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中的"非预设生成

应对小学数学课堂非预设性生成问题的几种策略 郜博
(7)最新文章文章作者: 郜博时间:
9:49:00分类: 【内容摘要】 课前预设决定着教学行为,制约着课堂的生成,预设是动态生成的前提。而生成则应当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是机械呆板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然而生成并非都是事先可预设的,本文试图结合自己的一些案例,提出:抛砖引玉,借刀杀人,反客为主,李代桃僵,暗渡陈仓五种应对小学数学课堂非预设性生成问题的课堂策略,从而促进课堂活跃,激发课堂教学生命活力,让数学课堂变得更精彩。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预设生成&& &&课堂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每个老师已经非常关注预设和生成这个问题。一般认为,预设是指预测与设计,是教师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生成一般是指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生成可分为两种,一类是我们预设下的现象,另一类是我们不曾预设到的现象。
但是生成并非都是事先可预设的,“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布鲁姆)”,非预设性生成信息也是一种资源,它们和各种预设性的生成资源共同构成精彩的课堂,因此,在教学中面对各种非预设生成性信息要以积极的态度与科学的策略真诚应对。通过挖掘其间隐藏着的创新火花、智慧的光芒,化解各种干扰因素,从而努力营造出优质的“教学动态”,促进课堂活跃,激发课堂教学生命活力,让数学课堂变得更精彩。
那么,教师该如何应对那些非预设性生成资源呢,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案例,尝试如下几种不同的课堂策略。
一、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出于《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原文:类以诱之,击蒙也。
课堂生成是新课标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我们的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极具个性化的头脑,教学是一次次思维的碰撞,课堂的生成充满变数,教师就要调整预设,做好引领,不妨试试“抛砖引玉”,通过巧妙的拖延战术来解决问题,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二、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出于《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
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上出了意料之外的情况,一般都有生成的价值,当然有些问题也是教师一时难以回答的,面对课堂的生成教师不能“不懂装懂”,而应该对不懂的问题坦承以对,直言相告,并可采用“借刀杀人”之计巧妙运用外力将之解决。
在教五年级《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在总结、归纳分数的意义后要求学生举例时,一个学生举了0/8,学生就议论开了,问我是不是分数,当时我也不知该如何回答,我坦率地对学生说:“同学们,这个问题黄老师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我们一起在课外查查资料,看谁先找到答案,再交流好吗?”课后我们一起查阅资料把这问题解决。
当然,并不是对学生的任何问题都一概推之,否则,对学生的任何问题都一问三不知,则真要被学生从心底里看不起了。由此我想到,作为教师,知识的更新是必须的。除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外,其他的课外知识尽可能去有所涉略,因为教师面对的永远是一群全新的个体。
三、反客为主
“反客为主”出于《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原文: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有时,学生的问题并不是直接指向结果的,他或许有一定的思路,但离正确要求相距尚远。此时,就需要教师把握机会,抓紧关键,抽丝剥茧,循蛛丝马迹,通过激励引导等手段,将学生的思维就势牵引过来,从而完成一次质的飞跃。
还是在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排列组合》一课中,如何引导学生用简单抽象的字母或数字来代表具体的、但描述相对复杂的事物,一直是我预设时思考的难点问题,但一直到上课之前仍没有更好的思路。无奈之下,只好准备采用最直接的方式,由教师来告诉学生。可在上课时,我突然发现学生的生成帮助了我,使我豁然开朗,通过我运用“反客为主”之计,抽丝剥茧的层层引导,问题迎刃而解。
师:(出示三位小朋友互相握手的图片)你能说说他们是怎么握手的吗?
生1:左边穿红颜色衣服的女小朋友和中间穿黄颜色衣服的男小朋友握一次手……
(这时,我突然想到,如果利用学生语言表述的繁冗来作文章,让学生体会用字母或数字表述的简洁性,用字母或数字代替的必要性不是出来了吗?我立即就此大做文章。)
师:数学课要求说话要简洁、明了,“左边穿红颜色衣服的女小朋友”你一共用了13个字,你能说得更简洁些吗?
生1:穿红颜色衣服的女小朋友和穿黄颜色衣服的男小朋友握一次手……
师:嗯,有进步,现在用了11个字,比刚才少用了2个了。还能更简洁些吗?
生1:(受鼓励,思考了一会)左边的女小朋友和中间的男小朋友握一次手……
师:不错,现在只用了7个字了,但老师觉得还可以更简洁些,可以怎么说?
生2:可以说女小朋友和男小朋友握一次手。
师:可是这里有两个女小朋友呀,你说的“女小朋友”到底指哪一个呢?有没有办法能既说得简洁又说得明白?
生3:我觉得这种说法已经最简洁了,除非……
师:大胆说,除非什么?
生4:除非用另外的东西表示。
师:你的想法真不错!大家说说看,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这里的三位小朋友呢?
