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准备的有几篇留学申请文书文书需要修改,专业是金融数学这一块,想找个

致翻院学妹学弟的第二封信(出国留学申请篇:针对英语专业转金融专业)(开学了,也没什么送给你们的,权当开学礼物吧)
说好要写的关于出国留学申请的总结。写在前面,如果需要问问题的话,希望能花时间认真读完这篇和上一篇文章才问我,O(&_&)O谢谢啦。有问题请回到日志上,有时邮件可能会不小心忽略掉,而且在日志上我会比较方便回复。
给要申请的师妹提个醒,我的申请之路算是比较曲折的了。但这次申请也让我算是看清自己的方向,也至少明白一个道理,自己的事情真的是除了自己会着急,没有人会着急的了。其实我最终申请结果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牛校,不过是我比较想读这个专业罢了。在中大翻院读了四年,有最大的体会是,学校排名和专业排名的权重问题,专业真是不能随便选的,选个不喜欢的,可以郁闷个四年。但另外一重体会在大四有深切的体会,假如你没有办法改变现状,你也不应该自暴自弃,本专业不学好,得过且过的话,到头来你会更加郁闷。
关于前期准备
其实出国的话,真的最晚最晚大三也就要开始准备语言考试了,因为你不能保证你一次就能考好。英语专业其实也没有对考雅思和托福有很大的优势,不过牛人确实也有很多,显然我不在此列,其实中国学生最大的通病也都在写作和口语上,其实时间花在这里会性价比更高,当然我是指你的阅读和听力应该已经在至少7.5以上的水平了。7.5之前的阅读和听力的提高性价比显然更高。我一个英语专业的考了3次雅思,考得我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我专业是英语的了。 托福我没考过,没有经验可以谈,这个建议在太傻或chasedream上查应该会有挺多经验。我主要讲讲我对雅思的考试心得。
第一次考雅思是在大三的上学期,其实就是密集复习了两周,所谓的复习也就是每天做一到两套雅思,而且只做听力和阅读,因为这两个很快能做完。作文貌似只练了两篇就上考场了,口语练都没练。最后考下来肯定是悲剧的。整个分数呈递减区间。L:8.5 R:7 W:5.5 S:5.5,overall:6.5。考完的时候down了好长的一段时间,想再考,可是又担心如果考得比这次还低要怎么办,当时是以为申请学校是看得到你每一次的成绩的,事实上证明不是。回想起我的大一到大三,我也在反思为什么我会有这么多想当然的事呢?因为本来想申请的就只有英国,英国又只要求雅思的,英语专业的连雅思都不是特别高,我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势了。当初也没有想着要如何提升自己的背景。 大四的时候又考了两次雅思,第二次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我感觉这么良好,反而还是考得不好,作文是练了的,口语就准备了一些话题。大概是太想考好了吧,变得太有压力,作文竟然写离题了。不过离题的情况下居然还是有5.5,我就赌大概方法应该是用对了,剩下的只需要注意审题了。最后一次考我是最没有压力的,那时我连一个offer都没收到,据信收了快一打了。想着这次考不好也无所谓的心态去考的。不过考前还无无聊聊地拜了考神和雅思的公共主页。考完没啥感觉,觉着还没上次好,最后虽然不高,起码口语和听力都上6了,对于很多专业来说,基本上是不需要读语言班,(当然是收到offer的前提下)。除了剑5到剑8和十天突破雅思写作之外,对其他教材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上论坛看得多帖子之后,发现雅思除了考英语,还考RP,阅读和听力就没什么好说了,但口语和写作的话,运气确实还是play an important role,比如说需要考4个7的同学,即使你具备了这个实力,但不一定会遇到很nice的考官给你这个分,反正我是挺佩服能考到4个7的同学,我觉得如果你在一个地方两次都没考好,你觉得自己的水平又远在此上的话,可以考虑argue或者是换个考场。Argue成功的人确实大有人在。我觉得雅思如果能花时间在作文和口语上,坚持那么20天,估计分数也不会低,看个人努力程度了。
