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时代前结核病的化疗方案死亡率高达多少

清远肺结核治愈率高达96%(组图)
尽管结核病可以治愈,但由于不少病人对病情忽视,往往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曾亮超 摄今年来,清远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很大进展,肺结核治愈率高达96%。曾亮超 摄  3月24日,是第1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发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而清远结核病防治面临三大新挑战,即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耐药性结核病防治、结核菌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
  即便如此,清远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很大进展,肺结核治愈率高达96%。清远市慢性病医院副院长邓小懂表示,“治疗好结核病人就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结核病人同比减232例
  据了解,清远地区的结核病呈现“五多一高”的特点,即结核菌感染人数多、现患肺结核病人多、结核病死亡人数多、耐药结核病人多、农村结核病人多、传染性肺结核病疫情仍居高不下。
  随着外来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防治结核病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相关专家表示,尽管治愈率不断提高,但追踪的对象却越来越难把握,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流动人口进行病情追踪。
  据公开报道显示,2009年,清远市涂阳(即痰涂片检查呈阳性)新登记率约为38/10万,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转诊肺结核病例5063例,其中转诊到位1506例,到位率为28.44%,到位率同比下降19.36%。
  2010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共报告肺结核4584例,报告发病率为111.7722/10万。与2009年相比,报告发病数减少了189例,报告发病率下降了4.45%,肺结核患者报告发病数和报告发病率均位居甲、乙类传染病第一。
  清远市慢性病医院副院长邓小懂告诉记者,相较2012年,2013年清远结核病人减少了232例,在某种程度上,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2000年进行的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清远结核病的患病率为550/10万。10年后,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和人们卫生意识的提高,比例有所减少。但从近几年全国的发病率和治疗情况看,由于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且人口越密集的公共场所越容易传播。据了解,结核病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疾病,成为艾滋病患者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全球艾滋病死亡病例的1/3。
  邓小懂表示,尽管结核病可以治愈,但不少病人对病情的忽视,往往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复病的情况多数是再次感染所致,并不是因初次发病遗留的,因此越早接受治疗,治愈的程度就越高。吃药时间坚持越长,复发的几率就越低。
  耐药性成突出问题
  有关专家表示,最突出的问题是耐药性的出现。据了解,目前用于治疗结核病的基本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链霉素。所谓的“一线药物”大部分是10年前研制的,时间一长自然会出现耐药性,这些药对于治疗初感染的病人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复发病人而言,耐药性明显增加。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这几年市场上出现了不少新的治疗结核病的药物,但“换汤不换药”,大多数药物只是换了个名字,主要成分不变,以致病菌产生耐药性,治疗中遇到了不少困难。
  不仅如此,上述药物都具有明显的副作用,如肝毒性、胃肠反应、过敏反应或关节炎等,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部分病人不能坚持而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2005年,一位专家在清远地区作了一次调查,发现清远地区患者吃了这种药物出现肝损率达到25%,“这个数据其实已经非常高,肝损伤可以直接致死”。
  “外来人口不断增加给防治工作添加了难度,”温主任称,在清远地区,本地居民患结核病一般可以得到及时治疗,但流动性较大的外来工则成为防治结核病易被忽视的群体。
  在一次清远市区结控工作座谈会上,一工作人员称,该区很多工厂一旦发现员工患有结核病会立即辞退,员工失去工作,也就失去了经济来源,无法继续进行治疗,往往也错过了最佳治疗机会,而市结防办也因此失去了追踪的目标。“这不仅不利于患者控制病情,而且可能因此传染给他人,”温主任无奈地说,由于结核病属于二类传染病,所以医护人员不能要求病人进行强制治疗,目前唯一的办法是建议患病外来工回属地进行检查治疗。
