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自己平静下来来 感受时间那么的慢

为什么工作以后读书的感觉慢慢找不到了,买了好多书都读不下来?
以前上学的时候读书读得很厉害,几天一本读得也很快,为什么现在工作了,感觉读书越来越吃力,依旧不停地买书,形成了习惯一样,可是好多书都读不下来,工作日上班,双休日加班,零零散散的读书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劲,怎么样去调节?
【的回答(143票)】:
以下可能:
你现在手头有更多”我自己不一定喜欢但别人说读这个比较好“的书了。
你的更多时间花在”我该读什么书呢“上,而非读书本身。
你太把读书当回事了,读书本该是随时随地碎片时间都能读的,只要你喜欢。但你现在未必有这么样正襟危坐读书的时间。
你想读的书越多,对一本书看得越郑重,越会下意识的拖延着不去读。
最简单的就是,把书打开,读,读不下去就放开。世界上没有非读不可的书。读自己喜欢的想读的书就行。
此道理也可以推广到别的许多东西上。
【张飞的回答(16票)】:
心境问题。
一般情况下,人的心境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当你在学校的时候,你的环境就是学习的环境,是书本的环境。而工作之后,你的环境是与外界交流的环境,是讲求付出与回报的环境。
在这个情况之下,读书就变得不那么单纯了。你会思考一个问题,即是“我花了这么多的时间去读书,能马上学到些什么呢”?而且,对于你经常加班的工作性质,这种情况会更严重。因为你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你会更珍惜自己的时间,会更要求马上得到好处,功利性会更强。
再者,读书的时候,精力集中地程度也会下降,不知不觉就被白天工作时遇到的一些事情差开了神。或是对马上要做的事情感到焦虑,也会打扰读书的心情。
于是,就有了楼主的感觉出现。
——作为同样感受的我的一点分享。
【Onward的回答(8票)】:
有个不知道是不是段子的段子:据说德国有下水道工人每天正式开工之前,都会抽空看一会儿黑格尔……
没有读书的感觉,没有读书的时间,实际上可以转化成这样一个问题:没有腾出读书的时间。
再拆解一下:你是为了什么而读书?
1.为了获取知识信息(散,没有主要目的);
2.为了休闲;
3.为了专业方向的充电(集中,有主要目的);
工作后,人的时间不可避免的会被划分为若干个碎片,很难像上学时候可以腾出较大量的空余时间去进行(事实上,上学时候不读书的人仍然比比皆是),而这些碎片化时间里你仍有大量的事情需要分个主次,是上网刷社交网络/论坛/Q群/知乎……呢,还是抽空打下DOTA/WOW/D3/游戏机……呢,还是什么都不做发呆……呢,每一天每一天你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而读书,曾经很花时间很花心思的读书,除非紧要,往往会在潜意识里把它的排序自动往后。
读书真的没有什么大诀窍,但你可以试着让自己多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去尽可能多看一会儿书,等车时候,坐地铁时候,午休时候,晚饭后,睡前,每天腾出大量时间看书的奢侈度太高,但每天挤出一小段一小段,日积月累下来的时间也并不少——关键还是看你如何取舍。书是一个又一个在你眼前展开的别人的世界,它不会像健身房塑形那么迅速成效,不会像玩游戏般可以立刻获取快感,也不如刷网一样可以轻松消磨时间,但在我看来,读书,逛世界——这永远是一个人升华自己的最好方式,只不过,他们需要的都是最奢侈的东西,时间。
唔……随便写了一下,我赶快把手头这几本消灭好了。
【刘晓刚的回答(6票)】:
最好的办法就是家里面断网~哈哈 我就是这么干的 回家后从不开电脑~
【王斯珣的回答(3票)】:
前面很多人总结的都很不错,我想说说的是既然读不进去书,那就不要读了。读书的目的有很多,求知、净化心灵、获取知识与灵感等等... ...但是如果只是为了这些目的去读书,那么“读书”就不具有不可替代性。看一部不错的电影技能收获灵感也能得到放松,听一首音乐既能净化心灵也能愉悦情绪。 被(移动)互联网以及工作冲击的状态,其实有着很多有意义的方式去完成“读书”所带来的功能性。