关于GMAT其实我一开始也是没准备考的,所以准备得太晚了,是到大三升大四的暑假才报了10月份的考试,去淘宝订了一套书回来看,但实际上也是拖到差不多8月底才开始认真复习的。其实那套书里面唯一看完的只有OG,不过也够了,我觉得刚把书拿回来,就被书的厚度给吓到了,但实际上800多页的书,真正要看的不是很多,也许说3天做完OG有点夸张,但是一个星期做完是绝对足够了。CHASEDREAM论坛里的资料都是很有用的,但是很容易会陷进去,就是down一大堆资料放着,但是可能没看多少,还有就是看别人的700+考试经验,有时看着看着就很容易在幻想自己如果怎样怎样就可以拿到700+,然后还孜孜不倦地找最高效的方法,到头来自己还是神马也没做。其实每个section都找到一份资料,认真看就一定会有成效的。说起资料的话,我觉得新东方GMAT网课还是讲得不错,尤其是讲语法的那个女老师。GMAT其实最终还是返回到语法上,语法能突破之后,其他两项都会好解决很多,数学更是不用说的,我一个四年没碰过数学的都能考50(51满分)。不过报名还是最好算算日子,注意一下最近几个月的换题库的时间,虽然说投机取巧不太好,但是当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时候,你不做就很吃亏了。具体方法那些还是可以看看论坛,推荐看的资料,就是阅读81篇,语法prep破解,FEIFEI逻辑,不过最终还是回归到看OG解释会更靠谱一些。虽然说我不算很高分,但是那段时间我是拼了命在学的,每天差不多看12个小时这个样子吧,都有点走火入魔了,但是那段时间确实看了很多资料,英语在那段时间算是有提高吧,起码突然觉得学得很有意思,有时考试也不是光看结果的,过程其实很重要,如果在其中真正学到了东西,就是自己的。最最最起码,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习能力。自制力不强的,建议可以报个班,其实报班不能说一定有用,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监督自己。前面讲到的都是必要的语言考试,最好都能在大三结束前考完。但实在是没考完的话,貌似英国有些学校可以不提供语言成绩(美国不清楚),以后再补的,所以也不一定要纠结于考个很漂亮的成绩,反而错过了最佳的申请时间。语言考试是靠自己努力的,而接下来的文书准备和申请学校就分成了DIY和找中介了。我认识的很多人如果是找中介的,到最后基本上没几个会认为中介是做得好的。我本来一开始是不准备找中介的,不过后来发现考完试已经没什么时间了,所以当时随随便便找了一家,下面谈谈对中介的看法。
关于中介我觉得如果是找中介全程服务,包准备文书,申请学校,签证的就没什么必要了。因为申请学校基本上你申请了一间之后就熟悉所有流程了,而且自己申请就更有利于自己去仔细了解课程设置是否真的适合自己。但如果你现在还有时间的话,比如还在大一大二,还是很建议你去中介了解一下自己的条件能适合申请什么专业什么学校,能往怎样的方向去努力。比如说英语专业的话,到底出国能读什么专业。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读的专业有市场、传媒、人力资源管理、英语教育、翻译等不要求专业背景的专业。因为英语专业在英语国家就不算专业。但要转去金融类的专业不是不可以,如果有修高数的学分的话,还是有机会的,不过想要去特别靠前的学校,可能还是有一定难度。另外就是有些中介还是挺会包装的,两个条件差不多的人,可能申请结果完全不同。不过现在一般的中介都是两类,一类是把你踩低,(比如说本来你能申请到50-100的学校,他会告诉你你只能申请到100-150的学校),另外就是把你抬高,(就是跟你说凭你的条件,申到前20的学校没有问题,实际上他没有结合你真正的情况。)其实找中介不是说不可以,不过你的每一步流程,最好你自己是很清楚的,起码不要被中介拖慢你的申请进度。起码我觉得文书准备这方面,除了自己要写之外,如果能找到专业机构或者外教修改就会比较好,花的钱也会比找中介要少很多。另外我一直觉得很神奇的就是,很多中介的申请文书是不给自己的客户电子档的,就是客户不拥有这些他花钱购买的文书的使用权,而且还规定了客户申请学校的数目,如果要加申请就要另外收费,而且还不包括有些学校本身要求的申请费。但实际上,无论申请多少所学校,文书的内容都只是换个学校名和专业名而已。从这点看来,你就会发现自己申请和中介申请的巨大不同,倘若你拥有这些申请文书的使用权,起码你可以在等offer的过程中,结合自己在网上查到的相关信息,再去申请一些适合自己的学校。而不会等到第一批中介帮你申请的学校全部发你拒信,你再要求中介重新申请几所或者退款,这时对于你来说已经太晚了。&无论你找不找中介,你都要面临的问题就是选校和选专业。