  据了解,结核病治愈病人的复病率不高,约为1%—3%。复病的情况多数是再次感染所致,并不是因初次发病遗留的,因此越早接受治疗,治愈的程度就越高。吃药时间坚持越长,复发的几率就越低。
  治疗结核病还可享受
  优惠政策
  为帮助结核病人解决治疗中遇到的费用问题,尽量减少结核病的传播率。2007年广东省出台了结核病控制项目政策,其中提到,对于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免费化疗,其中抗结核治疗药品(限于五种“一线抗结核药物”)、注射器、注射用水均由结防机构或定点医院为患者免费提供。
  不仅如此,记者从清远市慢性病医院获悉,凡在清远市辖区内患活动性肺结核时,凭个人有效身份证明到辖区的慢性病防治院(站)或疾控中心诊疗,还可以享受免费或补助政策。
  其中中央转移经费补助标准部分,可疑病人检查30元/例,病人治疗期间3次随访查痰10元/次,治疗末胸片检查15元/次,检查补助15元/人,交通补助5元/人。
  此外,在清远市范围内,参加清远市当年医疗保险(包括户籍和非户籍人口),经结核病防治机构确诊和接受治疗管理并完成全程治疗的活动肺结核患者,在完成全程治疗当日6个月内,可直接在当地医保部门办理补助申请,最高为1600元/人。
  积极治疗固然重要,但预防更是关键。对此,清远市慢性病医院防治科科长冯光表示,患者家属感染的几率很高,尤其是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有血丝,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
  早几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结核病耐药基线调查”,英德市成为全国的试点之一。从这几年清远地区的“病人家属筛查率”来看,患者家属成了最易受感染的对象。对此,冯光提醒患者家人平时的生活用品要分开使用,注意用品的消毒,戴口罩,不要随便丢弃患者用过的生活用品等;而对于患者,除了及时积极治疗外,结核病患者应自觉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或纸巾遮盖口鼻,同时转头,避免正对他人;使用带盖的痰盂,勤洗手。
  另外,结核病多发生在秋冬季节,这两个季节气候变化较大,人的抵抗能力降低,所以室内一定要保持适当的通风,避免人群感染。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南方报网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杭报集团主办
B06:城市周刊·状态
本版主要新闻
技术支持 :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延伸阅读 |
后抗生素时代即将来临?
记者 庄小琴 “NDM-1是否预示着抗生素时代即将结束?”英国卫报的记者曾问研究NDM-1耐药机制的英国教授沃尔什博士。NDM-1是一种能帮助细菌抵御目前抗生素中的“航空母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 沃尔什回答:正是如此,这可能就是终结。 这听起来可能是令人绝望的回答。 从青霉素发现至今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发展最快、品种最多的一类药物。但就在人类挥舞着这个曾经所向无敌的武器时,却没想早已埋下深深的隐患。 如果可以预想有朝一日,敌人漫山遍野,而我们束手无策,那么,我们现在该做怎样的改变? 耐药细菌的升级换代,引发让人束手无策的超级细菌 事实上,耐药细菌正以我们无法想像的速度出现并蔓延。比如,20世纪20年代,医院感染的主要是链球菌;到了60年代,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到了90年代,是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和耐链霉素的“食肉链球菌”,后来又相继出现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 作为最早的抗菌药物,青霉素成功地解决了临床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难题,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的生命,弗莱明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那时,曾有人断言,人类战胜细菌的时代已经到来。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抗菌药物迅猛发展的同时,细菌也变得越来越强大,甚至从耐药细菌变成所向无敌的“超级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于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排泄物中的细菌,当年弗莱明正是在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皿中发现有些球菌被杀死,才由此发现了青霉素。但可怕的事实是,随着青霉素的大量使用,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随之出现,并且紧跟着又发现了耐其他抗生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如四环素、红霉素等。尤其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几乎能抵抗人类所有的药物,目前仅剩王牌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可以对付它。 事实上,耐药细菌正以我们无法想像的速度出现并蔓延。