很多人都被“读书”这一概念所限制,使其物化成具体的事物或行为。诚然捧起一卷书,品着油墨的书香伴着清茶,是一种绝佳的享受。但是如果没有调整好最佳的状态,这种方式就成了负担。所以,当自身信息所传递出来的是“我现在并不想读书”,那么去干点别的吧。哪怕是仔细端详自己太太的美貌,或许也能有来自心灵的触动。
【叶志雄的回答(3票)】:
1.和现在的生活相比,你要先问清楚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听楼主的意思,大概是“工作日上班,而且没有太多的加班,而且周末不用加班。然后拿这些时间来多看书!”。
2.想清楚了自己想要的,就开始安排生活。如果工作确实必须要加班,那我劝你得换个工作了,这并不是说对工作不够热情。工作和生活是有机结合的,不论是因为工作而影响生活,还是因为生活而投入工作,都是不正常,不协调的,才会导致你现在的“不满”状态。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不能为了工作而长期搭进去自己的生活了。
3.想多看书,就得合理的安排时间了。自己给自己定个可行的计划,比如说,这个月内,一定要利用业余时间看完哪一本书。还有,如果计划好了看书,就不要随便开电脑了。即使有每天上网的习惯,那也得告诉自己,先把书看了,到看累了,再上一下网。
【张天宝的回答(3票)】:
环境和心境的不同的原因吧。读书的时候环境单纯,接触到的都是为了学习努力的同龄人,即使偶尔有点小心机,也无伤大雅。在大家都处于学习的环境中,看书自然也会成了一件自然的事情,无须逼迫自己。
进入社会以后,除了要应付大量的工作,还要将大量的精力用于应付庞杂的人际关系。同事、上司,甚至是不太相关的路人,很有可能都会成为影响心情的因素。因为精力被大量分散,大家关注的是薪资、升职,却很少有时间和精力用于思考和。
这应该就是进入社会之后更不能看得进去书的原因吧。
再有一个就是,进入社会之后,买书的偏向更多是关于人际关系或者是求职、升职,提升自我的书籍,这种书读起来本就让人觉得枯燥,因而也读不进去。
【Young的回答(2票)】:
买来了,以为有的是时间,有空在看,结果一次都没碰过。
反到是借的书,才挤时间去看。
【妮子的回答(1票)】:
我也以一样。但是5月份开始,我已经戒网了,工作以外的时间绝不碰电脑,就看书,偶尔看看电视,慢慢就找回了看书的感觉了。公车上也看书。一个月我看了有8本书了。现在对电脑没那么依赖了。你可以这样试试。
【孟伟的回答(1票)】:
如果你真正有心的话,早上早起吧,清晨人的意志力是非常坚强的,而且读书的欲望也很强。我现在每天八点上班,早上六点起来坐桌旁读一个多小时的书,偶尔背几段。桌上就放着三四本书,有时感觉这一本看不进去了,就换另一本接着看。晚上有时间也会读会儿,不过晚上读书的欲望不是很强烈,而且也不如清晨那么容易进入状态。至于平时那些等车排队什么的闲暇时间,我都是用手机看电子版的书籍的,多是一些有故事性的书,不会太乏味,比如史记。
【葉中立的回答(1票)】:
请提问者给出书单。
【邱坤龙的回答(0票)】:
因为时间和心都被网络占据了。网络太喧嚣,大多诱惑,久而久之,也就不知道书为何物了。
我已经有两三年没正而八经地读过书了,我也知道,应该是注意力被网络吸引了,所以没心思看书。每每想给自己断网,总会给自己找这样的借口:“网上有很多电子书,可以下载下来后,专心看书。”我尝试看过一本英语版的《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但因为开着电脑,名曰看书,实则上网,每看不了几页,总想着看微博,看新闻,读书的进度很慢,最后不了了之。
上个月,我下定决心改变这种现状。若不改变,一辈子的时光都会被网络消磨没。于是我把电脑搬离了宿舍。以前晚上回到宿舍,不会想看书,但现在回到以后,总觉得无聊,总想找事情做。这时,读书便是最佳选择。每当专心沉醉在文字的世界,感觉自己好幸福。而这种带着书香的幸福感,自己已经好久没有体会到了。
昨天晚上,11点半回到宿舍,然后马上洗澡,12点洗完澡,然后开始看白岩松的《幸福了吗》。这本书我已经大概看了一周,剩最后一点没看。10年前,白岩松写了一本书,名为《痛并快乐着》,一眨眼10年过去了。看完白岩松的《幸福了吗?》,才到1点钟,我还不想睡觉。于是拿出论文来看,看着看着,竟发现这枯燥的学术论文也是妙趣横生。
