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三学生,只有一年毕业,毕业后分配单位,可深陷校园贷,还差本田飞度首付要四万多多,父母亲戚指导员都无力帮助,求助

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我是一名大三学生,通过校园贷款软件签下了4w块钱,家里出事了也帮不了我我之后还利息会不会越滚越大?
我是一名大三学生,通过校园贷款软件签下了4w块钱,家里出事了也帮不了我,现在我还不起,想知道能不能毕业以后找到工作之后再还?他们的利息高的惊人,我之后还利息会不会越滚越大?
律师回答地区:安徽-合肥咨询电话:帮助网友:2295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 人会的,建议尽快还款。您可以点击我的头像进行一对一的详细咨询,我会为您详细解答。
17:07地区:安徽-合肥咨询电话:帮助网友:110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 人你好,陈军律师为您解答,建议赶紧找律师为您解决纠纷。 20:51地区:安徽-淮南咨询电话:帮助网友:7576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 人超过法律规定部门的利息法律不支持 15:47欠“校园贷”6万元月息超5千元 海南学生休学打工
大学生无力偿还贷款跳楼自杀、女生手持身份证拍裸照作借条……2016年,因不良“校园贷”引发的悲剧和纠纷屡见报端。日前,一则网贷平台泄露出大量学生裸照的新闻,让不良“校园贷”再登风口浪尖,“校园贷”乱象亟待整治的呼声此起彼伏。海南各大高校同样存在不良“校园贷”引发的诸多问题,不少涉案学生因此背负沉重的经济及精神压力,甚至严重影响学业,无奈向公安部门报案。即日起,南国都市报推出系列报道,关注不良网贷入侵校园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问题。欢迎读者拨打新闻热线966123,为有效治理不良网贷,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提出建议和意见。一名深陷“校园贷”的学生自述&#8212;&#8212;欠6万元贷款,每月利息高达5000多元无奈休学一年打工挣钱还贷款他原本是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汽修专业的在读大三学生,但从今年3月份开始,他以休学为由离开学校,回到乐东老家打工挣钱。休学的原因,不是生病,而是因为他在网贷平台上借的钱像滚雪球一样在增长,几乎使他陷入绝望。接到记者电话,小吴敞开心扉,详细介绍了自己一步步陷入借贷“死循环”的过程。学生遭遇贷款逾期未及时还,被公布个人信息,想删删除不掉通过海南工商职业学院贴吧,记者拨通了被贴上“欠账不还”标签的学生小吴的电话。因为网络贷款平台借钱逾期未还,小吴的姓名、电话、专业等被公布在校园贴吧,让小吴在同学中名声扫地。小吴告诉记者,校园贴吧里被公布欠账的事件是今年年初他通过网贷平台借款后引发的。此前有人到学校发传单,宣传网上贷款是如何便捷、划算。被吹嘘得如同“雪中送炭”的大救星一般。今年2月份,他有几天因缺钱用而着急,于是向一个名叫“闪*学贷”的网络贷款平台申请借800元钱,但减扣了手续费后,到手只有680元钱,当时约定一个月后还本金800元,但逾期后,一天要多还36元的利息。就因为一时大意,逾期不到一个月,他连本带息总共被迫还了约1500元。网络借贷平台催款员把他的个人姓名、学校、专业和电话号码公布在了学校贴吧内。小吴说,事后,他曾联系催款员,要求对方删除贴吧内有关他欠账的信息,但还款后,对方对此前公布的信息不理会。他现在想删除不知道该怎么办,不少不知内情的同学通过校园贴吧看到后,则在上面评论,有些认识的同学还因此误会他。冰山一角还没毕业就已身背六万余元的贷款,有些自己都记不清“在学校贴吧上被公布的那笔账,只是我年初借的最小的一笔。”小吴向记者坦承,他目前实际拖欠了十几个网络借贷平台的欠款已经高达六万多元,现在每个月的贷款利息就高达5000多元。“现在我都记不清,我具体怎么欠下这么多账的了,感觉每次就借几千块钱,没想到会越来越多。”“这总计六万多元的欠款,借账来源包括‘诺诺*客’、‘乐*花’、‘优*期’等十几个平台。”小吴坦言,他自大一开始接触,到大三上学期,借钱的平台多得数不过来,现在每个月接到定时来的电话和短信,他才知道又到还款时间了……拆东墙补西墙借款抵债越欠越多,利息像滚雪球一样增长小吴向记者举了一个发生在他身上的实际案例。今年上半年,他从“优*期”(网贷平台)借款1900元,如今,仅170多天过去,这笔账的“利息+逾期罚息+本金”已经达到5000多元,超出本金有3100多元。小吴近期还联系到网贷平台的催款员和平台客服,提出希望还款3500元左右,但遭到对方拒绝。无奈,他只得又从其他两个平台结账,来填这个平台的账,但现在还差其中一千多元未还清。