比如,20世纪20年代,医院感染的主要是链球菌;到了60年代,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到了90年代,是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和耐链霉素的“食肉链球菌”,后来又相继出现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物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铜绿假单胞菌对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50%-100%。”研究细菌的专家、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检验科主任朱健铭告诉记者说。 朱健铭曾在2008年首次发现了鲍曼不动杆菌的新“耐药基因”。鲍曼不动杆菌被称为“无药可治的超强细菌”,死亡率高达60%,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从环境中及人类的血液、脓汁、唾液、皮肤和黏膜中分离出来,侵入人体后,可引发肺炎、脑膜炎、尿路感染、腹膜炎等,并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败血症。所幸朱主任带领团队找到了该细菌的耐药机制和规律,为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信息。 而2010年发现的“超级细菌”NDM-1(也称“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基因”),更让医学界如临大敌——一名瑞典籍男子在回老家新德里度假后出现尿路感染,这种常见的病通常抗生素用上一周后会痊愈。但令医生始料未及的是,他们用遍了手头所有的抗生素却不见效。 这种后来以发生地命名的耐药基因被证实,它能帮助细菌抵御目前抗生素中的“航空母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要知道,这种强效抗生素属于医生压箱底的宝贝,专治各种难治性感染。 比用于治病更可怕的是,农业养殖对抗菌药物的滥用 “抗生素已经频繁使用于鱼、虾、蟹等养殖过程中,尤其用于防病。”朱健铭曾亲眼看到“整蛇皮袋的抗生素被倒进鱼塘”。在我国,一些抗菌药物,比如维吉尼亚霉素,还未在临床上使用,农业上却率先使用并滥用,已经出现了耐药株。 毫无疑问,超级细菌的出现,是对人类滥用抗菌药物的一场无情报复。 在朱健铭看来,滥用抗菌药物的三个场景,分别来自于医院、家庭和农业养殖。我国住院患者、门诊患者、手术患者抗生素使用率分别高达79%、75%、95%,远远超过30%的国际上限。 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抗生素已经成为家庭药箱的必备药品。“他们对抗生素的认识有限,咳嗽感冒,到药店买一盒头孢拉定或阿莫西林,”朱健铭说,孩子一旦发烧,就使用消炎药,甚至主动要求开更贵、更好的抗生素。如果医生开的药没有立竿见影,就认为医术不行,立刻换医生。而一些医生为迎合患者需求,也助长了抗生素使用的泛滥。 事实上,类似病毒性感冒,抗菌药物根本于事无补,相反只要多喝水,一个星期后会自然痊愈。 “选药不对,剂量不对,疗程不对,给药间隔不对都会造成耐药性。”朱健铭说。他以最常见的尿路感染为例,“正确的医治方法,应该是先做细菌培养,根据不同的病原菌给予正确的用药,但事实上,很多医生甚至患者都是在凭经验用药。” 但他更为担忧的是,是农业养殖对抗菌药物的滥用。 “抗生素已经频繁使用于鱼、虾、蟹等养殖过程中,尤其用于防病。”他曾私访过多个地区多个养殖场抗生素的使用状况,“亲眼看到整蛇皮袋的抗生素被倒进鱼塘”。 他告诉记者的另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实是,在我国,一些抗菌药物,比如维吉尼亚霉素,还未在临床上使用,农业上却率先使用并滥用,已经出现了耐药株。 “如此滥用抗生素的现状,使得多宝鱼事件的发生、耐药宝宝的出现绝不是偶然。”他说,人们所吃的鸡鸭鱼肉中,因为生长过程中被喂了抗生素,或多或少都有抗生素的残留。侵袭它们的细菌就可能变异,等到变异病菌再侵袭人类时,人类就无法抵御它了。" 国外农业领域滥用抗生素的状况同样糟糕。“虽然美国对医用抗生素管制较严,而农业管制却很少。”朱健铭说。 数据表明,2014年,全美每天抗生素消耗量高达50吨左右,80%用于家畜和水产业。而在中国,52%为动物消耗。 细菌的“渐入佳境”与新药开发的日渐艰难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已日趋普遍,抗生素品种的选用明显超前。而抗生素新药的开发速度,在耐药细菌对人类展开的疯狂报复面前,已经显得日渐艰难。 身处抗生素的天罗地网中,细菌不甘心束手就擒,上演了“适者生存”的最好例证。 如果说环境中充斥泛滥的抗生素好比是滔天洪水,那么普通菌会被立刻席卷而去,而有一些细菌在与抗菌药物的作战过程中,消耗了大量额外的能量,终于获得了一件救生衣。这些耐药性的细菌一代代累积下来,最终在数量上占优势。 ——是的,从青霉素的发现至今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我们用抗菌药物打压致病细菌,而细菌又以耐药反抗,这样的一幕一次又一次循环,我们不得不承认,细菌在对抗菌药物的适应性越来越顽强,抗药周期也越来越短。 以较为常见的致病菌肺炎链球菌为例:其对青霉素耐药的菌种于青霉素在临床使用24年后出现;其对红霉素耐药的菌种出现于红霉素发现后的15年;而对于相对较为年轻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则是在其中的环丙沙星批准用于临床之后短短4年时间就出现了耐药。 与此同时,凯福隆、头孢三嗪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已日趋普遍,抗生素品种的选用明显超前,而抗生素新药的开发速度,在耐药细菌对人类展开的疯狂报复面前,已经显得日渐艰难。 “一个新药被批准上市,需要经历一期、二期、三期临床实验,时间、财力成本都非常大,而开发出来的新药,不可能像必须终身服用的糖尿病新药,或是一用就是数个疗程的抗癌新药,感染的病人最多只能吃10天。如果两三年内便会出现耐药菌,药厂的研发经费就无疑打了水漂。”朱健铭说。 在与细菌的对抗赛中 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孤岛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免疫力普遍下降,尤其对于老人、小孩、重症病人这类本身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任何切口类手术,都变得非常危险。“事实上,现在很多脑外伤病人,最终并非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细菌感染。” 如果耐药菌的情形继续恶化,世界将会变成怎样? “所有腹部手术将风险骤增,因为腹膜炎将难以控制。要切除一根发炎的阑尾将变成性命攸关的大手术,因为细菌很可能进入血液,引发危及生命的败血症。器官移植手术、癌症化疗等一系列牵涉到免疫抑制的手术也将难以为继,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已经没有了最可靠的援军支持。”英国耐药性监测实验室主任弗莫尔博士如此描述后抗生素时代。 他认为,其实情形很好想象,那就是和抗生素出现以前相差无几。 朱健铭认同这样的观点,“如果人类继续滥用抗生素,无药可用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而数据已经表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全世界死于感染的人数每年不超过700万,而到了上个世纪末,因为耐药菌越来越多,死于感染的人数上升至2000万。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免疫力普遍下降,尤其对于老人、小孩、重症病人这类本身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任何切口类手术,都变得非常危险,”
他说,“事实上,现在很多脑外伤病人,最终并非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细菌感染。” 不过,对于“无药可用”的后抗生素时代,一味恐慌并没有用。“携带这些耐药基因的细菌,不是烈性传染病源,不会迅速大面积流行,勤洗手勤锻炼,加强自身的抵抗力,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更为重要的是,要珍惜现有的抗菌药物,“只有在细菌感染时才使用抗菌药物,用对药量和疗程,能用低端抗菌药物治好就尽量不用高端新药,”朱健铭解释说,这些虽然不能遏制已经出现的耐药菌,但可以延缓新耐药菌的出现,为开发新药留出时间。 “在这场与细菌的对抗赛中,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孤岛,需要整个社会的联动。”他强调。 那些与抗生素有关的 名词解释 超级细菌 一般人们把对几乎所有抗生素有抗药性的细菌统称为超级细菌。它能在人身上造成脓疮和毒疱,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这种病菌,人们几乎无药可用。 多宝鱼事件 2006年11月,一项抽检结果显示,上海市场上销售的多宝鱼药物残留超标现象严重,所抽样品全部被检出含有违禁药物,部分样品还同时检出多种违禁药物。 多宝鱼原产于欧洲,上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后,其人工养殖发展迅速。由于多宝鱼本身抗病能力较差、养殖技术要求较高,一些养殖者大量使用违禁药物,用来预防和治疗鱼病,导致多宝鱼体内药物残留严重超标。 这些大量的抗生素药物残留,会使食用者产生耐药性,降低此类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耐药宝宝 大量有抗生素残留的肉蛋禽被孕妇食用后,可能将这些抗生素摄入,导致新生儿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广州市妇婴医院曾抢救过一名早产儿,细菌药敏检测显示,这个新生儿对7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 新生婴儿除对极少数抗生素敏感之外,一般抗菌药物派不上用场,这样的宝宝被称为“耐药宝宝”。近几年,在不少医院都出现了这类特殊的患儿。套用一个当下的流行词汇,从出生的那刻起,他们已经被贴上了“被耐药一代”的标签。这意味着,与那些正常的新生儿相比,他们将面临更高的医疗成本与健康风险。 MCR-1 2015年11月,由华南农业大学刘健华、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以及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博士吉姆·斯潘塞等中外研究者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成果称,最近在牲畜和人身上发现了一种能对抗强效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基因,这意味着人类所用抗生素中的“最后一道防线”有被攻破的风险。 目前抗菌能力最强的多粘菌素被视为抗生素“最后一道防线”。但研究人员分析猪肉、鸡肉以及人类患者身上采集的细菌样本发现,存在一种特殊基因MCR-1,携带该基因的细菌对多粘菌素表现出强耐药性,并且这种耐药性还能够快速转移至其他菌株。 这项成果发表在新一期英国《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上。
[] [] [] []
| 延伸阅读 |
后抗生素时代即将来临?