【吴伟的回答(0票)】:
我现在是被微博占据了原来读书的时间,而且慢慢变成越来不能静下心来看书,一本书开头几页不能吸引我基本就Pass了,真不是好习惯。但同时,我还是照常每月买很多书。。。摆设
【邹国平的回答(0票)】:
你把读书放在生活中的什么地位?也许工作太忙了,也许谈恋爱花了许多时间,也许看电视剧太多了,最重要的是,读书对你来说有多重要?可能是我平时不用加班吧,下班后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当然我会先上网、洗澡,然后看个把小时的书再睡觉。
【常如的回答(0票)】:
换了一种角色,换了一种状态。上学期间本身就处于学习的氛围里,自然对于书本里的求知欲也会强一些,那个时候读一本书可以是自己给自己的任务,也可以说是兴趣使然。而现在的状态,更多的可能是偏向于自己给自己的一个任务的完成了。心态自然也会大不同。在心态上,可能也有一些是不愿意接受现实给自己带来的改变,担心自己是不是没以前那么热爱书籍渴望知识了。其实真的大可不必这样。每个阶段的自己都有自己应该有的重心。如果整本书看起来进度比较慢,影响看书的效率了,那么可以换一些短片的文字或者杂志来阅读,这样,在短时间内也可以汲取一些完整的内容,也不至于那么纠结。总而言之,在适当的情况下,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做一些适当的选择,使当下的自己尽可能的好。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
【盼盼的回答(0票)】:
人变浮躁了,总是赶着生活。
看书是需要平和的心境的,遇到一本好书也要在对的时间。这是我的经验。
【赵波的回答(0票)】:
心境再难以平静下来了,读书是需要心境的。
【马琳的回答(0票)】:
心不静吧,或许本就不爱读书~
【陈希亮的回答(0票)】:
以前买书自己看,现在买书想着给以后儿子看,虽然婚都还没结.
【吕板栗的回答(0票)】:
我觉得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现在我们接收信息,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广泛,除了读书以外还有很多方式。这可能也会使得我们慢慢淡忘了阅读这种方式。
【庄浩宾的回答(0票)】:
因为,读书的感觉从来不是靠找而得到的。
而且,买很多书和读很多书完全是两回事。
当一个人发自内心地想读一本书,他会用尽一切方法去做到。
【张振威的回答(0票)】:
读书需找到趣味 ,这是寻不见的。越老越麻木,对事物的敏锐性也在大大降低。趁有兴致时,便全心投入地看,不使读书的兴味消殆,也顺道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凌峰的回答(0票)】:
我觉得楼主你可以每周专门定个时间,找个安静的地方心无旁骛的看上一天书,重新体验一下阅读所带来的喜悦!既然在上学期间已有阅读的习惯,建议楼主还是继续保持吧!
【zenany的回答(0票)】:
问题还在你自己根本没想读书,主观意愿不足,没感觉没时间只是借口。
几个建议,希望有帮助:
1. 书这么多,该读那个?选和自己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不是一些与自身不太相关的书。
评判标准:不读这本书,是不是工作就没法做好、生活就没法继续了。
2. 每天坚持在睡觉前看至少15分钟以上的书,雷打不动,一刻钟不会对你的生活带来任何影响。
【赵思喆的回答(0票)】:
网络让人很浮躁 明明没什么重要的事却天天在网上挂着 我现在去上自习都不敢带手机了 因为手机也能上网 无奈
【言雀的回答(0票)】:
闷骚一下写了的书一半没有出版......买了的书一半没有看.........时间零碎,不集中也不充足。很多人不会管理时间。市面上很多书其实都是抄来的。疲于应付的事越来越多。但不得不对付他们。会给自己找借口说服自己。“明天礼拜天再看吧,今天玩一会。”还有不会对一些人一些事说:NO 。等等等等等
【觉章的回答(0票)】:
我觉得书不能多买,想看什么时有方向的挑选,这样才能不乱还有心劲!
