率和相位。
  异步数据传输:一种传输数据的方式,需要传送的数字或字母符号(由7到8位二进制数字表示)前面加上开始或结束位,从而形成一种7/8位方式在(数字)传输媒介上实现数据传输。
  异步转移模式(ATM):一种高速的,以单元(cell)为基础的交换技术,它采用多种技术将语音、数据和视频等信号放在长度固定的数据包(单元)内。这些单元沿着交换路径传输,它们并不是按照固定的顺序达到接收方(因此使用了异步这个术语)。
  衰减:随着传输线长度或无线电波传输距离的不断增加造成信号减小的现象。
  干线:综合布线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一个用于支持从设备间到楼上、或同一层楼内配线间连接的主电缆布线及相应设施。
  平衡电路:用于产生相同和相反信号的电路,它将这些信号送入两个导线。电路的平衡特性越好,信号的散射就越小,它的噪声抑制特性也越好(因此它的EMC性能就越好)。
  平衡双绞线电缆:包括一对或多对金属对称电缆单元(双绞线或四绞线)的电缆。
  不平衡变压器:用于在平衡和非平衡线路之间实现阻抗匹配的设备,通常是用于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之间。
  带宽:在一个信道上用于传输信息的可用频率范围。它是用来表示信道传输能力的指标。因此,带宽越宽,电路能够传输的信息量就越大。带宽的单位为Hz、bit/s或MHz.km(用于光纤)。
布线标准与系统测试
  网络布线系统是网络的基础。它的健康与否对于网络用户是至关重要的。衡量布线系统健康与否有几项重要的指标棗近端串扰(NEXT)、衰减、长度、接线图、特性阻抗与噪声。现在,5类双绞线已变得越来越流行,并已成为了高速局域网的首选布线系统。5类UTP的安装国际上早已有标准可循,即EIA/TIA
TSB-67。我们将在下面进一步讨论这一新的电缆连接标准。我们也将讨论一下在测试5类双绞线的连接特性时用户应该了解的一些问题。
  网络标准与电源标准
  通常有两类标准被用于安装电缆的测试中,即网络标准和电缆标准。如果用户对所选的布线系统将被用在哪种特定的网络环境中很清楚,相应的IEEE网络标准就可以用来验证该布线系统是否支持这种特定的网络环境下的应用。网络标准定义了在网络中使用的电缆介质的端对端连接规范。当用户需要了解网络故障是否是由电缆造成时,网络标准就显得特别有用了。现在最常见的网络多是在10Mbps速度下运行的。市场上现有的低价位电缆测试仪,如Fluke(福禄克)的650或652就是用来测试这些电缆是否符合网络标准的。这些电缆测试仪所提供的自动测试功能使其可以自动地测试多种电缆指标,并将它们与所选标准中的指标进行比较。测试的结果将在标准的范围内由测试仪给出。
  有时布线工程施工商或用户在一开始可能无法确定布线系统将被用来支持什么样的网络信号类型,比如对于承包商来说,在智能大厦开始施工时,他们对于以后将用这些电缆来传输什么样的信号是一无所知的。进一步说,用户在将来可能会对网络进行升级或改变网络的类型。为了减少升级的代价,用户希望能充分利用他们的布线系统,因此考察布线系统能否在一段时间内支持未来的网络应用就变得非常重要了。现在的大多数网络,如以太网和令牌环网都使用UTP电缆。5类UTP也可以被用来支持一些新的网络平台,比如155M
ATM、100Base-TX和100Base-VG等。考虑到其相对低廉的价格,5类UTP正在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电缆系统。
  由于几乎所有的高速网络都可以支持5类双绞线,所以用户需要确定他们的布线系统是否满足了5类UTP的安装规范。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TIA(通讯工业协会)制定了EIA/TIA
TSB-67标准,它适用于已安装好的双绞线连接网络。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用于“认证”双绞线布线系统是否达到了5类线标准的验收规范。
  EIA/TIA 568A TSB-67
  1.TSB-67内容概述
  TSB-67委员会的成员由电缆制造商、网络硬件制造商以及电缆测试仪制造商所构成。制定TSB-67的目的是给100AWG双绞线的用户和施工者提供一个标准,用来验证测试仪器的规范和精度,以使他们能真正完成认证电缆质量的任务。TSB-67包括:
  ■两种“连接”模型的定义
  ■定义要测试的传输参数
  ■为每一种连接模型及3类、4类、5类链路定义
  PASS/FALL测试极限
  ■减少测试报告项目
  ■定义现场测试仪的性能要求和如何验证系统是否满  足这些要求
  ■定义现场测试仪与实验室设备测试结果的比较方法
  2.TSB-67中定义的连接级别
  TSB-67中定义的连接级别有3个棗3类、4类和5类。表1列出了这些连接级别的应用情况(这些分类所支持的局域网类型在TSB-67中没有提到)。
  3.TSB-67中定义的“连接”模型
  标准定义了两种连接模型棗通道(Channel)和基本连接(Basic
Link)。Channel定义了标准对端到端(含用户末端电缆)传输的要求。深入了解并分清Channel和Basic
Link模型的不同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所有连接模型的一个相同的原则是棗与仪器相匹配的连接电缆接头被定义为仪器的一部分,而不包括在连接当中。这样定义的原因是:电缆连接部分(包括插头和插座)的传输性能是按对(不可分开)来定义的。
  在Basic
Link模式下,末端电缆必须与测试仪及末端的插座相连。这里没有要求插头必须是RJ-45型的。实际上,通常很多仪器都不用RJ-45接头,以避免它所带来的种种限制。常见的测试仪器使用特殊的低NEXT值专用电缆接头来达到TSB-67中对最好性能(即高级精度)的要求。