记者 庄小琴 “NDM-1是否预示着抗生素时代即将结束?”英国卫报的记者曾问研究NDM-1耐药机制的英国教授沃尔什博士。NDM-1是一种能帮助细菌抵御目前抗生素中的“航空母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 沃尔什回答:正是如此,这可能就是终结。 这听起来可能是令人绝望的回答。 从青霉素发现至今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发展最快、品种最多的一类药物。但就在人类挥舞着这个曾经所向无敌的武器时,却没想早已埋下深深的隐患。 如果可以预想有朝一日,敌人漫山遍野,而我们束手无策,那么,我们现在该做怎样的改变? 耐药细菌的升级换代,引发让人束手无策的超级细菌 事实上,耐药细菌正以我们无法想像的速度出现并蔓延。比如,20世纪20年代,医院感染的主要是链球菌;到了60年代,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到了90年代,是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和耐链霉素的“食肉链球菌”,后来又相继出现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 作为最早的抗菌药物,青霉素成功地解决了临床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难题,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的生命,弗莱明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那时,曾有人断言,人类战胜细菌的时代已经到来。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抗菌药物迅猛发展的同时,细菌也变得越来越强大,甚至从耐药细菌变成所向无敌的“超级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于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排泄物中的细菌,当年弗莱明正是在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皿中发现有些球菌被杀死,才由此发现了青霉素。但可怕的事实是,随着青霉素的大量使用,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随之出现,并且紧跟着又发现了耐其他抗生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如四环素、红霉素等。尤其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几乎能抵抗人类所有的药物,目前仅剩王牌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可以对付它。 事实上,耐药细菌正以我们无法想像的速度出现并蔓延。比如,20世纪20年代,医院感染的主要是链球菌;到了60年代,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到了90年代,是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和耐链霉素的“食肉链球菌”,后来又相继出现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物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铜绿假单胞菌对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50%-100%。”研究细菌的专家、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检验科主任朱健铭告诉记者说。 朱健铭曾在2008年首次发现了鲍曼不动杆菌的新“耐药基因”。鲍曼不动杆菌被称为“无药可治的超强细菌”,死亡率高达60%,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从环境中及人类的血液、脓汁、唾液、皮肤和黏膜中分离出来,侵入人体后,可引发肺炎、脑膜炎、尿路感染、腹膜炎等,并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败血症。所幸朱主任带领团队找到了该细菌的耐药机制和规律,为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信息。 而2010年发现的“超级细菌”NDM-1(也称“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基因”),更让医学界如临大敌——一名瑞典籍男子在回老家新德里度假后出现尿路感染,这种常见的病通常抗生素用上一周后会痊愈。但令医生始料未及的是,他们用遍了手头所有的抗生素却不见效。 