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已不是极乐净土男版大学生,中国大学还有救吗

北大已不是净土,中国大学还有救吗?--李吉明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北大已不是净土,中国大学还有救吗?
进北大校园看看,太热闹了,到处都是广告横幅,什么班都可以进来办,而且很多都是老板班、赚钱班。谁有钱都可以在北大找到讲台。羊城晚报2011年12月18日的人文周刊·广角版曾对清华大学教授格非进行专访,并以专题报道的形式关注作家纷纷进入高校的现象。格非直言,“高校不见得比社会更纯洁”;长年久居高校的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更是深谙高校之弊,撰文指陈陈其五种“重病”,直言“谁有钱都可以在北大找到讲台。”()忆往昔,老北大以“兼容并包”精神闻名全国,因“五四”运动而奠定了在红色中国的历史地位。而如今,莘莘学子挤破了头都要拼命进的北大清华,也再不是一片净土,也陷入了功利主义和金钱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如此景状之下,我们是否该问,“中国的大学还有救吗?”百年大计看教育,教育大计看北大。但每每提及中国的大学教育,国人总是或多或少地滋生出一些伤感来,说不清的爱恨与喜忧,道不明的阵痛与酸楚。按道理说,政府这几年给北大、清华每年各拨款几个亿人的民币,他们是应该能够做出一些成绩来的。况且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他们几乎囊括了全国各地的精英和最优秀的人才。但“一流”的大学招收了一流的学生,却不能将其培养成为一流的人才;招录的学生质量全国第一,培养出来的学生却质量很差,这样的大学能不令人伤感和质疑吗?“谁有钱都可以在北大找到讲台。”这并不是空穴来风的胡言乱语,更不是莫须有的栽赃与陷害。北大校园除了角角落落的广告横幅、花样繁多的“赚钱班”以外,还会时不时会爆发出一些绯闻丑闻来:2009年10月,北大“保送门”事件横空出世,本科时代三科不及格的学生堂而皇之地被保送硕士研究生,事件背后,是权钱交易的乌云密布;11月,央视曝光北大医院医死教授的事件,学术严谨的招牌毁于一旦;12月20日,一代大师季羡林藏品被盗事件曝光,北大的安全管理似成空中楼阁……太多虚伪的狡辩和懦弱的逻辑,太多空灵的飘舞和人性的争斗,太多幻想的激情和无谓的感性,太多蜻蜓点水式的投机取巧,难怪李敖先生会说,“现在的北大,太孬了”;难怪格非直言,“高校不见得比社会更纯洁”。很多人谈到北大的问题,往往以“灵魂缺失、性格畸形”而蔽之。灵魂的缺失导致了性格畸形的,性格的畸形则进一步禁锢和扭曲了灵魂。而北大人则像一群漂浮在世界荒原和人性汪洋里的孩子,很聪明,也很天真,他们一边捞钱一边炫耀“中国一流大学”的功勋卓著。但看看这两年的媒体就很容易发现,北大教授的每一次发言,都会引发群情激愤;北大学生的每一次亮相,都会让人跌足眼镜——太多虚伪的狡辩和懦弱的逻辑,太多空灵的飘舞和人性的争斗,太多幻想的激情和无谓的感性,太多蜻蜓点水式的投机取巧——这难道就是他们所说的“中国最成功的大学”么?中国有这么多好的年轻人,为什么培养不了?温儒敏说,现在名教授都不教本科。为什么?全部为自己的利益去了,所以大学生的程度比以前明显降低。怪哉,北大院系教师拿着比基础学科教师的收入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德薪俸,却丢弃了本职搞什么增收致富,甚至把吃喝、游玩、送礼、拉关系、作交易反倒当成了实质内容。这样的北大岂能找回“博雅”的气氛?怎会不弄得大学生刚进来就心急火燎地急于找各种赚钱门道?短视的观念严重挖空大学文化的基石,腐蚀现代精英的人格品质。北大倍受争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北大教授屡放撅词已成为网民“炮轰”的靶子,北大学子频出事端已让国民信心倍失,北大精神不存已化为国人的“一声叹息”……设若不是这样,笔者试问:当今的北大人面对自己应当承担的使命与责任有几个能够“文思泉涌 ”?当今的北大人面对人们所期望的灿烂与辉煌又有几人能够在“笑谈之中” 瓜熟蒂落?当今的北大人面对钱学森临走时的“遗憾”又有多大的勇气敢豪气冲天地说:“下次的诺贝尔奖属于中国北大”?!北大已不是净土。