【羊太守的回答(0票)】:
我基本是用零碎的时间看书,都是在等车、坐车时看,上下班用在路上要3个小时,以前想着是浪费,现在想着用来读书,还希望时间再长点,利用这些零碎的时间看书,注意力更集中,因为在等车时、坐车时很无聊、很辛苦。现在每天都要想pad里拷书,基本是自己工作中要用到的书,读书的速度越来越快,每天总要翻几本,帮组很大。
【刘锐锋的回答(0票)】:
可以把晚睡前的一个小时单独划分为读书时间,床头放一本书,关闭电脑和手机。这也是最有效的时间管理方式。为了让自己能够坚持下去,可以每天用微博签到的方式来监督自己,也可以借鉴柳比歇夫的做法,推荐一本书《奇特的一生》。
【邢一的回答(0票)】:
我现在也就能心平气和的看牛津英汉词典了。。。
【蔡晓佳的回答(0票)】:
你的书不是你真正想读的、
【andywu的回答(0票)】:
我倒是觉得利用零散的时间,用手机看看电子书挺靠谱的。
【王之之的回答(0票)】: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生活要慢慢体会的喜欢 | LOFTER(乐乎)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LOFTER for ipad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生活要慢慢体会 的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1d1aff',userId:,blogListLength:22};近期热文推荐慢慢慢下来(好文,强烈推荐)
慢慢慢下来(好文,强烈推荐)
生活艺术文摘&#9655;
慢慢慢下来&
朱赢椿,诗人,书籍装帧设计师,南京书衣坊工作室设计总监,他设计的「不裁」和「蚁呓」连续在德国莱比锡书展荣获「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演讲:朱赢椿来源:一席(yixiclub)
我们今天讲慢,讲慢生活,可能很多人会说,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你可能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车子,你为什么现在才来讲这个问题?
我猜想很多朋友可能会这样反问我,所以我非常害怕去大城市,因为每次去大城市演讲都会被提到这个问题,这些是我每次到大城市以后拍的一些照片。
比如说我到了北京南站,下来以后我就被人流簇拥着往前走,跟着人流被裹挟进了地铁,去哪里也不是很清楚,这种感觉是我最害怕的。
有时候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体会这种感觉。我们看到很多朋友考研,要考公务员,甚至很小的孩子,就被父母逼上了非常艰辛的生活之路。
我们知道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清代人叫袁枚,他三十多岁就辞去了官职,也不去经商,而是在南京的西边开辟了一块地,做成了一个园子,叫做「随园」。
这个园子没有围墙,因为袁枚觉得人应该与自然共处,人应该在一种相对比较闲适的状态下去创作,并不是说做事情就一定要快马加鞭、分秒必争。
袁枚也是一个性灵派诗人,后来他创造了慢生活影响了很多人。在太平天国的时候,他的园子被化为灰烬,后来一个美国教会学校又在随园的遗址上建了一个新学校,叫「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也就是当时的「金陵女子大学」,现在的南京师范大学,我就生活在这个学校。
从这些照片能看到当时民国时候的学生的生活状态,他们植树,做手工,建筑也非常古朴。这是美国人墨菲设计的建筑,多么的中国,而我们现在我们中国人设计的好像是外国人做的。
种树,人家是从小时候种起。现在很多新校区的大树都是搬过来直接给塞进地里去,它没有一个等待的过程,也没有种树的乐趣。一棵树除了最终的结果,我们其实还可以看到它从一棵小树到长成一棵大树的过程,但是现代人不愿意等待。
我花了很长时间反思这个问题。因为我做设计做出版,长年就是在这种高节奏的状态下工作,以前自己曾经每天睡在办公室里,那时候不是站着说话,是跪着说话,因为客户只要同意你的方案,钱就到手了,我跪着说话,是为了可以拿到我的设计费。
但是长年这样下去,你会发现自己心态其实非常有问题,因为我们是做设计做创意的,必须要把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如果光做生意的话,那是另外一回事。我自己感觉到,如果我长年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做设计做创意的,我觉得对我来说生命就太浪费了。
所以我会在我们学校同一位置,去感受一年四季的变化。这是一年四季同一个地方的风景。
但是就在我们学校里,很多人也不去关注这个风景,为什么呢?学校里和社会差不多,要去做讲师,做副教授,做教授有课题,带研究生,还要拿很多奖……
于是,我当时很想过另外一种生活。我想我在南京,这么一个节奏不是很快的城市,我在一个百年老校园里生活,我为什么还要让自己的心态那么焦虑,那么着急呢?
当时我还进医院做过检查,医生告诉我,你再这样干下去,身体可能会出问题。
所以说我们刚才讲「慢下来」,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如果你是一个智者,你可能会悟出这个道理来。
但我们都是俗人,有什么方式能让俗人们慢下来呢?那就是你吃尽了苦头,当医生给我提出这样话题的时候,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触动。
有一天我在校园里转,突然看到一个非常旧的厂房,已经十多年没有人在使用它,长年关着,我觉得这个房子是不是对我有点用呢?