  TSB-67测试参数
  1.接线图
  它验证正确的线对连接。接线图必须遵照EIA
568A或568B的定义。从信号学的角度来讲,这两种标准没有本质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线对的颜色标记不同。
  只测试直流电阻是不够的,还需要用交流信号来测试线缆是否有串绕(Split
Pairs)。其它的错误如开路、短路等都可用脉冲反射方法测出。
  2.长度
  长度指连接的物理长度。在包括了电缆厂商所规定的NVP值最大误差和用来进行长度测量的TDR技术所带来的误差后,测量长度的误差极限是:
  Channel:100m+15%&100m=115m
Link:94m+15%&94m=108.1m
  3.衰减
  在特定频率下的测试极限如表2所列。TSB-67要求在测量的频段内至少每间隔1MHz测试一次。
近端串扰NEXT
  NEXT测试有两个重要的规定。
NEXT值的测试必须是双向的,这一点是在TSB-67规范中被明确指出的,原因就是在一端NEXT值的测试结果可能是通过,而在另一端可能是不通过。
频率分辨力
  图1列出了典型的5类缆NEXT值与频率的关系。
  从图中5类双绞线NEXT值与频率的关系可以看出,NEXT值的表现是非线性的,在不同的频率下有很多的波峰和波谷。为了精确测出最差点的边界,测试频率步长必须达到如表3中所示的要求。
  测试仪性能要求
  对现场电缆测试仪器的性能要求的定义看起来是很不寻常的。现在已规定了两个性能测试级别棗一级精度和二级精度的仪器。
  一级精度现场测试仪比二级精度现场测试仪的误差要大很多,所以一般推荐使用二级精度的测试仪来做布线系统的认证测试。然而,如果被测电缆的连接性能非常好,测出的参数远离极限值,而一级精度的测试仪也没有报出接近仪器精度能力的结果,那么此时的测试结果就是可信的。
  新的EIA/TIA 568A
TSB-67规范可以被用来认证已安装的双绞线布线系统是否能达到特定的级别要求。遵从TSB-67的定义和指导,用户完全可以相信,所布的电缆能支持他们今天和未来的各类网络应用。用户也可以据此选择能精确认证双绞线的电缆测试仪,从而满足TSB-67所要求的现场电缆测试的各种测试条件。(本文摘自Fluke公司《网络应用文集》)
  对末端电缆分别进行定义的工作正在进行中。由于设备的插座和它的连接部分很明显是设备的一部分,因此相匹配的插头是设备的一部分,尽管从物理角度上说,插头并不是设备的一部分(插头永远是接在电缆线上的)。这种定义方法使现场测试仪的生产商们要面对有趣的挑战棗“连接”的传输参数必须在仪器的插座和末端电缆的相应插头处来测量,但同时又必须以某种方式尽量抑制仪器的插座和相接的插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否则就会在测试时产生额外的错误。
  4.Channel(通道)模型的定义
  它代表了一个端到端的连接。Channel模型的一个最容易被人记住的特性是在其所连接的每一端都必须有两个连接点(不包括设备的连接点)。用户的末端电缆是包括在连接中的,所以测试仪器和远端单元的插座是要与用户的末端电缆接头相匹配的,这样才能构成对Channel的测试条件。这些相匹配的插头绝大多数是RJ-45插头。
  连接中的转接点(Transition
Connector)是可选的部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用的。它通常被采用在未来模块化办公的系统中。配线柜中的交叉接线通常也没有被画出,而是代之以插座面板跳线,因此这样的一个Channel只是在每一端有一个传输接点。由于配制是不同的,所以使用的测试极限也是不同的。不论有无转接点,用户的末端电缆总是要使用的。
  5.Basic
Link(基本连接)模型的定义
  这种模式描述了对只负责建筑物中固定电缆安装的承包商的测试要求。Basic
Link模型最容易记住的特点就是在连接的每一个末端都只有一个连接点(不包括到测试仪的连接点)。和Channel相比,Basic
Link的测试要求更为严格一些,这是因为在将网络设备或工作站连接到一起时,设计者要考虑为用户的末端电缆留出一定的性能余量。
详细解析综合布线设计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s,缩写SCS)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型拓扑结构,它能适应任何大楼或建筑物的布线系统,其代表产品是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 缩写PDS)。
  另外,还有两种先进的系统,即智能大楼布线系统(IBS)和工业布线系统(IDS)。它们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基本相同,差别是PDS以商务环境和办公自动化环境为主。PDS一般采用模块化设计和物理分层星型拓扑结构,传输语音、数据、图像以及各类控制信号。
  结构化布线系统是一个能够支持任何用户选择的话音、数据、图形图像应用的电信布线系统。系统应能支持话音、图形、图像、数据多媒体、安全监控、传感等各种信息的传输,支持UTP、光纤、STP、同轴电缆等各种传输载体,支持多用户多类型产品的应用,支持高速网络的应用。
  一、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
  目前,各国生产的综合布线系统的产品较多,其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中所遵循的基本标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美国标准ANSI/EIA/TIA