尽管近些年出了几位著名的“大话”教授,也培养出几批优秀“留学生”,但在总体上除了有正在褪色的名誉光圈、招揽游人的少量老房子、国家的巨额拨款和学生入学分数较高之外,已与全国其他院校如一丘之貉:教授也忙着赚钱、抄论文和写思想汇报,学生也谈恋爱、也打游戏……而在“大学精神”的感召之下,人们学习只是为了为谋生而已,上大学无非是毕业后好在人才市场上找到买主,卖个好价钱罢了!钱学森走了,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北大还在,中国的大学还在……(李吉明2012年1月9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 )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李吉明,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全国优秀教师,网络知名专栏作家、多家报刊杂志特邀评论员,先后被各大网站评为“优秀评论员”、“新锐博主”、“十大名博”、“十大博客”、“最有影响力博主”等,现已在各大网站发表各种杂文、评论3000余篇。由于作品皆为原创,如有转载敬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并通知本人。
联系邮箱: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北大已不是净土,中国大学还有救吗?--李吉明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北大已不是净土,中国大学还有救吗?
进北大校园看看,太热闹了,到处都是广告横幅,什么班都可以进来办,而且很多都是老板班、赚钱班。谁有钱都可以在北大找到讲台。羊城晚报2011年12月18日的人文周刊·广角版曾对清华大学教授格非进行专访,并以专题报道的形式关注作家纷纷进入高校的现象。格非直言,“高校不见得比社会更纯洁”;长年久居高校的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更是深谙高校之弊,撰文指陈陈其五种“重病”,直言“谁有钱都可以在北大找到讲台。”()忆往昔,老北大以“兼容并包”精神闻名全国,因“五四”运动而奠定了在红色中国的历史地位。而如今,莘莘学子挤破了头都要拼命进的北大清华,也再不是一片净土,也陷入了功利主义和金钱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如此景状之下,我们是否该问,“中国的大学还有救吗?”百年大计看教育,教育大计看北大。但每每提及中国的大学教育,国人总是或多或少地滋生出一些伤感来,说不清的爱恨与喜忧,道不明的阵痛与酸楚。按道理说,政府这几年给北大、清华每年各拨款几个亿人的民币,他们是应该能够做出一些成绩来的。况且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他们几乎囊括了全国各地的精英和最优秀的人才。但“一流”的大学招收了一流的学生,却不能将其培养成为一流的人才;招录的学生质量全国第一,培养出来的学生却质量很差,这样的大学能不令人伤感和质疑吗?“谁有钱都可以在北大找到讲台。”这并不是空穴来风的胡言乱语,更不是莫须有的栽赃与陷害。北大校园除了角角落落的广告横幅、花样繁多的“赚钱班”以外,还会时不时会爆发出一些绯闻丑闻来:2009年10月,北大“保送门”事件横空出世,本科时代三科不及格的学生堂而皇之地被保送硕士研究生,事件背后,是权钱交易的乌云密布;11月,央视曝光北大医院医死教授的事件,学术严谨的招牌毁于一旦;12月20日,一代大师季羡林藏品被盗事件曝光,北大的安全管理似成空中楼阁……太多虚伪的狡辩和懦弱的逻辑,太多空灵的飘舞和人性的争斗,太多幻想的激情和无谓的感性,太多蜻蜓点水式的投机取巧,难怪李敖先生会说,“现在的北大,太孬了”;难怪格非直言,“高校不见得比社会更纯洁”。很多人谈到北大的问题,往往以“灵魂缺失、性格畸形”而蔽之。灵魂的缺失导致了性格畸形的,性格的畸形则进一步禁锢和扭曲了灵魂。而北大人则像一群漂浮在世界荒原和人性汪洋里的孩子,很聪明,也很天真,他们一边捞钱一边炫耀“中国一流大学”的功勋卓著。但看看这两年的媒体就很容易发现,北大教授的每一次发言,都会引发群情激愤;北大学生的每一次亮相,都会让人跌足眼镜——太多虚伪的狡辩和懦弱的逻辑,太多空灵的飘舞和人性的争斗,太多幻想的激情和无谓的感性,太多蜻蜓点水式的投机取巧——这难道就是他们所说的“中国最成功的大学”么?中国有这么多好的年轻人,为什么培养不了?