再看它的房间,当然很破旧了,我们看到屋子里边已经是一片废墟,但是我想,当大家都不把这个东西当成好东西的时候,我想我的机会可能就来了。
我想找一个相对安静的、相对大一点的空间,我能在这里比较慢地去生活,我知道这里的房租肯定不会很贵,因为它是一个旧房改造。
后来我就做了个改造,把旧的车棚拆掉,外墙重新做了整治,房顶没有再修,而是把它变成天井,这就是我现在的工作室。
这是我工作室旁边我曾经整治过的草坪,结果第二年草坪没有长出来,而是突然间,二月兰铺天盖地地长出来了。
我刚才问了一下研究植物的龙春林老师,龙老师说这种花有翅膀,她会悄悄地飞到里面来,一下子发散开来,我觉得太美了,我想这也许是大自然给我一个启迪,告诉我,真的你就静下心来,感受周围的东西,感受世界美好的东西,它一定会慢慢地回馈予你。
于是我就停止了我的商业设计,把自己专心致志投入到书籍设计、书籍创作和和出版工作中来。我觉得一切慢下来以后,其实我发现,这个世界反而变得更美好了。
我在工作室旁边种了油菜,因为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我特别喜欢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但是到城市里以后,几乎看不到油菜花,除非要去一个郊区或者去农村看。
我想为什么不能自己种呢?所以我就在我的院门口,自己种了一些油菜,然后春天就开出花来了,早晨会有蜜蜂蝴蝶嗡嗡地飞,校园里很多人到了春天都来拍照。
我自己种的油菜花,我自己闻着花香,听着蜜蜂的嗡嗡声,坐在我自己的油菜花前,我觉得这真的可能不比我们坐飞机去九寨沟、新疆、西藏或者什么地方要差。
我也会惊喜地把这些小风景介绍给都市中来的人,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去很远的地方,周末休息的时候可以到这个园子看一看。
我自己也种过丝瓜、种过茄子、种了扁豆,当然还有鸡蛋,所以后来很多朋友到我的工作室来了以后,我觉得这个园子对我来说还省下了一笔费用。
因为所有朋友来了以后,我说我们今天去下馆子呢,还是自己做呢?几乎所有人都说,我们自己做,为什么?丝瓜是自己种的,茄子是自己种的,鸡蛋是自己的鸡下的。
我还碰到一件自己觉得很奇怪的事情:当你跪着说话的时候,别人总是指责你,而当你站着说话的时候,你的欲望降低了,我可以做,我可以不做,因为我平时有我的生活,我不做这个我也能活得很好,这时候反而找你的人多了。
我的工作室很多人来找,催我做这个做那个,我就竖了一个牌子:「慢」。所有人来都说,你这个地方汽车也上不来,为什么要「慢」?我就告诉他,你的心要慢。
后来我们提了一个要求,所有的客户和我签协议的时候,不能有时间要求。我们知道一般的客户会要求哪一天交货,不交货就要扣除你稿费的百分之多少,但是意志告诉我说,这不行,我不愿意这样,我说但是你可以把时间告诉我,为什么呢,时间告诉我,我心里有数。
如果我有五本书放在这儿,一个是1月12号交货,一个是1月13号交货,一个是1月15号交货,我这日子就没办法过了。
所以说,当你把大致时间告诉我,中间有一点松动的时候,我的内心反而缓慢下来了,做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效率并没有降低,而且质量也没有降低。
关键是我们的心平静下来了。当然我不否认,我的内心是比较脆弱的,我们这里有很多朋友可能根本就不怕催,无所谓,但是我不行,一催我就脾气不好,就着急,没办法干活。
所以这只是对我自己个人而言,其他朋友如果开公司像这样,有可能会丢掉单子。这就是我的「慢」,静静地伫立在我院子里,每个人来都必须经过这里看一下。
大家看到这幅图很像宋代的一幅画,我给这张照片取的名字叫「竹林双鸡图」,这两只鸡就是我自己养的鸡。鸡很好,在院子里每天咯咯咯叫,让你回到了一种田园生活,它偶尔可能会弄点鸡粪啊什么的,但没有关系,我想,地沟油咱们都敢吃,有点鸡粪算什么?