568A/B:《商务建筑电信布线标准》,ANSI/TIA/EIA 568-A 至 A5,以及ANSI/TIA/EIA 568-B.1
  另一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SO/IEC
11801:《信息技术----用户房屋综合布线》。目前该标准有三个版本:ISO/IEC 1、ISO/IEC
1、ISO/IEC 1+。
  上述两种标准有极为明显的差别,如从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来看,美国标准把综合布线系统划分为建筑群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6个独立的子系统。国际标准则将其划分为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和水平布线子系统3部分,并规定工作区布线为非永久性部分,工程设计和施工也不涉足为用户使用时临时连接的这部分。
  我国原邮电部于1997年9月发布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
926.1-3),该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SO/IEC
11801。在制定行业标准时,对国际标准中收录的产品品种系列进行优化筛选,同时参考了美国ANSI/EIA/TIA568A,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予以吸收和完善,它的组成和子系统划分与国际标准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国通信行业标准既密切结合我国国情,也符合国际标准,它是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必须执行的权威性法规。
  国内的标准及发展,2000年国内的相关标准也已经推出了,GB/T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这两个标准目前只制定到了 100M五类布线系统,
并没有涉及与超五类以上的布线系统。
  二、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
  1、用户至上原则
  企业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首先是基于企业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为基础,并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最大限度满足用户提出的功能需求,并针对业务的特点,确保使用性。
  2、先进性
  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信息社会迅猛发展的趋势,在技术上适度超前,使提出的方案保证将布线系统建成先进的、现代化的信息系统。
  3、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充分考虑楼宇内所涉及的各部门信息的集成和共享,保证整个系统的先进性合理性,实现分散式控制,集中统一式管理。总体结构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可以集成不同厂商不同类型的先进产品,使整个系统可随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任何信息点都能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当设备数量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只需采用简单的插接工序,实用方便,其灵活性和适应性都强。
  4、标准化和扩展性
  网络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依照国际和国家的有关标准进行。此外根据系统总体结构的要求,各个子系统必须结构化和标准化,并代表当今最新的技术成就。综合布线系统的所有布线部件采用积木式的标准件和模块化设计。因此,部件容易更换,便于排除障碍,且采用集中管理方式,有利于分析、检查、测试和维修。
  5、经济性
  在实现先进性、可靠性的前提下,达到功能和经济的优化设计。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使综合化布线大楼能够满足不同生产厂家终端设备传输信号的需要。综合布线系统各个部分都采用高质量材料和标准化部件,并按照标准施工和严格检测,保证系统技术性能优良可靠,满足目前和今后通信需要,且在维护管理中减少维修工作,节省管理费用。
  三、综合布线的设计
  企业的综合布线系统(一般包括计算机网络线和电话线)是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分配线间子系统和主配线间子系统组成。目前主干线一般采用五类大对数双绞线和光纤混合布线,水平系统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布线。布线系统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可分别采用地面或墙面出线盒出线。
  1、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
  工作区子系统布线由信息插座至终端设备的连线组成,信息插座采用地面安装形式,也可以采用墙面安装方式,信息插座选用RJ45型插座。墙面安装插座盒底边距地300mm,且采用86型金属预埋盒。在地面插座盒内和墙面信息插座旁安装单相三孔电源插座。