“说实际点,很多时候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小吴说,“刚开始,没钱还,我只能从一个平台借钱,抵另一个平台的欠账;到后来,欠的多了,要从另外几个平台借钱,去抵前一个平台的账。”“这些平台很多都不告诉具体的利率。一般借的金额少的,每天利息几块钱,到几十块不等,看不出来有多少,等意识到已经晚了,有些到后来实在还不起了,不知道该咋办。”身心焦虑身边还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同学,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各个平台贷款,每个月利息加在一起就有5000多元,我现在不吃不喝,一个月工资就两三千元,根本还不清……”小吴向记者表达了内心的焦虑。今年3月份,他迫于压力,向学校提出休学一年,原本明年六月份就可以拿到毕业证顺利去找工作的,而现在只能留一级,明年3月前到学校报到,申请重修。网贷所欠的账,如大山一样压在他心上,让他根本喘不过气来。小吴家里有四口人,父母是乐东当地普通农户,家里并不富裕,小吴还有个哥哥在湖北上大学,家里经济压力较大。据小吴介绍,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他周围的同学,以及家里的父母、亲戚等都接到了催款电话。记者于12月4日联系到小吴所就读的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对小吴休学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核实。据该校汽修专业小吴所在班级的辅导员张女士介绍,“小吴今年3月份提出学费不足,希望外出打工休学一年,但学校此前还不知道他网贷欠款的情况,而今知道了情况,将介入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我身边一些同学因为网上贷款欠账比我更多,有人甚至欠了十几万,一个月利息七八千以上,该怎么还?”小吴反映,今年3月份,在他所住的学校宿舍12栋6楼的一个隔壁宿舍,曾经有三个身材高大的青年到学校宿舍找同学催账,有些同学被迫提前出校实习挣钱还债。21岁的小伍,是海南工商职业学院营销专业的大三学生,半年前,就已出校到海口某品牌4S店汽车销售岗位实习。由于欠账数目相对较少,小伍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已经基本还清了个人所欠的账目,但校园贴吧上“欠账不还”的标签,仍挂在上面,想删不知道该怎么删除。最近,海南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因各种原因落入不良“校园贷”陷阱,不少涉案学生因“校园贷”所带来的经济及精神上的压力严重影响学业,无奈向公安部门报案。南国都市报记者近日进入多所高校走访发现,因案情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很多平台的网贷业务已逐渐由高调宣传转入低调行动。虽然发传单的少了,但网贷平台推广力度并没有减弱,很多网络借贷中介成立了QQ群,专门向大学生发放贷款。记者进入多个“校园贷”交流平台暗访发现乱象多:贷1万到手7700元咨询费手续费从里面扣套路深似海年化利率高达20%校园风声紧学生警惕性提高“校园贷”从地上转地下近日,南国都市报记者在海口、三亚陆续走访多所高校,上百名受访学生全都听说过“校园贷”。他们能一口气列举出形形色色的贷款平台:分期乐、趣分期、优分期、我来贷、爱学贷、名校贷……有学生主动报料称,他在一所三本院校读书,身边20%以上的同学尝试过网络贷款。在一些高职院校的校园贴吧里,“校园贷”成为热议话题,甚至有人以能借到钱为荣。“以前寝室里经常收到校园贷的传单,宿舍门外、走廊墙上、校道宣传栏里也到处都是宣传海报,多打出‘秒放’‘无前期’‘零利息’等诱人字眼。”12月3日,记者在三亚学院走访时,大三学生小杨告诉记者,听说“校园贷”最近惹出了很多事,如今那些小广告在校园里已销声匿迹,但只要多向几个同学打听,还是会找到人上门办理。“身边有不少同学当代理,专门动员大家贷款。”在海南师范大学,几名大四女学生告诉记者,“前不久,在报纸和网络上看新闻,才知道有好多同学陷入网贷诈骗亏了钱。为这事辅导员还专门给我们开了会,希望警钟长鸣。”群里不停刷屏称不面签即可借款记者通过群搜索“大学生贷款”,找到了数十个群组,很多群里面都有上千名成员。有的群不设门槛,有的群则需交费加入。记者加入了“海南大学生贷款平台”、“海口大学生贷款服务群”,发现这两个借贷群始终处于“刷屏”状态,不停有放贷的信息发布,指明仅向大学生发放。根据学历不同,贷款额度有差别:比如专科生最高贷款8000元;本科生最高有1.5万元的贷款额度;研究生则可贷6万元。群内信息发布者之间也有竞争,比如,你许诺贷6000,我许诺贷8000等等。群上还有人吹嘘称:“大学生贷款1到10万,不用你面签,如果你想借款遇到难题就找我吧,按照你的处境,为你量身打造你的平台……”一个个吹嘘得如同雪中送炭的大救星一般。