鸡还下蛋,这个鸡蛋肯定是绿色鸡蛋,因为我自己喂的是青草,喂自己种的植物给它们吃,或者去农村买点粮食给它们吃。我觉得这样的生活不是很好吗?我也看到很多设计师的照片,会牵着一只很名贵的狗,抱着一只名贵的猫,但是我不是,我抱着一只我自己的鸡。
我的校园里有很多流浪猫,有时候我们会给些东西它吃,后来我发现,每次和客户谈话的时候,我觉得客户的眼光比猫的眼光还要狡诈。
所以说,我们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很讨厌人的时候,我们就去跟动物对视,动物的眼光是多么纯粹,大家看一下狗的目光,有时候我特别喜欢和动物对视。
我觉得这种毫无遮拦的感觉真是非常有意思,而且我自己会觉得自己很丑陋,我就会想我做过很多恶的事情,看狗的时候就会反照自己。
有时候我到郊区农村的时候,我也跟猪对视,猪丑,但是可爱啊,我们知道猪多可爱啊,饿了它就哼哼,吃饱了它就睡觉,一副安逸的样子,猪的生活多幸福啊。
我除了观察大的动物以外,也去观察小的动物,因为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没有什么好的玩具,经常和昆虫在一起玩,所以到现在还是这个样子。
我会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趴下来,去翻看草丛里的小虫子。这是一只尺蠖,尺蠖特别有意思,它走起路来腰是一弓一弓的,我有时候会在手上,看它爬的动作,翠绿色,很漂亮。
这个戒指也很漂亮。有一天一只虫子从树上掉下来,它不知道为什么掉下来以后摔在地上没死,查了一下叫「朱肩丽叩甲」,我就把这个「朱肩丽叩甲」放在手上拍了一张,我养着它,后来养好了以后就把它放掉了。
这只是一寸虫,我后来养着它很长时间。有一天我把它放在树枝上,我发现这个虫子很有意思,它和蚂蚁捉迷藏,你看蚂蚁在找它,一寸虫把自己扮演成树枝的样子来捉迷藏。
这些小虫子给我带来了很多想法和创意。比如一寸虫这个故事,我已经把它编成了一个绘本,将会在明年初出版,名叫《好无聊的一寸虫》,就是画一寸虫和小动物在捉迷藏。
我所说的慢生活,不是慵懒,不是懈怠,不是消极,而是我们把节奏放慢了以后会发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事物跟你的内心产生了碰撞,它会源源不断地带给你生活灵感。
你看我的工作台上我不会放台历、时钟什么,我放我买的这些小虫子。这是我平时做的笔记,养这么多虫子,栽了植物,也要做一些笔记,后来做图书创作和设计的时候,很多灵感都从这些笔记里来。
很多人说,慢有什么好?有人说急中生智,急了可以急中生智,但是急中生智的概率一定不是很多,很多东西要厚积薄发,我们慢的过程,其实就是积累的过程。
当我们需要用的时候,你生的那个智可能正是由长时间的慢所积累出来,你急的时候你才会可能有。
我养过蚂蚁,我养过老鼠,我养过蜗牛,我养过小蝌蚪,这些东西除了平时让我感情上有一份寄托之外,我还是有些私心的,我想将来可能会用到它编故事,出版图书的时候用到它。
这就是我后做的一本关于蚂蚁的书,叫「蚁呓」,这本书后来在2008年出版,至今已第四次印刷,被国外引进,受到很多读者的喜欢,也曾获得2008年「世界最美的书」。
所以当时我就想,养蚂蚁真划算,它没有成本,到地上捉一点过来就可以,它也不要费太多时间去照应它,因为它自己生存能力很强。
后来我又养了两只老鼠,当然这两只老鼠不是我们田里的老鼠,这个老鼠是医院里做试验用的的小白鼠,别人带狗散步,我就带老鼠散步。
大雪天的时候我也带它们出去散步,这是我拍的一些老鼠在雪地里的照片,在雪地里的时候,老鼠能感受到你腿上的温度,所以你放出去的时候,它一定是往你跟前跑,不是跑得很远,可能跟我养它时间长也有些关系。于是我出了本关于老鼠的书,叫做「鼠述」。
我每天都跟小动物交流,又开心,最后我还编成了书,大家又关注我,刚才我们看到电视台对我的采访,卖掉书我有钱挣,那我为什么不慢下来呢?所以我后来想,这条路走得是对的。
我们讲了这么多,很多朋友可能会说,我住在都市里,没有南京师范大学这么大的漂亮园子,也没有改造的工作室,也没有时间去九寨沟、张家界看风景。
其实这都是借口。这张照片我校园里散步的时候拍的,我想这个场景在北京随处都能见到,因为就是一条两边长一点杂草杂树的路,这有什么呢?
