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与自闭症儿童相处患者相处

当前位置: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据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自闭症研究指导中心2014年发布的《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我国自闭症患病率约1%,男女比例约为4:1。以此推算,我国自闭症患者可能超过1000万,0-14岁儿童患儿的数量可能超过200万。
自闭症儿童的成长除了需要家长的照料、老师的教育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接纳与帮助。近年来,随着自闭症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自闭症儿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关爱中心,不少爱心人士通过进入课堂,开展教学辅助,了解自闭症儿童的需求,接纳关爱他们。然而因着孩子们有社交互动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刻板行为及兴趣狭隘的问题,自闭症儿童往往不能表达自己的需求甚至会做出令人费解的行为。那么志愿者应该怎样和他们相处,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培养孩子与人际交往意识呢?关爱中心以孩子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为志愿者们介绍与自闭症儿童相处与沟通的方法。 1、初次与孩子见面时,应该怎样建立关系处理方法:请告知小朋友你的姓名,让孩子有初步印象。接着再与孩子建立社交关系。例如请小朋友帮你完成一件简单的事,如拿东西、握握手,击掌,再立刻给予强化。他就会觉得哥哥姐姐对他很友善。因为自闭症儿童无主动语言交流,所以志愿者也不能跟着孤独(别想等小朋友先开口),大人自己要主动接触、探索,可以在与孩子接触的之前思考可以与他进行什么互动?例如,孩子喜欢玩篮球,试着加入孩子的游戏,志愿者说:可以借我玩一下篮球吗?如果孩子愿意分享,马上给予孩子赞许。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志愿者活动都需要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不要让小朋友离开视线。2、当儿童缺乏主动沟通语言时处理方式:当你想和他沟通时,可以用语言或手势提醒他,还要想办法与孩子目光对视。如:蹲下你的身体,使双方目光的水平一样高,让他知道你正和他讲话。当他想要某件物品时,只用身体动作表达而没有语言时,首先要教他用语言表达后,才给他,并及时给予正强化。 3、当儿童用不恰当的语言表达时处理方式:当自闭症儿童出现鹦鹉式的模仿说话时,请重复他的话并将他所说的话转变成疑问句,再询问他的意思。如当他模仿你说“喝水”时,你可以用疑问的语气反问他:“你的意思是要喝水吗”? 4、在课堂中,当自闭症儿童情绪大爆发、哭闹时处理方式:情绪爆发一定都有原因或是孩子需求无法被满足,注意孩子正在传达什么讯息给我们。因为没有口语能力的孩子,一旦表达需求无法被满足,哭闹的行为就容易发生,当有特教老师在场时,可以向老师求助。这时特教老师会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情绪安抚,义工应进行配合,当自闭症儿童情绪无法平息,带离教室进行情绪缓解,待情绪好转再带回课堂。志愿者也可以短暂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例如可以跟孩子说,给你玩十秒、或者休息十秒,待孩子得到满足之后再继续原来的学习。 5、当自闭症儿童不能完成课堂学习内容时处理方式: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能力没有完全达到课题需求的,需根据自闭症儿童的能力用适当的辅助手段进行辅助;二是能力达到,但是逃避学习的。那么志愿者则不要一味牵就儿童,应该要坚持原则。建议用耳语轻声提示,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只要自闭症儿童表现出参与的欲望和行动,我们就应该及时进行鼓励和强化。 6、当儿童请求志愿者代劳时处理方式:志愿者需向老师了解儿童是否无能力做到某事。如果儿童为撒娇、懒惰的行为,则应该让儿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例如,儿童有能力自己拿杯子喝水,但是撒娇让志愿者喂水。志愿者可以通过语言与手势,告诉孩子,自己拿水杯喝水,引导孩子独立自理。当儿童配合地完成了喝水之后,志愿者可给予孩子口头表扬或者其他性质的强化。
分享给好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第一步 打开微信底部扫一扫
第二步 扫下面的文章二维码
第三步 右上角点击转发
相关文章Relevant
■ 点击上面蓝字一键关注 ▲QIBU生活微刊建议在WIFI下观看,土豪请随意~~1、每一次接吻 会消耗体内至少12个卡路里科学家指出:...