先让利引学生下载APP给代理高提成“打入内部”“一年前,经常能看到好多不同贷款平台的校园代理,通过冠名赞助做活动,他们还拎着好几箱子食品饮料进入宿舍楼,挨家挨户发放。我和身边不少同学都是那时被吸引下载手机APP的。”海南大学大三学生李华(化名)说,比如,*分期在校园里进行过“一分钱买用品”活动,平时卖3元一包的薯片、600毫升的可乐、抽纸、香皂等,只要下载其手机客户端,统统都只要一分钱,这些活动也着实吸引了众多学生去了解及体验使用分期贷款平台。海南大学大三学生小徐(化姓)曾做过半年的某分期平台的校园代理。他说,一开始当校园代理的提成十分丰厚,每发动一个人下载该平台手机APP,代理就能提成2元,而发动贷款购买手机、相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提成比例则更高。“当时我每天中午吃完饭就去扫楼宣传做推广。宿舍、班级、乃至老乡会等群体,都去推广过。同时,我还根据订单去拿货送货,平均每天拉十多人下载手机APP,能赚40元左右。有的同学身兼多个平台的校园代理,每天仅提成就能收入数百元。为了能够多挣钱,校园代理们都非常卖力,发动身边的同学贷款消费。”贷款门槛低是为“挖坑”咨询费手续费都要你出无抵押、放款快,一张欠条就能搞定……低门槛的贷款手续,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开始习惯于贷款或分期付款消费。然而,“校园贷”真的有这么美好吗?海南一高校大三学生何伟(化名)告诉记者,使用校园贷平台时,需要关注所谓的“咨询费”。“我曾经贷过1万元,算了下利息觉得可以接受,结果批下来到手只有8000元,收取了20%也就是2000元咨询费不说,到手的8000元还要交300元给办理人,等于只拿到了7700元。平台称2000元咨询费不逾期还款就能退,但由于办一些手续出了问题逾期两天还款,结果2000元就没能退成,所以等于我借到7700元,但是要还12377.5元。也就是说,你的借款中有20%使用不了,但是你也要替其还利息,如果你出现逾期,这20%的借款你还要支付。”体验过发现“套路深似海”年化利率高达20%在采访中,不少体验过网上贷款的学生向记者吐槽这些贷款平台“套路深似海”,打着免息或低息的旗号,实际上利率并不低。三亚学院一名不愿具名的大二男生说,去年他曾在“分期*”平台购买了一款售价5499元的iPhone6,分12期还款,每月还款约500元,最终他实际偿还了6647元。“他们利息是复利,最后算下来年化利率高达20%,简直比高利贷还恐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学生在使用网贷平台时,并不清楚其中的猫腻。比如在“分期*”平台的用户协议中写到,如果用户逾期15天以内,将按照当前本金+利息的1%收取罚金;如果用户逾期15天以上,则按照所有本金+利息的1%收取罚金。“很多人根本不会点开协议看,等到逾期才发现罚金这么高。”一名曾经当过校园贷代理的学生告诉记者,部分平台在发放贷款时还会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学生申请贷款1万元实际到手只有8000元左右,但利息仍按1万元算
正在加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vemberlv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国内院校查询
海外院校查询
英文单词smog中,包含哪个单词?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一列列车行驶在北京居庸关长城附近盛开的山桃花海中。
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准点前来,早出晚归,堪比上下班。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点击蓝字关注知道君的公众号
今年开学不久,兰州某高校大三学生王龙被讨要高利贷的人带到会宁老家要钱,逼债者称王龙在一年内贷款本息高达21万余元。不知所措的家长随后求助于兰州晨报,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历经半月的深入调查发现,王龙上学期间在网上交了一名“护士”女朋友,王龙所贷款项的大部分“资助”给了这位女朋友。
为了帮助“女朋友”的母亲治病以及其他各种原因,王龙竟然多次利用“校园贷”给素未谋面的“女朋友”转账累计近10万元。令人更加大跌眼镜的是,记者与王龙的这位“女朋友”多次周旋后最终确认:对方竟然是个男儿身。
  这一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王龙到派出所报案
  儿子带着催债的人回家来了
2016年下半年的一天,王志杰(王龙的父亲)的手机上突然收到一条催款短信:“你孩子拖欠我公司贷款,已涉嫌金融机构诈骗罪,我公司将继续采取必要法律手段跟你孩子本人收回全部款项,所产生后果将由你孩子本人承担!”
