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是谁发明了乘法的请说出哪国的谁与他怎么发明的

& 新闻客户端 &
是谁发明了九九乘法表?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壹读微信【壹读百科】栏目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不知是不是受了中国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刺激,英国政府在年初要求所有儿童在小学毕业前,都应该学会12以内的乘法表。
  这不,前两天,来自上海的两位数学老师在伦敦一所学校的课堂上教起了小学生学“九九乘法表”,英国教育部负责学校改革的官员还参加了旁听。
  在中国学生看来,英国政府下的这个所谓的“任务”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从小就熟背的九九乘法表让我们拥有不借助计算器算出任何乘法算式的“神奇”本领。
  背了这么多年,你知道九九乘法表是怎么来的吗?你是否有想过为什么要用“九”而不是“八”?今天,脑洞大开的壹读君就为你讲讲九九乘法表那些事儿。
  实习壹读君 |包子
  早生几千年,拿着九九乘法表的你可以向齐桓公应聘
  九九乘法表的发明者没有具体记载了,但先秦时期《管子》中提到这个口诀由“宓戏”所作,而三国时代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中的说法则是:“昔在包牺氏??????作九九之术。”宓戏、包牺即伏羲氏,都是指黄帝时期的神话人物。
  神话归神话,回到现实,关于九九乘法表最著名记载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汉代韩晏的《韩诗外传》 卷三中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当年齐桓公专门设立了一个会馆来召集各种牛人,可是过了很久都没有人来应征。一年后好不容易来了一个人,这位仁兄竟然进献了他的见面礼——九九乘法表!齐桓公和在场的其他人都觉得好笑,这也好拿来当见面礼?(侧面印证那时九九乘法表已被大众所熟知。)
  于是这个人解释:“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者乎!”如果你连我这个懂九九表的人都接纳了,你还怕更有才能的人不来吗?齐桓公觉得有道理,就接纳了他。果然这之后会馆就门庭若市了。
  不过那个时候“九九乘法表”的学名叫做“九九歌诀”,只有36句,没有跟一相关的乘法,慢慢的,战国初期到汉朝,才逐渐加入了“一九得九,一八得八??????一一得一”这一串,变成了我们今天常用的45句九九乘法表。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书籍,如先秦时期的《荀子》以及之后的《吕氏春秋》、《孙子算经》等书都有九九歌诀的记载。
  和今天不一样的是,那个时候的九九歌谣是一直反着来的,也就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背,真正的“倒背如流”,所以这个口诀以“九九”命名。到了宋元时期,九九乘法表才逐渐变成了今天从小到大这样顺序。
  这还没完,精益求精的古代人还不满意,又把九九歌诀丰富了一下,从45句变成了81句——从1~9和1~9彼此相乘,这个时期大约是十三、十四世纪的时候。为了便于记忆,后人又经过删改,最终演变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45句“九九乘法表”,又称“小九九”。
  为什么是“九九”而不是“八或十”?
  你以为数学只是枯燥的数字集合和运算?并非如此,原始的数学都具有数量性与神秘性的双重特征。
  也就是说,这些神秘而古老的数字表达着原始祖先对于世界的敬畏和崇拜,其中融合了信仰、崇拜甚至哲学的观点。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的思想亦融入的是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哲学。
  在中国,九九乘法表也是一个极好的代表。现在“九九”可能只是代表数字的集合,但在遥远的古代,先民们把“九九”看作是古代数学的代名词。九九歌诀中有这样的说法“二半而一、一一而二”,其中渗透着易经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八卦”的造物思想。
  为什么是“九九乘法表”而不是“八八乘法表”?人们推测之所以这个口诀以九开始,可能和中国古代《易经》中的崇拜“九”的观念有关。众所周知,《周易》阳爻称“九”,以因数为“九”的运算开始也就意味着与乾卦的对应了。这正是古九九表始于“九九八十一”的原因。
  国外没有九九乘法表怎么算数?