这种后来以发生地命名的耐药基因被证实,它能帮助细菌抵御目前抗生素中的“航空母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要知道,这种强效抗生素属于医生压箱底的宝贝,专治各种难治性感染。 比用于治病更可怕的是,农业养殖对抗菌药物的滥用 “抗生素已经频繁使用于鱼、虾、蟹等养殖过程中,尤其用于防病。”朱健铭曾亲眼看到“整蛇皮袋的抗生素被倒进鱼塘”。在我国,一些抗菌药物,比如维吉尼亚霉素,还未在临床上使用,农业上却率先使用并滥用,已经出现了耐药株。 毫无疑问,超级细菌的出现,是对人类滥用抗菌药物的一场无情报复。 在朱健铭看来,滥用抗菌药物的三个场景,分别来自于医院、家庭和农业养殖。我国住院患者、门诊患者、手术患者抗生素使用率分别高达79%、75%、95%,远远超过30%的国际上限。 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抗生素已经成为家庭药箱的必备药品。“他们对抗生素的认识有限,咳嗽感冒,到药店买一盒头孢拉定或阿莫西林,”朱健铭说,孩子一旦发烧,就使用消炎药,甚至主动要求开更贵、更好的抗生素。如果医生开的药没有立竿见影,就认为医术不行,立刻换医生。而一些医生为迎合患者需求,也助长了抗生素使用的泛滥。 事实上,类似病毒性感冒,抗菌药物根本于事无补,相反只要多喝水,一个星期后会自然痊愈。 “选药不对,剂量不对,疗程不对,给药间隔不对都会造成耐药性。”朱健铭说。他以最常见的尿路感染为例,“正确的医治方法,应该是先做细菌培养,根据不同的病原菌给予正确的用药,但事实上,很多医生甚至患者都是在凭经验用药。” 但他更为担忧的是,是农业养殖对抗菌药物的滥用。 “抗生素已经频繁使用于鱼、虾、蟹等养殖过程中,尤其用于防病。”他曾私访过多个地区多个养殖场抗生素的使用状况,“亲眼看到整蛇皮袋的抗生素被倒进鱼塘”。 他告诉记者的另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实是,在我国,一些抗菌药物,比如维吉尼亚霉素,还未在临床上使用,农业上却率先使用并滥用,已经出现了耐药株。 “如此滥用抗生素的现状,使得多宝鱼事件的发生、耐药宝宝的出现绝不是偶然。”他说,人们所吃的鸡鸭鱼肉中,因为生长过程中被喂了抗生素,或多或少都有抗生素的残留。侵袭它们的细菌就可能变异,等到变异病菌再侵袭人类时,人类就无法抵御它了。" 国外农业领域滥用抗生素的状况同样糟糕。“虽然美国对医用抗生素管制较严,而农业管制却很少。”朱健铭说。 数据表明,2014年,全美每天抗生素消耗量高达50吨左右,80%用于家畜和水产业。而在中国,52%为动物消耗。 细菌的“渐入佳境”与新药开发的日渐艰难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已日趋普遍,抗生素品种的选用明显超前。而抗生素新药的开发速度,在耐药细菌对人类展开的疯狂报复面前,已经显得日渐艰难。 身处抗生素的天罗地网中,细菌不甘心束手就擒,上演了“适者生存”的最好例证。 如果说环境中充斥泛滥的抗生素好比是滔天洪水,那么普通菌会被立刻席卷而去,而有一些细菌在与抗菌药物的作战过程中,消耗了大量额外的能量,终于获得了一件救生衣。这些耐药性的细菌一代代累积下来,最终在数量上占优势。 ——是的,从青霉素的发现至今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我们用抗菌药物打压致病细菌,而细菌又以耐药反抗,这样的一幕一次又一次循环,我们不得不承认,细菌在对抗菌药物的适应性越来越顽强,抗药周期也越来越短。 以较为常见的致病菌肺炎链球菌为例:其对青霉素耐药的菌种于青霉素在临床使用24年后出现;其对红霉素耐药的菌种出现于红霉素发现后的15年;而对于相对较为年轻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则是在其中的环丙沙星批准用于临床之后短短4年时间就出现了耐药。 与此同时,凯福隆、头孢三嗪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已日趋普遍,抗生素品种的选用明显超前,而抗生素新药的开发速度,在耐药细菌对人类展开的疯狂报复面前,已经显得日渐艰难。 “一个新药被批准上市,需要经历一期、二期、三期临床实验,时间、财力成本都非常大,而开发出来的新药,不可能像必须终身服用的糖尿病新药,或是一用就是数个疗程的抗癌新药,感染的病人最多只能吃10天。如果两三年内便会出现耐药菌,药厂的研发经费就无疑打了水漂。”朱健铭说。 在与细菌的对抗赛中 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孤岛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免疫力普遍下降,尤其对于老人、小孩、重症病人这类本身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任何切口类手术,都变得非常危险。“事实上,现在很多脑外伤病人,最终并非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细菌感染。” 