我是主播 贝妮~(微信号:Voaoao)每天提供最热门、最火爆、最精彩的视频!口味有点儿重喔~笑死!笑死!笑死!如果觉得这些还...
【最费脑力的14部电影】《盗梦空间》、《记忆裂痕》、《生死停留》、《死亡幻觉》、《禁闭岛》、《穆赫兰道》、《蝴蝶效应》、...
现如今,飞机以舒适、方便与节省时间等原因成为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之一.可你是否知道,为何不能喝飞机上的冲泡茶饮,又为何在...
感知CG,感触创意,感受艺术,感悟心灵 在CG世界的一期中我们展示了 Vince Low的一部分作品,今天再次翻看CG网站时发现他的...
因女儿未出世便患肿瘤,柴静离职后首发雾霾调查.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看完这些,才知道雾霾的真相.震撼!震...如何与自闭症学生互动、相处 - 康复训练 -
中国特殊教育信息网-特教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如何与自闭症学生互动、相处
自闭症学生常无法觉察情境,言语大部分只是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很少用来与别人互动、聊天,很难表达适当的反应或情绪。可以藉由建立类似的情境,明确的告诉他,或利用角色扮演教他如何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表现适当的行为。
有的孤独症儿童对人称代词不能很好的运用,需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例如:某某是一名孤独症儿童,当我问他“我是谁?”时,他能正确的回答“你是老师。”当另外一位老师指着我问“他是谁?”时,他就不知道是该说“你”还是说“他”了。所以,我们要在多种场合下,多种生活情境中,让孤独症学生更好的理解。
对于孤独症孩子的情景教学,我们不能够是借助一种情景,就想让他们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不可能,因为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太差,他们要通过更多的实践和创造更多的情景,来让他们理解和学会应用语言,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的学会与人交往。
自闭症学生很少主动和人聊天、互动,久而久之,容易造成社交退缩或原有的语言能力日渐消失。
我们可以藉由主动叫他的名字,引起注意后再面对面沟通,这可以提高他和别人沟通的意愿和建立适当的行为。
有的孤独症儿童很喜欢让老师抱抱他,喜欢把头趴在老师的腿上。老师拉拉他的手,他也会表现的很开心。老师摸摸他,他就会咯咯地笑个不停。其实,他们也很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疼爱,很希望跟老师一起互动。我们要满足他们的愿望,跟孤独症儿童成为好朋友。
孤独症的孩子都有很强的一面,尤其是在计算方面非常突出。要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给予足够的关注,希望他们的世界能流露出来,融入到这个大家庭当中。
每一天为明天
孤独症孩子大都不能较好的表达出自己的需求,老师或家长们一般都是猜测他们,我们可以与孩子进行游戏时,引导孩子说话并及时的给与奖励或鼓励,让他明白沟通的好处,慢慢的形成习惯。
对于孤独症儿童而言,首先,老师要具备耐心,爱心是最基本的,唯有如此才能与他们进行沟通,进而引导他们表达出真实需求与情感,让她知道你在关心她,多安排他参与班级活动,多安排她和性格比较开朗的人一起玩。
不同的孩子我们会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孩子需要我们帮他或教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记得尽量善意响应他;教与人相处的方法,可以用语言或手势提醒他。千万记得不要替他做或为他先做;千万不要嘲笑他;正面的语言教育等。