关于选校选专业我觉得专业排名和学校排名应该是看个人选择,可能也没有绝对的偏向,不是说专业排名前比较好,也不是说学校排名前就比较好,关键是你要看怎么选择是对你最好的。我个人是比较偏向专业的,其实我也还是蛮感谢现在这个中介的,虽然他承诺能申请到的学校都没申请到,但是他当时如此一说,我还是觉得自己挺有希望申到金融专业的,结果我也查了蛮多相关的信息,起码很认真地规划了这个方向要走的路。当时到今年2月仍然是拒信居多的时候,我也被打击得差不多,父母又咨询了另外一个业内比较出名的中介,结果那边的中介说我这个专业要申请传媒就比较好申请,申请金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如果非要读金融的话,可能要读个预科,我觉得我家的经济条件还是没办法再读多这么一年的,所以还是抱着病急乱投医的心态又投了好多间学校的申请,结果竟然还去到我最想去的那个,我觉得那个也就是RP的问题了,其实我不太介意学校的排名,中大也算全国前十了吧,可是分到不喜欢的专业,其实也差不多,没看清楚方向的话,4年混一混也就过去了,要说怪也只能怪自己当初选择专业的时候没有想好。(所以说当初如果说不是那第一个中介的话,可能我就不敢申请金融了)当然学校排名也很重要的,当然知名度越高,找工作还是越容易的,可是如果你读不了想读的专业,最终你还是没办法去到想去的岗位。虽然说不一定读那个专业的人,一定比你懂得多,不过在用人单位还没见到你的人的时候,可能已经把你的简历筛选掉了。另外有个说法就是,除了牛津剑桥,哈佛之类,无论哪个领域一听都知道的学校,其他国外的学校也算归作一类,一般能过简历关,假如专业对口的话,接下来其实看的就是你个人能力了,学到的东西是自己的,关键就看你到底有没有学到了。
下面着重谈谈自己了解到的英国的金融专业我一开始对选专业不是很了解,一开始都是中介选的专业,自己随便看看课程设置也觉得没什么问题,但发现一个共性就是申请的都是CFA的合作院校,后来了解了一下觉得CFA对以后的工作就业可能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当然不是说考过cfa就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了,在你专业不算对口的情况下,这也算是一个你可以为之努力的方向。)所以我后来的选校,也是比较偏向找cfa认证的学校,只是觉得这样学校的课程可能更有保障些(也是个人意见)。后来在查英国金融硕士的时候,看到一个帖子是分析英国纯金融项目大学的排名,觉得写得还不错,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其实也是2009年的帖子了,大家注意时效性。
1 不考虑LBS。只介绍正牌的MSc Finance专业。英国的商学研究很发达,很多商学院都开有多种的金融和金融交叉课程。比如finance&accounting, finance&investment, financial math, financial engineering, risk management, banking等等,这些课程不列入以下排名范围。当然,我会专门提到oxford的finance&economics。和国内不一样,MSc Finance要求申请者有较强的数学背景。所以,国内本科国贸会计管理一类的毕业生很难申上顶尖的纯金融或金融工程课程。&
2 排名谨代表本人立场。主要从商学院声誉、入学难度、就业前景三方面考虑。&
3 排名仅仅是个娱乐。看看就罢了。也算给有志于学金融的同学提供点信息。&
Mphil in Finance, Judge Biz School, Cambridge.