至此,用简洁抽象的字母或数字来代表具体事物的思想就初步形成了。我觉得这比直接由老师提出这种代数思想让学生现成接受,学生的记忆要深刻得多,也有效得多。
四、李代桃僵
“李代桃僵”出于《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原文: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然而课堂非预设性生成千姿百态,教师应当及时调整预设,利用有效生成资源让课堂更加灿烂、愈显生机。然而面对不利主体教学、与之发生矛盾之时,我们不妨运用李代桃僵之计弃卒保帅、把握重点。
例如:课堂上,教师正讲得滔滔不绝,突然一个小小的声音插进来:“老师,如果这样,那该怎么办呢?”老师一看……这样的情形也许每位教师都碰到过,可能会有多种结果。如:⑴这道题老师不会,一下子就楞在那儿了。如果是平时,那尴尬劲儿还好过些,如果遇上公开课,那真是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⑵这位同学的话题如果一展开,将会占用大量的课内时间去解释,去验证,将使本节课的内容无法正常教学。这时,教师又该如何面对呢?当然还有更好的办法,那就是⑶避重就轻。“xx同学能想到这个问题,说明你很聪明,很会动脑筋,老师很欣赏你的这种钻研精神!不过,这节课我们重点要研究的是……,你的这个问题我们留到课外再讨论(你的这个问题课后再单独和你交流),好吗?”轻轻一句话,既表扬了提问的同学,不会挫伤他的积极性,还有效地将话题的重心转移到了本节课的重点上,避免了尴尬场面的出现,给教师留下了充足的思考的余地。
五、暗渡陈仓
“暗渡陈仓”出于《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奇出于正,无正不能出奇。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时候你的预设也许自我感觉很好,但学生也有可能不能很好地接受你的预设,对于你的多次讲解仍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此时,你不妨换种角度,改变思路,暗渡陈仓,出奇至胜。
⑴ &&&&&&&&&&&&& ⑵
在上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商的变化规律》一课时,学生对于例题的观察比较顺利,但是当我要求同学们自己再梳理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黑板上的这些规律时,同学们对这两种情况又混淆了起来。看到同学们渐显烦躁的状态,我知道,此时,我即便再讲多少遍也是于事无补的了。难道除了一遍遍地讲解就再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吗?能不能换一个叙述的角度,化繁为简呢?我想到了成语。尽管我是一名数学教师,但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也经常教给学生一些成语或俗语,这次,我还是让它们来帮帮我。
我指着第⑵题对学生说:“大家看,这个变化规律的前提是什么?(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又是怎样变化的?(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商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被除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倍,商也缩小到原来的几倍)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一听说可以用成语来概括,同学们的热情就高涨起来,说什么的都有。慢慢地,同学们的思路渐渐集中起来,由一开始的“生龙活虎”变成了“同舟共济”,我顺势点拨:“不错,有点近了,因为同舟共济是指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这里被除数和商也的确很团结,但它们没有互相帮助。有没有更恰当的?”又有声音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好,十分正确!你能结合这个规律解释一下吗?”我充分肯定了这位同学的意见,接着说:“我们数学课还讲究语言的精炼,我有一个更简洁的成语,你们看合不合适?”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上“同甘共苦”四个大字,学生恍然大悟。就这样,一个学生不易搞懂的问题被我用四个字解决了。
这节课,同学们不但掌握了商的两个变化规律,能借助成语或俗语的记忆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还掌握了不少的成语和俗语的意思,上得热闹,还十分有效,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当然,非生成性资源的出现是不可知的,它象个千变女神,并不能按某种方式将她束缚下来。教师必须不断地总结,不断地磨练,才能处变不惊,以不变应万变,成为一名睿智的老师。 |
| 访问脚印(最新55个)暂无访问记录
点赞暂无点赞记录数学课中的“预设”、“预设生成”与“非预设生成”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如何正确处理数学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如何正确处理数学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06:49:4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如何正确处理数学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
官方公共微信处理好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处理好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处理好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文秘 处理好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宜宾市一中&&&& 郑达平
在每一堂数学课堂上,每一位数学老师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预先设定“三维目标”的整合,预先设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学过程预先都有假设。常言:“凡是预则立”,可见,预设的重要性,在我们课改前的传统教学中,数学课堂就是老师的一言堂,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都是完全按老师的预设进行的,从来没有关注过课堂动态生成的东西。这种课堂形式的优点是:数学的课堂周密而严谨,具有很强的性。其缺点也是明显的:课堂缺少灵活,课堂被老师统得很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根据课堂的突发事件灵活调整教学目标和,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和引领者的角色,但是,教师的只能是学生的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外因。在数学课堂上和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过程中的主体,需从内在不断的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已有的数学素养产生矛盾,就是需要从学生的内因发挥作用。只有内因起作用的时候,效果才是最好的,要达到内因起作用,需要教师不断的洞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的生成,并能不断地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在新课改的理念中,学生的学习就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激发对知识认知的潜能,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真合理科学的对待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现出的无限活力的学习活动。教师要随时调整自己事先的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程,要在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把握学生的思想过程和学习的体验,也要发现学生知识、情感、心理上的生成的需要,是自己的每一次的调整更有创造性,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预设的质量,最终能够达到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统一。有老师较为担心,注重学生的生成就会自己预设的进程就会受影响,会出现“失控”的情况,其实,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只要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就要及时调整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数学阅读教学新论》李兴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0
2.《有效教学十讲》余文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文秘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语文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