  别低估国外劳动人民的智慧,没有九九乘法表,东西还是照样要买,至于怎么算钱,这是个技术活儿。
  同为文明古国的希腊和巴比伦也有自己的乘法表,不过比中国的要繁复多了,据说有一千七百多项,你没有看错,而且还是保守估计。怎么会如此庞大?这是由于在古希腊、古罗马、这些地方是没有十进制这一说的,举个栗子,中国人民知道“7*9=63”,就可以自然知道“7*90=630”,以此类推,但其他苦逼的文明古国人民是不知道的,于是,他们的乘法表上就写满了密密麻麻的“7*9=63”、“7*90=630”、“7*900=6300”等等。
  这几个国家的人民计算乘法的时候该有多头疼,壹读君想到这里都有些心疼他们。十三世纪之前在这俩国家,要是会除一个大数,你会沐浴在小伙伴们崇拜的目光之下。到了十三世纪,东方的算术法才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更惨的是古埃及,他们连乘法表都没有,只能用“累次迭加法”来计算,说白了这种最原始的方法还有一个名字叫“倍乘”。再举个栗子你就懂了,如果古埃及人要算“78*15”,他们会先让78翻一倍,得到156,再把156翻一倍,依次类推,乘到第14倍的时候单出来了怎么办?再加上一个78就好了。
  如果不小心要算“”,古埃及人民是不是在算之前要先躲到墙角哭一下?好在后来九九乘法表东传入高丽、日本,经过丝绸之路西传印度、波斯,继而流行全世界。
  直到今天,还有人向中国讨教“九九乘法表”,壹读君(yiduiread)那死得很早的数学可以瞑目了。
  本文由壹读提供,想看更多有趣有料的文章,请关注壹读微信(yiduiread) 和 壹读微博(@壹读)
  如果你是媒体或者自媒体,喜欢我们的文章并希望转载,请联系我们并取得授权。
(本文来源:壹读
没有相关新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乘除法竖式是哪国何时由谁创造的?发明之前的乘除怎么算的?
竖式的沿革没有典籍记载我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主,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其中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筹算和珠算在数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显示出来的优越性,在世界数学史上也是值得称道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曾经被马克思()称为“最妙的发明之一”①.从有文字记载开始,我国的记数法就遵循十进制.殷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钟鼎文都是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字的合文来记十万以内的自然数的.例如二千六百五十六写作■■■■(甲骨文),六百五十九写作■■■■■(钟鼎文).这种记数法含有明显的位值制意义,实际上,只要把“千”、“百”、“十”和“又”的字样取消,便和位值制记数法基本一样了.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制转变到封建制的时期,生产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了大量比较复杂的数字计算问题.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劳动人民创造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计算方法——筹算.我们认为筹算是完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理由是:第一,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商业和天文历法方面有了飞跃的发展,在这些领域中,出现了大量比以前复杂得多的计算问题.由于井田制的废除,各种形状的私田相继出现,并相应实行按亩收税的制度,这就需要计算复杂形状的土地面积和产量;商业贸易的增加和货币的广泛使用,提出了大量比例换算的问题;适应当时农业需要的厉法,要计算多位数的乘法和除法.为了解决这些复杂的计算问题,才创造出计算工具算筹和计算方法筹算.第二,现有的文献和文物也证明筹算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例如“算”和“筹”二字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如《仪礼》、《孙子》、《老子》、《法经》、《管子》、《荀子》等)中,甲骨文和钟鼎文中到现在仍没有见到这两个字.一二三以外的筹算数字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货币(刀、布)上.《老子》提到:“善计者不用筹策”,可见这时筹算已经比较普遍了.因此我们说筹算是完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这并不否认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就有简单的算筹记数和简单的四则运算.关于算筹形状和大小,最早见于《汉书·律历志》.根据记载,算筹是直径一分(合○·二三厘米)、长六寸(合一三·八六厘米)的圆形竹棍,以二百七十一根为一“握”.南北朝时期公元六世纪《数术记遗》和《隋书·律历志》记载的算筹,长度缩短,并且把圆的改成方的或扁的.这种改变是容易理解的:长度缩短是为了缩小布算所占的面积,以适应更加复杂的计算;圆的改成方的或扁的是为了避免圆形算筹容易滚动而造成错误.根据文献的记载,算筹除竹筹外,还有木筹、铁筹、玉筹和牙筹,还有盛装算筹的算袋和算子筒.