如果耐药菌的情形继续恶化,世界将会变成怎样? “所有腹部手术将风险骤增,因为腹膜炎将难以控制。要切除一根发炎的阑尾将变成性命攸关的大手术,因为细菌很可能进入血液,引发危及生命的败血症。器官移植手术、癌症化疗等一系列牵涉到免疫抑制的手术也将难以为继,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已经没有了最可靠的援军支持。”英国耐药性监测实验室主任弗莫尔博士如此描述后抗生素时代。 他认为,其实情形很好想象,那就是和抗生素出现以前相差无几。 朱健铭认同这样的观点,“如果人类继续滥用抗生素,无药可用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而数据已经表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全世界死于感染的人数每年不超过700万,而到了上个世纪末,因为耐药菌越来越多,死于感染的人数上升至2000万。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免疫力普遍下降,尤其对于老人、小孩、重症病人这类本身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任何切口类手术,都变得非常危险,”
他说,“事实上,现在很多脑外伤病人,最终并非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细菌感染。” 不过,对于“无药可用”的后抗生素时代,一味恐慌并没有用。“携带这些耐药基因的细菌,不是烈性传染病源,不会迅速大面积流行,勤洗手勤锻炼,加强自身的抵抗力,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更为重要的是,要珍惜现有的抗菌药物,“只有在细菌感染时才使用抗菌药物,用对药量和疗程,能用低端抗菌药物治好就尽量不用高端新药,”朱健铭解释说,这些虽然不能遏制已经出现的耐药菌,但可以延缓新耐药菌的出现,为开发新药留出时间。 “在这场与细菌的对抗赛中,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孤岛,需要整个社会的联动。”他强调。 那些与抗生素有关的 名词解释 超级细菌 一般人们把对几乎所有抗生素有抗药性的细菌统称为超级细菌。它能在人身上造成脓疮和毒疱,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这种病菌,人们几乎无药可用。 多宝鱼事件 2006年11月,一项抽检结果显示,上海市场上销售的多宝鱼药物残留超标现象严重,所抽样品全部被检出含有违禁药物,部分样品还同时检出多种违禁药物。 多宝鱼原产于欧洲,上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后,其人工养殖发展迅速。由于多宝鱼本身抗病能力较差、养殖技术要求较高,一些养殖者大量使用违禁药物,用来预防和治疗鱼病,导致多宝鱼体内药物残留严重超标。 这些大量的抗生素药物残留,会使食用者产生耐药性,降低此类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耐药宝宝 大量有抗生素残留的肉蛋禽被孕妇食用后,可能将这些抗生素摄入,导致新生儿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广州市妇婴医院曾抢救过一名早产儿,细菌药敏检测显示,这个新生儿对7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 新生婴儿除对极少数抗生素敏感之外,一般抗菌药物派不上用场,这样的宝宝被称为“耐药宝宝”。近几年,在不少医院都出现了这类特殊的患儿。套用一个当下的流行词汇,从出生的那刻起,他们已经被贴上了“被耐药一代”的标签。这意味着,与那些正常的新生儿相比,他们将面临更高的医疗成本与健康风险。 MCR-1 2015年11月,由华南农业大学刘健华、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以及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博士吉姆·斯潘塞等中外研究者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成果称,最近在牲畜和人身上发现了一种能对抗强效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基因,这意味着人类所用抗生素中的“最后一道防线”有被攻破的风险。 目前抗菌能力最强的多粘菌素被视为抗生素“最后一道防线”。但研究人员分析猪肉、鸡肉以及人类患者身上采集的细菌样本发现,存在一种特殊基因MCR-1,携带该基因的细菌对多粘菌素表现出强耐药性,并且这种耐药性还能够快速转移至其他菌株。 这项成果发表在新一期英国《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核病化疗原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