  2、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水平布线子系统的作用是将干线子系统缆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该系统从各个子配线间出发到达每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水平线缆采用超五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它可以在100m范围内保证155Mbps的传输速率,可以满足信息传输的要求。
  3、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作用是把主配线架与各分配线架连接起来。干线子系统语音线路采用五类25对非屏蔽双绞线,而计算机数据线路采用6芯室内多模光缆。其优点是传输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频带较宽,也是为了适应将来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垂直干线电缆(包括双绞线和光缆)沿弱电竖井中架设的金属线槽内(规格为200mm&100mm)敷设,电缆与金属线槽每米设一固定点。
  4、分配线间的设计
  分配线间中设置管理子系统,它由交连、互连配线架组成,其作用是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互连允许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新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使移动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跳接。
  5、主配线间的设计
  主配线间内设有设备子系统,且由设备间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构成,并用于把各公共系统的不同设备分别互连起来。主配线间设在原建筑的主机房内,语音主配线架用于垂直干线电缆与由程控交换机引入的电缆相连,例如选用S110型机柜式配线架即可满足电话通讯的要求,此配线架安装在标准的19&P机柜中。
  计算机信息传输用主配线架也设在主机房中,例如采用IRIC70-01型机柜式光缆配线架,用来端接来自各分配线间的光缆,并通过光纤跳线与计算机中心交换机相连。为了使设备间内的设备正常运行,设备间室温应保持在18~27℃,相对湿度保持在30%~50%之间,通风良好,亮度适宜,配备消防设备等。
  6、综合布线系统接地设计
  主机房内预留接地端子,接地线与建筑共用接地系统连成一体。各楼层配线柜单独接地,接地导线截面为20mm2,各段金属桥架和钢管应保持电气连接,并在两端做良好接地。
  由于网络布线工程实施设计对布线的全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工程实施的设计机构应慎之又慎。在实施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符合规范化标准
  结构化布线的实施设计不仅要做到设计严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还要使其造价合理,符合规范化标准。国际和国内对结构化布线有着严格的规定和一系列规范化标准,这些标准对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各个环节都做了明确的定义,规定了其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2、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首先要对工程实施的建筑物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收集该建筑物的建筑工程、装修工程和其他有关工程的图纸资料,并充分考虑用户的建设投资预算要求、应用需求及施工进度要求等各方面因素。如果建筑物尚在筹建之中就确定了结构化布线方案,则可以根据建筑的整体布局、走线的需求向建筑的设计机构提出有关结构化布线的特定要求,以便在建筑施工的同时将一些布线的前期工程完成。
  如果是在原有建筑物的基础上与室内装修工程同步实施的布线工程,则必须根据原有建筑物的情况、装修工程设计和实际勘查结果进行布线实施设计。
  3、注意选材和布局
  布线实施设计中的选材用料和布局安排对建设成本有直接的影响。在设计中,应根据网络建设机构的需求,选择合适类型的布线线缆和接插件。所选布线材料等级的不同对总体方案技术指标的影响很大。建议在布线中使用一家厂商的系列配套产品。因为布线是一套系统,而不是线缆和元件的简单组合。
  布局安排的设计除了对建设成本有直接的影响外,还关系到网络布线是否合理。对于一座多层建筑物来说,安装整个建筑物网络主干交换机的信息中心网络机房,最好设置在建筑物的中部楼层。如果各个楼层设置配线间,最好设置在楼层的中段。这样设计不但可以尽量缩短垂直和水平主干子系统的布线长度,节约材料,降低成本,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信道传输距离,有利于通信质量的提高。
  四、综合布线系统的等级
  根据支持系统服务所采用的方式以及通信线路应变能力的不同,通常将综合布线系统分为3个等级,即基本型、增强型和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的等级、设备配置、特点及适用场合如下表1所示。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确认综合布线的设计等级。