英国入学难度最高的金融课程。每年招25个人。每届都有来自于哈佛麻省康奈尔牛剑等等世界一线学校的本科毕业生。课程国际化,在英国本土招的人不多。几乎不在大陆招生。&
MSc in Finance, LSE
英国经济和商业界的泰斗学校。入学难度略低于剑桥。很少在大陆招生。申请硬性需要GMAT。&
第一档两个课程对于大陆本科的学生来说几乎是mission impossible。&
MSc in Financial Economics, Said Biz School, Oxford.
牛津没有纯金融。但是作为一个在英国数一数二的老牌经济和计量金融牛校不将其列入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入学难度低于LSE。F&E在英国倒也是一大特色,适合本科金融master想补强经济的人,有不少quantitative的课。要求本科有修过相当的经济学课程,强烈prefer gmat。标准飘忽,重gpa,有大陆top20以后学校的学生混迹于其中。略高于下面提到的第二档学校。&
MSc in Fin, Warwick Biz School, Warwick
英国最全面的商学院之一,同时也是除big5之外最被投行界看中的商学院。最近若干年上升势头很快,和LSE的差距在慢慢缩小。每年在大陆有5-10个招生,大概来自于top10学校,with gpa of &85%。&
MSc in Fin, Imperial College Biz School, IC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帝国理工的大名。老实说我对icbs持保留意见,学费过高(&26000镑),商学院设置单一,前几年招人随意。但是,帝国的金融数学是有传统的,在英国属于顶尖级。鉴于帝国理工的整体声誉和地理位置,如果你不疼惜你的钱,这个专业是有它的价值的。入学难度和warwick相似。140个人的超级大班,在大陆招人多于warwick,只是特别执著的看重申请人的数学背景。&
MSc Finance, Manchester Biz School, Man U
曾经和LBS cranfield并列的老牌mba商学院。欧洲商科实力10-20名之间。每年给第三世界国家名额还挺多的。入学难度略低于第二档的学校。学费适中,整体声誉也不错,所以mbs是很多中国学生的最爱。金融的研究实力比上前面5个还是有差距的。&
MSc Finance,LUMS,Lancaster U
2001RAE评出的3所5*商学院之一。近年来貌似很沉寂。比起oxbridge lse wbs和ic来说,金融还是要明显弱一些。在英格兰的北部,远离伦敦是他的劣势。奖学金开得很高。具体的不是太了解。&
MSc Finance, Cass, City U London
传奇学校。可能是欧洲最大的金融研究中心。位于金融城金丝雀码头附近。在里面进修的投行业人员很多很多,业界target商学院之一,就业谣传不错。人民银行高管去的人不少。入学难度不高,略低于曼商,和兰卡差不多。学费较贵。&
ICMA,Reading U
这个group传闻也不少。据说是英国最大的证券研究中心。近年似乎发展不是太顺利。并入了雷丁大学的henley biz school。很多有志于证券衍生物的人都会申请,但是通常最后去的人不多。入学难度类似cass。phd的钱挺多。&
剩下的就没必要一一列举了,我也不是太了解。主流上考虑得最多的还是以上这些学校。对了,我还忘了edinburgh的msc finance and investment, 应该在第三档里面。&另外其实看课程设置也很能看出专业是否适合你,要学会在官网里面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当然也不能说光看课程设置就知道这个学校好不好,但起码在你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查看课程设置还是能帮你扫盲的。比如说我一开始收到的offer比较接近金融的是杜伦的金融管理,可是查看课程设置方面就会发现其实这个专业是偏管理多些,但它最终还是能拿到金融硕士的学位。如果说你希望拿个文凭的话,这个是个不错的跳板,因为起码用人单位但从学历是看不出什么的。论坛上经常会有人爆金融专业offer晒offer,我都会觉得怎么这些人拿offer这么容易,其实他们报背景,均分,学校是211还是985,雅思成绩(这个可以是读语言班去弥补),从这些表面的来看,你觉得对于你来说都不难的,但是有一点没有注意到的是,其实他们大部分都不是转专业,转专业的话还大部分都是商科或理工科的,我觉得在转专业这个角度来说,英语专业还真是这里面最悲剧的一个专业了。下面是我在网上找到的关于转专业读金融的不同背景要求:转自
&1、本科是工科专业,例如:计算机、金融数学、电子、数学等。
  有很多工科背景的学生也都想涉足金融界。其实,这类工科背景的学生倒更有优势,因为英国大学的金融专业比较愿意接受数学好的学生。
  建议:如果学生数学方面比较有天赋,建议申请英国的金融数学专业(Financial Mathematics),也叫金融工程专业。这个专业需要比较强的数学、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简单来说就是应用数学、计算机能力对金融投资做出分析、研究金融衍生产品、进行公司理财和风险投资。学生毕业后一般都是在银行、投行、股票、基金等方面工作,就业前景非常好,薪水也非常高!