王志杰是会宁县偏僻山村的一位农民,靠打工种地供儿子上学。儿子王龙目前在兰州某大学就读, 已经是大三学生。“儿子怎么会贷款?他还在上学啊!”王志杰断定这是一条诈骗短信,所以根本没有理会。
过了一个月,同样的短信接二连三地发来。王志杰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便打电话问上学的儿子怎么回事。王龙告诉父亲根本没有贷款的事情,可能是自己的信息泄露所致。王志杰相信了儿子说的话,再没有细想短信内容的真假。
今年2月27日,已经去兰州上学的王龙突然又回到了老家,与他一同到家的还有一名陌生男子。这名 男子对王志杰说,王龙欠了他们的2万余元,这次是带王龙来讨债的。
儿子怎么会借这么多的钱?王龙没有将事情的原委告诉父亲。而作为父亲的王志杰看到对方凶神恶 煞般逼着儿子来家里讨债,一下子傻了眼。思前想后,为了不让儿子吃亏,王志杰当即联系人变卖了家里的耕牛,又从邻居家借了2000元,凑了1万元交给了对方,并承诺剩下的1万元尽快凑齐。
陌生男子离开后,王龙在父亲的一再逼问下,终于说出了心中的秘密。
  微信上结识的“白衣天使”
2016年2月的一天,王龙偶然一次在微信“附近的人”里加了网名叫“兰大一院心外科冰儿”的网友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女孩说她叫“陈一冰”,是会宁人。得知女网友是老乡,王龙感觉两人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
接下来的3月8日,王龙给对方微信发送“节日快乐”,对方开始向王龙索要红包。过了两天,“冰儿”发消息说她妈住院要换肾。王龙觉得女孩子真不容易,很同情“冰儿”的遭遇。
聊天一个月后,“冰儿”问王龙是不是喜欢她,王龙说:“是。”从此开始,“冰儿”的遭遇变得更加糟糕。“冰儿”告诉王龙,她还有个弟弟在兰州上大学,妈妈住院花销太大,她还要给弟弟生活费 。后来又说,奶奶去世了,自己借钱还不上,手机也不能用了等等。到了今年1月,“冰儿”说,她母亲 做手术后去世,她连买棺木的钱都没有。期间,为了帮助“冰儿”,王龙先后通过微信和银行转账方式给了“冰儿”9万余元。
王龙还告诉父亲,他也曾怀疑过“冰儿”的真实身份,曾在去年5月到医院见到穿白大褂的“冰儿”从医院的科室出来,并和自己聊天。但是事实上,自始至终,王龙根本没见到过“冰儿”。王龙也证实 ,他起初跟父母撒了谎,编造了见过一面的情节。原因是他感觉父母认为他没见面就上当太弱智,所以就杜撰了这个细节。
  “谈情说爱”半年负债21万余元
王龙是一名从偏僻的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上大学的学费都是从银行贷款,每个月1000元的生活费是父亲辛辛苦苦打工的血汗钱。他给“冰儿”的9万余元钱从何而来?王龙告诉父亲,那些钱都是自己通过各种渠道贷款而来的。