情绪是会传染的。如果老师拥有一份快乐的心情,那么自闭症儿童也会变得开心。相反,如果老师的心情欠佳,那么自闭症儿童的心情也不会很愉快。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首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把快乐的心情带给自闭症儿童。发表评论:
馆藏&1486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从绝望到陪伴 三个自闭症家庭的故事(组图)
4月1日,西安曲江海洋极地公园,苗阜陪自闭症孩子与海豚亲密接触 华商报记者 黄利健 摄  4月2日,来自西安市的志愿者和热心市民发起了一场“今日不说话”活动,呼吁市民关注自闭症患者 华商报记者 张喆 摄  这是三个自闭症孩子家庭的故事。从最初的绝望茫然,再慢慢到接受事实以及选择最终的陪伴,守护自己家里的“星星的孩子”,他们都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煎熬。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据了解,全球有6700万人患有自闭症,而中国有超过160万自闭症患者。
  自闭症儿童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这类儿童因为情感反应迟钝、语言表达障碍、行为刻板等特征,为家庭带来极大的困境。自闭症多发于婴幼儿期,目前病理成因无统一定律,除了有生物遗传原因,也与早期母婴相处的方式密切相关。因为人际交往阻碍、兴趣狭窄,这些儿童心理上极为孤独,家庭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场域,亲人的陪伴对他们极为重要。
  起初没耐心,“现在想想很无知”
  53岁的李建永远也忘不了女儿清清第一次被医院诊断为智障儿童时,自己和妻子遭受的沉重打击。那时,清清一岁多。一次,女儿重感冒去医院看病,医生把他叫到一边,在问了孩子一些情况后,医生告诉他:“你家孩子的智商可能发育迟缓。”李建说,现在想起来,医生就是想告诉他,“你家孩子脑子有问题”。后来,医院的诊断定性,清清属于自闭症儿童,那是李建夫妻第一次听说“自闭症”这种病症。
  那时的李建和妻子虽然对女儿的问题隐约感觉有些异常,但因女儿才一岁多,咬字不清、谈吐不顺畅也在情理之中,他们总以为那是孩子年龄还小的原因,等大一些可能就会好。那次诊断结束后,夫妻俩仍旧抱着“孩子也许问题并不大”的希望。但等到清清两岁多时,他们才真正敢于去面对这个问题。
  “没办法不面对了啊,”李建说,和周围的孩子一比较,他明显发现女儿的情况很严重,周围的孩子会跑、会跳,语言交流非常顺畅,但清清只能讲简单的词汇,句子也连贯不起来。而且,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清清两岁多才学会踉踉跄跄地走路”。
  清清与周围孩子的差异,也使得李建夫妇起初对孩子极度的没有耐心,“那个时候真的很无知,”李建说,每当孩子做事慢,在家里一生气就搞破坏时,他和妻子就非常的急躁,他们想像教育正常孩子那样来教育女儿,但发现很失败。愤怒的时候,他也动手打过孩子,因为清清是个女孩子,他认为,她可能会听话一些,但实际上孩子一点都不领情,对父母交代的事情基本上是没有反应的。
  “独立”的尝试失败后,选择了陪伴
  清清也上过幼儿园,但基本是断断续续,清清根本无法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清清8岁时,李建夫妻终于下定决心将孩子送入西安心心特教儿童中心,转眼间,清清今年已经21岁了。
  从起初不能够接受孩子的情况,到现在不得不接受,李建形容自己和妻子已经“身心俱疲”。清清20岁时,行为还像个孩子,“现在也是”。在心心特教儿童中心,清清刚开始是周托,夫妻俩一周接送孩子一次。起初,清清很不情愿去学校,后来才渐渐适应了学校的生活,“但这也不能保证每一次都能顺畅地去学校”。李建说,每当周末快结束时,他和妻子都要格外照顾到清清的情绪,尽量不惹孩子生气,以保证在送她去学校时能高高兴兴地走。
  清清还有一个妹妹,每当妹妹买了新衣服时,清清都想要,所以,每次在给小女儿买衣服时,李建夫妻都要考虑给清清买一件。清清渐渐长大,“但看起来心智还停留在六七岁的状态”。清清还喜欢看动画片,热衷于玩智能手机,每次手机刷屏很慢时,清清就用手不停地搓屏幕,有时还用牙齿咬,内心极度的焦躁。每逢这时,李建就想上去阻止,但没用,“你一离开,她还这样做”。家里的电脑已经很久不用了,没事时,清清会坐在电脑主机前抠键盘,直到所有的键盘脱落。