  对于数学能力较弱或者没有兴趣的学生,建议申请理论知识较强的金融、投资、银行、金融管理等专业。
  2、本科比较靠近金融、会计类专业,例如:国际经济与贸易。
  中国的大学开设了很多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等,这些专业听起来好像都属于金融、会计范畴的,因此学生和家长都会认为这些专业就一定可以申请到英国名校的金融专业。
  在这里想提醒学生的是,一定要看看学生本科的课程设置,有多少是和金融、会计相关的专业课程。我以往咨询过很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课程中大量的都是贸易、管理类的课程,金融类的也就是一些宏观、微观、高数、政治经济学、金融等课程,所占比例也就1/3甚至更少,这样的课程设置是不被英国名校的金融专业认可的,它们要求金融课程要占到1/2甚至2/3才可以。&
  建议:这类专业的学生如果GPA比较高,综合条件比较好的话,可以换个相近专业试试,例如:Financial Management,这样还是可以申请到名校。或者申请一些可以接受学生目前背景的学校,但有可能这类学校的金融专业度就不是很高了,当然,也正因为专业度不高,学校才可以接受金融背景不太强的学生。
  3、本科是双学位,其中辅修金融、会计、经济学专业。
  目前双学位的学生越来越多,有些学生和家长认为,自己辅修了金融类专业,而且成绩不错,毕业可以获得一个经济学位,是不是就可以申请好大学的金融专业了?
  但其实不然。还是要看到底辅修了多少课程。虽然辅修课程一般都是专业课程,但是目前我们国内辅修的课程一般只有10-15门,相对主修专业来讲,这些数量太少了,因此英国大学会觉得你的金融背景不够扎实,想进名校显然不行。
建议:和第二类学生一样,建议考虑申请金融管理等相关专业,或者申请一些专业度不高的学校的金融专业。
关于这项我倒是有别的看法,我觉得还是可以试着申请看看,就我没有双学位还是英语专业的都能申请到,假如真能辅修金融等专业的话,对申请金融专业还是挺有说服力的。
  4、本科专业和金融一点关联没有,例如:英语、教育、传媒等。
  由于这些专业没有任何数学、金融类的课程,因此即使学生综合条件特别好,想申请较好学校的金融也非常难。
建议:直接考虑金融管理类的专业,或者申请专业度不高且可以被录取的学校(有可能学校的综合排名或者专业排名没有那么高)。
这个我就有深切体会了,金融管理类的专业,基本上都最终能拿到offer。所以一开始申请没有把握的时候,还是可以申请几所作为保底项目的。另外在专业选择方面,也是有两个大方向,注重理论和注重实践。这两项主要也是看你以后的职业规划到底是偏向研究还是偏向工作了。保底项目推荐:转自:/NewsDetail-28368-0.html
巴斯大学:2010年TIMES 会计金融专业排名第1,它的Management with Finance是专门为非商科背景的学生而把金融管理作为未来职业的学生所设计的,但雅思要求7分。
约克大学:2010年TIMES综合排名11,它的MSc Management with business Finance学期为1年,申请此专业不需要有会计金融专业的背景,但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
斯特林大学:位于苏格兰的中心地带,它的金融、投资专业很好,很受中国学生的欢迎。 它的MSc Finance, MSc Banking and Finance专业,任何学科背景的学生都可以申请,并且其雅思要求6.0即可,是很多雅思成绩不能达到6.5或者以上的学生的首选之一。
邓迪大学:RAE排名很高,并且会计金融的专业分支很多,比较适合想学更专业,更细致课程的学生申请。比如,MSc Accounting and Finance, MSc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Accounting, MSc Strategic Financial Management, MSc Finance 等等,无论学生是法律,英语,中文或者其他专业的学生都可以申请, 此外该校的能源专业很不错,在金融这块也有专门针对能源的课程,比如MSc Energy Studies with Specialisation in Energy Finance, 所以说如果想学某个领域的金融课程可以考虑下此学校。