2016年4月,面对“冰儿”无休止的要钱,王龙开始从一个叫分期乐的平台贷款。王龙说,当时自己从网上贷了4000元,扣除手续费和押金后,陆续全部转给了“冰儿”。有一次“冰儿”说,她妈住院要交治疗费了,钱不够,王龙又从另外一个网上平台贷了款。前前后后,王龙从“拍来贷”贷了3000元, 到他卡上的只有2200多元;从“星星钱袋”贷了3000元,到手只有2600元;又从U族大学贷贷了1400多元 ……这些钱到手之后,还了一些账单,剩下的都陆陆续续给了“冰儿”。到了2016年12月份,“冰儿” 一直说缺钱,王龙就找同学借,然后转给她。到后来,王龙实在想不出任何办法了。前面的账单逾期了 ,有些有押金的全部都被扣了,逾期之后还要加收贷款金额的3%左右的罚金。为了及时还清“校园贷” 平台的钱,王龙不得已走上了借私贷的道路,而且一发不可收拾。第一次贷的时候打了12000元的条子, 拿到手的只有6000元。 前面私贷的马上到期了,王龙又拆东墙补西墙找另外借私贷的,打了12000元的条子,到手也只有6000元。就这样,私贷越滚越多……
截至目前,王龙在网络平台上的贷款本息共有106700元,私人借贷的高利贷本息共有80000多元。其中,给“陈一冰”转了9万余元,还给了她一部4000多元钱的手机。王龙细算了一下,自己转给“陈一冰”的钱实际上就是贷到手的钱,其余的都是这些贷款滋生的利息。
  “陈一冰”究竟是谁?
3月6日,王志杰带着儿子来到了兰州,求助于兰州晨报。“我现在最担心的是,要账的人会威胁到儿子的人身安全,更担心儿子心里负担太重发生意外。”心乱如麻的王志杰说,“在和记者见面之前, 我到学校了解情况时,学校辅导员才知道了王龙贷款的事情。”
王志杰想看看儿子交的女朋友到底是什么样子,也想知道儿子是不是向他说谎了。到兰大一院心外科打听了几次,根本没有人知道有个叫“陈一冰”的护士。王志杰隐约觉得儿子可能被骗,随后按照王龙提供的电话拨打“陈一冰”的电话时,对方拒绝接听。通过多次短信联系后,“陈一冰”说她想办法还钱。
王龙向记者回忆到,他和“陈一冰”通过微信搜索“附近的人”加为好友后,“陈一冰”曾主动告诉他认识会宁一名叫董某的高中学生,并给他提供董某的电话。在电话中,董某确认自己认识“陈一冰 ”。由于互相认识,王龙也就再没怀疑过对方的身份。
“陈一冰”究竟是谁?怎么会让一名大学生肯为其举债21万多元呢?
经过进一步调查记者发现,“陈一冰”所使用电话的登记人并不是“陈一冰”,而是一名姓董的会宁农民。记者再次深入调查发现,“陈一冰”使用手机号码的登记人竟然和王龙所称的董某是父子关系。
3月16日晚,几经打听王志杰来到了董某家,确认了董某和“陈一冰”使用手机号码登记人的父子关系,全家人都是农民。记者随后以王龙家长的身份和董某取得联系,当记者问及其和“陈一冰”的关系时,董某说也是网友,“陈一冰”叫他哥哥,而且他知道“陈一冰”和王龙在谈对象。
为什么“陈一冰”会使用董某父亲登记的手机号码?董某则称,“陈一冰”所用手机号码是他母亲 的,前几年丢了,而至于为什么“陈一冰”会使用,他觉得是巧合。
记者随后向其讲述了王龙为给“陈一冰”给钱而负债一事,董某说他知道,他也会尽量想办法帮助王龙。“高利贷与‘陈一冰’没关系吧?‘陈一冰’又没让王龙贷款。”董某在电话中一再追问王龙到底给了“陈一冰”多少钱。他说,自己虽然和“陈一冰”只是网友关系,但他会想办法让其还款,“估计她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吧,让她两年之内还清吧?!”
通话结束后,董某先后三次给记者打通电话,恳求宽限还款时间,一定不要报案。当晚,王志杰卡上转来1万元现金,经查询证实是董某所转。
  “女朋友”竟是男儿身
董某为什么要急着替“陈一冰”还钱?
电话中确认董某在会宁县城的消息后,3月18日,记者和王志杰来到会宁,经过多次联系后,董某答应和我们见面。
出现在见面地点的董某打扮新潮,一身名牌,他说自己今年24岁,无业。在一番沟通后,董某坦诚:“我就是‘陈一冰’!”