  看着渐渐长大的清清,李建也心急,他和妻子也尝试让孩子独立。有一次,他带着清清去公园,为了考验清清,他故意躲起来,躲在能看见清清的地方,想看孩子接下来会做什么,他最终很失望,因为清清看不到他时,神情虽然很焦虑,但绝不主动和周围的人说一句话。
  那时的李建多希望清清能主动问周围的人一句话,但那样的情形并没有出现,最后李建不得不主动走出来。见面的刹那间,清清迎上去神情很喜悦,她说:“爸爸你去哪儿了,找见你了。”那个时刻,轻易不流泪的李建落泪了。
  现在,李建再也不做那样的实验了,他和妻子已经商量好了,等到小女儿考上大学后,他就和妻子带着清清去乡下生活。他们要陪着清清,直到有一天不能再陪孩子。想到未来时,李建只有这个打算。
  孩子也教会父母很多东西
  冰冰三岁之前,李妍也不相信儿子是个自闭症儿童,直到看到医院诊断书上的白纸黑字。
  70后的李妍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自己是一名中学教师,因为懂教育,所以起初两岁的冰冰还不能叫出“爸爸、妈妈”这些字眼时,李妍并没有太在意,“因为孩子的发育并不都是一样的”。冰冰两岁半时,李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幼儿园,冰冰明显表现出不合群,整整哭了两周才愿意去,但去了之后却从不跟小朋友交流。后来,幼儿园的老师建议李妍,等冰冰大一些再送,就是在那样的情形下,李妍也没有把孩子和“自闭症”这三个字联系到一起。
  等到冰冰三岁时,李妍再送冰冰去幼儿园,才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有时候,她会偷偷观察孩子,她发现,到幼儿园后,冰冰基本上都是呆呆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对周围人的互动一点知觉都没有”。再到后来,李妍发现了更严重的问题,冰冰多动的症状似乎也越来越严重,基本坐不住,有时老师正上着课,他自己就在教室里随意走动,“只关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为此,李妍很感谢幼儿园的老师,“她们很包容孩子的这种情况,才能让孩子上完正常的幼儿园”。在此期间,李妍和丈夫开始带着孩子去看医生,当她看到诊断书上写着“自闭倾向”这几个字时,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背着孩子,她和爱人偷偷地流眼泪,过去孩子发育迟缓的假设现在一下子被击破了,有段时间她觉得很绝望,“为什么老天会给我这样一个孩子?”但冷静之后,“还得面对现实”。
  在冰冰上小学之前,李妍也试图让孩子上正常小学。冰冰四岁时,她陪着孩子上母子特教班,上了一年,“发现和正常孩子还是没法比,”最后,她只能放弃,最终为儿子选择上了特殊学校。她那样爱儿子,有时候她觉得儿子除了人际交往的问题,仿佛和别的孩子差异并不大,但当有些事情发生时,她又“不得不否定自己”。冰冰做事无法专注,到了九岁才能简单地写一些字,语言的表述就更是问题。比如,当冰冰想喝水时,他总是说:“妈妈你喝水吗?”一开始,她纠正孩子说“是我要喝水”,孩子照着做了,可等到下一次时,冰冰还是这样表达。李妍后来才明白,这是自闭症儿童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只能单调而机械地重复”。
  李妍比较庆幸的是,冰冰在情感上的问题并没有严重到他们无法接受的地步。孩子虽然在外面不愿交流,但回到家里却愿意和爸爸、妈妈交流,她能够感觉到孩子对他们夫妻俩的深深依恋,回想自己生孩子的经历,“剖腹产,没有母乳喂养过,”李妍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好好孕育一个孩子,亲自喂养”。
  冰冰对球有着特殊的热爱,他喜欢玩各式各样的球,李妍家附近有个大看台,没事时,李妍会陪着儿子一起去看台玩球,冰冰会爬上看台把球扔下去再捡上来,他重复着这个动作,只要妈妈在身边,他就一直玩,“一点不感到疲倦和厌烦”。