综合布线系统中的理念
  Network
& Cabling(网络与布线)
  刚开始接触网络工程时候,没有布线的概念,做个网络工程的概念就是拿着HUB、
网卡、网线(可能是同轴线)和RJ-45头(可能是BNC头和匹配器),还带一套NOS,最重要的是应用软件。
一切工作均在用户现场完成。如果OK,谢天谢地!如果有问题,那是像风像雨又像雾,网线、接头、网卡、HUB、
PC、NOS还是应用软件,都像造成故障的原因。树立正确的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后,认识到布线系统仅仅是一个无源系统,
它给网络设备提供一个无源平台,是网络的底层和基础。对网络应用具有透明性,即布线系统并不关心网络的类型、
网络的操作系统和哪家公司的网络产品,它都提供同样的支持。而测试就是对布线系统极限的评估,
测试报告是布线系统对网络应用的一种承诺,比如系统可以达到五类100MHz、或六类200MHz。
而各种网络设备是架设在布线系统上的一个有源平台,在此平台上的应用系统才是网络的灵魂。因此布线、网络、
应用就像一个剧组中的舞台、演员和演员表演的艺术。正确树立布线和网络的关系,
对于排除网络故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查布线系统,进行无源的认证测试;再查网络设备的状态,最后查网络的应用。
  Product
& System(产品和系统)
  做小工程时对布线的产品和系统没有深刻的认证,可是工程越做越大,
遇到的问题就越来越多,万点的布线工程中如果有一个点测试不合格,那么甲方(用户)、安装商、
供应商之间就涉及到产品和系统的关系问题。布线产品和其它IT行业的产品有共性,但还有它的特性,
在于最终用户需要的是一个符合国际国内规范的布线系统,一个对数据、语音和视频传输提供支持的平台。
而布线厂家提供的是一系列的符合标准的布线产品和整套布线系统的思想和方法,
在布线厂家和用户之间就需要安装商将产品安装在用户建筑物的现场。因此设计、安装工程师的专业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系列合格的产品可以安装成一个合格的系统、也可以组成一个不合格的系统,
因为一个系统性能的测试结果不光取决于供应商提供的线缆、连接件,还取决于安装的工艺和质量以及布线系统的路由环境影响。
因此厂家的布线系统认证工程师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要熟悉产品,还需从布线系统的标准、方案设计、安装施工、
项目管理、验收测试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万泰(WONDERFUL)布线系统质量保证体系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即厂家提供合格的整套产品、工程师接受严格的全面培训、
完成的布线系统工程的每一个信息点需要符合国际国内测试规范的严格认证测试。
  Solid Cable
、Stranded Cable & Patch Cord(硬线、软线及跳线)
  布线中使用的双绞线线缆在ANSI EIA/TIA-568A规范中是有严格规定的。Solid
Cable(硬线)用在水平布线系统部分, Stranded Cable(软线)用在设备子系统、管理子系统以及工作区子系统。
可经常有安装商或用户将铺设在水平系统中的剩余硬线,通过自己制做RJ45头,做为工作区、管理间的跳线使用,
这是不符合综合布线系统的本意的。系统本身允许户容易地更改、增加、交接、扩展线缆,用于改变线缆路由, 以实现系统的可管理性和灵活性。
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Stranded Cable 做成跳线,用于上述用途。
最好的选择是采用布线厂家的原装成型跳线。因为自制跳线费时又费力,毕竟在性能上没有充分的保障,
而它和网络产品以及布线系统中的其它部分对网络造成故障的概率是一样的。现在有的厂家如万泰(WONDERFUL)
等推出的原装成型跳线采用机器化生产,不仅性能上有保障,价格也合理,而且备有各种长度、各种颜色, 充分符合TIA/EIA-606
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思想。因此自制跳线的年代可以结束了!
  Margin
& Value(余量和数值)
  在工程结束时,施工安装方应该给甲方递交一份每个点的电气性能测试报告,
在测试报告中会对此信息点做出PASS(合格)或者FAIL(失败)的评价。并且会有具体的测试报告内容。
可经常有甲方(或用户)提出:报告中虽然PASS了,可是报告中显示最高只能跑到35兆或67兆等,
因此对施工安装方提出质疑。这里涉及到对测试原理的理解问题。测试仪器在测试衰减(Attenuation)、近端串扰 (Near-and
Crosstalk)等参数时,不仅要对每个线对进行测试,而且要对每个线对在0MHz到100Mhz范围内取频率点进行测试
(具体采样频率步长在测试规范中有规定),在采样频率点测试出来是具体的数值(Value),它和规范中的规定值(Limit)
之间有一个差值,不同的频率点有不同的差值,当所有的测试数值均不超过规定值(Limit)时,就表示符合标准,可以用PASS总结,
这时取所有差值中最小值即Margin(余量)所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小区综合布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