董某说,其实“陈一冰”的手机是他使用,网上和王龙聊天的也是他,自己从来没有和王龙见过面 。董某称是王龙主动加他,还主动给他发红包。“我看到王龙好骗,所以就说自己是护士,以谈恋爱的方式交流。”董某说,骗来的钱基本花光了,经常住宾馆,和朋友一起消费。
王龙称,今年“陈一冰”的弟弟“陈一杰”也加了他的微信,说过“我的姐姐为了你要自杀,你要对她负责”等话,并向王龙索要生活费。而董某证实,这个“陈一杰”也是他自己,是为了取得王龙的进一步信任。
18日下午,王志杰向会宁警方报案,会宁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将董某控制。至此 ,扮演多个身份涉嫌诈骗王龙的嫌疑人董某落入了法网。目前,案件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文:知道君
部分内容来源:掌上兰州,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爆料加知道君微信:
  点一个!知道君工资涨5毛!
  觉得有趣,点击 右上角●●● 分享起来喽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QQ:,,,,,
地址:广西南宁市明秀中路111号
欠“校园贷”6万元月息超5千元,海南学生休学打工
大学生无力偿还贷款跳楼自杀、女生手持身份证拍裸照作借条……2016年,因不良“校园贷”引发的悲剧和纠纷屡见报端。日前,一则网贷平台泄露出大量学生裸照的新闻,让不良“校园贷”再登风口浪尖,“校园贷”乱象亟待整治的呼声此起彼伏。海南各大高校同样存在不良“校园贷”引发的诸多问题,不少涉案学生因此背负沉重的经济及精神压力,甚至严重影响学业,无奈向公安部门报案。
即日起,南国都市报推出系列报道,关注不良网贷入侵校园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问题。欢迎读者拨打新闻热线966123,为有效治理不良网贷,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提出建议和意见。
一名深陷“校园贷”的学生自述——
欠6万元贷款,每月利息高达5000多元
无奈休学一年
打工挣钱还贷款
他原本是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汽修专业的在读大三学生,但从今年3月份开始,他以休学为由离开学校,回到乐东老家打工挣钱。休学的原因,不是生病,而是因为他在网贷平台上借的钱像滚雪球一样在增长,几乎使他陷入绝望。接到记者电话,小吴敞开心扉,详细介绍了自己一步步陷入借贷“死循环”的过程。
贷款逾期未及时还,被公布个人信息,想删删除不掉
通过海南工商职业学院贴吧,记者拨通了被贴上“欠账不还”标签的学生小吴的电话。因为网络贷款平台借钱逾期未还,小吴的姓名、电话、专业等被公布在校园贴吧,让小吴在同学中名声扫地。
小吴告诉记者,校园贴吧里被公布欠账的事件是今年年初他通过网贷平台借款后引发的。此前有人到学校发传单,宣传网上贷款是如何便捷、划算。被吹嘘得如同“雪中送炭”的大救星一般。今年2月份,他有几天因缺钱用而着急,于是向一个名叫“闪*学贷”的网络贷款平台申请借800元钱,但减扣了手续费后,到手只有680元钱,当时约定一个月后还本金800元,但逾期后,一天要多还36元的利息。就因为一时大意,逾期不到一个月,他连本带息总共被迫还了约1500元。网络借贷平台催款员把他的个人姓名、学校、专业和电话号码公布在了学校贴吧内。
小吴说,事后,他曾联系催款员,要求对方删除贴吧内有关他欠账的信息,但还款后,对方对此前公布的信息不理会。他现在想删除不知道该怎么办,不少不知内情的同学通过校园贴吧看到后,则在上面评论,有些认识的同学还因此误会他。
还没毕业就已身背六万余元的贷款,有些自己都记不清
“在学校贴吧上被公布的那笔账,只是我年初借的最小的一笔。”小吴向记者坦承,他目前实际拖欠了十几个网络借贷平台的欠款已经高达六万多元,现在每个月的贷款利息就高达5000多元。“现在我都记不清,我具体怎么欠下这么多账的了,感觉每次就借几千块钱,没想到会越来越多。”
“这总计六万多元的欠款,借账来源包括‘诺诺*客’、‘乐*花’、‘优*期’等十几个平台。”小吴坦言,他自大一开始接触,到大三上学期,借钱的平台多得数不过来,现在每个月接到定时来的电话和短信,他才知道又到还款时间了……
拆东墙补西墙
借款抵债越欠越多,利息像滚雪球一样增长