唐代曾经规定,文武官员必须携带算袋.1971年八月中旬,在陕西宝鸡市千阳县第一次发现西汉宣帝时期(公元前73年到前49年)的骨制算筹三十多根,大小长短和《汉书·律历志》的记载基本相同.1975年上半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又发现西汉文帝时期(公元前179年到前157年)的竹制算筹一束,长度比千阳县发现的算筹稍大一点.1980年九月,在石家庄市又发现东汉初期(公元一世纪)的骨制算筹约三十根,长度和形状同《隋书·律历志》的记载相近,这说明算筹长度和形状的改变早在东汉初期已经开始.算筹的出土,为研究我国数学发展史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他的代数计算. 筹算一出现,就严格遵循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九以上的数就进一位,同一个数字放在百位就是几百,放在万位就是几万.这种记数法,除所用的数字和现今通用的印度-阿拉伯数字形式不同外,和现在的记数法实质是一样的.筹算是把算筹一面摆成数字,一面进行计算,它的运算程序和现今珠算的运算程序基本相似.记述筹算记数法和运算法则的著作有《孙子算经》(公元四世纪)、《夏侯阳算经》(公元五世纪)和《数术记遗》(公元六世纪).负数出现后,算筹分成红黑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算筹还可以表示各种代数式,进行各种代数运算,方法和现今的分离系数法相似.我国古代在数字计算和代数学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筹算有密切的关系.例如祖冲之的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第六位,需要计算正一万二千二百八十八边形的边长,把一个九位数进行二十二次开平方(加、减、乘、除步骤除外),如果没有十进位值制的计算方法,那就会困难得多了.古巴比仑的记数法虽然有位值制的意义,但是它是六十进的,计算比较繁琐.古埃及的数字从一到十只有两个数字符号,从一百到一千万有四个数字符号,而且是象形的,例如用一个鸟表示十万.文化比较发达的古希腊,由于看重几何,轻视计算,记数方法十分落后,用全部希腊字母表示一到一民创造的,但是印度在公元三世纪以前使用的记数法是希腊式和罗马式两种,都不是位值制,真正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出现在公元六世纪末.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和筹算,在世界数学史上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筹算在我国古代用了大约两千年,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至人民生活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它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首先,在室外拿着一大把算筹进行计算就很不方便;其次,计算数字的位数越多,所需要的面积越大,受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此外,当计算速度加快的时候,很容易由于算筹摆弄不正而造成错误.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筹算需要改革,这是势在必行的.这个改革从中唐以后的商业实用算术开始,经宋元出现大量的计算歌诀,到元末明初珠算的普遍应用,历时七百多年.《新唐书》和《宋史·艺文志》记载了这个时期出现的大量著作.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对民间数学十分轻视,以致这些著作的绝大部分已经失传.从遗留下来的著作中可以看出,筹算的改革是从筹算的简化开始而不是从工具改革开始的,这个改革最后导致珠算的出现.珠算是由筹算演变而来的,这是十分清楚的.筹算数字中,上面一根筹当五,下面一根筹当一,珠算盘中的上一珠也是当五,下一珠也是当一;由于筹算在乘、除法中出现某位数字等于十或多于十的情形(例如26532÷8,采用上二珠下五珠的形式.其次,我们可以证明,从杨辉、朱世杰开始到元末丁巨、何平子、贾亨止的除“起一”法外的全部现今通用的珠算歌诀,是为筹算而设的.杨辉的《乘除通变本末》(公元1274年)和朱世杰的《算学启蒙》(公元1299年)已经有相当完备的歌诀,但是杨辉在《乘除通变本末》中说:“下算不出‘横’‘直’”,其中“横”“直”显然是指算筹的纵横排列;朱世杰在《算学启蒙》中提到“知算纵横数目真”,也是这个意思.《丁巨算法》(公元1355年)、何平子的《详明算法》(公元1373年)、贾亨的《算法全能》(约公元1373年)也有相当完备的归除歌诀,但是都没有提到珠算,而《详明算法》还有许多筹算算草.歌诀出现后,筹算原来存在的缺点就更突出了,歌诀的快捷和摆弄算筹的迟缓存在矛盾.为了得心应手,劳动人民便创造出更加先进的计算工具——珠算盘.现存文献中最早提到珠算盘的是明初的《对相四言》.明代中期公元十五世纪中叶《鲁班木经》中有制造珠算盘的规格:“算盘式:一尺二寸长,四寸二分大.框六分厚,九分大,……线上二子,一寸一分;线下五子,三寸一分.长短大小,看子而做.”把上二子和下五子隔开的不是木制的横梁,而是一条线.比较详细地说明珠算用法的现存著作有徐心鲁的《盘珠算法》(公元1573年)、柯尚迁的《数学通轨》(公元1578年)、朱载堉()的《算学新说》(公元1584年)、程大位的《直指算法统宗》(公元1592年)等,以程大位的著作流传最广.值得指出的是,在元代中叶和元末的文学、戏剧作品中有提到珠算的.