  如今,李妍已经习惯不再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去做比较,“一点用都没有”,她说,从接受孩子现状的那一天起,她觉得孩子也教会了他们夫妻俩很多东西,“宽容看问题,耐心处事,为着这个鲜活的生命没什么不可以改变的”。自从冰冰在西安一家特教中心上学后,李妍坚持每天接送孩子,她觉得,儿子现在最需要的是情感上的陪伴。冰冰的特教学校,老师换得特别勤,“没办法”,作为母亲,李妍特别理解这种学校师资为何流动得这么快,“辛苦,收入低,能做下去的老师全凭一颗爱孩子的心”。身为特殊孩子的母亲,她很希望政府能够特别关注到这个教师群体,因为,“他们对孩子的付出要比正常学校的老师多得多”。
  尽管女儿有自闭倾向,但至今不敢去检测
  自从6岁的女儿嫣嫣一再被班主任告知“看起来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的结论后,34岁的赵瑾背着丈夫和女儿不知流了多少眼泪。
  直到现在,她也不愿意领着女儿去做“是不是自闭症”的检测,她不敢朝那个方向想,家里的老人也不知道“自闭症”是什么,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孙女在学校老被别的小朋友欺负,小孙女不和同学说话,也不参加什么活动,对老师的发问总是一副没有回应的样子。
  女儿的情况,是语文老师最先察觉的。语文老师告诉赵瑾,自己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内向的孩子,嫣嫣一年级上半学期快要结束时,语文老师提醒赵瑾:“还是给孩子做个检测吧。”
  在这之前,赵瑾曾被语文老师叫去学校,问到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因为家里有老人带,嫣嫣四岁才上幼儿园。虽然老师也反映过孩子内向的问题,但因为幼儿园老师是赵瑾的同学,所以,嫣嫣一直是被特殊照顾和呵护的,但等上了小学一年级,赵瑾和丈夫也发现嫣嫣过于“内向了”。
  有一次赵瑾去接嫣嫣,隔着玻璃,她发现,别的小朋友都能听老师的指令站队,但嫣嫣似乎一点反应都没有,直到别的小朋友推她时她才知道挪动脚步。赵瑾不甘心,又连续观察了几天,发现女儿一直都是这样。最让赵瑾难过的是,老师还告诉赵瑾,课间上厕所,别的小朋友一窝蜂去蹲厕,嫣嫣也去,但走到厕所门口发现有人时,她又独自回来,或者站在厕所门口不进去也不说话。
  赵瑾频繁地被老师叫,当女儿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时,身为老师的丈夫先受不了了,对嫣嫣的要求也越来越严。嫣嫣根本完成不了家庭作业,爸爸就在一旁监督,孩子一紧张写得更慢,有几次,爸爸还伸手打嫣嫣的头。
  这些还都不是最要紧的。嫣嫣上课根本坐不住,目光也不在黑板上,尤其遇到自己没兴趣的课,老师正上着课,嫣嫣就站起来在教室里走动,旁若无人。
  赵瑾不得不重视语文老师的提醒,她上网一查,嫣嫣的症状太符合自闭症儿童的症状了,她边查边流泪,丈夫更不能相信,像他们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孩子怎么可能是自闭症儿童呢”。
  嫣嫣现在越来越无法适应学习,她和爸爸妈妈还能够交流,但一句话总是重复好多遍。在家里,嫣嫣好动的症状也越来越严重,她看起来很焦虑,不停地走来走去。她不喜欢玩具,看动画片还能安静一会儿。有段时间赵瑾心情很不好,嫣嫣就寸步不离赵瑾。她不怎么缠爸爸,对爸爸的感觉总是很疏远,一切迹象都表明,女儿嫣嫣是有自闭倾向的。
  这学期过了一大半了。“怎么办?”赵瑾明显感觉到和丈夫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丈夫比她还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一年级结束后,嫣嫣肯定不能再继续就读正常的学校了。学校已经和她谈过孩子休学的问题,她知道,一些特殊孩子都是这样被“劝退的”。
  糟糕的时候,她甚至想,如果丈夫不能接受女儿的现状,她会考虑离婚。“男人爱面子,但妈妈是永远也不会抛弃孩子的,无论她怎样。”赵瑾说。(来源:华商报)
本文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闭症患者的特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