小吴向记者举了一个发生在他身上的实际案例。今年上半年,他从“优*期”(网贷平台)借款1900元,如今,仅170多天过去,这笔账的“利息+逾期罚息+本金”已经达到5000多元,超出本金有3100多元。
小吴近期还联系到网贷平台的催款员和平台客服,提出希望还款3500元左右,但遭到对方拒绝。无奈,他只得又从其他两个平台结账,来填这个平台的账,但现在还差其中一千多元未还清。
“说实际点,很多时候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小吴说,“刚开始,没钱还,我只能从一个平台借钱,抵另一个平台的欠账;到后来,欠的多了,要从另外几个平台借钱,去抵前一个平台的账。”
“这些平台很多都不告诉具体的利率。一般借的金额少的,每天利息几块钱,到几十块不等,看不出来有多少,等意识到已经晚了,有些到后来实在还不起了,不知道该咋办。”
身边还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同学,不知道该怎么办
“现在各个平台贷款,每个月利息加在一起就有5000多元,我现在不吃不喝,一个月工资就两三千元,根本还不清……”小吴向记者表达了内心的焦虑。今年3月份,他迫于压力,向学校提出休学一年,原本明年六月份就可以拿到毕业证顺利去找工作的,而现在只能留一级,明年3月前到学校报到,申请重修。网贷所欠的账,如大山一样压在他心上,让他根本喘不过气来。
小吴家里有四口人,父母是乐东当地普通农户,家里并不富裕,小吴还有个哥哥在湖北上大学,家里经济压力较大。据小吴介绍,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他周围的同学,以及家里的父母、亲戚等都接到了催款电话。
记者于12月4日联系到小吴所就读的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对小吴休学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核实。据该校汽修专业小吴所在班级的辅导员张女士介绍,“小吴今年3月份提出学费不足,希望外出打工休学一年,但学校此前还不知道他网贷欠款的情况,而今知道了情况,将介入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
“我身边一些同学因为网上贷款欠账比我更多,有人甚至欠了十几万,一个月利息七八千以上,该怎么还?”小吴反映,今年3月份,在他所住的学校宿舍12栋6楼的一个隔壁宿舍,曾经有三个身材高大的青年到学校宿舍找同学催账,有些同学被迫提前出校实习挣钱还债。
21岁的小伍,是海南工商职业学院营销专业的大三学生,半年前,就已出校到海口某品牌4S店汽车销售岗位实习。由于欠账数目相对较少,小伍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已经基本还清了个人所欠的账目,但校园贴吧上“欠账不还”的标签,仍挂在上面,想删不知道该怎么删除。
最近,海南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因各种原因落入不良“校园贷”陷阱,不少涉案学生因“校园贷”所带来的经济及精神上的压力严重影响学业,无奈向公安部门报案。南国都市报记者近日进入多所高校走访发现,因案情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很多平台的网贷业务已逐渐由高调宣传转入低调行动。虽然发传单的少了,但网贷平台推广力度并没有减弱,很多网络借贷中介成立了QQ群,专门向大学生发放贷款。
记者进入多个“校园贷”交流平台暗访发现乱象多:
贷1万到手7700元咨询费手续费从里面扣
套路深似海
年化利率高达20%
校园风声紧学生警惕性提高
“校园贷”从地上转地下
近日,南国都市报记者在海口、三亚陆续走访多所高校,上百名受访学生全都听说过“校园贷”。他们能一口气列举出形形色色的贷款平台:分期乐、趣分期、优分期、我来贷、爱学贷、名校贷……有学生主动报料称,他在一所三本院校读书,身边20%以上的同学尝试过网络贷款。在一些高职院校的校园贴吧里,“校园贷”成为热议话题,甚至有人以能借到钱为荣。
“以前寝室里经常收到校园贷的传单,宿舍门外、走廊墙上、校道宣传栏里也到处都是宣传海报,多打出‘秒放’‘无前期’‘零利息’等诱人字眼。”12月3日,记者在三亚学院走访时,大三学生小杨告诉记者,听说“校园贷”最近惹出了很多事,如今那些小广告在校园里已销声匿迹,但只要多向几个同学打听,还是会找到人上门办理。“身边有不少同学当代理,专门动员大家贷款。”