例如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刘因在他的《静修先生文集》中有一首关于算盘的五言绝诗;陶宗仪在他的《辍耕录》中把婢仆贬作算盘珠,要拨才动;《元曲选》“庞居士误放来生债”提到“去那算盘里拨了我的岁数”,等等.文学、戏剧中用算盘珠作比喻,说明珠算盘已经比较流行,也说明它是比较时新的东西.因此可以认为,珠算出现在元代中叶,元末明初已经普遍应用了.有的外国学者认为我国的珠算出现在汉代,他们的根据是汉徐岳著、北周甄鸾注的《数术记遗》已经明确提到珠算.我国数学家、数学史家钱宝琮()曾经考证过,《数术记遗》是甄鸾依托伪造而自己注释的书.在北周时,乘、除运算都在上、中、下三层进行,又没有简化乘、除法的歌诀,因此甄鸾注释的珠算,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记数工具或者只能作加减法的简单算盘,和后来出现的珠算是完全不同的.珠算还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对这些国家的计算技术的发展曾经起过一定的作用.日本人在十七世纪中叶,在中国算盘的基础上,改成梁上一珠、珠作棱形的日本算盘.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方便面是谁发明的哪国人发明的_来揭秘
当前位置:&>& &
方便面是谁发明的哪国人发明的
方便面具有方便、省时、经济的特点,如今已成为广大消费者理想的快餐食品。它大大减低了生活压力,挤出工作时间。方便面是20世纪世界食品工业中的一颗灿烂明珠,被日本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比随身听等电器音响设备的名次还高,名列第一,目前已成为国际性的方便食品。
日本人发明了方便面
&二战&后日本粮食严重不足,人们饿得连薯秧都吃。安藤百福偶尔经过一家拉面摊,看到穿着简陋的人群顶着寒风排起了几十米的长队,他不由得对拉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1958年春天,安藤百福在大阪府池田市的住宅后院建起了一个10平方米的研究室,找来了一台旧制面机,然后买了一个直径1米的中华炒锅、一袋18千克的面粉、食油等,开始潜心研究方便面。安藤百福设想的方便面是一种只要加入热水立刻就能食用的快餐面,食用起来非常简便。
工夫不负有心人,1958年,他发明的首包鸡肉方便面问世。同年,安藤将中交总社易名为日清食品公司。
1968年,日清王牌产品&出前一丁&诞生。1971年,日清首次推出杯装速食面,随即风靡全球。
1960年代方便面开始在日本流行,并渐渐传到国外。几十年后的今天,方便面已成为风靡世界的食品。根据有关统计资料估算,2003年全世界的方便面消费量为652.5亿袋,方便面年消费量排列世界前5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美国、韩国。
中国2003年共消费了277亿袋,即全世界约42%的方便面是由我们中国人消费掉的,我国方便面消费量居世界之最。来揭秘吧为什么总觉得是中国吃不起饭的比较多,只好吃方便面了呢...
83 人看过未解之谜
2140 人看过未解之谜
4798 人看过未解之谜
1207 人看过未解之谜
1086 人看过未解之谜
700 人看过未解之谜
1792 人看过未解之谜
834 人看过未解之谜
458 人看过未解之谜
2491 人看过未解之谜
786 人看过未解之谜
535 人看过未解之谜
740 人看过未解之谜
837 人看过未解之谜
918 人看过未解之谜
773 人看过未解之谜
828 人看过未解之谜
737 人看过未解之谜
723 人看过未解之谜
+加载更多新闻
正在加载中...
热门文章推荐
阅读TOP10最新内容
12345678910
12345678910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为什么要发明乘法
原因就是“懒”.因为乘法是相同数字相加的简便计算方法,如果有的时间,不嫌烦,不怕累,乘法可以改用加法计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吃饱了撑着
九九乘法口诀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在诸子百家的《荀子》、《管子》、《淮南子》等古籍中,都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等口诀
扫描下载二维码小明和小强平时是爱思考的学生,他们在学习《整式的运算》这一章时,发现有些整式乘法结果很有特点,例如:(x-1)(x2+x+1)=x3-1,(2a+b)(4a2-2ab+b2)=8a3+b3,
小明说:“这些整式乘法左边都是一个二项式跟一个三项式相乘,右边是一个二项式”,
小强说:“是啊!而且右边都可以看成是某两项的立方的和(或差)”
小明说:“还有,我发现左边那个二项式和最后的结果有点像”
小强说:“对啊,我也发现左边那个三项式好像是个完全平方式,不对,又好像不是,中间不是两项积的2倍”
小明说:“二项式中间的符号、三项式中间项的符号和右边结果中间的符号也有点联系”
亲爱的同学们,你能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并找到相应的规律吗?
(1)能否用字母表示你所发现的规律?
(2)你能利用上面的规律来计算(-x-2y)(x2-2xy+4y2)吗?
左边为一个二项式与一个三项式相乘,左边二项式中间加减号与三项式前两项加减号正好相反,二项式两项为三项式第一第三项的一次项.
(1)(a+b)(a2-ab+b2)=a3+b3;
(a-b)(a2+ab+b2)=a3-b3;
(2)(-x-2y)(x2-2xy+4y2)=(-x)3+(-2y)3=-x3-8y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乘法口诀谁发明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