温儒敏说,现在名教授都不教本科。为什么?全部为自己的利益去了,所以大学生的程度比以前明显降低。怪哉,北大院系教师拿着比基础学科教师的收入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德薪俸,却丢弃了本职搞什么增收致富,甚至把吃喝、游玩、送礼、拉关系、作交易反倒当成了实质内容。这样的北大岂能找回“博雅”的气氛?怎会不弄得大学生刚进来就心急火燎地急于找各种赚钱门道?短视的观念严重挖空大学文化的基石,腐蚀现代精英的人格品质。北大倍受争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北大教授屡放撅词已成为网民“炮轰”的靶子,北大学子频出事端已让国民信心倍失,北大精神不存已化为国人的“一声叹息”……设若不是这样,笔者试问:当今的北大人面对自己应当承担的使命与责任有几个能够“文思泉涌 ”?当今的北大人面对人们所期望的灿烂与辉煌又有几人能够在“笑谈之中” 瓜熟蒂落?当今的北大人面对钱学森临走时的“遗憾”又有多大的勇气敢豪气冲天地说:“下次的诺贝尔奖属于中国北大”?!北大已不是净土。尽管近些年出了几位著名的“大话”教授,也培养出几批优秀“留学生”,但在总体上除了有正在褪色的名誉光圈、招揽游人的少量老房子、国家的巨额拨款和学生入学分数较高之外,已与全国其他院校如一丘之貉:教授也忙着赚钱、抄论文和写思想汇报,学生也谈恋爱、也打游戏……而在“大学精神”的感召之下,人们学习只是为了为谋生而已,上大学无非是毕业后好在人才市场上找到买主,卖个好价钱罢了!钱学森走了,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北大还在,中国的大学还在……(李吉明2012年1月9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 )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李吉明,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全国优秀教师,网络知名专栏作家、多家报刊杂志特邀评论员,先后被各大网站评为“优秀评论员”、“新锐博主”、“十大名博”、“十大博客”、“最有影响力博主”等,现已在各大网站发表各种杂文、评论3000余篇。由于作品皆为原创,如有转载敬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并通知本人。
联系邮箱: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清华北大两校疲惫迎客 游客随意涂鸦无“净土”(组图)
昨日,北京大学内,一位游客爬上树留影。昨日,清华大学,游客在二校门前留影。  昨日,北大花神庙前挤满了参观的游客。进入暑假后,参观清华北大的各地游客猛增。  时间:日  地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事件:进入暑期,数量众多的游客让两所高校“不堪重负”  昨日中午12时,清华大学西门,三百多游客手持身份证排着长队,在保安的检查下缓慢进入校门。校园内,路面上凌乱地扔着广告单、烟头、饮料瓶等垃圾。  清华大学日晷处,多位游客手握日晷盘留影,水木清华荷塘旁,几个游客抱着朱自清塑像摆着各种造型;一位游客喝完一瓶矿泉水,丢进荷塘。  昨日下午1时,北京大学未名湖旁,四位年轻游客在湖畔用湖水洗脚,湖旁的花神庙以及亭子里的古钟上,留着“××到此一游”等上百处游客涂鸦,日期显示还有最近几天刚刚留下的。  清华大学环卫科负责人李全福称,学校70个环卫人员分批次从早4时30分到晚7时一直清扫校园卫生,“但游客依然丢下大量烟头、碎纸和饮料瓶等”,环卫工作不堪重负。  北京大学保卫部邢副部长称,“学校不是景区,希望旅游团不要拿清华北大当"景点",还校园一片安宁。”  暑期以来,清华大学每日游客超过万人,北京大学超过6000人。汹涌而至的游客使这两所高校“人满为患”。  本报采写/本报记者 申志民  本版图片/本报记者 浦峰来源人民网)(责任编辑:Newshoo)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高清影视剧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净土宗到底是不是邪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