在海南师范大学,几名大四女学生告诉记者,“前不久,在报纸和网络上看新闻,才知道有好多同学陷入网贷诈骗亏了钱。为这事辅导员还专门给我们开了会,希望警钟长鸣。”
群里不停刷屏
称不面签即可借款
记者通过群搜索“大学生贷款”,找到了数十个群组,很多群里面都有上千名成员。有的群不设门槛,有的群则需交费加入。记者加入了“海南大学生贷款平台”、“海口大学生贷款服务群”,发现这两个借贷群始终处于“刷屏”状态,不停有放贷的信息发布,指明仅向大学生发放。根据学历不同,贷款额度有差别:比如专科生最高贷款8000元;本科生最高有1.5万元的贷款额度;研究生则可贷6万元。
群内信息发布者之间也有竞争,比如,你许诺贷6000,我许诺贷8000等等。群上还有人吹嘘称:“大学生贷款1到10万,不用你面签,如果你想借款遇到难题就找我吧,按照你的处境,为你量身打造你的平台……”一个个吹嘘得如同雪中送炭的大救星一般。
先让利引学生下载APP
给代理高提成“打入内部”
“一年前,经常能看到好多不同贷款平台的校园代理,通过冠名赞助做活动,他们还拎着好几箱子食品饮料进入宿舍楼,挨家挨户发放。我和身边不少同学都是那时被吸引下载手机APP的。”海南大学大三学生李华(化名)说,比如,*分期在校园里进行过“一分钱买用品”活动,平时卖3元一包的薯片、600毫升的可乐、抽纸、香皂等,只要下载其手机客户端,统统都只要一分钱,这些活动也着实吸引了众多学生去了解及体验使用分期贷款平台。
海南大学大三学生小徐(化姓)曾做过半年的某分期平台的校园代理。他说,一开始当校园代理的提成十分丰厚,每发动一个人下载该平台手机APP,代理就能提成2元,而发动贷款购买手机、相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提成比例则更高。“当时我每天中午吃完饭就去扫楼宣传做推广。宿舍、班级、乃至老乡会等群体,都去推广过。同时,我还根据订单去拿货送货,平均每天拉十多人下载手机APP,能赚40元左右。有的同学身兼多个平台的校园代理,每天仅提成就能收入数百元。为了能够多挣钱,校园代理们都非常卖力,发动身边的同学贷款消费。”
贷款门槛低是为“挖坑”
咨询费手续费都要你出
无抵押、放款快,一张欠条就能搞定……低门槛的贷款手续,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开始习惯于贷款或分期付款消费。然而,“校园贷”真的有这么美好吗?
海南一高校大三学生何伟(化名)告诉记者,使用校园贷平台时,需要关注所谓的“咨询费”。“我曾经贷过1万元,算了下利息觉得可以接受,结果批下来到手只有8000元,收取了20%也就是2000元咨询费不说,到手的8000元还要交300元给办理人,等于只拿到了7700元。平台称2000元咨询费不逾期还款就能退,但由于办一些手续出了问题逾期两天还款,结果2000元就没能退成,所以等于我借到7700元,但是要还12377.5元。也就是说,你的借款中有20%使用不了,但是你也要替其还利息,如果你出现逾期,这20%的借款你还要支付。”
体验过发现“套路深似海”
年化利率高达20%
在采访中,不少体验过网上贷款的学生向记者吐槽这些贷款平台“套路深似海”,打着免息或低息的旗号,实际上利率并不低。三亚学院一名不愿具名的大二男生说,去年他曾在“分期*”平台购买了一款售价5499元的iPhone6,分12期还款,每月还款约500元,最终他实际偿还了6647元。“他们利息是复利,最后算下来年化利率高达20%,简直比高利贷还恐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学生在使用网贷平台时,并不清楚其中的猫腻。比如在“分期*”平台的用户协议中写到,如果用户逾期15天以内,将按照当前本金+利息的1%收取罚金;如果用户逾期15天以上,则按照所有本金+利息的1%收取罚金。“很多人根本不会点开协议看,等到逾期才发现罚金这么高。”一名曾经当过校园贷代理的学生告诉记者,部分平台在发放贷款时还会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学生申请贷款1万元实际到手只有8000元左右,但利息仍按1万元算
点击此处向广西高校平台直接提问:
你还可以输入25个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三学生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