东英格利亚大学:针对没有商科背景的学生申请,专业名称:MSc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此课程在财务管理方面为学生提供的坚实的基础。
皇家霍洛威大学:位于伦敦,与UCL, KCL, QM一样颁发的是伦敦大学的学位证,受到了很多学生的青睐,它的MSc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同样适合任何专业的学生申请。
拉夫堡大学专业:Finance and management
杜伦大学:Financial Mangement (拉夫堡和杜伦大学的这两个专业,就课程设置而言,拉夫堡更好一些,但是杜伦的综合排名会高一点。)
关于文书准备其实要准备的文书不多,一份ps,一份cv,两封推荐信(美国需要三封),其实我觉得除非是业界有名的教授,其他的老师对于审查推荐信的人来说都是差不多的。所以不必太过纠结于找不到名教授的签字,起码翻院如果是金融方面的,你是很难找到教授级的老师。但是推荐信和ps,cv一定要写得切合自己和这个专业,让人觉得你是适合读这个专业的。PS个人陈述就是常说的PS,即Personal Statement 或者Statement of Purpose。个人陈述应回答: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学校和专业;有什么优势、潜力或业绩使你符合对方录取标准;出国后打算、计划和目标。CV就跟你在国内求职的简历差不多。但一定要是切合你自身优势的。推荐信在中国的话,大部分都是学生写好再给老师签字的,只有少数老师或教授会帮你连推荐信都写好。所以提早跟你的老师打好交道是必要的,因为老师肯不肯帮忙在推荐信上签字是很重要的。其实一般老师都是肯帮忙的,即使你的成绩不是特别突出,就像我的金融学就考得很不好,大概在班上也算是中等还偏下的成绩,当时还觉得老师可能不会同意做推荐人,但真正去问的时候,才发现老师还是很通情达理的。所以要提早开口,因为不排除有些老师每年只帮几个学生做推荐人。这些材料应该要提早准备,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就要开始准备了,自己写当然就是最好的,因为只有你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情况,但应该要突出自己的优势,你应当利用你独特的经历和背景来加强你对专业能力、潜力和志向的说明。可以找文书的专业机构修改。如果不想自己写的话,也可以找中介,据说是有种叫零中介,收费很低廉,(貌似写完一整套文书也就是3000元?)就可以找他们写,不过你要确保你有这些文书的使用权,你可以用来申请其他学校,而不用额外收费。&
关于材料准备除了文书,你还需要准备得材料有在读证明,中英文成绩单和绩点证明,这些都是在教务处的系统可以申请的。如果你排名很前的话,还是在绩点证明上一并写上排名证明。&
关于申请时间如果说能提早准备的话,最好是能在大四开学的那个月能准备齐所有材料,赶在第一轮申请,也不要想着说一开始文书就要准备得多么完美,其实可以在申请的过程中可以慢慢修改自己的文书的。即使收到拒信的话,在时间还早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申请同学校的其他专业,晚了的话,可能就没什么空位了。虽然说申请是越早越好,但实际上即使你到了次年的5、6月申请还是有可能收到offer的,因为有些人是拿着好几个offer,如果你刚好在别人拒掉这个offer的时候申请,那申请到的几率还是蛮大的。当然太晚申请有一点不好就是,你的计划可能就赶不上变化快了,而且如果想申请特别好的专业或大学,还是趁早申请为好。其实英国蛮多学校不用申请费的,(看专业,商科要求申请费的比较多,一般是50英镑或30英镑)(美国就更贵了,我有个同学申的10来所学校,申请费就差不多1w多了,不过是金融专业,其他专业就不太清楚了)&