大家光看这张照片,真的没有什么。我告诉大家,只要你慢下来,就会有收获。我发现,刚刚下过一场雨,下雨后前面有一个小水塘,大家可以看到靠着画面的下方有个水塘。
停下来不要走,蹲下来看一看,这时候你会发现这里有个东西,是一只小蜗牛在缓慢地爬行,我想如果你走得快,你根本就看不到。
如果我们上班、夹着包,或者拿着手机发短信的时候,你根本无心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这些风景。并不是说你跑到张家界、九寨沟你就会有风景,你的心有多大,风景就有多大。
如果说你还是看不清楚,那我想你能不能把自己人的姿态放低,趴下来看,你会发现,很小的水洼变成了一个湖,这个蜗牛正在湖边散步。
后来这只蜗牛我就带着它,我给它化妆了一下,春天的花瓣落在上面,这张照片很多人喜欢下载,做成电脑的屏保。
你只要慢下来,蜗牛到处都有。当然更多人是这样的,夹着包拿着手机发短信,于是每到下雨天的时候,我们脚下有很多蜗牛就被人踩死。
我在想,这只我蜗牛我养了它,它得给我做点事了,很功利,我采了最新鲜的叶子给它吃,吃了后就观察它的状态。这是我的蜗牛后来又生的小蜗牛,很可爱,它在我手背上爬。
这只蜗牛一点都不怕我,但有的时候夏天它会睡觉,我需要它的时候,你叫它没有用,洒一点水在身上,它以为外边下雨了,头就起出来了,很有意思。
我想,正是因为我走得很慢,我看到了这些大家忽视的风景,我应该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让更多人感受。于是我开始想象,编一本书讲一个关于蜗牛的故事。这本书我不想用摄影,我更愿意用绘画手法去表达。
后来我就准备创作,一开始的时候非常着急,很想在一个月之内就把书做完,画的东西总是不满意。后来我就反问自己,你做《蜗牛慢吞吞》,你是想告诉大家慢,那你凭什么想一个月之内就把书做完呢?你这态度是不对的,所以后来我就慢了下来,好好去研究,去观察,慢慢地去画,有时候三四天画一幅画。
这本书从一开始,我就是不想让读者很快地看到。我这前面八页,看起来是一个画面,就这本书刚上市的时候,有个人在网上写了一篇文章,说这是一本坑爹的书,前六页都是一样的。
我想他根本就没有仔细看书,大家看,应该能感觉到,真是有一只蜗牛,我们可以看到有一只蜗牛的角,慢慢地上来,背上来了,爬出来了,书名才出现。
这是我想到很多电影会用这种倒叙的手法,所以我在前面还给了一句话,叫「如果你想听我的故事」,「就需要有点耐心」「否则的话你会连我的样子都看不清」。
书的右上角就有一行这样的字,但是根本不想看书的人,哪儿会去注意这行字呢?这些心急如焚的读者,他无法理解我的苦衷,所以说我的书是需要邂逅的。
我的书不需要大喊大叫,它就是一本让你在书店邂逅的书。它就是需要那些能够有慢的心态,能够和这本书产生缘分的读者。
我把这本书送给他们。这是我画的画,这张画画了两三天,一只蜗牛爬到了花瓣上,蜻蜓在和他对话,这是我书的开头,这只蜗牛不会飞翔,很悠闲。
而这只马蜂过来嘲笑他,说你们蜗牛不行,蜗牛只会一点一点爬,你看我们马上翅膀一张就飞走了,结果蜗牛爬了一天以后,又看到这只马蜂,这个马蜂在哪里呢?在蜘蛛网上,因为它飞得太快,失去了方向,我们知道蜘蛛网就是网这些飞得很快的虫子。
当一只蜗牛爬得很慢的时候,它会发现周围的植物和它对话,蜗牛的两只触角正在和花蕊对话,这是我给予这只蜗牛美好的图片。其实也是让人去感受我们这样慢下来,我们和周围的动物植物就能产生情感上的交流。
在这本书的最后,我还画了这样一幅画,汽车被淹在暴雨里,这幅画我是2010年画的,当时有个朋友就说,不可能,水怎么能把车淹成这个样子呢?
