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学科德育渗透计划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发布者资料
wuguanglin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 20:06:42
最后登录: 21:30:57
审核者:春秋笔法
其他文章推荐
版权所有: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Copyright&2008
备案序号:
站长:张小明
本站法律顾问:赖春(广东容桂律师事务所)
联系手机: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doc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本文档已强制全文免费阅读,若需下载请自行甄别文档质量。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8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长期以来,有关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的研究和论述已经很多,特别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来,《新课程标准》中更是将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历史教学之所以要强化其德育功能,是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事迹等的学习,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的培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但是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笔者就这一问题谈几点拙见。
  一、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形式,由于教材内容的不同,则构成课堂类型和教学方法也就不同,而德育渗透则是通过教材、教法以及教师的情感等因素来实现的。
  1.教材内容的感染
  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如教材中对林详谦的描写,“敌人用刀砍他、让他下令复工,他视死如归。没有总工会的命令,工是不能复的”。林详谦的这种革命精神,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了他们为祖国献身的革命精神。教师应结合青少年思想活跃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心。
  2.直观教学的渗透
  直观教学是一种最直接、生动,最能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祖国的大好河山、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宏伟磅礴的三大战役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形象、生动、直观地将其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顺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利用模型展现我们祖国祖先的发明创造,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再如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时,如果将圆明园焚毁前后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进行对比,学生就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内容显示页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浅析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下,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对历史教学需要进行重新的审视。素质教育模式的实施与开展,使得高中历史道德教育教学成为一个研究的重点。有德才有育,在高中历史中进行道德教育,可以使高中历史教育更好地服务于高中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入了道德教育的内容,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中的各个历史事业可以更好地为高中生所理解。许多教师认识到了道德教育的作用,但无法对高中历史道德教育进行很好地实施。因此,笔者选择高中历史中如何进行道德教育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作者单位:
上海市曹杨中学 200333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历史德育渗透计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