关于选择专业方向我觉得如果是转专业的话,就一定要慎重,毕竟已经是走过一次弯路,如果再选择错的话,很可能就是一条路走到黑的了。其实蛮多人都是想读金融专业,包括我,其实都有种跟风,觉得读金融好吖,就业好,但其实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金融,虽然说学金融对数学要求已经算不高的了,貌似经济对数学要求最高,但是如果你高中的数学就不怎么好的话,还是不建议学金融了,毕竟虽然对数学要求不高,但还是会有要求,而且你学的时候可能还是会有点吃力,据掉我的几个学校都以没有数学背景这个原因,有一个就建议我转去金融管理(不过我感觉金融管理其实跟金融差蛮多的)其实国外的专业还是很多的,而且跟国内的相比,没有那么大的水分。一般去看看那些有专业排名的网站,都有提供很多专业的类目,可以从中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或者觉得自己能handle的专业,当然还要考虑以后毕业回来的就业问题(当然如果你家里特别有钱的就不在此列。)&
关于提升背景在这里我只针对英语专业转金融的来说,如果你真的是特别特别想学金融,而且还想申排名较前的学校。加修高数和其他数学的学分很有必要,同样是转专业,学校可能更愿意要理工科的学生,即使有可能你的学习能力各方面都比理工科的强,但单看硬性指标,(比如国外会看你的本科专业的学分和要转的专业的学分的重合度),你就处于弱势地位了。因为学校只能去看你的申请材料,了解你的背景,但他不一定能从中看出你是否真的优秀,反正我在论坛上看很多晒offer的,非985,非211,但是均分还达不到,但却是理工科的,从转专业的角度来看,可能你能学得比他更好,但是学校却要他不要你。中大是可以自己去申请加课的,去教务处询问应该能知道具体流程,我自己是没有加过课,所以不太清楚,但技术上是可以操作的。另外可以选择辅修经济类,会计等的商科课程,大二下学期末会有专业计划提供给你们选择,当然如果现在想了解的话,可以去教务处的信息荟萃里面查询,关键字&双专业&或&辅修&,这个不能说百分百就能帮你申请到理想的学校,但这比你什么都不做要好,起码你在这个方向上努力过,而且双专业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你的学习能力,对于转专业的同学来说,起码你可以说你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是很强的。不用担心双专业会拖低你的总绩点,第二专业和本专业的绩点计算是分开的。&
关于绩点还有如果说你已经大四了,总绩点可能还差了一点,是可以多选几门公选课(据说还可以重修必修课),刷分,在打印出国成绩单的时候,是可以选择不显示你成绩偏低的公选课的,当然前提条件是你的公选课的学分是有超过。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公选要求的学分是20个学分 你修了24个学分 你就可以选择不在成绩单上显示成绩偏低的那4个学分的课程成绩。&
关于其他问题有问题的话可以在日志上留言,我可以在上面回复的都尽量回复,但是超出我专业以外的话,可能问了我也不太知道答案咯。其实我个人觉得很多东西还都是可以在网上找到答案的,应该自己事前多了解,这样问问题的时候会有针对性很多。不过我一人之力写出来的不够全面,如果有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我会更新在日志上的。其实我写的也不算详细,只是说提供了一个大概的方向,希望具体的,你们能花功夫自己去找,很多东西听别人一百次都还不如自己做一次。我也是从什么都不懂摸索回来的,而且我还都没怎么问过人,基本上都是在论坛上找(当然还有中介)。其实很多事情都不难的,关键是看你愿不愿意努力和花时间了。我觉得大一到大三看不清方向的时候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说还是希望你们能珍惜在学校能用来学习的时间,当然我也觉得,其实弯路可能还真的是要自己走过一遍才会知道是怎样的,比如我现在会更加加倍地去努力,因为我不是金融专业的,起步什么的都比别人晚。现在努力和聪明做比较的话,其实努力会比较占优势。&
关于比较有用的网站最近收到一份挺全面的上海交大的留学指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注册的,觉得挺有用的,可以作为参考。总导航:文书服务:留学申请自助服务:权威大学排名:留学经验总结:经典网站:申请流程:PS写作:&关于语言考试的论坛:
&&我的短号:月25号之前还是可以用的。&上一篇日志: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留学文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