去年我出了一身冷汗,北京的水比这要大得多。所以我是想我是借用蜗牛的眼光,反思我们人应该怎么样去跟自然相处,怎么能顺其自然地生活,怎么样能够把自己的心态调整下来,不要欲望这么强,对周围进行掠夺性的开采。
这本书做完以后做封面,怎么做都不满意,我又着急了,很难熬,你看我做了很多样子,都不是很满意。后来我想,既然蜗牛是我的主角,我为什么不能让它和我设计呢?
于是我就做了一个白本子,上面什么都没有,我就让蜗牛在上面爬,我就跟它说,你今天爬成什么样子,我的封面就什么样子。
结果它自己爬到上面以后,我喀嚓拍了一张照片,就是现在这本书的封面。你可以看到蜗牛爬过的印子,和蜗牛在角上面的场景,这个封面设计,就是它和我一起完成的。
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做完这本书以后,我的状态又变了,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在关注这本书,我又开始走南闯北,疲于奔命地推书,宣传,做讲座。
当时脑子已经把慢给忘掉了,兴奋,着急,脑子里想还有什么事赶快去做,我每天脑子里在想我下面得做什么书。所以说,慢不是突然的事情,慢是要慢慢慢下来。
我在校园里走的时候,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散步了,而是快,因为我要赶时间做下一个东西。但是就像我刚才说的,到底什么方法最能让我慢下来,就是教训。
结果有一天我走得太快,摔了一跤,脚上长了一个包,我仍然不在意,以为是肌肉扭伤,所以我又跑了一天,结果第二天早晨起来的时候,不扶着墙我就无法站立。
我赶快到医院去拍了个片子,医生告诉我:骨折了。医生检查了一下说,哪儿都不能去了,给我打上绷带。那时候我很着急,这么多活动都不能参加,那么多读者要和我见面,我怎么办呢?医生说算了吧,我送你一个礼品,我只能这样,哪儿也不能去。
这个事情让我有一个反思,反正已经这样了,天有什么不得了要塌下来的吗?假如说我今天不是这条腿,而是头栽到地上,我脑子出了问题,那又是什么样呢,一切不都是没有了吗?
这个事情给我带来非常大的触动,我想我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于是我就想,我把时间抛弃掉,我不再用表,我把钟的电池卸掉,我也不上网,我就想把时间从我的生活里去掉。
什么是我的时间呢?两根拐杖变成了我的时间,我想这段时间里我什么都不干,我不去想设计,不去见客户,也不去见读者,我让我的朋友和助手把我拖到一条河边。
这个河边没有人,一个没有人的池塘,池塘里有一只船,什么都没有,这条船也没有人使用它,非常安静。我从一大早就去看,我想看它一天的变化。
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喜欢看手表看手机看短信,看很多很多东西,有时候它掩盖了我们的内心。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恐惧,有焦虑,有不安,但是我们不愿意去面对它,我们怎么办?
于是我们去看各种新闻各种八卦,讨论各种别人的一些事情,讨论各种明星炒作出来的新闻,我们把我们自己卷进去,把我们的时间交付给这些事情。
我觉得我不再愿意这样,所以我把这些东西都屏蔽掉。我到这儿看,天不亮我就在那儿看,于是我就制作了一个很小的小画面,由于时间关系我不想放太多,我们可以暂时忘掉时间,伴随着我看一看池塘里一天的变化。
清早,鸟儿起来找食吃,
天亮了,一只鸟落在船上,
在前面的植物里有一只蜘蛛正在织网,它很早就起来织网,
一只蝴蝶从水面上飞过,
花瓣飘过来以后,有两条鱼在追逐着这片花瓣,一只野鸭子过来,
水蚂蚱在水上漂浮,一只天牛粘到了蜘蛛网上,蜘蛛和它在一起扭打,
蜻蜓来了,下雨了,蜘蛛网失去了粘性,天牛跑掉了,
雨后青蛙漂在了水面,月牙的倒影在水面上,野鸭子在水面上掠过的时候,
鸟儿归巢,一轮明月。
时钟依然存在,数字也存在,在我们生命当中,如果我们能够每天找一个小时,或者每周找一天,或者在一年里面,我们能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忘掉时间,忘掉很多让自己烦恼的东西,找一个僻静的地方,真正地和自己好好地相处一下,这是对我们自己最大的关爱。
极简主义生活……精神自由之路
翻到底部点阅读原文
我的更多文章:
( 22:42:22)( 22:38:22)( 22:24:22)( 22:22:22)( 22:12:22)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静下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